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多篇)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多篇)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多篇)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篇一

生活中許多事物都存在一個維度的兩個極端。羅素説,文明人之所以與野蠻人不同,主要的是在於審慎。

他為了將來的快樂,哪怕這種將來的快樂是相當遙遠的,而願意忍受目前的痛苦。作為一個國小老師,我對這句話感受頗深。我們説一個人,從自然人接受教育逐漸轉變為社會人,其實也可以算是從“野蠻人”到“文明人”的過程。家長常常對年幼的孩子不愛學習而抱怨,可能會警告孩子,“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只能去掃大街”,但事實卻讓人悲傷,孩子就是不愛學習。“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背得滾瓜爛熟,實際行動卻毫無改觀。於是老師逼,家長逼,大家都患上了強迫症,哪怕孩子作業全做完、複習全複習好,只要他不在學習,大人就感到不爽。而且大多數時候,孩子的學習並不是為了自己的未來,或者我們常説的“讀書是為了自己”,在觀念上,本能地認為這是一種外界強加給他的痛苦,只是迫於無奈才去完成,並不是一種理性的“審慎”。於是,有的教育觀念就認為,孩童時代就是應該玩耍,國小階段就是不應該有回家作業。

那麼這算不算是對“野蠻”的一種放縱呢?我們會發現,我們的教育總是在兩個極端中受夾板氣。口頭上喊“減負”,操作上是“加壓”,學習負擔重了孩子受不了,沒有回家作業了家長又不放心。從來沒見教育部因為研究生考試壓力大而要求大學生減負,因為他們已經足夠“審慎”了。我覺得,正是因為國小生自身沒有將人的一生視為整體的認識,而僅僅關注到當下的快樂,與社會、學校、家庭因為對學生未來的關注而對當下施加巨大壓力,所以教育上才會有那麼多衝突。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篇二

大凡看到哲學這個詞,腦子中第一個反應,便是枯燥,這和我們所受的應試教育有關,記不住的概念,選不全的多重選擇題,再是用什麼什麼原理去解釋什麼什麼的正確性。事實上,這個學習的結果,只是讓我們記住幾個概念、條條綱綱的八股特點區別,實在無助於我們哲學氣質的培養,哲學思維的形成,我所理解的哲學氣質和思維是指理性,理性是什麼,追求公義,也就是正義,一家之言。

要了解哲學,首先要了解哲學這個詞的含義,哲學是什麼?羅素給了一個既模糊又明晰的定義。哲學是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的東西。羅素接着給出了科學的概念,科學是指一切確切的知識(我們知道科學的一個特點是可重複性),而神學則是超乎確切知識外的教條。羅素在“確切的”、“教條”這幾個字下面都打了着重號。而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還有一塊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塊無人之域就是哲學。個人認為:羅素這個分法和中國象棋盤很象,科學是漢界,神學是楚河,而哲學則是中間的鴻溝。當然如果你的思維是動態的,你應該已經想到了,中國的陰陽太極圖才是羅素分法的最形象表述,白魚是科學,黑魚是神學,而白魚和黑魚似連非連的那部分擠撞區就是哲學。白魚的眼睛是黑的,表示科學中有一定成分的“神學”,黑魚的眼睛是白的,則表示神學也許有一定成分的“科學”,這個比喻解釋羅素的分法可能不是很恰當,但個人認為,這有助於摒棄非此即彼的中國式思維。

羅素接着説,哲學象科學一樣訴諸於理性而不是訴諸於權威,不管是傳統的權威還啟示的權威。這裏傳統的權威是指國家機器的強力,啟示的權威則是指神學中的教條,上帝旨意之類。既然哲學和科學一樣理性,那哲學存在的必要在哪裏呢?羅素認為,科學回答不了思辨的心靈所感興趣的一切問題,而神學家信心百倍的答案已經不象過去幾個世紀那樣令人信服。羅素舉了好多思辨的心靈所感興趣的問題,個人認為遠不如這三個直觀:“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到哪裏去?”當然羅素的問題層次較高。象這三個問題在實驗室裏是找不到答案的,而如同上面所説,神學家的答案已經失去光輝。而哲學恰好來鑽研這類業務。可能有人要問,那進化論又是什麼?個()人認為進化是白魚黑眼上的一點,我在上面提到,科學的一個特點是重複性,到目前為止,碳水化合物還不能合成出靈性,簡單地説是細胞,也就是説進化的源頭還沒找到。

我們為什麼要把時間浪費在這麼無聊的問題上,羅素認為一是歷史責任,二是面臨的宇宙孤寂的恐怖感。宇宙中有幾億個恆星,而我們人類只是一顆不起眼行星上小小的爬行物,我們是無助的,還是宿命的?面對浩瀚的星空,孤寂啊。羅素説:“在顯明的希望與恐懼之前而不能確定,是會使人痛苦的;可是如果在沒有令人慰藉的神話故事的陪伴下,我們仍然希望活下去的話,我們必須忍受這種不確定性。”羅素認為忘卻問題以及聲稱已經找到了確鑿答案都是無益的,如果我們忘記了我們不能知道的是何等之多,那我們會對許多重要的東西麻木不仁;而神學的武斷,説我們對無知而具有知識,則會產生對宇宙的狂傲感。個人覺得無神論的狂傲是無知,神學家的狂傲則是誤知。

我們再回到羅素這篇緒論的開頭,來談談哲學的特徵。羅素説,“哲學的”人生觀與世界觀乃是兩種因素的產物:一種是傳統的宗教與倫理,另一種是可以稱之為“科學的”那種研究,就科學這個詞最廣泛的意義而言。至於這兩種因素在哲學家的體系中所佔的比例如何,則各個哲學家大不相同;但是,唯有這兩者在某種程度上同時存在,才能構成哲學的特徵。同時存在,這是一個問題,但也確實如此。心靈往哪裏走,不是你的嘴巴能指揮,只有你的心靈才真切地知道,烙印,烙印,還是一個迴避不了的烙印問題。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篇三

膚淺的説,這本書的閲讀難度要大於以往見到的、讀過的所有的書,這也正是讀此書的目的所在吧。先難後易、先苦後甜,這是除書內容以外最大的收穫了,正如老師所言,如果這本書都可以讀的下去,其他書自然也就不在話下了。

且不説書中內容的精彩,僅讀書方法的練習與毅力的磨練已是受益匪淺。剛開始讀,覺得很有新鮮感,雖然讀不懂,但也津津樂道,但是慢慢的對於書失去了新鮮感,取而代之的是一遍遍看不懂的反感,讀書開始由享受變成了磨練。在前兩年,也就是大二左右的一段時間裏,十分想看哲學類的東西,但當時忙於其他事,也不知道該看什麼,後也就這麼過去了。

自己也喜歡思考,包括人生、科學、自然規律等等。所以我把這本書比喻成了一包難吃的化肥,晦澀難懂但值得讓人深思,並最終有所收穫。雖然看的不夠透徹,但有些地方確實引發了我的思考與感觸,就一些精彩之處,談一下我的拙劣見解。

1、我對這本書的認識

哲學是什麼?哲學,乃是某種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的東西,説它和神學很像,是由於人類對於某些確切的知識,但又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而與科學的關係,它與科學一樣訴之與理性,而不是像神學一樣訴之與權威,這種介乎神學和科學之間的領域就是哲學。哲學史就是哲學本身,哲學史的修訂並不是把外在的材料羅列的"哲學史",而是要是哲學史成為哲學本身,把哲學糅合進哲學史當中,這才是真正的哲學史。

從宏觀角度而言,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是參考當時的時代背景,特定的時代和特定的社會環境,特定哲學思潮、哲學流派和哲學運動,探索哲學史發展的社會歷史發展原因。同時也用微觀分析法,描述當時的哲學家實際生活過程,從個人的出生地、出生環境、家庭環境、所受教育、個人生活方式和個人心理特點做出詳細的説明,探究個人體的原因對哲學發展史的作用。

他的《西方哲學史》主要分三卷,古代哲學、天主教哲學和近代哲學。在縱向的時間軸上,分別在每卷中根據當時的歷史背景特殊介紹了對哲學的發展有重要貢獻的人物,對於重要的人進行大量字描述,不吝筆墨。同時對於他認為不重要的人物隻字不提。任何一個時代和社會都有自己特定的思想歷史環境,這是人類發展的思想結晶,這些思想既包含了歷史繼承的思想,也包括同時代其他化背景的社會的影響,思想化系統總是處在不斷變化之中的。

從微觀角度而言,相同的社會發展水平和相同的生產力會產生相同的社會體制、思想、經濟、政治。但會形成不同的哲學思想體系,同一派別的哲學家也會有不同的思想內容,並且同一個哲學家不同時期也會產生與自己相矛盾的哲學觀點,這就需要微觀分析了。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裏,對哲學家個人及其思想研究,重視對哲學家的個人生活方式,個人的生活環境背景納入到哲學史研究中,在敍述康德那一中,敍述康德的個人趣事,康德有一個十分有規律的生活習慣,他的鄰居習慣了根據他出散步的時間對錶,但是有一天他因為讀盧梭的《愛彌兒》而打亂了他的時間表。對康德的出生地、受教育程度以及誰對他影響最大確立他的哲學思想。(fsir)這其中也夾雜着羅素的個人見解,比如:《英國百科全書》上説:"因為他從沒結婚,他把熱心向學的青年時代的習氣保持到了老年。"羅素説:"我倒真想知道這個條目的筆者是單身呢,還是已婚的人。"

哲學史其實就是哲學家的歷史,是從古到今各個時代的哲學大家的思想結晶的歷史,有的哲學家在時間上是重疊的,所以他們相互會相互影響、相互攻擊、相互抵制、最後獨立出自己派別。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同樣以學派或是人物為主要節,中間穿插着時代背景,如《西方哲學史》(下卷)一書中在第四敍述完埃拉斯摩和莫爾之後,他插入了第五關於宗教改革運動和反宗教改革運動以及第六科學的興盛,科學的興盛帶的新概念對近代哲學發生了深刻的影響。第七弗蘭西斯·培根,他提出唯物主義經驗論的基本原則,認為感覺是認識的開端,它是可靠的,是一切知識的泉。他重視科學實驗在認識中的作用,認為必須藉助於實驗,才能彌補感官的不足,深入揭露自然的奧迷。

要了解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必須要了解它的哲學,個體的生活環境決定了他的哲學,反過他的哲學又決定着個體的生活環境。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是入門級哲學教科書,書中介紹各個時期的哲學大家,不僅對這些大家的主要思想做了介紹,還引申出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僅介紹歷史上不同時期哲學家家庭出身、所受教育程度等做了細緻敍述,同時針對各個哲學家的思想加入了自己的評判。他的這部哲學史有助於初學者的學習,更好的理解哲學家的觀點和當時時代的精華。

通過學習羅素的《西方哲學史》能夠比較全面而系統的瞭解西方的哲學家的思想體系,對於構建哲學整體框架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收益頗豐。哲學應當用哲學思維去學習,試着用哲學家的思維方式去學習,用辯證法的思想看待這個世界,分析世界。正如羅素所説:"哲學探索的意義不在於這個不確定的世界給出最終確定的答案,而且在於使我們生活在不確定中確定生活。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篇四

本週繼續閲讀羅素《西方哲學史》,並對如下的兩個問題進行思考。

首先,"一個判斷雖然不見得比另一個判斷更真,但是就其能有更好的後果這一意義來説,它卻可以比另一個判斷更好。這就暗示了實用主義。"

讀到這句話,想到了在《普通心理學》中學習第六章決策時,講到行為決策理論時提到了西蒙的"滿意性原則"。所謂"滿意性"是指決策時,個體並不考慮所有可能的選項及其可能的結果,而是僅僅考慮幾個選項,一旦感到滿意,就會立即停止搜索。就比如我們買電腦,電腦的品牌多種多樣,我們會綜合自身的用途、預期價位、實用性等來進行選擇,在這個範圍內挑選自己滿意的電腦並作出決策。

前兩天聽老師的錄音講到"失位",即你不在你該呆的那個位置上。那怎麼就不失位?靈活。其實"滿意性原則"就是一種靈活,不應該在難以抉擇的時候,事事都要求做到十全十美,只要找到滿意的選項,在一定範圍內學會適度的降低目標,也會是最優的結果。

第二,亞里士多德按照中庸之道的學説所主張的是,適度的資產才最能夠與德行結合在一起:"人類並不藉助於外在的財貨才能獲得或者保持德行,反而是外在的財富要藉助於德行;幸福無論是存在於快樂,還是存在於德行,還是兼存於這兩者,往往總是在那些在自己的心靈上與性格上有着最高度的教養卻只有適度的身外財富的人們的身上才能夠找得到,而不是在那些具有多的無用的身外財貨卻缺少高尚品質的人們的身上找到的"

拋開亞里士多德不信仰"平等"的觀念不談,我同意以上的觀點。身外財貨是需和德行、品質相稱的,比如醫生要有"醫德"。醫生需要有過硬和紮實的專業知識,要有"救死扶傷"的高尚品質,只有"德""才"兼備換來的"自身財貨"才是最有價值和最有意義的。但是我認為當今社會風氣過多的抬高了"身外財貨"的價值,就如"土豪"原本的含義,即鄉下財大氣粗、沒什麼品味的有錢人。所以一些商販會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唯利是圖,卻早已對"誠信"置之不理。還有一些現代的偶像劇,動輒就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北京或者上海這樣的城市裏,租的起一套豪華單身公寓。或者遇到一個"霸道總裁",從此鹹魚翻身。

針對這些虛構的偶像劇,我們可以一笑而過,但是對於正處於追偶像劇而又沒有形成穩固的價值觀的青少年而言,他們會對這樣的生活抱有幻想,這就是在傳播一種錯誤的社會風氣,傳達一種不勞而獲的"成功祕笈"。所以外在的財富是要藉助於德行的,需要與德行、高尚的品質相稱的。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篇五

記得小時候看西方哲學史就對伊壁鳩魯情有獨鍾,走近有點時間就重讀更加喜歡。雖然他對自然界現象的解釋和猜測錯誤百出,但是有些人生哲理的智慧之光竟能穿透兩千年的時光,照亮今人的心靈,真是夠強大,夠深邃。

試舉幾例:

——在所有的慾望中,有的是自然的和必要的,有的是自然的但不是必要的,有的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必要的,而是由於虛幻的意見產生的。

所謂“自然的和必要的”指的是不得滿足就會痛苦的慾望,比如飢餓、渴、冷。要滿足這些慾望只需些微的努力。

所謂“自然的但不是必要的”指的是能帶來快樂,但是沒有也不會痛苦的,比如奢侈的宴飲。他似乎把性交放在了這個檔次。

所謂“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必要的”指的是對名利權力的過度追求,比如“戴上王冠,被豎立雕像”。

——能帶來寧靜的最佳辦法就是簡單的生活方式;它不要人忙忙碌碌,它不要求我們從事令人不快的工作,它不會硬要我們做那些力所不及的事情。

很多人不甘心過簡單的生活,因為它掙錢太少,或者滿足不了自己的虛榮心。其實對人身心最有益的是去做一份從從容容的工作,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一份自己能夠勝任愉快的工作。

——我們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為了這個目的:免除身體的痛苦和靈魂的煩惱。

將生活的目標確定為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煩惱,這就是伊壁鳩魯所主張的。聽上去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生活中,各種誘惑太多了。我們不知不覺就會去追求那些不自然也不必要的目標,名呀、利呀、權呀。讓我們以伊壁鳩魯的這段話共勉:

——無論擁有多麼巨大的財產,贏得多麼廣的名聲,或是獲得那些無限制的慾望所追求的東西,都無法解決靈魂的紊亂,也無法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快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13q5z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