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史記》讀後感精品多篇

《史記》讀後感精品多篇

《史記》讀後感精品多篇

史記讀後感 篇一

讀《史記》之韻,是上古文化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讀《史記》之韻,是人格與靈魂的震動!

讀《史記》之韻,是美麗與感動的撞擊。

品讀史記,其韻無窮。輕輕的翻開,被喻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典籍,讓我們的思想隨着歷史的齒輪一起轉動、成長……

疫情期間閒暇時光便閲讀些書籍,為自己充電、提升內涵!翻開《史記》細細地品讀才發現,它遠不是各朝各代帝王將相枯燥的羅列,司馬遷筆下的每個人物都有着自己獨特的個性,他們都是豐滿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歷史大戲的人偶。每次靜下心來閲讀時,我都會忍不住為義士的大義激然而激動不已,為勇者的視死如歸而熱血沸騰,為將者的身先士卒而蕩氣迴腸;通過這次閲讀,我開始理解什麼是真正的歷史,開始真正地去了解我們中國的歷史,就如同在瞭解我們的過去。中國人何以有今天?中華民族的祖先們到底經歷了什麼?中華民族的民族個性到底是什麼?我們真如某些外國人説的那樣沒有信仰沒有民族個性嗎?我們最原始最本真的模樣又如何?所有的這些問題都可以在這裏找到答案。

先賢為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古文典籍,作為後世子孫的我在茫茫書海中尋覓古賢人的蹤跡,感慨曾經的驚心動魄,思量曾經的紛紛擾擾,真切地感受着3500多年曆史中的壯志豪情、悲壯與辛酸!對《史記》的感動,不僅僅在於它靈動的文字與豐富的故事情節,更重要的是他所藴含的人格魅力與精神的昇華。正是因為這種力量,使我對《史記》的認識,也進入了一個更高的精神境界。在司馬遷筆下,有多少英雄以他們的汗與血,情與志來盡忠書寫“精忠報國”這四個熠熠生輝的大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一幕幕波瀾壯闊的史劇,雖已褪色成書頁發黃的史書,卻仍不忘向後人傳遞着那古者們“精忠報國”的壯志豪情。而今天,這精神依然在弘揚。

今年,我們面臨了一場非常嚴重的冠狀病毒疫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有多少國人為了戰勝疫情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着,甚至是用犧牲生命來詮釋他們對國家、對國人的那份大愛。正是全國上下萬眾一心才讓我們戰勝這一關。古往今來,在困難面前,尤其是在事關民族利益的緊要關頭,眾志成城一定就會成為我們每個國人心中的一盞燈,指引我們繞過道道彎,邁過道道坎,直至勝利的前方。

讀着《史記》,品味其中的興亡成敗,悲歡離合,讓我不由得會引發對現在社會的思考,並汲取古人的人生經驗和教訓,這使我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文化。

讀書真好,願讀書能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史記讀後感 篇二

《史記》是中國傳記史書的開山之作。全書50多萬字,作者是西漢司馬遷。他用簡潔生動的語言刻畫了生動的人物形象,揭示了歷史變化的規律。

在這本書裏。我有一個最喜歡的角色,那就是林相如。他的機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深刻理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戰國時期,彩和居住在趙國,歸趙國國王所有。很快,秦王在給趙王的信中説,他要用十五座城市來交換崔姓。這一次,王召可以犯一個錯誤:改它,怕這個秦國不給城;不改就不怕。如果秦把這件事當作對付趙的把柄,趙肯定不是的對手。於是,趙王召集文武百官商議此事。

在大家無奈的時候,苗賢推薦了他的客人林相如。藺相如到達秦國後,秦王在張台與他相遇,但秦王得了財的口,得了耳,卻完全不記得自己的諾言。林相如看到這一幕,很照顧。他謊稱玉有瑕疵,就拿回去假裝給秦王看。

誰知道,藺相如一把將和氏璧拿回來,就説:“大王根本沒有誠意交換,所以我要拿回這塊玉。你要硬搶,那我的頭和玉就先砸在柱子上!”

秦王擔心玉,就把地圖上的十五個城市指給藺相如看。藺相如又説:“我們王召特地齋戒五天,以表對玉的誠意,所以你也要表示對齋戒五天的誠意。”秦王答應後,藺相如下令把玉偷偷送走

五日後,藺相如説明禹已歸趙,對秦王説:“請派人去請趙王歸何世碧。趙王就靠你了。那你就先交城吧!”秦當然不答應,只好走了。

為了表彰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歸趙,趙王封他為上大夫。為此,大將軍廉頗很不服氣,他想:“老夫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才博得此名號。他藺相如就是個鼠輩,僅憑他那三寸不爛之舌,能贏得了我嗎?”這件事傳進了藺相如耳裏,不知為何,他聽後總是避着廉頗。廉頗得意極了。可後來,他又得知藺相如不是怕他,而是因為他們不能互相矛盾。秦國對趙國之所以有所顧忌,是因為有他們兩個在。他們兩個要是互相矛盾,那麼秦國就能趁虛而入,趙國也就不保了。廉頗為了向藺相如請罪,於是就赤着上身,綁着荊條向藺相如請罪。誰知,藺相如不但沒有怪罪他,反而和他成為了知心朋友。

“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都是關於藺相的故事,在《史記》中還有很多與他一樣大名鼎鼎的歷史人物和故事。古人云:“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古為鑑,可以知興替。”我喜歡這本《史記》,更喜歡學習書裏面的故事。

《史記》讀後感 篇三

暑假中我讀了《史記》。讀了這本書,我彷彿真看到了繁華無比的唐朝、戰國“四公子”受人敬仰的場面、秦始皇焚書坑儒的 ……那才華出眾的管仲、足智多謀的張良、一鳴驚人的楚莊王……他們就站在我面前。但最吸引我的還要屬戰國“四公子”之一——信陵君。

信陵君魏無忌是魏安王的異母弟弟。他尊重士人。在一個叫侯贏,信陵君十分器重他,親自前往邀請,並且盛情款待。不久,秦國攻打趙國,趙國向魏國求救,魏安王害怕,不敢出兵,侯贏讓信陵君偷出兵符,號令魏軍,並許諾當信陵君統領魏軍之日,他面向北自殺,為信陵君送行。信陵君聽從了侯贏的話,打敗秦軍。

讀了這篇文章,我領悟道:戰國時,士人交往重要規則是“士為知己者死”,信陵君能“仁而下士”,所以侯贏會成為“為知己者死”的士。信陵君胸無過人之智,他能得到侯贏這樣的人才,是靠他慧眼識才,靠他對人才的尊重的精神。

讀了《史記》,豐富了我的知識,開闊了我的眼界。

《史記》讀後感 篇四

孫臏是《孫子兵法》的作者就是孫武的後人,號稱“兵學亞聖”,是春秋戰國發展時期中國傑出的軍事家。但是他的一生都是命運也是坎坷,由於我們自己的才華被同門師兄弟龐涓所嫉妒,被龐涓陷害挖掉膝蓋骨,失去了進行雙腳。我想,此時的孫臏認為除了學生身體的疼痛,更嚴重的是心靈的創傷。但是對於一個企業無法正常站立工作的人,卻能夠在戰場上可以指揮關係億萬勞動大軍,成為了國家傑出的軍事家,依靠的是他堅強的毅力和足智多謀的才華。

在這個故事中,讓我欣賞孫斌的戰爭策略。 例如,“賽馬”,孫繼讓田忌使用劣馬和對方的優馬比;使用第二馬和對方的中馬比;使用中間馬和對方的下馬比,使田忌只失去第一輪。 還有一個著名的“魏救趙”,孫斌説:“想解開亂七八糟的東西,不能拉周圍;在一旁勸説,不能説服加入。 避現實,出其不意,一旦形式發生變化,問題自然會得到解決。 最後,田忌將軍採用了孫斌的策略。 用魏出兵攻打趙肯定派出了精鋭部隊,而留在國內則是老弱病殘的推理。 魏國精鋭部隊聽到這個消息,立即返回救國。 就這樣,不僅解決了趙構圍攻的危機,還讓魏無羨逃跑,一舉兩得。 從這些策略中可以看出,孫是一個足智多謀,精通軍事的師。 在最後的“馬嶺之戰”中,孫斌仍然用高超的戰術來陷害他的敵人龐娟殲滅,萬箭復仇。

作者進行最後一個寫到,當太史公司馬遷經濟遭受宮刑時,不願意選擇苟活在世,是孫臏認為這類主要人物的故事可以激勵了他,讓他勇敢地活下來,最後完成了《史記》的寫作。

讀完這個故事我有兩種很深的感受: 第一,當我們遭遇挫折時,千萬不要放棄自己,要堅持自己的理想。其次,《史記》真的很有趣,這本書不僅可以學到很多智能超人的戰略故事,還有很多好的人物故事值得我學習。

史記讀後感 篇五

《史記》是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傾其一生心血創作的我國古代第一部通史。書中記述了黃帝以來的傳説,商周的史蹟,春秋戰國時期的動盪。時間跨越三千多年,比較詳細地記述了我國這一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史,是一部偉大的史學鉅著,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珍寶。

《史記》既是一部史學著作,又是一部偉大的文學著作,開創了我國傳記,文學的先河。《史記》中對古代優秀任務的頌揚,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高尚情操,對醜惡現象的揭露,顯示了中華民族嫉惡如仇的精神品質,如其中的大禹治水,表現了一個為民造福的大英雄,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塑造中,可以看出他的心非常善良,肯為別人付出。他治理了九條河流,為人民立下了豐功偉績,也體現了勞動人民改變大自然的雄心壯志。我還從趙氏孤兒,塑造了忠臣程嬰和公孫杵…本站 …同奸臣屠岸賈鬥志鬥勇的故事。讓我們感動於忠誠、善良、正義;鄙視邪惡,痛恨不忠不義。其中的《武王滅紂》通過文王和武王用他們的仁義、善良為民造福,讓百姓安居樂業,和紂王的殘暴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讓子孫後代永遠記住他們。《陳勝吳廣》的故事謳歌了我國古代歷史上一次偉大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帶領奴隸推翻秦朝的暴政。陳勝從起義到犧牲只有6個月,然而他點燃的反秦之火越燒越旺。《飛將軍李廣》寫的是飛將軍李廣愛兵如子抵抗匈奴進犯,保衞國土,立下了赫赫戰功,受到人民的愛戴……

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忍受了別人無法忍受的奇恥大辱,受到了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打擊,但他還是完成了《史記》,實現了自我生命的最高價值,啟發和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學大師,被魯迅評價是“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

翻看《史記》,不知怎麼,心中有一種感動,仿若穿越時空的界限,將那些在歷史上投下或多或少身影的人,投到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見那個時代的殘血夕陽……

兩千多年前,一個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後,忍辱負重,以心靈和血肉之軀,完成了一部偉大的史學著作。此後的幾千年裏,這部偉大的著作,猶如一顆璀璨的明星,又如一座高聳的豐碑,屹立在中國文學和歷史的長河之中。這個文人就是司馬遷,而這部無與倫比的史學著作就是《史記》。

司馬遷原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史官,和其他人一樣,讀過萬卷書,行過萬里路。然而命運的捉弄,使得他飽受了身心上的折磨,備受屈辱。但值得讚歎的是,在那般惡劣的境況下,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忍辱奮進,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數倍心血,終於出色的完成了作為一個史學家最頂尖的傑作——《史記》。單憑這一點,我就由衷地敬佩司馬遷先生,他的執着,他的毅力,他的韌性,也和他的作品同樣受人景仰。

在閲讀《史記》之時,有如穿越時空,遙望古老中國的風雨。而能夠有這樣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主要憑藉着司馬遷在《史記》裏傾注了豐厚的情感,融入了對英雄的謳歌,也有對封建帝王的批判,使它充滿了強烈的愛憎之情。本來一個史學家記述歷史,只要求客觀的,公正的記述,不要求抒發情感。然而讀着《史記》,你會很容易的跟着司馬遷的思緒,為那些淚滿襟的悲劇英雄感動,惋惜;又為那些奸佞的小人憤慨,汗顏。

而最讓我感慨的是,《史記》中有其他史學家想都不敢想,寫都不敢寫的內容——對開國皇帝劉邦和當朝皇帝漢武帝的揭露及批判。記錄當朝皇帝的歷史已經是一些史學家不敢恭維的事了,更何況是去揭露他的一些負面的事蹟,這很容易就會招致殺身之禍。然而《史記》卻完完整整的將他們一一收入書中,犀利,深刻地把他們內心的隱祕剖析得十分清楚,讓我看到了最最真實的朝代,絕不帶半點阿諛奉承之味。這可是史無前例的啊。這也許正是《史記》為何如此珍貴的原因所在。

所以讀像《史記》這類的經典史學著作,首先要學會領悟人生,領悟社會,領悟的越深刻,越能通過《史記》去體會司馬遷的心理感受,以及他對人生,對社會的看法。這也正是我讀《史記》之時,最大的收穫所在。

安息至永生,是經歷了時間所遺留的,那些人,那些事,似乎在千年之前便已沉睡,在歷史長河的邊緣,無論這裏曾多麼洶湧,多麼絢爛,我都無法涉足,去改變命運的輪跡,但他們的靈魂在時間中得到永恆,他們將化為炎黃子孫心中亙古的傳説。 一切皆已過,英雄也有江水這歸處,在歷史的長河留下自己的影子,也許這也是一種榮耀吧。是否亦是多少人的感言?只因那亂世不滅的光華。

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是榮幸的,這是一個有着優秀傳統的神祕國度,這是一個物華天寶的泱泱大國,這是一個人傑地靈的文明古國。先賢給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古文典籍,作為後世子孫的我們在茫茫書海中尋覓古賢人的蹤跡,感慨曾經的驚心動魄,思量曾經的紛紛擾擾,而作為華夏兒女的我在品讀《史記》之後,也真切地感受到3500多年曆史中充塞的豪邁、悲壯與辛酸。不過在“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同時更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敬孔子,畏霸王,頌毛遂,服姜尚,笑幽王,憎紂王,悲韓信,憐李廣。

讀書,讀史,讀人,亦是解讀一種精神,蘇武牧羊的愛國與執着,張騫出使的堅毅與無畏,陳勝舉兵的大義與凜厲。

品味全書,我心中只有一個人可謂為英雄———項羽。是的,就是那個四面楚歌,垓下自刎的落魄之人。魯迅先生曾寫道: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但我想項羽是個例外,遭漢軍重圍,一人殺敵數百,死戰到底。烏江亭長敬他為豪傑請他渡江再待捲土重來。然“燕鵲安知鴻鵠之志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大丈夫豈能苟且偷生!於是,他便成就了一代霸王的悲情,遺恨千古。

然而,劉邦違背鴻溝和約終究成為其一生難以拭去的污點,他終究是個不顧手足之情的劊子手。於他,項羽不過就是宂長而虛渺的過渡之夢。夢醒之時,天下盡在咫尺。於我,他終只是個鳥盡弓藏、為權勢而活的梟雄。

成王敗寇,戰爭儼然成為解救之法,英雄與梟雄無數次站在風口浪尖上角逐,其中一人的失敗便意味着另一個人的成功。然而英雄無所謂清貧抑或富貴,不為名利所趨,所欲追尋的不過“正義”二字,為的只是黎民百姓與江山社稷安危。

姬昌父子起兵反商,為的是因炮烙之刑無辜慘死的冤魂,為的是不讓比干一顆赤膽忠心付諸東流,為的是維持天下秩序,國家需要周武王這樣一位領袖。恰恰相反,淮南王劉長醉心權勢,不滿已有的封地,引發戰亂,最終也不過是不成氣候的“過江龍”。

歷史風雲,世間百態,一次次迷離了我的雙眼;百轉千回,人情冷暖,一點點冰封我的思緒。可我從不曾懷疑這個繽紛的世界,重耳在外流亡十九載,卻終登帝位,名垂青史;勾踐卧薪嚐膽,終於報了滅國之仇;孫臏臏足,撰述了《孫臏兵法》;呂不韋流放蜀地,留下了《呂氏春秋》

有生亦有死,有正亦有邪,有戰爭亦有和平,事物總有兩面,我深信上天的公正。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談中……

史記讀後感 篇六

漢武帝是第一個奠定中國遼闊疆域的皇帝。雖説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建立了秦王朝,但是他土地的遼闊卻不及漢武帝時期的1/2;武帝廢除了“和親外交”的政策,他持久的雄心,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去征服,去開拓。十七歲的漢武帝就派張騫出使各國希望形成反擊匈奴的戰略聯盟,壓縮它的生存空間。小小年紀竟有這般眼光,歷朝歷代有誰能比?在44年中他一直在與匈作戰:“河南之戰”、“漠北之戰”、“漠南之戰”成了對匈作戰的三大重要戰役。漢武帝是一個才華橫益、文濤武略、有勇有謀的皇帝,再加上一代將星——衞青、霍去病、李廣……相助,可稱之如虎添翼。

漢武帝是第一個用儒家學説統一中國思想文化的皇帝。秦始皇嬴政“焚書坑儒”而漢武帝是“獨尊儒術”他設立了五經博士,為儒家學派打下了基礎。武帝剛剛即位時就下詔“海選”,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就是這時浮出水面,武帝頗為讚賞很粲然。

漢武帝是第一個用“罪已詔”進行自我批評的皇帝。武帝的晚年生活非常寂寞,失去了自己的長子,他後悔不已,開始反思自己的一生。想到他即位以來長年征戰,勞民傷財;輕信小人,力求長生;殺伐任性,亡塗無辜……於是下詔書。這份詔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帝王“罪己詔“他首開先河,知錯能改,愛憎分明讓我們一窺一代霸主複雜的內心世界。

我對漢武帝時期夢繞神牽,當看完有關他的那些故事時,心潮澎湃。我佩服武帝的才幹;我痛恨小人江充的老奸巨滑;我氣憤武帝的武斷與固執;我同情太子的身不由己;我擔心太子的孩子無依無靠;我更是惋惜劉據的自刎身亡……漢武帝是一個多面性且富有爭議的皇帝,他聰明機智卻抵不過江充的句句讒言;他洞察秋毫卻看不見朝廷後宮的鈎心鬥角;他文濤武略卻陷進別人栽贓誣陷的圈套。正是他的偏聽偏信,導致了太子劉據的自殺,導致了抗匈名將衞青的長子長平侯身亡;導致了戰功卓越的公孫賀父子死於獄中,滿門抄斬;導致了他兩個女兒的雙雙死亡……一莊莊血案,這是哪一位“偉人”造就的呢?是江充,是江充這個卑鄙的小人。

當漢武帝聽聞這些事時,雖然意欲崩潰,但他並未停下他殺人的血手,為了一己私利竟不惜殘害千百人的生命。每當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這些時,全身總感覺有一股莫名的寒氣湧遍全身。這些場景總是時不時地溜到我的腦海之中,讓我內心不得平靜,它像海中那一股股的小浪花,浪雖不大但有着一定的衝擊力。有一股衝動,有一種想法,如果我來到了武帝朝,做到了刑部尚書,第一件事就是把江充千刀萬剮,打入十八層地獄。

不過有時我靜下心來思考時,卻發現我錯了,漢武帝如果從根本上就相信他的兒子是清白的,那麼他便會對江充的攙言置之不理,但事實恰恰相反。我認為江充只不過是一杆槍,而掌握這杆槍的真正人物卻是漢武帝。俗話説:“虎毒不食子。”武帝又為何要殺太子呢?原因只有一個——太子失寵。太子劉據和武帝判若兩人:

一、性格不同:太子書生意氣,武帝一身霸氣;

二、政見不和:太子仁義派,武帝鐵血派,太子始終反對向各國用兵,厭惡酷刑酷吏,而他的父皇在位54年,其中與各國用兵長達44年;

三、太子不懂權術:漢武帝劉徹能當上皇帝,後宮五個女人的鬥爭是多麼激烈,他能學會多少東西,而劉據從小養尊處優,從為見過鈎心鬥角,7歲立為太子,隨心所欲,在政見上和父皇對着幹,這讓武帝頗為惱火。他説過這樣一句話:“上嫌其才能少,不類己。”當年漢高祖皇帝劉邦就是因為劉盈“不類己”所以準備廢太子,但由於呂后在朝中的勢力,心願終為變成決定。現在劉據也被貼上了“不類己”的標籤,但衞子夫在朝中毫無勢力,太子危險了。

史實證明,最終致使太子劉據死亡的是巫蠱之禍。武帝晚年疑神疑鬼,巫蠱之禍就是這時瞬然爆發的。這似乎是歷代皇帝的併發症,他們為何如此深信不疑?在我看來有五個原因:

1、歷史記錄:

在一些史書上記載着一些在故事,如:周文王遇西王母;楚王遇烏山神女……給人造成誤解。

2、自然現象:在那時科學技術還不發達,有些自然現象世人無法用當時的科學方法來解釋。比如看見海市蜃樓以為是神仙住的地方;出現了日食,認為上天在懲罰自己,在武帝朝的許多丞相就是因為它而死。(我們現在知道是當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月球遮住了太陽,一般18多年才會遇到一個。)

3、眾人複議:

由於帝王相信,所以奸人投其所好,為了獲取聖心,編造了一個又一個逼真,荒唐的謊言,帝王耳濡目染,信以為真。

4、自負:

身為國君要處理好很多事,尤其是戰事,武帝認為要幹出一番大事業只有自己才行,要統治好國家,只有自己才能完成,對自己的太子都太不放心,認為他們才學不夠,治理不好國家,怕他們會給自己丟臉。

5、自私:古時候的帝王都很貪心,總是想讓自己長生不老,永保青春,獨自享受榮華富貴。

當可怕的巫蠱瞬然爆發時,劉據被他的親生父親逼死,這個結果在歷史上來説並不少見。因為爭權奪勢,覬覦皇位,兄弟手足相殘,父子頃刻反目。巫蠱其實只是一根導火線,在武帝時期,置放它的是漢武帝晚年最信任的人江充,觸到它的最大受害者是太子劉據,最大受益人是皇六子劉弗陵,因為巫蠱使劉據無法判斷父親還是否相信自己,萬般無奈之下,發生了兵變但被武帝一舉平息,之後,次子劉弗陵順利登上了太子的寶座。但武帝的這個錯誤的決定導致了漢朝的滅亡,俗話説國賴長君,如果武帝在天有靈,如果他看到了三分天下,會有什麼想法?我不知道沒有這場巫蠱,劉據登上了皇位,天下又將如何?但我知道,威震四海,大名鼎鼎的漢武帝千秋之後,堂堂大漢王朝的運勢逐漸走了下坡路,“國富民強”成了可欲而不可及的詞,“民不聊生”成了它的替代詞

巫蠱不但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還能使一個朝代滅亡!我十分同情劉據為他感到惋惜,伴君如伴虎説得真不錯!以前我總是羨慕皇宮中山珍海味,錦衣玉食的日子,可現在我恍然大悟,即使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有身不由己,也有無可奈何,古往今來政治。鬥爭總是相當殘酷的。

漢武帝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既有明君的風範,又有昏君的殘酷,每次讀他都有一種霧裏看花的感覺。

史記讀後感 篇七

在悠長的古代文學史中,我們並不缺乏具精神原創性的大師。孔孟、老莊、屈原、司馬遷、李白、杜甫、曹雪芹……他們的名字足以與日月同輝,彪炳千古。然而在當下的教育中,這樣一些凝聚着民族精神源泉的大家卻日益離我們遠去,除經院中的學者、教授們閲讀、研究外,已是鮮有人問津。真正的大師不只是來“宴大賓”,傳統文化需要普及,需要“平民化”。這對於精神缺鈣的一代,顯得尤其必要。新課標的提出恰逢其時地為弘揚傳統文化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撐。新課標規定:高中階段選修課必須佔有相當的比重。這一規定使我們暫且可以從大學聯考的陰影中走出來,堂而皇之走進大師,閲讀經典。

那麼,在高中階段應開設哪些選修課?在浩如煙海的古代典籍中,哪些論著最有價值,最值得一讀?這是個眾説紛紜,無需定論的問題。然而我們不難發現,當短小精悍的《論語》、含蓄藴藉的唐詩宋詞、百科全書式的《紅樓夢》等成為學生與老師的首選對象時,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卻往往被棄于思想的角落裏。究竟《史記》該不該讀,讀什麼,怎麼讀,這樣的問題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不得不提到了日程上來。

或許我們應當換一種眼光重新審視兩千多年前的這部著作了。

“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的《史記》,集先秦、漢初文化之大成,《尚書》、《國語》、《春秋》、《左傳》、《國策》、《論語》、《孟子》、《莊子》、《荀子》等先秦典籍,皆可從中找到影子。比如一萬來字的《論語》,差不多都被司馬遷引用盡了。從這種意義上説,《史記》就是一座先秦時期的圖書館,它詳盡地記載着那時的政治、經濟、軍事、法律、醫學、天文學等的成就,窺一斑可見全豹。而較之先秦諸作,它在形式上又有許多的優越性。首先,語言的淺顯。司馬遷將書面語與漢代生動的口語糅合在一起,開創了一種新的語言風貌,清新,樸拙,更淺顯,更口語化,也更易被今天的高中生理解與接受。其次,情節的奇特。清人袁枚説:“史遷敍事,有明知其不確,而貪其所聞新異,以助己之文章,則通篇以幻忽之語序之,使人得其意於言外,讀史者不可不知也。”(《隨園隨筆》)生性“愛奇”的司馬遷在敍史時,仍不忘著上荒誕一筆。《五宗世家》記載臨江王劉榮被其父漢景帝謀害,後“(劉榮)葬蘭田,燕數萬銜土置冢上”。《史記》中類似這樣的浪漫主義筆法還有很多,垓下之圍、趙氏孤兒等故事皆絕妙之極,傳為美談。在二十四史中,《史記》是最富文學性的一部,它更像是一部歷史故事集、歷史小説集,其情節的曲折、生動與學生的審美興趣不謀而合。最後,體例上的相對獨立性。《史記》一百三十篇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體互為經緯,貫通全書。但同時,每一篇又相對獨立,有鮮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它猶如一篇篇情節曲折的短篇小説,又如一首首耐人尋味的精美詩篇,讀者自可從中任選一篇率性而讀,並不受上下文的限制。對不具備充裕的閲讀時間的中學生,這無疑是最好的形式之一。此外,《史記》的悲劇性、抒情性等也都符合高中階段學生思維的特點,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縱然我們無法拒絕《詩經》、《論語》、《孟子》、《紅樓夢》等等優秀的古典作品,它們同樣是中華民族文化與精神的載體,然而今天之所以要獨鍾於《史記》,卻是與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當下的閲讀現狀、我們的教育理念等分不開的。

當然,《史記》130篇,並非每一篇都適合高中生閲讀。閲讀有兩種,一種是無功利性的,為了愉悦自我,陶冶性情;而另一種是帶研究性的閲讀,這是專家學者們考慮的事。我們開設選修課,閲讀《史記》,不是僅僅為了某種知識性的獲得,不是為了記住幾個煩瑣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而是從中欣賞體驗,汲取一種精神養料。當孩子們今後面對困境時,能從忍辱負重的司馬遷處獲得一種力量,這才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讓學生從小結識這樣一些精神大師,並與之交流,掌握一種做人、做學問、看世界的方法,這才是受益終身的東西。按照這一思路,五體中書、表可暫且擱置一旁,其他112篇人物傳記,則可以任意選出一篇慢慢品味,或挑自己感興趣的歷史人物事蹟來一睹為快,總之,不拘一格,因人而異。

接下來就是怎麼讀,也就是怎麼教的問題了。回顧我們以往的文言文教學,逐字逐句地串講,把文學作品肢解成一個個實詞、虛詞和一串串特殊句式。於是《鴻門宴》等精彩的篇章就在逐段分解、串講中,喪失了它的靈魂,遠離了閲讀的本質。文學是人學,文學教育的宗旨在於提高學生的生命質量和對生命的感悟,這也可以説是開設《史記》選修課的目的。具體而言,其一是認識人生。一部《史記》,記載了四千多個人物,其中重點描繪的有一百多人,上至帝王將相、皇親國戚,下至商人、平民、婦女、倡優。一個人就是一部書,從這些個性鮮明的典型人物身上,我們可以讀到很多東西。伯夷、叔齊的積仁潔行,屈原的以身殉道,勾踐的卧薪嚐膽,殘忍的呂后,狡詐的劉邦,阿諛逢迎的叔孫通、公孫弘……其中人性的善惡美醜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東西,它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如何處世。其二,認識社會。“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今天我們緬懷歷史,更主要的是要從中“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確立自己的價值觀。黃帝湯武所以興,桀紂二世所以崩的治世之道;盛極一世的秦始皇臨終竟與鮑魚為伍的慘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史記》不僅為我們展現了從黃帝到漢武帝這三千多年的歷史舞台,同時也是我們瞭解當今社會的一個小窗口,它對我們今天的治人治國仍頗多啟迪。其三,掌握一點讀書、做學問的方法。《史記》的完成是時代的產物,同時又與司馬遷個人的努力分不開。司馬遷十歲時就能誦讀《左傳》、《國語》、《世本》等古代典籍,後又受業於今文學派大師董仲舒、古文學派大師孔安國。通過多方的學習,司馬遷掌握了豐富的歷史人文知識,成為一名融貫古今的大學者。二十歲以後,司馬遷離開家鄉,壯遊全國,前後十幾年間,足跡遍及大江南北。這,不是純粹的遊山玩水,而是以訪尋歷史文化遺蹟,收集歷史資料為目的的學術田野工作。每到一處,他都認真細緻地向當地人民瞭解情況,實地考察,確保其著作的真實性。“讀萬卷書,行千里路”是司馬遷在學術工作上的真實寫照,這兩點對於今天的高中生來説,尤其重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35r98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