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讀後感(共2篇)

《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讀後感(共2篇)

第1篇:《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讀後感

《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讀後感(共2篇)

《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讀後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看完當代著名作家王蒙的短篇小説《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我認為這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作品,這部作品不僅僅是十七年文學的代表作品,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與反映,書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讓我彷彿看到了一個社會的萬花筒,去欣賞了那個年代一個叫林震的年輕人“娜斯嘉式”的內心獨白和靈魂深處的吶喊。

林震這個人物是小説的主人公,他的身上既有年輕人的共性,又有他獨特的個性。他是一個初入社會的陽光青年,在進入組織部之前,他的所在之處也是充滿了陽光與明媚的。他工作之初是一名教員,和天真爛漫的孩童打交道,這都使他的理想主義開始發芽綻放。後來進入了組織部,他才開始慢慢感受到當時那個社會的黑暗,這也使他不再像以前那樣明媚燦爛,只是肩負着更加沉重的負擔,卻依然在成為人民的勇士這條道路上前進着。

在閲讀小説的過程中,我慢慢發現,在大時代的洪流中和官僚主義盛行的那個年代,能夠使得林震依然奮力前行的不僅僅是他無畏的品格和從未被磨滅的理想主義,更是他遇到的每一個人。

詩人臧克家曾經高聲呼喊:”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經死了。”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有着只靠着虛偽的外殼而苟且活着的人。小説中的韓常新就是這樣的代表。他雖然比林震並大不了幾歲,但是他的靈魂已經被官僚主義污染的惡臭。或許他也曾經有過理想主義,但是最終低頭於苟且,就算是背得功名,也成為時代與人民的唾棄者。這就與林震產生了本質的區別,他的錯誤形象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林震,使林震更加堅定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有一類人,他們身處深淵,他們試圖掙扎,但終究沒能抵抗過時代的重壓。但是隻要有更多熱血的靈魂將其拯救,這樣時代的靈魂終究會發出光芒。林震與趙慧文就是這樣一種拯救與被拯救的關係。他們都是從蓬勃向上的年輕人為出發點,開始向社會的黑暗角落邁進的。趙慧文在林震沒有到來之前也慢慢變得麻木,生活也沒有生機。她反抗過,只是力量太弱小而已。作為女性,她也有她難言的苦衷。但是林震的出現,使他的天空開始看得到星星,她也慢慢開始堅信,平凡的小白花,比牡丹清雅,比桃李濃郁,但也只有心懷理想主義的人,只有心中有勇氣的人才能夠品味到這細微之處的芬芳。

林震在剛進入組織部時手裏拿了一本書,是《拖拉機站長與總農藝師》,這本書描寫了俄國一個剛剛進入社會的的女農業技術員娜斯嘉不妥協與一切陰暗現象作鬥爭,改變了集體農莊舊面貌的故事。她和林震很像,她是書中的理想主義。後來劉世吾向林震借走了此書。有一次林震在與劉世吾的交談中才得知,身上充滿官僚主義的他曾經在革命中受過傷,劉世吾也曾經是時代的奉獻者。我也終於明白,在每一個時代中,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選擇。但是不同的時代裏,成為時代的'奉獻者的標準卻不同。我們的目的並不是一定要成為英雄,儘管曾經是英雄,但英雄不能隨着時代的步伐繼續昇華內心的高度,也只能成為麻木不仁的代名詞,成為時代前進歷程中的一粒灰。

魯迅先生説:“願中國青年都擺脱冷氣,只要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份光,不必等候炬火。”我想,這應該成為我們每一箇中國青年的使命與擔當。

其實發揚理想主義很簡單,當我們看到香港被暴徒傷害的時候,我們流下眼淚的同時,堅定的發聲,對港獨説“不”,他們便沒有了被支持的基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成千上萬的醫護人員和社會工作者來到抗疫前線,他們是英雄,但他們本可以不是英雄。我想,很多年後,我們也一定不會忘記火神山雷神山拔地而起之初的“小黃”“小藍”,夾雜着鄉音的工地上是一顆顆炙熱的靈魂。當我們看到這樣充滿理想主義和犀利眼光的文學作品時,可以在心中激盪出強烈的共鳴,並且更加堅定的堅守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更有勇氣時,我們就已經慢慢朝着林震的那條光榮的道路上行走了。理想主義從不是虛無縹緲的,這種家國之愛是真實存在的,時刻滌盪着我們的靈魂。

只有對國家民族懷滿深沉摯愛的人,才會有勇氣去正確的批評社會的陰暗面,只有懷揣光明的人,才會敢於發現和揭露生活中的齷齪。我深深的相信,沒有一個“我們”,不與“他人”相關,沒有一種“命運”,不與“國運”相連。

第2篇:

《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讀後感

《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這篇小説寫的是青年教師林震被調到區委會後,在工作中碰壁,困惑,迷茫的故事。小説以處理麻袋廠黨支部的問題為中心情節展開敍述,通過工作和愛情兩方面,塑造了林震,劉世吾,趙慧文等一個個鮮活的形象。

小説的中心人物林震,他富有理想主義,對黨支部的歪風邪氣不滿,他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現狀。但他又是單純的,和劉世吾等人比起來是弱小的,他懷着一股熱情想要改變組織部存在的一些壞習氣,勇敢的向上級提出批評,卻沒想到沒有任何人給予理睬,他感到氣憤,也使得他的反抗意志更加堅定。他有過惶恐,但卻沒有退卻。林震與許許多多的年輕人一樣,作為一個涉世未深的新生兒踏進社會,對一切充滿了熱情。在他的頭腦中,生活就應該像黨允諾的一樣,單純明朗,人們應該按照黨章那樣循規蹈矩。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他困惑,自然也不能接受。但令人佩服的是,即使對革命的熱情被壓迫在社會的洪流中,也仍然繼續為之努力。他就是社會主義新勢力與舊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作鬥爭的象徵。也許有的人會説,若干年後的林震,或許就會被社會同化,對社會屈服,成為下一個“劉世吾”。這不禁讓我想到另一篇小説《活動變人形》裏那句靜宜對倪正吾説的話;“人們都是這樣的,年輕時候覺得社會不合理,要和社會作戰。最後卻總是要和社會和解,個人與社會達到彼此的兩利。”選擇沒有對錯,只要記住學會肯定自己的價值。

趙慧文也挺有意思。她和林震是年輕黨員的兩種代表。前者初入社會積極性還沒有被殘酷的現實打擊,後者則是在工作和婚姻中遇到挫折後漸漸失去了熱情。當她遇到林震之後,她説自己好像又年輕了,不難想象,林震就像那以前的自己,但現在的她終於還是在那氛圍中失去了勇氣,默認不反抗。而林震的出現,彷彿又帶給了她一絲的希望,她理解林震,鼓勵林震,支持他與一些組織部的歪風邪氣作鬥爭,做她沒有勇氣做的事。很多人説在那個年代,趙慧文是聰明的,既達到了想要的目的,又不怕損害自己的利益。 而我印象最深的是劉世吾。他在小説裏被塑造成一個新式官僚主義形象,身上帶有嚴重的官僚主義作風和習氣,但卻一點也沒讓我討厭。他是一個有智有謀的人,會統籌大局,懂得適可而止,也是對一切事物看得最透徹的一個人物,心裏面什麼都明白。他有時能把工作做得很出色,並且還有一套堅固的理論,“領導藝術論”、“成績基本論”、“條件成熟論”。他彷彿是一個看透一切的“哲學家”,成了對事業、對生活的旁觀者。他沒有熱烈的愛,也沒有強烈的憎。他容忍一切。他喜歡沉浸在小説,詩歌的假想世界裏,他不想睜開眼睛去看到這個紛擾的世界,但是生活和工作又必須繼續下去,所以他只好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他和林震在餛飩店吃飯的那一段,確實讓人覺得很動容,他連用了幾個“我曾經”“我想”,他何曾不努力過,何曾沒有抗爭過?他也曾血氣方剛懷着滿腔熱血想要幹出一番大事業,但現實的摧殘也將他磨礪成如今的樣子,他終於厭倦了,覺悟了,總之那一段,把劉世吾寫得既無奈又心酸。從另一個角度説,林震只是組織部一個新來的黨員,但劉世吾不同,他是組織部的副部長,他當然可以將問題上報,可以主動去抓工作,但要是出了什麼差錯,他努力幾十年的職位還保不保得住?得到的越多自然就更害怕失去。所以他只好裝作漠不關心,只好常常將“就那麼回事”掛在嘴邊,只好與羣眾和工作都保持適當的距離。他只是一個受害者,在現實生活中成為了官僚主義的犧牲品。這也是他的可悲之處。更是他性格複雜性的表現。 在網上看到一則非常精彩的評論:“小説中的組織部內的人物的形象,就像我們人生所必經的幾個階段。林震是我們作為社會新鮮人的青澀時期,趙慧文是在社會受挫後的低潮期,韓常新是一心為名利奮鬥的中青年時期,劉世吾是看破世事的倦怠的中老年。而我們必須在複雜的社會,劇烈變化的社會潮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你會做一個林震那樣勇於抗爭的人嗎,你會因為挫折而像趙慧文一蹶不振嗎,你會像韓常新那樣華而不實嗎,你會想劉世吾那樣看破世事嗎。總有一天你會的,我們有可能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個人或他們的合體。”也許做一

個理想主義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和生活和那些錯誤的對立面鬥爭的勇氣。即使是深諳世事的劉世吾,也會對林震説一句:“有原則的並不只有你一個人。

千帆過盡之後你仍然可以選擇保持一顆赤子之心,也可以在紛擾的現實社會中學會適應。成熟和單純永遠不是對立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6poo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