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警惕指標固戀

警惕指標固戀

當今世界,“一切皆可量化,一切皆需量化”充斥着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政治、經濟、社會,還是商業、金融、管理,各式各樣的指標、績效、測量都在衡量着收支差異,計算着業績成效,考量着個人能力。我們生活在“指標”無處不在的時代,但是否反思過,指標也可能淪為陷阱?當下流行的OKR或KPI,是否也會讓人誤入歧途?我們是否需要重新審視指標量化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影響?帶着對指標的困惑和懷疑,我翻開了這本書……

警惕指標固戀

一、指標固然有效,固戀指標需謹慎

指標考核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指標對員工具有導向作用,幫助員工明確目標;指標具有約束作用,規範員工日常行為;指標具有凝聚作用,團結員工共同努力;指標具有競爭作用,激勵員工不斷進步。並且,指標能夠以量化的形式,讓工作成果通過數字簡單明瞭的展示出來。於是,近幾十年來指標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進而產生了指標文化,席捲到各行各業,直接影響了人們對世界的思考。對此,作者在書中提出了一個概念“指標固戀”。顧名思義,“指標固戀”是一種唯指標論,已經將指標推上了至高的地位。它強調了數值型指標可以替代依靠個人經驗和天賦獲得判斷力,公開指標可確保機構履行其目的,組織中激勵人們的最佳方式是根據測量績效進行獎懲。

指標固戀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很多非計劃的負面後果:一是它會帶來作弊,坎貝爾定律中指出了人們很容易對績效指標做手腳;二是它會扭曲組織目標,讓容易量化的目標排擠掉難以量化的目標,造成劣幣驅逐良幣;三是它會帶來認知的盲區,讓抽象的數字凌駕於具體的經驗上。

二、指標固戀,無處不在

儘管指標固戀存在着弊病,但是它仍在社會上盛行,更多的人還沒有發現其危害。為此,作者在本書中的第三部分通過案例的形式,對國外的教育、醫療、警務、軍隊、商業金融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揭示出我們通過量化指標改善組織表現的嘗試,正在逐漸轉變成一種玩弄和操縱的文化。縱觀國內,指標固戀的問題同樣氾濫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政治經濟領域,過去的一段時間裏唯GDP論英雄成為主流,地方官員政績好與不好,工作做的到位不到位,前途升遷,GDP幾乎成了唯一的考核標準,併成為官場“潛規則”。一些地方政府還將“發展是硬道理”錯誤地理解為“GDP增長率是硬道理”。許多官員被逼掛帥抓數字經濟,將百姓工作置之不理,無視民眾幸福感;盲目上項目、辦企業、搞投資,不惜破壞環境、浪費資源;製造假情況、假數字、假典型,違背科學發展規律。對此,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談到選人用人問題時説,要改進考核方法手段,既看發展又看基礎,既看顯績又看潛績,把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

視線轉向公共管理領域,作為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部門,學校、醫院等事業單位同樣需要接受各種各樣的考核指標的測量,由於指標設置的不盡合理、不夠科學,進而導致實際結果與預設目標間存在差異,甚至與公共性原則產生背離。譬如,在唐曉的《公立醫院績效管理研究》一文中就提到,現階段公立醫院績效指標多數是以各科室的經濟指標和事故發生率為主要考核因素, 這樣會導致醫生極力追求考核成績,一定程度上違背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原則。同時,為了降低事故發生率,醫生可能會擔心承擔醫療創新的風險, 不願去探索新型的治療方法, 無法進一步推動醫學的進步。雖然這樣的考核指標在短期內為醫院創造經濟效益, 但是是以犧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和公益性為代價, 不利於醫院的未來發展和醫學的進步。

再看商業領域,即使是單純追求盈利的企業也會因為指標固戀導致企業短視行為從而引發失敗。企業在制定經營戰術時,管理人往往更加追求利潤、股價、薪酬等因素,從而制定出各類指標以滿足利潤增加、股價上漲、薪酬提高。在此過程中,若企業固戀指標便不可避免的造成一種唯利是圖的導向問題,企業精神演變成逐利文化,不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曾經的乳業龍頭三鹿集團為不斷追求企業擴張,低價收購奶源,忽視產品質量控制,即便在產品質量問題暴露後仍採取隱瞞不報繼續出售的方案,最終導致事情敗露企業破產。搜狐的張朝陽曾説:“一直在緊跟華爾街的指揮來做事,太看重短期盈利產品,每個季度都在為應付財報數字而發愁。”看重財報數據、應付財務指標已然成為了很多企業管理的通病。

三、走出指標固戀,重視經驗判斷

作者並沒有因為指標固戀帶來的種種負面後果而否認指標的效用,相反,他認為在很多情況下,基於標準化測量所做出的決策,的確要比基於個人經驗、專業知識做出的判斷更加準確。書中對此也舉例説明,當醫生遇到罕見疾病症狀,如果能夠獲得大數據提供的病例數據查詢,其診斷就會更準確。而在金融投資領域,數據工具能夠起到警醒投資者抵制認知偏差的作用。但是,當量化指標被過度應用,甚至被肆意操縱,必然會導致組織文化遭到破壞,職業精神蕩然無存。

因此,指標測量要與經驗判斷相結合。一方面,測量需要判斷。目標需不需要測量,測量什麼內容,怎樣評估測量內容的重要性,是否將獎懲附加到測量結果上,如何公開測量的結果,這些都需要根據經驗做出判斷。另一方面,測量為判斷提供信息。通過測量才能夠了解各項指標對目標的權重大小,認識到哪些測量能夠促進發展,什麼內容無法測量。二者結合,才能更好的運用指標測量,做出正確判斷。

作為社會中的一份子,我們身處充滿考核指標的時代,正視指標的優勢,警惕指標固戀,才能在KPI的考量下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標籤: 固戀 警惕 指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9yvzw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