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精選多篇)

《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精選多篇)

第一篇:《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精選多篇)

第五十六號教室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它培育了太多太多的人才。然而,它的確是一個奇蹟,但是,不是那間漏水而又破舊的教室的奇蹟。奇蹟,就發生在老師以及孩子們的心靈上。

曾經有人這樣比喻説:每個孩子的心靈都是一塊玉石。的確,教師的義務就是對他們進行雕琢。教育的祕訣,不是讓孩子去怕你,因為怕挨你的罵而做作業,認真地看書。或者討你的歡喜,在你提問時,説不符合自己內心的話。有的時候,要做某一樣東西時,你表面上、嘴上説好,其實心裏卻不屑一顧。這是一個親身經歷:

在學校裏的日子,有些時候,最怕老師問的問題就是:今天的作業多不多?有些時候,因為這個問題,會左右為難很久很久。有些時候,明明可能要做到九點鐘的作業,卻説不多。我也會想,我為什麼要這麼説,是為了討好老師嗎?真的,太多時候是口是心非的。不是怕老師罵,而是已經成為一種條件反射了,一種習慣——跟着老師的喜好走。

曾經的理想是老師,我當時的想法是:一心一意愛着學生,和孩子們變成哥們姐們的關係。但是,現在來看,這種方法並不行得通,因為如果你善待他們,他們也不會善待你,就像猴子耍把戲,很聽你的話,依着主人,但依然是要被人耍的。

做一個老師還是很有威風的,可是,做老師的苦與累,是隻有真正做才能感受得到的。教育的祕訣,是真愛,是讓學生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善待他們。

好吧,現在回到“奇蹟” 這一個話題。

值得欣喜的是,教室和教師讀的音差不多,正是這個諧音字,解開了整個教室的核心:第五十六號教師的奇蹟,這樣的一切,是教師創造出來的。

那是奇蹟,又不是奇蹟,很多人説愛可以創造出奇蹟,很多人説愛可以誕生奇蹟,一個教師需要用愛來創造奇蹟,老師是為國家奉獻的,無論他願意不願意,總是要愛。奇蹟會在那一刻降臨。

雷夫,一個普普通通的國小老師,他20多年如一日,堅守在第56號教室辛勤耕耘,用自己那顆赤熱的心全力教育他的孩子們。他的敬業與愛心,在我們身邊,有很多老師並不遜於他,可以説,我們的老師也跟他一樣,誠懇的對待每一個孩子,然而,不一樣的是,他收穫了成功,他創造了奇蹟。那是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也是五十六號教師的奇蹟。因此,雷夫老師不再平凡,不再普通,然而他的偉大,卻也是平凡。

那種平凡,是偉大。他平凡地工作,平凡地播種與收穫,播種平凡,收穫奇蹟,他不是用嘴與手,而是用自己的心與愛教學。像每一個母親都是偉大的一樣,每一個教師都是偉大的,平凡的偉大,只要付出了汗水,就是偉大的。

平凡的偉大,偉大的平凡,這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職業:教師。

第二篇:第五十六號教室奇蹟讀後感

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有感

一間教室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取決於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處流動着什麼。相同面積的教室,有的顯得很小,讓人感到侷促和狹隘:有的顯得很大,讓人覺得有無限伸展的可能。是什麼東西決定教室的尺度----教師,尤其是國小教師。他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內容:他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

“不管是教導學生還是子女,一定要時時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當做教育的捷徑”。第五十六號教室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為它擁有什麼,反而是因為它缺乏了某種東西----這裏沒有害怕。雷夫老師用信任取代了恐懼,做孩子可以信賴的依靠,講求紀律、公平,並且成為孩子們的榜樣。正如他所説的“孩子以你為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我要我的學生和氣待人、認真勤勉,那麼我最好就是他們所認識的人之中最和氣待人、最認真勤勉的一個。”當我們在教學中,因為學生的某種行為或者言語氣昏了頭時,往往會劈頭蓋臉的責備或者抱怨,事情平靜之後又覺得做得有點不妥,其實一個班上總有個別的孩子家庭不是很完美,回到家中沒有温馨的感覺,不能夠完完整整的體會父母雙方的愛。如果我們能夠在學校有效時間內,給與這些特別的孩子特別的愛,他們不但會找回學習的信心,而且也會百分之百的信任自己的老師,那麼學習上的難題就遊刃有餘的解決掉了。

物質獎賞的弊端。我一直在思考物質獎賞的弊端所在,感謝雷夫老師為我解惑。雖然斯金納從行為分析角度確認獎賞會提高學習的有效性,但是這種“賄賂行為”的確有弊端,正如雷夫老師所説的,我們要讓孩子知道,行為得宜是應該的,不需給予獎賞。從另一個角度看,物質獎賞並不比精神獎勵來得有效。

教育的威脅性。雷夫老師敏鋭指出,我們要孩子們有良好行為的最終目的,是讓他們相信這麼做是對的,不是因為害怕懲罰才去做。 “懲罰”,的確很高效,但是高效的就是好的嗎?在我們現實的教育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有人一邊談自己怎樣愛心幫助每一個學生,一邊在學生犯錯時,怎樣嚴厲懲罰等行為,這樣的教育方法在短期內的效果,可是孩子將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培養終身閲讀的孩子。他強調了知識本身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獎賞,他鼓勵孩子們大量閲讀,從而來奠定生活的基石,他給了我一個這樣的目標,培養孩子的終身閲讀習慣,讓他們受用一輩子。

現代的社會中,學校學生的閲讀能力已不及從前,很多孩子不善於閲讀,也不喜歡閲讀,他們更傾注於具有現代氣息的改編書本的動畫,電影,卻不願手捧一本原著慢慢享受。在學校,我們也往往忽視對學生閲讀興趣的培養,指導。語文教師的培養孩子的所有閲讀工作也是也

是在為考試的作文,閲讀理解服務。試想一下,在這樣閲讀環境,學習環境下的孩子該如何樂於閲讀,愛上書本。我一直記得,雷夫在書中説過的一句話,大概意思是這樣的:我們最終必須用孩子們在發自內心的閲讀時發出多少笑聲和留下多少淚水來衡量他們的閲讀能力。而不是用他們學會了多少字、看了多少本來衡量孩子的閲讀成果。真正的是要讓孩子在閲讀中獲得的快樂。希望我們和孩子都能終身閲讀,為人生而讀。

書中還有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失敗是件好事”初看到這句話讓我感到好奇,看完之後確實引起了共鳴。的確,在生活中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總是擔心孩子們做錯事或者把一件事情搞砸,而不讓他們參與體驗或者在一旁為他們的行為着急。其實失敗都是我們作為家長、老師自行定義的,真正的失敗在於他們不願意去嘗試做一件事而不是做錯事。孩子們就算是做錯了但是他們動手操作過,體驗了其中的樂趣,而且關鍵的是他們能夠通過一次的失敗嘗試能夠總結失敗的原因,那麼當再經歷相同的事時就一定會成功了。因此我們該多放手讓孩子們多去體驗生活,多鍛鍊他們的能力,讓他們在每一次的“失敗”中快樂的成長!

我很認同雷夫老師的一句話:教師的這份工作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你可以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可以有所進步。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們會自然而然的調整音量,以避免干擾到別人;在沒有強制的情況下,能遵循自己認為正確的行為準則並加以執行,那一定是一種美好的生活,我憧憬着,併為之努力!當然還有很多的理論需要細心研讀,慢慢消化,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也有這樣一種信念——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好。從現在開始給自己制定一個新的目標,並且確信自己的學生也可以做得這麼好,因為我們都有一個教室,在這個教室裏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如果我們能夠像雷夫老師一樣細心觀察,從愛每一個孩子出發,那麼我們也會有自己不一樣的教室,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努力讓我們的教室變成孩子們心中嚮往的地方。

2014年7月

第三篇: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柴墟分校 戴曉娟

雷夫,這個享譽全世界的老師,用他創新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了一個個温暖、善良、熱情並真實的學生。

雷夫,這個真心愛孩子的老師,用他而充滿熱忱的行事風格感動了作為一個教師和一個母親的我。

一個寒假不到20天的時間,我認真拜讀了這三本讓上億家長和老師感動的心靈作品——《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之《成功無捷徑》、《讓孩子成為愛學習的天使》、《點燃孩子的熱情》。讀完這本書,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心頭洶湧的是對這位堅守在第56號教室20多年如一日的教育者——雷夫·艾斯奎斯的欽佩與崇敬。

一、成為像雷夫一樣勇敢的老師

雷夫老師敢於講真話,敢於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完完全全地暴露在讀者的面前。在《成功無捷徑》的第一章中,他就揭露了許多公立學校的陳舊的腐朽的制度和諸多墨守陳規的自以為是的“老師前輩”,他甚至在指導學生閲讀時放棄國家派發的讀物而自行給孩子們選擇讀物。在《讓孩子成為愛學習的天使》一書的前言中他寫出了自己的真實內心:“像所有真正的老師一樣,我經常失敗。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時分躺在牀上睡不着,為着一個我無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極度痛苦。當一個老師,真的會很痛苦的。”我讀到這句話的時候,就感覺雷夫老師很有個性,儘管他已經是個非常優秀的教師了,身上已經被照上了許多美麗的光環,但他依然能把自己心底裏的話講出來,真實地表達自我,不怕露短,不怕出醜。

他還敢於講美國教育的真話。在書中,他多次例舉了自己所在學校以及其他學校老師的一些做法,並直言不諱地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提出了批評意見。同時,他也直截了當地對他所在的州進行的“標準化測驗”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頗有些魯迅先生筆下“棗樹直刺天空”的感覺。

我個人覺得雷夫老師之所以能獲得成功,首先取決於他的職業良心,他很真實,很坦蕩,很勇敢,敢於面對自己的不安、痛苦,敢於面對教育的困惑、不良現象,而後有所思考,並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一些努力,用自己的雙手去為他的學生撐起一方天地,讓第56號教室的學生有最大程度的發展。

我認為,勇氣,是雷夫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二、成為像雷夫一樣有愛心的老師

“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我想這幾個字其實是概括了雷夫老師的教育理想,或者説是折射出了雷夫老師教育追求。“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説來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雷夫老師點點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裏,學生都是可愛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為着讓這些天使變得愛學習、會學習這樣一種最樸素的意識和想法。雷夫老師為什麼能做得這麼好,能讓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產生最生動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認同的效益?從本質上來看,這是因為他有愛心,有一顆熱愛兒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學生放在心上,用國家督學,原省教科所成尚榮所長的話説就是“教育,從兒童立場出發”。雷夫老師對孩子的愛,在書中隨處可找。因為時間的關係,在這兒不再贅述。

我認為,愛孩子,是雷夫獲得成功的關鍵。

三、成為像雷夫一樣有原則的老師

“對孩子的愛,並不是無原則的。”雷夫老師在書中提出的“道德發展六階段”是不得不説的內容,我個人覺得它是本書相當出彩的一部分內容。他提出的“六個階段”分別是

第一階段:我不想惹麻煩。從踏進校門的那一刻起,大多數的孩子就開始接受第一階段的思考訓練,一切行為幾乎都以“不惹麻煩”為原則。他們做作業是為了不惹麻煩,他們排好隊是為了讓老師高興,在課堂上安靜地聽講是為了贏得老師的寵愛。而為人師長的我們,總是威脅説“不遵守紀律就怎樣怎樣”這種思維不斷地被強化着。但是,這樣教小孩是以恐懼為基礎,而我們要孩子們有良好行為表現的最終目的,是讓他們相信這麼做是對的,不是因為害怕懲罰才去做。

雷夫老師在上課的第一天就開始和孩子們建立夥伴關係。他會先請孩子們信任他,同時承諾對他們的信任,讓孩子們把第一階段的思維拋在腦後。雷夫老師強調的是首要動機的正確引導,對孩子們的一生將有很大影響。

第二階段:我想要獎賞。雷夫老師認為,用禮物或金錢換取孩子良好行為的做法是很危險的,我們要讓孩子知道,行為得宜是應該的,不需給予獎賞。他的話是有依據的(請你收藏好 範 文,請便下次訪問:),可是縱觀我們的課堂,有多少不是在獎與罰中進行的,獎勵成了孩子們最愛的一種方式,“賄賂行為”常見於全國各地的教室。

第三階段:我想取悦某人。孩子們慢慢長大以後,開始學會做些事情來取悦人。他們取悦老師,取悦父母,表現出符合我們期望的行為,他們的做法往往會使我們感覺很舒心,但他們這麼做的理由全都是錯的。為父母或老師努力的念頭會給孩子們帶來更大的壓力,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成為備感沮喪、厭惡工作的人,他們無法瞭解為什麼自己對生活如此不滿。

第四階段:我要遵守規則。讓孩子們懂規矩是必要的。不少富有創意的老師會帶着學生一起參與班級規範的設計。老師們依據的理論是,參與制定班規的孩子比較願意遵守規定。事實確實如此。但雷夫老師通過許多例子發現完全遵守規則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比如他們缺乏真誠的感激和最大限度的創造性等等。所以雷夫老師認為能達到第四階段是件好事,但我們必須更加努力,更上一層樓。

第五階段:我能體貼別人。不論是兒童或是成人,第五階段都是很難企及的,能幫助孩子們對周圍的人產生同情心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第六階段:我有自己的行為準則並奉行不悖。這一階段是最難達到的,也是最難教的,因為行為準則存在於個人的靈魂中,其中還包括了一份健全的人格在內。

我認為,原則教育,是雷夫到達成功彼岸的航標。

四、成為像雷夫一樣有智慧的老師

一名好教師要成長,要善於反思和總結,並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思想,這是教育的大智慧、真智慧。雷夫老師在教育生涯中,不斷審視、反思、嘗試,逐步認清了人生使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教育思想:在認識到當今“速食”社會是造成孩子避免挑戰困難的原因的時候,他果斷地提出了“成功無捷徑”的理念,培養孩子們孜孜不倦、不屈不撓地克服困難的態度;在教育實踐中,他逐步感悟並形成了“讓孩子們站在同一條起跑線”,“我們的期望決定孩子們的表現”、“做一名智慧而成功的教師”、“為孩子將來過上一流的生活做準備”、“不要把信仰強加於孩子”、“孩子也是教師和家長的老師”、“教孩子終身受用的技能”、“永遠不要失去對孩子的關注”等許多先進的觀念和認識。最可貴的是,他在遇到問題時,絕對不是先從客觀方面去找原因,找藉口,而是進行積極思考,及時去糾正自己的觀點和做法,用自己的大腦去解決問題,用自己的思考去擺脱困擾。在他心情的調色盤裏,即便是偶然會有灰色,但他也能很快將它塗抹成暖色。

我認為,智慧,是雷夫打開成功大門的金鑰匙。

以上是我在閲讀完《第56號教室》這本書之後為自己今後教師生涯自定的目標,也許終其一生我也無法達到“雷夫的成功”,但只要我努力了,我相信一定會創造屬於我和我的孩子們的一個個“奇蹟”!

第四篇:《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寒假時間裏,我花二天時間拜讀了《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心潮難以平靜,讀《滴56號教室的奇蹟》是一個充滿驚訝和感動的過程。雷夫老師是一個即使無人督促、頻繁應試、環境頹喪的狀況下依舊對教育懷有熱誠,對學生懷有愛心,為信仰不懈努力的人;是個在教育中總能準確找到目標,從不偏離跑道的人;是一個對教育和學生有信徒般的堅持、父親般的親切、哲人般的明鋭、專家般的自信、戰士般的勇敢的人。他用活生生的範例告訴我們:一間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可以帶給孩子無限的很多東西,而且可以使孩子終生受益??同樣是從事語文教育和班主任工作的我能從書中分享到這樣的教育智慧,我會把它當做一筆寶貴的財富珍藏並指導我今後的教育實踐工作,希望能在我未來的教育之路上創造奇蹟。下面是我讀這本書之後一點感悟:

一、人格品性才是教育的本質。

雷夫老師經常提醒學生:人生中最重要的問題,永遠不會出現在標準化測驗上。“測驗分數就代表自己”的年代應該離我們遠去了,身為班主任的我必須付出更多努力,讓孩子們知道測驗分數不過是他們人生中很小的一個部分,人格品質才是教育的本質。

二、以信任代替恐懼,推行無恐懼教育。

“不管是教導學生還是子女,一定要時時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當做教育的捷徑。”

從事教育工作已二十餘年,還記得剛工作時我發現有些孩子常常不做作業,年輕的我經常向學生髮火,後來我改變了方法,現在我每次佈置完作業,會把那幾個不肯做作業的同學找過來,對他們説:“老師相信你們,明天一定能交一個整潔認真的作業給我,你們可以的。”效果果然不一樣。曾經,我用怎樣火氣帶給他們怎樣的恐懼?現在,我能這樣趨於平和,是因為我也終於明白,與其火冒三丈地學生髮火,不如給與他們鼓勵和信任。正如雷夫

老師所説:“我們應該用積極的態度與耐心來面對問題,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駕於恐懼之上的信任。

三、用學生自己過去的表現來衡量他現在的進步,不要攀比。

“絕對不可拿某個學生的測驗分數跟另一個學生相比,一定要用學生自己過去的表現來衡量他現在的進步。”“身兼教師和母親角色的我,也一直在學習和改進當中,我會用自己過去的行為作為標準來衡量我的成功或失敗,但從來不拿自己和另一個老師或其他父母相比。”

盲目與比自己好的同學相比,容易產生自卑感;與比自己差的同學相比,容易使人自滿。只有與過去的自己相比,才是動態公正的。自己戰勝了自己的過去,自己總是在戰勝“過去”,那麼進步是不言而喻的。這也是我近年來促進學生進步的一個方法,也許對於那些總是對孩子説“你看人家某某某,可比你好多了”,實際卻在無形中傷害着孩子們的父母,這句話更有價值。

四、正確對待孩子們所犯錯誤,而非嘲弄。

“我讓他們知道,對掉球的隊友大吼是自相矛盾的:大吼通常是因為想贏,然而羞辱隊友只會讓‘犯錯者’更容易出錯,第56號教室的學生明白,善待出問題的球員不只是正確的做法,也是明智的選擇。”

善待隊友,這是雷夫老師想要告訴大家的。可是,我認為這同樣也是一種信任感的體現——在這樣一個沒有嘲笑、抱怨的環境裏,每個孩子都不擔心犯錯,因為他們知道,即使犯錯,他們也會被諒解並且得到最好的幫助。我喜歡這一段是因為我覺得,不僅隊友需要善待,學生、孩子、伴侶、父母、朋友,都需要我們這樣善待!這樣,信任、温馨才會在我們之間蔓延。

五、讓孩子明白:要學會為自己練習,不是為老師練習。

“無論孩子要精通的技能是什麼,都必須先學會在沒有老師陪伴和指導下自行練習。”

有一部分學生,在校時作業整潔、乾淨,正確率高,家庭作業卻龍飛鳳舞、丟三落四,錯誤百出。我們的孩子,是在為老師學習嗎?我們老師,常常為了能看到學生乾淨整潔的作業,就監督學生做作業。這樣的方式,不能

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陋習。應當訓練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培養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這樣學生才能在任何狀態下高效地學習。

六、學會理財、學會生活、延遲享樂。

“第56號教室教孩子一個道理:會存錢且謹慎用錢的人,多半財務狀況都優於為了立即享樂而亂花錢的人。”“最好的東西會留給懂得等待的人。”

雷夫老師在教室裏融入經濟教育,孩子們用自己的努力換取模擬的錢,模擬儲蓄,並參加模擬的拍賣會。漸漸地,孩子們明白在玩樂和努力間保持平衡,因為他們明白今天的努力將為他們開啟另一扇門,通往更美好的明天。我們的孩子明白這些嗎?當然很少有人明白。因為我們的孩子是及時享樂的,並且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他們沒有機會從這一套模擬社會經濟法則的系統中體會延遲享樂的真諦。

《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是一本讓人熱血沸騰的書,它帶給我的收穫和感動遠遠不止這些,這間教室的發生的奇蹟確實讓我看到了教育事業藴含着無限潛能。我們常説,數學源於生活,其實,教育也源於生活。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如果我進入到“甚至連頭髮着火了都沒有注意到”那渾然忘我的狀態,我相信在我的教學生涯中也會出現奇蹟。

第五篇:《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開學初,校長送給每個教師一本書《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通過2個多月的、非連續的閲讀,我感觸很深。

孩子們能在一年的時間裏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都得益於這位全美最佳教師的愛心和智慧。雷夫老師真是一位全能型的老師,書中介紹了閲讀的方法、生活中的數學、運動訓練的技巧以及帶領學生開展的藝術、戲劇、美術等活動,真是包羅萬象,不僅是有觀念而且有方法,比如如何指導學生寫讀書心得等,雷夫老師説:我要讓我的學生愛上閲讀。

雷夫老師有着旺盛的精力,他帶着學生搞樂隊、看電影、排練莎士比亞的劇本、做實驗、出去旅遊,並且樂此不疲。那麼,雷夫老師旺盛的精力來自哪裏?他所做的事情並不是學校要求去做的,而且教師本身就是一個比較辛苦的職業,在完成正常的教學和班級管理之外,還要組織很多的活動,在一般人眼裏,他是在自找麻煩,自找苦吃。但是雷夫老師堅持了下來,並且感到十分幸福。我想除了兩個國家的教育環境和教育體制不同之外,最重要的應該是雷夫老師並沒有把教師當成一種職業,而是當成了一個事業,通過自己的投入,讓學生全方面都得到健康地發展。雷夫老師對工作的投入讓我深刻體會到了這樣一句話:選擇教師就是選擇了奉獻。雷夫老師奉獻了自己的時間、精力還有金錢,並且毫無怨言。

雷夫老師提倡並實踐的是“沒有害怕的教育”,而反思我們的教育現狀,其實是“害怕教育”遍及方方面面,很多學生守紀是因為怕受罰;考不好怕老師批評、家長責罰、同學嘲笑;為維持課堂紀律,較多的老師採用罰站、訓斥等手段;對未能按規定完成作業的學生則採用重複做、告訴家長、到辦公室等種種辦法。然而許多家長也是如此,他們挖空心思,對孩子又罵又打,逼迫孩子學習,完全不顧孩子的感受!以上的種種做法不僅使孩子長期處於“前怕狼,後怕虎”的境地,還阻礙了孩子的發展。要使孩子“不害怕”,首先作為教師自己不要盲目“怕”,我們要把那些怕別人説自己“不稱職、沒水平”,怕丟掉“尊嚴”,怕領導、家長責怪,怕同行笑話的顧慮全部丟掉,只留下“一怕”,那就是怕耽誤學生一生的發展。

“讓孩子懂得只有爭取才能獲得想要的”,“現在的孩子不僅忘了該如何追求生活、自由和幸福,而且還很不幸地認為自己‘有資格獲得’,而不是自己去追求??”,我覺得這就是家長和我們老師的責任,我們不要給予學生太多的安逸,不要處處為學生扛包,要讓他們學會獨立、學會競爭、學會適應、學會追求。我們老師所有的只是給學生生存的知識和技能,給學生生活的指導,讓他們學會終身受用的知識和技能,要讓他們真正得獨立、健康、幸福地生活。

學校需要合格的老師,家長需要合格的老師,學生更需要合格的老師。那麼,怎樣才能稱得上是合格的老師呢?“他們不懂得和學生溝通,沒有受過專業的教師培訓,不能為失敗而承擔責任??”是的,我們絕大多數老師雖然受過專業的教師培訓,但我們跟學生溝通多嗎?我覺得很多老師都做不到,這可能就是合格或不合格的一個臨界點吧!如果我們在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也去關注學生的呼聲,努力走近學生,想方設法融入他們,而不是疏遠他們,“隔河相望”,那樣,我們會不合格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9zrw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