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歷史的選擇讀書筆記

歷史的選擇讀書筆記

第一篇:《歷史的選擇》讀書筆記

歷史的選擇讀書筆記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聽到這首歌,我想起了前幾天看到的《歷史的選擇》這一本書。這本書講述了中國改革30年來,歷經的苦寒和風霜。這就像那梅花呀,在風欺雪壓面前,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

鳥兒選擇了天空,因為它有一雙能夠凌空飛翔的翅膀;魚兒選擇了海洋,因為它有一條能夠游水的尾巴;駿馬選擇了馳聘千里,因為它有矯健的身姿;歷史選擇了中國,因為它的民族有團結的力量。中國,一個曾被稱為“東亞病夫”的國家,一個曾被列強侵略的國家,一個曾飽經風霜的國家,但它並不懦弱,它選擇了 “千磨萬韌還堅勁”,選擇了“粉身碎骨全不怕”。 正是這種精神,讓歷史選擇了它——東方一隻永恆的雄獅。

氣勢雄偉,被稱為歷史長龍的萬里長城;古樸典雅,優美如畫的蘇州園林;銀裝素裹,雲氣繚繞的巍峨泰山。它們讓我知道,它們能成為世界歷史文化的遺產,卻絕不僅僅是因為我所能看到的美景,更多的卻應該是歲月流逝後,歷史在那裏留下的頗有獨特韻味的沉澱,因為我知道是歷史選擇了中國。

中國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藴。夜深人靜,長明燈旁,一個虛弱的身影正記錄着歷史的滄桑。他,司馬遷,飽含心酸用自己的丹青妙筆著成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學臣著——《史記》,史學的天空因為有了你這顆星而更加煜煜閃光,文學的園地也因為有你這顆星而更加燦爛輝煌,我想這些是偉大人物積累而成的文化。

汩羅江上的一圈漣漪,讓我不得不想到屈原,一個憤世嫉俗,報國無門的臣子,用孤憤的詩行代替了富貴,用楚辭《離騷》洗去了歷史的鉛華,一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豪情壯語成為後人追求理想的動力,錚錚鐵骨的他被後人所景仰。

《歷史的選擇》這本書不僅讓我瞭解了中國的英雄人物,還讓我學到了很多精神,我們要學習英雄的愛國主義精神;學習英雄做什麼事情都不能輕易放棄,堅持不懈,有永不言敗的精神

歷史選擇了中國,人類並不驚訝,因為今日的中國仍是那座山,一座永遠推不倒的大山,每一粒泥土的沉澱都是千年傳統的精華,林間的長嘯仍是當初的瀟灑,山林間生命代代更迭,真正不變的,是生機,是百折不回呈現出綠色的能力。千載興衰風雨,你,靜靜地佇立於萬千蒼生之上,仰天長望,你如此浩瀚。

歷史選擇了你,我的中國,永遠的中國。

第二篇:《讀書要有選擇》讀書筆記

一代科學巨匠愛因斯坦説:“在閲讀的書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處的東西,把其它一切統統拋掉。” 愛因斯坦的話讓我們明白了讀書時選擇的重要性。

“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象大地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有翅膀。” 這是著名戲劇大師莎士比亞對書籍和知識的一段富含哲理又充滿詩意的詮釋,如果要討論讀書的意義,我想也能從這段話中找到答案。

當我們懂得了讀書的意義,就會產生強烈的“博覽羣書”的願望。的確,為儘可能多地獲得知識,“博覽羣書”固然重要,然而人類歷史悠久,書籍多如汪洋大海,有誰能在有生之年把這些書全讀完呢?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才會告戒人們:“應該有系統地學習一些東西,否則象這樣泛泛地讀書是沒有什麼益處的。”

“……有系統地學習一些東西。” 同學們聽懂了嗎?讀書是為了“有系統地學習一些東西”。這裏的“系統”要求讀書要有選擇,包括選擇書和書中的章節;而從讀書中“學習東西”的最主要的途徑就是寫讀後感。從這裏可以看出,要想從讀書中獲益,就要始終做到“讀書的選擇”和“寫讀後感”,兩者不可偏廢:選擇得好才會有讀後感可寫,選擇得準才能寫出主題突出的讀後感。寫讀後感能使下次的選擇更具系統性。

同學們,當你拿到一本新書時,有沒有想一口氣看完以便馬上知道結果的慾望?沒關係,就一口氣看完吧,可以是走馬觀花式的,或是一目十行式的,先滿足一下好奇心嘛。其實,此時的你只是在瀏覽,並不是在閲讀。當你瀏覽了一本書後,想一想,有什麼感覺,你喜歡這本書嗎?還想再看一遍嗎?想再看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是生動的故事情節、感人的思想內容、還是精彩的語言表達?不知不覺中,你開始了選擇-------選擇書的取捨、選擇讀書時的側重面。然後當你真正仔細地閲讀書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時,你就會有意識地在你認為重要的、好的方面多想想、多看看,最好是再做一些記號,以便為了進一步的思考和體味再次閲讀時容易找到。

同學們,如果你們在求知的道路上始終清醒地認識到讀書時的選擇和寫讀後感的重要性,也始終將讀書時的選擇和寫好讀後感的關係擺正,那麼登上前景壯闊的知識顛峯的時刻就不會離你們太遙遠!

第三篇:城市歷史讀書筆記

城市歷史讀書筆記

城市是什麼?它是如何產生的?經歷了哪些過程?有些什麼功能等等問題很難用一種定義來概括;城市的發展,從其胚胎時期的社會核心到它成熟期的複雜形式,以及衰老期的分崩離析,總之,發展階段應有盡有,很難用一種解釋來説明。

城市,作為一種明確的新事物,開始出現在舊新石器文化的社區之中,在發展進化過程中,一種新因素的介入,不僅會使原有物質的數量有所增加,而且會導致一場全面的變革,導致一次新的組合,從而村莊文化後來發生了質的飛躍,形成了最初的城市。由新石器時代進入城市時代,大約經歷了1500年。人類聚居地的規模不斷擴大,貨物和人口的流通問題日益尖鋭起來。隨着種植業的出現,人類的定居和集居形勢才逐漸發展起來,形成了自己的居住環境概念。人口日增的結果,村舍變成集鎮,變成城市……,這個過程是伴隨着建築用地及建築羣的增加同時發生的。城市的產生是階級分化的結果。城市居主導地位的居民使他們那個社會的統治者,所屬村莊及其他居民是統治者。

在歐洲,一個城市網絡的建立不是一個穩健而緩慢的過程。相反,它是某段長時間的迸發,並不是夾雜這停滯、衰退期。有些地方在11世紀就出現了城鎮,而有些地方直到19世紀甚至是20世紀才實現城市化。總而言之,隨着人口密集區人口的快速增長,該地區的城市數量與規模也同步增長。人口長期快速增長為城市建設提供了人力資源。一種基本的相互依賴性將居民、生產和貿易聯繫在一起‘城市活動與城市文明也隨即迅速活躍起來。

西方古代城市

古代的城市文化起始於埃及、美索不達米亞、敍利亞、伊朗和小亞細亞等地區。最初這些地區是各自獨立的發展起來的,找不到國與國或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相互影響。依從自然環境、條件的特徵,這事其共同的法則。他首先表現在城市的方位、朝向上。其中古埃及城鎮趨於正方形或矩形,美索不達米亞的蘇木爾為橢圓形,阿西莉亞為矩形。宗教史這個時代最集中的文化現象,因而宗教影響也十分明顯的見於當時的城市建築。

古埃及:

古埃及城鎮的最基礎範例是第三個王朝的約瑟王時代所建造的孟菲斯成和他自己的陵寢。城市與陵墓均為正南北方向。從古城卡昆的遺址中,也可看出上述規劃特點,改成的佈局已顯現出各種功能分區的結構安排:城市西半部房屋很小,多為工匠役人的住所,城北為貴族用地,有上百個房間的大宅第,台廊庭院很齊備。城市東半部為集市,中部是廟宇。阿瑪納是阿梅諾斐斯四世時代興建的首都。它在埃及古代築城史上標誌着一個巨大的進步。該城沿着尼羅河的自然走向,呈一條微彎的狹長地帶,自然彎曲的接到系統吧城北的宮殿、廟宇同城南的居住區聯繫起來。它是古埃及殘暴的奴隸史上一塊不朽的綠洲。

古代希臘

希臘民族形成以前,以及最初形成時期的城鎮,大多是依山傍水修建的宮殿或堡壘,並在此基礎上發展成城鎮。這一時期的城市設計明顯的服從於實用的目的,除考慮防守和交通方便外,並無其他象徵意義。例如:克里特島等地發現的古城哥尼亞、馬尼亞、發茨都斯等均如此。但到後來,無論是希臘、愛琴海一帶,或是小亞細亞的西部地區,城市文化的發展都深受神學發展的影響,甚至每個城邦都有自己的守護神,但卻未形成一致的規劃原則。例如:公元前479年希臘人重建米勒都斯城,其主要規劃特徵是:街道系統為正南北東西走向,呈正角交叉組成格網狀,城市的總體佈局仍服從天然地形分佈。古希臘的城市朝向曾經比較自

由活潑,例如公元前四世紀末期的杜拉城即為西北—東南走向,同美索不達米亞的古代城市相近。

古羅馬城

到了羅馬時代城市建築除受祭奠禮儀思想束縛外,已開始有正式的城市佈局規劃。二十世紀的法國建築史學家皮埃裏 拉佛丹從古羅馬的遺址中歸納出四個規劃因素:選址,分區規劃佈局,方位定向,以及神學思想。並形成了必須已從的清規戒律。它們放映了古羅馬講求秩序的性格和虔誠的宗教感情。古羅馬城的平面佈局劃分,就是古羅馬人宇宙知識的清楚寫照,城市的兩條基線代表宇宙的軸線,基線劃分成的四個部分代表宇宙的構成,當是的羅馬人的築城技術,從根本上説,是從亞洲學來的。

亞洲古代城市

印度地區

古印度城市文明可以從印度河下游的兩處考古發掘中發現,一處是摩和約達羅,另一處教哈拉巴。其中摩和約達羅的古城遺址面積為1*1公里,正方形,有三處正南北走向的街道,兩條東西街;城內偏西約三分之一處,聳立着一座碉樓—包括一個圓柱形高台和堡壘,內有武庫、糧倉、浴場、會議廳等;城市其它部分分為大小不等的庭院。這種佈局大約放映了當是城市設計的一般觀念。其街道系統、房屋建築結構,給排水管線等,都達到了很高水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帶來了新的文化,不就誕生了以農業為基礎的城市文明。印度的宗教思想認為,人類的物質世界環境是由中心向外延展的,其中心是世界的山嶽,依次向外是平川陸地,再向外是海洋。這種思想很明確的浸入到印度的築城一書中。如高棉王國的古都吳哥,最早是一個佛教寺廟教主羣,是宗教的中心。

古代中國

中國同印度一樣,封建社會發展很早,君臣、官民、主僕這類宗法領域關係很明確。中國古代的城市始於周朝。最初只是漢民族為防範北方草原遊牧民族的入侵。中國的陰陽風水先生是最早的城市規劃家,他們用羅盤來定向,有知道應用五行來規定城市的平面佈局。那時的中國城市一般有兩道城牆,兩層城牆之間是大片的耕地,以備圍困時期耕種取食。築城的一般原則是背山面水,房屋時向陽背風。

中古時代伊斯蘭城市

第四篇:《歷史的經驗》讀書筆記

2014年9月18日《歷史的經驗》南懷瑾

復旦大學出版社

歷史本來就是人和事的經驗記錄,自然界中物的法則又遵循天理循環,所以歷史是我們通古曉今、探究未來的必要工具。我們一直都知道,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就是這個道理。從本書的開篇,南懷瑾先生就點明,純粹的探究理論,那是歷史系、歷史研究所的事。我們一般人對歷史的研究是偏重於應用。歷史的經驗,總的説起來就是兩方面的經驗:一是做人;一是做事。學習古人做人做事的經驗,為自己的行為做參考,甚至效法它、模仿它。

對於歷史的解剖、分析,南懷瑾先生的一個貫穿的思想就是:天下的事都是有正的一面和反的一面。用《易經》的陰陽兩儀可以解釋,這也是中國古代文化遺留下來最大的文化遺產。凡是都有正反兩面,就看當事者的態度,心情。所謂,風月無今古,情懷自深淺。也就是説,客觀存在的物,客觀發生的事,被人的主觀定了對錯,判了得失。

天地間的人情、事情、物象,沒有一個絕對固定不變的。在我的立場看,大家是這樣一個鏡頭,在大家的方向看,我這裏又是另外一個鏡頭。對於反的理解,就是任何事沒有絕對的好壞,因此看歷史,看政治制度,看時代的變化,沒有什麼絕對的好壞。舉個簡單的例子,敵對的雙方,一方認為的好的舉動在敵方看來可能就錯誤百出的。兩者立場不同,目標不同,感悟的差別也就顯而易見。仁、義、禮、樂、名、刑、賞、罰,是中國文化所處處標榜的,可是在反經的縱橫家看來,儒家所講的“仁義”,道家所講的“道德”這些名稱,都不過是政治的一種措施、一種方法而已,他們認為儒家、道家標榜這些,是好玩的,可笑的,這不過是一種政治方法,有什麼好標榜的!仁、義、禮、樂、名、刑、賞、罰都是手段、是工具,那麼它們自然有流弊,過和不及都不可。義有正反面,如對朋友講義氣,講了的話,一定做到,言而有信,對朋友有義,這個節操品行很好,但是處理不當,相反的一面,就有大害了。就樂樂的流弊來講,樂本來是好事,是我們一直追求的。但樂的弊端在於使人墮落,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文化鼎盛,藝術高度發達的時候,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走向墮落的開端。有功獎勵,本來是好事,但獎勵也會產生卑鄙的競爭。得獎的人,與沒有得獎的人,常常會爭功、爭賞,而爭得很鄙俗,所以行賞也有好有壞。故行賞也應該出其不意,當賞由激

勵因素變成了保健因素,甚至變成了禍害的時候,賞也就失去其意義。

一個國家偉大的建設,是教人有利於社會,這樣國家進行的偉大建設,不但不會招惹民怨,甚至都將成為百姓感戴頌揚的對象了,就不會發生國家財政上有所匱乏的問題了。但當今的社會,多少出現了偏差,國家提倡的是經濟建設,道德建設只是擺設。人們重利多於重義,國家教會人的是怎樣賺錢,不管對他人有無壞處,自己得了實惠才是最主要的。古時也此類形容,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還不是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所以,我們現在都説社會進步了,人類文明瞭。我們卻感覺人心疏遠了,大家都驀然了。

有時候非賢為賢,並不是真正賢人,因為社會關係多,製造他變成一個賢人的樣子,乃至於並不是大智大才的人,也會被社會製造成智者的樣子。如果根據社會上這種輿論,領導人便公認這樣就是了不起的人,以為就是賢人,就有問題。相反地,對於世俗一般人認為不對的,也跟着大家認為這人就是不對的話,那麼擁有多數羣眾的就能進身,羣眾少的就會被斥退。這就是派系問題,無論古今中外,人相處在一起,自然就會結黨,派系就出來。“重朋黨則蔽主,爭名利則害友,務欲速則失德。”這三句話是中國文化的精神,小自個人的修養,大至政治的修養,都要特別注意。一個時代,如果派系傾軋,只以小圈子利益為主,互相朋黨,則矇蔽了領導人。重視了權利、地位的名義和利益,有時就會傷天害理,害了好朋友。萬事不可求速效,辦一件事若要馬上得到效果,為了趕成績,就傷害到別人,傷害到職務,乃至擴大傷害到國家社會,就出了大毛病。

還有一個觀念要很注意的,讀古書固然要吸收歷史的經驗,但是不要被古人牽着鼻子走,尤其今天求學問,對今天的時事要格外留意,千萬要把握住今古無分別的原則。因此,凡事我們都要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原則。學別人的型,也要有自己的髓,這樣才能不被牽制。另外,古今的大小道理我們都知道一籮筐,但是真正用到實處的卻很少,別人的經驗,我們看着是羨慕,用起來是青澀。正是因為,時間、空間和程度的不一致,所以照搬照抄的學習鮮有成功的案例。

講到人的天性問題:安於仁的人,天性就良善。而以仁為利,而心嚮往之的人就不同了,只是硬要做到仁的境界,不是天生的厚道。而另外有些人,比主動利仁還差一級的,是外表行為勉強做到仁的標準,因環境所逼,不得已才這樣做的。一個人要做到歷史上所標榜忠臣孝子的標準,必須以學問道德,慢慢修養而

來,人性生來並非如此良善。因為自己思想學識認識夠了,由禮義的教育下來,能對自己的慾望有所節制,才做得到。假使不在後天上用禮義教育節制,任由人性自然的發展,就像流水一樣飄蕩、放浪,慾望永遠無窮。如此慾望無窮,又怎麼能夠吃苦過日子,安於淡泊,做到絕對貞潔,一切為公,一切方正,尤其在錢財方面,臨財不苟取,完全合於義禮呢?關於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也爭不出所以然來。本,也就是初始的樣子我們可以不管,但是,趨善和趨惡我們就要討論一下。所謂的趨善和趨惡,也是受環境的影響,趨於影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的影響只是一個方面,但也不乏出淤泥而不染的典範,這就是人心的定力。環境的誘惑力與自身定力的合力就是一種趨力,所以趨善和趨惡也就有了源頭。

這本書值得細讀,反覆的讀。歷史的興衰是有輪迴的,歷史的經驗是值得借鑑的。

孫海濤

2014年10月6日

第五篇:歷史讀書筆記

陳俊讀書筆記

《劍橋中國史》是一部完全由西方學者撰寫的中國歷史,沿襲西方漢學研究一貫堅持的嚴謹作風,廣泛引用文獻材料,注重文獻的辨偽和考訂。由於東西曆史文化的差異,該書在許多歷史問題上提出了新的觀點和質疑,而很多問題,是我們早已習以為常而從沒有考慮過的。《劍橋中國史》共16 卷,各卷由知名學者主編,卷內各章由研究有素的專家撰寫,反映了國外中國史研究的水平和動向。

最近從這部書的第12卷《劍橋中華民國史(上)》讀起,更覺得這部著作對中國歷史的觀點不偏不倚,不帶情緒,它力圖從辯證唯物主義的角度解讀中國歷史,試圖從無數看似偶然的歷史事件的串聯中發現歷史發展和變革的原因,規律,給希望瞭解真相的人一道饕餮大餐。

“《劍橋中國史》的第12和13卷論述中華民國的歷史。本書是第12卷的中譯本,主要論述國民黨定都南京以前的史實。第13卷的中譯本同時出版。《劍橋中國史》具有較高的學術參考價值。在歷史研究的角度、領域等方面可供我國學術界借鑑。我們對其中不少觀點並不贊同,在某些問題上有着根本分歧。為保持原貌,我們未作刪改,請讀者自行鑑別。原書地圖所用地名有與當時地名不同者,內容也有與當時實際情況不符者,我們也未予改動。有些歷史詞語和我們習用的有出入,由於是觀點的一種反映,我們也照原文譯出。凡此也請讀者注意。書中引用的中文資料,我們盡力查對了原文。少數引文沒有查到,則從英文回譯,刪去了引號。請讀者見諒。”這是譯者的話。由此可見,該書確是最最真實的作為外國人如何看待中國現代史和中國現代文學的著作,具有很重要的歷史意義。 在第一章(導言)中寫道“為了有別於其前後更穩定的中央政府的時期,1912至1949年的37年被稱為中華民國時期。這些年間的特點,在軍事、政治方面是內戰、革命和入侵,在經濟、社會、知識和文化的領域是變革和發展。”一開始便清楚地介紹了中華民國時期的劃分以及特點。

“中國的現代調整問題是一個佔優勢的成年文明突然發現自己在世界上處於未成年地位的問題。其次,我們必須辨認出實際的外國的存在。但是第三點區分或第三個問題是,中國人的歷史必須由中國人自己而不是由外國人來寫。第四個問題因而是:外國影響如果要傳給中國人民,必須用中國的語言和書寫方式來傳佈。第五個問題是……”作者陳列了七個問題,分析了晚清到民國過渡的背景:在接受和理解外國思想的方面,中國人一直有選擇性,優先選擇接受在自己的文化傳統裏存在的思想,中國人從未真正接受過外國人的全部思想,都是中國人做的事。在中國的歷史著作裏很難發現對外國人影響力的描述。這個例子説明了傳

統在思想傳播,以及歷史中的重要性。

其實,面海中國是改造內陸中國的渠道和路徑:晚清的鴉片和苦力貿易為何如此盛行,中國沿海人做的如此熱絡的原因其實是中國早有生意人的傳統和意識,只不過被壓制,苦力去了東南亞,形成了東南亞華人實力的先祖,不言鴉片貿易在道義上的問題,這兩項貿易實際上是中國貿易的鼻祖,無他們,就沒有現代中國貿易。宋朝中國就有海上貿易,蒙元也有,明朝也有,清朝被嚴厲控制,這些都是面海的影響。

接下來是經濟趨勢,“我認為,在1912—1949年間總產量的增長很慢,人均收入沒有增長。平均收入也沒有任何下降的趨勢。”“ 粗略地看,1949年之前的中國經濟可以看作由兩部分組成:一個很大的農業(或農村)部分,包括大約75%的人口,和一個很小的非農業(或城市)部分,以半現代的通商口岸城市為主要基地。中國農村出產佔全國產出量65%的農產品,也利用手工業、小買賣和老式運輸。” 國民收入:1912~1949年中國國民收入增速緩慢,幾乎沒什麼變化,很大原因是幅員遼闊的農村並沒有被改革涉及到,農業,手工業。工業增長較快,因為歐洲正忙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時生產,無瑕東顧,中國的民族工業才有了得以發展的空間,但很多設備需要從西方進口,所以很多工廠實際上是很長時間後,取得了設備才建成投產的。

回想南京十年時期的國民黨中國,1927—1937年,沒有一箇中國人能忘記那痛。而作者是這樣評估的:“對南京十年時期國民黨統治的評估:國民黨人從在南京建立政府到全國陷入漫長的毀滅性的戰爭,僅被給予10年時間。為建立一個全新的全國性政府,為扭轉一個半世紀以來殃及國家的政治分裂和民族恥辱的逆流,10年時間委實太短暫了。即使條件理想,新政府所能做的也不過只是着手政治、社會及經濟改革而已。”個人認為此處是客觀的分析了南京十年時期真實情況。

1927—1937年的共產主義運動;土地制度;農民運動;地方政府的發展;學術界的成長,1912—1949年;文學趨勢:通向革命之路:1927—1949年。作者也對其做了仔細的介紹。

對於日本入侵與中國的國際地位,1931—1949年,書中是這樣寫的:“從20世紀30年代起,中國是一個無助的遭受侵略的國家,很少得到國際社會的援助;它作為戰勝的全球聯盟的一名成員國而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贏得了世界強國的地位。但由於內戰,它的地位受到了損害。”作者從國內事務與國際事務之間的密切聯繫、當時的中國與有可能出現的中國之間的密切關係等方面分析了中國失敗的原因。

我對於歷史並無深入研究,因此對於此書也只能是粗讀,我只是對其中個人

認為較好的地方摘取、稍加賞析,實在不敢妄加評論。個人認為《劍橋近代史》對於喜愛歷史、潛心研究歷史的人來説實在是值得讀的書。《劍橋中華民國史》以近12萬字的篇幅敍述了本世紀上半期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作者視野開闊,吸收了國外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諸多成果,能在世界文學史的格局中來觀察中國現代文學的歷史進程,給人以真目下新之感。

2014年12月16日

標籤: 讀書筆記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191p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