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南史》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南史》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目錄

《南史》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第一篇:近現代史讀書筆記第二篇:讀書筆記《心理學史》第三篇:二十五史讀書筆記第四篇:《中國美術史》讀書筆記第五篇:中華文化史讀書筆記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近現代史讀書筆記

讀《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後感好不容易看完《黃仁宇回憶錄》,感觸頗深。這其中有幾個原因。第一,並不是因為其中的內容寫得有多麼得豐富多彩,重現歷史,而是在於黃仁宇先生的文筆細膩,直白易懂,就算是沒有背景的人也能讀懂。第二,我稱讚黃仁宇先生為人做事的風格,他樂觀豁達,善於思考,有理想有抱負,不卑躬屈膝,考慮事情總會很全面,還善於反省,這是我們都要學習的地方。

黃仁宇的一生是羈絆的一生,是機遇的一生,這本書通過追憶抗日戰爭和自己在美國的奮鬥史,把自己的的看法、觀點闡述出來,通過順述和插述的結合,描繪了一個宏大歷史畫面,風格獨特。整本書最吸引我的,不是黃仁宇先生從國軍自修發展成為一個舉世聞名的歷史學家,而是他在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中作為一個局內人與局外人對整個事件的看法。作為局內人,他是一個國軍,是一個本身勵志當一箇中國拿破崙的軍人,他參與抗日,在對抗日戰爭的體會中,他看透了很多事情;作為局外人,他欽佩共產黨的頑強,欽佩美國人,甚至日本人。

黃仁宇先生在青少年時就立志要當像拿破崙那樣的軍事天才,可是在優秀畢業之後卻被分配到雲南邊界,毗鄰越南,在蔣介石軍隊做一個下級軍官,可在那,出奇地平靜,戰事少,物資匱乏,交通不便。在那裏的狀況是:他的士兵每月薪餉十二元,但如果攜帶一挺輕機關槍投奔附近山頭的土匪,每人卻能領到七千元!可想而知在當時那種情形下:有一個讓自己大展身手的機會,卻沒有外在條

件的充裕。他是當不了拿破崙的!黃仁宇作為一個軍官,卻很少顯擺官威,對戰爭中的戰士懷有深深的敬意,他在書中是這麼記錄的:?一位坦克班的班長受了輕傷……但是他否認在戰役中受傷。他極力辯解:‘看,我只是稍微刮傷而已。但可擊中磚牆,打下一些塵土和會膩,對吧?所以又一大堆煙塵掉到我頭上。沒有什麼好緊張的!…..’士官對戰爭的風險的輕描淡寫,對他們扮演的英雄角色不以為意,這不是我第一次聽到。?他還?喜歡聽士兵見的對談?,可見他是一個平易近人的軍官,並從中抱怨了他對戰爭的不滿。

説到他對戰爭的厭惡,他從三個角度來説明全世界的人都討厭戰爭,不管是法西斯還是非法西斯。首先從他的親身經歷來看待,他認為戰爭不可能總是滑稽,事實上,每天都有人被炸斷腿,頭顱大開,胸部被打穿。其次,他在密支那小機場看到在訓練的美國大兵,沒有任何遮蔽,傾盆大雨,這些美國大兵肩荷卡賓槍,在等候出發的命令,黃仁宇不能説什麼。他不能説他們英氣勃勃地站着,決心承擔戰爭的重任。他仔細觀察,他們的眼圈和無動於衷的表情都讓作者別有所感,這班美國大兵氣餒沮喪,不知所措,無法面對戰爭的悲慘和不確定,他們就是感官麻木,無精打采!第三個角度,是從日本人的角度,黃仁宇在孟拱河谷是看到一個日本上尉屍體,死者的遺物是一張地圖和一本英日字典,黃仁宇發現死者和他有許多共通點,死者是一個大學生,在死前還在認真地讀書,他也是迫不得已才來參加戰爭,誰不想留在教室裏好好上課呢?從二戰結束時日本軍官的態度來看,更能反襯出日本人的反戰情緒。當作者從柳州飛往上海時,前來迎接飛機的

是日本陸軍及海軍軍官,他們?一點都沒有預期的不快或反抗態度?,這令作者吃驚!

作為國名黨的黃仁宇,對蔣介石存有敬佩之心,而且這種敬佩是從正面來論述的,當內戰爆發時,黃仁宇在和平飯店,他説?最興奮目睹蔣介石的蒞臨…..鎮定自制一如平日,但近距離單獨看他,會發現他在中國人裏算是很高的,不過仍有些脆弱,令人不敢置信?在這句話中,可能包含着另一層的意思,我也不深究這層內在的意思,可是單從字面上看來,蔣介石在他心目中就是偉岸的,無可替代的!我喜歡黃仁宇先生的內在思想,因為他不是單方面看問題,而是雙方面,雖説共產黨和國民黨有階級的差別,但是黃仁宇先生在書中還是用他獨特的方式對毛澤東的深謀遠慮表達自己的敬佩之情,在林彪攻打東北時,共產黨進攻受挫,他把共產黨進攻受挫説成了一個?奇蹟?。共產黨利用工農階級來壯大自己的力量,並抓住了國情,得到了眾多人民的支持,無疑國民黨是失敗的。但國民黨的失敗不僅僅是體現在這裏,黃仁宇知道國民黨內在體制是落後的,他在研究明史時就説了:?中國的農業帝國官僚是軍事失利的原因?,從鴉片戰爭的失敗到蔣介石國民黨的挫敗都是這個原因,他説:?國民黨在政府組織上層創造出現代的外觀,但底子裏全國仍是村落的結合體,管理方式不可能比明朝或清朝更企業化。?

黃仁宇作為一個資產階級,很有生意的頭腦,他曾在全國物價上漲的時候想過靠倒賣黃金來賺錢,但是他追求的不是這麼簡單的物質豐富,他有着一顆強烈的愛國報國之心,卻無從施展,從軍上的失意,

他已不可能靠打戰來圓自己的報國夢想。他在美國獨自奮鬥,雖然害怕失敗,但是他最終還是決定堅守歷史領域。成為一個歷史學家付出了他一生,他的前半生在體驗,後半生是在總結。他要迥異於西方研究歷史的思維方法,他要用中國的思維來研究中國的歷史,他創造了大歷史觀的方法來看待歷史事件,他的《萬曆十五年》聞名世界。

他的一生總會有機遇降臨,所以他樂天知命,從容不迫,即使是在最艱難的求學階段,他也堅持完成了他的留學夢想。他説:?我應該容忍不可預測的力量,做好調適,即使永不放棄目標。?我喜歡他的樂觀,喜歡他的大度,喜歡他的心平氣和。

讀書清單:

1. 樊樹志——《國史十六講》 北京 中華書局2014年283

頁210千字廣州中醫藥大學圖書館藏紙質印刷本一讀

簡介:這本書主要是講了中華文明從起源到發展再到壯大的簡史,作者通過自己教書多年的心得與經驗總結寫成了這本書,從題目就可以看出,全書共分為十六講,內容濃縮了中華文明壯闊多彩的歷史,篇幅雖少,卻是很全面。從整本書的內容上來看,既與我們高中的歷史想銜接,又增加了我們所不知道的知識。全書語言沒有歷史書上的乏味枯燥,更沒有死板生搬硬套,而是更多的加入了作者對歷史的看法與見解,語言幽默風趣,內容很充實。

這本書的意義在與,讓更多的人喜歡讀史,更好地瞭解中華文明,而不是僅僅只有從學校學來的知識,樊先生寫的這本書,使讀者內心逐漸有了一個開放、客觀的國史輪廓。

2. 黃仁宇著,張逸安譯——《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 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2014年560頁379千字己藏電子pdf掃描本一讀

簡介:全書共有兩個章節,分別是?自己的浴室?和?我所付出的代價?。主要寫了黃仁宇先生從大二輟學從軍到最後成為歷史學家的經歷。黃仁宇先生是一名國民黨員,從青年時期就渴望當拿破崙拯救危難的中國,可惜生不逢時,無奈做了蔣介石軍隊下的下級士官,可黃仁宇一生總有機遇眷顧,他逃過了內戰,到了美國留學,專心研究歷史,並創造大歷史觀,在美國他完成了許多作品,尤其是《萬曆十萬年》,對世界的歷史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我欣賞黃仁宇先生的樂觀豁達與考慮周全,對某件歷史事件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他對事件的評價很客觀,這是歷史學家的重要品質,就是要尊重歷史

第二篇:讀書筆記《心理學史》

《心理學史》讀書筆記之三

心理學啟示錄——西方古典哲學

心理學有很長的一個過去,但卻只有很短的一個歷史

——題記

如果德謨克利特作為最後一位“物理學家”標誌着古希臘早期哲學結束的話,那麼著名的詭辯論者普羅泰哥拉就當之無愧地代表着以人事為中心問題的古希臘繁榮時期哲學的開始。

心理學思想是在哲學中孕育起來的。古代希臘哲學誕生於公元有8-6世紀。那時希臘已由原始氏族社會進入奴隸社會。奴隸社會有被奴役的奴隸和掌握生產資料的奴隸主。奴隸困於勞動,不能產生自己的思想家或代言人。奴隸主階級有開明的民主派,也有頑固的貴族派。前者在哲學上有唯物主義的傾向,以德謨克利特為代表;後者傾向於唯心主義,以柏拉圖為代表,形成了德謨克利特和柏拉圖路線的對立。

德謨克利特從唯物論的基本原則出發,世界的物質性,以為原子構成了萬物,人的靈魂是由光滑的圓形的原子構成的,因為是圓形的,所以是能動的。既然靈魂是由原子所構成的,所以必然地要隨原子的消滅而消滅。這種互相唯物論與宗教迷信的神祕思想是針鋒相對的。

這個原子論的唯物主義思想的繼承者為伊壁鳩魯和盧克萊修。

與此相反,柏拉圖則為客觀的唯心主義者,認為靈魂先於身體而存在,彷彿靈魂是永生不滅的。當神創造世界時,神就把理性放在靈魂裏,把靈魂放在身體裏。他以為個別事物的普遍性是個別事物之外,並先於個別事物而存在的,他把這些普遍性稱為理念。因此,理念不是事物的映象,而是事物的根

源;相反,事物卻是理念的一個不完全的影子。很明顯,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心理學思想。

亞里士多德的心理學思想則動搖於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之間。他反對柏拉圖的理念論,以為這個理論只是把所要解釋的對象加上一倍而已,例如有了一個蘇格拉底,卻又有一個蘇格拉底的理念。但是亞里士多德的四因論形式先於質料,引申出“形式的形式”作為宇宙變化的第一動力,這就使他向唯心主義靠攏了。

公元5世紀歐洲開始建立封建社會,佔統治地位的是基督教思想。公元4世紀產生了教父哲學的傑出人物奧 古斯丁,他是禁慾主義的代表。他以柏拉圖哲學註釋基督教教義,重視靈魂的純潔,放棄肉體的享受。他認為靈魂具有記憶、理知和意志3種官能,因此,有人以為官能心理學肇始於奧古斯丁。

阿奎那斯是它的主要代表。 但是中世紀哲學上不是完全消極的。11世紀中展開了唯名論對唯實論的鬥爭。唯實論以為一般的東西或共 相可以離開個別的東西而獨立存在。不難看出,這正是柏拉圖理念論的再版。唯名論認為只有個別事物是獨立 存在的,至於共相則只能存在於人的思想或語言之中。馬克思和恩格斯給唯名論以相當高的評價。

從15世紀開始,歐洲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叫做文藝復興時期。這個時期包括15、16世紀,按其社會性質來説,是從封建主義到資本主義的過渡時期。所謂文藝復興,指的是古希臘文化的再生。在這個時期內,對神的信仰根本動搖,而對人的信仰佔了上風。先進的思想家要求人的個性從宗教和封建的專制壓迫中解放出 來。這個思潮被稱為人文主義。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期。這時期的傑出科學家有c.哥白尼、j.刻卜勒和g.伽利略等人,他們都和宗教發生激烈的衝突,受到了迫害。在與心理學有關的思想家中,意大利的達?芬奇以為外部世界是感覺和印象的源泉,相信自然界的一切都服從客觀的規律;認為認識起源於感覺,概括對認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b.泰萊西奧主 張着重研究物質靈魂,使後來的心理學擺脱了神學的

羈絆。西班牙的l.維韋斯注意觀察心理現象,對病理心理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因此,這個時期的成就為17、18世紀的心理學研究準備了條件.

心理學科學研究的曙光從此照亮人類。

蔣林

2014年12月11日

第三篇:二十五史讀書筆記

怏怏中華幾千年的歷史,記載着的功績,在這些歷史故事中,總能有讓人深思的道理。

在讀《二十五史》的時候,我總能在朦朧中去體會一些深刻德道理。比方説:西楚霸王項羽為何有江東千里地卻不願歸?那是因為他當年答應他帶領的八千子弟去抗秦,打完仗以後去好好的享受生活,但是秦滅亡後,人們還是沒有得到自己應有的幸福。這讓一代霸主無法面對江東父老。 我相信如果他沒死他比得上季布。在歷史上一些名臣都是應為輔佐皇帝而成為一代忠臣。三朝元老霍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在讀他的故事時,我覺的他的一生中國家看的比家庭還重,無論何時他始終有一顆赤紅的心去報效祖國。可以看出霍光那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品質。在《二十五史》中還給我介紹了許多文物。有盡美絕倫風格各異的青銅器。秦朝的兵馬俑,它們為我們展現了當年秦軍叱查風雲鋭不可擋的氣勢,重現了當年秦始皇氣吞山河,鐵血征戰的恢宏氣勢。

在幾千年的民主發展中,每時每刻都有人為世人展開一幅幅華夏民族的歷史長卷。 經典是經久不衰的,在歷史作品中《二十五史》也算得上是經典。它給人們帶來的不僅是歷史,還給世人展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人生哲理。每當我讀完一個故事後,人就有一種從古代遊歷了一番的感受,整個人重新認知了歷史。

第四篇:《中國美術史》讀書筆記

《中國美術史》讀書筆記

很幸運這個學期選修了美術欣賞這門課程,通過學習使我加深了對美術的認識。為了更好地瞭解美術,我閲讀了《中國美術史》這本書,通過學習與閲讀,使我有了很深的感觸與心得。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中國傳統美術源遠流長,從遠古到今留下了豐富的藝術文明。

遠古美術的產生是藝術與實用功能的完美的結合,當時人們勞動的工具、生活的工具都是勞動的產物,可以説是來源於勞動的。

殷商時期由於青銅器的產生便進入了奴隸社會,青銅器在商代最為鼎盛,青銅器的用途大致是:樂器、武器、煮飲工具還有是禮器。禮器是青銅器最主要的功能,因為它象徵着皇權,所以當時有成語“一言九鼎”等。最著名的有《司母戊大方鼎》其重875公斤,也是我國曆史上最重的青銅器。

春秋戰國時期屬帛畫最為著名,當時的繪畫主要是引魂昇天,作品有《人物龍鳳圖》、《人物御龍圖》。

秦朝最為著名的藝術作品是秦始皇兵馬俑,秦始皇兵馬俑有步兵,指揮部,浩洗盪蕩的顯示了秦皇朝的軍事力量,其佈局嚴謹,形象逼真,變化中有統一,統一中有變化!

魏晉南北南北朝時期,由於戰亂人們的思想沒有寄託時刻,印度的佛教從西部進入了中國,於是在後續的文明歷史就出現了有關佛教文化的藝術作品:山西大同雲崗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焞煌莫高窟等。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也出現了很多畫家有書書法家,分別是陸探微、張僧繇、顧愷之,王羲之,在繪畫方面內容由於玄學的出現有描繪自然風景的,有描繪時空(好 範文網)的,有描繪神仙故事的等。在技法上其三傑都做出不同的貢獻,尤其是顧愷之首先提出了“傳神”的重要性,克服了前代的説教內容的缺點,擴大了題材的多樣性。在平列式構圖中對人物關係的處理體現了人的情思及精神狀態,其畫法與畫理均體現了現實主義的美學特徵。其代表作品有《洛神賦》《烈女傳》《史女箴圖》。

隋唐朝時期出現了第一幅真正意義的山水畫展子虞的《遊春圖》,也出現了吳道子、曹不興、西域的慰遲已僧等畫家。有“吳帶當風,曹衣出水”的繪畫風

格的出現。在仕女畫的畫家有張萱周肪,其歷史畫家有閻立本。

五代十國周文矩,顧宏中等。

宋代時文人畫的苗頭開始探出苗頭,其最著名的有風俗畫作品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元明清時期是文人畫發展的最高峯時期,其形式是詩書畫印,詩情並茂。 中國美術史發展中,國畫對於山和水的描繪並不是基於客觀真實的。首先它沒有光影效果,實際上就提出了畫面的客觀立體感。其次,沒有焦點透視,空間表現依靠主觀的散點透視和純藝術的形式把握。在中國傳統繪畫教學傳統中,臨摹是主要手段。《芥子園畫譜》便是把各種物體做了最為主觀最為抽象的概括,使之程式化和符號化。

關於色,中國畫沒有應用科學的色彩分析法,講究主觀壅塞,大多數就是單色黑白關係。但是這種黑白關係有着很強的新聯詩, “運墨而五色具 ”、“五色”説法不一,或指焦、濃、重、淡、清;或指濃、淡、幹、濕、黑;也有加“白”,合稱“六彩”的,實際乃指墨色運用上的豐富變化。清代林紓用等量的墨汁,放置在五個碗內分別加以不等量的清水,用以作畫來區分濃淡,理解不免機械。

關於標準中國畫強調純藝術的、合乎法則的、生機勃勃的美,而不是所謂逼真的美。“六法者何?一氣韻生動是也,二骨法用筆是也,三應物象形是也,四隨類賦彩是也,五經營位置是也,六傳移模寫是也 ”。氣韻,原是魏、晉詞藻人物的用詞,如“風氣韻度”、“風韻遒邁”等,指的是人物從姿態、表情中顯示出的精神氣質,情味和韻致。如説“氣韻有發於墨者,有發於筆者 ”,“氣關筆力,韻關墨彩 ”。氣韻與傳神在説明人物形象的精神特質這一根本點上是一致的,氣韻則更多的指人物的全體尤其姿致談吐所傳達的內在情性,或者説內在情性的外在化。能夠表現出物我為一的生動的氣韻,至今也是繪畫和整個造型藝術的最高目標之一。

我們常常為中國悠久的文明、精湛的藝術感到驕傲。誠然,祖先智慧與經驗的結晶,是我們寶貴的財富,但不應該成為藝術創作的禁錮。宋人為躲開唐詩這座高峯的陰影,獨闢蹊徑——作詞;元代文人更拋開詩律與詞牌——制曲。循規蹈矩或許不功不過,但久而久之,便會使原本鮮活的藝術僵化。“創”,是藝術領域裏永恆的話題。

第五篇:中華文化史讀書筆記

《中華文化史》讀書筆記

武漢大學歷史系馮天瑜教授長期致力於中國思想文化史的研究,且學術偏好為明清文化史。馮教授對中國文化生態、中國文化特質、中外文化互動等諸多論題進行過考究。2014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這本《中國文化史》就是由馮教授領銜,並與何曉明教授、周積明教授在中國文化史領域共同創作的研究成果。

馮天瑜教授在其著作《中華文化史》(以下簡稱“馮著”)“導論”部分指出,“文化史是史學的一個分支,是文化學與史學相結合的一門歷史科學”。至於文化史的研究對象,馮教授認為,文化史是“把人類文化的發生、發展作為一個總體對象加以研究??”。筆者認為,所謂文化史就是以人類文化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文化史是通過歷史視角、藉助歷史理論和方法來解讀人類文化的一門學科。對於文化史的研究對象,學者們見仁見智。有人認為,文化史與學術思想史或典籍文化史同義;也有人認為文化史應集中於精神文化的歷史,研究重點如特定歷史時期的觀念、時尚、宗教崇拜、方言、習俗、娛樂等。

從理論上講,撰寫通史性著作的難度要遠遠大於專門史。而撰寫跨越數千年專門史的難度又大於撰寫某一個朝代、某一個階段專門史的難度。因為人的學力、精力有限。具體到“中華文化史”領域,時間跨越數千年,內容包羅萬象,如果不是在此領域潛心研究數十載,斷然難以寫出如此鴻篇鉅製。大概是出於確保著作質量考慮,馮天瑜教授並未獨自完成這一課題,而是選擇與何天明、周積明等教授合作,以期達到優勢互補、相得益彰的效果。

馮著洋洋百萬言,從“人猿相揖別”的上古一直寫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從遠古時期人類“質樸的精神之花”一直寫到毛澤東思想,對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思想文化發展歷程進行了全面梳理。正如作者在全書“題記”中所寫的那樣:本書以《中國文化史》擬題,意在研討中華民族文化的生成機制與發展歷程。

一、“中華”的概念

作者在“題記”中首先對“中華”的概念進行了界定。作者稱,“中華”之得名,由來已久。並引用了成書於唐高宗永徽年間的《唐律名例疏議釋義》(似應為《唐律疏議·名例篇》釋義——筆者注)中的文字:

“中華者,中國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義,故謂

之中華。”

根據筆者查找,“中華”一詞,早在魏晉時期就已出現。《晉書卷六一·列傳第三一》有如下一段文字:

“今邊陲無備豫之儲,中華有杼軸之困,而股肱之臣不惟國體,職競尋常,自相楚剝,為害轉深,積毀銷骨。”

又《晉書卷六六·列傳第三六》有如下一段文字:

“伏波將軍孫秀以亡國支庶,府望不顯,中華人士恥為掾屬,以侃寒宦,召為舍人。” 但從上下文來判斷,此二處的“中華”僅僅指中原漢族政權控制的區域,而不包括邊陲少數民族政權控制的區域。

作者指出,“中華”是一個文化人類學概念,而並非體制人類學概念。筆者認為,“中華”是一個不斷變化中的概念。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華”的概念可能不包括少數民族政權控制的河北、山西、內蒙等區域,但到了隋唐,“中華”的概念就要寬泛得多,甚至連甘肅、寧夏等地也可以被稱為“中華”。筆者據此認為,當中央政府強大時,“中華”的範圍就大,當中央政權式微時,“中華”的範圍就小。

筆者認為,作為現代意義的“中華民族”,顯然不是歷史上歷屆中央政權統治範圍內的民族之和,而是泛指現在中國國境線內的各民族之和。這與孫中山的“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中的“中華”意義仍不相同。現在我們常用的“中華”更多的是一個政治概念,而不是一個文化概念。但撰寫學術著作,就不能滿足於使用政治意義下的概念,而必須由學者自身對相關概念進行界定。可惜馮著對“中華”概念的界定剛開了個頭,就戛然而止,讓人稍感遺憾。

二、“文化”的概念

和“中華”的概念相比,“文化”的概念更不好把握。文化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給它下一個嚴格和精確的定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少語言學家、歷史學家、哲學家、 社會學家、 人類學家一直在努力,試圖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為止仍沒有獲得一個令人滿意的定義。據作者統計,有關 “文化” 的各種不同的定義有近二百種。

為了釐清“文化”的概念。作者在“導論”中指出,“文化”是一箇中國古已有之的詞彙。“文化”作為專有名詞出現,則是西漢以後。作者引用的劉向在《説苑》中的“聖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後武力。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一句。筆者認為,《説苑》中的“文化”仍是用“文治”來“教化”的含義,而不同於今

天“文化”的含義。今天的“文化”一詞很難在中國古籍中找到一個可以完全對等的詞彙。所以,我們不必糾纏於中國古代有沒有“文化”的提法,而應將注意力集中於中國古代究竟有哪些屬於現代意義上的“文化”?這些“文化”現象是如何發生,如何變化,如何影響中國人的思想。

馮著在“導論”部分花了大量篇幅介紹了古典進化論者、傳播學派、歷史地理學派、功能學派、結構學派等對文化的定義。這些內容對於開闊我們的研究視野,甚至提供新的研究思路都不無裨益。但並不是每一種定義都能在我們的研究中真正發揮作用。我們仍需自己從歷史學的視角對中華文化進行梳理。

作者指出,文化的實質性含義是人類化,是人類價值觀念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的對象化,是人類創造的文化價值,經由符號這一介質在傳播中的實現過程,而這種實現過程包括外在的文化產品的創造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簡言之,凡是超越本能的、人類有意識地作用於自然界和社會的一切活動及其產品,都屬於廣義的文化。筆者對此非常認同。也正是因為廣義的文化包羅萬象,才給那些想要撰寫中國文化史的學者出了一個難題。

作者還借用了“文化形態學”的相關理論,對文化分為物態文化層、制度文化層、行為文化層、心態文化層等幾個方面。其中,物態文化層與自然關係更密切一些,而制度、行為、心態文化層則與人自身的關係更密切一些。隨着社會發展,物態文化新陳代謝的節奏較快,而制度、行為、心態文化的慣性較大,帶有濃厚的保守性格。筆者於是聯想到1840年國門被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後,清朝統治者先想到的是學習西方的物態文化,即堅船利炮。後來發現堅船利炮扭轉不了清朝的頹勢,於是開始學習西方的制度和文化,翻譯出版了大量西方著作。然而,僅僅學了一些皮毛,清朝就退出了歷史舞台。

三、文化史在歷史學科中地位的確立和發展

誠如作者所言,史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但文化史獲得獨立地位的時間卻並不久遠。不但在中國史學界如此,在西方情況也大致相同。把史學從政治史、軍事史擴大到文化史、經濟史、工商業史、科技史,是啟蒙時代史學的重大貢獻之一。從這時開始,文化史在西方史學界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歷史學科。法國啟蒙思想大師也因為其貢獻被譽為“文化史之父”。

伏爾泰以後的兩個世紀,西方湧現出大批文化史著作。“五四”前後,一批西方人所著的文化史著作被翻譯介紹到西方來。與此同時,一些中國學者也開始仿效其體例,參酌其史觀,自行編撰中國文化史專著。梁啟超可謂這方面的開山者。後來,顧伯康、

柳詒徵、陳登原在20世紀30年代分別撰寫了幾種《中國文化史》。解放後,我國的史學一度成為單純的政治史,“重政務,輕文化”。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學者的學術意識開始覺醒,學術視野迅速拓寬,文化史重新獲得了其在史學界應有的地位。

“文化生態”界説

文化必然存在於一定的環境中。在第一章中,作者先談了人類文化誕生的自然環境——地球,接着談了人與地球的互動關係:人類源於自然,人類受賜於自然,也受制於自然。同時,人類又能超越自然,並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自然。人類產生後,人類社會也就相應誕生。人類社會也是人類文化誕生的社會環境。

人類對自然的態度,本身就是人類思想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引用了《國語》、《孟子》、《逸周書》、《荀子》、《管子》等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有關“人與自然”關係的內容,得出“不能違拗自然規律,是中國古代哲人的一貫思想”的結論。筆者認為,這些記載的背後反映出當時已出現了人破壞自然、人向自然過度索取的現象,當時的哲人出於“持續索取”的考慮才提出保護自然的思想。

“生態”一詞(eco-)一詞源於古希臘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們的環境。簡單的説,生態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它們之間和它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係。由此可見,“文化生態”是一種借喻手法,借用了生態學上的相關概念。這種借喻手法也出現在其他領域,如“政治生態”、“社會生態”等。文化生態學是以人類在創造文化的過程中與天然環境及人造環境的相互關係為對象的一門學科。

但是,作者似乎在有意延續這種“借用”手法,對此做法筆者深不以為然。在前文本已表述清楚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又被作者借用物理學上“場”的概念而改成“自然場”、“社會場”,還煞有介事地分析什麼是“自然場”和“社會場”。很快,在本書第9頁,作者又將自己創造的“自然場”、“社會場”等概念棄之不用,又從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組織環境三個角度剖析人類文化產生的環境。

應該説,作者最後得出的結論還是站得住腳的。作者認為,要把握一個民族文化的真髓及其發展歷程,必須首先了解這個民族得以繁衍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並對其進行綜合的、動態的考察,也即將文化生態三層次作為一個統一整體,進行分析與綜合的雙向研究。

兩組文化生態類型

在西方列強打開中國大門之前,中華民族長期面對的是位於中原的漢人農業社會和地處邊疆的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對比。這種對比早在先秦時期就已出現。《左傳》中已

有“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的記載,這説明在當時的人們看來,“裔夷”與“華廈”是作為兩種相對立的文化形態出現。《論語》中“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的記載也反映了孔子對中原農業文明先進性的肯定。筆者認為,從生產力的角度看,農業文明確實優於遊牧文明。但如果從人類文化的創造、傳承和發展的角度看,農業文明和遊牧文明沒有優劣之分,它們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生態。而且農業文明和遊牧文明之間常常通過和平或不和平的手段互相融合,甚至出現了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建立統一全國性政權的情況。

而19世紀中葉以降,長期帶有強烈優越感的東方農業文明,在西方工業文明這個“不速之客”面前卻接連吃敗仗,不僅割地、賠款,連京師都被人家佔領了兩次。中國人逐漸意識到:中國人並非一線單傳的天之驕子,而不過是多元世界的普通一員。至此,中國人獲得了一個全新的文化參照系——西方工業文明。

筆者認為,杜亞泉在《東方雜誌》上把中西文化的區別視為“性質之異,而非程度之差”的觀點不完全準確,更加準確的表述應為“性質既異,程度也不同”。在歐洲的工業革命未開始之前,歐洲大陸也普遍是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為主。布羅代爾在《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中,??。由此可見,以定居、農耕為特徵的農業文明在工業革命之前曾出現在各個大陸,而當時各個大陸之間的交流非常有限。

李大釗認為西方工業文明高於東方農業文明整整一個歷史時代的觀點也是從生產力的角度看待的。筆者始終認為,文明背後所代表的生產力有高下之分,但文明本身絕不應有優劣之分。而且,各個文明之間的界限隨着文明之間的互相交流、影響而變得日益模糊。如:輪船、火車、汽車、飛機這些由西方工業社會創造的產品早已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當然,對不同文化的生成類型進行反思的工作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工作。陳獨秀認為,在古代專制政體下,中西文化並無大異同。此言謬矣!中西文化的差異太大了。以古羅馬帝國和漢帝國為例,古羅馬帝國和漢帝國是曾是當時世界僅有的有高度文明的兩大帝國。生長在意大利半島中部的羅馬由於四周沒有天然的屏障,常常要同相鄰的民族進行殘酷的鬥爭才能維持一個作為農業民族的生存。所以,羅馬人更多的考慮的是政治、法律、軍事等方面的實際問題。而漢帝國確立了在中原的統治地位後,則更多的考慮如何增加糧食產量和社會財富總量,所以漢帝國在鐵質農具、牛耕技術、播種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有些農具甚至在20世紀80年代仍在中國廣大農村實用。筆者認為,如果沒有西方文明的入侵,中國文明可能也會發展出更為發達的農耕文明,但肯定不會

按照西方走過的發展模式發展,因為西方模式並非唯一的模式。

與杜亞泉不同,李大釗、陳獨秀考察中華文化的生成機制的視野不僅包括地理環境,還包括經濟生活和社會制度層面。

請留意以下其他相關內容:

中國近現代史讀書筆記

新聞傳播史讀書筆記

現代心理學史 讀書筆記

《蘇聯興亡史》讀書筆記

《中國教育史》讀書筆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y5k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