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少兒讀物《論語》讀書筆記

少兒讀物《論語》讀書筆記

第一篇:科普讀物讀書筆記

少兒讀物《論語》讀書筆記

科普讀物讀書筆記

1980年,正是電影的熾熱期,科普讀物讀書筆記。“文-革”之後,中國的電影事業正如日中天。電影是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和當時人民的精神食糧。電影老少皆宜,受到大家的喜愛。我當時正是少年,和大家一樣對於電影知識的瞭解有着渴望。為了普及電影知識,在電影製片廠工作的葉永烈先生受約先後寫過三本有關電影的讀物。《電影》是第三本,側重於電影的發展史。該書1979年成稿,1980年修改,1981年由黑龍江省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印數44200冊,定價只有五角八分。此書列入國家出版局大型綜合性從書“國小生文庫”,出版後受到廣大小讀者的喜愛。

葉永烈先生的《電影》是一本電影的小史。薄薄101頁的小冊子,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講述了電影的發展史。講述了電影從無到有,從簡單到負雜,從單一到多品種,乃至電影的製作、電影的分類、電影的未來發展,都一一涉獵。尤其是第三部分“電影的將來”寫得更是美好。作者當時預測;全息電影、有味電影、汽車電影、電視電影、家庭電影,甚至“用新技術時代武裝電影”,在三十年前提出這樣的展望都是不簡單的。“在將來,電子計算機還將幫助人們拍出更為奇特多變的特技鏡頭,讀書筆記大全《科普讀物讀書筆記》。 ”他還説,“電影是誘人的、動人的,將來的電影一定更誘人、更動人!”

站在三十年後的今天讀這本兒童讀物,在緬懷童年和心焦如渴看露天電影的同時,更多的是感歎電影事業和經濟建設一樣快速發展。改革開放三十年,祖國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電影事業也經歷了改革的洗禮,新技術新工藝已經實現了葉永烈先生的《電影》裏預言的那些電影種類,而且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使電影更加豐富多彩,誕生出更多的作品,設計出更多的效果。可以説,新技術推動着電影蓬勃發展,立體電影、3d電影、電腦合成的種種鏡頭和影像給電影帶來了一場革命。葉永烈先生如果再添加些新的內容,會使這本小書更加完善、豐滿。

筆者得到的這冊小書扉頁上蓋有紅色印章,為石家莊拖拉機配件廠子弟學校圖書館。該校正是我國著名射擊名將趙穎慧的母校,她在這裏讀國小時開始學習氣步-槍射擊。16歲獲得全國八運會女子10米氣步-槍射擊冠軍,獲得“八運新星”榮譽稱號。當年她也許看過這本小書?書保存得非常好,三十年中不知道多少學生看過,沒有皺摺,平展如新。今年暑假,這所有過輝煌歷史的學校就和周邊三所廠辦學校合併成一所新的國小。這本書,正是在兼併中被圖書館賣出的吧?

三十年啊,國內國際發生了多少事?包括電影事業在內也發生了許多變化。世事人非,不朽的是人文和知識。這本通俗易懂語言樸實的小書依然煥發光彩,有着開卷有益的力量,讓人更加珍愛今天的美好生活。

第二篇:經濟學讀物讀書筆記

大蕭條時期的“救世主”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讀書筆記

提起在西方經濟學界曾引起巨大轟動甚至可以稱為“革命性”的經濟學著作,人們很容易想到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國富論》是現代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對經濟學的貢獻堪比牛頓對於物理學的貢獻;而與之相對的,有一位著名經濟學家曾被稱為經濟學界的“愛因斯坦”,,他就是英國著名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他的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在大蕭條時期的西方經濟學界和政界引起了巨大反響,與斯密的《國富論》及馬克思的《資本論》並列為經濟學説史三本同樣偉大的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是1936年出版的英國凱恩斯的代表作。凱恩斯在經濟學、科學和公共政策等領域的一系列偉大思想都體現在這本最矚目的著作之中,標誌着凱恩斯主義這一獨立的理論體系的形成,揭示了“凱恩斯時代”的開始。有人把他的理論譽為一場像“哥白尼在天文學上,達爾文在生物學上,愛因斯坦在物理學上一樣的革命”。 1929年-1933年,西方國家發生了經濟大蕭條,這是一場強烈的震撼西方世界的生產過剩經濟危機,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全面倒退。大量企業破產,工人失業,工資總額在大蕭條的頭4年中減少了50%以上,農民收入下降了57%。這是一次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大蕭條,《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就是由於力圖挽救這次“經濟學危機”而被稱為對傳統經濟學的“革命”的。它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解決就業,以緩解市場供求力量失衡的問題,從全新的角度對自由資本主義的缺陷給予瞭解釋,並從宏觀的視角對大量的宏觀概念進行歸納與整合,使得經濟學的發展開始跳出價格分析的限制。

此書出版之後,凱恩斯理論逐漸取代了傳統經濟學成為西方經濟學的正統理論,資本主義各國政府也紛紛採用凱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並將凱恩斯的理論及建議作為制訂政府經濟政策的指導思想。為了擺脱經濟大蕭條,“看得見的手”一定程度上代替了“看不見的手”。就任美國總統的羅斯福開始推行對國家經濟全面干預的“羅斯福新政”,各國重新起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發展起來的經濟干預和調節政策,通過財政、金融和其它手段全面干預國家經濟。

《通論》整本書的語言比較晦澀,但是在有一定經濟學基礎並瞭解了當時的1

歷史背景之後,對這本書的主要觀點還是可以有清晰地把握。《通論》在均衡原理、分析方法上、利息論和政策上分別提出了觀點、理論與方法;從倫理學、法律學與經濟學方面,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隨着形勢的發展,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作出了論述。書中的主要觀點由三部分組成:有效需求原理、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和乘數原理。

凱恩斯不同意傳統的西方經濟理論認為大量的失業僅僅是經濟中的“摩擦性失業”和“自願性失業”的想法,在他看來,充分就業並不排除自願失業和摩擦失業,但是大蕭條使他意識到:經濟現實中還往往存在着第三種失業——非自願失業。這是指失業者願意接受等於或低於現行真實工資率的工資,但仍然找不到工作時的失業。當社會存在非自願失業時,凱恩斯認為經濟就沒有實現充分就業;當經濟中只有自願失業和摩擦失業時,社會才處於充分就業狀態。對於這種特殊形式的失業的思考形成了有效需求原理:凱恩斯認為,導致失業的根源在於有效需求不足,而一國的就業水平是由有效需求決定的。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總供給價格與總需求價格達到均衡時的總需求,而總供給在短期內不會有大的變動,因而就業水平實際上取決於總需求或有效需求。當總需求價格大於總供給價格時,商品供不應求,企業家僱傭更多的工人來擴大生產;當總需求價格小於總供給價格時,商品必然供過於求,企業家必然增加商品存貨或是降價促銷,這就導致利潤下降和減少工人以縮減成本。因此,就業量由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均衡點來決定,又因為短期內的總供給基本是穩定的,所以就業量實際上取決於與總供給相均衡的社會有效需求的大小。

凱恩斯認為,失業源於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是消費傾向、對資本未來收益的預期和對貨幣的靈活偏好這三個基本心理因素的作用。總需求是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之總和,總需求或有效需求不足是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不足的結果。心理上的消費傾向使得消費的增長趕不上收入的增長,因而引起消費需求不足。心理上的靈活偏好及對資本未來收益的預期使預期的利潤率有偏低的趨勢,從而與利息率不相適應,這就導致了投資需求的不足。凱恩斯還認為,心理上對資本未來收益的預期在三個基本心理因素中尤為重要,危機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心理預期的突然崩潰。

凱恩斯認為,資本主義不存在自動達到充分就業均衡的機制,因而主張政府

干預經濟,通過政府的政策、特別是財政政策來刺激消費和增加投資,以實現充分就業。消費傾向在短期內是相對穩定的,因而要實現充分就業就必須從增加投資需求着手。凱恩斯指出,投資的變動會使收入和產出的變動產生一種乘數效應,因而他更主張政府投資,以促使國民收入成倍地增長。

凱恩斯對於古典經濟學派和新古典經濟學派對節儉和儲蓄的觀點持不同的看法,他認為節約下來的錢未必都用於消費和儲蓄,儲蓄的錢也未必都能轉化為資本。收入不能全部用於生活消費和生產消費,還有第三個原因,即持幣偏好——人們傾向於以貨幣形式持有收入或資本。凱恩斯認為人們的持幣偏好基於三種動機:交易動機,即為了應付日常交易而持有現金;謹慎動機:為了防止意外,或可能出現的有利進會進行交易的動機;投機動機:持有貨幣,並試圖從中獲利的動機。

對交易動機和謹慎動機來説,所需貨幣數量一般取決於經濟活動水平和貨幣收入水平,對利率變動不是很敏感;對投機動機來説,貨幣需求則常隨利率的改變而改變。由此凱恩斯提出了貨幣利率決定貨幣數量的觀點,認為利率決定於人們對貨幣流動偏好和貨幣數量兩者。當貨幣數量一定時,利率水平取決於流動性偏好的強弱。流動偏好強,人們持有的貨幣數量就多,從而會抬高利率;流動偏好弱,則會使利率降低。只有當流動偏好不變時,利率水平才取決於貨幣數量的多少。

總結凱恩斯看法,即出現經濟蕭條是因為消費不足和生產需求不足導致的週期性生產過剩,因此,消費的越多,生產力增長就越快,就業就越充分;節約和儲蓄越多,投入生產力的資本就越少,就業就越不充分。由此可見,增加消費是凱恩斯主義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那麼怎樣增加消費呢?凱恩斯主張要儘可能的增加,能增加多少就增加多少,且不用考慮怎樣消費,即使有些消費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好處,其實也很有必要,從這個角度上講,引導個人消費就成了理論的核心。現實中,引導個人增加消費是很困難的,原因是我們上述的持幣偏好,而且經濟越是不景氣,人們越是不願意消費。因此,凱恩斯提出由國家來增加消費。一個國家要維持正常運行,需要大量的支出,這就是所謂的財政支出。國家財政支出是一種集體消費,這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足以對市場產生質的影響。因此,凱恩斯發現了國家財政支出的

另一個作用:它不僅是維持國家正常運行的手段,而且還可以當作調節經濟的工具。當人們不願意消費或消費不足時,可以通過國家財政支出來彌補,繼而帶動個人消費。

凱恩斯認為傳統的財政政策是盈餘財政政策,把貨幣滯留在國庫裏,就減少了當前消費。所以,他得出了一個在當時看起來很驚人的結論,即好的財政政策是赤字政策,國家負債消費不是壞事,而是大好事。國家增加消費開支,不僅增加社會的消費需求,而且會帶動社會個人的消費傾向提高。所以,舉債消費雖然看起來浪費,但結果反而會使社會的整體財富增加。凱恩斯認為,如果政治家實在想不出有什麼可以支出的地方,即使是建造金字塔這樣毫無用處的建築物,甚至是地震、戰爭等天災人禍,也可以增加財富。只要國家舉債消費,不管怎樣消費,都是對的。他寫道:

“財政部可以把鈔票裝到舊瓶子裏,埋到廢棄的煤礦中,再用垃圾把煤礦填滿。然後把這個產鈔區的開採權租給個人,讓私人企業把這些鈔票挖出來。這樣失業問題就沒有了,而社會財富要增加很多。當然大興土木更合理一些,但如果由於某些原因不能實施,那上面的對策也聊勝於無。”

如果説《國富論》是經濟自由主義的聖經的話,那麼,《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便是國家干預主義的寶典。《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的意義在於為國家干預提出了有力的理論依據,從而突出了國家干預的必要性。

凱恩斯提出的干預手段與之前的經濟手段相比主要是干預的手段不同:凱恩斯倡導以財政政策為主,而不是貨幣政策為主,提出在蕭條時期採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增加財政開支、減少税收和發行公債。同時,凱恩斯認為國家干預要控制投資,以消除投資對經濟造成的波動性;要推進收入均等化以增加消費需求。國家干預的手段從貨幣政策轉向財政政策,這才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在政策主張方面革命的最主要特色。這一轉變對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以及對整個經濟理論的影響都是極為深遠的。

雖然凱恩斯主義的思想影響了很長時期的政府決策,在應對大蕭條時期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刺激經濟的方法卻並不適用於任何時期的任何國家,對於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要區別對待。比如像美國這樣的國家,一直以來以龐大的軍費開支刺激國內的有效需求。就此而言,凱恩斯主義有一定的積

極意義。對於落後的國家,在短時間內解決經濟問題和人民生活問題,刺激經濟的方法也是可取的。一旦達到這個目標,凱恩斯主義政策就會失去其效力。政府需要尋找優化產業機構,提高經濟質量的新途徑。就國家的長期經濟發展而言,凱恩斯主義可能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第三篇:關於論語的讀書筆記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從孔子的這段話中,人們提煉出了一句流行的口頭禪——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常常是用來批那些沒有潛力、不懂道理或不可教化的人。這麼説來,宰予就成了一段不可雕的朽木。可是,宰予是孔子門徒中很有天賦的人,學習悟性很高,也很刻苦。自然,“朽木不可雕也”這句文中帶刺的罵人話就不該加在他身上。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這句話的原意是:“腐爛的木頭不可能雕刻什麼了,糞土一樣的土牆不可能粉刷了。”看到這裏,似乎孔子對宰予的怒氣已經促使他拋開作為君子刻守的禮儀,開始拄杖大罵了。於是,很多人就由此得出一句出自聖賢之口的辱人之言,斷章取義,遺落了後面半句話:“於予與何誅?”這句的意思是“對宰予,我還能責備什麼呢?”由此可見,孔子其實是在拄杖歎息。原來,宰予雖然是一塊學習的好料子,而且勤奮上進,頗入孔子法眼,但是天不作美,他的身體卻十分的虛弱,時常生病。我想,身體孱弱的宰予在白天學得太累了睡上一覺,確實是無可厚非的事。孔子不是在歎息宰於做為讀書人白天睡大覺的表面現象,而是在感歎宰予身體狀態之差,承受不起他奮起學習的決心。他是為學生的身體擔心啊!

孔子説:“當初我看一個人,是聽了他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為;現在看一個人,我聽了他的話,還要觀察一下他的行為。這種情況,我是經過宰予的事情以後改變的。”孔子之所以能夠門徒三千人,培養出七十二位聖賢,就是基於他對於人的天賦與人的身體是很清楚,而對每一個學生又是有教無類的緣故。

但是,現在的人們在文縐縐地罵着:“朽木不可雕也”時,又有幾人想到這一層?

孔子是個很體諒學生的老師。

第四篇:論語讀書筆記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現在有一些人辦事,無論事大事小,總是要把前因後果,種種可能都考慮清楚。反反覆覆,舉棋不定。用當今主流的眼光看來,這種人都是可以統領大事的,因為他們是那麼的謹慎,精打細算。由此看來,“三思而後行”是誇讚人謹言慎行的。

但是,在孔子的這段話裏,卻並不贊成以季文子為例的“三思而後行”。“三”在古文中多作虛詞,當“多次”講。季文子是魯國大夫,非常計較個人得失。這人考慮事情反覆不定,辦事過於謹慎。孔子説:“考慮兩次就可以了。”為什麼是兩次而不是多次考慮呢?我想,這就牽扯到前面孔子所云:“敏於事而訥於言。”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提倡君子之道。何謂君子?君子也是血肉之軀,但是辦事講究迅速敏捷,説話謹小慎微。這就是季文子的謹慎之所以不為孔子所稱讚的緣故。

孔子所説的“敏於行”,並不是説毫不考慮後果地草草了事。孔子是要人們斟酌計劃兩次。因為有“敏於行”作為基礎,所以第一次思考便應該定下了大致脈絡,第二次思考只不過是錦上添花,查漏補缺罷了。由此看來,第三、第四次的的思量便純數多餘了。這種情況和我在考場上的境況大致相同。第一遍填完答卷,整個試卷就明白了打半。這時候的勝負其實幾乎成了定局,只不過還應該檢查一遍,以防有小節有虧。但是別説時間無多,就算有時間一遍又一遍地檢查下去,我也不會做。為什麼?因為這時候第三次視察考卷,雖然更加細緻謹慎,但是不免患得患失,特別是在一些改動過的大題目上,往往疑心大盛,先前的果斷全都拋諸九霄雲外了,當真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反倒壞了事。

謹慎是人沉穩的表現,但是過於謹慎了,卻是小器,拘泥於瑣屑之中了。所謂“物極必反”,如此“三思而後行”,就只有坐失良機,自己吃自己種下的苦果了。

第五篇:論語讀書筆記

論語讀書筆記

道能使人以柔克剛,順其自然;法能使人一斷於法,愛憎分明;墨能使人使人如己,俠義為先。而儒則能使人曉仁義,知禮樂,強化自身的修養與道德品質。

這便是我對《論語》的理解。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禮樂在儒家文化中固然重要,算是一個核心。而子所闡述的“仁”,則是這個核心的基礎。

一個人沒有仁愛之心,守禮有什麼用?一個人沒有仁愛之心,奏樂又有什麼用?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

這種直來直去的思想觀念,在當今社會是那麼的格格不入,守拙內斂,但是這種看似正確的處世之道,卻帶來了一個問題。喜歡了不值得喜歡的人,厭惡了不應該厭惡的人。

人們總是偏於情感衝動、易受情緒控制,缺乏理智之明和公道之心,遂偏聽偏信,人云亦云,瞎贊瞎罵,苟譽苟毀。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道聽途説,一人傳百,不足以為信。有一則故事:與曾參同名同姓者殺了人,第一次有人曾母,曾母仍然平心靜氣織布;第二次有人告知,曾母仍不相信;當第三個人來告訴她曾參殺人時,曾母終於變了臉色,飛奔而出。雖然曾參品德良好,母子信賴,但是,讒言三及慈母驚,何況其他人?可見傳言、流言、眾人之言是多麼靠不住。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孔子之所以有這句話,我想大概是因為仁者有一顆理智而公義的心卻又不同於常人的胸懷,所以能夠較為客觀公正地判別善惡,好善惡惡,主持公論吧。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句在論語中最通俗易懂的話語,卻闡述了人生最大的哲理。能夠做到別人不瞭解我、對我有所誤解,我也不怨恨、不惱怒,一方面要從他人角度去考慮問題,學習換位思考,多體諒他人;另一方面,也是需要自信的建立,不自信才會那麼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如何。君子之道,莫過於此。

道德的人不會孤獨,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君子必定會有和他思想接近的人做伴。 德不孤,必有鄰。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與其不能掙開命運的枷鎖,擺脱命運之輪的掌控,那就愛上你所厭惡的事情吧。學習之道,最好如此。,關於學習的方法。第一、二、三、五則都談到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強調温習的重要。春秋戰國時,教的功課有禮、樂、射、御,所以不僅有温習,還有實習,要實際操作。“默而識之”,強調了“識”,即記住,只有記住才談得上掌握鞏固。“温故而知新”,温習的目的是為了有更堅實的基礎來把握新的知識,為了掌握鞏固已學過的知識,但不要忘記“知新”,只有有了新體會,新發現,才達到了“温故”更深的目的。文章提出了知識的繼承與創新的關係,只有不斷地繼承、創新、再繼承、再創新,才能使知識不斷豐富和發展起來。“温故知新”閃爍着辯論思想的火花。孔子還特別強調“學”與“思”的結合,不可偏廢一方,“學而不思則罔,思而為學則殆”,“學”是“思”的基礎,“思”要在“學”中進行,二者相輔相成。另外,孔子還非常重視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對一知半解,淺嘗輒止。

學而思,温故知新。

孔子在學習上,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為自己的學習綱要,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識,品德修養,忠誠篤厚,堅守信約。這四項內容對於自己和別人都具有重要意義。孔子在重視博學的同時,也強調學習要抓根本的東西,孔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這裏孔子在回答子貢的問題時,説明自己的“多學”是相對的,在多學的基礎上,我是用一個道理來貫穿自己的學説的,這個道理就是學習的根本,學習重在抓住根本。這裏孔子間接地説明了博與精的關係,值得借鑑。

孔子是大學問家,一生勤奮治學。他總結出豐富的治學經驗,傳延百世。

他所倡導的,不僅僅是那些侷限的知識,更多的則是一種忠義禮智信的人格思想還有伴隨人一生的學習思維能力。

他是一個誠實的人,他認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他是一個正直的人,他認為人是不能欺騙他人的。他曾經説,人的生存是因為正直,不正直而能生存是因為僥倖。他以巧言令色的人為恥,他認為用官應該用正直的人,孔子説不義而富且貴,如浮雲。

孔子説話很謹慎,從不妄言,他説君子説話要謹慎小心,君子不知道的就不發表意見。 孔子是個謙虛的人,他説他不是生來就知道一切的,是通過刻苦的學習得來的。他説他沒什麼了不起,只是學習上一直在進步,教誨人不厭倦。

孔子愛憎分明,他憎恨不正直,不忠厚,不守信的人。

孔子,一個生在三桓時期的君子。

與其説,論語對我的感悟是對某一句名言警句的思考,還不如説這是我對孔子,這個偉人的理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7j9e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