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小偷和她的母親》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小偷和她的母親》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第一篇:《小偷和他的母親》讀書筆記

《小偷和她的母親》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今天我在《伊索寓言》裏讀了一篇文章,名叫《小偷和他的母親》,這是一篇對人很有教育意義的文章。

故事中説:有個小孩在學校裏偷了一塊寫字板,拿回家給了母親。他的母親不但沒有批語,反而還説他能幹。第二次,這個小孩偷了一件大衣交給母親,母親很高興。隨着時間的流逝,小孩長成了大小夥子,膽子也大了,力氣也大了,便去偷更大的東西。最後,他被當場捉住,判了死刑,押到刑場。他的母親知道了,跟在後面捶胸痛哭。臨死之前,小偷要求讓他和母親説句悄悄話。母親上前把耳朵湊過去,想聽聽他有什麼話説,小偷張開嘴,一口把她的耳朵咬了下來。母親大罵:“你這忤逆不孝之徒,犯了殺頭之罪還不夠,還要咬你母親。”兒子説道:“當初我偷寫字板的時候,如果你打我一頓,我今天怎麼會落到殺頭的地步?”

讀了這篇文章,我很受啟發:如果小偷的母親在他第一次偷東西的時候,狠狠地批評他一頓,並教育他,不要偷東西,他就不會養成偷東西的習慣,更不會被殺頭。“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文章告訴我們,家長不僅要管孩子的吃、穿、學習,還要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批語,甚至打罵都是為了孩子能夠成材,我們一定要聽大人的話,不能怨他們。“小錯起初不懲治,必將釀成大錯。容忍小的過錯就是給自己挖更大的陷阱。”文中的小偷因為犯了小錯,沒有得到制止,釀成了大錯,最終走上死路。

看完,令我想起了《曾子殺豬》的故事:

一個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畢,換上一身乾淨整潔的藍布新衣,準備去集市買一些東西。她出了家門沒走多遠,兒子就哭喊着從身後攆了上來,吵着鬧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離家又遠,帶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對兒子説:“你回去在家等着,我買了東西一會兒就回來。你不是愛吃醬汁燒的蹄子、豬腸燉的湯嗎?我回來以後殺了豬就給你做。”這話倒也靈驗。她兒子一聽,立即安靜下來,乖乖地望着媽媽一個人遠去。

曾子的妻子從集市回來時,還沒跨進家門就聽見院子裏捉豬的聲音。她進門一看,原來是曾子正準備殺豬給兒子做好吃的東西。她急忙上前攔住丈大,説道:“家裏只養了這幾頭豬,都是逢年過節時才殺的。你怎麼拿我哄孩子的話當真呢?”曾子説:“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謊的。他們年幼無知,經常從父母那裏學習知識,聽取教誨。如果我們現在説一些欺騙他的話,等於是教他今後去欺騙別人。雖然做母親的一時能哄得過孩子,但是過後他知道受了騙,就不會再相信媽媽的話。這樣一來,你就很難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覺得丈夫的話很有道理,於是心悦誠服地幫助曾子殺豬去毛、剔骨切肉。沒過多久,曾子的妻子就為兒子做好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曾子用言行告訴人們,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對孩子,也應言而有信,誠實無詐,身教重於言教。

一切做父母的人,都應該像曾子夫婦那樣講究誠信,用自己的行動做表率,去影響自己的子女和整個社會。

我讀了這個故事,深有感受,同時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

家長的教養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當孩子犯了錯誤時必須及時糾正,任其發展必然鑄成大錯。

我們一定要吸取他的教訓,從小就改掉壞習慣,爭取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第二篇:《懷念母親》讀書筆記

學習了《懷念母親》這一篇課文,使我的心深深的被觸動了。

這篇課文作者季羨林是我國著名學者、國學大師,他曾經有過長達xx年的留學生涯,在多年的求學過程中,他遠離故鄉,遠離祖國母親。對母親的思念,對故土的眷戀,對祖國的期盼,一直伴隨他走過在異國的孤獨歲月。

這篇文章中寫了季羨林六歲離開母親,在他讀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他母親棄養,只活了四十多歲。母親去世,他食不下咽,寢不安席,痛哭了好幾天。從此,他失去了母親,一想到母親,他就會淚流不止,感到十分悽楚。他到德國之後,經常夢到自己的母親和祖國母親。在1935年11月寫的四篇感人的日記中,我讀出他不但愛自己的母親,還愛着祖國和遠在祖國的朋友。在那之後,他寫了一篇名叫《尋夢》的文章,表達了他熱愛兩個母親的情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一定好好學習,報答父母對我的養育之恩。

第三篇:《我的母親》讀書筆記

一氣讀罷胡適的《我的母親》,我也不禁潸然淚下,深感它對每一個已為人父母的,還是那些即將為人父母的,或是那些將來為人父母的,都將是一筆彌足珍貴的財富。胡適的母親和胡適用他們的真愛和真情詮釋了這樣一個家庭教育的哲理——用真愛換取真情的一生。

胡適自幼失去了父親,母親用那瘦弱的身軀撐起了整個家。在家裏,母親一人擔當起了慈母和嚴父兩個角色——既要把母愛傾注給孩子,讓他們感受家的温馨,又要嚴格管束孩子,讓他們學會怎樣去做人。事實證明,胡母的慈愛和嚴厲,實踐了她作為家長的責職,也贏得了孩子對她的尊敬,這不得不讓我們對她肅然起敬,同時我們從中也悟到了成功的家庭教育的真諦:真愛等於愛而有度,嚴而有格。

人們常説,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的,家庭教育既是啟蒙教育,又是終身教育。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面對新世紀的教育,明確指出“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在於家庭環境內”、“改革教育應從家庭着手”、“家長作為第一任老師”的系統工程早已開始全面實施。由此可見,家庭教育在現代社會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我國的家庭教育有着光榮的傳統,孟母、岳母教育子女的故事家喻户曉,但是現代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教育實實在在存在着這樣一個誤區:愛而無度,嚴而無格。對孩子的“溺愛”“寵愛”,使孩子從小失去了在艱苦環境和挫折中磨練的機會,形成任性、自私、自理能力差等;另外“棍棒教育”、“恨鐵不成鋼”,過高期望成泡影,使不少家長失去了教育方向,一種“看不見的災難”,嚴重的扭曲了孩子幼小稚嫩的心靈。種種跡象表明,家庭教育的現狀令人堪憂,因此我們期待着更多的“孟母”“岳母”“胡母”的出現,讓更多的孩子在健康的家庭教育中得到真愛。

胡適在《我的母親》中是這樣説到他的既是慈母又是嚴父的母親的:她每天催我早起、早學,要我學父親做一個完全的人;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在我犯錯時,無論怎樣重罰,母親總不許我哭出聲來,她教訓兒子不是藉此出氣叫別人聽的;我母親待人最仁慈,最温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感情的話,母親很剛氣,不受一點人格上的侮辱。胡母對孩子的早期教育的理念和做人原則堪稱先進,母親的言傳身教影響了胡適的一生,母親的人格魅力使胡適成為了一個大度、大氣、大智的一代名人,胡母用真愛換得了胡適的真情。在這裏,我期待着更多的“胡適現象”的出現,我更期待着成功的家庭教育不斷出現新熱點、新氣象、新模版,我真切希望“岳母”“胡母”的故事催生一個又一個,一批又一批新時代的好家長的成長、成熟、成功。

轉眼間,我們離開《我的母親》所記載的那個年代已經很久了,但是"愛"這種教育的方式卻永遠不應該遠離我們,特別是教育戰線上的工作者,又其是教師,既是文化知識的傳播者,又是人類靈魂的塑造者,我們要全身心的去愛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為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而欣慰,用愛的泉水去滋潤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讓孩子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長!

第四篇:《母親》讀書筆記

高爾基先生的這部小説,再現了當時社會工人生活的現象,和自甘墮落者與尋求真理者的不同。在亡夫前的符拉索娃身上體現的是一種舊社會對婦女的歧視與不公,在亡夫後的她身上體現出的則變為一位仁慈的母親,更是一個敢與面對真理的人。

而她的兒子巴威爾,則更是一個大寫的人。他不為生在貧民區而自甘墮落,而是去尋求自由的所在。他也不負母親的期望,不會像在他身旁的青年們一般只會喝酒睡覺,他不甘過這種被資產階級奴役的日子,這也正是革命熱情的所在,對人們的思想與生活有着莫大的關聯,而正因為如此,才能喚起廣大民眾的認同。

當母親感覺到巴威爾變得跟周圍的青年們不同的時候,並且意味到兒子已經獻身給一種神祕而又高尚的組織後,她的世界也逐漸從原來的暗淡黑暗中擺脱出來,和兒子站到了同一條戰線上。他們共同學習,因為巴威爾説過:“我們必須懂得,我們的生活為什麼這樣痛苦?”在文中有一段曾敍述了巴威爾向母親詢問她有什麼高興的事情的時候,母親只是悲傷的搖了搖頭,但同時卻又感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既悲又喜的新鮮情感,悲的是對過去幾十年自己苦難的生活的自憐,喜的是第一次有人談及她自身。她只覺得一縷温暖温和地撫慰着她那千創百孔的心。而正是因為這一句暖人貼心(請關注好 範 文 網:)的話,讓母親開始嚮往兒子所從事的這一神祕事業所帶來的新的世界。

而文章的另一亮點則是巴威爾與他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之間無限的情誼了。他們之間那種純真的友誼,那種沒有猜忌的對待,那種為了同一個目標而攜手並進的步伐,都是我們身在現當代的人們所企望的。當時,對自由的嚮往把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凝聚起來。文中也曾提到過,巴威爾與他的朋友們經常在一起談論外國工人階級的新聞。他們總會因為遠在異國他鄉的革命鬥士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勇敢地同政府與地主、農場主而公開地聲討而熱烈地歡呼,像孩童似的快樂。他們的呼喊聲能傳播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傳播到那些他們所不認識的同志們耳畔。在這種情感的衝擊下,他們把許多人都融在了一起,也感動了母親那蒼老的心,雖然她並不老,可生活的苦難卻早已將她推向了衰老。

雖然巴威爾因為他所從事的事業對那些統治階級的人極為不利,所以兩度入獄。但母親卻繼續着兒子的事業,他們現在只想將全世界的苦難人民團結起來,喚醒他們沉睡的心,呼喚他們別在這樣渾渾噩噩地過下去。

在他們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號召大家罷工,推行八小時工作制度的時候,巴威爾與他的朋友們都不懼怕那些權勢在握的權貴們,他們用自己的感悟與號召力舉行了示威遊行。雖然部分人們依舊懼怕那些權貴的勢力,在鎮壓下退出了遊行,但巴威爾一行卻依舊將遊行進行到底。雖然後來有幾人被捕,但卻絲毫動搖不了他們的決心。權貴懼怕的就是這種人性的復甦。在巴威爾往廠裏散發傳單的時候就體現得十分明顯。

看完這本小説後,我心中都無法平靜下來,似乎還有些恨自己沒出生在亂世。每個人心中都需要這種不平靜,讓想要利用民眾的居心叵測之人無法得逞。讓所有逼迫人們無法平靜生活的人們知道,沒有誰可以被奴役。

第五篇:《母親的眼淚》讀書筆記

今天,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了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母親的眼淚》。它似一場綿綿的春雨滋潤了我的心扉。因為雛燕身殘,飛不動,它孤零零地留在院子裏的一隻破罈子裏等待南飛的姐妹和母親在第二年春天回來找自己。雛燕的母親託風兄弟給自己的孩子帶去消息。雛燕又感到昔日母親給它的温暖。

在我們這美好的世界不止人類有温暖的親情,動植物也有。

我曾經度過一篇文章《麻雀》,老麻雀為了拯救自己的幼兒,從那高高、沒有危險的的樹枝上,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龐大的獵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朝獵狗絕望地尖叫着。在它看來獵狗是多麼龐大的動物啊!老麻雀想要拯救自己的孩子,不顧生命危險,與獵狗對抗。

世間最令人感動,最偉大,最無私的愛莫過於母愛。我上幼兒圓時,經常生病,母親無微不至地關心、照顧我。白天夜晚不辭辛苦地為我端茶水、送藥、量體温,自己累病了也沒有去看醫生。

在又濕又冷的夜晚,誰能給我們温暖呢?是母親。植物也有感情,一種名為“憂蘭”的植物,它多愁善感,它也會流淚,會為周圍所發生的事情而流淚......

母愛是最偉大的,無私的。我們要愛母親,就像愛自己的生命一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mgv3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