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字【精品多篇】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字【精品多篇】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字【精品多篇】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一

看完《肖申克的救贖》之後,腦袋裏就浮現兩個字——自由,肖申克是一座監獄的名字,剛好與自由形成鮮明的對比,就像與醜相對比之下,就能更加襯托出美一樣,編者想跟我們傳遞的是希望,而我則看到了自由,以監獄這個最大的束縛來詮釋自由。

電影裏有一句話,You know somebirds are not meant to be caged,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你知道,有些鳥兒是註定不會被關在牢籠裏的,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着自由的光輝)。他的人在這裏,心卻在遠方,身體是束縛的,心卻始終是自由的。在一定程度上説,部隊和監獄是有一些相似的,都是高高的圍牆、門口都有拿槍的警戒,作息時間也是大同小異,監獄的勞動改造、部隊的訓練演習,身邊的人也是何其相似,排隊、朋友、管理、秩序,相同的元素同時充斥於兩個使命任務完全差異的地方,監獄的人破壞和平,革命軍人保衞和平。然而精確到個體來説,除去榮譽、期望、理想這些身外之物,兩種人的生活又有什麼本質區別呢?獄友和戰友、連長和監獄長、大宿舍與小牢房,一眼看過去最明顯的區別的,也只是窗户的大小罷了。

天上飛翔的鳥兒自由嗎?想去哪裏便飛去哪裏,但可能他心裏想的只是能在吃飽喝足之後能夠找個地方歇歇腳,我們體會不到他的飛翔之苦。監獄的人不自由嘛?獄中的安迪心中同樣也是清風明月。I guess it comes down to a simple choice: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dying(生命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要麼忙於生存,要麼趕着去死)。社會中的人,為了名利、為了家庭、為了事業,辛苦的打拼着,也許那些所謂的精英們想的也只是在某個時候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採菊東籬下,把酒話桑麻。每個人在不同的地方,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偏遠鄉村,無論是遼闊草原還是鐵絲林立的圍城之中,只要他在為他自己的目標理想而活着,那他就是自由的。

迴歸到電影本身,安迪被關在牢房之中,日復一日,就像海浪反覆沖刷着礁石一樣,一天天的過去,枯燥的勞動、單調的生活並沒有使他向現實妥協,無論何時,他都可以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並專注於此。We sat and drank with the sun on our shoulders and felt like freemen(陽光灑肩頭,彷彿自由人)。一門心思的研究探索,他完全顧及不到身邊的環境,也就是以這樣的態度,他才最終得以逃出昇天。如果安迪身處社會,絕不會想到給教育局寫信修復一個圖書館,而他的與眾不同之處就在於無論身處怎樣的環境,都可以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在廢墟上建立一座花園,能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固然是一種幸運,然而在糟糕的環境中仍然能夠擁有一雙發現的眼睛,發現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並全身心的投入,不被外界的環境所影響,這就是能力了。前幾年有一部比較火的電視劇——《士兵突擊》,主人公許三多有一句話:有意義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我也無意探索“意義”存在的意義。就是單純的感覺到,無論是星辰大海,還是犄角旮旯,只要人是充實的,心就是自由的,只要心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的。安迪的眼神在任何時刻都不曾暗淡下來,無論是在屋頂上喝酒,還是在圖書館看書,無論是被關進黑屋,還是處理賬目,他的心始終未曾消沉,It takes a strong man to save himself, and a great man to saveanother(強者救贖自己,聖人普度他人)。他塑造了一個有魅力、有影響力的形象,外表的安迪看上去也許不是十分帥氣,之所以他看上去那麼迷人,可能就是源於他不卑不亢的言行、自由遼闊的思想、舉止得當的行為了吧。

另外還有一點感觸就是約束與依靠,年邁的圖書管理員從剛開始一心想要逃離監獄到最後的依靠,慢慢的已經和監獄融為一體,瑞德一心想要保釋,但是真正想到自己出獄之後也開始本領恐慌,擔心以自己的能力根本無法在社會上立足。These 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 First you hate them, thenyou get used to them. Enough time passed,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lized(監獄裏的高牆實在是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是體制化)。動物園裏的小象,從小就被馴獸員的鞭子抽打教訓,但是等到它長大以後,説不定那根鞭子對它來説反而象徵着一種安全感。活在各種體制中的人,從剛開始的反感體制、習慣體制,依賴體制,以至於最後再也離不開體制,就像部隊中的很多人一樣,從剛開始的反感軍營生活,一門心思想要轉業,但是當真正的機會來到面前時,又開始徘徊猶豫糾結起來,感覺自己一無所長,根本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就如同電影中被保釋的圖書管理員拿着小刀死活不願意出去一樣,環境與人不一樣,人的話可能會越在一起越反感,夫妻之間也有可能從相敬如賓到反目成仇,但是再糟糕的環境,呆的時間長了,也就慢慢的習慣依賴了,因為人是變化的,而環境則是一成不變的,正因為他僵化的穩定性,才能讓人們得以依靠。有一部很火的哲理小説——《誰動了我的奶酪》,小矮人哼哼寧願待在老地方餓死也不願意穿上鞋子出發再去新的環境尋找食物。未來因為他的未知,才讓人有一種嚮往性,也有一種恐懼性,當你開始擔心起你的能力不足以適應未來的生活時,當嚮往不在時,剩下的也就只有恐懼了。

迴歸到電影本身,逃出昇天的安迪呼吸着外面自由的空氣,不存在一絲擔憂,一是由於在獄中的操作使他積累了足夠多的財富,二是自身的能力足以讓他無懼未來的任何風險挑戰。手裏有糧,心裏不慌,一個廚師從來不會擔心自己捱餓,一個服裝師從來不會擔心自己無衣可穿,就像一條魚兒即使在其他地方生活的再久也從來不會擔心自己以後以後還能否在海里自由呼吸一樣,因為它本來就屬於那裏。最後用Red的一句話為本篇結尾:I find I’m so excited. I canbarely sit still or hold a thought in my head. I think it the excitement only afree man can feel, a free man at the start of a long journey whose conclusionis uncertain. I hope I can make it across the border. I hope to see my friend,and shake his hand. I hope the Pacific is as blue as it has been in my dreams.I hope(我發現自己是如此的激動,以至於不能靜靜地坐下來思考。我想只有那些重獲自由即將踏上新徵程的人們才能感受到這種即將揭開未來神祕面紗的激動心情。我希望跨越千山萬水握住朋友的手,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如同夢中的一樣藍:我希望…)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二

若待得夠久,任何地方都能成為監獄。影片劇情非常簡單,銀行家安迪被當成殺妻犯送進名為肖申克監獄的地方,然後用長達三十年的時間逃出監獄。眾所周知,進入監獄意味着失去自由,只剩下束縛,與其説是救贖不如説是剝奪。主人公安迪面臨兩種選擇,要麼與現在的處境拼力反抗,要麼低頭認命。

安迪決定奮力抗擊,雖然這很痛苦,但,他知道,一旦放棄自己,就會和其它囚犯一樣,變成一具靈魂腐爛的軀殼。之後,安迪的處境逐漸變好,被調到了圖書館,用自己的技能為獄警處理税務,基金,甚至教他們炒股票(插句題外話,學金融在哪都能吃香)接管圖書館後,安迪每週都給政府寫信,請求提高預算,一寫就十幾年,從渺無音訊到後來的上千美元預算,利用這些預算,甚至還教獄友識字,甚至幫他們拿到高中文憑。

影片中主人公有這樣一段話,安迪:世上有些地方,是石牆圍不住的,在人的內心深處,有他們找不到,拿不走的東西,那個東西就是希望每個人都會遇到自己的困境,這是無法抗拒的事實,每個人都需要救贖自己的人生,沒有人能替代。這部電影並非英雄主義電影,主人公的金融知識大部分金融財税專業的人都能勝任。

我敬佩的是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寫信,逃獄,不放棄自己的堅持。這種堅持我們普通人也可以做到,因為真的很簡單,不是什麼複雜的東西。

最後,安迪在信中寫道心懷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許是最好的事,世界上真正美好的事情,是不會凋零的

最後,我想説不管你的監獄是你現在難以接受的環境,還是自己厭惡的學業或是工作還是其它,但,我們內心深處還有自由的地方,我們都能到那裏,但,得花些時間而已。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三

《肖申克的救贖》值得看兩遍,甚至更多遍。大部分電影如同時裝,趕一個時髦,過上一把癮,就永遠過去了。但是確實有些電影是可以沉下來的,它將在這個世界永存,比如《肖申克的救贖》。有些電影,給我們感官上的快感,讓我們暫時降低智商,如孩童般地快樂;有些電影,給我們人世間沒有的奇景,滿足我們白日間想入非非的幻想;而《肖申克的救贖》不同,它是一部感動我們心靈的電影。

最初聽到《肖申克的救贖》這個片名,以為肖申克是個人名。實際肖申克不是這部片子中兩個男主人公的任何一個,它是一個地名,即“鯊堡監獄”。

這個監獄,是座人間煉獄,不僅是因為它那裏獄卒殘暴、獄霸橫行,而且是因為它對人的精神的磨蝕。在那種漫漫無期的禁錮中消磨生命,似乎只有全部放棄希望變成行屍走肉才能生存下來。但是在監中服無期徒刑的安迪不同意這樣,他像是用一件無形的護身罩護住自己,心中永遠有希望。

《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什麼感動了我們?是安迪歷經20年的牢獄之災、20年水滴石穿般地不懈挖掘,終於在一個雷雨交加之夜從500碼長的污糞管道中爬出,奔向自由?是安迪的朋友阿瑞在被關押40年後在假釋審查官面前那番看似無謂,卻令人動容的話?(“我沒有一天不在後悔,我回過頭去看看往昔,那個愚蠢的男孩兒犯下了可怕的罪行。……小男孩早已不見了,只剩下這個厭物,垂垂老矣。”)

是這些,卻又不僅是這些。電影是在一點一滴的敍述中漸漸滲入我們的心靈的。如果要全講述出來,就要把電影整個重講一遍。是的,一點一滴地敍述,那撞擊我們心靈的東西在你不設防間直觸你的內心深處。即使在唯一能證明安迪是無辜的證人被監獄長槍殺了以後,安迪仍不肯放棄希望。阿瑞看到他在神思恍惚間講述自己心中最美好的記憶與夢想,以為他快要精神崩潰了,“人的忍耐總是有限的……”他這樣解釋安迪。其實如果真是這樣,我們也會如此原諒安迪:曾有多少人被殘酷的環境毀掉啊!

但是——這真是好萊塢式的——電影竟然不給我們這個充滿必然的悲劇結局。安迪沒有被命運毀掉,他獲得了一個完滿的結局。他重獲自由,懲罰了監獄長等惡人,還與老友阿瑞在海邊重逢。知道這情景是夢,好萊塢製造的夢,但我們仍然感激這夢,因為它實在是太美好了。回想一下這部影片,雖然講了那麼多殘酷的事,但留在我們腦海中的竟然都是美好的記憶。比如安迪冒死向看守隊長進言,為獄友們贏得了一箱啤酒,大家在陽光下暢飲的情景;比如安迪不顧一切進入監獄長辦公室為大家播放《費加羅的婚禮》的場面:你從來沒有覺得自由的陽光是如此燦爛,莫扎特的音樂是如此美妙。那些平日裏最粗劣最愚昧的人在這一瞬間都變得高尚美麗,容光煥發……這時你就明白了:為什麼人類在經歷了那樣多的苦難與沉淪之後,還能生存,因為美好永在,希望永在。

我多希望我能在高三時有幸欣賞它,因為它一定能在我落寞時喚醒我:世上最恐怕的事不是失敗,而是一個人活着沒有希望!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四

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贖》是在高三的時候,當時充滿了敬佩。現在,當我第二次讀這本書時,我想到的不僅僅是欽佩:肖申克的救贖,誰得救了?那是安迪嗎?好像是。

安迪被指控殺害妻子和她的情人,被判處無期徒刑。但是隨着故事的發展,我知道安迪是無辜的,但是誰又能説他是無辜的呢?故事的最後,安迪在越獄前對他的好朋友瑞德説:“我殺了她,因為我可憐的懺悔讓她離開了我。”人與人之間的愛,再偉大,也需要彼此訴説。也許,如果安迪善於向妻子表達愛意,這場悲劇就不會發生了。這可能是安迪需要救贖的地方。

安迪在監獄裏救了自己19年。因為他在監獄裏的所見所想,他深深明白愛別人是要表達的,也正因為如此,他冒着生命危險,用自己的知識為自己的“同事”在修房子的時候贏得了一點自由。

“寬容的犯人,五月的上午十點,喝着冰鎮啤酒,被肖申克監獄最無情的監獄官請來。太陽照在我們的肩膀上,像一個自由的人,像在修理我們自己的屋頂,我們像創造之主一樣存在。”這一刻,安迪和他的同事們得到了精神上的救贖。那就是生而自由,當然還有安迪自己樂於助人。正是通過這種行為,他表達了對他人的愛。

自我拯救從這裏開始。

當然,監獄生活也不怎麼樣。從第一天開始,他們就洗澡撒蝨子粉,把他們帶進監獄生活。老鳥對菜鳥的把戲給了它們一個殘酷的教訓。然後,三姐妹對安迪的騷擾和毆打併沒有讓安迪屈服。他仍然堅持自己的原則。每當看到安迪被三姐妹打,我的心總是懸着。心裏矛盾。希望安迪不要屈服於三姐妹的欺凌,希望他少受點苦。然而安迪真的很好。他通過他的行為告訴我們什麼是強大的。

後來,安迪開始給議會寫信,一週一封,寫了六年。正是因為他的堅持,監獄終於拿到了一筆錢,捐了書。他欣喜若狂的時候就玩《費加羅的婚禮》。面對典獄長的憤怒和威脅,他笑着放大了聲音。“如果有音樂,就不會忘記。它不能被石牆封閉。在我心裏,他們控制不了的完全是你的,希望。”也許,這就是安迪演奏音樂的目的。他想給所有囚犯帶來希望!

“監獄裏的高牆真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的,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後你會發現,你要靠它活下去。這就是制度化。”也許,安迪害怕他的夥伴們會在這種制度化中扼殺自由的希望。他利用自己的知識為典獄長洗錢,從而為自己的合夥人獲取更大的利益。

他每週給議會和慈善機構寫兩封信,把監獄裏的儲蓄所變成了新英格蘭最好的監獄圖書館。此外,他們還幫助囚犯獲得中學文憑。日子就這樣過去了。雖然安迪已經在地上挖了一個洞,但他從未離開監獄,因為他覺得他應該贖回他的囚犯和自己。他妻子的去世深深地打擊了他。也許,他是這樣贖罪的。但是湯米和他悲慘的死亡促使他越獄並揭露了典獄長的罪行。

於是他爬出了自己挖了19年的隧道,逃出了監獄。當他終於逃脱時,他脱下衣服,伸出雙臂在暴雨中迎接新同學。我只知道自由永遠在他心裏。那一刻,我忍不住淚流滿面,不僅為他的自由而高興,也為他的堅持而感動。

安迪的自我救贖,在他努力適應環境,運用自己的知識,通過朋友的相互幫助,救贖了自己,也救贖了別人的心!

當然也救了我!我知道救贖的意義。面對厄運,不要抱怨,努力去適應。運用你的知識,和你的夥伴互相幫助。堅持信念,永不放棄!也許,面對不盡人意的環境,

我會自我消沉;面對人際關係的困惑;我會黯然;面對學習的壓力,我會放棄。但是,從安迪身上,我看到了他寫信時的堅毅,挖地道時的不放棄,幫助別人時的不拋棄。他,就是我心理上的支撐點。

從此,自我救贖,正在開始……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五

影片《肖申克的救贖》,主要講述了一位銀行家安迪,因謀殺罪,鋃鐺入獄,被送往肖申克監獄終身監禁。該片經過剝削人生自由和高度體制化的特殊背景,來展示“時間流逝,環境改造”帶來的恐懼和無奈,來傳遞主題——“期望”。

影片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主人公安迪身上傳遞的無處不在的期望和正能量。安迪被“三姐妹”欺負、毆打,他一言不發。因為他明白進入肖申克,便與外面的世界永久地隔絕了,你不明白在這會發生什麼,要麼忙着生存,要麼趕着死亡。很顯然,他選擇了前者。無論是被“三姐妹”欺辱、毆打,還是他人惡語相向,亦或是關監禁,他都一言不發,毫不在乎,眼裏期望的光芒從未消散。

在監獄枯燥乏味的日子裏,他卻從未失去對生活的態度。他親手打造了整個英格蘭最好的監獄圖書館。在這樣充滿體制化,日日如一、年年如一的地方,他卻依然心懷期望。就如他自我所説的——期望是永久不會消散的,它一向在我們心底,是別人抹滅不了,拿也拿不走的;期望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事物!

是啊,期望是最完美的事物啊!期望誰也無法抹滅,除了你自我。要麼選擇心懷期望,要麼自甘墮落!因為心懷期望,所以才使安迪有了越獄的膽量;正因為心懷期望,所以安迪才有了拯救生活的念頭。因為心懷期望便可讓自我所向披靡!所以,經過20年的堅持不懈,在一個雷鳴電閃、風雨交加的夜晚,安迪悄無聲息的從那個瑞德曾誇下x説要600年才能挖通的隧道逃離出去了,他得到了救贖!因為心懷期望,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因為心懷期望,一切又都在意料之外!

影片中有一句對白髮人深省,讓人感同身受。“肖申克沒有一個人有罪”,這句話微乎其微,卻極富諷刺。無一人有罪,監獄裏的犯人竟無一人有罪,多麼諷刺啊,可笑至極!明明無罪,卻要入獄;明明無罪,卻要替那些所謂的“正人君子”揹負一輩子的罵名;明明無罪,卻要將牢底坐穿。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只能將生死存亡寄託在一個人的隻言片語中,又或者一張冰冷的審批書上。法律沒有公平可言,看似有罪的犯人實則無罪,而那些看似兩袖清風,一身正氣的“君子”的軀殼內裏卻是一顆血腥、醜惡、貪婪的黑心!

影片留給我太多的感悟和感歎,我們要怎樣應對這紛繁複雜的人世?我想:這個世界不必須完美無缺,不必須事事公平公正,但只要你我都能循着心生活,都能心懷期望,好好生活。正所謂“強者救贖自我,聖人普渡他人”,心懷期望,一切都能迎刃而解;心懷期望,就是對心靈最終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六

如果你被陷害入獄,你會怎麼做?是默默地接受命運,奮起抗爭,還是逃離監獄?在刑事監獄裏,有一個被冤枉的人,一顆不屈的心和一顆聰明的心,最終打開了通向自由的一個洞。

這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銀行家安迪被誹謗並殺害了他不忠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他被判終身監禁,並進入肖申克監獄——號,一個改變了他一生的地方。在這裏,他受到了無情的虐待,但他沒有放棄對自由的追求。他用自己的智慧對付警察和典獄長。經過20年的挖掘,他終於在一個雷雨之夜沿着挖洞爬出了監獄,重獲新生。有些鳥註定不會被關在籠子裏,因為它們的每一根羽毛都閃耀着自由的光芒當瑞德看到安迪試圖越獄時,不禁有這樣的感覺。為了獲得自由,安迪每天都準備着詳細而龐大的逃跑計劃。為了不被警察騷擾,他利用自己豐富的金融知識向警察提供建議,併為腐敗的典獄長洗錢。他從“無所不能”的瑞德那裏買了一把小錘子。瑞德嘲笑他的逃跑計劃,認為他需要“600年才能把它挖出來”,但安迪不這麼認為。與此同時,他還為出獄後的生活制定了計劃,利用他的“職位”寄信和偽造身份。通過20年來每天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設法逃脱了。這是多麼堅強的毅力和智慧啊!

《肖申克的救贖》有句諺語:“只有強者才能拯救自己,只有偉人才能拯救他人。”在黑暗的監獄裏,安迪不僅在救贖自己,他也在救贖其他人,比如他的朋友瑞德。瑞德説,“除了我自己,這個監獄裏沒有罪犯。”但在長期的接觸中,安迪知道自己是個好人,並在計劃逃跑的過程中幫助了瑞德。在他們的談話中,安迪認為他想追求自由,渴望牆外的世界,而瑞德認為這是一個寓言。通過喬治·布什的死亡,他講述了制度化的恐怖。他只想安靜地在監獄裏度過一生。沒有安迪的救贖,瑞德可能會步喬治·布什的後塵。但是安迪給了他希望,並向他展示了自由的可能性和美麗。最終,在安迪越獄後,他用他發自內心的懺悔打動了審查官,結束了40年的監獄生活。

安迪出獄後,他給瑞德留了一封信,“記住,希望是件好事,可能是除了活着以外最好的事”。我想這可能是導演想告訴我們的。如果一個人沒有希望,他會像行屍走肉一樣度過餘生。就像肖申克的高牆一樣,沒有希望禁錮我們的思想。老布什被制度化不是因為他在肖申克呆了50年,而是因為他沒有自由的靈魂,不敢期待外面的世界。安迪的成功也是因為他對20年的自由充滿了希望。瑞德説“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正是這種危險的東西使安迪不放棄,激勵他的靈魂,並以驚人的毅力寫下了偉大的篇章。

在電影中,有一句話我非常喜歡,“要麼努力活着,要麼活着死去”。我們如何對待生活決定了生活如何對待我們。如果你不想像行屍走肉一樣浪費生命,那就讓希望之光伴隨你前行。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七

《舊約。以賽亞書》中説道:“錫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贖,其中歸正的人必因公義得蒙救贖。但悖逆的和犯罪的必一同敗亡;離棄耶和華的必致消亡。”據説這裏就是“救贖”一詞的起源。據粗略統計,在整部《以賽亞書》中,這個詞一共出現了16次之多。很明顯,它象徵着基督思想的實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以至於到了宗教時代,“救贖”因其明確的指向性而一度成為了左右西方精神世界的關鍵詞。既然如此,那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即“救贖”產生於特定的人羣(基督徒)和特定的年代(宗教年代),而隨着20世紀以來西方社會中信仰的缺失,人本主義代替了神本主義,這個詞似乎也將不復流行。

然而,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著名導演弗蘭克。德拉邦特從斯蒂芬。金的《春天的四個故事》中看似無意地提取出了這個銀行家的故事。隨後,一部偉大的電影誕生了。這部電影的名字叫《肖申克的救贖》,一個信仰缺失的年代裏關於救贖的故事。

那麼,在這部影片裏,德拉邦特想要表現的是誰對誰的救贖呢?

沒有任何辯駁的自由,巧舌如簧的檢察長把安迪的生命交給了肖申克漫長的歲月。被冤枉的銀行家不會甘於命運,然而肖申克並非福地,第一天晚上就有人被活活打死了。“把信仰交給上帝,把身體交給我。”監獄長的訓詞非常露骨,他的意思無非是“在這裏,你們沒有自由,必須無條件地做任何事,不要有什麼不切實際的幻想,那是屬於上帝的”,於是,一場關於尊嚴和人性的鬥爭就此開場,不過在這場鬥爭中,救贖主不是上帝。

救贖主是兩個字:希望。被救贖的也是兩個字:自由。

或許這篇文章的讀者會認為我太過抽象化了,但是當你在頭腦裏從頭至尾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閃回那些片段的時候,你會輕而易舉地理解我這麼説的緣由的。

希望,是整部影片的主題。

在安迪來肖申克之前,監獄裏的話題除了變態、打架就是無所事事地消磨時間,混亂、骯髒、恐懼、絕望共同織就了這裏惡劣的環境,犯人沒有任何人權可言,為監獄長無償出賣他們的廉價勞動力。在安迪入獄之後,這個不甘現狀的銀行家儘管依然無力改變犯人受壓迫受*辱的事實,但他卻至少帶來了希望,一種不曾有過的自由生命的氣息。這種希望不同於監獄長口頭上説的“我是世界的光明,跟着我就不會有黑暗”,因為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基督”,他只是借基督之名行魔鬼之事,監獄長教育囚犯們“不許褻瀆上帝”,其實他正是把自己當作上帝的,而骨子裏,他殘暴的稟性是要讓囚犯們屈服於“紀律和聖經”,甚至於“要你吃你就吃,要你拉你就拉”,暗無天日的折磨最終把肖申克的每一個人都制度化了,導致了老布的死亡,導致了瑞德出獄後仍帶上了毫無人權的“請示”的烙印,失去了希望,就始終無法像一個正常人那樣的生活,而監獄長的所為,正是要徹底磨滅肖申克犯人對於未來的希望。

安迪是註定要和的暴力制度對抗的,他帶來了希望。這種希望,在於對惡勢力(三姐妹)堅決的反抗,在於不失生活情趣的雕刻,在於不畏兇險為大家贏得那坐牢以來唯一一次由海利請客的啤酒,在於他當着監獄長的面播放大家從未聽過的美妙音樂,在於他執着地帶領大家修建全英格蘭州最好的監獄圖書室,在於他二十年來孜孜不倦地挖地洞逃生。對此,我們不得不説安迪是一個被導演詩性化了的英雄,德拉邦特對這個人物的塑造通過貫穿劇中的幾個“HOPE”一目瞭然地呈現了出來,也許他本人就是一個希望中的人物,但通過他個人的努力,我們可以看到方方面面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變化來自於瑞德。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安迪和他的約定,瑞德是否會和老布一樣,因為被長期地制度化了而無法適應社會,最終只能在長期的壓迫之後在自由社會“到此一遊”,緣於這個約定,瑞德堅持了下來,找到了他堅持“希望”的終點。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八

肖申克的救贖講述了年輕的銀行家安迪誤認為是殺害其妻子與情人的兇手,而被冤入獄,最終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成功越獄,獲得自由之身的故事。

安迪入獄後,結識了黑人瑞德,瑞德告訴安迪: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的你習慣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那就是體制化。瑞德的這段話無疑是告訴安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可是安迪卻並不這樣認為,希望從來不會破滅,他們可以關住人身自由,而內心的自由與希望是他們所觸摸不到的。

在獄中,因他學過金融管理,最終謀得一份圖書管理員的工作,為了讓身邊的獄友們能喝到冰啤,為獄卒逃税,最後為獄警洗黑錢。直到後面又送進一批犯人,其中一個犯人告訴他謀殺他妻子與情人是另一個人,當他把這件事告訴獄警,換來的是告知之人的死訊和他被關二個月的禁閉。獄警為了他能繼續洗黑錢而選擇把他永遠的留在牢中,最終安迪明白真正的救贖只有靠自己,他用十九年時間用小鐵槌鑿開了美女圖後的牆壁,爬過了500米的臭水溝,在那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晚上,看着安迪擁抱自由的神情,我深深為他尋求自由希望所震撼。

記得前面老布獲得假釋後,因習慣不了監獄之外的生活,而選擇了自殺,無疑讓我們看到在心靈受到束縛後而軀體回到生活中卻習慣不了自由,精神與希望破滅後,人將走到盡頭。

還有在瑞德獲得假釋前,獄警們問他的一句話:你是否改過了。他的回答是:我沒有一天不後悔,但並非受到懲罰才後悔,我回首前塵往事,那個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和他談談,我試圖講道理,讓他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但是我辦不到,那個少年早就不見了,只剩下垂老之軀。

影片最終告訴我們,體制無疑是可怕的,當我們依靠習慣與體制生活時,我們最終失去自我,而故事的主人公恰恰給我們上了一課,在任何挫折面前,人都不應該放棄追求自由與希望的路,它將是我們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影片落下帷幕,讓我想起了我的表哥,那個在16歲時因刺殺他人身亡而入獄的笨蛋,不知今天是否也在鐵窗前懺悔,在他而暮之年回到社會看到白髮蒼蒼的父母該是怎樣一種心境,曾經的路早已面目瘡痍,未來的路也將走得如履薄冰。可是我們是否也應該給他一個鼓勵,因為一個錯誤我們不應該去否認他的人生,也許任何人可以否認,但惟獨自己不可以放棄自己,因為有愛,所以無所畏懼。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 篇九

今天,我懷着敬畏的心情,讀完了那本在文學史上留有濃墨重彩的一筆的着作《肖申克的救贖》,這本書偉大到我放下了書之後,內心還久久被文中的安迪那嚮往自由的希望震撼,但願這種人類最偉大的情感永世長存。

書中以第一視角對安迪的觀察,逐漸與他成為朋友。主角雖然被關在監獄,但卻關不住他自由的渴望,與本身閃爍着的,自由的光芒。

小説大體在講故事的主角安迪,因為發現妻子與她的高爾夫球教練有了**,於是在醉酒的狀態買了一把槍……在他酒醒之後已經在當地的法院了,當他被抓起來的時候,他還不明白自己是否有罪,法庭上,一心想要參選眾議院的法院院長,為了點燃他仕途的燈光,把這個安迪作為犧牲者關進了肖申克的大獄。在監獄裏也沒有關住安迪對自由的渴望,他在漫長的無聊歲月裏,並沒有放棄生活的希望,反而重拾了對地質學的興趣,他也得藉此在往後數十年的牢獄生活裏,沒有把他打垮,只是留下了窗台上滿滿的經他細心雕琢的石頭。

安迪從來沒想過要在監獄裏呆一輩子,經過幾十年的辛苦挖掘,用那把在“我”嘴裏想要用來挖一個洞逃出去需要六百年的小錘子,挖開了一條通往自由的洞穴,經過難以忍受的環境,終於換來了自由。

書裏通篇都在歌頌安迪身上那份永不退散的對自由的渴望,即使是在出了名嚴苛的名為肖申克的監獄裏,他也從沒放棄過對自由的追尋,安迪身上有很多值得人們羨慕的地方,他是青年企業家,是一個銀行家,是人們眼裏的成功者,就算是被關在了監獄裏也從來沒有失去過他的紳士風度與沉着冷靜的紳士品德,還有他最可貴的對自由的渴望。除了那一次,新來獄友無意間對他説,在他曾經服刑的監獄,有一個這樣巧合的犯人,那犯人自稱殺了一個女人和一個高爾夫球教練。還讓一個青年企業家做了替罪羊。安迪聽了這個消息幾乎要發瘋,他為那個瘋狂的囚犯白白做了幾十年的牢,浪費了幾十年的光陰,他的沉着冷靜再也不能控制住自己,他跑去找典獄長,去追尋看起來渺茫的希望,結果的肯定的——典獄長不可能會幫一個自己的好幫手,一個掌握了他大量經濟**事實的罪犯從監獄裏,從他自己身邊放走。聽到這樣的回答,安迪幾乎發了瘋,他痛罵了典獄長,為此他被關了二十天的禁閉——禁閉室,一個那些窮兇極惡的罪犯們聽了也毛骨悚然的地方,對於肖申克監獄的禁閉室,文中有過詳細的描寫:“關禁閉的時候,你得走下二十三級樓梯才會到禁閉室。那兒惟一的聲音是滴答的水聲,惟一的燈光是來自一些搖搖欲墜的六十瓦燈泡發出的微光。地窖成桶狀,就好像有錢人有時候藏在畫像後面的保險櫃一樣,圓形的出入口也像保險櫃一樣,是可以開關的實心門,而不是柵欄。禁閉室的通風口在上面,但沒有任何光亮會從上面透進來,只靠一個小燈泡照明。每天晚上八點鐘,監獄的主控室就會準時關掉禁閉室的燈,比其他牢房早一個小時。如果你喜歡所有時間都生活在黑暗中,他們也可以這樣安排,但沒有多少人會這麼做……不過八點鐘過後,你就沒有選擇的餘地了。牆邊有張牀,還有個尿罐,但沒有馬桶座。打發時間的方法只有三種:坐着、拉屎或睡覺,真是偉大的選擇!在那裏度過二十天,就好像過了一年一樣。三十天彷彿兩年,四十天則像十年一樣。有時你會聽到老鼠在通風系統中活動的聲音,在這種情況下,連害怕都不知為何物了。”這便是對肖申克監獄禁閉室的描寫,肉體上的痛苦是可以克服的,可是獨自一人在禁閉室裏,看不到陽光和希望,除了聲音充斥整個禁閉室的就是絕望。我想不到什麼方法可以克服,但是安迪在這樣的環境裏被足足關了二十天,二十天之後,面對典獄長的詰問,他依舊沒有放棄對自己自由的追尋,他仍然狂喊着要把自己放出去,明明知道自己會被繼續關在禁閉室,他也沒有低頭。然後就在被關了二十天剛剛被放出來的那天,又進了禁閉室二十天。

故事的結局當然是安迪成功的越獄,而“我”也成功取得了保釋,走在與安迪匯合的路上。走在自由的路上。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在關注着還剩多少頁,因為多多少少也有不願意讀完這本令人肅然起敬的書的感覺,文中的安迪,就像是千千萬萬個渴望着自由的靈魂的結合體,每一個靈魂都索求着自由,但卻都被關在了肖申克監獄,安迪通過自己的渴望,終於從監獄裏逃出來,在肖申克的監獄,或者説是所有的監獄,都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被文中反覆提到的被體制化了的自己,“體制化”這是在漫長的拘禁生活裏按照紀律長久的培養習慣,在小説裏有過貼切的描寫:“一個在監獄裏呆了幾十年的犯人説,體制化就像這個監獄一樣。剛來的時候,你特別不習慣,覺得四處都不舒服,到處都在壓抑你。可是,時間長了以後,你已經非常習慣這一切了。反倒是離開了它,你到活的非常彆扭了。作為對體制化的一個現實的註解,這個老人在離開了他生活的幾十年的監獄後,在外面根本無法生活在體制化之外,再也找不到在體制化之內生活的感覺。於是,他就自殺了。“在監獄的看守們的眼裏,監獄裏的人都是兇狠的犯人,沒有必要給予同情理解,給的更多的是痛打和謾罵,這種行為更加深了對自由渴望的壓抑,老老實實的讓犯人們都接受這種生活方式。

安迪作為囚犯中的異類,在牢獄裏從來都是自由的追尋者,這樣可貴的思想不禁讓我們深思,是否我們也被社會的規則禁錮,與肖申克的囚犯們一樣被“體制化”了,忘記了那份本該屬於我們的,最美好的,生來就帶着的,對自由的渴望。

自由不應該被人們遺忘,因為它永遠沒有被人們遺忘的理由,這樣可貴的思想也永遠沒有被人遺忘的理由。正如同小説中所説的:“有一種鳥是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閃爍着自由的光芒。”我們身上,也閃爍着自由的光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wklz4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