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閲讀活教育心得體會多篇

閲讀活教育心得體會多篇

閲讀活教育心得體會多篇

閲讀活教育心得體會篇1

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眼,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裏,才會享受愛。而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才真正領悟了愛的境界。

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介紹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但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古往今來,有多少愛的真情故事啊,可見,愛,是無處不在的。我們一出生,就沉浸在愛的海洋裏,有父母的愛和爺爺奶奶的愛。漸漸長大了,上學了,又有老師的愛,同學們的愛。愛就如空氣一般,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愛,我們從未離開它,離開了愛的人,就等於沒有靈魂的人。愛可以使人絕處逢生,愛可以使浪子回頭,愛又可以激發人無窮的力量。

是愛,使我們能快樂健康地成長,是愛,給予了我們內心的温暖。人與人之間的愛是偉大的,愛是寬恕的,愛又是包容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愛與教育是息息相關的。多感受一份愛,就多一份温暖;多奉獻一份愛,就多一份快樂。在今後的日子裏,讓我們共同沐浴在愛的海洋裏。

閲讀活教育心得體會篇2

從事教學工作多年,我漸漸認識到教育孩子重要性,於是,我讀了李鎮西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李老師所具有的一顆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師對學生的愛心更是令我震撼!如:學生生日時親手送上的一本書、一張賀卡、幾句誠心的祝福,為學生辦生日晚會,跟學生一起舉行篝火晚會;這些既平凡又無微不至的關懷,令學生感動的同時,也感動了我。它折射出了為人師者崇高的師德風範,然而李老師卻把這一切説成是“在還學生的債”,這是何等的難能可貴!

整篇文章裏,沒有華麗的辭藻裝飾,沒有驚天動地的偉大壯舉,全是記載着李老師與他的學生們之間發生的最平常的事,可這些事又極其的不平凡!與李老師相比,我從事教學工作多年,對學生的關心與教育遠遠不夠,缺少了愛心與耐心,特別是對待學困生,我不是耐心的開導,而是多了訓斥與指責,總認為學生不下功夫學習,腦子不夠靈活,試想一下,如果站在學生的立場想想,多和他們交流找出學困生不愛學習的原因,做到對症下藥,那又是怎樣的結果呢?在平時的工作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我們多的是抱怨,缺少了為他人着想的做法,這是很不應該的。

我覺得:“愛學生,就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李老師是我們的楷模,值得我們每一個為人師者好好地去學習。讀了他的書後,李老師關心學生的做法令我矛塞頓開。我也要在以後的工作中,學是在他責備學生的不滿,發泄自己的憤怒的時候,他也時刻記住:“不能讓兒童那種‘成為一個好人’的願望的火花熄滅。”為指導思想,耐心地去對待我的任何一個學生。

我們往往抱怨孩子不理解老師,認為孩子不聽話。讀了《愛心與教育》這本書後,我要改正自己以前的做法,多和孩子交流,和他們交朋友,瞭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需。不要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子上,平等待人。高爾基説:“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陶行知也説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裏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李鎮西在他的《愛心與教育》手記四中寫道“教育是心靈的藝術”。

在轟轟烈烈推行高效課堂的今天,李老師給我們指出了一條教育孩子光明大道,把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落到實處,讓學生在和諧、寬鬆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時刻讓自己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向問題,只要贏得了學生的尊重,教育也就水到渠成的事了。

閲讀活教育心得體會篇3

新教育提出的五大核心理念之一,就是“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這個有用的東西自然包括知識、技能等,但落實在學生的一生中,我認為首要有用的對人的一生影響最為深遠的應該是學生好的行為習慣的培養。

縱觀新教育的十大行動,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出:營造書香校園是為了養成學生讀書的習慣, 師生共寫隨筆是為了養成學生思考總結的習慣, 聆聽窗外的聲音是為了養成學生學習交流的習慣, 培養卓越口才為了養成學生正確表達溝通的習慣,締造完美教室是為了養成學生愛美創造美的習慣……也只有這些良好習慣的養成,我們的卓越課程才能高效地開展,我們的家校合作共建才能落在實處!

我們的學生大多數沒有讀書的習慣、缺乏獨立思考總結的習慣、不會溝通交流。因為閲讀量少從而缺乏審美向善的素養,他們就不會懂得在樓道追逐打鬧大聲喧譁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因為沒有獨立思考總結的習慣,他們才會在學習中過多的依賴老師、家長,不能做到在沒有老師家長的監督下去主動積極地學習。因為沒有學會溝通交流,所以在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時不能學會換位思考、不能站在一個公正的立場,導致好多極小的矛盾不能及時化解,最終釀成更大的危害,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影響。

所以新教育的十大行動最核心的一點實際上就是學生的養成教育,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就是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

什麼叫習慣?習慣就是一個人在後天影響下,逐漸形成的一種自動化、下意識的思維方式。它具有可塑性、穩定性、自動性的特點。正因為習慣是後天影響的,且具有可塑性、穩定性、自動性的特點,我們老師對學生的良好習慣的培養才有可能,從而也體現了我們老師在學生一生的成長中對他們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是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的。

我們聽很多名校老師的公開課中,總是被課堂上學生敏捷的反應、流暢的語言所折服,內心中不自覺的`在埋怨自己學生的愚鈍;我們也親身感受過一些幾千人的大校在學生的組織下有秩序的在舉行升旗儀式,那種肅靜井然讓我們不禁羨慕這些學生的日常行為的文明,但靜下心來想一想:這些優秀的學生背後無不浸潤着老師和家長對他們一點一滴的良好行為教育的培養。

“我們不能光在秋天的時候羨慕別人果實的豐碩,而不去體會別人在春天播種時的辛勞”,“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我想:我們若能在學生的春天注重他們好的行為習慣的培養,那麼,一兩年後我們也定會享受到收穫萬顆籽的歡悦。

我們要做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導師,而不是隻做學生人生道路上的老師;我們教學生知識,這只是做了他們的老師,我們培養了他們的好習慣,這才是做了他們的導師。若干年後,只做學生老師的人會被無數個老師所替代,因為你説做的是無數的老師都能做到的;而做了學生導師的人,你的教誨永遠指引着他前進,你的名字也將永遠被學生銘記!

作為老師,我們可以在物質的擁有上被世人輕視,但我們一定要在精神的擁有上讓世人尊重!“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想:教師的幸福感也應該就在這裏吧!

要想讓學生養成終身受益的好習慣,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避免思想上的短視行為。 我們不能只是流於行政執行,只是為了完成學校或者某一部門下發的任務,而在思想上對於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根本的認識。

就一節課而言,我們大多數老師在開學初沒有詳細的給學生講清自己課堂上的要求,或者沒能在以後的課堂上去具體落實這些要求的執行情況,而是進了課堂就開始急急忙忙講課,永遠只是在做一個忙忙碌碌毫無頭緒的老師,忽視了“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重要,殊不知我們只有勤“磨刀”才能快“砍柴”;這種“磨刀”看似繁瑣,但對你的教學生活是必要的甚至是缺一不可的;要不然,作為老師的你將會永遠生活在學生的壞習慣帶給你的陰影中!

作為老師,我們不能僅僅只是盯着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我們更應該把眼光放長遠,把思考進行得更深刻一點,試想想:我們認為可有可無的國小一年級入學前兩週的入學教育,中學、高中、大學進校前的軍訓,其目的都是在有意識在對學生進行良好的行為養成教育,既然這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在思想上重視不在行動上落實養成教育呢?

同時,作為老師,我們又應該把眼光放近一點,有道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們的學生連走路慢步輕聲、不隨手亂扔垃圾、不在公眾場所大聲喧譁、懂得見了老師主動問好、明白在集會時保持安靜是對老師的一種尊重等等這種一個“小屋子”都不能打掃乾淨的行為都不能做到,將來怎麼可能成為“掃天下”的人才

有這樣一個哲理故事,有一天,一位哲學家帶着他的弟子們來到曠野上最後一課。哲學家説:“你們已經不用再學什麼了,這裏有很多雜草,而我想要知道除掉這些雜草的方法,這就是我的最後一道試題。”

弟子們面面相覷,他們知道老師一直在研究深奧的真理,因此乍一聽到如此簡單的問題,反而不知道該怎麼辦。片刻後,其中一個弟子率先答道:“用手拔掉就可以了。”另一個弟子説道:“利用鋤頭的話會更輕鬆一些。”最後一個弟子的答案更加簡單:“燒掉就可以了。”

哲學家靜靜地聽完他們的答案,站起來説:“課上到這裏,你們回去後,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雜草,一年後再來這裏相聚。”

一年中弟子們用各種方法除去了地裏的雜草,可過不了幾天草又長了出來,反覆幾次草都不能徹底除乾淨。一年後,弟子們帶着疑惑再次相聚,發現原來的地方不再是雜草叢生,而是變成了一片長滿穀子的莊稼地。弟子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老師只想告訴他們“如果想除掉雜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種上莊稼。”

同樣我想説的是:我們要想改掉學生的壞毛病,唯一的方法只能是培養他們的好習慣!

閲讀活教育心得體會篇4

書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之一。每個人家裏都有很多書。書海中,好書數不勝數。在我讀過的書裏?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本好書。我花了一個多月,終於看完了這厚厚的《愛的教育》。我看完第一感覺就是——愛。愛的教育?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阿米庫斯寫的,以一個小男孩——安利的日記為基礎,透視學校與家庭的關係,師生的關係,以及日常生活中父母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

愛情的教育文本雖然簡單樸素,也描寫了很普通的人物,但卻透露出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感情,會讓人感到感動。比如每月的故事裏,有——個關於六千里尋母的故事。據説,馬可的母親因為父母的債務,決定去待遇優厚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工作。媽媽離開時,她和家人保持聯繫。但是自從馬可的母親寫了一封信説她上次感覺不舒服,她就和家人失去了聯繫。家裏各種方式發的信也沉入大海。我收不到媽媽的信,所以家裏更冷。父親和兒子每天都在以淚洗面,馬可希望他的母親死去。最後,12歲的馬可自告奮勇去找媽媽。凱爾的堅持讓父親無奈的相信這個像大人一樣懂得事理的孝子一定會成功。做好一切準備後,馬可踏上了千里尋母之旅。在路上,他經歷了各種艱難險阻,嚐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道過了多久。在馬可的不懈努力和人們的幫助下,他終於找到了失去生命意識的垂死母親。馬可的出現讓他的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和他的母親終於團聚了.看完這封信,我不禁讚歎馬可對母親的深愛。再想想自己。和馬可同齡的他,顯得無知渺小。只要小事情發生,就把火丟給你媽。真的錯了,哎…

有時候遇到挫折,我們常常會抱怨別人,好像全世界都在反對我們,甚至會抱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愛自己,有些人想變得更悲觀,會自殺以示抗議。多悲哀啊!其實如果我們能靜下心來細細品味身邊的一切,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人愛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啊!

閲讀活教育心得體會篇5

最近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經久不衰的世界名著。他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作品,他以一個四年級男孩安利柯9個月的四年級生活,它所激盪的情愫無不使人流下動情的淚水,它如同一隻永不過時的感入至深的愛之組曲……

這愛之組曲的第一章時父愛——用心良苦的愛,安利柯的父親在書裏是一個重要的角色,他總是採用一種循循善誘的方式來教育安利柯指引他走向純潔的大們。在書中有一張是《愛國》,這是一封安利柯的父親給安利柯寫的關於愛國教育的信。信中巧用修辭,道出愛意大利的原因,而且假設安利柯在保家衞國的戰爭中當了逃兵,別人會如何看待他。安利柯從父親的信中收到了愛國教育。

父親對安利柯的愛是良苦用心的。他希望兒子成為國家的棟樑。父愛如山那!我的父親也是一樣。他是那樣愛我。總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給我檢查作業,帶我出去玩,我想安利柯一定和我一樣愛自己的父親。

愛的組曲第二章時友愛——互幫互助的愛,安利柯班有一個典型的助人為樂的人物;卡隆。他總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看見弗蘭迪和另三個學生欺負洛克西。可在洛克西用墨水瓶砸弗蘭迪一夥兒人以圖反擊時。本來與事無關的卡隆卻主動站出來替克洛西承擔了責任。於是洛克西很愛卡隆。卡隆每當被老師稱讚的時候,他就覺得好像稱讚自己似得。打心眼裏高興。

這互幫互助的愛就好像一杯純美的玉液瓊漿,純淨而芳香。使許多樂於助人的同學們沉浸在這幸福的愛之中。

?愛的教育》是一幅永不褪色的名畫,是一片永不流失的海洋。又是一塊至真至純的愛之福地。更是一支被演繹了百年的,詠歎聖潔人心的愛之組曲!

閲讀活教育心得體會篇6

在寒假裏,我讀完了一本《愛的教育》,感受到了安利柯的父母對他的愛,感受到他的老師對他的愛,他是在愛的灌溉下成長的。他有着父母、老師這麼無微不至的關愛,他是如此的幸福啊!其實在現實中我們也是如此。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能夠見到“愛”。同學、朋友之間的友愛,父母、老師對我們的關愛,我們也是在愛的灌溉下成長的,在我們被愛的同時我們也要學會愛別人。愛是無私的,愛是純潔的,愛是温暖的,愛是感激的,愛在我們身邊,它無處不在。在《愛的教育》這本書裏,一篇是安利柯的父親給他寫的,其中讓我記憶猶新的是“親子之間的愛,是人間所有的感情中最神聖的東西,破壞這感情的人,實是世上最不幸的。”這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讓我懂得父母對我的愛是很神聖的,我們還需要去理解父母,爸爸媽媽上班那麼辛苦,我們要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替他們分擔一些小家務,讓他們也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愛。

?愛的教育》中有一篇故事《感恩》也是安利柯的父親寫給他的,安利柯的父親總是在用一些道理來教育他的孩子怎麼樣學會感恩,懂得感恩,讓他換位思考,讓他懂得尊敬自己的老師。他的父親説了這樣的一些話“意大利全國五萬的國小教師,是你們未來國民精神上的父親,他們立在社會的背後,以輕微的報酬,為國民的進步、發展勞動着。你先生就是其中一人,所以應該敬愛。你無論怎樣愛我,但如果對於你的恩人——特別是對於先生不愛,我絕不歡喜”“無論何時,總須愛先生啊!先生的名字,永遠須用了敬意來稱呼,因為除了父親的名字,先生的名字是世間最尊貴、最可懷慕的名字呢!”父親用這些話來告訴安利柯,要記住對我們有恩的人,要尊敬自己的老師,不論何時都不能忘記!在成長過程中必須要記住老師,俗話説“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就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老師是我們成長路上不可缺少的人,一路上有老師的教導,才不會迷失方向;一路上有老師的關注,才更加地自信勇敢。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愛,有一些愛是細膩的,有一些愛是温暖人心的,有一些愛是能讓我們時時刻刻都能觸動我們,有一些愛並不是那麼驚天動地,而是感人肺腑。每一個人都有着自己獨特愛別人的方式,我們要知道,在我們愛別人的同時,也已經被愛包裹着。

愛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它也一直在鼓勵我們在以後的道路上前進!

閲讀活教育心得體會篇7

最近,讀了加拿大教育家馬克斯。範梅南先生《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藴》一書,對其中教育條件的論述感受深刻。

是的,教育學是應該具備根本條件,缺少了它們,教育生活就不可能了,至少是不可能成功了。

一、愛和關心孩子是教育學的條件

這是因為學生不是老師選擇的,老師與學生的聯繫也不是血緣的那種關係,而是非常簡單地,當孩子出現在教室裏時老師與他相見。所以説老師作為一名教育者必須具備愛心,且這種愛心真是教育者的偉大之處。老師對學生的愛成了教育關係發展的先決條件,大凡一個愛學生的老師總是一個好老師,一個成功的老師。反之,一個不太愛學生的老師其教育生涯總是不成功的。

愛是教育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用心去愛每位學生是教師的職責,師愛是師德的靈魂。教育是愛的事業,只有投入“情”和“愛”,才會盡心盡力去幫助學生,才能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學生“親其師”,方能“信其道”,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遵循“師愛為本”的思想,用愛心去滋潤每一位學生的心靈,像春雨潤物似的浸潤、感染,關注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幫助他們解決他們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他們感悟生活,做有心人,從周圍的人和事中汲取有用的養分,不斷地完善自己。愛護每位學生,展現教師人格魅力是我們教師的工作原則。今天的孩子不缺少物質上的愛,缺少的是精神上的。而精神上的愛是那些愛呢?概括起來就是幾種愛:平等的愛、理解的愛、尊重的愛、信任的愛、民主的愛。如果我們做老師的做父母的都能經常不斷的與孩子進行民主平等尊重信任這樣的交往的話,那麼我們的教育一定是服務型的而不是管理型的。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如果一個老師愛他的學生,師生感情好,那麼老師表揚,學生認為是鼓勵,老師批評,學生認為是愛護。如果一個教師不愛他的學生,師生關係緊張,那麼表揚,學生認為是在哄人,批評,學生認為是在故意找岔、整人。

二、對學生的希望,信任是教育的條件

“我不會放棄對你的希望的,我知道你可以造就你自己的生活”。希望指的是那些給了我們對學生的發展的各種可能性的耐心和忍耐,信念和信任。信任的希望激發了孩子,使他們能夠對自己的發展和前途充滿了自信。在我的教育實踐中,因為信任而改變的學生數不勝數,一個學生偶而犯小錯,老師對他説;”相信你會該好的,老師對你是信任的”,又是比嚴厲的訓斥效果要好的多。

多年來的我深有體會:信任對師生是雙向調節的,老師對學生信任,學生也會對老師信任。有據話説得好,信則靈,不信則無,所以説,給學生的希望,信任也就是給你自己的希望和信任。總之愛的教育是一門深而活的學問,愛的教育是一本大書。讓我們用愛的實踐來譜寫教育職業生涯的亮麗樂章。

閲讀活教育心得體會篇8

這天,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怎樣培養真正的人》。其中明白一條是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愛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別人的愛心(或是痛苦)的潛力,進而才有可能把他培養成為一個真正的有愛心的善良的人。

愛是教育的永恆的主題。韓軍的人文主義精神,教育在線中的朱永新教授高舉的愛的旗幟的新教育實驗;李鎮西的“走進心靈”的教育,似乎無不凝聚着愛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長經歷,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所奉行的不也是愛的惟一原則嗎?

記得,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就發誓成為一個善良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圍的每一個人。那時候,我在學校住宿,在同寢室中,我的人緣很好。因為,我當時做人的準則就是:無論是誰,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務必答應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難處,我要幫忙每一個有困難的人。那時,我家裏也不富裕,我吃和穿都很節省,但是隻要有同學跟我借錢,只要我兜裏還有錢我就必須會借。漸漸地,我發現我眼中的世界似乎變了,每一天我都會有無窮的快樂,每當我躺在牀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日子。

再之後,我當了一名老師。在教育教學中,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學會關愛他人。關愛他人是現代社會中人所必備的素質之一,只有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的人,才能把我融入到使周圍的人都快樂的大我之中,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忙,相互提高。學會幫忙他人,也就學會了關愛自己。我給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充分説明了關愛與合作對人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獄去考察,發現天堂裏的人同地獄裏的人一樣都是圍着一口鍋,拿着兩米長的勺子喝着相同的肉湯。但是,天堂裏的人卻精神煥發,滿面紅光,地獄裏的人卻萎靡不振,面容憔悴,這是什麼原因呢?原先,地獄裏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裏拿着長勺子舀湯喝,勺柄太長,總是喝不上,而天堂裏的人則相反,他們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長勺子舀湯第一口總是先喂他人,然後再被別人喂。由於有了先己後人和先人後己之別,於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獄之分。在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日子裏,我發現了,比我的世界更動人的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在那裏如小石潭記中的潭水一樣的清澈,在那裏如桃花源記中的桃源一樣的美麗;在那裏像聖經裏的天堂一樣沒有苦難只有關愛,在那裏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樣沒有憎恨只有善良。你愛他們,他們也愛你。

愛孩子們吧,即使他暫時不能理解你,終有一天,他會明白你的愛。愛是永恆的!為了你的學生總有一天如你愛他一樣能去愛別人,為了這世上的人彼此之間都能互相關愛,請你愛你的學生吧!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無可代替的教育力量。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樑,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愛別人就等於愛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當你培養出具有愛心的孩子,他就會對教師的愛很敏感,並以好心還好心;而教師的愛,最重要的是為了學生獲得知識,若是學生懂得了這些,自發向上,成績自然就好,成績好了,那作為老師的你不也會更加快樂了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5od1d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