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馬克思傳的心得體會多篇

馬克思傳的心得體會多篇

馬克思傳的心得體會多篇

馬克思傳的心得體會篇1

習近平在5月4日紀念馬克思誕辰_x週年大會上講話中提到,《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年來,馬克思主義在世界上得到廣泛傳播。在人類思想,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產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馬克思主義極大推進了人類文明進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思想體系和話語體系,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認為“千年第一思想家”。

“這一理論猶如壯麗的日出,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習總書記如此評價。馬克思主義是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燈塔,照亮前方的路。可以説,馬克思主義對於中國而言意義重大。對於走進新世紀的中國共產黨人來説,堅持馬克思主義不僅是一種政治職責,而且是一個理論任務。走進馬克思是為了更好地使我們社會主義事業走進新時代,我們所期待的已經不是馬克思的最初語境,而是揹負着時代的重任與馬克思對話。我們堅守他的方法論遺產,探求其出發點,希望能夠像他一樣直面歷史和未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完成自己時代賦予的使命。

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就要深刻把握黨的建設規律和共產黨執政規律,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國共產黨員要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需要發揚自我革命精神,從嚴管黨治黨,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持續深化作風建設,強化“四個意識”,一以貫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黨建設成為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風浪考驗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就要始終堅持羣眾主體地位,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不懈奮鬥。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堅守人民立場,走羣眾路線,在工作中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進入新時代,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需要日益廣泛,這即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為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若有所扶,勇於做一名不懈奮鬥的人民公僕。

馬克思傳的心得體會篇2

200年前,一個人出生於德意志邦聯普魯士王國萊茵省特里爾城一個律師家庭裏。17年後,在中學畢業試卷上,他説明了立志選擇最能為人類謀福利的職業的偉大抱負。在此後的48年裏,他一直孜孜不倦的追求着他的理想,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從未放棄。在200年後的今天,以他名字命名的理論——馬克思主義,已成為中國的精神火炬,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共產黨正領導着億萬人民書寫人類發展新的奇蹟。

馬克思主義不僅深刻改變了歷史,也深刻改變了世界。在馬克思親自領導下,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第一國際”等國際工人組織相繼創立和發展,在不同時期指導和推動了國際工人運動的聯合和鬥爭。在馬克思主義影響下,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世界範圍內如雨後春筍般建立和發展起來,人民第一次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成為實現自身解放和全人類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取得勝利,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現實,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世界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一大批社會主義國家誕生,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極大壯大了世界社會主義力量。儘管世界社會主義在發展中也會出現曲折,但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

馬克思主義不僅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憑着堅船利炮野蠻轟開了中國的大門,中華民族陷入內憂外患的悲慘境地。隨着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如今雖然兩個世紀過去了,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變革,但馬克思依然值得我們尊敬,馬克思主義依然值得我們學習。放之四海馬克思主義是真理,並不是僵死的教條,是行動的指南,是不斷髮展創新科學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指引中國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康莊大道。鐵一般的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是完全正確的。前進道路上,我們要繼續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讓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人類社會美好前景不斷在中國大地上生動展現出來,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始終沿着正確航向破浪前行。

歷史長河奔流不息,真理的光芒穿越時空。在人類思想,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產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創造了人類歷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今天,我們依然感受到馬克思主義所展現的強大真理力量。今天,我們致敬馬克思,重在用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方法關注和回答時代問題。堅定信念才能回答好時代問題。

馬克思傳的心得體會篇3

首先我想談談信仰馬克思主義與研究馬克思主義的關係。我認為,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研究宗教不同,馬克思主義不僅僅是我們的研究對象,還是我們的信仰。研究宗教不一定非要信仰,或者説為了更客觀地研究宗教等問題,為了得出更科學的結論,置身事外的非信仰狀態更理想。但是,研究馬克思主義不同,研究馬克思主義與信仰馬克思主義不矛盾。研究馬克思主義首先要信仰馬克思主義,相信馬克思主義是真理,信仰共產主義;但同時,這種信仰是“我知道我相信”的理性信仰,是建立在前人和自己的研究基礎之上的,不是非理性的盲目迷信。盲目迷信就可能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與堅持馬克思主義反而背道而馳。

邊閲讀,邊思考。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主要途徑就是閲讀。但是馬克思一生著述太多,卷帙浩繁。有人説如果馬克思有什麼缺點的話,寫得東西太多算是一個缺點。文字多,如何閲讀便成為一個問題。地毯式通讀當然是全面、也是必要的,並且,一些經典篇目是要反覆熟讀、精讀的。在熟悉經典篇目的基礎上,我個人更傾向於專題式閲讀,帶着問題進行閲讀。這樣閲讀效率會高些,大腦也處於活躍狀態,有所期待會更容易激發靈感、獲取有用信息。當然,閲讀與發現問題是互動的循環,通過閲讀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動力將閲讀導向深入,很難説先有閲讀還是先發現問題,這似乎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精一點,兼其他。這其實也就是博與專的關係。我個人認為研究馬克思主義要具有廣博的視野。這是由馬克思主義的本質所決定的。這又涉及馬克思主義的本質是什麼、也就是什麼是馬克思主義的問題。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理論界關於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界定一直存在分歧,目前存在的理解和判斷有這樣兩大類:

第一類是從外延角度,把馬克思主義分為原本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引申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原本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是指馬克思本人創立的科學理論體系,列寧曾經從這個意義上運用馬克思主義,他説:“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的觀點和學説的體系”。引申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指的是繼馬克思、恩格斯之後,他們創立的原本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與不同時代特徵和不同國家國情相結合提出的新理論。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都是此種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

第二類是從內涵角度,學者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對馬克思主義的本質作出不同的界定。第一種認為馬克思主義是一個科學世界觀體系;第二種認為馬克思主義是關於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學説;第三種認為馬克思主義是關於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學説;第四種認為馬克思主義是關於資本主義的科學;第五種認為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的學説。應該説,五種對馬克思主義本質的界定都有其合理的一面,都反映了馬克思主義的一部分本質,但是任何一種界定都是對另一種界定的否定,都帶有片面性,從而也就難以全面反映馬克思主義的本質。

我個人比較贊同從整體性意義上來理解馬克思主義的本質。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體現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內容是一個整體,按照列寧的説法,馬克思主義包括哲學唯物主義、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和階級鬥爭學説“三個組成部分”。而且三個組成部分是一塊整鋼,將任何一個部分割離出去都會影響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儘管人們對列寧的這一説法有一些不同看法,實際上馬克思主義的思想來源和理論內容的確還包含許多豐富的因素,但總體而言,列寧關於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的説法能夠一定程度上體現馬克思主義理論內容的整體性。

需要指出,在談到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時,其組成部分與涉及的學科是兩個問題,如果將兩者混為一談,人們立即就會質疑,馬克思主義不僅包括三個組成部分,還應該包括政治學、社會學,甚至還包括人類學、歷史學、宗教學等。如此理解的馬克思主義不僅成了無所不包的知識大雜燴,而且潛含着使馬克思主義面臨被肢解的危險。早在1980年,海爾布隆納就在其著作中批評説:“從一開始,馬克思信徒們的著作的一大特色就是把馬克思的著作加以可悲的分割,對其作出了種種相互牴觸的解釋。而在最近這些年來,這種分割則日益明顯,解釋也更加分歧,確實很難找到把整體統一起來的因素。”這是由知識論的致思取向所導致的後果。馬克思主義是一個整體,對於這個整體的任何知識論的肢解和折衷都是對其整體性的損害。對於這種整體性,晚年恩格斯在一封通信中指出,“馬克思的東西都是互相密切聯繫着的,任何東西都不能從中單獨抽出來”。

但是,目前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現狀確實存在學科分立、各自為營的現象,專業劃分非常明顯。我不想過多談這個問題,這不是今天的主題,但我個人認為研究馬克思主義要在本專業領域精耕細作的同時,拓寬視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國外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等學科所涉及的問題都要關注一些,文學、歷史、社會學等也要讀一些。從生理上而言人是雜食動物,精神上也應如此。我個人做得也很不夠,但這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鑽理論,聯現實。我們常常強調研究學問要理論聯繫實際,研究馬克思主義尤其如此。因為馬克思主義本身就不是書齋裏的學問,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第十一條馬克思早就説過:“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我們今天重新閲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當然要密切聯繫現實,這既符合馬克思主義的本真精神,也是實現理論創新的生長點。

其實,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的很多問題,既是重大理論問題,也是重大現實問題,因為馬克思主義本身的實踐性質,很難將理論與現實分割開。比如,當前熱議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煉,能説只是理論問題,與現實不相關嗎?再比如,現時代,如何理解馬克思意義上的“無產階級”概念?是不是像西方學者所説,是馬克思創造出來的一個神話呢?如果是,承擔解放人類的革命主體都不復存在了,馬克思的歷史觀立即就面臨被解構的危險;如果不是,又如何根據馬克思的文本回應這些挑戰和攻擊?我認為這些問題既是理論問題又與現實密切相關。如果通過深度閲讀原著,能對這些問題作出徹底的、具有説服力的解釋,將有利於推進馬克思主義的研究。

馬克思傳的心得體會篇4

最近,我讀了《馬克思傳》這本書彷彿讓我走進1818年,農民的生活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深深理解了農民困苦的生活。

馬克思是政治經濟學的領袖,也是歷史哲學的代表。是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

馬克思很同情民生。有一天,馬克思到鄉下體驗生活,由於國家把大片土地都賣給了資本家和大地主,致使農民過着民不聊生的生活,就連做飯燒柴也異常困難。他們只能到自家田地裏撿木材,木材是不夠用的,又買不起煤,只能去樹林內撿枯樹枝,以勉強解決燃料問題。但是政府制定了《林木盜竊法》按照這一法律,未經土地和樹木所有者同意而私自撿枯樹枝者,均屬犯了盜竊罪。

這一法律的通過激起了廣大農民的義憤,他們到政府機關找人論理,卻被軍警用暴力拒之門外。面對農民喊怨無門的境況,馬克思勇敢的站出來再一次拿起筆,奮筆疾書,為農民書寫了辯護詞,取得了鬥爭的勝利。

在中學,馬克思説過:“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而勞動,但也許能成為有名的學者,絕頂聰明的人,出色的詩人,但他永遠不能成為一個真正完美的偉人。”這句話深深感動了我,我看到和聽到許多英雄豪傑和有志之士,在道德上是為了大多數人的幸福和利益而奮鬥。

讀了這本書後,我感受到馬克思為無產階級解放而堅定不移的信念,從馬克思身上學到了勇敢、正義、執著、智慧。從而啟發了我刻苦學習,立志成材的決心。

馬克思傳的心得體會篇5

最近閲讀了《馬克思傳》。這是一本傳記,主要是先了解馬克思的人生,重新認識馬克思。

這本書讀起來通俗易懂,活潑生動。讀了這本書後,激起了我對了解馬克思的興趣,進而拜讀馬克思更多作品的慾望。

看了這本書,第一次清晰地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是如此接近生活,如此的實在。馬克思也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人了。他和我們一樣也有作為人的正常需要,吃喝住行、戀人家人朋友、愛情親情友情;他和我們一樣也有作為人所具有的缺點,人格不完善、受感情限制等等。人有優缺點,馬克思同樣不可避免。他的生活是 “奢逸”的(一旦他有了錢的話),不善於理財,對生活的安排顯得沒有條理,房間裏雜亂、骯髒,充滿煙草味。

年輕時馬克思酗酒、打鬥,因此曾被學校關禁閉;作者甚至認為,因為耶拿大學比柏林大學級別低,比較容易拿到博士學位,加之又有熟人在那裏,因此馬克思在缺席的情況下被授予了博士學位。馬克思不修邊幅,外衣的鈕釦時常扣錯。他性情急躁,對人有時愛發脾氣,甚至大發雷霆。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他干涉他三女兒的婚姻,結果三女婿是位登徒子,導致三女兒40多歲就自盡了。如果馬克思地下有知,必定會痛恨不已。

但這些都不足以否定馬克思是一個偉人,馬克思博聞強志、興趣廣泛、記憶驚人,他對文學、歷史、經濟、天文、地理、哲學等都有濃厚的興趣和精深的研究。尤其佩服馬克思嚴謹的治學態度,他説要廣泛閲讀,要收集和弄懂目前所研究的資料和水平,然後才開始寫作。

馬克思是位精神上的偉人,但在物質方面卻是貧困的一踢糊塗,常常典當自己的傢俱,燕妮的嫁粧,甚至連自己的上衣也典當。幸好,遇見了一位慷慨大方,又能夠欣賞他才華的恩格斯。恩格斯為了賙濟馬克思一家,不得不去他不怎麼喜歡的工廠去任職。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真的是足以驚天地,泣鬼神,人世間的楷模!

馬克思在他的自白上有這麼一些我認為應該單獨列出來的:馬克思説他對幸福的理解是“鬥爭”,他對不幸的理解是“屈服”,他喜歡的格言是“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他所喜愛德箴言是“懷疑一切”。他認為自己的特點是“目標始終如一”。

過去我們總是把馬克思當成一個神,諱言他的弱點。其實,他思想與精神的光芒不會因為他作為物質性的人的真實性而被湮沒。馬克思仍然是一個偉人。 2000年英國廣播公司評選千年最偉大的思想家時,馬克思仍然名列榜首。2001年,英國評選英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馬克思也居首位。這更顯其偉大。

馬克思傳的心得體會篇6

但隨着年齡的增長,閲歷的豐富和系統的學習使我更加深刻地瞭解了馬克思的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態度也逐漸嚴肅了起來。

談及馬克思主義的起源。馬克思主義是19世紀40年代由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工人運動實踐基礎上創立的關於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學説。它代表着工人階級的利益,是工人階級的世界觀,也是工人階級政黨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更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可以説它是19世紀歐洲重大社會科學成果和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是關於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學説。是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理論指導基礎,也是無產階級根本利益的科學表現。

馬克思主義所涵蓋的內容是多樣化的,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是科學的實踐觀。實踐的原則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建構原則。馬克思主義哲學從感性活動和實踐的觀點去理解事物,一方面揭示了意識能動性的真正的、現實的根源,具體而非抽象地發展了意識的能動的方面: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意識顯現的事物和現實的真正的客觀性和自在性。這樣,馬克思的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便解決了主觀與客觀,認識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問題,並由此解決了西方傳統哲學。且説明了只有用實踐觀點去理解事物和現實,才能用實踐觀點理解人本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6l98o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