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好習慣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好習慣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好習慣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好習慣心得體會 篇一

我時常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優秀教師與普通教師的區別到底在哪裏?是什麼造就了優秀的教師?是機遇?是激情?是信心?還是毅力……讀了由著名特級教師宋運來主編的《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一書後,我感慨很多,沒想到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是這樣的困難,還有這麼多的要求。這本書列舉了教師的100個好習慣,自己邊讀邊反省,再與自身比較,發現自己竟然還有這麼多的習慣沒有養成,還有很多習慣自己沒意識到要培養與重視。

優秀教師與普通教師的最大區別在於他們的習慣。習慣影響着教師的一生,好的習慣能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併成為優秀教師成功的基石。

其實,教師的習慣就是教師個人的教育生活方式,是教師在教育場景中形成的一種相對固定、相對一致的教育行為方式。一個教師如何面對學生、如何處理教材、如何展開教學的各個環節、如何處理和同事的關係以及如何保持一種生活狀態,都存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行為方式。當這種行為方式延伸到各種新的教育情景中、延續到各種教育環節中之後,就變成了一種習慣。當這種行為方式成為一所學校眾多教師共有的習慣之時,他就變成了教師一種自在狀態的教育生活方式,進而成為一種教師文化。

在教育習慣篇中,要求做一名陽光的教師,可有時候我的內心是灰暗的,比較悲觀,例如我會想:為什麼我會來到這個地方,為什麼我會教國小數學,前途在哪?等等。書中説教師要記住學生的名字,等於給別人一個巧妙而有效的讚美。

説來慚愧,在我任教的五個班當中,連一半學生的名字都沒記住,有時候小孩子熱情跟我打招呼,可我卻叫不出他們的名字,上課的時候,叫同學回答問題,都是説這個同學,那個同學請你説説……當學生犯“錯誤”時,有的教師往往習慣於把學生叫到辦公室談話或直接找學生家長;當學生的試卷上出錯時,有的教師習慣於要求學生將錯題訂正並再做幾遍;在課堂教學中,有的教師習慣於面無表情,不苟言笑,習慣於講講講、練練練,習慣於僅僅關注結果而不注重過程,習慣於僅僅佈置作業;在處理與同事關係上,有的教師習慣於單打獨鬥,習慣於競爭,習慣於對同事橫挑鼻子豎挑眼;在處理與學生的關係上,有的教師習慣於批評、懲罰;面對教育的困境,有的教師習慣於抱怨、傷感、憂愁,習慣於放棄心中的目標、追求、理想,習慣於遠離與逃避——毫無疑問,這些是教師的不良習慣。

有的教師習慣於欣賞和讚美學生,習慣於尊重何關壞學生,習慣於幫助與鼓勵學生;有的教師習慣於和同事相互理解與支持,和同事交流與合作,習慣於與同事研究與探索;有的教師習慣於品味生活,從中發現、尋找生活的樂趣;有的教師習慣於反思、審視自己,儘可能的完善自己;有的教師習慣於拓展教材,習慣於引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儘可能開展探究、體驗、交往、實踐等學習活動;有的教師習慣於多讀書、勤思考、善積累、重反思——這些無疑是教師的好習慣。

教育是心靈對心靈的交流,靈魂對靈魂的塑造,境界對境界的提升。真正的教育存在於人與人心理距離最短的時刻,存在於無言的感動中。《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是一部研究教師習慣的經典著作,也是一部對教師影響最深遠、最直接的經典著作。如果我們老師能夠蹲下身子,放下架子,走進學生中間,用民主的意識、民主的態度,去培養民主的性格,那麼我們的教育就能塑造出個性厚重、人格強健的有用之才。

好習慣心得體會 篇二

幼兒教育階段是人生的起始階段,奠定堅實的基礎至關重要,如果給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將受益一生,否則遺恨終生。因此我們根據保教精神,今後要注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和發展,為使其有章可循,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特將這一階段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結合活動課的科學安排,各班主任及任課教師在保教活動中從小事做起,逐步教育孩子把使用的東西放回原處,如幼兒在玩完玩具後要將其放回原處,凳子不坐了將其推到桌子底下……通過做一些瑣碎的事情,根據教師的要求逐步教育孩子“總是把東西放回到原來的地方”。

二、不論是在家還是在幼兒園結合每個孩子不同的生活方式,引導孩子把使用過的東西、玩具等擺放整齊,教育孩子幫助老師或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擺桌凳、收拾碗筷、擦桌子、掃地、洗手絹等。通過這些活動,使幼兒養成收拾東西的習慣。

三、正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洗手、洗臉、穿衣服、穿鞋襪,自己整理書包、玩具等,在教師的知道下做這些事情,逐步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四、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造就了許多道德高尚、品行端正、行為規範的典範人物,在保育活動中我們向幼兒宣講模範事蹟,英雄任務的童年故事,啟發教育幼兒學習英雄,取信於人、説話算數,逐步養成對自己行為負責,對別人負責,不講空話、大話,逐步養成説了就做的習慣。

好習慣心得體會 篇三

一段時間以來,我一直在看這樣一本書《好習慣 壞習慣》,好習慣心得體會。這本書是培養孩子好習慣、改掉孩子壞習慣的經典作品。書封面説:“與其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糾正壞習慣培養好習慣。”現在將自己在書中感悟比較深的一點心得與大家分享。

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成就一生好習慣,第二部分怎樣糾正壞習慣。成就一生好習慣又分為19篇。分別是讓孩子學會思考、讓孩子學會關愛、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讓孩子修煉好品德、讓孩子學會與人合作、讓孩子成為一個出眾的人、讓孩子擁有世界的捷徑、讓孩子微笑面對學習、讓孩子珍惜時間、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讓孩子做一個有教養的人、讓孩子有一個樂觀的心態、讓孩子學會審美、讓孩子學會理財、讓孩子學會體會勞動的艱辛、讓孩子擁有成功、讓孩子整潔衞生、讓孩子書寫和寫作突出、讓孩子有一個健美的身體。第二部分怎樣糾正壞習慣。包括五大部分,分別是:糾正孩子學習中、生活中、人際交往中、言行中、心理中的壞習慣。每一個部分又包括很多小的部分,共糾正80種壞習慣。

在培養好習慣中,我的感悟頗多,培養觀察能力。觀察是聰明的眼睛,讓孩子長一雙“火眼金睛”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自然,觀察社會,觀察人生。那麼父母怎樣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呢?我認為可以這樣做:明確觀察目的、激發孩子觀察前的準備、讓孩子見多識廣、鼓勵孩子多提問、教育孩子觀察與思考相結合。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思考好比種子,行動好比果實,播種愈勤,收穫也愈豐。一個善於獨立思考的孩子,才能品嚐到金秋的瓊漿玉液,享受到大地詞語的豐收喜悦。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呢?我認為可以這樣做:創造一個獨立思考的的氛圍、讓孩子學會思考、培養孩子的創造思考的方法。培養孩子關愛別人的好習慣,就是培養孩子關愛老人、關照父母、關照普通人、讓孩子有一顆善良的心、讓孩子懂得回報、讓孩子有愛心。培養孩子管理自己的好習慣。就是讓孩子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情、讓孩子學會自控、讓孩子獨立自主。培養孩子修煉好品德。就是培養孩子承認錯誤、做一個誠實的孩子是做人的美德。同時在做一個有好品德的孩子的同時,讓孩子學會與人合作,合作中培養孩子的寬容心態、語言溝通能力。讓孩子成為一個出眾的人。就必須培養孩子精益求精、嚴謹細緻、敏捷利索、謙虛謹慎、堅持不懈的習慣。孩子是家庭的唯一。我們努力培養孩子成為一個出眾的人。

孩子具有了以上這些優良品質以後,家長還不能夠滿足,努力培養孩子養成熱愛讀書、善於讀書、勤奮學習、刻苦鑽研、謙虛好問的好習慣。同時在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時候,還要注意孩子的健全人格。讓孩子有自制力、忍耐挫折的能力、孩子的意志力、自信、勇敢的品質。讓孩子做一個有教養的人、讓孩子懂得欣賞自然之美、欣賞美術之美、欣賞生活之美、音樂之美。

孩子長大後最終會離開父母,獨立生活,所以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讓孩子從國小會理智消費、養成儲蓄的好習慣、養成勤儉的優良作風。同時讓孩子體會勞動的艱辛,從而愛勞動、幫助父母做家務,愛惜勞動果實的好習慣。同時我們的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適度的表揚孩子,掌握批評孩子的尺度。讓孩子講衞生,鍛鍊身體,成為一個身體健康人格健全的時代驕子。

培養好習慣的同時,我們要不斷的糾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壞習慣。孩子的壞習慣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我們不容商量的嚴厲的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孩子在學習中,會出現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不高、不愛讀閲讀書籍、記憶力差的壞習慣。在生活中會出現愛睡懶覺、挑食、偏食、不講衞生、不聽家長和老師的話、到處亂塗亂畫、缺乏生活獨立自主能力、不講文明禮貌,不喜歡鍛鍊身體、在性格上出現打自閉、自私、不講理、説謊、驕傲、沒有責任心、心胸狹窄等不良習慣。針對不良習慣,我們作為家長,就應該讓孩子認識到壞習慣對學習的影響。把握好改正壞習慣的時機,循序漸進的改正。不可急於求成。一旦發現孩子有一點點的進步就馬上表揚。同時找到養成壞習慣的原因,對症下藥。對孩子的壞習慣不能有成見。有信心,並且下定決心和孩子一起改正壞習慣。

總之《好習慣 壞習慣》這本書,我受益匪淺,寫出自己的一點微薄心得與大家共勉!

好習慣心得體會 篇四

我們經常説好孩子和壞孩子,其實就是好孩子有好的習慣,壞孩子有壞的習慣,歸根到底父母必須給孩子制定好習慣,經常碰見超市有孩子在地下打滾哭要買玩具,

或者看着電視吃着飯還需要別人來喂,説來説去都是不好的習慣造成的,久而久之,孩子長大了也不會是一個對家庭,對工作,對社會負責任的人。

孔子説:“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其實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孩子在學校可以自己吃飯,穿衣服,大小便,回到家裏好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什麼都不會做了,這也是習慣的一種,包括我也一樣,看不慣孩子磨蹭,或者看不慣他們做事不完美而急於自己包辦所有的事情,孩子在學校養成的習慣也在我們的包辦中消失了,孩子知道了在學校我是自理的習慣,而回家就是爸爸媽媽的事情,可能父母也有很多的無奈,早上時間匆忙,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慢慢的養成習慣,習慣成自然。

好習慣不是一天養成的,壞習慣也是一點一點累積造成的,我們需要給孩子正確的方向,對孩子負責,讓我們一起養成好習慣!

好習慣心得體會 篇五

暑假裏閲讀了《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這本書,一開始是隨便翻翻,但是一翻開竟放不下來了。好習慣是一種獨特的力量,好習慣閃現着魅力的火花。育人必先育己,我們平時要求學生養成很多的好習慣,其實我們的好習慣是最好的行為典範,是最有力的無聲語言。

書中羅列出教師應該養成的100個好習慣,向讀者展現出優秀教師工作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使我對教育人生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細看來,其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常常是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的,有我們必須嚴格遵守的,也有不經意間被忽略的。

每讀到一條習慣,不由得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評價和剖析。看到一些我已經養成的習慣,不禁感到欣喜,這是從另一個角度得到了肯定。例如教師養成換位思考的良好習慣,使自己具備“學生的心靈”去感受,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用“學生的興趣”去愛好。因為“孩子的心靈是最稚嫩的,他們的心受到傷害便會結疤”。我能夠經常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學生的行為與需求,這樣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更好的進行教育。又如“一個學生一個世界”。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有不同的脾氣性格,不同的習慣,不同的優點缺點,人無完人,同樣,人人都有閃光點。還有“主動問候學生”、“善待發言錯誤的同學”、“學會傾聽”、“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等習慣,既然已經養成,又是專家建議和肯定的,當然一定要繼續保持。

還有一些習慣,我已經意識到很重要,想要養成,但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比如“練好三字一話”。經常偏愛字跡工整的作業而抱怨有的學生字寫得龍飛鳳舞,不知所云。其實站在學生角度想想,反思一下自己的板書,是不是真正地讓每個學生看清楚了呢?書寫,對於我們教師來説,非常重要。寫一手好字,既可以豐富為人師表的內容,也可以給學生一個富有審美形象的精神境界,學生就會對該位老師的授課倍感興趣。意識到了這一點,我也加入了每日練字的行列,“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儘管字體的轉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轉變的,但是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能使自己在書寫方面有所進步,同時也為學生樹立一個不斷認識自己、不斷改進自己不足的榜樣。又如,“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老師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倍受學生關注。教師的情緒影響到所有學生的情緒。我能堅持帶着微笑踏入課堂,和孩子一同學習和練習,也努力控制自己不為小事分心和發怒,但直爽的性格仍像個孩子似的易怒也易喜。控制情緒是我需要繼續努力的目標。還有“課堂不妨適當留白”、“養成問課習慣”等等,雖然還沒有成習慣,但相信只要有恆心一定能讓這些好習慣成為我工作的助力。

有一些習慣,説來慚愧,之前並沒有意識到,比如“清理好自己的辦公桌”。我的辦公桌總是凌亂的。雖然也整理過,但保持不了多久又亂糟糟的一片。細細的讀了書上最後一章,恍然大悟,“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一桌不理何以理工作?此外,書中介紹的一些優秀教師的先進經驗給了我極大的啟發。賈志敏老師的課靈活、生動、幽默,使學生得到如坐春風、如沐春雨的享受,總能給聽課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為什麼他的課別具一格且充滿情趣?因為他習慣於錘鍊自己的課堂語言,以至平日看電影、聽戲、讀報、交談時發現一些好的詞語,都要掏出本子記下來,然後巧妙地運用到教學中。於永正老師總結的成功因素“讀書,要經常讀教育學、心理學以及教學理論等方面的著作,還要養成翻閲各種教育雜誌的習慣。讀書要專心,跟自己的實際聯繫起來。”讀書是於老師一生堅持的習慣。還有案例分析中介紹的“四分法”簡單易行,為我養成習慣提供了很好的建議。

書中涉及到的教育習慣、教學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行為習慣這五個方面,幾乎囊括了一位教師在整個教師生涯中所涉及的各方面的問題,提供了很好的建議,指明瞭我們奮鬥的方向,尤其對於像我這種剛踏入教師行業的年輕人而言,這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書中所談的好習慣就像電波一樣刺激着我的每一根神經。

細節決定成敗,好的習慣成就精彩人生。亞里士多德説過:“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一種行為如果長期下去,就會成為習慣;而好的行為一旦堅持下來,就會成為一種好習慣。不管是在教育教學還是在學習生活上,任何一個好習慣的形成都需要長期堅持。要養成這100個習慣不是一日之功,但我堅信只要能明確目標,並踏實走好每一步,即使還在努力的過程中,也一定能感受到好習慣給我們帶來的觸動和促進。播下一個好的行為,必將收穫一個好的習慣。

好習慣心得體會 篇六

大人們不能永遠跟隨孩子,什麼時候才能放手呢?在什麼樣的年齡段放手呢?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有能力在未來的路上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依賴父母有一個年齡的要求,有一個度的把握。但也絕對不是説,等他長大了,放到人堆裏再去學,那就太晚了。於是我們看到有很多的大學生不會管理自己、照顧自己。

中國青少年的教育目前大致包括三種,即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張勤認為還應再加一種: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水平是和一個人的認知水平相聯繫的,他能表現出一個人的聰慧程度。人,需要終身不間斷地自我教育,並在其間使自己的心理品質不斷地進步。自我教育並不難,最主要的是父母要有這種意識,同時要讓孩子也有這種意識。

學會與孩子溝通

現實生活中,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可令很多父母感到困惑的是:太多時候是頻繁地進行“溝”,但實際效果卻往往是沒有“通”。父母強烈的愛反而讓孩子感到厭倦、逆反,甚至是逃出家門。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阻礙了父母愛的傳達,又是什麼原因妨礙了你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家長要學會一些方法與技巧,搭建與孩子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樑,讓教育子女變得更輕鬆,讓家庭成為真正温馨、和睦的港灣。

幫助孩子走出成長的困惑

孩子厭學怎麼辦?經常撒謊怎麼辦?出現早戀怎麼辦?迷戀網絡怎麼辦?面對上述問題,家長和老師都會困惑和焦慮。為了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需要檢討和反思:你是否具有科學的教育意識?你是否缺乏正確的教育方法?你是否因為工作繁忙而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你是否只注重孩子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孩子心靈的健康成長?

身為家長,必須面對孩子成長的困惑,有效解決碰到的問題。要走進孩子複雜的內心世界,引導孩子健康成長,消除孩子成長的諸多困惑,進入身心和諧的教育佳境。

洋洋老師希望能幫助更多的家庭和家長!

好習慣心得體會 篇七

生活中我有一個好習慣,想知道是什麼嗎?

空閒時我喜歡遨遊在書的海洋裏,喜歡到科技王國裏去參觀;喜歡到作文樂園裏去遊玩;喜歡穿過歷史長河去做超越時空的採訪;還喜歡……這就是我的好習慣,而且它還讓我受益非淺了。

看各種各樣的書對我來説都能有一定的作用,就説歷史書吧!它不僅能帶我去做超越時空的採訪,讓我認識了很多的英雄人物和有才華的文人哦,而且還能在我的作文中體現它的風采呢!每當我在寫作的時候,我有時會把歷史中的人物:孔子、孟子、老子……請到我作文中來做客,讓我作文更加地生動;而作文中的好詞好句也會讓我拉來,好為我的作文在添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讓我的作文能放出燦爛的色彩,讓我不在苦於寫不出作文來。也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哦。

聽了我的一翻介紹,你是不是也羨慕我有這樣一個好習慣!也許你會發現這比網絡世界更有趣。

好習慣心得體會 篇八

《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是著名特級教師宋運來主編的。該書從教師的教育習慣、教學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行為習慣五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書中從教師的習慣着手,分析優秀教師的成長。它告訴我們: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普通教師與優秀教師的區別就在於習慣,從某種意義上説,世界上不存在優秀的行為,習慣優秀才是真正的優秀。拿破崙説過:“把一個信念播種下去,收穫的將是一個行動;把一個行動播種下去,收穫的將是一個習慣;把一個習慣播種下去,收穫的將是一種性格。”身為教師,在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去獲取成功的同時,自身也應在良好的教育習慣中培養出教師良好的教育性格。

平時,我們對“習慣”這個詞再熟悉不過了,在學校裏天天給學生講“養成教育”,讓學生養成好習慣,然而教師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也應該養成好習慣,對於這一點卻很少有人能意識到。常常,有一些習慣,我們不以為然。然而作為教師,這些習慣往往超出了個人的意義,會在不經意間直接或間接給學生帶來種種影響或傷害;常常,有一些事情,我們做着、做過,卻沒有仔細去想“該不該”和“怎麼樣”。然而對於教育者,這些事情因為聯繫着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所以值得去思索與拷問。作為一名教師,在我們的舉手投足之間,所傳遞的應是一種規範。“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我們要求學生按時完成作業,自己是不是每次都不拖堂;我們要求學生團結友愛,自己是不是對每個學生都公正;我們要求學生見到老師主動問好,我們是不是能主動問候學生……看起來不起眼的小細節,其中的內涵我們又深知多少。都説育人必先育己,非凡即平凡之堅持,教師同樣需要尋求自我的專業成長與發展,而只有自覺養成並堅持好的習慣,才能在平凡的職業中創造不凡的業績。

因為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着極大的影響,因為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終年累月地影響着我們的品德,暴露出我們的本性,左右着我們的成敗。尤其是教師的習慣,它是教師個人的教育生活方式,是教師在教育場景中形成的一種相對固定、相對一致的教育行為方式。一個教師如何面對學生、如何處理教材、如何展開教學的各個環節、如何處理和同事的關係以及如何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狀態,都存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行為方式。當這種行為方式延伸到各種新的教育情景中,延續到各種教育環節中之後,就變成了一種習慣。習慣是在習慣中養成的,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它就像隆隆的列車,順着已有的軌道行駛;它會自發地引導我們的感覺、觀念和行動。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説:“教育就是習慣養成,凡是好的態度,好的方法,就要使它養成習慣。”無論從學習到工作,從為人處事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好習慣出能力,好習慣出效率。而壞習慣是一個人身上藏不住的缺點,是人潛能發揮的大敵。因此,我們要不斷培養好習慣。但習慣不是一時養成的,更不是一時可以改變的,要想做到書中所述,要花費一定的心血。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也是充分展示教師魅力的舞台,追求有魅力的教學是所有教師共同的願景,教師需要通過其良好的習慣不斷增加其教學魅力,才能激發學生去讚歎、仰慕、並主動聆聽其教誨。例如在教學習慣篇中:“不可忽視的課前準備”這一習慣,看了之後我深有體會。以往我對課前準備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過分關注和依賴課堂的生成,以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只取決於課堂的組織實施環節,課堂教學的精彩只取決於教師的臨場發揮,即使課前準備也只是寫寫小黑板,做做課件,準備必要的教具和學具等。那麼怎樣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呢?課前準備首先要精心備課。備課不僅僅是看看教材,寫寫教案……其實備課即要重視備教材,也要備學生;即要重“硬件”的準備,也要重“軟件”的設計,即要看新授內容,也要分析練習題,課前對練習的精心分析,合理取捨與補充會直接影響到課堂練習的效果,所以教師要學會利用教材,處理教材;尋找合適的資源為教學服務。另外非隱性的課前準備我們也不能忽視,比如要提前到教室候課,作好課前的準備工作,對照已備教案在書上作些必要的批註。“如果你用一份力量備課,兩份力量上課,你就用三份力量批改作業。反之如果你用三份力量備課,兩份力量上課,你就可以只用一份力量批改作業。”這是著名教授蘇步青的話。總之,教師要上好一堂課並不難,只要課前關注細節,關注隱性備課,精心、充分地準備,相信人人都能上出好課,都能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一本好書,的確是一位良師益友,它會引領我們少走彎路,逐步成長!從小事做起,從習慣養起。要想獲得成功,就要培養良好的習慣;培養良好的教育習慣,從閲讀《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開始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mjk9j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