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效能建設心得體會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心得體會 篇一

“統合綜效的基本心態是:如果一位具有相當聰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見不同,那麼對方的主張必定有我尚未體會的奧妙,值得加以瞭解。與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視不同個體的不同心理、情緒與智能,以及個人眼中所見到的不同世界。與所見略同的人溝通,益處不大,要有分歧才有收穫。”昨天中午休息的時候,我又看了一遍習慣六,同事問我,這書好麼,看幾遍了?我當時回答,書寫的很深,每一個習慣,看一遍有可能看不懂吃不透。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理解,比如説這段話,就寫的特別好,給你們讀讀,然後我就念了一遍。

平時大家聚在一起都是工作上的事情,很少有這種時候,所以我就多説了幾句。我説第二個習慣,以終為始,最開始我就沒看懂,迷迷糊糊的。直到第二遍我打算寫讀書筆記的時候,仔細的來回翻看,才理解什麼是終,什麼是始。什麼是以終為始。就是你先想好你要在你的墓誌銘上留下什麼字,在別人眼裏,你要什麼樣的評論。你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想清楚這個,就是人生的終點大致什麼樣子的。然後按照這個去開始走你的人生之路。這就是以終為始。我就這麼解釋的。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中午和同事聊起來別的事情,後來聊到做飯,我説我不會做飯,很少做飯,也沒那個心情。我有一段時間,迷上了做慕斯,每天就想着要做什麼樣的,怎麼做,需要買什麼材料,要做什麼口味的,硬一點還是軟軟的。我當時的那個感覺就是,有那個心情就想用做點什麼來表達一下,而那時的我,心裏甜美,就選擇了做慕斯來表達我這種心情,柔軟,香濃,美好而甜蜜。也是失敗過好幾次,做了幾次後,才有了起先心裏勾勒的樣子,滿足感油然而生。説到這裏,得到了同事的共鳴,然後她滔滔不絕的講起她做飯的感覺,其實做完吃不了多少,也不見得有多好吃,就是滿足於先有個想法,想做什麼,然後自己去買,動手去做,最後的結果一點點接近原先自己在頭腦中勾勒的樣子。這個過程,是自己完成的。,所以特別滿足而開心,很享受。

幾乎是那一瞬間我豁然開朗,這個過程就是以終為始的最接地氣的詮釋。我説出來,同事也覺得這個例子更好理解。終就是一頓飯做完的樣子,始就是想好後,開始按照這個終去行動。人生亦如此。我忽然覺得每個人喜歡做的事情不一樣,但是之所以喜歡,應該或多或少有一些原因是他們在這個喜歡的事情上找到了這種以終為始的感覺。

這個中午的談話,讓我有所得,我選擇及時的記下來。收穫的不止是更深刻的理解了以終為始。還讓我覺得這是一次統合綜效的典範。

先談一下什麼是統合綜效。我的理解:就好像是一盤象棋,一方共16個子,每個子代表一個有生力量,16個加在一起,就是16個有生力量,但是他們之間的關係,你若能讓他們開誠佈公的去交流理解創造,就會產生20,甚至20xx的力量。而現實中,能否下好棋,下贏棋,是看掌控棋子的人,是否瞭解每個棋的用法及相關走法上的配合,還有是否有足夠的下棋經驗和次數,來進行試驗與熟練。每個棋子都有自己的優點缺點,關鍵在於如何調配。若把每個棋子比作人,每個人也是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關鍵在於要尊重差異,取長樸短,這樣就能使整體大於部分之和,也就是説各個部分之間的關係是最重要的。而能做到整體大於部分之和,就是統合綜效。

而統合綜效的前提,是尊重,溝通,互信,合作,進而才能創造出額外的價值。大部分人在一起共事時,都能做到起碼的尊重,但是不會敞開胸懷的溝通,沒有氛圍。而不能敞開心的溝通,那就談不上互信,合作也只是表面文章而已,更談不上創造。以前的我一直想不通,為什麼大家要一起出去吃飯,我不是一個善於交際的人,但是我會去思考。這個問題困擾我很久,近期我終於想明白了。重要的不是吃飯,是大家在一個相對不緊張的環境中一起做些放鬆和快樂的事,進而能夠營造出一種氛圍,增加彼此的瞭解,擴大彼此的信息,增進情感,加深彼此的敞開程度。這樣建立了更多的情感賬户,相處更加融洽,彼此能夠更加坦誠,相互尊重,即使意見不一,也會真心實意去努力理解對方。

領導者是通過營造氛圍來提升績效的人。這句話是《可複製的領導力》一書中的話,我覺得感觸很深,很多概念由模糊變清晰。有時間會把這本書也寫一個讀書筆記

回過頭來總結一下,昨天中午的談話,讓我深刻的感受到了,氛圍的重要性,也體會到了氛圍帶給大家的不是嚴肅不是壓抑,而是圍繞話題,自由表達自己的意願,想讓別人知道在這個話題上我的感受是什麼樣的,這種感覺和在會議上不想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甚至是沒想法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感覺。讓人熱血沸騰,坦誠交流的效果就在於此,我們完成了創造。一個不經意間的談話,昇華了對人生的感悟。激起了所有參與者的談話的慾望,這就是統合綜效中説的放心大膽的表達情感或者顧慮,你會看見你的收穫與進步。雖然坦誠往往與風險相伴。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心得體會 篇二

書中前面部分讓我們先認識自我,一般人認為這不很容易嗎?但是哪有那麼容易,認識自我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需要自我的認識和旁人對自己的認識相結合,才能慢慢思考得到對自我的正真認識。

我們認識了自我後就要有一個目標,然後全力以赴的向着目標前進。首先我們要學會獨立思考問題,然後在學會合作,因為合作能活到雙贏,更快的實現自己的目標。在溝通的時候我們要對一個問題多方面的去思考,去想哪一種方法才能最適合處於的環境。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我們一定要學會多種角度去考慮問題,因為許多事情他都有兩面性和不可理論性;在社會上,一件事情中有着許多的機密,藴含着不可遇見的危機,所以學會多方面去思考問題真的很重要。

書中有提到:對於渴望成功的人而言,“渴望”的程度和決心很重要。這句話深深地警醒着我,因為許多事情我都是做到了接近成功後直接放棄過,有個人因素,也有外在因素的影響。做任何事情,我許多時候沒有全身心去感受,因為我只會對我喜歡的事情全身心投入,我不想在一件小事上面去浪費大部分精力,我也是很忙的,我也有着必須要做的事情或者是工作,所以必須控制時間。這些是平時的我,但是我卻沒有把一些小事情做好,因為我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從而造就了現在的我。還有我的性格,我只會對着我喜歡的事情和工作上的問題比較的專一,仔細思考怎樣才能做到最好。每天都在找着問題的細節和自身的確點、別人身上的缺點以及優點,因為他們都能夠做我的前輩,能夠像一面鏡子一樣,看到自己身上的問題,從而改正錯誤。

作為新一代的大學生,我們畢業的所向是比較難決定的。想要去一個好的公司,我們必須要好好的去了解它,沒有看清之前一切都還只是未知。因為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我們要多主動的去了解情況,換位思考問題。想要別人的理解,你也要去了解對方的想法與難處。多傾聽他們的見解,能夠知道事情的準確性和真實性,還能夠促進雙方的交流。這樣就尊重了對方,對方也會尊重你,也會去體諒自己的難處。

這本書帶給我帶來的諸多好處中,我看得最深的就是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每一件事,每一個事物都有他存在的道理;還有一個就是習慣問題,我在這方面欠缺着一大筆債,我要慢慢的去改善自身缺不足。我也願意與更多人去分享這本好書,它帶給我們的好處是許多前輩的經驗,能給我們帶來無限的啟發。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心得體會 篇三

20xx年xx月xx日,有幸參加了中可成功人士陳佔江總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培訓課程,陳總的一言一句讓我耳目一新,心潮澎湃、受益匪淺。

所謂七個習慣: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已、統合綜效、不斷更新。從依賴期、獨立期、互賴期三個階段實現了由個人成功發展到團隊成功,內容環環相扣、層層深入。

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習慣是:要事第一。在日常工作或部門管理中,我總喜歡先將一些急事、雜事清理,再處理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雖不知道每一天的雜事、急事越來越多,已經騰不出時間再去做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了。也就只能每天周而復始地緊張、雜亂到處"救火",結果工作效率低,心身也覺得疲憊,壓力山大。

在培訓中,陳總通過四個象限來告訴我們如何區分哪些事情緊急而重要?哪些事情重要卻不緊急?哪些事情緊急卻不重要?哪些事情不緊急也不重要?在有限的時間裏,我們到底該怎麼做?要事第一提供了一個模型:在從容與救火之間,要做一個選擇:更多去關注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從此入手,消除干擾,啟動一個良性循環系統。

是的呀!如果將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處理好了,雜事、急事不也消除了嗎?在公司運作中,如果將流程梳理清楚,明確責任,每個部門或崗位按流程辦事,不也減輕工作壓力,減少重複環節了嗎?

採購部作為公司資金輸出量最大的部門,工作既重要又繁瑣,每天面臨的是大至原材料批量、小到辦公用品、備品備件的零散採購。那如何才能在保質保量地滿足需求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呢?假如一天24小時是一個桶,第一類事情相當於:碎石(無計劃的緊急採購),第二類事情相當於:石塊(規範的採購審批流程、計劃性採購、部門溝通),第三類事情相當於:細紗(會議、報告、總結),第四類事情相當於:水(無關緊要的郵件、瑣事)。然而第一類事情確實很急(救火一般緊急!),但是想想,碎石就是由石塊破裂產生的,也就是説沒有提前制定好流程,沒有規劃性採購,當然整天處於救火的場景中。所以,必須一步步要做好完善採購流程,規劃好採購計劃,這樣碎石會漸漸減少,我們可以從容的做更多的事情~~

感謝公司提供了一次這麼好的培訓機會,學海無涯,學以致用,改變自己,從現在開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xiaoneng/7yrk3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