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紅色故事心得體會多篇

紅色故事心得體會多篇

紅色故事心得體會多篇

紅色故事心得體會篇1

偉大的人物劉胡蘭的故事,小時候就聽爸爸媽媽講過。劉胡蘭這光輝的名字早就銘記在我的心裏,我盼望早一天能讀到這樣一本關於劉胡蘭的書。

今日我最終有幸地讀到了這本書,我被書中的劉胡蘭的英雄事蹟深深感動了,心靈震撼很大。

劉胡蘭,一個僅有15歲的小女孩,表現出來的是對黨的事業赤膽忠心,對人民、對其他革命同志忠心愛戴,應對敵人的屠刀臉不改色心不跳,最終獻出了自已年輕的生命,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嘔心瀝血,死而後已。

我最受感動的是:劉胡蘭在就義前兩眼閃着光,並且瞪得圓圓的。似乎在向人們訴説:她要親眼看到敵軍的滅亡;看到自已的隊伍勝利歸來。這是多麼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啊。

15歲,是一個花樣年華。15歲,我們還在父母身邊享受着天倫之樂!無憂無慮地學習着、生活着!可是,劉胡蘭,卻被敵人屠殺,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在紀念劉胡蘭時寫道:“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是對劉胡蘭英雄事蹟的高度概括。

雖然劉胡蘭犧牲了,可是她的愛國愛民的光輝形象與不屈不撓的精神,一向在傳頌着,正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為人民的富裕、國家的昌盛,為實現共產主義英勇奮鬥!

讀了這本書,使我懂得一個道理:我生長在和平年代,沒有了銷煙,沒有戰爭,這樣的環境是千千萬萬個像劉胡蘭姐姐一樣的革命英雄經過拋頭臚、灑熱血換來的。此時此刻我們更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啊!為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我決心從小要好好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社會知識,煉就過硬的本領,正確樹立世界觀和人生觀,不斷磨鍊自我的意志,嚴格要求自我,身體力行,使自我向一個正確的目標邁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

紅色故事心得體會篇2

近年來,廣西鳳山縣依託豐富的紅色革命資源,牢牢把握“紅色”主線,創新紅色教育形式,激勵全縣黨員幹部牢記紅色初心、傳承紅色精神,在決戰決勝脱貧攻堅戰中擔當作為。

挖掘紅色資源,紅色教育“有話説”。依託豐富的紅色資源,把“挖掘好、保護好、宣傳好、傳承好”的“四好”目標作為弘揚紅色革命精神的重點任務來抓,以修建紅色革命遺址和製作紅色革命紀錄片為主要形式,挖掘和宣傳紅色革命資源,立體化地展現革命先烈的紅色足跡。修建保護紅色革命遺址,重點修建打造鳳山第一個蘇維埃紀念館、八龍革命遺址、姜茂生將軍故居和中亭鄉“三同”(同吃、同住、同勞動)紅色革命實踐基地等紅色革命遺址,以傳承紅色精神為主線,先後製作《百塊大洋百米詩》《五畝紅軍田》《紅軍巖》《晚霞尚滿天》等紅色紀錄片,實現紅色教育有基地有教材。

用足培訓載體,紅色教育“有地講”。堅持把紅色教育擺在突出的位置,把新中國史、黨史和當地紅色革命史等納入全縣黨員幹部培訓教育的課程中,作為“紅水河大講堂”“新錄用公務員初任培訓”“農村黨員大培訓”和“一線課堂”等培訓班的必修課。圍繞傳承紅色基因的主線,依託本縣紅色教育基地資源,以各類培訓班為載體,靈活創新授課方式,採取“四個結合”(專題學與選題學相結合、現場觀摩學與室內集中學相結合、讀原著和視頻學相結合、學革命歷史和學悟新思想相結合)的辦法,讓黨員幹部接受紅色革命洗禮、堅定理想信念。2020年以來,縣級舉辦的5期幹部培訓班全部將紅色教育納入授課教程,約1200名黨員幹部接受紅色主題教育。

創新送教形式,紅色教育“有成效”。堅持以“傳承紅色基因,樹牢愛國情懷”為目標,創新“送教上門”形式和豐富“線上線下”宣教模式,把紅色教育前移到學生課堂、農村書屋、街頭鬧市和網絡屏幕,讓接受紅色教育成為全民“必修課”。縣關工委以“傳承紅色基因·做時代新人——學習鄧成同志先進事蹟”為主題,邀請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鄧成同志到縣直各中國小校作革命傳統報告,8000多名師生受教。全縣9個鄉(鎮)以“講習所”為教育據點,開展“知黨史感黨恩跟黨走”主題教育,由包村鄉(鎮)領導、駐村第一書記為黨員羣眾上專題黨課,2萬多名農村黨員羣眾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縣離退休黨工委組織離退休黨員幹部圍繞“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紅人”開展詩詞歌曲創作活動,累計創作紅色詩詞歌曲200多首,讓朗朗上口的詩詞歌賦傳遍大街小巷;縣黨員教育中心依託“鳳山微遠”微信公眾號,以紅色革命史、身旁的革命紅作為重點內容,累計推送紅色信息20多條,豐富黨員幹部線上學習內容。

紅色故事心得體會篇3

新時代需要新思想,新擔當,新作為。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意見》明確指出要做新時代好乾部,必須堅定信念,吃苦耐勞,攻堅克難。而延安市委副書記、市長薛佔海就是這樣的好乾部,他不畏艱險,敢於擔當,勇於創新,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他是新時代新思想新作為的踐行者,是焦裕祿精神——紅色基因的傳承者。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薛佔海光榮被當選為延安市市長的時候,延安經濟發展嚴重滯後,脱貧攻堅任務艱鉅,民生事業千頭萬緒......但是他並沒有在困難面前低頭,而是不畏艱險,迎難而上,大力實施“高端能化強市、特色產業富民、文化旅遊帶動、生態環境提升、城鄉一體發展”戰略。堅持用延安精神建設延安、發展延安。在他堅強的領導下,將延安能源產業經濟重新搞活,推向快車道,邁向新台階。

薛市長為什麼能這樣做?因為他從小立大志,要做一名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走上工作崗位,他又立志“做一名焦裕祿式的好乾部”。這説明他心裏有黨,有人民,時刻想着黨的事業,要為人民謀幸福。要實現新時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我們每個青年都應該具備這樣的英雄氣質和家國情懷。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繼承和發揚這種革命精神,並且把這種精神傳遞給自己的學生,讓下一代繼續發揚光大,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習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對教育的定位:“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教師,要認真學習政治理論,時刻保持政治上的堅定性和思想上的純潔性。學習專業知識,提升專業素質,開拓創新。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眼,潛心鑽研業務,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教師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育工作盡心盡力。新時代賦予青年教師新的使命,要“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既然選擇了當一名教師,就要淡泊名利,志從高遠,自覺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努力做受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紅色故事心得體會篇4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眾説紛紜,但廣為流傳的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他心繫蒼生,直言納諫,卻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眼看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抱石投汨羅江而死。當中國傳統節日遇上屈原的家國情懷,其中藴含的“紅色”底色,也在時間的淘洗下更加歷久彌新,熠熠發光。

祖國,是心中強大的精神力量,是心底永恆的烙印,亦是不可替代的詩與遠方。戰爭時期的愛國,是在國家危難之時的捨生忘死,浴血奮戰,救民於水火之中;和平年代的愛國,是在國家利益面前,舍小家顧大家的愛國情懷,是堅守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擔當,更是一種溢於言表的自豪之情。端午節,吃着粽子,紀念屈原,更當擦亮這一抹紅色底色。

擦亮“紅色”底色需涵養“紅色氣質”。紅色氣質起源於內心,根植於內心,不管是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還是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樂而樂”,都來源於矢志不渝的忠貞與信仰。黨員幹部須在紅色教育中陶冶愛國情操,學習革命先輩先人後己、捨身忘我的革命精神,在紅色陣地中弘揚紅色文化,通過黨性體檢檢視初心,叩問初心;在紅色家書中浸潤道德品格,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重任在肩;在紅色文化中汲取養分,用養分澆灌自身,滌盪身心;在紅色實踐中錘鍊黨性,追憶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

擦亮“紅色”底色需厚植“紅色情懷”。《我的中國心》裏唱道:“流在心裏的血,澎湃着中華的聲音,就算生在他鄉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黨員幹部需飽含這樣熱忱的中國心,不為取悦,不為跟從,不為作秀,將這種紅色底色植根於人民羣眾,服務於人民,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一切工作的衡量標準,問需於民、問計於民,靶向施策,更好地問效於民,不斷查漏補缺、改進工作、提升水平,向人民交出優異答卷。須無論何時何地,都堅定政治立場,對黨和國家絕對忠誠,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與人民同心同力,做黨和國家的好兒女、好公僕,以實際行動愛國愛家,休慼與共。

擦亮“紅色”底色需砥礪“紅色擔當”。在疫情防控這場人民的戰役中,數以萬計的中華兒女奔赴一線,挺身而出,用平凡人的舉動書寫時代英雄的篇章,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階段性勝利,於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14億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包圍在一起,用擔當詮釋初心使命,用責任築起銅牆鐵壁。這片“赤子之心”讓人動容,黨員幹部須砥礪這樣的擔當,在國家危難之時,在國家利益之前把國家形象放在首位,以一言一行來彰顯大國風範,自覺主動摒棄不文明行徑,注重道德言行,開出永生之花。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個家,黨員幹部須找好傳統文化與愛國主義的契合點,擦亮紅色火花,讓這個底色亮出來、燃起來。

紅色故事心得體會篇5

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永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黨和紅軍幾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歸根到底在於心中的遠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終堅定執着,始終閃耀着火熱的光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光榮傳統不能丟,丟了就丟了魂;紅色基因不能變,變了就變了質。要保證革命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打下的紅色江山代代相傳,黨的事業血脈永續,必須傳承紅色基因,使之融入黨員幹部的血脈之中、內心世界、靈魂深處,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以理想信念為核心的紅色精神,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具有獨特優勢。大別山地區許多革命前輩都是堅守信念的光輝典範,他們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捍衞心中的理想信念,留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紅二十五軍創始人之一的吳煥先,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犧牲時年僅28歲,一家6人先後為革命獻出生命,妻子甚至餓死在給部隊送食物的返程路上。紅九軍軍長孫玉清負傷落入敵手後,懷着革命必定勝利的堅定信念,面對敵人的屠刀大義凜然:“我從參加紅軍時起,就把生死置之度外,現在我死而無憾,並引以為榮”。紅色精神凝聚了共產黨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是當代共產黨人修身立德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道德之於個人、之於社會,都具有基礎性意義,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曾經在豫鄂邊地區戰鬥過的陶鑄也説過:“一個人有了崇高的偉大的理想,還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沒有高尚的情操,再崇高、再偉大的理想也是不能達到的。”

修身立德,是黨員幹部重要的人生課題,也是黨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任務。革命前輩為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董必武在擔任最高法院院長時,審批調整工資人員名單,唯獨劃掉了自己的愛人;紅四方面軍總供給部部長鄭義齋掌管物資供應分配大權,從不佔用公家任何財物,一件灰布大衣從鄂豫皖穿到川北。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是,近年來查處的腐敗分子,都具有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生活上腐化、作風上專斷的特點。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在喪失理想信念後,也喪失了共產黨人應有的道德品質和高尚情操。弘揚以理想信念為核心的大別山革命精神,有利於將理想信念教育落到實處,幫助黨員幹部樹立鐵一般的信仰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qvvyy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