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樹清風心得體會多篇

樹清風心得體會多篇

樹清風心得體會多篇

樹清風心得體會篇1

讀完《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兩本書,深深為25位英模黨員的家風事蹟所感動,也為24個反面典型家庭而惋惜。更加深刻理解了: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政治責任、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

?清風傳家》中的25位英模黨員,有科學家,有醫生,有軍人,有老師,有幹部,職業不同、領域相異,家風確有相同之處,那就是好家風應有的特質。

對黨忠誠。“我是黨的幹部,就應該聽從組織的召喚,到艱苦的地方去。”深藏功名的老英雄張富清在事蹟被報道後,仍在考慮着要怎麼更多回報黨、國家和人民。“我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我熱愛黨,熱愛黨的事業,我願意為這人類最偉大的力量貢獻出我的全部理想,不惜在必要時付出我的生命”!吳良鏞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入黨誓詞。

熱愛祖國。“願將一生獻宏謀。”在氫彈之父于敏的家,愛國是不變的主題。“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在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心中,國家事業第一位,家庭第二位,自己第三位。“祖國需要,我無論如何都要回來。”至誠報國的黃大年用生命證明了“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

一心為民。鍾南山、張伯禮、顧方舟醫者仁心護佑人民生命健康,於漪、高銘暄教書育人為國育才,朱彥夫、李保國、謝高華投身於脱貧攻堅緻力於讓鄉親們富起來,......,他們無愧於“人民英雄”“人民科學家”“人民教育家”“人民楷模”“最美奮鬥者”榮譽稱號。

嚴以律己。25位英模對自己嚴格,對家人“苛刻”。張富清為家人立規,前人不搭“捷徑”,後備莫求“沾光”。在郭明義看來,房子可以不寬敞,但心一定要敞亮。高德榮始終堅持“不給別人一點送禮的由頭,不讓自己有半點腐敗的念頭”。在葉聰的家裏,正面清單不設限多多益善,負面清單很明確:不能做的事情絕不能碰。韋昌進面對老戰友的請求,情感歸情感,原則歸原則,作風的口子決不能開。

淡泊名利。冷靜看待貢獻,清醒面對榮譽。于敏只將自己看作科研事業的“千萬分之一”。孫家棟評價自己是“一個合格的工程師”。顧方舟説自己“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顆小小的糖丸”。吳文俊看清名利“不為獲獎而工作,應為工作而獲獎”。樊錦詩告誡兒子“人不是為物質、為金錢而活的”。

精神傳家。好家風需要代際傳承。英模們的好家風,都是以“精神”為載體,既繼承祖輩,也傳承後輩,一代一代傳一代。《嚴以治家》中的24個反面典型家庭,起初也是有良好家風的,比如,楊玲玲的母親一直教育她“我們吃的是公家的飯,要好好地為黨工作”,易軍的父親曾因為一句黨風不好的話用飯碗砸醒他,雲光中家原本有着紅色家風的傳統,......。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好家風被拋在腦後,貪念戰勝了理智,“物質”佔了上風,一家人、整族人被壞家風所裹挾,奔向不歸的迷途。可見,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最後,再讓我們重温一下25位英模黨員的名字:于敏、孫家棟、張富清、黃旭華、鍾南山、吳文俊、顧方舟、程開甲、於漪、高銘暄、麥賢得、張伯禮、王有德、王繼才、朱彥夫、李保國、高德榮、樊錦詩、吳良鏞、韋昌進、葉聰、張飈、郭明義、謝高華、黃大年。向英模致敬,向他(她)們學習,見賢思齊、修身治家,樹立傳承良好家風。

樹清風心得體會篇2

家風作為社會風氣的細胞,是一個家族通過代代歷史沉澱下來的家庭風氣和道德氛圍,是指導做人做事的精神內核。家風不僅僅是一句話,更是幾代人的傳承。家風似一條生命的河,生生不息,流淌着家族內在氣質,更澆灌出整個民族的精神品格。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家風時曾説過,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

家風差,難免禍及子孫、貽害社會。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由此可見,家風正,則後代正;

家風正,則源頭正;

家風正,則國家正。

家風是永生伴隨的家產

家風是一家血脈的傳承,更是永生伴隨的家產。鍾南山一家三代行醫,鍾南山的父親鍾世藩是知名兒科專家,鍾南山是著名的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的兒子鍾惟德是泌尿外科專家。一家三代人,秉承着仁心仁術的醫家風範,傳承着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仁者家風,不斷耕耘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正是鍾家人不服輸的性格和頂天立地的風骨,在家風中代代相傳,才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後人。

時代楷模黃大年從小就在父母的教育和影響下將愛國報國的種子深埋心中,祖國高於一切的愛國家風驅使他作別康河的水草,歸來做祖國的棟樑。在歸國短短七年的時間裏透支自己,也要報效祖國。雖然黃大年的外孫沒有直接接受過他的教育,但相信黃大年家國萬里心所繫的精神已經融入子孫的血液中,成為了一個家族的品格。

梁啟超的九個孩子個個成器,一個方面有自身原因,但更重要的還是父母有遠見、家風正,有重讀書、輕享受的風氣,有做學問的榜樣和方法,有走正道的鞭策,有擇配偶的眼光。這套家風叫學問種子,土壤合適了就會開花結果,代代出人才。可以説,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好的精神不動產,有了它,我們才能不卑不亢,順遂時不忘形,逆境時不怯懦,成為我們行走世間永生伴隨的家產。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正所謂家風相連,成民風,民風相融,匯國風。若每個家庭都秉承良好家風,則國家的政治風氣必將一身清。

江南錢家之所以人才輩出,不僅因為錢氏家族作為吳越王的後代,有千年的家訓,更是得益於錢家人在1925年將其家訓作出的重要修訂,此次修訂將家訓改為四個部分:個人、家庭、社會、國家。正是這樣的修訂,將中國傳統文化和鮮明的家國意識情懷融入世代相傳的家訓中,才為祖國培養了如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錢鍾書等國之脊樑。

97歲的戰鬥英雄張富清一生都將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守,融為一個家族的品格,成為幾代人自然而然的事。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戰功,但卻將功績塵封60多年。戰爭結束後,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卻主動請纓,響應黨的號召,奮鬥在偏遠艱苦的來鳳縣。為避免和同患高血壓的大兒子混用藥品,他每次吃完藥後都把藥鎖起來,只因他的藥是公費保障的,每一粒都要專藥專用,不能假公濟私。凡此種種,不勝枚舉。靠自己,莫求沾光是張富清給全家立下的規矩。他從來沒有專門給我們講過什麼大道理,但他對待事業、對待生活、對待名利的方式,通過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他不需要説什麼,我們自然就知道該做什麼,覺得都是理所應當的事。小兒子張健全説。正是老英雄這冰霜氣骨玉精神,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張家幾代人的本分自立。

這些優秀的家訓、家風,是滋養今人和後代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涵養家風、建設美好社會的一個重要途徑。從敬姜匡子過失,教以法理,到張英教育家人讓他三尺又何妨,再到曾國藩告誡兄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無不表明個人德性的生長有賴於家庭倫理的滋養。從中華家訓中吸取智慧養分,才會讓社會這個大家庭更和諧、更美好。而只有當每個小家庭都將實現建設好、傳承好小家庭的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才能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這是歷史的傳承,更是時代的使命。

樹清風心得體會篇3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歷見諸典籍的家訓並非鮮見,為後人稱頌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國家規家訓的一大特點,成為日常生活行為規範的有機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許多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

毛澤東同志曾強調:“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領導幹部要正確對待親情,做到“發乎情,止乎禮”,關愛不溺愛、善待不縱容,管好自己不出事、管好家人不添亂、管好下屬不掉隊。要加強對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約束,不得默許他們利用特殊身份謀取非法利益。一人不廉全家不圓。領導幹部自己不出事,又加強對家屬子女的教育管理,整個家庭乃至家族平平安安,這也是一種幸福。

培育良好家風,關鍵在立家規、正己身、懂真愛。立家規,就是發揮祖訓家教在家風建設中的涵養和約束作用。家庭是思想性格的塑造場,家教是人生價值的奠基石,是人生的“第一粒釦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個人到國家、到天下,“家”是最重要的紐帶,父母長輩融化在愛之中的家教,是最能融入我們血脈的東西。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非常重視立家規。周恩來同志要求家人和親戚嚴格遵守“十條家規”。這些都為我們樹立了範例。

好的家風才能創造出好的家庭,俗話説:家和萬事興,相互體諒、相互寬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礎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滿的家庭。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家庭和睦,社會才會穩定。家規是春雨,潤物無形。樹立美好的家風家規,傳承悠久的國風國規,中國這隻文明善良勇敢的東方古國最終將讓世人欽佩!

樹清風心得體會篇4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恆課題和全體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常抓不懈。一個人也好,一個政黨也好,最難得的就是歷經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風霜而本色依舊。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不僅要做到初心不改、本色依舊,同時還要注重家風建設。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多次強調: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近日,我通過學習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編著的修身齊家——《清風傳家》和鏡鑑警示——《嚴以治家》讀本,深受觸動,深刻感受到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深感家風這種看不見、摸不着的精神風貌,在一個家庭長期延續過程中發揮着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讀本中的25位英模黨員的先進事蹟,引導廣大黨員幹部見賢思齊、做家風建設的表率;24個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墮落與家風不正之間的深層關聯,家風敗壞的危害及根源,教育黨員幹部以案為鑑,過好家庭關、親情關。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感受到家風的重大意義,家風的好壞,不僅關係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還關係到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富強。家風是一種德行傳承,更是關係黨風、連着政風、影響民風的根本風氣。千家萬户都好,國家才能強,民族才能旺。從小看大,好家風讓我們自立孟子説,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風,是歷代家族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中國曆來重視家教和門風,注重家風的締造與傳承。世上沒有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得益於每一個良好家風家教的滋養,要通過言傳身教影響自己的孩子,把好家風春雨潤物般滲透到子孫後代的血脈之中,作為一生恪守的信條。深藏功名的老英雄張富清,告誡自己的孩子,要靠自己,莫求沾光,自己吃的藥是國家全額報銷的,每一粒都要專藥專用,不能假公濟私。鍾南山父親鍾世藩是知名的兒科專家,鍾南山是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的兒子鍾惟德是泌尿外科專家,曾獲得中國泌尿外科最高榮譽吳階平泌尿外科獎,一家三代人,秉承着仁心仁術醫家風範,傳承着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仁者家風,行走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他們的家風之所以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就是因為他們注重家風的傳承,讓自己的子孫後代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林則徐曾説: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由此可見,任何金山銀山,都不如好家風,它是一股向善向上的力量,耳濡目染,世代永流傳!以榜為樣,好家風讓我們自信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以德傳家是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在他們身上,家國同重,親人與國人都是摯愛。人是鋼,家是爐,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習仲勛等老一輩革命家都高度重視家風,無不是把家庭作為鍊鋼爐,練就過硬的紅色家風,對子孫後代進行家風的歷練,體現了老革命家的人間大愛,這正是新時代我們需要大力弘揚的一種時代精神。比如,毛澤東立下的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親情規矩三原則;周恩來告誡侄女,不搞特殊化,我們都是自食其力的普通人。朱德教育兒子不當幹部當工人,用德字貫穿朱家家風。習仲勛對於紅色家風的言傳身教稱得上是典範,值得我們效仿和學習。2001年10月15日,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因公務繁忙而缺席父親習仲勛的88歲壽辰。當女兒讀完習近平的拜壽信,習仲勛告訴在場的人:還是以工作為重,以國家大事為重。習仲勛以革命家的風範將共產黨人的無私奉獻和中國人傳統的家教融為一體,並以自己的身體力行,教誨子女做一個純粹的、有益於人民的人。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焦裕祿制定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的三條家風,讓焦家人個個生活簡樸,為人清正,做人自信,塑造了焦家人的精神堡壘,讓焦門家風歷久彌新。聚少成多,好家風讓我們自強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道德養成的起點,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黨員領導幹部的家風建設對於領導幹部來説要提高政治站位,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它代表着黨和政府的形象,承擔黨和國家的使命,家風好壞事關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一項重要工作,事關黨和國家的戰略全局。一個家風正的家庭,是一個好故事;十個家風正家庭,能形成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成千上萬個家風正家庭,就能鑄就一個強大的祖國,迸發處無堅不摧的蓬勃力量。因此,黨員領導幹部的良好家風能夠為社會樹立正面的榜樣,是建設發展和改革的推助力;反之,會損壞黨和國家的聲譽,破壞黨羣幹羣關係,使黨風受到影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黨內紀律的形式對黨員的家風建設進行了規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旨在全民族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和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高校的黨員領導幹部,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下,要推動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自覺自發注重家風建設,以身作則,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同時,要發揮黨、政府和學校的引領和引導作用,注重營造家庭、家教、家風的良好外部環境建設,多管齊下,形成家風建設的強大合力,為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

樹清風心得體會篇5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家風時曾説過,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

家風差,難免禍及子孫、貽害社會。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由此可見,家風正,則後代正;

家風正,則源頭正;

家風正,則國家正。

家風是永生伴隨的家產

家風是一家血脈的傳承,更是永生伴隨的家產。鍾南山一家三代行醫,鍾南山的父親鍾世藩是知名兒科專家,鍾南山是著名的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的兒子鍾惟德是泌尿外科專家。一家三代人,秉承着仁心仁術的醫家風範,傳承着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仁者家風,不斷耕耘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正是鍾家人不服輸的性格和頂天立地的風骨,在家風中代代相傳,才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後人。

時代楷模黃大年從小就在父母的教育和影響下將愛國報國的種子深埋心中,祖國高於一切的愛國家風驅使他作別康河的水草,歸來做祖國的棟樑。在歸國短短七年的時間裏透支自己,也要報效祖國。雖然黃大年的外孫沒有直接接受過他的教育,但相信黃大年家國萬里心所繫的精神已經融入子孫的血液中,成為了一個家族的品格。

梁啟超的九個孩子個個成器,一個方面有自身原因,但更重要的還是父母有遠見、家風正,有重讀書、輕享受的風氣,有做學問的榜樣和方法,有走正道的鞭策,有擇配偶的眼光。這套家風叫學問種子,土壤合適了就會開花結果,代代出人才。可以説,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好的精神不動產,有了它,我們才能不卑不亢,順遂時不忘形,逆境時不怯懦,成為我們行走世間永生伴隨的家產。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正所謂家風相連,成民風,民風相融,匯國風。若每個家庭都秉承良好家風,則國家的政治風氣必將一身清。

江南錢家之所以人才輩出,不僅因為錢氏家族作為吳越王的後代,有千年的家訓,更是得益於錢家人在1925年將其家訓作出的重要修訂,此次修訂將家訓改為四個部分:個人、家庭、社會、國家。正是這樣的修訂,將中國傳統文化和鮮明的家國意識情懷融入世代相傳的家訓中,才為祖國培養了如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錢鍾書等國之脊樑。

97歲的戰鬥英雄張富清一生都將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守,融為一個家族的品格,成為幾代人自然而然的事。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戰功,但卻將功績塵封60多年。戰爭結束後,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卻主動請纓,響應黨的號召,奮鬥在偏遠艱苦的來鳳縣。為避免和同患高血壓的大兒子混用藥品,他每次吃完藥後都把藥鎖起來,只因他的藥是公費保障的,每一粒都要專藥專用,不能假公濟私。凡此種種,不勝枚舉。靠自己,莫求沾光是張富清給全家立下的規矩。他從來沒有專門給我們講過什麼大道理,但他對待事業、對待生活、對待名利的方式,通過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他不需要説什麼,我們自然就知道該做什麼,覺得都是理所應當的事。小兒子張健全説。正是老英雄這冰霜氣骨玉精神,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張家幾代人的本分自立。

這些優秀的家訓、家風,是滋養今人和後代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涵養家風、建設美好社會的一個重要途徑。從敬姜匡子過失,教以法理,到張英教育家人讓他三尺又何妨,再到曾國藩告誡兄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無不表明個人德性的生長有賴於家庭倫理的滋養。從中華家訓中吸取智慧養分,才會讓社會這個大家庭更和諧、更美好。而只有當每個小家庭都將實現建設好、傳承好小家庭的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才能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這是歷史的傳承,更是時代的使命。

:

樹清風心得體會篇6

xxxx年xx月xx日,作為一名新任職幹部,我參加了區紀委組織的新任職區管幹部黨風廉政教育談話。作為曾奮鬥在紀檢監察戰線的一兵,對參觀教育基地、遞交《廉政承諾書》、聆聽廉政準則解讀、代表新任職人員發言、觀看《清風傳家故事會》、傾聽廉政教育談話等每一個環節感受深刻,堅定了我忠誠於黨、服務人民信念,並對任職意義的認知有了更深刻感悟。

黨章規定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作為紀檢監察戰線的一兵,在堅決執行黨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同時,我對違紀問題和腐敗現象深為痛恨。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縱觀所有腐敗問題,無不是自警意識削弱所產生。腐敗問題的形成多發於小事,多出於細節。廉潔意識淡薄了,守不住第一次,便出現了違紀問題,如果及時按照前三種形態進行處理,或能得以警醒,懸崖勒馬。但恰恰所有腐敗案例裏的反面典型,無不把組織提醒當成耳邊風,對於自身問題不正視,不改正,認為有人和自己過不去、找自己的麻煩。自欺欺人,結果是在腐敗泥潭裏越陷越深,待到明白悔悟時,為時已晚,自取滅亡。

“不鬆勁、不停步、再出發”是十九大後全面從嚴治黨的“節奏”。十九大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__省代表團討論時説:在全面從嚴治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有差不多了,該鬆口氣、歇歇腳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勞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見成效就見好就收的想法。這一要求不僅彰顯着黨同腐敗作鬥爭的決心,督促黨員幹部忠誠履職奮勇擔當。更應成為每名黨員幹部長響在耳邊的警鐘,提示自己不可有鬆口氣的想法,警醒自己切不可自我麻痺、自我放鬆。

勝人者力,自勝者強。成就的取得,需要付出努力。持續成就的獲得,即是素質能力不斷進步提升的體現,其要求必須克服人性的弱點,戰勝自己,形成習慣。“自尊自重,正視自己,直面自身不足,不自以為是,不妄自菲薄”這些都是“慎獨”的要求,都是自強不息的體現。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後人。要讓自己的角色身份保持一致,不自欺,不欺人。獨處時,保持自己的思想、行為符合身份要求,做好自己的角色,牢記並儘自己的力,履行好職責,就是做到了慎獨,人前正直,人後正派,獨處正心,就是符合了幹部黨員自律的要求。

最美的傳承是家風,家風是一個家庭長期實踐中形成的一種氛圍和習慣。父親自幼就教育我做人做事要“勤實肯幹”,這也是我家一以貫之的家風。勤實肯幹雖然簡單,但感悟其中道理確實深刻。勤,就是要求我們做人做事不要怕辛苦,不偷懶不怕出力,勤于思考勤於動手,即印證着行勝於言教誨。實,就是做人做事不投機取巧、不蠅營狗苟,要腳踏實地、實實在在。肯幹,就是要努力、要擔當,對事業要有追求,這是成功的唯一途徑。勤實肯幹既要求家裏門風正,也要求家人要有清清白白的行為,光明磊落的態度,這是對廉潔的一種樸素詮釋。父親的教誨是我思想和行為的準則,是我對自身、對家人要求始終恪守的標準,它根植於家庭,規範着家人,是家庭的核心力量,不僅讓我行的正走的遠,更激盪着我的小家庭能積極向上努力而為,我想這就是最好的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ykmj6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