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海拉爾鬆調查報告

海拉爾鬆調查報告

彰武縣海拉爾鬆調查報告

海拉爾鬆調查報告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海拉爾鬆在彰武地區的優質營造技術,以刺槐在東北地區的多年營造技術,總結了多地營造的主要技術和栽植技術以及樹種的生長特性,通過分析彰武地區的地理概況,結果表明海拉爾鬆可以彰武地區正常或者很好的生長。特獻本文為彰武地區海拉爾鬆的優質營造技術獻出一份力量。

關鍵詞:海拉爾鬆 彰武 優質營造

樟子鬆又名海拉爾鬆(日)、蒙古赤松(日)、西伯利亞鬆、黑河赤松,為松科大喬木,樟子鬆是我國三北地區主要優良造林樹種之一。

樹幹通直,生長迅速,適應性強。嗜陽光,喜酸性土壤。大興安嶺林區和呼倫貝爾草原固定沙丘上有樟子鬆天然林。解放後,人工林有很大發展。東北和西北等地區引進栽培的樟子鬆,長勢良好,而在遼寧省章古台沙地引進栽培的樟子鬆,已經是綠樹成蔭,防風固沙效果顯著。

一、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樹高15 - 20米,最高30 米。最大胸徑1 米左右。樹冠卵形至廣卵形,老樹皮較厚有縱裂,黑褐色,常鱗片狀開裂:樹幹上部樹皮很薄,褐黃色或淡黃色,薄皮脱落。輪枝明顯,每輪 5 - 12 個,多為7 - 9 個, 20 年生前大枝斜上或平展,一年生枝條淡黃色,2 - 3 年後變為灰褐色,大枝基部與樹幹上部的皮色相同。芽圓柱狀橢圓形或長圓卵狀不等,尖端鈍或尖,黃褐色或棕黃色,表面有樹脂。葉兩針一束。稀有三針,粗硬,稍扁扭曲,長5 - 8 釐米,樹脂道7 - 11 條,維管間距較大。冬季葉變為黃綠色花期5 月中旬至 6 月中旬,屬於風媒花,雌花生於新枝尖端,雄花生於新枝下部。1 年生小球果下垂,綠色,翌年9 月- 10 月成熟,球果長卵形,黃綠色或灰黃色第三年春球果開裂,鱗臍小,疣狀凸起,有短刺,易脱落,每鱗上生兩枚種子,種翅為種子的3 - 5倍長,種子大小不等,扁卵形,黑褐色,灰黑色,黑色不等,先端尖。千粒重隨產地植株變化大,紅花爾基產7.9 克,大興安嶺5.4 克,章古台地區10 -12 克。

二、分佈

它主要分佈在我國的大興安嶺北部(北緯50o以北),西起莫爾道戈、金河、根河,東到新林、呼瑪線以北有連續成片分佈,以南伊圖裏河、免渡河、阿爾山等地有呈帶狀或塊狀分佈的純林,有與興安落葉構成以樟子鬆為主的混交林。多生長在海拔高300 -900 米的向陽陡坡或陽坡。在呼倫貝爾盟草原起伏的沙丘還生長着良好的天然樟子松林。由海拉爾往南從錫尼河開始,沿伊敏河經紅花爾基,罕達蓋至中蒙邊界的哈拉河附近,有一條斷斷續續的樟子松林帶,在海拉爾市的西山沙丘上殘留有小片松林。天然林通常在沙土和山地石礫土上形成純林。此外河北,陝西榆林,內蒙古,新疆等地引種栽培,生長尚稱良好。

三、生物學特性

樟子鬆耐寒性強,能忍受 -40 - -50 ℃低温,旱生,不苛求土壤水分。樹冠稀疏,針葉稀少,短小,針葉表皮層角質化,有較厚的肉質部分,氣孔着生在葉褶皺的凹陷處,乾的表皮及下表皮都很厚,可減少地上部分的蒸騰。同時在乾燥的沙丘上,主根一般深1 - 2 米,最深達 4 米以下,側根多分佈到距地表 10 - 50 釐米沙層內,根系向四周伸展,能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1967 年是遼寧省章古台地區比較乾旱的年份,六月份固定沙地 0 - 125 釐米沙層含水量為 2 - 3% , 12 年生落葉松因乾旱大部分死亡,楊樹等闊葉樹種的葉子黃枯或部分脱落,而樟子鬆仍然正常生長。

樟子鬆是陽性樹種,樹冠稀疏,針葉多集中在樹的表面,在林內缺少側方光照時樹幹天然整枝快,孤立或側方光照充足時,側枝及針葉繁茂,幼樹在樹冠下生長不良。樟子鬆適應性強。在養分貧瘠的風沙土上及土層很薄的山地石礫土上均能生長良好。在章古台沙地上曾先後栽植針闊葉樹種 30 餘種,唯樟子鬆能適應沙地不同部位環境條件,即使在條件最差的丘頂也能生長。此外,在榆林,伊克昭盟等地區沙地上也生長良好。過度水濕或積水地方,對其生長不利,喜酸性或微酸性土壤。在黑龍江林科院肇東實驗林場薄層碳酸鹽草甸黑鈣土 上 pH7.6 - 7.8 總含鹽量 0.08% ,生長髮育良好, pH 值超過 8 ,含碳酸氫納超過 0.1 即有不良影響。

樟子鬆抗逆性強。據調查10年生油松曾受到松針鏽病的危害,而相鄰的樟子鬆受害較輕;對鬆梢螟危害與油松相比亦有較強的抵抗力;遼寧南部地區,赤松、油松均遭鬆幹蚧危害,唯獨樟子鬆未發現受害。

樟子鬆壽命長,一般年齡達150 - 200年,有的多達250 年,在章古台的條件下,5 齡以前的生長緩慢,6 - 7 年以後即可進入高生長旺盛期(每年高生長量30 - 40 釐米),如人工固沙區 21 年生樟子鬆平均高達 8.6 米,胸徑 14.8 釐米,最高 10.4 米,胸徑 25 釐米。

四、樟子鬆人工林幼林生長狀況

在科爾沁沙地章古台附近引種栽培已20 多年。一般成活率達75 - 85% ,最高達90% 以上。樟子鬆幼樹針葉翠綠,枝幹茁壯,頂芽飽滿,長勢旺盛,並已開花結果,生長狀況良好比栽植在沙地上的油松在抗旱耐寒方面顯的更為穩定。

(一)物候期

章古台地區,樟子鬆於 3 月下旬當氣温平均上升到 0.2 ℃時,樹液開始流動, 4 月中下旬平均氣温 8.3 - 10.6 ℃,葉芽膨脹(即頂芽向上生長), 5 月上旬平均氣温 13.1 ℃時葉芽展開,葉尖露出。到五月中下旬平均氣温升至 16.5 - 18.6 ℃,針葉從葉鞘中長出,從樹葉流動至針葉吐綠需時 40 - 50 天。 13 - 15 年生時開花結實。 4 月末到 5 月上旬雄花開放, 5 月上下旬雌花相繼開放,雄花比雌花的花期早 7 - 10 天,開花期可持續 15 - 20 天,球果二年成熟,在固定沙地上 1 株 15 年生幼樹最高可產鮮球果7 公斤。

(二)生長量

樟子鬆幼樹從葉芽膨脹時開始高生長, 5 月中旬大部形成頂芽,到 5 月末頂芽已基本形成,直至6 月中旬高生長基本停止。1年中高生長量旺期是5月佔全年總生長75 - 85% ,尤以5 月中、下旬生長最快。以後雖有少許的高生長,是由於頂芽逐漸成的結果。粗生長和高生長几乎同時開始,但比高生長結束晚,一直延續到9 月末,其中以5 - 8 月生長較快。樟子鬆栽後最初幾年的高生長比較緩慢,特別是在栽後的第一年裏,由於起苗時根系受到損傷,短時間內根系不能從土壤中充分吸收養分,比正常生長晚 20 - 30 天。第二年高生長量平均10.6 釐米,第五年,年平均生長量38.8 釐米,可見此時的高生長量已大大加快。栽後16 年,年平均生長量 55 釐米。樟子鬆17 年生時平均樹高6.6 米,最高達7 米。在低平固定沙地上,連續測定一株18 齡樟子鬆幼樹,長勢比較好,樹高8.74 米,胸徑13.6 米, 其胸徑年平均生長量為1.03 米 , 最粗達1.48 米 , 説明樟子鬆的直徑生長也是很迅速的。此外沙地樟子鬆人工林比天然林生長的快。人工林7 年時,樹高達1.6 米,天然林(海拉爾沙質草原)15 年生時才能達到這樣高度。天然樟子松林生長之所以慢,是由於處於無人管理的自然狀態,而人工樟子松林由於經營管理改變了生境條件,因此,其生長較天然林要快。但同是人工林,由於所處的立地條件不同其生長也出現很大差異。樟子鬆不大耐庇廕,在受壓陽光不足的情況下,表面為芽小、枝幹纖細、生長不良。在立地條件相同的沙地上同時栽植的樟子鬆、油松可看出:樟子鬆在樹高、直徑和材積生長等方面都比油松好,如果和栽植在較起伏的固定沙地上小葉楊和小青楊比較,樟子鬆生長的優勢就更加明顯了。以樟子鬆年平均高生長量為 100 ,則小葉楊為63% ,小青楊為67% ,直徑生長相應的,小葉楊為56% ,小青楊為 52% 。此外,引種到榆林、紅石峽流沙人工固沙區 1964 年春引種樟子鬆 , 15 年生樹高4 -5 米,直徑 7-8 釐米。樟子鬆在乾燥瘠薄的沙層中,可形成強大的根羣,在固定沙地上生長的 9 年.生樟子鬆水平根,集中分佈在20 -160 釐米深沙層中,強大的骨幹根12 條,主要分佈在10 -50 釐米的沙層中,水平根向外擴展到6 米左右。根幅可達12 米長,並在水平根上生有許多下扎的垂直根,最深達 4.7 米。

五、栽培技術

(一)採種

天然樟子松林15-20 年左右開始結實,豐年間隔期 3-4 年,其中有的個別年出現小年。春秋兩季均可採種,秋季在 9 月中、下旬至 11 月上、中旬,春季 3 月上旬到 4 月中、下旬。結實中等年份,一般每株母樹可採球果 8 斤左右,每人每日可採球果 50-80 斤,每斤 40-50 個球果,一個球果中含種子 25-40 粒。但因樹齡不同結果量和球果內種粒多少也有差異。因球果堅硬,不易開裂,種子調製較困難。露天涼曬雖簡便易行,但脱粒時間過長,最好採用室內烘乾法,將選淨的球果放入分層木架的種盤上(或簾子上),在室內加温烘乾,室內温度要保持在 45 -50 ℃(以上層為準),不宜超過 50 ℃以上,經過 3-4 天,60%以上的球果開裂,用手搖淨種器或敲打振落脱粒。如球果開裂不完全,可放入 40 -50 ℃的温水中浸泡 5-10 分鐘,浸透撈出再烘乾,經 2-3 天,球果可大部分開裂脱粒。乾燥過程中要注意勤翻動球果(每天 5-6 次)經常檢查室温,注意通風換氣。一般球果出種率為 1-2% ,經過動翅篩選,種子純度可達 90% 以上。

(二)育苗

1 、育苗地的選擇:選土壤疏鬆、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質比較肥沃的沙壤土作圃地。如有條件,最好選擇前茬是鬆、柞育苗地,因為這種圃地含有大量對鬆苗和生長有益的菌類,能促進幼苗的發育和增強抗性。但不宜在一塊地連續多年播種,否則因播種地澆水次數,土壤板結,苗木生長不良,一般宜 1 年與2年生鬆苗相互輪作。如果在沙性較大的土地上育苗最好多施一些河泥等有機肥料,以改良土壤,增強土壤吸水保肥能力,促進苗木根系發育和地上部分的生長。

2、施肥:為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性質,育苗地應施足底肥,以保證苗木生長有足夠的營養,底肥要用經過充分發酵的廄肥或堆肥,每畝施2-3 萬斤。施肥方法,在作牀前將肥料均勻的撒在育苗地上,然後用梨或人工進行攪拌使肥料均勻的混合在耕作層土壤中。

3 、種子處理:為促使播種後種子迅速發芽,出苗整齊,增強苗木抗性,在播種前,種子應進行催芽。其方法有以下幾種方法:

(1)雪埋在1-3 月間選擇背陰處,降雪後把雪收集起來,放在事先準備好的坑中或地面上,厚度 30 -50 釐米,然後將種子用 3 倍雪拌勻盛入麻袋或木箱等容器中,置於雪上,再用雪將上部及四周蓋嚴。為防止早春雪溶化,在雪上覆40 -50 釐米的雜草。播種前3-5 天將種子由雪中取出,置於向陽處(或用清水化雪),待雪化淨後,用0.5% 的高錳酸鉀消毒2 小時,撈出後稍陰乾既可播種。亦可將種子置於温暖處進行短期催芽50% 種子裂口時,即可播種,發芽率70.1% 。如冬季無雪亦可將種子混入碎冰中(冰越小越好)進行埋藏。

(2)混沙埋藏播種前10-20 天,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背風向陽的地方挖埋藏坑,坑深寬各50 釐米,長度依種子數量而定。在坑底鋪上席子,然後將消毒的種子混兩倍的濕沙放入坑內,夜間用草簾蓋上,以保持温度,白天將草簾掀起,上下翻動,並適量澆水,經15-20 天大部分種子即裂嘴,就可將種子由沙子中篩出進行播種,發芽率達62.5% . 如不能及時播種時,則應停止翻動,並加覆蓋物或移於陰涼處,降低温度,控制發芽。

(3)温水浸種播種5-7 天,先將種子消毒後,再用40 -60 ℃水浸種一晝夜,撈出後放在室內温暖處,每天用清水淘洗一次,到種子有50% 裂口時播種,發芽率達34.5% 。

(4)作牀一般採用高牀作業,牀高10 -15 釐米,小步道寬50 釐米,牀面1 米, 長 10 米。作牀時可先作下牀,充分灌足底水,待水滲下後,再將步道土翻到牀上摟平壓實,並保持牀面平坦,以免遭雨或澆水時,種子幼苗被衝淤,影響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

五、病蟲害防治

(一)鬆苗立枯病

此種病害發生在1-2 年生幼苗上,也有發生在3年生大苗上的,但以一年生的發病率最高。病害症狀隨着苗木生長時日增加而變化,一般表現出以下四種類型:爛芽型立枯病、猝倒型立枯病、莖葉腐爛型立枯病和根腐型立枯病。

引起幼苗立枯病的病原菌主要是絲核菌、尖孢鐮刀菌。一般説來,土濕低温時,絲核菌多、土壤乾燥,氣温高時,鐮刀菌多。幼苗被害後,經幾小時就發病,因而傳染很快。出苗後發病時用藥防治:30% 蘇化911 粉,每畝用藥量0.75 公斤作藥土,撒在苗牀面上,或每畝用30% 蘇化911 乳油720 毫升加水250 -500 公斤,或新吉爾滅1 :5000 倍也行。每次施藥10-30 分鐘後,噴清水一次,洗掉葉上藥液,免去藥害。

(二)油松球果螟

藥劑防治:幼蟲轉移危害期間40% 樂果乳油400 倍液,或50% 敵百乳油100 倍液或90% 晶體敵百蟲300 倍的液體或80% 敵敵畏乳油1500 倍液或20% 蔬果磷乳油500 倍液。成蟲出現後,每隔7 天噴1 次6% 可濕性六六六200 倍液。此外,也可在蟲產卵期間施放赤眼蜂,每公頃放蜂15 萬頭左右。

(三)鬆梢螟

在章武地區,1 年兩代,以不同齡期幼蟲在樹梢內蛀成蟲道越冬,少數幼蟲在樹幹皮下越冬。防治方法同油松球果螟。

(四)鬆縱坑切梢小蠹蟲

樟子鬆、油松等皆受其害。主要危害鬆梢和健康樹幹基部,而且病腐木、枯立木、風倒木和風折木則受害更甚。防治方法除保持林地衞生外,噴六六六粉劑。

(五)落葉松毛蟲

危害針葉,在章古台地區1 年發生1 代,每年4 月中旬前後開始危害。防治方法是搞好蟲情測報工作的同時,幼蟲食葉期噴松毛蟲桿菌,成蟲期設黑光燈誘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85zg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