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紅色走讀調查報告

紅色走讀調查報告

在本次“紅色走讀”的競賽活動中,我們雲遊覽了——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隊員們細心參觀,認真總結,對本次雲上游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之旅有着很深的感觸。

紅色走讀調查報告

一、對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的整體認識

在本次遊覽中,通過參觀紀念碑、長征渡口和紀念館內部,我們瞭解到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位於於都縣城東門,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是中央紅軍渡過於都河出發長征的八大渡口之一,毛澤東、周恩來、博古等中央領導人及其由中央機關組成的第一、第二野戰縱隊就是從這裏邁出長征第一步的。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是目前全國唯一 一處展示中央紅軍長征出發歷史的主題性紀念館。館中陳列分為兩層,一樓為長征出版物博覽中心,集長征出版書籍、音像製品展示、VR、AR體驗以及紅色課堂為一體,二樓陳列採用各種現代化手段,直觀展示中央紅軍出發長征的歷史。

我們着重參觀了紀念的第二層,瞭解到了“中央紅軍長征的背景”、“中共中央祕密準備戰略轉移”、“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主力集結於都”、“中共中央和紅軍主力夜渡於都河出發長征”和“永遠的長征”。我們認為,該紀念館有利於幫助人們更好的回顧歷史、瞭解長征、學習長征的精神。紀念通過採用文字、圖表、照片、聲、光、電等現代化手法展現出了中央紅軍長征的背景、準備以及在於都集結出發的歷史和於都人民無私奉獻支援紅軍的魚水之情,再現中國革命偉大轉折及蘇區人民支援紅軍的歷史場景。

二、“走讀計劃”   

若抵達實地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首先,我們的團隊將會認真瞭解並參觀整個紀念館,並通過館內的長征出版書籍、音像製品展示、VR、AR體驗以及紅色課堂等多個方式全方面學習和感受長征文化和長征精神。細細體會長征過程中發生在軍民間温暖又感人的紅色故事。其次,通過聽館內專業解説員的講解和向解説員提問的方式,更加深刻地學習我們在雲端遊覽紀念館時,感受不到的歷史細節,並更加系統全面的感受長征的不易。最後,我們會嘗試在紀念館做一名志願解説員給旅客進行解説,以實際感受、不同角度更深層次感受長征文化。若有機會,我們還會走訪當地參加過長征的老兵,從他們的口中瞭解更加富有人情味的,更加直觀帶有情感色彩的長征是如何一番景象。

三、印象最深的紅色故事

在參觀整個紀念館之後,我們發現一件藏品、一張照片都代表一個令人驚歎,感動的紅色故事......

這些故事中令我們最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送郎當紅軍”。紀念館的櫃裏陳列着一盞馬燈,它的主人名叫鍾招子,於都縣窯前村的農户鍾招子有10個兒子,8個當了紅軍。從兒子走的那天起,每當夜幕降臨,鍾招子就在家門口掛上了一盞馬燈,等着兒子們回來,這一等就是十幾個年頭。後來,鍾招子把眼睛哭瞎了,可是她每天晚上還要點亮門前的馬燈。 1949年,人民解放軍進駐於都。鍾招子就守候在隊伍的必經之路上,一次次詢問,一次次失望,整整三天三夜。 她和兩個兒子一起,在村後竹篙嶺的大樹下,挖了一個墳。每逢清明,她會帶全家來插香祭奠。當故事進入了尾聲,我們彷彿能看到這位偉大的母親在面對自己孩子屍體時的歇斯底里,心底不禁變得沉重同時又敬佩萬分! 據統計,當時於都有34萬人口,約1.6萬人參加了長征,1萬餘人犧牲在長征路上,其中1000多人沒有姓名記載。不知道有多少母親為遠行的兒女在家門口點亮了一盞燈,也不知道有多少兒女再也沒有機會見到燈光裏的母親。然而死去的和活着的人都明白,離別和等待不是沒有意義。那些不能歸來的兒女用他們的鮮血鋪就了通往勝利的道路,而燈光裏的母親雖然沒有等到兒女歸來,卻等來了新中國的繁榮富強和光明。 那些艱難困苦的歲月早已過去,但長征精神引領着一代代中華兒女艱苦奮鬥,百折不撓。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更應牢記光榮傳統,弘揚長征精神,勇做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為實現繁榮昌盛的中國夢貢獻我們的青春和力量!

四、我們的收穫

通過雲遊覽“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我們更加深刻的認識了紅軍長征的歷史,瞭解到其中的困難和發起長征的原因,感受到了老一輩革命領導的不易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對現在如此美好的生活感到更加珍惜,也明白為何要一切為了人民,通過成列館內一件件展品背後令人驚歎的紅色故事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民羣眾力量的強大,明白了何為軍民魚水情。

參觀“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可以使大家更瞭解那些中國共產黨偉大的革命事業,增強我們的愛國意識,增加同學對黨和國家的歸屬感,學習好紅軍精神,進一步瞭解黨和國家的革命歷史,提高政治覺悟,學會把自己的利益與黨和國家的利益結合起來。

標籤: 走讀 調查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jllo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