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非急救轉運服務產業調查報告

非急救轉運服務產業調查報告

一、背景概述

非急救轉運服務產業調查報告

隨着社會老齡化加劇,行動不便老人的轉運、患者出院等非急救轉運需求激增,佔用大量急救資源,而120急救屬於院前急救醫療資源,是針對需要到院進行急救的病員以及大型突發事件事故的緊急救援,並且非急救轉運服務產業良莠不齊,“黑救護車”轉運普遍存在。

2023年5月,國家衞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印發《改善就醫感受 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積極探索非急救轉運服務。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等要率先開展非急救醫療轉運服務試點,建立非急救醫療轉運服務平台,實現統一呼叫號碼、統一受理呼叫、統一指揮調度,對急救與非急救進行分類調派和管理,不斷滿足患者急救和非急救醫療轉運需求。”

非急救醫療轉運是為患者在非急救情形下前往醫院就診提供的院前轉運護送服務,以及出院後返回住處或其他場所提供的院後轉運護送服務。該服務以救護車為工作平台,車上照護內容主要包括吸氧、監護、輸液等延續醫院內治療的行為及相關護理、照看工作。這就是非急救轉運服務的意義,為大量不屬於院前急救的轉運患者提供安全、專業、舒適的轉運服務為保障。此前120急救和非急救轉運服務分割不清,隨意撥打120院前急救熱線會佔用有限的公共急救資源。因此,積極探索非急救轉運服務,建立規範機制,勢在必行。

二、建議

(一)引入社會力量,成立市場化運營平台。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非急救事業發展,成立集調度、客服、轉運為一體的非急救轉運平台,提供規範化非急救轉運服務。加強非急救轉運平台能力建設,完善運營資質和管理、機構規模、硬件與軟件配置等標準規範,建立准入退出、責任追溯、服務反饋、質量監督等工作機制,及時將符合條件機構納入非急救轉運體系。

(二)建立信息化服務平台,實施多方式預約服務。以信息化為支撐,開展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線上24小時預約服務,羣眾能夠時時網上預約車輛和結算,獲知派出車輛運行軌跡,查詢“救護車”真偽,同時開通電話預約服務,方便老年人等羣體。當羣眾撥打120時,市急救中心將呼入電話推送到非急救轉運平台,實現無縫銜接。

(三)開展多元化轉運服務,滿足百姓多種需求。提升急救與非急救分級管理、分類調派的能力,制訂分級辦法,將急救需求、航空需求、非急救需求分級,由市急救中心、非急救轉運平台分別調度,實現非急救呼叫有效分流,提高急救與非急救服務效率。針對非急救轉運需求,平台可以將其分為普通護送、高級護送、護理護送、監護護送等多種類型,在設備配置、人員配備上提供個性化服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k613d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