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關於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調查報告

關於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調查報告

全力打造“審批事項少、收取費用低低,辦事效率快、服務水平優”的營商環境,讓羣眾和企業“最多跑一次”,是區委區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倒逼政府簡政放權的重大決策部署。特別是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把民營企業“兩個健康”列入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重大決策部署。殷都區委統戰部、工商聯把“兩個健康”列為對基層工作重要考核項目進行推進,我們許家溝鄉成為全區第一批示範鄉鎮

關於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調查報告

元月4日,由區工商聯唐芝蘭帶隊,組織相關部門和5個鄉鎮到鶴壁市淇縣、淇濱區進行考查學習,我們的“兩個健康”推進到了快車道。回來後,我鄉進行了專題調研。通過召開部門座談會,企業座談會,實地考察行,現場聽取企業辦事人員和羣眾意見建議等方式,對區相關部門和企業放管服改革推進情況進行了重點調研,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區我鄉深化放管服改革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區把“放管服”改革作為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的“牛鼻子”,加大放權力度,提高審批效能,讓“放”的效果持續顯現、“管”的制度不斷健全、“服”的體系逐步完善。

一是取消審批事項實現有效銜接。截至去年底,我鄉全部落實上級各項下放項目鄉企業辦,便民中心等窗口單位無收費項目。

二是推進相對集中行政審批。按照推進政務服務“兩集中,兩到位”和“應進必進”相關要求,凡與企業生產經營、羣眾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政許可事項,均已納入行政服務中心辦理。

三是深化審批流程再造。根據《行政許可事項通用目錄》和區級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對三年來行政許可及公共服務事項進行再梳理,進一步簡化辦事流程,減少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限,精簡申請要件。目前,壓縮審批時限達80.4%,即辦件數量達到所有審批事項的56%,行政審批事項實際提前率達到95%。

四是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程,目前全鄉涉及行政審批的多個部門多個審批事項全部納入網上審批系統。其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利企便民。

五是建立了服務標準體系。實現了行政審批、辦事程序、服務模式、評價體系標準化。

二、我區我鄉放管服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工作實踐中,我們發現當前政務服務工作與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與人民羣眾的期待相比,還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

(一)改革實效與社會各方期盼還有差距。政務服務中心是提高審批效率、優化投資環境的重要平台,但目前有些行政審批事項,名義上進了中心,實際是還有“兩頭辦理”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心功能作用的發揮,有的“一個窗口辦結”、“一次取件”貌似節省企業取件頻次和時間,實際前提是全部一齊了一次才能取走。在一些環節還存在辦事流程名,審批時間長,手續繁瑣,資料重複提供,辦事窗口設置不足,工作人品素質不佳筆問題,改革實效與羣眾期盼仍存在一定差距。

(二)“放權”和“接棒”銜接不順暢。一是部分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專業性,業務性強,權責不匹配問題突出,存在“接不住”或“接不好”現象。如鄉農業中心對應農業、林業、水務、畜牧、農經、扶貧、鄉村振興等多個局委,我鄉現無專業技術人員,有些下放職能一時難以履行到位。二是個別放權與實際契合度低,如交通、地震等在鄉級辦理量很小,部分事項甚至“零辦理”,造成設專人浪費、不設專人又不懂專業的兩難局面。

(三)政務服務效能有待提高。一是行政審批機制需進一步完善。特別是投資項目審批環節多、審批時限長等包

題依然存在,有些還比較突出,一個備案項目從立項到開工,一般都要經過10多個職能部們。20多個宙批環節,各種

審批要件、程序、環節依然繁多。二是各系統改革缺乏統一標準。如婚姻證明、單身證明、親屬證明等,這些證明可必不可少,導致羣眾不知所措,三是工作作風承需轉變。“門好進、臉好看、就是事辦不成”的情況還客觀存在,特別是服務新經濟方面,非傳統企業及其工作人員素質能力跟不上,敷衍塞責、推諉拖沓現象偶有發生。

(四)信息共享存在壁壘,“互聯網+”等創新手段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政府相關部門聯通和審批信息的共享,但不少部門的核心業務系統都是在縱向網上運行,條塊分割嚴重,尚未互通共享數據,公民的户籍、教育、就業和企業的工商、税務等基本信息處於碎片化狀態,使得同一件事項需要多次錄入,增加了基層工作量,影響了審批效率,“一網受理”仍有侷限。

(五)專業性人才面臨挑戰。審批工作涉及範圍不斷拓展,人員數量和素質還不能滿足實際需要。正式人員還未到位,目前政務大廳工作人員大多是各單位推送的,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有的超前服務意識不強,主動對接項目、服務項目氛圍還不夠濃厚。行政審批局人才建設面臨嚴峻挑戰,尤其是窗口部門人員緊缺,“人少事多”影響登記工作效率。

三、進一步深化我區放管服改革的幾點建議

要真正實現“減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總體要求,就必須牢牢堅持以羣眾獲得感和幸福感為出發點,將改革進行到底,打通服務羣眾的最後一公里,使羣眾的需求與政府的服務實現無縫對接。

(一)着力做好行政審批局改革前後銜接工作。一是開展行政審批“清零”工作。對各部門實施的行政許可、公共服務等事項予以清空,重新梳理、重新論證、重新確認,並對原有的行政審批事項進行精簡規範。二是做好整體設計,統籌謀劃機構設置、事權劃轉。對能劃轉的審批事項,實行一次性劃轉到位:對暫不能劃轉的審批事項,在行政服務中心設立窗口,由相關部門進駐或在原部門設置的辦事服務大廳辦理。

(二)健全保障機制,提高接權能力。放管服改革,“放”是前提,“管”是基礎,“服”是目的。一是要充分發揮我區改革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強化對改革目標的系統謀劃和過程把控,推進政府、市場、社會同向發力,加快構建政府部門間、政府與市場間,政府與社會間的新型合作關係,形成改革整體推進合力。二是建立健全“事權、人權、財權”對等保障機制,特別是應本着人隨事走的原則,在下放事項的同時,幫助接權單位培訓人員、完善設備、提高水平,杜絕“甩手掌櫃”,讓基層政府有動力、有能力承接好審批事項,切實解決服務羣眾“最後一公里”問題。三是接權單位要本着接住接好的原則,搞好協調對接,在充實力量、提升能力的同時,加強同上級業務部門的聯繫溝通,共同應對權力下放後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確保下放事項安全着陸。

(三)優化公共服務,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加快構建政務服務“一張網”,推進各類服務事項預約、申報、辦理,查詢等全流程網上運行,實現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證件聯用、信息聯通、服務聯動”。大力推動實體政務大廳,網上政務平台,移動客户端,自助終端,服務熱線等綜合運裏,促進線上線下一體運行,最大程度地便民。對相關部門已取消而其他部門仍要求羣眾出具的各種證明,應通過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來核查解決,而不應該找羣眾提供。

(四)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提升服務質效。一是制度標準先行,整合服務資源,打破政務資源交換共享的壁壘,推動服務資源整合聯動,實現一體化、智能化、個性化的政務服務,讓羣眾少跑腿、多辦事,爭取“最多跑一次”,甚至“最好不用跑”,切實增進路南人民羣眾的獲得感。二是升級信息平台,增強技術支撐,充分利用雲計算、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不斷改進政務服務平台功能,真正做到讓民眾通過登錄網上辦事大廳,可以輕鬆完成在線審批、業務查詢等辦事手續。

(五)明確責任主體,加強隊伍建設。一是儘快完善行政宙批局人品配備,完成對進駐窗目單位的審批事項,辦件流程,人員情況調研摸底,形成行政許可,公共服務等事項和窗口工作人品清單,為審批崗位設定及審批事項劃轉提供準確事實依據。二是按照“宙管分離”的原則,制定部門審批責任清單,明確宙批主體,細化職責分工,建立登記註冊、行政審批、行業主管相互銜接的監管機制,確保“事有人管、責有人負”。三是加強審批隊伍建設,培養公僕意識,增強服務羣眾的能力。建立健全考核、問責機制,以健全的制度約束人、管理人。充實一線人員力量,強化人品學習培訓,由原單位對現崗工作人品進行業務培訓,確保能在短時間內孰悉工作,儘快進入魚色。

2023年元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oqer5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