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對大學生就業現狀的調查報告新版多篇

對大學生就業現狀的調查報告新版多篇

對大學生就業現狀的調查報告新版多篇

大學生就業困難現狀 篇一

就業問題是社會問題,它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表”。在我國耕者有其田,勞者有其工,則更是歷史上各朝各代的人一直在追求的一種社會理想。大學生羣體中的就業困難羣體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沒有遇到困難,但在參與就業時困難卻很突出,這種現象無論是對用人單位,還是對學生本人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分析大學生就業困難羣體的構成狀況,解決其面臨的現實問題,尋求針對這一弱勢羣體的扶助對策是一項當務之急的任務。

一、就業困難羣體是大學生羣體中的客觀存在

大學生就業困難羣體泛指由於家庭、經濟背景、個人的主觀因素、生活經歷、社會關係、心理品質的完善程度、身體條件、所學專業及在某些方面有欠缺的,不能被用人單位接納認可的羣體。①根據調查顯示這部分學生佔北京聯合大學師範學院畢業生的26%,並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就業困難羣體是開展就業指導的重點和難點,為學生解決就業問題,使他們順利走入社會,是幫助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內容。

1、困難羣體的種類

(1)綜合困難羣體。一部分學生由於交往能力較差,思維能力有限,無法主動表達出自己的意願,也不能獲取對方的用人信息,不懂得主動向用人單位推銷自己;還有一些學生職業道德和行為習慣較差,缺乏責任感,缺乏堅強的意志品格,缺乏吃苦精神,給自身就業增加了難度。

(2)由於身體條件形成的困難羣體。一些學生雖然專業水平不差,但對於有些比較看重外表形象的單位,則顯不出自身的優勢,工作條件較艱苦的崗位則根本不收女生,造成了許多理工科女生就業難的現象。

(3)定位不準形成的困難羣體。有的學生在擇業過程中,對自身的專業水平和個人能力評價不實事求是,沒有認清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擇業目標與現實之間存在着較大的反差,導致錯失很多工作機會;還有的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出現自卑、依賴、盲從的交織心理過程,沒有明確的目標,人云亦云,患得患失,最終導致就業失敗。

上述三種就業困難羣體是就業指導過程中碰到的主要困難類型,歸納起來就是就業困難、有業不就和有業難就。每一名學生,只要他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質,正常參加大學學習,每天認真學習,探求知識,那麼就應該受到尊重和寬容,受到必要的指導。因此,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指導,才是對待困難羣體的態度。

2、困難羣體的特點

(1)不能及時就業。這是這個羣體的標誌,也是這個羣體的特徵。受就業困難的影響,該羣體的學生在學習和生活方面較脆弱,經不起挫折或打擊。他們的注意力就是其自身的就業問題,就業問題順利解決,則標誌着其擺脱了就業困難。

(2)社會活動參與減少。就業困難的學生對學校及社交生活參與相對較少,除非與就業有關,其精力和心理對上述活動有一定的排斥,造成社會需要、學校生活對其的政治影響和文化交流減少。

(3)心理上比較敏感。大學生就業困難羣體在就業上的困難和社會生活中的相對弱勢,使他們的心理壓力高於有就業意向的大學生羣體,相對失落,茫然、不滿、焦慮甚至仇恨的心理伴隨着學生,對生活和社會缺乏應有的熱情。

(4)難以得到實惠。在我國經濟高速、健康、持續的發展中,各行業的從業者的收入都得到了相應的改善,他們的收入水平不斷提升,如不參與到各類工作中,則難以體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實惠,影響其對社會改革、經濟發展的信心。

3、困難羣體的思想狀況

困難羣體在思想上擁護黨的領導。根據《北京聯合大學思想和行為特點調查》,83%的學生對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抱有信心,對改革開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表示滿意,能克服困難去追求理想,顯示了學生們追求理想的執着與堅定,同時對中國政府的執政能力充滿信心。他們贊成國家的就業政策,即“市場導向,政府調控,學校推薦、學校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83.36%的大學生對學校的教學工作總體評價比較滿意。依賴和埋怨不能解決問題,要在就業競爭中獲得更多的機會,最好的方法是在競爭中總結經驗,提高自身素質,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但仍有部分學生對國家有關的就業政策和措施不瞭解,對學校給提供的就業信息不滿意,對找到工作崗位的信心不足,對人對事冷漠。"

二、積極應對,幫助大學生困難羣體就業

多年來,廣大教育工作者在解決就業困難羣體就業方面不斷探索,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發揮班主任、輔導員的作用

輔導員與學生接觸機會多,時間長,具有相對的穩定性,通過介紹就業形勢、社會需求及就業政策,為學生提供高效優質的就業指導和信息服務,幫助學生擺脱心理壓力,達到就業的目的。對就業困難羣體而言,可將就業指導貫穿整個大學四年,並在不同的階段開展不同的社會實踐,以輔助學生職業意識和就業競爭力的培養。在一年級培養自我認知能力;二年級培養職業素質,塑造和完善自我,提高綜合素質;三年級鍛鍊實踐能力,提高責任感、自信心和受挫能力;四年級面對就業問題分類指導,重點是就業技巧和心理調適,以達到符合自身特點的職業崗位的要求。

2、從制度方面解決就業困難羣體學生就業

一個好的產品可以產生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活動中,好的畢業生同樣可以產生好的社會效益。從大學生困難羣體的特點出發,根據崗位要求的高低,可以採取相應的援助策略。對沒有崗位可去的就業困難學生,優先提供要求低的崗位,解決崗位有無的問題;對有崗位可去,但猶豫不定的學生提供中等要求的崗位;對崗位要求較高的學生,則推薦一些素質較高的困難學生參與競爭,採取了遞進的援助措施,實現了在就業困難羣體中的分類指導。

3、發揮家長作用開展就業指導

在大學生的擇業過程中,家長起着重要作用,父母的價值觀、擇業觀極大地影響着子女的擇業觀。家長也要從學生成長成才的角度來考慮,緩解畢業生就業心理壓力,採取積極、健康的心態幫助學生渡過求職擇業的難關。多年的就業工作經驗告誡我們,就業工作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與協助,家長通過了解有關政策、法規、形勢等,配合學校的就業指導心理輔導同步進行,互相補充,以實現畢業生順利就業。

4、積極開展心理指導

有心理學家曾説過:“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人際關係的適應”。早在新生入學時教師就應積極引導大學生主動融入同學羣體,積極參與學院的各種校園活動,及時發現心理不適應的學生。對於性格內向的學生,要多給予鼓勵,引導他們正確評價自己,消除自卑,接觸不同性格的同學,摸索與大多數同學的相處之道,為以後適應職場競爭做好準備;對就業期望值過高的學生,則推薦層次較高的工作,並耐心地幫助他們分析,客觀地評價自己,以便適時就業;對於缺乏實踐能力和實習經驗的'學生,鼓勵學生勇敢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引導他們學會整合資源,將輔導員、專業教師、校友等資源合理利用,建立自己的信息網,拓寬擇業面。

5、構建個人的支持系統

指導學生明確自己的支持系統,這個支持系統是指個人在社會關係網絡中所能獲得的,來自他人的物質和精神上的幫助和支援,社會關係是指親人、朋友、同學、教師等。教導學生困難羣體也需要彼此支持,共同發展,必要的時候,也要懂得求助;要有意識地去經營它、維護它。建立的過程也是學生了解社會、融入社會的過程。如果不懂得體貼、關心並幫助他人,不懂得與他人分享生活,那麼就很難維護好個人的社會支持系統,也很難獲得更多的幫助。

就業困難羣體的學生只要善於將個能力與社會需要相結合,利用大學生就業政策,克服自身的弱項,一定會達到就業的目的,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大學生就業困難現狀 篇二

1、大學生競爭激烈

大學生就業競爭日益激烈,全國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學生畢業,大學生就業人數不斷增加,加強了競爭壓力。

2、學生仍然期望過高

不少大學生對此感到很委屈,由於低工資難以滿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對他形成足夠的工作激勵,結果必然帶來就業的多次選擇和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戒備心理。

3、知識沉舊,轉化率低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生產率已逐步替代了勞動生產率,生產知識的經濟與用知識生產的經濟正在悄然改變着人們的就業方式。2003年統計,大學生所學知識能用3年。我國入世後,這種趨勢愈加明顯。

4、社會發展的區域存在不平衡

東部發達地區為畢業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和較好回報發展的前景,成為人才輸入省。在西部地區,卻存在大量的崗位找不到畢業生。

5、畢業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不適應市場需求

對於競爭日益激烈的畢業大學生就業市場,一些公司和企業也相應地提高了標準和要求,嚴格的挑選畢業大學生,尋求專業素質較高的大學生,進一步加劇了就業難的局面。

6、企業用工制度不合理

記者採訪發現,一些私營企業用工制度極不合理,不但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而且社會保險、養老金、公積金等一系列社會福利也沒有。用人單位在招人時追求實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視和心態浮躁的情況。

會的。所以下次一定要一次做成,一次做好!

對大學生就業現狀的調查報告 篇三

摘要:在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本文通過文獻法和問卷法分析了大學生就業指導的理論和政策,調查了當前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發現當前大學生對就業指導工作的需求十分迫切,但是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開始較晚,提供的服務也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發佈的信息不夠齊全,指導的手段也較為單一。因此急需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效度、知名度以及從業人員的素質,切實發揮就業指導的作用,促進學生就業。

關鍵詞: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調查報告

一、引言

我國高校從1999年起開始的擴招,如今已達十年之久。雖然到了2010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大幅超過當年預計的佔適齡青年15%的目標,但是大學畢業生人數的逐年增多,卻給每年的就業形勢帶來嚴峻的挑戰。

2001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是115萬,到了2010年6月這個數據已經超過630萬。然而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卻並沒有隨之一路上升,尤其是2007年甚至出現了大幅度下降,就業率從2006年的77%下降到2007年的70%。再據教育部統計,截至2010年7月1日,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72.2%,漲幅並不大,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大學生的就業難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重要問題。

二、文獻綜述

就業指導的工作最早起源於西方國家。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在學校就業指導的發展中經歷了安置就業的擇業指導和生涯輔導兩個階段。1908年創建波士頓地方職業指導局之前,英美的少數中學和中等專業學校已開始嘗試就業指導。20世紀20年代波士頓地方職業指導局併入哈佛大學研究院,開始了專業化的師資培養,推進了學校的就業指導運動。20世紀50年代之後,受職業生涯發展理論的影響,基礎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開始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導,學校的就業指導開始了專業化、規範化和課程化的發展。

我國真正意義上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2002年教育部制定了《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機構及隊伍建設的幾點意見》(教學[2002]18號),要求高校建立並健全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機構。根據教育部要求,2008年起我國所有普通高校必須開設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從大學新生入學開始就接受就業指導教育,規劃職業生涯。

可見,就業指導工作在不同國家和其發展的不同階段,就業指導的對象、性質和所指的含義略有不同。本研究定義的就業指導工作指的是目前中國普通高等院校中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從提供就業信息,幫助學生擇業到規劃學生髮展的指導工作。

就業指導相關的理論國內外已有很多研究成果,例如美國波士頓大學弗蘭克帕森斯(FrankParsons)教授的特質-因素匹配理論,該理論在我國應用最多,又稱人-職匹配理論,他指出選擇職業是人的生理、心理特點(特質)與職業對人的要求(因素)相互匹配的結果。另外還有霍蘭德的職業個性理論、美國職業指導專家伊萊?金斯伯格(EliGinzberg)的職業生涯發展階段理論、美國埃德加H.施恩教授提出的職業錨等。其中在我國應用最多的是帕森斯的特質-因素匹配理論,。

三、調查的過程

1、調查地點的選擇。本研究是在Y大學(位於山東省青島市,是一所綜合性省屬重點大學)進行的問卷調查。

2、調查樣本的結構。根據研究的目的,考慮到實際調查的可行性,作者將研究對象界定為在校內的學生,畢業班外出實習和找工作的學生暫時沒有涉及到。

3、調查對象的抽取。從各院系隨機抽取了五個本科班,兩個研究生班,並由這幾個班級的班幹部隨機抽取本班在校同學作為調查對象,由於選取調查對象時所依據的標準只有在校內這一項,如果忽略極端偏差情況的發生,可認為本方式接近於隨機抽樣。

4、問卷的編寫。本調查研究所用問卷採用的是自填問卷,根據前期對文獻資料的查閲和參考,一共設置了28個問題,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蒐集被測者的基本情況,還包括被測者的性格特點、自我認知狀況等。第二部分主要是關於就業指導工作的問題,涉及到學校就業指導工作開始的時間、指導的內容、工作人員服務情況、產生的效果等方面。提問方式主要是不定項選擇題,被測者只需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和想法勾選答案,若有補充則在空白處填寫。

5、發放問卷。調查問卷不記名,由被測者帶回填寫,寫完後回收。調查時間是2011年6月下旬,實際發放問卷600份,收回590份,其中580份為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6.7%。

6、調查樣本的基本情況。詳見表1。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1、對就業指導的需求。

如表2所示,目前大學生有超過百分九十的比例是需要專業就業指導服務的,並且有絕大部分學生(超過90%)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並不清晰,有少數學生甚至沒有規劃。因此在高校設立專門的就業指導機構或部門是非常必要的,並且學生們希望能夠儘早開始接受就業的指導,超過百分之五十的學生期望從大學一入學甚至高中起就開始接受指導。看來,大學生對就業指導的需求不僅很強烈而且很迫切。

2、對於學校提供的就業信息,僅有6.9%的同學認為及時和10.3%的同學認為齊全;對就業指導部門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和專業素養的評價中大部分同學態度中立,主要原因可能是他們平時接觸這些工作人員的機會很少,也沒有渠道知道工作人的資質如何,因此很難做出過多的判斷。

另外,在接受過就業指導的學生中,僅有3.4%的學生認為得到的幫助很大,大部分學生還是認為只得到了有限的幫助。沒有接受過具體的就業指導的學生比例也是不容忽視的。

3、大學生擇業的現狀。這部分的內容在調查問卷中設計為多選題,因此只統計得票數,並將各個選項依據得票有多到少進行降序排列,得出表3。

根據表3可以得出,大學生在找工作時信息的來源和就業技能、觀念、知識的來源大都首選書刊、網絡等大眾媒體,這當然無可厚非,但是從學校就業指導部門獲取信息這個渠道卻被排在了後面。

學生在求職中遇到的困難,排名靠前的幾項都是可以通過專業的就業指導來改善的,也正是目前我國高校就業指導部門應該做到的重要工作內容。

4、對就業指導內容與方式的期望。這部分的內容在調查問卷中也設計成多選題,因此只統計得票數,並將各個選項依據得票有多到少進行降序排列。

大學生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期望還是很大的,其中最大的希望還是提供就業信息,其次是應聘技巧。而且大學生對提供就業實踐和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需求也是十分強烈的。

關於指導方式,大學生對目前普遍開展的專題講座的形式並不十分感興趣,大家對方式的選擇還是十分豐富的,可見,就業指導工作的展開還需要更加靈活、生動和切實有效的方法和形式。

另外,問卷中還設計了開放式的問題,讓被測者暢所欲言對學校就業指導工作的認識。被測者提出的看法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認為學校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對學生的需求和社會需求把握不準確,沒有起到發揮應有的作用;二是認為學校對這項工作的宣傳也不到位,在學生中的影響力不夠。

五、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對策和建議

綜上所述,目前大學生對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有着十分迫切的需要,大學生對這項工作的期望也是較高的。高校如果能夠進一步做好就業指導工作,意義非常重要,不僅可以切實幫助大學生更好地就業,還可以有效緩解政府和社會的就業壓力,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當然,從調查的結果來看,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也十分明顯。針對前文敍述的就業指導工作現狀,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對策和建議,僅供參考。

1、就業指導工作應儘早地展開。建議從新生入學開始就着手開始基礎的就業輔導,至少讓同學們瞭解本專業就業的主要去向,介紹一些就業需要具備的能力素質要求,讓學生心中有數,提早做好準備。

2、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就業指導隊伍。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大都只停留在提供就業信息,介紹應聘技巧等表面的工作上,沒有專業的高素質工作人員為大學生進行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心理輔導或者對就業信息進行分析和統計。若能建立一支專業的就業指導隊伍系統開展這項工作,將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3、採取靈活多樣的指導方式,提高就業指導的有效性。就業指導工作不能光靠幾個部門工作人員來展開,也不能停留在單一乏味的方式和手段上,可以借鑑前文提到的實戰演練、互動溝通、經驗分享、案例分析等學生感興趣方法來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達到的效果。

4、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信息透明度。雖然學校的就業指導部門在切實地展開自己的工作,但是由於宣傳的不到位,造成許多低年級的同學並不瞭解這項工作,也不瞭解學校提供的就業信息。可以將學校就業指導部門的工作印成小手冊,通過班委、或者以宿舍為單位,主動向大學生傳播這類信息。

最後,由於本次調查的時間有限,樣本只選取了在校生作為調查對象,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樣本的代表性;調查問卷只是一個學期的數據;數據分析的手段也有限,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研究的結論。

大學生就業困難現狀 篇四

14年,我國的高校畢業人數有727萬;15年,畢業人數達到749萬,比上年增長22萬;15年畢業人數預計達到770萬,比去年上漲21萬。看到這個驚人的數字,大家是不是覺得有點難以想象?可是這就是事實!每一年的畢業生人數都在不斷創新高,每一年的招聘會都滿場,一家公司一上午就能收到一摞簡歷。雖然畢業人數很多,但是就業崗位也不少,可就是這樣,還有很多人在抱怨工作難找。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是社會方面的原因:

在2015年的時候,中國的進口數額跌至13%,外貿大幅度下降至7%,經濟持續放緩,與之前鎖定下的外貿增長6%的目標形成強烈的反差,到2016年,中國經濟面臨巨大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就會提高用工標準,錄取的條件更加苛刻,而剛出校門的大學生並不瞭解這一行情,按照自己的期望找工作,結果處處碰壁。

另外,我國產業結構對於人才的吸納程度不同。比如在製造業中,生產環節適合高職高專畢業生,研發設計適合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者,然而我國的自主創新水平不高,自主研發能力有限,對於高端人才的吸收比較差。

一方面社會經濟情況如此,另一方面,社會輿論也對此施加一定的壓力。大學生就業狀態不佳是事實,而每年夏天各地媒體進行實況報道的時候總是會炒作,本身各方壓力就很大,就業情況不樂觀本身就是一種不好的信號,卻還被媒體大肆宣傳,更加重了求職者的心理負擔。

然後是高校原因:

經歷過大學聯考填志願的人都知道,中國的學校不勝枚舉,截止到目前有2300多所高校,大學擴招現象嚴重,畢業人數眾多,而能夠滿足企業的人數較少,造成供過於求的結果。在大學裏所學到的內容與實際相脱節,在工作中總根本用不到,不少企業越來越看重經驗,對於昂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多少工作經驗,要説服企業剛畢業的大學生有能夠勝任工作的能力彷彿有點難。

最後,是個人原因:

剛出社會的學生不知道自己想要找一個什麼樣的工作,問他們將來想要幹什麼,他們也説不上來。大部分人最後找的到工作和自己本專業不相關,在不同於專業的工作上,不少人又開始迷茫自己當初的選擇是不是正確的,有的可能就會選擇離職。若是從事的工作跟本專業相關,又會想做自己感興趣的工作,有的選擇離職重新找適合自己的工作。

特別是對於985、211的大學生,他們更想找到一個待遇好、崗位好,各方面都不錯的工作,不僅要求這個,還要求那個,過高的期望和實際的市場情況不相符。有些人跑了好久的人才市場和招聘會,結果還是沒有收穫,始終不願意降低自己的期望值,還天真地以為自己能找到符合標準的工作。

以上三方面原因,導致大學生就業難!但是,只要處理好社會、學校、個人三者的關係,相信這個難題慢慢就會得到解決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wn8l3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