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大學生就業現狀的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大學生就業現狀的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大學生就業現狀的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大學生就業現狀的調查報告 篇一

當前,我國大學生就業專業不對口現象相當普遍,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由統計數據可知,先找份工作以後伺機向專業方向發展佔40.17%,佔主要部分;無所謂佔28.08%,居其次。從數據可以得出結論:專業對口不是畢業生就業考慮的主要因素,當今社會大學生就業專業不對口現象相當普遍,作為在校大學生的我們也有所瞭解,大多數大學生選擇畢業之後先找一份工作,之後伺機向專業方面發展,這種想法很符合當今大學生就業規律。現如今,面對沉重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多大學畢業生選擇了企業需求的職業,專業不對口的現象非常嚴重。這一點在我們的隨機參訪中很好地體現出來,許多被調查對象紛紛表示專業對口對於目前的大學畢業生很困難。另外,我們實地採訪的中科大研究生嚴歡同學表示,專業不對口現象對於大學畢業生來説相當普遍,對於研究生而言情況要好很多。

面對畢業後的選擇,很大一部分人會選擇繼續深造,15.28%的人員直接就業,小部分人羣或選擇報考公務員,或自主創業,側面反映了公務員這門行業的吃香以及自主創業對於剛畢業大學生的難度高的現狀。極高的繼續深造比例實際上反映了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曾幾何時,被譽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找工作時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可如今這種優越感幾盡消失,面對就業卻皺起了眉頭,大學生現在的就業狀況不容樂觀。

薪水問題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能找到工作就不錯了,還指望工資能有多高。”這是一部分人的想法。雖然比較消極,也反映了一定程度上的社會現實。其實薪水問題與所在城市息息相關。很多人對工資的要求比較高,他們選擇去了大城市或中小城市。

畢業生對第一份工作的薪酬要求:

51.81%的人要求在20xx~3000元,在1000~20xx元之間的佔24.09%,在3000元以上的佔23、45%,只有極少人員要求在1000元以下,大部分畢業生對薪酬的要求還是比較實際的。

就業時的地域選擇是廣大就業人員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35.29%的人羣會選擇大城市或東部發達地區,42.92%的人員選擇在中小城市,而願意選擇到基層、西部或家鄉的只佔很小的比例,只有12.20%的人員對地域不做考慮。因此需要更好的'政策引導畢業生到西部、到基層。

16.35%的人在求學期間一直堅持自己的信念,63.69%的人根據自己觀念的變化作出相應的改變,少部分人搖擺不定,還有一部分人以後再考慮。這説明大學生的觀念越來越成熟,根據社會的發展不斷改變自己的計劃,適時調整自己的就業觀念。

對象:各公司招聘人員

此次問卷調查中,我們共隨機發放了400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63份,回收率90.75%。

對近五年應聘大學生的數量趨勢進行了統計,有63.60%的用人單位認為應聘大學生數量急劇上升,有36.90%的用人單位認為沒有變化,只有13.00%的單位認為人數緩慢下降。從整體看近五年大學生應聘人數在上升,近幾年崗位供不應求的現象越來越明顯。通過對幾位公務員和已畢業的大學生的瞭解,我們知曉就業形勢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剛畢業的大學生面臨很大的就業壓力,還未就業的大學生要積極做好準備,增強自身各方面素質及技能,並且做好多重準備,以避免走到“死衚衕”的危險。同時,面對如此激烈的就業形勢,現在的大學生要調整好心態,在大學期間,確立一個明確的目標,每天不斷地更新自己,用書上的知識來武裝自己,用社會實踐來豐富自己。

用人單位認為大學生的素質有所提高的還未過半,僅僅只有40%,説明雖然國家大力倡導素質教育,大學生素質方面還是沒有太大的變化甚至有下滑的趨勢,高校的素質教育體系還未完善。大學生要想在就業時取得有利機遇,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就應在本科期間提升自身素質和修養。

成功事例展示

吳明明:安徽師範大學體育特招生

20xx年,吳明明開辦了“明明金屬材料經營部”。

20xx年,吳明明是駕校、通訊商、計算機培訓等眾多單位的高校園區總代理。

20xx年,吳明明和同學在蕪湖步行街合夥開了“味全居大酒店”。

20xx年,安徽明明文化傳媒公司在安徽師範大學的校園裏成立了。

還有很多關於他的事,這是一個成功的事例,一個普通本科生自主創業的輝煌成就。

我們在人才市場對成功應聘的人員的學歷做了調查。下圖是我們的調查結果。

46%的成功應聘者畢業於一般本科學校,畢業於高等本科學校的應聘者只佔14%,畢業於低等本科學校的佔12%,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畢業於技術學校。成功應聘者一般都需要本科學歷,但個別工作需要技術學校的人員。學歷與就業成功與否並不成正相關,學生在無法選擇學校的情況下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應聘者對求職大學生的經驗、專業成績、計算機知識要求較高,分別佔72.4%、31.8%、42.9%。大學生要想成功就業不僅要學好專業知識,還要豐富自己的經驗和電腦方面等多媒體知識,才能在求職過程中脱穎而出。應聘者對以前招聘的大學生的滿意程度不高,可見隨着科學的發展以及國家政策的推廣,企業對求職者的要求越來越高,而求職者卻沒有達到應有的預期。所以,大學生應該提升自身素質,達到招聘者的要求,才能在眾多的應聘者中脱穎而出。

針對如何促進大學生更好就業的問題,我們對用人單位進行了實地採訪並得出以下結論:接近70%的用人單位認為大學生應該適應就業市場選擇自己的工作而不是讓市場適應自己;還有超過50%的用人單位認為學生應該走進就業市場,瞭解用人需求而不是沉浸在學校中等待畢業後再去了解;建立大學生就業網絡和完善就業市場等因素也是用人單位認為促進大學生更好就業的舉措。大學生就業問題不僅僅在學校,大學生應該更早地接觸社會,適應社會需求,此外就業服務機構也應更好地完善就業市場和就業網絡,讓大學生就業渠道多元化。

二、實地採訪分析

3.1在校研究生

近幾年,全國掀起一陣“考研風”,“考研熱”對人們而言已不在生疏,近幾年全國考研錄取人數在不斷升高,同時,在我們對在校大學生的問卷調查中,74.45%的在校大學生畢業後打算考研,對於這些大學生,瞭解考研相關信息尤為重要,所以這次調研活動我們也對在校研究生的進行了調查訪問。

採訪總結:

1、考研心態

(1)持續的毅力:考研的難易程度隨着個人的準備時間以及前期的學習情況而定,汗水是努力的見證,眾多考研學子必須擁有持續不斷的毅力,才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學校。

(2)確切的目標:準備考研期間,目標必須明確,符合自己實際水平。在報考階段首先應該按照社會上的一些評價以及招考人數、錄取難度等標準,理性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

(3)堅定的信念:考研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面臨的不僅是學業上的壓力,還有心理上的高壓。樹立堅定的信念,有助於保持積極的情緒、良好的狀態、不驕不躁的態度,更好的應對考研。

2、考研必備

紮實的專業知識過硬的英語水平

強烈的自信心超強的自律能力

臨場應變能力高效的學習效率

考研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壓力,不少大學生為了增強自身專業能力,選擇考研。在我們本次調查的隨機採訪中,有部分人反映當前就業難,許多大學生為了逃避就業選擇考研。這是值得社會關注的問題,從側面反映嚴峻的就業形勢導致當代大學生產生的一些消極的就業觀。

3.2國家計劃之選聘選調生

1、對目前基層工作認識的轉變

對於大部分選調生來説,起初他們選擇走基層工作的道路主要是因為:競爭壓力小,國家重視,鍛鍊自我。但是通過一年的工作他們真正領會到基層工作的含義,掌握基層工作的方法,在羣體中實現自己的價值,融入基層,鍛鍊自己。

2、對政策的認識、分析

國家有關於基層工作方面的政策是根據實際需要特別制定的,既符合基層的需要,也符合廣大大學生的真實素質。但可能在區域上損傷一部分學生的利益,所以仍需要出台更為完備的選拔政策,以更大限度的選拔優秀人才到基層鍛鍊,充實基層隊伍。

服務期滿後,許多人選擇其他的發展方向。以北京市為例,20xx年北京市大學生村官期滿的去向,1946名村官中,僅266人留在農村,其餘選擇公務員、事業單位等出路。説明當前基層工作的大學生確實認為基層工作對未來人生髮展並不理想,不願紮根基層,期望相關政策完善,以保證基層工作能長期有效的穩健發展。

3.3國家項目之西部計劃

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是每年招募一定數量的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到西部貧困縣的鄉鎮從事為期1—2年的教育、衞生、農技、扶貧以及青年中心建設和管理等方面的志願服務工作。

應屆的高校畢業生在經歷了面試、筆試和體檢等一系列步驟之後,滿懷激情,帶着志願者精神和自己所學的知識,踏上西部的土地,他們要在祖國的這片土地上儘自己所能,為他人服務,支農、支教、支醫等。離開時,仍會記得傳承志願者事業,保持志願者的光輝、牽掛和希望,保持大學生志願者的精神和骨氣。

完成西部計劃後,對於志願者和對國家項目的理解更加深入,個人的能力得到提升,吃苦耐勞的毅力也有了進步,進一步深入瞭解西部的需要、國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為自己今後的人生事業的發展,以及個人思想覺悟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幫助。完成西部計劃對於大學生的個人意義是巨大的,對國家尤其是西部地區緩解地區差異的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3.4已畢業大學生

20xx年,全國新增就業人員達2400萬,能夠提供的就業崗位只有1200萬。20xx至20xx年,隨着高校擴招政策的推廣,就業供求矛盾越來越突出,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問題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大學生就業觀也逐步發生變化。

就業觀的改變是近幾年人們普遍討論的話題,隨着就業形勢以及社會生活的巨大改變,人們的就業觀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工作的薪水要求、工作保障性要求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從79%的被調查對象都是保守派,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人的價值觀。

據有關資料顯示,很多同學到部隊後立即被調入重要部門和關鍵崗位,很快發揮了作用。85.7%的大學生戰士受到了上級首長的重用,57%的大學生戰士在部隊擔任着班長或副班長的職務。部隊反映,90%的大學生戰士在實際工作中的確能夠比其他戰士表現得更好,完成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更高,責任心更強,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也更高。

結論:

1、國家政策的制定應重點考慮學業問題。

當前國家政策針對性過強,條件過於苛刻,無法滿足大眾的需求。同時對參軍人員來自於家庭朋友方面的壓力沒有引起重視,許多大學生無法忽視這些外界因素從而放棄參軍的機會。

2、政策的宣傳力度還有待加強,優惠政策以及政策的宣傳,構成了大學生參軍激勵機制的重要環節。

從目前的情況看,雖然近幾年來高校、社區以及徵兵部門不斷加大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但效果並不十分明顯。很多同學都表示,他們從沒有接觸過此類政策的宣傳,這些都説明了國家宣傳力度不夠。

3、政策的落實情況不盡如人意。

雖然大部分同學回校後學校能夠兑現當初所允諾的相關優惠政策,但還是有部分學校沒有能夠很好地落實這一點。一些沒有享受到當初學校允諾的政策的同學明顯表現出了消極和悲觀的情緒。

建議:①加強政策宣傳②適當放寬限制③保障學業完成④建立監督機制

大學生就業現狀的調查報告 篇二

在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給本來就就業困難的我們更添了一層霜。如今就業問題特別是大學生就業受到我國各界的關注。同時也給我們待就業的高校畢業生一次嚴峻的考驗。為積極應對嚴峻的就業形式,我們更要清楚的認識其嚴重性,採取相關的措施來應對它!因此我們開展了一次“畢業生就業調查”活動。調查情況如下:

一:調查方式及範圍:

本次活動主要採取查閲資料、網上調查等方式,針對各研究生、大學本科專科畢業生的調查。

二:調查內容:

1、20xx年畢業生就業環境:

據統計今年,中國將有611萬名研究生、大學本專科學生畢業。外加去年未找到的畢業生210萬,可預(2016最新大學生消費調查報告)計20xx年的高校就業人數多達810萬,而09年這一特殊的年間我們不僅遭遇到了金融危機的重創,還經歷了刻苦銘心的雪災、地震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交織發生的一年。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格局,並構成了當前就業面臨的嚴峻形勢。在全球金融危機重壓下,20xx年上半年全國有6、7萬家民營企業倒閉,而在XX年年,民營企業吸納了34.2%的大學畢業生。一方面我國就業人數明顯增加,另一方面企業萎縮明顯,企業校園招聘也相應畏縮。往年10月,各大企業都早早地啟動了校園招聘計劃,各大高校內也因此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由於遭受金融風暴的影響,就業市場整體不景氣,很多大企業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規模裁員,同時很多作為吸引就業主體的中小企業由於受到勞動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響,業務訂單量明顯減少,用工需求也明顯減少。這給學生就業客觀上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2、20xx年就業現狀:

(1)就業單位性質流向

隨着就業問題的日益嚴峻,現在就業形勢開始衝擊傳統觀念,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迫於就業壓力,漸漸地“不重學歷重技術”,“不選本科選專科”。從目前很多高分考生開始選高職來看,説明家長和學生的觀念已經開始慢慢改變。在本科院校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的今天,高職院校實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新模式,以市場為導向培養人才,培養模式更加市場化,更符合當前就業形勢,為專科層次的就業提供了廣闊的前景。但是近期特別是今年以來人們更加不注重學歷的,越來越多的高中生選擇了學技術,或是直接就業。

(2)熱門專業與需求形式:

從XX—20xx年5月中旬畢業生行業就業情況來看,製造業、服務業、建築業、批發零售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五大行業是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其中,製造業是目前吸納畢業生最多的行業,本科學歷各年度比例分別佔到29.98%、29.10%和43.29%,專科學歷各年度比例分別佔至41.33%、43.55%和56.37%。

從調查來看:20xx屆大學畢業生在湖南省就業的行業大類主要集中於製造業。其中,有26%的本科畢業生和25%的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於製造業。但值得注意的是,但這一比例低於全國20xx屆本科生(27%)和高職高專(31%)畢業生就業於製造業的比例。民營和個體企業是湖南省20xx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最多的僱主類型,僱用了37%的本科畢業生以及66%的高職高專畢業生。湖南省20xx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最多的僱主規模是300人以下,其次是3001人以上;僱主規模300人以下的本科畢業生佔到42%,高職高專畢業生為56%。

(3)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後的月收入情況:

湖南省20xx屆、XX年屆、XX屆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後的月收入

三:就業態度分析:

1、現在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值太高,總覺得孩子找的工作薪水不能太低、不能太累,而且還要穩定,這樣就給畢業生很多的壓力。大部份學生把考公務員當和事業單位當作唯一選擇,寧可有業不就。加之學生對自己認識過高,在調查中發現,90%以上的學生希望每月工資在1000元以上,工作時間不超過5天,還要提供住宿條件,這樣就無形縮小了就業範圍。

2、不願到中小企業就業。據統計,20xx年1月5日,由雲南省教育廳主辦,西南林學院、雲南農業大學、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和我院在西南林學院聯合舉辦農林類畢業生雙向選擇洽談會,共102家用人單位參加,提供就業崗位3500個左右,結果我院畢業生不足50%,簽約率更是寥寥無幾參。而實際上,我國就業市場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業,不願到中小企業就業,無疑又縮小了自己的就業範圍。

3、創業不如就業。多數大學生感到創業艱難,多方面準備不夠,缺少充足的勇氣和決心,只有極少數畢業生認為就業找飯碗不如創業謀發展。

4:促進就業措施:

鼓勵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加快第三產業發展,是增加就業的重要途徑,已被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各地方政府反覆呼籲,多次部署,對增加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我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必須把增加就業與提升產業結構的雙重任務結合起來加以解決,把勞動力的需求與勞動力的生產結合起來加以解決。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1)要大力發展專業技術教育,改變目前的教育目標。目前我國各級教育的目標是提高上一級重點學校的升學率,這是應試教育的根源。zz同志1983年為教育題詞:教育必須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不改變教育目標,就無法改變應試教育,就會不斷加劇今天一方面高技能人才奇缺,一方面高學歷人才失業、文憑貶值的尷尬局面。

還有一個關於教育的錯誤口號流毒甚廣,那就是擴大教育消費,拉動內需。把教育當成消費是完全錯誤的。教育是投資,不是消費。把教育當成消費,當然要以滿足消費需求為原則,從教育需求者的角度大學招生當然是多多益善,但這樣做只對學校有利,對滿足學生家長的虛榮心有利,對學生成材不利,對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利。

我國目前已具備了加快結構升級的資金條件和技術條件,但就是不具備人才條件,使我國企業不得不在勞動密集型行業過度競爭,人才問題不解決,將很難從這次經濟調整中走出來。必須通過政府的宣傳引導、政策鼓勵、資金支持,改善各類專科學校的辦學條件,將他們與大學一視同仁,吸引更多的優秀學子從事技術工作。國家應在工資待遇上向高級技工傾斜,在技工職稱上應有最大上升空間,最高應與教授齊。

(2)大力提高農村中國小教育水平。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XX年農民工占城鎮從業人員比重已高達46.7%。據全國總工會的一份調查,農民工在加工製造業就業中已佔68.2%,在建築業中佔79.8%。這幾個數據説明,農民工的素質已經在相當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國製造業和建築業的水平。而目前農村教育狀況卻不容樂觀,這是目前農民工素質不高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國家應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通過各種手段加強農村基礎教育和專業技術教育,這對推進我國工業化、加快產業升級具有十分重要和緊迫的意義。

(3)連續提高糧食價格,擴大需求,穩定就業。每逢經濟調整,農村轉移人口會自然減少,為城鎮就業減輕不少壓力。最近國家宣佈從20xx年新糧上市起大幅度提高糧食最低保護價,可使全國農民一年增收2600億元,創造出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經濟調整中部分失去工作的農民工會回到農村,糧食提價將提高他們對未來的信心,並切實幫助他們度過一段艱難的日子;這項政策也將有效改善農民的生存和發展條件,提高廣大農民的生活質量。因此,在當前形勢下提高糧食最低保護價,是擴大內需增加就業的一招妙棋,具有一石多鳥之功。如果能在已經宣佈的提價之外,宣佈20xx年每年提高最低糧食收購價5%以上,有利於讓農民形成收入增加的穩定預期,使擴大農民消費的效果更顯著。

調查結果表明,我們畢業生就業形式比較嚴峻,困難重重,但是從國家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來看我們依然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6kzke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