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高質量發展調研報告多篇

高質量發展調研報告多篇

高質量發展調研報告多篇

高質量發展調研報告篇1

為進一步摸清我縣農村教育情況,促進全縣農村教育的健康持續發展,按照縣委、縣政府有關通知要求,我們多次深入基層,對農村教育的實際情況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並制定了未來幾年我縣農村教育事業發展的遠景規劃,現將我們的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我縣農村教育的基本情況

目前,我縣共有各級各類農村學校190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鄉鎮國中37所,中心國小113所,完小14所,分校21所。全縣農村有高中在校生6796人,國中在校生26372人,國小在校生31339人。此外,還有各類農村幼兒園109所(含鴉鴻橋鎮兩所民辦園),在園幼兒13800人。

二、近幾年的主要做法

多年來,我們堅持把發展教育作為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礎工程,大力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努力使基礎教育適度超前發展。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1、以省“普九”複查為契機,不斷改善辦學條件。近幾年,我縣以迎接省“普九”複查為契機,大力推進“普九”完善工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在辦學條件、辦學水平和普及程度等方面又有了長足的進步。我縣國中生年鞏固率逐年提高,已達到省“普九”標準,國小生入學率、鞏固率均已達省“普九”標準。我縣多次被省政府評為“普九”工作先進縣。

2、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努力實現“普九”向兩頭延伸。在鞏固“普九”成果的同時,我縣還大力發展高中教育和學前教育,努力使普九成果向兩頭延伸。近幾年我縣高中在校生人數逐年攀升,今年我縣5所農村普通高中國共產黨有在校生6796人,佔全縣高中學生總數的44.7%;在學前教育方面,從2002年起,我們努力實現由學前班向幼兒園的轉變,三年時間共新建鄉鎮幼兒園69所,學前三年入園率達86.2%。去年我縣在原有基礎上又投入資金1146萬元,用於學前教育發展。2004年12月初,我縣接受了省檢查團的“普三”驗收,省市領導對我縣的學前教育發展給予高度評價,我縣的學前教育保持了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先進水平。

3、合理調整農村中國小布局,不斷優化教育資源,擴大辦學規模。調整農村中國小布局是基礎教育發展的一項戰略任務,也是農村人口結構變化趨勢的必然要求。為進一步提高辦學效益,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推進我縣教育現代化進程,我們把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工作當作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制定了2005—2007年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規劃。幾年來,全縣農村國中、國小學校總數從1998年的498所減少到目前的185所。

4、加大現代化教育裝備力度,努力實現教育的現代化。從2001年開始起動教育裝備現代化工程,截止到目前共投入資金4300萬元用於配備校長辦公系統、學校微機室、多功能教室建設以及購置教師、學生用微機。目前全縣農村所有完小以上學校均配備了微機室、校長辦公系統、多功能教室,全縣農村中國小配備校長辦公系統210套,購學生微機5200台,建微機室205個,多功能教室194個,語音室48個,建校園網17個。

三、農村教育事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在農村教育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教育需求的增加與教育投入的不足這一矛盾更加突出。近年來,我縣先後啟動了教育裝備現代化工程、農村佈局調整及危房改造工程,迎接了省“普九”、“普三”檢查驗收,全縣教育欠帳達9720萬元,其中農村教育欠帳為1603萬元。而我縣縣、鄉兩級財政一直比較緊張,落實的省定生均公用經費的標準還很低。今後我縣農村學校的佈局調整、危舊校舍維修改造和教育現代化裝備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2、農村教師隊伍建設面臨新問題。自2000年以來,我縣國中國小沒有再分配新畢業生,而自2003年暑假,實小、三中開辦寄宿制以來,先後從鄉鎮選拔293名教師進城任教,又先後有200名教師出口,其中多為35歲以下的年輕教師,造成目前我縣農村學校教師年齡老化,尤其是國小教師,目前平均年齡在43歲以上。教師隊伍年齡結構的不合理,影響着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有的中心校沒有音體美專職教師,音體美課不能保證,英語、微機任課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教學質量不高。隨着時間的推移,教師年齡老化的問題將更加突出。

3、國中生流失嚴重,控輟保學的任務艱鉅。農村國中學生輟學問題是目前農村教育中較為突出的問題,它不僅加大了學校教育管理的難度,也影響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成果的鞏固。雖然我縣通過了省“普九”複查驗收,但國中生流失的問題沒有得到很好遏制,尤其是我縣南部潮洛窩、石臼窩等鄉鎮受當地服裝廠影響,國中三年,學生的流失更為嚴重。分析學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單憑教育系統的力量很難將此項工作做好,應當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需要政府、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4、農村學校佈局調整工作有實際困難。佈局調整工作幾年來,取得了顯著效果,但由於一些村隊幹部或羣眾的認識問題,加之個別鄉鎮缺少應有的力度,至今依然沒有完成調整任務。佈局調整後,確實存在學生上學距離過遠的實際問題,需要我們從羣眾利益考慮,合理調整農村學校佈局。

5、素質教育還有待於進一步加強。當前,受社會就業、用人制度及教育自身基礎以及大學聯考指揮棒的影響,教育工作中還存在着學生在校時間長、課業負擔重,部分教師改革意識不強、教學效果不理想,國小、國中的非主要學科授課質量不高等問題,都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四、農村教育事業發展遠景規劃

總體目標:到2008年,初步建成適應玉田經濟發展建設需要的現代教

育體系,高標準實施素質教育,在全市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把玉田縣建成唐山市教育較為發達、教育質量較高的地區之一。具體目標:

(一)形成系統優質的學前教育

繼續發展學前教育,保持我縣學前教育在全市乃至全省領先地位。到2007年,全縣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爭取達到100%,充分滿足三至六週歲兒童入園需求。通過幼兒園升級升類工作,不斷提高幼兒園辦學規模和管理水平,所有鄉鎮中心園達到省二類標準,到2008年全縣一類幼兒園的比例達到30%,二類園比例達到60%。在基本普及學前三年教育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托幼一體化管理模式,實現學前三年教育向0-3歲幼兒教育延伸。到2008年,形成完善的以省級規範園為龍頭,以鄉鎮中心園為骨幹,以中心校獨立園為基礎,各類幼兒園共同發展的幼教體系。

(二)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有長足進步

以迎2008年省“普九”複查為契機,繼續改善辦學條件。國小抓實特色校建設工作,全力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學校,展示我縣素質教育成果;國中抓實控輟學保學工作,提高在校生鞏固率。未來幾年把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的工作重點放在國中,到2007年完成撤併15所國中和42所農村國小的任務,為解決學生上學遠的實際困難,考慮在農村建設九年一貫制試點寄宿制學校。在全縣農村中國小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到2008年全縣所有中心校以上學校全部建成校園網,教師全部實現微機備課,到2015年前後,全縣所有中心校以上學校教室全部建成多功能教室,充分發揮現代教育裝備的作用,提高教學效率。

(三)大力普及高中教育

大力發展高中階段教育,讓更多的學生接受高中階段教育。到2008年,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85%。認真做好生源預測,考慮未來幾年,生源減少的因素,為發揮高中現有優勢,在5年內將現在的彩亭橋中學、亮甲店中學、鴉鴻橋中學逐步撤併,重新劃分招生範圍,只保留林南倉中學、窩洛沽中學兩所農村普通高中,完成對以上兩所學校的改擴建工程,爭創省級示範學校。保證從農村向高等院校輸送更多人才。

(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縣域經濟發展需要的技術人才

繼續做好九年級畢業生的春季分流工作,保證縣職中心生源。合理利用撤併後的3所高中校址嘗試舉辦高中職業教育,擴大職業教育在高中教育階段的比例,培養更多的適合我縣農村經濟發展的職業技術人才,為縣域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五、保障措施

1、轉變觀念,加強領導,統籌協調,合力建設高水平教育強縣

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樹立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的大教育觀,引導全社會和廣大教育工作者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終身學習的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

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將教育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成立“建設高水平教育強縣工作領導小組”,堅持把教育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實行領導任期目標責任制,並作為幹部選擇、任用、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切實落實教育強縣、優先發展的教育戰略,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做貢獻,為教育改革和發展提供保障。

2、建立健全教育經費投入和保障機制,保證農村義務教育投入。

縣政府在依法保證義務教育階段經費逐年實現“三個增長”的基礎上,不斷增加對教育的投入。做到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隨國民經濟的發展和財政收入的增長逐步提高,增加對重點項目的專項資金投入,結合佈局調整盤活現有教育資源,使其最大限度地發揮辦學效益和經濟效益,鼓勵社會各種力量捐資助學,加大對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

3、加強教育行政執法,堅持依法治教。

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進一步提高對依法治教重要意義的認識,認真貫徹國家和地方的各項教育法律法規,切實保障國家教育方針的全面落實。教育和公安、工商、税務等職能部門緊密聯繫,切實解決好國中生流失問題。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的制度化、法制化,開展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研討活動,健全各項教育規章制度。學校要依據教育法律法規堅持依法辦學,實現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增強依法治教、依法執教的自覺性,逐步使知法守法、依法辦事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內在要求和自覺行動。

4、加強學校內部管理,不斷深化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中央、省、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以提高民族素質,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各級各類人才為根本,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繼續深入實施“科教興縣”戰略。要進一步加強師德教育,完善落實《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評價暫行辦法》;加強教師的現代教育理論學習,不斷更新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加強教育科學研究,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積極探索符合教育規律的行之有效的管理體制,建立適合學生全面發展的運行機制,堅持依法治教,促進我縣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高質量發展調研報告篇2

結合近期房地產公司人員離職情況,人力資源部對合肥市場房地產行業相關專業技術類崗位進行了專項薪酬調查,主要內容如下:

一、總體概述

近兩年,合肥市平均工資的漲幅大約在15%,其中20xx合肥平均工資為34143元/年,20xx年合肥平均工資為39292元/年,房地產行業的薪酬水平緊跟金融行業,位居第二,漲幅達到22%。近期通過對合肥部分房地產企業的薪酬狀況的調查瞭解,得出以下數據(見下表):

其中標杆企業(如恆大、藍鼎)薪酬狀況:

1、土建工程師:3—4年工作經驗的工資為7000元/月左右,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工資在7500—12000元/月;

2、安裝工程師:3—4年工作經驗的工資為7500元/月左右,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工資在7500—8500元/月;

3、造價工程師:3—4年工作經驗的工資為7500—12000元/月,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工資在9500元/月以上。相近企業(如國軒置業、文一投資、東海、新華)薪酬狀況:

1、土建工程師:3—4年工作經驗的工資為5000—6000元/月,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工資在6000—8000元/月;

2、安裝工程師:3—4年工作經驗的工資為6000元/月以上,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工資在8500—10000元/月;

3、造價工程師:3—4年工作經驗的工資為6000—7000元/月,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工資在8500元/月以上。

二、比較分析

以3—4年工作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為例,特作如下比較:

三、問題診斷

1、從上表可以看出,華鑫房產公司的工程師薪酬水平與市場相比,整體偏低;

2、調查發現,土建工程師、安裝工程師、造價工程師由於市場稀缺程度和崗位價值不同,工資待遇也是不同的,表現為土建工程師<安裝工程師<造價工程師,而華鑫房產公司工資在崗位差異上體現不明顯。

四、對策建議

根據上述調查數據及診斷問題,結合近期華鑫房產離職人員情況(見下表),提出以下建議:

1、薪酬待遇高低與工作飽和度大小成正比關係,雖標杆企業的工資普遍偏高,但也伴隨高強度的工作量,目前華鑫房產公司的工作飽和度一般,所以建議以相近企業的薪酬水平為參考,適度調整華鑫房產公司工程師的薪酬水平;

2、根據崗位評價及市場稀缺度,分別對土建、安裝、造價工程師設定不同的薪酬水平,以體現其差異性和層次性。

3、華鑫房產公司的專業技術人員工資調整應與市場的工資變化保持適度一致,同時根據市場變化每年做適度的調整。

高質量發展調研報告篇3

xx縣xx彝族、布朗鄉是我縣兩個少數民族鄉之一,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實施,為鞏固我鄉“兩基”成果,創建和諧教育,加快民族地區教育的發展,起着重要作用,具體調研情況如下:

一、基本情況

20xx年全鄉共有17所國小,在校學生735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584人,教師54人,學歷合格率達100%。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少數民族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國小輟學率達:0.84%。有一所初級中學,在校學生303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212人,教師26人,學歷合格率達100%。入學率達96%,少數民族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0%,輟學率達:1.8%。

20xx年全鄉共有16所國小,在校學生752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541人,教師56人,學歷合格率達100%。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少數民族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國小輟學率達:0.27%。有一所初級中學,在校學生304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230人,教師24人,學歷合格率達100%。入學率達96.2%,少數民族入學率達91%,國小輟學率達:0.27%。

20xx年全鄉共有16所國小,在校學生760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563人,教師56人,學歷合格率達100%。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少數民族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國小輟學率達:0.0013%。有一所初級中學,在校學生286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221人,教師24人,學歷合格率達100%。入學率達96.1%,少數民族入學率達92%,輟學率達:1.23%。

xx鄉歷屆黨委政府都非常重視貫徹和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利用羣眾會、家長會、廣播、黑板報、等方式大力宣傳,在這貧困民族山區得到良好了的落實。

二、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貫徹落實情況

20xx年起,國家實施“兩免一補”政策,免除全部學生書費和雜費,享受寄宿生生活補助380人,人均12元每月。

20xx年,義務教育階段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免除學雜費,每生每年54.00元,公用經費補助每生每年70.00元。享受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補助60人,生均28元,享受寄宿生生活補助720人,生均30.00元。享受較少民族寄宿生生活補助300人,生均100.00元。

20xx年,義務教育階段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免除學雜費,每生每年54.00元,公用經費補助每生每年70.00元。享受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補助169人,生均230元,享受較少民族寄宿生生活補助300人,生均300.00元。

三、制約基礎教育質量提升的因素

1、學校硬件設施較差。

一是目前全鄉善有一師一校學校7所,涉及學生200餘人,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難度較大。

二是教育設施滿足不了現在的教育水平,很難啟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智力開發。

2、教師隊伍有待進一步加強。

一是教師素質偏低,教法單一,對 “新課改”掌握不深,在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上收不到良好得效果。

二是教師力量不足,很多教師都在超負荷工作,大部分都在上兩門以上的課程,致使自己的專長難以發揮。

3、學校軟件設施較差。

4、大中專畢業生就業難。部分大中專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多數羣眾有讀書無用論的思想,導致學生對學習得興趣不濃。

5、人民羣眾整體素質較底,經濟意識淡薄。

一是全鄉產業結構單一,主要以糧食、烤煙為主,而糧食、烤煙產量低,全鄉人民生活水平較低,無法送子女到高一級學校深造。

二是家長對教育的認識和支持力度不夠。如很多家長在督導自己孩子的學習上不夠。

高質量發展調研報告篇4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優化旅遊企業發展環境,國家旅遊局組織開展了《旅遊企業發展環境》專題調研。調研組在認真研究制定工作方案、調研提綱、收集資料的基礎上,於20xx年3月上中旬,先後到北京、河北、上海、山東、河南、四川等地,以典型企業訪談、召開小型座談會等方式,開展了實地調研。

3月下旬和4月初,調研組對實地調研及有關資料進行了彙總分析和集體討論。現以調研中所瞭解的旅遊企業發展環境方面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意見和建議為主要內容,形成本調研報告。

一、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資金積累和融資困難。旅遊企業的發展資金積累較為緩慢。旅行社是微利行業,酒店投資量大、成本高、回收期長,景區與酒店基本相同。有的企業發展幾十年規模仍然有限,資金的原始積累過程較長,旅遊企業普遍受到資金短缺的困擾。融資困難主要體現在。

第一,旅行社、旅遊商品企業、旅遊汽車公司等非資源經營性企業多為中小規模,固定資產小,缺少高附加值的抵押財產,難以達到銀行貸款規定的條件,申請貸款困難;

第二,酒店、景區等資源經營性企業難以將資源資本化,金融部門只規定將景區門票作為質押條件,而不將旅遊資源價值作為申請貸款抵押的條件,使得企業申請貸款渠道窄;

第三,很多景區仍然是行政管理,政企未分,產權不明,限制了企業通過股份制改造直接融資;第四,農家樂(包括民居接待點)的企業身份不明確,金融部門沒有出台農家樂擔保、貸款優惠的具體政策,大多數農家樂經營户不能獲得銀行貸款,持續發展能力受到限制。

(二)旅遊項目用地困難。

一是缺乏旅遊用地專項支持政策,《土地管理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對旅遊用地的範疇、定義及類型沒有明確規定,沒有對旅遊項目用地及旅遊投資建設用地優惠等政策的具體規定;

二是絕大部分地區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對於旅遊用地規定不明確,旅遊用地規劃沒有真正與本地區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有效地結合起來,可變性較大,操作性不強,很多旅遊項目用地指標不足,往往只能通過置換集體用地來滿足,供需矛盾突出;

三是農家樂、鄉村酒店等鄉村旅遊用地多采用租賃方式,辦不了“兩證”,使得業主很難大規模投入,限制了鄉村旅遊的提檔升級,同時多為當地村民經營,有較大資金實力的外來投資者很難介入,土地緊張和流轉規模小、難度大及“差別”待遇等因素制約了鄉村旅遊的發展壯大;

四是旅遊業對環境要求高、用地規模大,且沒有優惠政策,旅遊用地成本高於工業用地,增大了投資商的成本,項目招商困難;

五是各地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旅遊用地審批程序繁瑣、部分旅遊景區和度假村等旅遊用地不合理或實際開發不到位等土地浪費現象和旅遊用地產權不明確等問題。

(三)員工隊伍不穩定和素質呈下降趨勢。首先,長期的價格競爭和成本壓力,使得旅遊企業無力負擔較高的員工薪酬,宣傳引導不夠和社會評價不高,員工職業自豪感和忠誠度下降,事業凝聚力和向心力減弱,導致旅遊的行業員工流失率較高、流動速度快、初次就業比例高,員工隊伍素質呈下降趨勢。此外,旅遊高等教育脱離行業需求,職業教育的技能培養滯後,難以為旅遊業輸送合格的人才。

(四)認識方面存在的不足。很多人認為“旅遊就是吃喝玩樂”,對旅遊產業改善國民經濟結構、增進國民福利、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城市人居條件的戰略性作用認識不足,導致很多地方缺乏對旅遊產業發展的主動思考和系統規劃,旅遊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實較為困難,還導致了政府和企事業組織等難以保障公民的旅遊福利,影響旅遊的公開採購。

二、旅行社面臨的問題

(一)合理税負問題。旅行社中小企業多,利潤水平低,資金週轉量大,促銷投入多,經營中有大量代收代付項目。很多地區的營業税等地方税費的徵繳,往往採取按比例(多為80%)扣除代收代付部分,然後按照法定税率計徵,有的還對小旅行社實行定額税,宣傳促銷經費也都不能計入成本扣減。

從年檢數據看,我國旅行社全行業的收入利潤率,已經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3%左右,逐步下降到不足1%。另據瞭解,目前作為旅行社主要收入項目的綜合服務費,佔旅遊報價的比重低於10%。因此,旅行社的營業税等税費負擔明顯不合理。

高質量發展調研報告篇5

一、xx市義務教育發展現狀

(一)基本概況

我市現有義務教育學校208所,其中:國小168所(含教學點51個),國中40所(含九年一貫制學校6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4所,完全中學7所)。20xx-20xx學年度,全市國小師生比1:14.7,其中:城區國小師生比1:18.2,農村國小師生比1:12.7;全市國中師生比1:10.6,其中:城區國中師生比1:15.4,農村國中1:7.3。

(二)發展狀況

1.義務教育經費投入逐年增長。市委、市政府始終將教育擺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認真落實“以縣為主”的義務教育管理體制,財政教育投入保持穩定增長。20xx年,全市義務教育經費預算內撥款59438.1萬元,比20xx年53060.6萬元增長了12 %,20xx年義務教育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6878元,比20xx年5886元增長了 16.9 %。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農村國小585元/生、年,國中785元/生、年;城市國小384元/生、年,國中530元/生、年)按時足額撥付到位。“兩免一補”範圍不斷擴大,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同等享受免除學雜費、課本費。全市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全部享有生活補助並及時打卡發放到人。

2.義務教育辦學條件不斷改善。全市義務教育校安工程建設於20xx年基本結束,義務教育公辦學校的校舍,分別進行了加固或拆除新建,義務教育學校校舍安全有了切實保障。自20xx年起,我市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從圖書(國中每生20冊,國小每生15冊)、多媒體教學設備(班班通)、中國小實驗室設備儀器及中國小教學器材(音樂、體育、美術、衞生、數學、地理)等4個項目,對全市義務教育學校進行教育教學技術裝備。目前,已完成115所中國小裝備任務,完成率達73.72%,餘下學校將於20xx年底前全部完成。

在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的同時,多措並舉,着力加強優質教育資源建設。結合城市發展建設,城區相繼新建了11所設施優良、功能比較完善的標準化國小,6所國中實施了擴容和配套設施建設;結合新農村建設,全市12個鄉鎮所在地的中心國小,分別建設了集學習、健身、娛樂等多功能為一體的“鄉村少年宮”;結合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項目,在配齊配足常規教學設備、器材的前提下,努力加強中國小現代教育設施設備配置,“寬帶網絡校校通”和“優質資源班班通”的普及率逐步提高,40 所中國小更新了計算機教室,37所中國小的教室安裝了教學電子“白板”,全市義務教育優質資源不斷擴大。

3.義務教育師資隊伍得到加強。認真貫徹落實《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中國小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按照新的標準,重新核定了全市中國小教師編制;建立教師正常補充機制,努力優化教師結構。20xx年以來,全市在師範類高校畢業生中,共招錄156名中國小教師,重點向農村義務教育缺科教師學校傾斜,使中國小開齊課程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解;充分發揮政策導向和激勵作用,鼓勵教師在農村中國小任教。對在農村中國小工作的教師,分別給予每月70元、100元的崗位補貼,堅持教師職務評聘須有農村學校1年以上工作經歷,堅持城區補充教師從農村中國小公開選調;紮實開展師資培訓,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健全完善了市、鄉、校三級培訓網絡,xx市教師培訓基地通過了省級考評驗收。僅20xx-20xx學年度,各層次、各類別教師培訓達9000人次,中國小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進一步提升;推進學校結對合作,以強幫弱共同發展。建立了城鄉間和跨區域中國小結對合作機制,城鄉學校結對合作數量進一步擴大,首批12所義務教育學校與廬陽區相應學校順利對接。結對學校圍繞教育理念、學校管理、教學實踐、學生活動、質量提升等方面,進行全面交流幫扶,不斷豐富學校內涵,提升辦學水平。加強中青年教師培養,打造一支骨幹教師隊伍。全市擁有省級以上各類稱號優秀教師33人,市級學科帶頭人100人,骨幹教師330人,師德先進個人12人。一支由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骨幹教師等組成的優質教師隊伍已基本形成。

4.素質教育質量提升成效明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堅持德育為首的教育理念,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德育工作網絡初步形成,以愛國主義讀書教育、弘揚雷鋒精神、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等活動為載體的德育工作效果明顯。中國小體育、藝術教育進一步加強,青少年科技活動有效開展。僅20xx年,我市中國小在參加省及合肥市舉辦的各項競賽中,有近100項獲獎。烔煬中學的機器人足球參賽隊,榮獲省一等獎並代表我省參加全國比賽,獲得三等獎。人民路國小的書法選手,榮獲全國中國小生書法大賽二等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入推進,體育列入會考科目並得到加強,適應學生全面發展而富有個性成長的新課程體系基本形成。中招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將省示範高中招生計劃的80%分解到全市國中學校,城區3所省級示範高中順利實行聯合招生,進一步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素質教育深入實施。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市義務教育與先進縣區相比,與新形勢下人民羣眾對優質教育的期盼,還有相當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國小現有佈局不夠合理

隨着城鎮化進程加快,xx市區規模不斷擴大,入住人口日益增多,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逐年增加,城區學齡人口不斷上升。同時,受此影響農村學齡人口下降。全市義務教育學校現有佈局與適齡兒童少年就學不相適應問題比較突出。

1.主城區公辦國中布點不夠,容量不足,大班額嚴重。城區現有公辦國中8所,位於主城區6所,城鄉結合區2所。近年來,城區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就學人數逐年增加,20xx至20xx年平均每年遞增4%,每年增加在校生約700人,其中:國中學校每年增加200人。20xx年,城區公辦國中在校生7564人。從學生分佈情況看,主城區二、三、四、七中四所學校在校生6673人,占城區公辦國中在校生總數88.22%。就其規模容量而言,二、三、四、七中四所學校國中總規模為108個班,標準容量5400人,而實際在校生已超標準容量1273人,導致各校班學額都在58人以上,均超過了省定50人以下的班額標準,三中和七中甚至存在60人以上的過大班額問題。就主城區國中現有佈局來説,城東區域僅有油泵廠學校且為單班規模、辦學條件又相對較差,已不能適應該區域適齡兒童少年上學需求。同時,隨着城東區域的建設發展,就學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

2.農村國小布點多,生源少,教育資源分散。由於進城入住人口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不斷增加,農村學齡人數逐年減少,20xx至20xx年平均每年遞減4.6%,每年減少在校生約1500人(國小800人,國中700人)。農村中國小布局雖然作了不斷調整,但就目前現狀而言,布點多、生源少、教育資源分散的問題依然明顯,尤其在國小表現突出。20xx年,全市農村完全國小97所,國小教學點51個,僅完全國小數則佔全市完全國小總數82.9%,而農村國小在校生22640人,卻只佔全市國小在校生總數53.98%。從農村國小學生分佈情況看,全市17所鄉鎮中心國小在校生11771人,而另外80所村級完小和51個教學點的在校生只有10721人。據調查,在80所村級完小中,50名學生以下學校有18所;在51個國小教學點中,20名學生以下教學點有35個,其中10名學生以下的還有24個。這些規模過小的完全國小和教學點,不僅佔有了相當的教育資源,也成了我市推進義務教育發展的瓶頸。

(二)城鄉間、校際間辦學條件差距仍然較大

一是城鄉間學校辦學條件差距較大。近年來,城區中國小辦學條件有了很大改善。20所國小有11所為新建的標準化國小,8所國中有6所實施了改造工程,具有良好辦學條件的中國小已達到了61%。農村中國小的辦學條件雖然也得到一定改善,但與省頒辦學標準要求,與主城區學校相比,依然落後。據統計,農村現有113所義務教育學校中,55所農村中國小教輔用房不足,須設置的實驗室、電腦室、圖書室、音樂室、美術室、語音室等沒有配齊,其中:38所學校僅有教室和辦公室,相應功能室嚴重缺失;所有學校運動場地沒有達到標準要求,相當一部分學校的運動場僅僅是一塊圈地,體育教學和學生健身運動難以正常開展;38個農村中國小食堂,有27 個沒有達到標準要求,未能取得餐飲許可證。

二是區域內學校辦學條件差距較大。城區仍有11所義務教育公辦學校的辦學條件相對薄弱,尤其是油泵廠學校和亞父國中,僅有一幢教學樓,缺乏基本的配套設施。農村大多數村級完小在教學輔助用房、功能室配置,校園道路、運動場地等基礎設施方面也都相對較差,明顯落後於中心國小。

(三)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結構失衡

目前,我市義務教育階段中國小教師隊伍主要存在結構性不合理。

一是學科教師結構不夠合理。表現在音樂、體育、美術、信息技術學科專任教師嚴重不足。據統計,全市義務教育階段音樂教師50人,體育教師157人,美術教師93人,信息技術教師19人。從這些教師任教學校看,主要集中在城區中國小和部分鄉鎮中心學校。農村絕大多數學校缺乏音、體、美、信息技術等學科教師,開齊開足規定的課程難以有效落實。按照部頒課程計劃測算,須增配音樂教師 73人、體育教師15人、美術教師38人、信息技術教師74人。

二是教師年齡結構不夠合理。據統計,全市國中、國小51歲以上的教師佔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總數的23.5%,而30歲以下的教師只佔7.6%。農村中國小51歲以上的教師,大部分是七、八十年代教育規模擴張時吸收的民辦轉正教師,普遍存在教育觀念更新不夠、使用現代教育設備能力較差、教學質量相對較低等問題,也對教育創新、增強教育活力產生直接影響。

(四)義務教育信息化建設滯後

一是校園網絡連通不足。我市中國小寬帶網絡接入161所中國小,還有37所國小及教學點寬帶沒有接入,寬帶開通率只有80%;再根據省定標準,義務教育6—12班級的學校要配備1—2個計算機教室進行計算,我市義務教育學校計算機教室缺少近90間。

二是計算機數量生機比偏低。目前,我市計算機生機比為15.2:1,師機比為3.9:1,與省定生機比12:1,和師機比1:1標準相比,缺少學生用機1000台,缺少教師用機2730台。

三是信息化設施缺乏。我市現有學校廣播系統98套,監控系統54套,對照省定基本標準,校園廣播系統缺48套,監控系統缺92套。對於其他語音教室、課堂教學錄播系統、電子閲覽室、在線課堂教室、校園電視系統、一卡通系統和移動學習終端等選配標準我市基本沒有配備,缺口更大。

(五)教育教學目標管理缺位

一是教育主管部門自身指導、監管缺乏精細。在義務教育改革和發展上,按照上級規定動作部署多,創新超前舉措少;在教育教學管理建設上,宏觀條款要求多,出台細化辦法少;在中國小辦學行為規範監管上,以文轉文、以會貫徹多,具體檢查督促督辦少。

二是一些學校辦學質量目標和競爭意識淡薄。一些學校校長辦學思想模糊,沒有清晰的辦學理念和明確的發展目標,自以為學校設施落後,師資力量弱,只求平安無事,不求提高辦學質量和推進學校內涵發展,教育教學管理粗放,工作缺乏計劃性、統籌性,只應付主要科目教學,不能開齊開足全部課程,藝體和實踐活動不正常,學生素質教育要求難以落實,教育教學質量低下。

三是少數學校執行辦學行為規範不嚴。少數學校貫徹落實辦學行為規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足,應有管理制度未建立,已有規章制度執行不到位,學校管理鬆散,對教師教育教學放任自流,缺少檢查、督促、考核等監管機制,違規辦學行為時有發生。

(六)校園安全保障比較薄弱

校園安全是教育管理的第一要務,發展教育的同時更要全力維護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我市校園安全形勢基本良好,但仍存在影響校園安全的薄弱方面,主要表現在:

一是校園安全管理隊伍不完善。校園及學生安全管理涉及面廣,範圍大,頭緒多,任務繁雜。我市校園及學生安全工作任務主要由學校的政教處、總務處或德育處承擔,有的學校涉及到幾個部門,管理人員也都是處室負責人兼任,容易造成主次不分,職責不明,多頭管理,相互推逶的混亂局面。因此市教育局和各校成立專門的校園及學生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專職的管理人員,是做好校園及學生安全工作的保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3rrqz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