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環境衞生調研報告多篇

環境衞生調研報告多篇

環境衞生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最新環境衞生調研報告

根據市城管執法局黨總支統一部署,就“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對我市環境衞生管理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近年來,我市環境衞生事業在市委、市政府、市建委、市城管執法局等各級領導的關心、重視和支持下,有了長足發展,道路清掃保潔面積從建市之初的110萬m2增加到現在的324.6餘萬m2,垃圾清運量由120噸/日增加到現在的300餘噸/日,環衞專用車輛由30輛增加到現在的43輛,垃圾中轉站點由18處增加到78處,為營造良好城市環境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是在環衞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等方面還存在着許多問題一直沒有很好的加以解決,制約了環境衞生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實現環衞事業科學發展,就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立環衞“以錢養事”機制,解決困擾環境衞生髮展的老大難問題,不斷提高城市環境衞生管理水平,為廣大羣眾創造良好的人居和工作環境。

一、環衞工作現狀。

(一)基本情況。隨州市環衞處現有幹部職工805人,其中:正式職工503人(含退休182人),臨時工302人,日清掃保潔面積324.6萬m2,日清運垃圾300餘噸,垃圾清運率達100%,年清掏糞便0.7萬噸,年灑水壓塵3.7萬噸,管理水衝式公廁28座、垃圾中轉站點78處、環衞專用車輛43台、垃圾處理場1座。

(二)管理運作模式。在內部管理上,自20xx年起,建立了“三級負責制”和路段長“三位一體”管理模式,即:環衞處將用工權、工資發放權、工作管理權下放到所(隊),使所(隊)成為自主經營、自我發展的非法人實體,所(隊)再根據清掃保潔面積、清運單位及費源徵收區域劃成若干個段(捆),將這些段(捆)在內部職工中通過公開競標,拍賣給路段長,由路段長負責所管轄範圍內的清掃、清運、收費工作,這樣就形成了路段長向所(隊)長負責、所(隊)長向處負責的三級管理負責制,改變了“大鍋飯大家吃,集體活大家幹”的消極、惰性思想,形成了“千斤重擔人人挑,個個頭上有指標”的競爭激勵機制。

但是,環衞處實行的這種運作模式只是介於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之間的一種管理形式,僅僅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最大限度地進行了改革,遠遠沒有達到市場化要求。因為按市場化運作,必須建立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企業化運行管理機制,而我處下屬各部門均為非獨立核算的非法人單位,難以獨立承擔相應的責、權、利,本質上仍是政企不分、管幹不分的“大鍋飯”體制,從而限制了環衞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不可能達到市場化要求。

(三)人員與編制情況。1989年,原隨州市編委給市環衞處定編212人,至隨州市升級的11年時間裏,城區建設面積在擴大、道路在延升、垃圾量在增加、管理在加強,但環衞人員編制始終沒有增加。2022年地級隨州市成立以後,環衞定編170人,編制不但未能增加,反而減少了42人,出現了作業區域擴大、作業人員編制減少的狀況。

按照建設部《全國城市市容環境衞生統一勞動定額》標準與環衞實際工作量進行測算,目前主城區應配備道路清掃、垃圾收集運輸、糞便收集運輸、垃圾轉運、垃圾糞便處理、公廁管理保潔等各類生產人員1291人。但市環衞處現僅有生產、管理人員623人(不含退休人員),按現有作業區域、工作量測算,缺崗668人,由於人員編制嚴重緊缺,環衞職工長期以來一直超負荷勞動(無星期天、節假日、一人幹二人的事),極大地影響了職工隊伍穩定和生產工作的正常進行。

(四)經費收支情況環境衞生調研報告環境衞生調研報告。多年來,環衞經費一直嚴重不足,職工待遇極低,其原因在於:環衞處雖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但財政部門一直實行的是按170人編制經費包乾,由於人員多、編制少,造成經費缺口大。如:20xx年,財政撥款309萬元(含油料補貼等專項費用),預算外收入589萬元,合計898萬元;但環衞處20xx年支出需經費1717.9萬元,其中:在崗正式人員工資768.5萬元、社會保障費301萬元、臨時工工資261萬元、退休人員工資159.4萬元、生產費用150萬元、設施維修費用30萬元、預算外調控基金48萬元。缺口經費819.9萬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環衞工作實際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問題,制約了環境衞生水平的提高。

1.體制不順,整體管理水平不高。我市城區環境衞生管理體制還沿襲計劃經濟時代管理體制,主要表現為政企不分、管幹一家,在管理中存在着責、權、利不清的問題,既不能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又限制了環衞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2.機制不活,環衞生產水平不高。由於環衞人員編制少,而財政部門是按編制撥款,每年財政列預算時,都因環衞編制人員少而無法增加預算內資金。有限的財政撥款不僅使環衞管理部門出現“以錢養人養不活、幹活無錢無人幹”的局面,而且由於現有人員長期超負荷工作,一線生產人員“疲勞幹事幹不好、請人幹事到處找”,使環衞部門不得不把部分精力放在如何“養人”上,更難達到“以錢養事”的目的。由於環衞部門總是為資金所制約,不能全力以赴抓管理,難以保證環衞生產質量,因而影響城區整體衞生質量。

3.退休職工多,單位不堪重負。環衞處現有退休職工182人,並且還將逐步增多。我處雖然為職工購買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但因參保時是按1997年職工工資發放基數繳納(足額交納需200萬元/年,實際交納82萬元/年),社保部門只發放退休職工部分退休費,與人事部門核定的退休費之差,則由環衞處自籌資金補發,環衞處每年補發退休費就需70餘萬元。而老職工退休之後,生產崗位要新增臨時工上崗,財政部門又沒有增加經費,“僧多粥少”的現象越來越突出,經費缺口越來越大,單位包袱也越來越重。

4.勞動強度大,職工待遇低。儘管我市環衞工人工作量大,常年超負荷勞動,保證了環衞生產水平,但是環衞職工的勞動作出與享受待遇卻成反比。在全省來看,隨州環衞呈現出“兩高兩低”的狀況:一是業務水平高。對隨州目前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來講,我們的道路清掃保潔、垃圾清運等生產、服務水平已高於同等條件下其它城市水平;二是預算外收入高。隨州生活垃圾處理費徵收率為37%,在全省處於領先水平;三是政治待遇低。所有的地級市環衞部門最低都為副處級單位,而我市環衞處僅為正科級單位;四是工資待遇低。20xx年12月1日起,市環衞處調整清掃作業時間和方式,從早5:00—22:30全天候作業,清掃工每天工作達9.5小時。調整時間之初,聘請的臨時工走掉一半,原因就是勞動強度大,待遇太低。為保證清掃改革順利進行,市環衞處在資金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將清掃崗位臨時工工資多次上調至500~600元/月,既便這樣也不易聘請,並且聘請的都是年齡結構偏大、身體狀況較差的人員,不僅作業質量難以保證,也給正常管理增加了很大難度。

三、關於我市環衞工作的建議與思路

為促進環衞事業良性發展,提高環境衞生管理水平,創造潔淨、優美的城市人居環境,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建立環衞工作“以錢養事”機制,才能使環衞各項經費得到保障,解決生產和管理單位收費養人的弊端,促進環衞事業健康發展。

(一)深化體制改革,政企分開,管幹分離環境衞生調研報告工作報告。環衞事業要發展,市場化運作是必經之路,為了從體制上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必須改變目前政企不分的現狀,成立環衞局(副處級),下設三處一隊(科級):清掃管理處、清運管理處、收費管理處、綜合執法大隊。由各處根據業務需要成立若干公司,公司實行企業化管理,一切按市場經濟規則運作,實行責、權、利共享。

(二)走市場化道路,建立環衞作業“以錢養事”機制

主要是按照環衞工作目前作業量核定生產經費,並列入財政預算,具體如下:

1.實行“以錢養事”的崗位及方法

⑴道路清掃保潔。根據道路清掃保潔面積核算清掃保潔生產經費,按照2.6元/ m2的標準(借鑑兄弟縣市最低標準),目前城區324.6萬m2清掃保潔面積年需生產經費844萬元,此項經費全額列入財政預算。為了便於操作,公開拍賣時,人員工資標準均按臨時工755元/月核算(基本工資500元+社會保險費用135元+工具費20元+節假日加班費100元),人員經費均包含在道路公開拍賣經費裏,由中標公司具體操作,但臨時工工資應隨着國家政策及時調整。

⑵道路灑水壓塵。3台灑水車年需經費18.4萬元,此項經費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⑶垃圾清運

【第2篇】城市環境衞生調研報告範文

城市環境衞生調研報告範文

隨着我省城鎮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城市管理已成為各級政府執政能力的重要體現,然而就在各地政府紛紛大張其鼓地要創建“環保模範城市”、“衞生城市”、“文明城市”、“旅遊城市”等等時,他們往往卻忽視了創建這些“城市名牌”的基礎——城市市容環境衞生的投入。

為了較準確地掌握我省環境衞生行業設施建設、設備配置的狀況,以及各地財政對市容環衞的投入情況,我會對本會環衞會員單位所在市、縣、鎮環衞狀況、環衞投入等進行了專項調研。

本次調研內容主要有(1)當地環衞基礎設施、環衞裝備情況;(2)財政對環衞投入情況以及衞生清潔服務費與垃圾處理費收繳情況;(3)環衞職工工資、福利及社會保障情況;(4)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情況。

調研採取表格調查與走訪調查相結合。在珠三角、粵東、粵西和粵北各選擇一個地區進行實地走訪調查,在此基礎上編制了《環衞基本情況調查表》、《環衞經費情況調查表》、《環衞職工待遇情況調查表》和《垃圾處理設施調查表》四個調查表格,發放給各地環衞會員單位進行問卷調查。

實地調研走訪了揭陽地區的揭陽市、普寧市、揭東縣、揭西縣和惠來縣;茂名地區的茂名市、信宜市、高州市、化州市和電白縣;清遠地區的清遠市、英德市、連州市、佛岡縣、清新縣、連山縣和連南縣;以及珠三角的深圳市。並對126個環衞會員單位進行了問卷調查,回收調查表格113份,回收率89.7%。

調查結果按調查項目要求採用ecel系統進行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並按《“十一五”廣東省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提出的廣東省片區劃分進行片區比較分析。

片區的劃分按照各城市的地理位置、城市規模、經濟及人口規模,分為以下四個片區:珠江三角洲片區、粵北片區、粵西片區、粵東片區。

珠江三角洲片區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等6個地級以上市整個行政區域以及江門、惠州、肇慶等3個地級市的市區及其周邊地區,土地面積約5.45萬平方公里,佔廣東省面積的30.62%.

粵北片區包括韶關、清遠等2個地級市整個行政區域,土地面積約3.70萬平方公里,佔廣東省面積的20.79%。

粵西地區包括茂名、湛江、陽江、雲浮等4個地級市整個行政區域,江門市所轄的台山、開平、鶴山、恩平4個縣級市和肇慶市所轄的廣寧、德慶、封開、懷集4個縣,土地面積面積約3.85萬平方公里,佔廣東省面積的22.63%。

粵東地區包括汕頭、河源、梅州、汕尾、潮州、揭陽等6個地級市整個行政區域和惠州市所轄的龍門縣,佔廣東省面積的4.80萬平方公里,佔廣東省面積的26.97%。

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市容環衞現狀

1、環衞管理體制

目前我省城市的市容環衞管理部門除廣州市為政府行政部門外,地級市的多為政府行政部門屬下的依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21個地級市中只有廣州、深圳、珠海、中山、肇慶、惠州、梅州、汕頭、茂名、陽江和清遠有全市的環衞專職管理部門,其餘的由城市管理局(或市政局、建設局等)內設機構的一個部門負責(或兼管)。其它市(區)、縣的環衞管理部門基本為事業單位,這些部門多數管幹一手抓。

2、環衞運作模式

我省環衞現有的運作模式可分為幾大類型,一種是管幹分離的模式,這種模式適合於經濟較發達地區,要求政府要有足夠的財力投入城市環衞服務,同時管理部門有較強的管理和監督能力,這種模式以中山市為代表。一種是“一把掃”掃到底(包括內街)的模式,它適合於經濟欠發達地區,要求管理部門有較強的內部管理統籌能力,這種模式以清遠市為代表。還有一種就是分級管理模式,市(區)、縣環衞管理部門負責道路、公廁清掃保潔以及生活垃圾運輸處理,街道(鎮)辦事處負責街巷、居住區內道路的清掃保潔和垃圾收集,這種模式要求各級之間要有明確的責任劃分和環衞主管部門要有較強的協調能力,但目前許多地方仍未能解決交界接壤區域相互扯皮、協調難的問題。這種模式在省內大多數地區普遍存在。

3、環衞行業服務現狀

我省環衞行業服務現狀可分為兩部份:其中環衞設施建設、設備製造、物業清潔服務基本已企業化、市場化;但城市公共環境衞生維護仍以事業單位為主,尤其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原因是以事業單位(或企業化管理)運作,比以企業方式運作費用相對要低些。

二、市容環衞經費

我省城市環衞經費的來源主要有兩部份,一是政府的財政投入,包括地方政府的日常投入和上級政府的補助;二是居民、單位交納的清潔服務費、垃圾處理費等專項費用。

在環衞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目前也引入了社會資金和國外資金,投資 的主要方向是建設並運營大型的垃圾處理設施。

1、政府對環衞經費的投入

環衞投入指的是城市政府對城市環衞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市容環境衞生投入的經費。

調查顯示對環衞投入受當地經濟發展的制約,以及政府政策導向的影響,各地差異較大。這些差異一方面體現在政府對城市環衞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配置的投入,另一方面表現在城市市容環境衞生維護上的投入,主要在城市清掃保潔、垃圾收集清運方面。

城市環衞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配置的投入,應該肯定珠三角片區比其它片區大,尤其是城市裏的設施建設規格高,設備裝備充足。其它片區地級市的環衞設施設備的建設裝備也在逐步提高。隨着“城市化”推進,出於“民心工程”的考量,對可作為其標誌物的環衞設施如公廁等的建設正逐步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視,並盡其所能給予投入。但對於其它環衞設備、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關注則相對較差。

在生活垃圾處理方面,除珠三角片區已建成有規模的生活垃圾焚燒廠16座,其它片區暫時沒有,我省的生活垃圾處理仍以填埋為主。珠三角片區建有符合國家衞生填埋標準的填埋場11個,但管理水平與其大手筆的投入相比則要遜色得多。本次調研珠三角片區填埋場只有5個達到、1個基本達到國家無害化處理要求;粵北片區填埋場只有2個基本達到國家無害化處理要求;粵東片區只有3個基本達到國家無害化處理要求;粵西片區無一基本達到國家無害化處理要求(根據建設部《關於全國生活垃圾填埋場無害化處理檢查情況的通報》建城[]32號)。

目前我省21個地級市中尚有個別城市沒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雲浮、珠海、韶關、陽江市的填埋場在內建成投入使用,在建中的梅州和河源生活垃圾衞生填埋場預計可投入使用,茂名的生活垃圾衞生填埋場已進入規劃環評階段,汕尾的生活垃圾衞生填埋場建設暫時還沒有起動。部分地級市的填埋場擴建工程也存在經費困難的問題,因此我省要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目標確實還需下大功夫。

一般地説,城市環境公共衞生維護主要包括的城市道路、公共場所的清掃保潔和生活垃圾收集運輸,這是環衞日常工作的主要項目,佔了日常經費支出的大部份。如果從環衞經費支出中刪除設施、設備和生活垃圾處理費用,剩下的作為日常費用,按清掃保潔、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和其它費用開支的權重分別為0.45、0.4和0.15計算,可以發現各地投入清掃保潔的平均費用最高不超過7元/平方米&8226;年,最低僅為0.6元/平方米&8226;年,平均在2.1411.21元/平方米&8226;年的範圍。珠三角片區的投入明顯高於其它片區,其中以廣州市的投入最大,這與廣州市作為南方區域中心城市,經濟實力較強、市容環境衞生要求高有關。在生活垃圾收集清運費用方面,珠三角片區城市的生活垃圾清運費用顯然比其它地區高,其中以佛山地區的平均費用最高,這些大概與珠三角的城市化擴大,運輸距離遠,可利用土地缺乏和生活垃圾處理理念的轉變有關。見表1。

表1我省不同片區清掃保潔和生活垃圾清運單位費用比較

數據顯示我省大多數城市在清掃保潔和生活垃圾收集運輸方面的投入是不足的。建設部發布的《城市道路和公共場所清掃保潔管理辦法》(城建[1994]238號)第四條規定“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把城市道路和公共場所的清掃、保潔所需經費納入城市維護建設資金使用計劃,並根據需要,每年適當增加或調整。”一些城市市區範圍擴大了幾倍,人口增多,清掃保潔面積不斷擴大,生活垃圾量不斷增加,可相應的環衞投入卻沒有增加,使得城市日常的公共環境衞生狀況維持在較低水平。

我省許多城市的政府並沒有真正認識、或有意迴避城市環境公共衞生維護是一項政府必須為市民提供的公益性、社會性服務事業,沒有實事求是地按照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建立起環衞成本核算管理、人力管理等制度,因而在環衞日常維護的投入上往往帶有較大的隨意性。以致談到環衞體制改革,有的政府官員就盲目地認為環衞作業市場化可以減少政府的投入,而從沒有分析過當這個公共服務產品市場化時,政府可能減少的是哪些投入,可能會增加什麼費用,它們的平衡點在哪裏。因此不少地方在環衞作業招標中無根據地採用“價低者得”,結果城市的市容環境衞生水平上不去,出現市民投訴多,環衞工人上訪的尷尬現象。

2、環衞專項收費

環衞專項收費指的是城市環衞管理部門按規定程序,經物價部門批准對城市居民和單位收取的垃圾處理費和衞生清潔服務費。

我省許多地方政府為了招商引資、加快城市化進程,對城市環境衞生的要求越來越高,但因財政收入欠佳,對城市環衞設施建設、日常維護費用的投入往往不足,靠環衞專項收費補充。由此可見,環衞專項收費在維護城市市容環衞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統計的結果表明:超過40%的城市,市容環衞支出的30%以上來自環衞收費(其中約19%的城市甚至超過50%)。這既有經濟較發達的城市,也有經濟不太發達的城市。

雖然環衞專項收費有法律依據,並經各地物價管理部門批准收取,但環衞收費難,不論在經濟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一直是困擾各地基層環衞部門的難題。

基層環衞部門費了很大的力氣開展環衞專項收費工作:主動配合政府及物價管理部門調研,制定一個符合當地經濟發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收費標準;加強內部管理,提高環衞工作質量,以優質服務贏取市民對環衞收費的支持;加強與職能部門、媒體、社區、相關單位溝通,爭取支持和配合,開展環衞專項收費宜傳、收費代理等;聘請常年法律顧問指導依法收費,與法院做好溝通工作,將收取衞生清潔服務費的法律依據提交給法院,爭取法院支持環衞部門通過法律途經解決個體工商户、居民住户、甚至個別單位惡意欠費問題。這方面南雄市和豐順縣曾取得較明顯的效果,一是使市民懂得環衞收費是合理合法的,增強了繳費自覺性;二是給欠費的單位和個人,起到了警示作用,從而減少了拖欠繳費的現象;三是提高了收費率,保證了環衞工作順利開展。各地環衞基層往往把法院作為是環衞專項收費依靠的最後一招。

然而11月25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五華縣環衞所與曾雪泉城市衞生服務費糾紛一案的批覆》指出“五華縣環衞所依法取得《廣東省經營服務性收費許可證》,根據縣政府的規定和縣物價局核發的收費標準,曾雪泉拒絕繳交垃圾服務費,五華縣環衞所作為五華縣市容和環境衞生監督管理單位,可根據《城市市容和環境衞生管理條例》和《廣東省城市垃圾管理規定》的規定對其進行行政處罰。本案爭議不是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債權債務糾紛,不屬民事案件受理範圍。”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的這個批覆已成為各地法院受理環衞專項收費糾紛的一個案例。這也提醒了我們的政府環衞行政主管部門,環衞專項收費糾紛依法是可以通過行政處罰解決的。但正如南雄市環衞所的法律顧問指出的,行政處罰必須有詳細的規定,如果只是根據國務院101號令《城市市容和環境衞生管理條例》和《廣東省城市垃圾管理規定》,根本無法執行。

儘管我國政策法令早有對污染物“誰產生,誰付費”的法定原則,但對環衞專項收費卻沒有一個統一的帶有強制性的規範性文件。縱觀我省的環衞專項收費的相關法規,沒有一個對拒交環衞專項收費作出行政處罰的詳細規定。因此各地的收費操作基本上是繳費義務人自覺的就收,拒交的就不收,最後形成了收多少算多少的尷尬局面。這對自覺繳費主體來説,也是一種社會不公的反映。

三、市容環衞職工待遇

1、環衞職工待遇

調查數據顯示,在環衞經費支出中,人員的費用佔了很大的比例,見表2。

表2人員費用佔環衞經費支出的比例

據統計80%的環衞部門,人員費用(指工資、社保)佔日常經費支出的60%以上。而一般製造業,人員費用大約佔製造成本的19~23%。由此可見:

(1)環衞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尤其是市容環境衞生的維護方面。即使在廣州、深圳這樣的大城市,道路、公共場所的保潔仍舊是以人工為主。

(2)由於在環衞經費開支中人員經費佔的比例過高,環衞經費投入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工人的收入。經費投入不足意味着工人勞動價格低於實際價值。

從全國範圍看,環衞工人工資偏低是一個普遍性問題。以我省各地政府頒佈的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為基準,本項調查結果顯示環衞一線臨工、合同工的工資收入明顯偏低,有約12%的地方臨工、合同工收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65%以上的地方臨工、合同工收入略高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正式工工資平均約為臨工、合同工的1-3倍。結果見表3。

表3一線環衞工人工資與最低工資標準的比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最低工資規定》(第21號令)第十二條的規定“在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在剔除下列各項以後,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一)延長工作時間工資;(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三)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如果以此要求來衡量,那麼約50%以上的地方臨工、合同工收入是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

與廣東省統計局公佈的各地級市城鎮集體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比較,包括珠三角在內的大部分地區環衞一線臨工、合同工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僅為當地平均水平的0.5-0.7倍,只有廣州、深圳和珠海市區等少數城市達到0.8倍。

除工資收入低以外,各地未給環衞工人購買足額社會保險。調查數據顯示,約有43%的基層環衞部門沒有為一線環衞工人(含臨工、合同工)購買任何保險,25%的為部分工人購買了社會保險(部分附加人身意外險),只有22%的為全部工人購買了社會保險(部分附加人身意外險),另有約10%的只為工人購買人身意外傷害險。從表4可見,未買保險的主要集中在我省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在珠三角未買社保的也是一些經濟相對較差的縣市。

表4一線環衞工人購買社保比例統計

據調查,各地未給環衞工人購買保險的主要原因有:

(1)地方財政較差,環衞資金投入不足,無力購買。這些地方從幹部、正式工到臨工都沒有購買任何保險。

(2)大多數地方的財政撥款只能滿足編制內人員(甚至少部分人員)購買社保,其餘的必須由基層環衞部門自籌,這是導致大多數地方沒有為臨工購買社保的主要原因。

(3)由於環衞工人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差,工資低,人員流動性大,部分工人本身也不願單位扣繳社保費,於是一些單位採取將單位應繳的社保費發給職工,由職工自行購買社保。

由上述可見,如果政府只注重擴大城市區域,卻不同步增加對城市環境衞生維護的投入,那麼最直接損害的就是環衞工人的利益。另一方面環衞經費的不足也直接影響了環衞作業的質量,市容環境質量下降,造成市民對公共環境衞生狀況的不滿,間接損害了政府在公眾中的形象,讓人質疑政府的管理能力,同時也極易誘發市民拒付環衞專項收費的心理。

2、環衞勞動定額

勞動定額是指在一定的生產和技術條件下,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的標準。建設部頒發的《全國城市市容環境衞生統一勞動定額(試行)》(建人[1996]606號)提出道路人工清掃標準為:

本次調研的市(區)、縣的環衞基層單位,道路清掃保潔區域均為所在地一、二級道路。根據各地城市規模、生活垃圾產量、道路清掃機械化程度、以及管理層的要求等因素,參照廣州市清掃保潔工佔環衞職工總數的平均值為63%,最大值為72.5%,地級市清掃保潔工比率按平均值63%計,市縣街道按最大值72.5%計,測算清掃保潔工的工作定額,結果顯示75%的城鎮環衞工人人均清掃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其中有40%甚至達到了7000平方米以上,只有約25%的城鎮人均清掃面積小於5000平方米,這些城鎮主要集中在經濟欠發達地區。

按片區統計珠三角清掃保潔工人均勞動定額是最高的(見表5)。我們在對數據分析時發現,總的來説城市化進程較快的城市,環衞工人人均清掃面積一般都大於6000平方米/人日。創“名牌”多的城市環衞工人的人均清掃面積也大。

表5各片區人均清掃保潔面積(一、二級道路)比較

環衞工人這種超勞動定額的原因主要有:

(1)經費不足。城市擴大了,政府對環衞的投入不足,環衞部門無法增加人力,只能不斷提高原有環衞工人的勞動定額。

(2)環衞招工難。環衞作業以露天為主,起早摸黑,日曬雨淋,面對的是又髒又臭的垃圾,勞動強度大,待遇差。隨着我省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珠三角地區產業的升級換代和部分工業向經濟欠發達地區轉移,同等的收入在別的行業(如服務業)幹比環衞輕鬆乾淨,同樣的辛苦(如工廠)比環衞掙得多。因此目前無論珠三角或是經濟欠發達的地區都出現了環衞招工難的現象。

(3)各地政府市容環境衞生行政主管部門忽視勞動定額管理。勞動定額是控制環衞日常作業人工成本的關鍵,在市場經濟運行機制下,它對保護工人利益、監管企業運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環衞行業使用的是1996年建設部頒發的《全國城市市容環境衞生統一勞動定額(試行)》,1997年1月1日開始執行,歷時十年之久。隨着我國的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的內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市容環境衞生水平的提高,環衞作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作業方式的變化等因素,原來的勞動定額應進行定額標準的調整。

四、建議

根據調研結果,建議省政府有關部門在嚴格貫徹執行政策、法令的同時,加強對各地貫徹執行情況的監督,為我省市容環境衞生行業的發展創造一個和諧、寬鬆的環境,使市容環境衞生與我省經濟社會的發展相適應。具體建議:

1、省建設廳督促尚無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的地級市儘快採取措施解決建設經費、用地等關鍵問題,按程序開展各項工作。針對部分城市政府財政對建設生活垃圾處理設施“不堪重負”的問題,除了給予“治污保潔”資金的補助外,應建立一個鼓勵、指導企業、社會、外資等多元投資主體進入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的平台,完善相關產業政策,並切實落實,從而加快我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的步伐。

2、針對部分地方政府不重視(或不清楚)對城市建設維護資金中“城市環境衞生維護費用”的落實和根據需要每年適當增加的問題,省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應督促各地政府切實落實城建維護費中用於城市環境衞生維護經費的專款專用,而且隨着城市擴大、要求提高而適當增加。

3、針對各地環衞專項收費難、收費率低的問題,建議省建設廳制定出台關於加強環衞專項收費徵收工作的意見,從費用收繳渠道、經費管理、使用等方面規範,指導各地環衞專項收費的工作。同時建議省人大、省政府有關部門應儘快制定拒繳環衞專項收費的行政處罰法規,推動“誰污染,誰負責”的公民責任落實,解決國家財源流失的問題。

4、各地政府市容環境衞生行政主管部門應逐步建立起環衞成本核算制度(包括環衞監管、環衞作業等),改變事業單位不計成本、政府工程不計成本的陋習,使政府主管部門對環衞這個公共服務產品的投入心中有數,實事求是。避免環衞作業招投標中“低價者得”的現象發生。

5、根據我省的情況,制定我省的市容環境衞生勞動及費用定額,使各地市容環境衞生行政主管部門有一個更切實可行的依據,強化勞動定額管理。

【第3篇】社區環境衞生調研報告

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的總要求,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眾,把羣眾呼聲作為創建第一信號,把羣眾需求作為創建第一追求,把羣眾滿意作為創建第一標準,全面推進“清潔、綠化、健康、文明”行動,為建設最適宜居住的“美麗之洲”作出貢獻。

如今,環境問題已成為人們比較關注的話題,環境污染現象也越來越普遍 ,因此,解決環境問題顯得更加刻不容緩,其實環境污染包括了好幾個方面:噪聲污染、空氣污染、土壤污染等等。有的人把環境污染的範圍看待得很狹隘,以為不亂扔垃圾就能改善環境,的確,這是一種良好的措施,但單單靠這一方面是遠遠不夠的。

在調查中,我發現以前的隨處可見垃圾現象明顯減少,但不完全排除,在綠化帶上依稀可見有小包裝袋舒坦地曬着太陽,很多是由居民行走時亂丟棄的,更有的是居民以圖一時方便,從自己家窗口將廢棄物扔出去,這不僅僅是嚴重地污染了環境,還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如果被棄的是較大的重物,不慎砸到了其他居民就造成了人身傷害了。與之相反,有的居民把自家垃圾裝入一個大的塑料袋中放在樓道下,等社區清潔工來處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好方法,但往深處思考,也就不難發現問題的所在之處,夏天,由於天氣很熱,食物很容易腐蝕,這樣就很容易招引來蒼蠅這類飛蟲,而且也會發出刺鼻的臭味,影響了整個社區的形象,如果清潔工人沒有及時處理好垃圾,那麼垃圾袋堆積得越來越高,越來越多,有的老人經過時,沒有注意到,不小心滑了一腳,很有可能造成傷害。

那如何解決呢?在我們調查中突發其想:在每個樓道底層的樓角處放一可關閉的有蓋垃圾桶,居民將垃圾扔入桶中,並隨手關好蓋子,防止怪味散發,垃圾由清潔工人定時清理,保證不讓垃圾過多而造成無處可放的現象出現。

除此之外,噪聲污染也需要及時解決。暑期還未結束,很多孩子也未入校學習,而較多的上班族們已投入工作之中,據調查,很多人都會利用中午這段時間好好休息一下,現在很多社區都有健身器材,按耐不住愛玩的心理的孩子們會在飯後集中去健身處,也就無法避免大聲喧譁,其實他們已造成了噪聲污染,對於孩子們,要剝奪他們玩的權利是絕對行不通的,所以此問題的策略就是顯得比較令主管部門頭疼的。我個人認為建一些室內娛樂場所也可作為一個好方法,但它須要投入大量資金,如果社區宣傳教育孩子們要照顧其他人,在一定時間內能夠做到不大聲喧譁,那麼對於社區居民的生活就不會造成影響了。

生活是個人的,而環境是大家的,如果大家都能站在別人的立場看待問題,相信很多矛盾都可化解。

環境污染問題依然存在,居民生活要靠你我他,今天的你做了一件對環境有利的事你並沒有吃虧,其實你在給你的生命健康畫上一條延長線,只有大家共同努力,環境問題才能完善解決。

【第4篇】最新環境衞生調研報告範文

根據市城管執法局黨總支統一部署,就“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對我市環境衞生管理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近年來,我市環境衞生事業在市委、市政府、市建委、市城管執法局等各級領導的關心、重視和支持下,有了長足發展,道路清掃保潔面積從建市之初的110萬m2增加到現在的324.6餘萬m2,垃圾清運量由120噸/日增加到現在的300餘噸/日,環衞專用車輛由30輛增加到現在的43輛,垃圾中轉站點由18處增加到78處,為營造良好城市環境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是在環衞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等方面還存在着許多問題一直沒有很好的加以解決,制約了環境衞生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實現環衞事業科學發展,就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立環衞“以錢養事”機制,解決困擾環境衞生髮展的老大難問題,不斷提高城市環境衞生管理水平,為廣大羣眾創造良好的人居和工作環境。

一、環衞工作現狀。

(一)基本情況。隨州市環衞處現有幹部職工805人,其中:正式職工503人(含退休182人),臨時工302人,日清掃保潔面積324.6萬m2,日清運垃圾300餘噸,垃圾清運率達100%,年清掏糞便0.7萬噸,年灑水壓塵3.7萬噸,管理水衝式公廁28座、垃圾中轉站點78處、環衞專用車輛43台、垃圾處理場1座。

(二)管理運作模式。在內部管理上,自20xx年起,建立了“三級負責制”和路段長“三位一體”管理模式,即:環衞處將用工權、工資發放權、工作管理權下放到所(隊),使所(隊)成為自主經營、自我發展的非法人實體,所(隊)再根據清掃保潔面積、清運單位及費源徵收區域劃成若干個段(捆),將這些段(捆)在內部職工中通過公開競標,拍賣給路段長,由路段長負責所管轄範圍內的清掃、清運、收費工作,這樣就形成了路段長向所(隊)長負責、所(隊)長向處負責的三級管理負責制,改變了“大鍋飯大家吃,集體活大家幹”的消極、惰性思想,形成了“千斤重擔人人挑,個個頭上有指標”的競爭激勵機制。

但是,環衞處實行的這種運作模式只是介於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之間的一種管理形式,僅僅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最大限度地進行了改革,遠遠沒有達到市場化要求。因為按市場化運作,必須建立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企業化運行管理機制,而我處下屬各部門均為非獨立核算的非法人單位,難以獨立承擔相應的責、權、利,本質上仍是政企不分、管幹不分的“大鍋飯”體制,從而限制了環衞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不可能達到市場化要求。

(三)人員與編制情況。1989年,原隨州市編委給市環衞處定編212人,至隨州市升級的11年時間裏,城區建設面積在擴大、道路在延升、垃圾量在增加、管理在加強,但環衞人員編制始終沒有增加。2017年地級隨州市成立以後,環衞定編170人,編制不但未能增加,反而減少了42人,出現了作業區域擴大、作業人員編制減少的狀況。

按照建設部《全國城市市容環境衞生統一勞動定額》標準與環衞實際工作量進行測算,目前主城區應配備道路清掃、垃圾收集運輸、糞便收集運輸、垃圾轉運、垃圾糞便處理、公廁管理保潔等各類生產人員1291人。但市環衞處現僅有生產、管理人員623人(不含退休人員),按現有作業區域、工作量測算,缺崗668人,由於人員編制嚴重緊缺,環衞職工長期以來一直超負荷勞動(無星期天、節假日、一人幹二人的事),極大地影響了職工隊伍穩定和生產工作的正常進行。

(四)經費收支情況環境衞生調研報告環境衞生調研報告。多年來,環衞經費一直嚴重不足,職工待遇極低,其原因在於:環衞處雖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但財政部門一直實行的是按170人編制經費包乾,由於人員多、編制少,造成經費缺口大。如:20xx年,財政撥款309萬元(含油料補貼等專項費用),預算外收入589萬元,合計898萬元;但環衞處20xx年支出需經費1717.9萬元,其中:在崗正式人員工資768.5萬元、社會保障費301萬元、臨時工工資261萬元、退休人員工資159.4萬元、生產費用150萬元、設施維修費用30萬元、預算外調控基金48萬元。缺口經費819.9萬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環衞工作實際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問題,制約了環境衞生水平的提高。

1.體制不順,整體管理水平不高。我市城區環境衞生管理體制還沿襲計劃經濟時代管理體制,主要表現為政企不分、管幹一家,在管理中存在着責、權、利不清的問題,既不能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又限制了環衞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2.機制不活,環衞生產水平不高。由於環衞人員編制少,而財政部門是按編制撥款,每年財政列預算時,都因環衞編制人員少而無法增加預算內資金。有限的財政撥款不僅使環衞管理部門出現“以錢養人養不活、幹活無錢無人幹”的局面,而且由於現有人員長期超負荷工作,一線生產人員“疲勞幹事幹不好、請人幹事到處找”,使環衞部門不得不把部分精力放在如何“養人”上,更難達到“以錢養事”的目的。由於環衞部門總是為資金所制約,不能全力以赴抓管理,難以保證環衞生產質量,因而影響城區整體衞生質量。

3.退休職工多,單位不堪重負。環衞處現有退休職工182人,並且還將逐步增多。我處雖然為職工購買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但因參保時是按1997年職工工資發放基數繳納(足額交納需200萬元/年,實際交納82萬元/年),社保部門只發放退休職工部分退休費,與人事部門核定的退休費之差,則由環衞處自籌資金補發,環衞處每年補發退休費就需70餘萬元。而老職工退休之後,生產崗位要新增臨時工上崗,財政部門又沒有增加經費,“僧多粥少”的現象越來越突出,經費缺口越來越大,單位包袱也越來越重。

4.勞動強度大,職工待遇低。儘管我市環衞工人工作量大,常年超負荷勞動,保證了環衞生產水平,但是環衞職工的勞動作出與享受待遇卻成反比。在全省來看,隨州環衞呈現出“兩高兩低”的狀況:一是業務水平高。對隨州目前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來講,我們的道路清掃保潔、垃圾清運等生產、服務水平已高於同等條件下其它城市水平;二是預算外收入高。隨州生活垃圾處理費徵收率為37%,在全省處於領先水平;三是政治待遇低。所有的地級市環衞部門最低都為副處級單位,而我市環衞處僅為正科級單位;四是工資待遇低。20xx年12月1日起,市環衞處調整清掃作業時間和方式,從早5:00—22:30全天候作業,清掃工每天工作達9.5小時。調整時間之初,聘請的臨時工走掉一半,原因就是勞動強度大,待遇太低。為保證清掃改革順利進行,市環衞處在資金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將清掃崗位臨時工工資多次上調至500~600元/月,既便這樣也不易聘請,並且聘請的都是年齡結構偏大、身體狀況較差的人員,不僅作業質量難以保證,也給正常管理增加了很大難度。

三、關於我市環衞工作的建議與思路

為促進環衞事業良性發展,提高環境衞生管理水平,創造潔淨、優美的城市人居環境,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建立環衞工作“以錢養事”機制,才能使環衞各項經費得到保障,解決生產和管理單位收費養人的弊端,促進環衞事業健康發展。

(一)深化體制改革,政企分開,管幹分離環境衞生調研報告工作報告。環衞事業要發展,市場化運作是必經之路,為了從體制上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必須改變目前政企不分的現狀,成立環衞局(副處級),下設三處一隊(科級):清掃管理處、清運管理處、收費管理處、綜合執法大隊。由各處根據業務需要成立若干公司,公司實行企業化管理,一切按市場經濟規則運作,實行責、權、利共享。

(二)走市場化道路,建立環衞作業“以錢養事”機制

主要是按照環衞工作目前作業量核定生產經費,並列入財政預算,具體如下:

1.實行“以錢養事”的崗位及方法

⑴道路清掃保潔。根據道路清掃保潔面積核算清掃保潔生產經費,按照2.6元/ m2的標準(借鑑兄弟縣市最低標準),目前城區324.6萬m2清掃保潔面積年需生產經費844萬元,此項經費全額列入財政預算。為了便於操作,公開拍賣時,人員工資標準均按臨時工755元/月核算(基本工資500元+社會保險費用135元+工具費20元+節假日加班費100元),人員經費均包含在道路公開拍賣經費裏,由中標公司具體操作,但臨時工工資應隨着國家政策及時調整。

⑵道路灑水壓塵。3台灑水車年需經費18.4萬元,此項經費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⑶垃圾清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59evw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