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身體健康調研報告多篇

身體健康調研報告多篇

身體健康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高校教職工身體健康情況調研報告

去年以來,省教育科技工會高校部對我省部分高校教職工身體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期間共發放問卷6000份,有效回收5184份。這次大規模的問卷調查,擬定了50個問題,涵蓋了教職工的自然情況、身體狀況、心理品質、工作環境、生活質量、建議訴求等方面的內容,其目的在於切實瞭解和掌握我省高校廣大教職工的身體健康狀況,及時向有關部門彙報並採取相應的措施。

一、基本情況

在接受健康調查的人員中, 男教職工:2664人,佔調查總數的51%,女教職工2520人,佔調查總數的49%。其中30歲以下25%,30-39歲30%,40-49歲30%,50歲以上15%。在被調查的教職工中,博士11%,碩士26%,本科41%,大專15%,專科以下人員7%;在職務分佈上,科級以下39%,科級 38%,處級21%,校級2%;在工資收入情況方面,調查顯示,1200-3000元佔58%,3001—5000佔35%,5000以上佔7%。被調查人員絕大部分為一線教職工,切實體現廣大普通教職工的生活工作健康狀況。

我們在調查中按不同性別,年齡段,崗位,學歷,工作環境等多方面進行了統計和分析,對數據處理後我們發現,在不斷深化高教體制改革的形勢下,廣大教職工在承擔着創新理論,傳播知識,教書育人的特殊職責,同時面臨更大的挑戰,在社會環境的影響,精神和心理的負擔,工作的壓力等因素下,致使許多教職工身體和心理都處於亞健康狀況態,需要很好地去疏導和調理。

二、健康狀況分析

(一)身體狀況讓人堪憂

從數據中反映出:教職工中自我感覺身體健康的只有11%,感覺良好33.8%,感覺一般27.4%,也有9.8%的教職工認為身體較差。患有職業病的情況:頸椎和腰椎病佔34%,咽炎、鼻炎佔26%,精神緊張佔13%,頭昏、失眠佔13%,靜脈曲張佔8%,其他佔6%(表一)。教職工的常見病主要有:胃病、頸椎病、肩周炎、高血壓四種。另外,高血脂、高血糖、高膽固醇的教職工的佔57%。從感冒的週期上看,一年只感冒一至二次的教職工佔35%,一年感冒好幾次的教職工佔46%。

被調查的教職工中,處亞健康狀態佔有一定數量。突出表現在渾身痠痛無力和精神衰弱失眠兩個方面,比例高達50%,經常感到疲憊的教職工佔26%,時常煩躁易怒的佔19%;在工作中感到精力一般的佔45%,精力較差的佔15%,精力很差的佔2%。近40%教職工認為自己屬於肥胖,並導致很多疾病的發生。以上這些疾病的產生,都是與教師職業的特點相關聯,由於坐立的工作時間較長,講課時間長,吃飯不規律,休息沒鐘點,加上長期精神壓力大,又缺乏勞逸結合和適當鍛鍊,造成高校一部分教職工,特別是一線的教師身體嚴重透支,不僅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痛苦,也給教學科研等工作帶來一定負面影響。

(二)工作學習生活壓力大

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和社會激烈競爭中,教職工面臨着發展的機遇和挑戰的壓力。通過調查顯示出,90%以上的教職工從不同程度上認為工作壓力大。壓力主要來源:29%的來源於科研課題的壓力,24%來源於發表論文晉升職稱的壓力,11%來源於教學科研成果考核的壓力,還有16%來源於教學科研行政管理的壓力,家庭負擔的壓力佔11%。從休息時間表上看,晚上11點前休息的教職工佔38%,晚上12點後休息的佔40%,凌晨一至二點休息的佔22%;從業餘時間的主要用處看,做實驗、鑽研業務的教職工佔19%,備課、完成論文的佔21%,電腦前瀏覽信息的佔26%,用於第二職業的佔8%,用於其他休閒的佔26%;從每週參加體育鍛煉的次數看,每週參加體育鍛煉5至6次的教職工佔7%,每週參加體育鍛煉3至4次的佔16%,每週參加體育鍛煉1至2次的佔45%,不參加體育鍛煉的佔32%。

從心理症狀的調查中看,有46%的教職工平時會感到緊張,有10%的教職工會感到恐慌,有12%的教職工感到終日心神不寧,還有12%有教職工常感到有不幸的事要發生。這些教職工經常會出現頭暈、失眠、多夢、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等等現象,還有的教職工出現頭痛、耳嗚、口乾、胸悶、便祕、多汗等症狀。

以上的數據顯示,高校教職工在工作學習上壓力不斷增大,許多教職工缺乏科學地安徘工作、學習和生活,壓力造成的心理緊張與心理障礙,不會自我調整,不好意思或不會去求助他人,又不願意上醫院或找心理醫生,不知道該如何為自己排憂解難,幫助自己走出困境。他們需要有一個減壓的環境和措施,需要組織上的關心和幫助。

(三)對健康的期望值很高

隨着工作環境和生活質量的提高,高校廣大教職工對健康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從調查表上反映出,教職工對健康教育很感興趣,喜歡專家做健康報告和知識講座的佔48%,喜歡板報和校園網上宣傳健康知識的佔25%,喜歡專家來校進行義診的佔18%,喜歡組織交流保健知識的佔9%。廣大教職工非常喜愛工會組織的各項活動,主要有春秋遊,運動會,各種球類,氣功,登山和文娛活動等等(表三)。有許多教職工還喜歡參加公益活動。調查顯示,有46%的教職工對愛生助學,關心特困生的公益活動比較熱心,有13%的教職工願意幫助孤寡老人,有13%的教職工願意參加政府組織的募捐活動。

以上的調查和數據反映出,廣大教職工對校園文化建設有較高的期盼。需要營造一個寬鬆祥和、政通人和、互助親和、內諧外和的氛圍,讓廣大教職工在這種環境中工作、學習感到安心、放心、悦心。廣大教職工對學校工會組織有較高的需求。工會要精心組織開展各種文體活動,吸引和凝聚教職工積極投入到活動中來,在活動中釋放壓力,愉快身心。廣大教職工有提高防病治病能力的迫切願望。工會組織要配合行政和校醫院組織健康講座,利用工會的系統宣傳健康知識,防病治病知識,組織好交流活動,提高廣大教職工健康保健意識。

三、建議與措施

中國工會“十五”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不斷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努力滿足職工文化需求。”我們認為,在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中首先要提高職工的身體素質。特別是高校的知識分子羣體,具有高學歷、高職稱、高技能,更需要有健康的體魄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才能激發出工作熱情和創造活力,更好地投入到教學和科研中去。工會組織在維護廣大教職工合法權益中,首先要關注教職工的生存權,維護好教職工的根本利益,不斷提高教職工健康水平,用科學發展觀來引領和諧校園建設。針對當前高校教職工身體狀況,以及結合當前工會組織工作的性質、特點,我們提出以下建議與措施。

1、建立健全教職工的醫療保障機制。

針對高校教職工,特別是一線的教師在教學、科研、職稱評定方面壓力大,精神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又缺乏平時身體保健措施,學校應堅持一年一次定期為廣大教職工進行健康檢查,並對高級知識分子、女教職工增加針對性體檢項目。

成立學校大病醫療互助會,建立大病醫療互助基金。在發揚社會主義團結友愛,互助互惠的基礎上,幫助學校以病至貧的教職工切實解決經濟上存在的困難,同時也是對高校現有的醫療保障制度的補充。三年來,在省教科工會積極推動下,我省的部分高校已成立了大病醫療互助會,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這項工作受到了高校黨政領導的充分肯定和支持,也得到廣大教職工的積極參與和協助,各高校都是在教職工自願的基礎上,每年每人自交120元,學校行政給入會的教職工每年每人120元。由學校工會牽頭成立大病醫療互助基金管理機構,根據學校教職工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使用條款,再拿到教代會上討論通過,最後在全校公示。目前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河海大學、**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都已經成立大病醫療互助會,並已運行二至三年。大病醫療互助會受到了廣大教職工的一致好評,教職工反映,這項工作是以人為本,服務於教職工,真正能幫助困難教職工解決問題,同時又促進了和諧校園建設。

2、加強對健康教育的宣傳和引導工作。

學校工會要正確引導教職工科學地生活、學習和工作。從調查中反映出:很少參加鍛鍊、沒時間鍛鍊、不想鍛鍊的教職工佔44%;很少參加休閒活動、不喜歡沒興趣的教職工佔41%;飲食不注意、不太注意的教職工佔87%。這説明有相當部分的教職工對科學地飲食,正確地鍛鍊和休閒這些方面的知識是很缺乏的,需要教育引導他們提高健康意識,幫助他們克服不良的習慣。校工會要定期開展健康、防治疾病講座,充分利用工會的各類活動和網絡、宣傳欄等陣地宣傳健康保健知識,從各方面、各角度來提高廣大教職工健康水平。

省教科工會要繼續開展“健康教育進高校”活動。這項活動是我會與省醫學會聯合舉辦的。每年都組織有關大醫院專家到學校為廣大教職工義診、講座。通過零距離與專家接觸,幫助教職工解決一些疑難雜症,同時提高了自我保健的能力和水平。

3、積極組織開展有利於教職工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

組織開展文體活動是工會組織特有的職能,也是廣大教職工所期盼的。從調查中看出,廣大教職工對工會組織開展的各項活動都很喜歡,都能積極參加。校工會要組織好各類文體協會,開展羣眾性、多層面、寓教於樂、自娛自樂的文體活動。吸引並激勵廣大教職工積極參加各類活動,在活動中增強體質,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昇華氣質;在活動中,加強溝通和交流,增進理解和信任,促進和諧與合作。

4、加大對教職工之家設施建設和投入。

隨着我國高等教育改革不斷深化,高校的在校生迅速增加,新校區建設逐步擴大。給工會教職工之家建設帶來了新的課題。目前,高校新校區都遠離城市,校區的面積很大,教職工上班比較分散,上下班都要坐班車往返,集中起來開展活動有一定困難。通過實踐證明,深入開展建家活動,進一步推進二級建家,充分發揮分工會和工會小組的作用,是高校新形勢下工會的重點工作。省教科工會大力推進高校二級建家,要求各高校在建好校級教職工之家的基礎上,加大投入二級建家工作。要爭取行政的支持,配有活動陣地,校工會配製活動器材,組織和開展好分工會、工會小組的活動。把二級建家工作納入校工會的重點工作,每年進行評比表彰,組織交流,推進二級建家工作的深入發展

【第2篇】關於全面提高全民身體健康與健康水平的調研報告

關於全面提高全民身體健康與健康水平的調研報告

平羅縣衞生局

為認真貫徹落實平羅縣黨委《關於做好全縣“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平黨辦發[2022]63號)文件精神,切實做好我縣“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加快我縣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按照平羅縣委的統一安排,我局於2022年5月組織專人就“以人為本,全面提高全民身體素質與健康水平”的問題,展開深入的調查研究,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1、截止到5月1日,全縣共有縣級綜合醫院2所,中醫院、防疫站、保健所各1所,鄉鎮衞生院21家,城關防保站、陶樂防保站各1所,廠礦醫務室14家,個體診所35家,村醫療站180家,已基本能夠滿足廣大人民羣眾的醫療保健需求,為建立農村“三級”醫療保健網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全縣鄉鎮衞生院除部分鄉鎮衞生院外,都已基本完成房屋、設備的改造和建設任務,基本保證開展公共衞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所需要地的基礎設施和條件。部分鄉鎮衞生院還配備了救護車(如黃渠橋中心衞生院、姚伏中心衞生院、寶丰衞生院等)以滿足廣大人民羣眾的急診需求。

二、目前醫藥衞生取得的成績

近年來,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衞生部門在鞏固和提高初級衞生保健成果的前提下,着重在醫療專業技術水平上下功夫,大力加強在職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地搞好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同時,不斷深化衞生改革,加大鄉鎮衞生院的管理力度,完善院長負責制,實行公開選拔和末位淘汰制,積極探索衞生改革的新路子,對村醫療站實行鄉村一體化管理,狠抓鄉、村醫療機構的規範化建設和管理,不斷提高了醫療衞生機構的綜合服務功能、基本滿足了全縣廣大羣眾的醫療預防保健需求,為全面提高全民身體素質與健康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存在的問題

1、部分農村衞生院(惠北、通伏、崇崗、下廟)房屋陳舊,基礎設施落後,設備配置不全,缺乏比較先進的醫療設備,如生化分析儀、尿液檢測儀等,這即使農村衞生院的就醫環境無法改善,又增加了農村衞生院對疾病篩查的難度。嚴重地阻礙了農村衞生院正常業務的開展,同時,為廣大人民羣眾疾病的預防、控制及早期診治帶來了隱患。

2、從2003年起,由於財政緊張,縣政府對農村衞生院實行差額補助,並且對99年以來新注入的農村衞生工作人員財政不予撥款,全部實行自收自支。由於鄉鎮衞生院以預防保健工作為主,許多工作者都是無償服務的,而且衞生醫療收入減少,藥品利潤逐年減少,煤、電、水等公務費支出卻逐年增加。這樣,既加重了鄉鎮衞生院的經濟負擔,又造成缺人才又用不起人才的局面,使我縣衞生人才大量流失,嚴重地影響了鄉鎮衞生院的長足發展。在職專業技術人員的工資得不到足額發放,有的工作人員在工作、生活環境相對較差的情況下,每月僅能拿到300多元的工資,農村衞生院為保證正常業務的開展,不得不把精力放在醫療上,忙於創收而忽視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從而缺乏完善的公共衞生事件應急機制和醫療救治體系,一旦出現重大公共衞生事件,難以應對,為全面提高全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帶來了不可忽視的隱患。

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對於保障農民的基本醫療、落實各項保健任務,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具有重要意義,是一項民心工程,平羅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領導小組根據我縣實際制定了具體管理辦法,並將部分醫療衞生單位指定為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單位,但黃渠橋中心衞生院作為合作醫療定點單位,由於沒有資金投入,住院部的擴建工程至今無法開展,這嚴重的制約了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長期、穩定發展。

4、我縣做為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中醫工作在我縣各級醫療機構都得到了足夠的認識和加強,但隨着人民羣眾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醫療保健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傳統中醫診療方式已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羣眾的醫療保健需求,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財力、物力以保障我縣的中醫優勢,但我縣大部分醫療單位的中醫診療儀器都相對落後,中醫人才相對匱乏,無法保障祖國傳統醫學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相同步。

四、建議和對策

為扭轉這種局面,真正達到“以人為本,全面提高全身體素質的健康水平”的要求,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加強農村衞生組織建設,完善縣、鄉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重點搞好鄉(鎮)衞生院三項建設(房屋、人員、設備)提高衞生院綜合服務功能,在“十一五”期間完成惠北、通伏、寶丰、崇崗、下廟、黃渠橋衞生院房屋翻建,擴建更新,補充鄉(鎮)衞生院的醫療設備,基本實現“一無三配套”(無危房,房屋、人員、設備三配套)。

【第3篇】民警身體健康狀況調研報告

為全面加強公安隊伍建設,充分體現從優待警方針,深入瞭解公安民警的身體健康狀況,不斷提高公安機關民警隊伍的戰鬥力,在醫院為全局民警進行了一次比較全面的體檢。此次體檢,對一些積勞成疾、帶病堅持工作的民警做到了早發現、早治療,有效地保護了民警的身心健康。但是通過這次體檢也暴露出許多深層次的問題,我們的民警隊伍身體狀況堪憂,許多同志正為重重疾病所困擾。

一、體檢結果

這次體檢共有243名在崗在職民警參加。體檢結論健康或基本健康的48人,(佔總人數20%;其中有28人年齡在30歲以下);其餘195名同志不同程度的患有這樣或那樣的疾病。

我們區別不同的人羣作進一步的分析:

(一)從年齡角度來看,30歲(含)以下的民警共70人,健康狀況正常或基本正常的28人,佔40%,患病比例60%。這一人羣是各個人羣中健康比例最高的,但情況也不容樂觀,在患病的民警中,常見的是兩種病:過早復極綜合症和存在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尤以交、刑、巡警及派出所等一線民警為甚。經諮詢醫護人員,過早復極綜合症屬心電圖變異,成人發生率為1%-1.5%。在30歲以下的民警中,參加工作3年以上的患病者居多。中青年民警,無論從年齡、體力、精力還是工作經驗上,這一人羣都是相對較高的,而患病比例也是遙遙領先,較30歲以下民警高出了5個百分點。全局中層一把手的情況也較嚴峻。共有23名中層一把手參加了體檢,有2人體驗結論為健康,患病比例高達90%。所患疾病大同小異,典型的就是,高血壓、心肌缺血、心律不齊、心電圖變異等疾病。

(二)從工作環境上看,長期戰鬥在一線的基層民警患病率高於機關民警,患有兩種以上疾病的民警中,63%為刑警、交警等一線民警。不過,機關民警由於長期的伏案工作,患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眼病的情況較多。

(三)從病症的種類看,大部病症與職業特點有關,有的頗具代表性。從總體來看,存在動脈粥樣硬化危險的共23人;非特異性室內傳導阻滯(含心肌缺血、心律不齊)的64人;患過早復極綜合症的29人;診斷患有高血壓的最多,共有74人。另外還有一些代表性不強的疾病,如肝內膽管結石、膽囊息肉等的12人;患三種以上疾病者87人;院方建議複查作進一步診斷的27人。

二、民警患病原因分析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觸目驚心的體檢結果,昭示着嚴峻的公安工作形勢和公安民警艱難的鬥爭環境,也促使我們進一步探討公安民警身體狀況不斷惡化的原因所在,以期更好的履行職責,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事業保駕護航。

(一)警力嚴重不足,廣大民警超負荷的運轉,在強壓之下積勞成疾

警力不足問題,困擾基層公安機關多年,一直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已然成為老生常談。日前嚴峻的工作形勢下,使原本就不足的警力愈加顯得捉襟見襯。以我縣城關派出所為例,轄區共有常住人口10萬,僅有民警15人,平均每名責任區民警負責9000人的責任區的治安防範,矛盾糾紛排查、消防、户籍等諸多工作。在警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民警長期超負荷運轉,造成一線民警頻繁加班加點,雙休日也極少保證。特別是遇有嚴打整治、重大任務、案件以及大的羣體性事件處置,更是晝夜加班加點,連續奮戰,工作時間在12小時以上,據今年年初在對民警加班加點情況進行統計,每年每名民警工作量超過3480個小時,平均3周才能休息一天,也就是説一個民警一年幹其他公務員兩年半的工作量。除去職責之外,諸如催糧要款清街清道等非警務活動的困擾,使得民警超負荷的工作狀況雪上加霜。體力的嚴重透支,造成廣大民警完全處於亞健康的工作狀態,日積月累,積勞成疾。我局看守所所長,是公安戰線上的一面旗幟,在看守工作中取得了驕人成績。20**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榮譽稱號。然而在榮譽的背後是對健康亮起的紅燈。此次體檢中,被檢查患有糖尿病 ,重度脂肪肝、存在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心肌缺血、高血壓等多項疾病。據同志們反映,由於看守所警力少,劉所長今年以來沒有休過一天假,每天結束一天的工作,嚴重的病痛常使得他徹夜難眠。副所長長期以來也是靠服用安眠藥才能入睡,而他年齡也才40多歲。警力不足與工作量的強烈反差將民警推上了疲勞應戰的頂峯。

(二)心理壓力過大,精神長期處於緊張亢奮狀態,成為民警患病的重大誘因

據心理學研究,警察僅在任職前三年內耳聞目睹的醜陋現象和感受,比普通人一生中見到、感受到的還要多得多。民警承受的壓力有來自工作的壓力、日益激烈的競爭帶來的壓力和思想負擔、生活上的壓力。所有這些壓力交織滲透在一起,對民警身體健康的侵害形成了嚴重的威脅。民警不僅要面臨持續性發生死傷的危險,還要面對在偵察破案等執法活動中來自方方面面的干擾和阻力。失誤總是難免,對於普通人來講,一次工作上的失誤可能是工資、獎金、或是公信程度,而對於公安民警而言,每一次工作上的失誤都意味着疑犯的逃脱、受害羣眾的指責、自己或戰友的鮮血甚至生命,更可怕的是離開自己心愛的工作崗位,或許還要因此站到被告席上。執法環境的不斷複雜化,也是形成民警巨大心理壓力的重要方面。今年以來,全局有16名民警受到不實投訴或誣告。雖經查證不實,但惡劣影響難以挽回,對民警心理造成極大損害。

【第4篇】提高全民身體健康與健康水平的調研報告

關於全面提高全民身體健康與健康水平的調研報告

xx衞生局

為認真貫徹落實平羅縣黨委《關於做好全縣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平黨辦發[2022]63號)文件精神,切實做好我縣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加快我縣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按照平羅縣委的統一安排,我局於2022年5月組織專人就以人為本,全面提高全民身體素質與健康水平的問題,展開深入的調查研究,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1、截止到5月1日,全縣共有縣級綜合醫院2所,中醫院、防疫站、保健所各1所,鄉鎮衞生院21家,城關防保站、陶樂防保站各1所,廠礦醫務室14家,個體診所35家,村醫療站180家,已基本能夠滿足廣大人民羣眾的醫療保健需求,為建立農村三級醫療保健網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全縣鄉鎮衞生院除部分鄉鎮衞生院外,都已基本完成房屋、設備的改造和建設任務,基本保證開展公共衞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所需要地的基礎設施和條件。部分鄉鎮衞生院還配備了救護車(如黃渠橋中心衞生院、姚伏中心衞生院、寶丰衞生院等)以滿足廣大人民羣眾的急診需求。

二、目前醫藥衞生取得的成績

近年來,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衞生部門在鞏固和提高初級衞生保健成果的前提下,着重在醫療專業技術水平上下功夫,大力加強在職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地搞好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同時,不斷深化衞生改革,加大鄉鎮衞生院的管理力度,完善院長負責制,實行公開選拔和末位淘汰制,積極探索衞生改革的新路子,對村醫療站實行鄉村一體化管理,狠抓鄉、村醫療機構的規範化建設和管理,不斷提高了醫療衞生機構的綜合服務功能、基本滿足了全縣廣大羣眾的醫療預防保健需求,為全面提高全民身體素質與健康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存在的問題

1、部分農村衞生院(惠北、通伏、崇崗、下廟)房屋陳舊,基礎設施落後,設備配置不全,缺乏比較先進的醫療設備,如生化分析儀、尿液檢測儀等,這即使農村衞生院的就醫環境無法改善,又增加了農村衞生院對疾病篩查的難度。嚴重地阻礙了農村衞生院正常業務的開展,同時,為廣大人民羣眾疾病的預防、控制及早期診治帶來了隱患。

2、從2003年起,由於財政緊張,縣政府對農村衞生院實行差額補助,並且對99年以來新注入的農村衞生工作人員財政不予撥款,全部實行自收自支。由於鄉鎮衞生院以預防保健工作為主,許多工作者都是無償服務的,而且衞生醫療收入減少,藥品利潤逐年減少,煤、電、水等公務費支出卻逐年增加。這樣,既加重了鄉鎮衞生院的經濟負擔,又造成缺人才又用不起人才的局面,使我縣衞生人才大量流失,嚴重地影響了鄉鎮衞生院的長足發展。在職專業技術人員的工資得不到足額發放,有的工作人員在工作、生活環境相對較差的情況下,每月僅能拿到300多元的工資,農村衞生院為保證正常業務的開展,不得不把精力放在醫療上,忙於創收而忽視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從而缺乏完善的公共衞生事件應急機制和醫療救治體系,一旦出現重大公共衞生事件,難以應對,為全面提高全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帶來了不可忽視的隱患。

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對於保障農民的基本醫療、落實各項保健任務,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具有重要意義,是一項民心工程,平羅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領導小組根據我縣實際制定了具體管理辦法,並將部分醫療衞生單位指定為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單位,但黃渠橋中心衞生院作為合作醫療定點單位,由於沒有資金投入,住院部的擴建工程至今無法開展,這嚴重的制約了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長期、穩定發展。

4、我縣做為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中醫工作在我縣各級醫療機構都得到了足夠的認識和加強,但隨着人民羣眾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醫療保健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傳統中醫診療方式已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羣眾的醫療保健需求,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財力、物力以保障我縣的中醫優勢,但我縣大部分醫療單位的中醫診療儀器都相對落後,中醫人才相對匱乏,無法保障祖國傳統醫學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相同步。

四、建議和對策

為扭轉這種局面,真正達到以人為本,全面提高全身體素質的健康水平的要求,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加強農村衞生組織建設,完善縣、鄉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重點搞好鄉(鎮)衞生院三項建設(房屋、人員、設備)提高衞生院綜合服務功能,在十一五期間完成惠北、通伏、寶丰、崇崗、下廟、黃渠橋衞生院房屋翻建,擴建更新,補充鄉(鎮)衞生院的醫療設備,基本實現一無三配套(無危房,房屋、人員、設備三配套)。

(二)進一步穩定農村基層衞生院的農村衞生隊伍,積極爭取政策,建議縣政府調整縣財政對鄉鎮衞生院的補助政策,儘快恢復對鄉鎮衞生院的全額撥款政策,穩定農村衞生隊伍。對新注入的衞生專業技術人員,財政也予以支持,減輕鄉鎮衞生院的經濟負擔,切實保證農村衞生事業的健康發展。

(三)增加衞生投入,增加幅度不低於財政支出的增長幅度,使衞生事業發展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協調,人民健康保障的福利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政府舉辦的各類機構基本建設及大型設備的購置、維修,由政府按照衞生規劃的要求予以安排。

(四)是推進鄉鎮衞生院運行機制改革,完善用人機制和分配激勵機制,重視鄉鎮衞生院院長的任用、管理和培養,充分調動和發揮他們的骨幹帶頭作用。

(五)是加強農村衞生適宜人才的培養。一方面要從我縣實際出發,堅持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並重,改善環境,提高工資待遇,培養和建設一支與農村衞生髮展相適應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衞生人才隊伍。另一方面要制定優惠政策,千方百計引進人才,從根本上解決農村衞生人才匱乏的問題。

(六)縣財政加大對中醫工作的投入,增加專項經費,用於發展中醫事業,使中醫事業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相適應

(七)各醫療衞生單位積極拓寬衞生籌資渠道,跑項目、引資金,各渠道爭取衞生投入資金,以促進我縣衞生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八)是切實加強農村衞生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工作的領導和管理。充分認識農村衞生工作的重要性,積極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參與農村衞生工作。切實加強農村衞生隊伍職業道德建設,引導農村衞生人員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堅持以病人和人民羣眾的健康為中心,提供及時到位的服務與患者建立新型的醫患關係,不斷提高農村衞生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技術水平,讓全縣人民享受優質、高效滿意的醫療預防保健服務,全面提高全縣人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

20xx年x月x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61w4w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