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健康寶調研報告多篇

健康寶調研報告多篇

健康寶調研報告多篇

健康寶調研報告篇1

一、研究目的

由於現代社會變得十分複雜,價值觀多元化,家庭不穩定,還有各種社會思潮無不影響着廣大中學生的健康長大。適應社會與學校環境對於一些學生來説,已經是很困難的事情。從各方面調查來看,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情況令人擔憂。據外國學者估計,中學各年級學生中,約有15%的學生具有各類的心理題目,其中男生高於女生,城市高於農村。

中學生心理健康為廣大教師提出了一個時代的命題,為能夠及時有效地給學生提供心理健康的輔導和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培養,我針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一些題目進行了調查,試圖瞭解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學生長大中有多大的作用,以便為自己和其他教師提供一些工作依據。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交城第六中學國中一、二年級學生。

2、研究方法:採用無記名調查問卷法,個別談話的方法進行比較全面的調查研究。

3、樣本容量:210

調查問卷與調查統計情況附後

三、中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題目及成因(調查結果分析)

世界衞生組織明確指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軀體疾病、而是一種軀體、心理和社會功能均臻良好的狀態。”因此,中學生健康不僅僅是指生理、軀體方面的,而且應包括心理方面的。隨着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教育事業的進步,特別是隨着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中學生心理健康題目日益引起各方面的關注重視、研究與探討。

在接受調查的210名學生中有206人以為自己有心理題目,其中有32.04%同學以為與父母師生關係緊張,有25.73%的同學以為與同學間關係緊張,有23.30%的同學存在青春期題目,而又以女生比例較大,而應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留意的是有18.93%同學存在心理題目是由差生題目引起的。(4題)

據統計中學生的心理健康題目主要表現為喜怒無常,情緒不穩,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學習困難,考試焦慮,記憶力衰退,留意力不集中,思維貧乏,學習成績不穩,難於應付挫折,青春期閉鎖心理,並在行為上出現打架、罵人,説謊,考試舞弊、厭學、逃學,嚴重的出現自傷或傷人現象。我們可以把以上表現回類為以下題目。

(一)學習類題目

因學習而產生的心理題目是中學生心理題目的主要部分,其題目有:

1.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從而導致食慾不振、失眠、神經衰弱、記憶效果下降、思維遲緩等。

調查的結果表明約37.68%中學生以為自己的壓力較大、很大;約52.17%中學生以為自己的壓力一般,而較輕的佔10.04%(1題)。

在壓力來源上,其中約38.16%的中學生以為自己的主要壓力來源是學習和考試,又以女生比例較大;不容忽視的是有約24.15%以為壓力主要來源於家庭和老師的期看,此項以男生比例較大;而自己成才的期看只佔18.84%,又以女生比例較大(24題)。

在如何消減壓力上,其中約78.03%的中學生從不或很少與家長、在職博士老師溝通來緩解壓力,他們只選擇與同學或朋友溝通、傾訴佔64.77%,值得關注的是其中與網友溝通的佔10.98%。而令人擔憂的是有13.26%的學生從不與人溝通來緩解壓力(8題)。

2.厭學是目前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題目,不僅是學習成績差的同學不願意學習,一些成績較好的同學亦出現厭學情緒。“國家教育委員會的一位負責同道在一次會議上説,中學生厭學的有30%,有的縣甚至高達60%”。

通過調查結果表明,有約85.17%的學生以為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學習效率低下的情況,會覺得心煩氣躁。學習有時候是一件很累很煩的事情,説明在讀中學生有很大一部分不能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是導致學習沒有突破的重要原因。只有14.83%的同學從來不會現學習效率低下的情況,會覺得心煩氣躁。(20題)

3.考試焦慮,特別是碰到較為重要的考試時焦慮更為嚴重,甚至出現焦慮泛化現象。

在回答“考試前你總會心情緊張嗎?”的題目中約84.64%的同學承認自己在考試前感到過緊張焦慮,特別是在考前有13.94%的同學感到心情緊張(22題)。曾經有一項調查顯示近80%的被訪學生知道家長對自己的期看是進進高一級的重點學校和將來能找到好工作,其中約74%以為家長要求適中,23%以為要求過高,但這23%的被訪學生中對自己的遠景抱有信心的有46%,其中54%以為信心不強。

學習和考試的壓力一直以來都是學生的主要壓力來源,這是不足為奇的,特別是在的面臨考試期間、在壓力較大的狀況下很多同學經常或偶然有早晨起來還沒睡醒或白天眼睛易疲憊以及不能集中精神學習的情況;也有好的學生不順心時輕易生氣,説明壓力給中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帶來了一定的傷害。

以上題目主要是由學校教育結構、學校教育指導思想、學校教育方法的影響而形成的。在現行的中等教育體制中,我國的教育結構存在着不公道現象,盡大部分學生在中學所學的知識基本上是為考高中而預備的,實際上升進高中的只是一部分,學生面臨的是升學難、就業難、出路窄的現象,特別是那些成績差的後進生更是感到升學無看。一種畢業後無出路的憂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們,這一種情況反映在學習上,就是感到學習的沉重,討厭學習,考試焦慮。教育結構的不公道性還表現出教學內容過難,“據人民教育出版社調查,80%的中學生學習理科教材有困難”。這種情況導致了一些學生由厭惡學習發展到逃避學習,脱離學校往尋求不正當刺激,從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礙。

(二)人際關係題目

人際關係題目也是中學生反映較多的題目。其題目有以下幾個方面。

1.與教師的關係題目。其主要題目是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學生產生的對抗心理,以及教師的認知偏差等情況給學生造成了壓仰心理,攻擊行為等題目。

本次調查表明約有57.21%的同學對師生關係較滿足,有31.73%的同學以為師生關係一般,而以為不滿足、較差、很差的分別佔5.29%、2.88%、2.88%。(5題)

中學時期,教師仍然是學生的理想目標、公正代表,他們希看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與愛。假如教師缺乏理解、耐心與愛心,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指導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失看。假如,“教師對學生缺乏尊敬,貶低其價值的不良態度使學生的心理遭到嚴重的創傷。學生,特別是高年級學生往往病態地感知這一切,這也是師生間發生衝突的原因”。這種情況下,學生有一種壓仰感,消極情緒產生,師生關係日趨緊張。

2.同學間的關係題目。中學生除希看得到老師的理解與支持外,也希看在班級、同學間有被接納的回屬感,尋求同學、朋友的理解與信任。

本次調查表明約有70.65%的同學對同伴關係較滿足,有21.89%的同學以為同伴關係一般,而以為不滿足、較差、很差的分別佔3.48%、1.00%、2.99%。在這一題目上男女比例相差不大。(6題)

3.與父母的關係題目。

本次調查表明約有80.19%的同學對父母較親近,有16.34%的同學以為與父母的關係一般,而2.48%的同學以為與父母不親近,另有0.99%的同學與父母有敵意。(7題)

另一個題目在職碩士“父母對你考試成績變差時作出的反應是?”是6.73%的同學選擇安慰49.04%的同學選擇安慰並幫你分析原因、找對策,18.75%的同學選擇一味指責、抱怨,25.48%的同學選擇抱怨並分析原因、找對策。(17題)

xxx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給中學生一個熱和的回屬港灣,獨裁式的家庭中父母與其子女之間不能進行正常的溝通,造成兒童孤僻、跋扈性格。家庭的種種傷痕,會給中學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傷害。有研究以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會給兒童在心理題目上造成更大傷害,由於他們在父母那裏看到了人際關係的惡劣性。

(三)青春期心理題目

1.青春期閉鎖心理。其主要表現是趨於封閉封閉的外在表現和日益豐富、複雜的內心活動並存於同一個體,可以説封閉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個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標誌。因而閉鎖心理題目主要是指處於消極情況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學生若在消極情緒控制之下,封閉與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將是一個值得留意的徵兆。

2.情緒情感激盪、表露而又內隱。青春發育期的生理劇變,必然引起中學生情感上的激盪。這種動盪的情感有時表露有時內隱。一個微笑可以使情緒飛揚,徹夜興奮,然而他們內心裏激動、興奮或苦惱、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靜;他們有話有祕密想與別人傾吐,可無論碰到父母或老師卻又沉默不言,這種情況假如得不到理解,便會出現壓抑心理,出現焦慮與抑鬱。

3.早戀。國中學生一般尚未成年,我們把中學生這種未成人時的戀愛稱為早戀。中學時代,正值青春發育期,而這一時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發育迅速成熟與性心理相對幼稚的矛盾。中學生由於受熟悉能力和個性發展的限制,特別是在教育引導不及時不得力的情況下,使得中學生的性心理的發展表現出相對的幼稚性,所以自以為認真的、朦朧狀態下的戀愛出現了,儘管這種戀愛帶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卻是一個令人十分觀注的題目。

引用一項調查數據顯示,約70%的被訪中學生幾乎沒有接受過有關戀愛觀的家庭教育,只有27%曾經接過為數未幾的練;愛觀教育;而65%的被訪者也以為學校基本上不進行戀愛觀教育,家庭與學校的教育缺失也使得戀愛在學生頭腦中存在無窮的未知與好奇。54%的被訪者以為學校對中學生早戀現象應予以正確的引導而非盲目地一味反對;約68%的受訪者以為戀愛對自身學習的影響不能確定,因人而異,此項以女生比例較大。約48%的被訪中學生以為中學生戀愛是自己的事,是正常現象;38%表示不清楚,沒有考慮過。

(四)挫折適應題目

本次調查表明約有25.60%的同學受過挫折,在心理上留下了陰影,有42.51%的同學受過挫折,但能承受,沒題目,而31.88%的同學沒有受過挫折。(26題)

中學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學習方面的、人際關係方面的、愛好和願看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觀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及個人主觀因素。面對挫折造成的困難與痛苦,中學生們的反應方式有兩類:消極的反應與積極的反應。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一旦習慣化、穩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狀態即使有所改變,其行為卻仍以習慣化的適應方式如影隨形地出現。於是,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也就轉化為較嚴重的、需要長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題目了。

四、維護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對策

(一)對中學生進行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學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把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課程可分為兩部分:心理衞生與健康理論部分和實際練習操縱部分。

(二)設立靜靜話熱線信箱。

實踐證實,熱線信箱十分有利於與中學生進行交談,這種方式對一些尚不善於進行面對面談話的學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話又是礙於顏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往害羞的憂慮,而且中學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組織得更為嚴密。這樣可以使老師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心理健康題目。

(三)設立心理服務試冬進行心理諮詢與治療。

由於學生們對進步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諮詢服務室的建立也就勢在必行。無論國中高中,城市鄉村,中學生們已開始從拘束、害羞地進門到落落大方自然地進行心理諮詢;從以摸索性的心情談話到充分傾吐心中之煩悶。時代的發展顯示出,開展心理諮詢與治療服務已不僅僅是個別中學生的要求,而是一種時代的趨勢了。

(四)兼顧對學生家長及其他方面進行心理宣傳。

研究表明,如何報考在職研究生學生的心理健康題目與家庭的教養方式和家庭的人際關係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有些甚至是家庭題目的表現和延續。因此,無論是瞭解學生心理與行為偏異的原因,還是諮詢、矯治計劃的制訂和實施,都需取得家長的積極支持和配合,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顧對學生家長及其他方面的宣傳。

健康寶調研報告篇2

為了充分認識大學生的心理狀況,通過資料信息統計,對大學生心理狀況做了全面的分析調查,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調查報告請登錄進行查看和諮詢。

一、大學生心理現狀

1、高年級的心理狀況優於低年級學生:低年級學生對陌生的環境還較為迷茫,遇到挫折的時候容易造成心理負擔,嚴重的後果就易導致心理不健康;

2、非獨生子女心理狀況更好:非獨生子女從小與年齡相仿的人相處較多,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較強;

3、城市學生心理狀況較好:城市生長的學生競爭意識強,承受壓力的能力也較強,非城市的學生遇到壓力容易產生反抗意識;

4、性格開朗的學生心理素質好於內向學生:性格開朗的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較為積極,面對困難能夠自我調節;

二、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因素的分析

1、交際困難因素:通過調查顯示,交際問題是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首要因素。大學比高中的人際範圍更廣,大學校需要交往的範圍也更廣,有些想試着跟別人交往,卻交往失敗,導致性格孤僻少言少語,有些是因為從小的教育導致其自私,在集體環境中充分暴露,導致自閉偏執等心理狀況;

2、依賴網絡:部分大學生沉迷網絡,現實中交際出現問題於是在網絡中尋找,久而久之更加不願意跟人交往,產生自我封閉,影響人正常的認知,還有可能導致人格分裂;

3、角色轉換適應不來:有些學生從高中進入大學,身邊的同學換了,學習的環境換了,學習的模式也換了,無法去適應,進而導致成績與預期的差距太大,心理造成落差和恐懼感,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只會變得更加自卑抑鬱;

4、學習和生活的壓力:大學學習沒有高中的高強度,但是自我學習能力要很強,有的學生學習方法不當,或者各類考證帶來的壓力,使之精神一直處於高度緊張,久而久之易出現焦慮甚至精神分裂;

5、情感因素:很多大學生不能正視戀愛問題,一旦失敗就易導致其心理變異,走向極端;

6、就業壓力因素:社會競爭的加劇及就業市場的不景氣,導致合適的工作越來越難找,這也造成了大學生精神負擔加重;

三、解決建議

1、學習並掌握心理學知識:可通過自學、講座等途徑,學習並掌握好心理知識,有益於大學生從理論上正確理解和認識自身所出現的心理問題;

2、豐富業餘生活:加入感興趣的校園業餘社團,豐富生活和身心健康發展,也可以利用課餘時間勤工助學等社會實踐活動,不但可以正確認識自我,加強人際交往能力,也可以鍛鍊社會適應能力和增強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學會自我調節:合理使用自我調節的各種方法,合理宣泄、目標取代等辦法,調節和改善自己的心理狀態,保持和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

4、正確認識困難和挫折:人生總是會有大小不同的坎坷,沒有人的人生是順風順水的,一個健康的人就是要能夠在挫折中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

大學生只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的適應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更好的處理現在和將來的各種問題,這樣,社會才能穩步健康的發展。

健康寶調研報告篇3

隨着社會的進步,心理健康已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科學研究證明,女性在生理、心理上均與男性有着較大的差異,比較容易出現體內分泌代謝異常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更易出現比較明顯的不良心理反應。xx市xx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大隊現有女隊員53名,其中已婚隊員32名,未婚21名。因工作的特殊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

一、女隊員心理健康現狀

由於城管工作中長期面對的是一些弱勢羣體,工作不容易到大眾的理解,加上一些媒體對個別城管工作的負面報道。回到家中,有的隊員還要處理婆媳關係、夫妻關係、鄰里關係,使得她們的內心有了煩惱,有了痛苦和不滿時,無法找到一個合適的情感傾述對象來傾述和宣泄,有的隊員對外甚至不會説自己在城管上班。調查結果顯示,女城管隊員中普遍存在煩惱、多疑、焦慮、消極怠工等不良情緒。

二、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職業的壓力

女城管隊員天天在外面巡查,受到的都是些冷言冷語,不僅是自己捱罵,甚至是自己的家人、親朋好友都被罵在內.由於受了氣沒得發泄,回到家中會無緣無故的發脾氣,感到心煩、氣悶。有75%的女隊員表示自己因為工作上的壓力會發無名火,造成自己的家庭關係緊張。有85%的隊員表示,自己回到家中什麼事都不想做,有的時候甚至連話都懶得説,但是自己料理家務,輔導子女,所以時常會焦慮、煩躁。

2.社會的壓力

雖然城管女隊員不是全部都要像男隊員那樣衝鋒陷陣的,但是女城管隊員面對的大部分都是人們口中的“弱勢”羣體。特別是城管女子中隊的、二、四中隊的女隊員,幾乎是天天都會和管理對象產生爭執。這時的言論導向幾乎是一面倒的,許多人會認為城管隊員在欺負羣眾。有的甚至辱罵城管女隊員,無形中給城管女隊員增加了心理壓力。同時,媒體的輿論對個別不文明城管的報道和民眾對城管的逆的心理。這種輿論導向使城管女隊員對自己的工作有了一種無所適從的想法,有時甚至不知道自己所做的是對還是錯。

有45%的女隊員表示,每當看到網絡或者報紙上那些對城管的評價都覺得非常的氣憤,很窩火,心情非常不好。由此造成回到家中都有“火”,一點點小的事都能引起一場大的家庭戰爭。

3.自身的壓力

這可以從兩方面來説。一方面是家庭壓力。如夫妻衝突或離異、家庭成員關係失和、代際矛盾衝突、親屬的生老病死或意外事故、家庭貧困、本人生病或失戀等等產生的壓力。另一方面是由於個人認知偏差或思維方式、價值觀的片面性而產生的自我精神壓力。

所有的隊員都表示,由於家庭中的摩擦、意外而心情不好,焦慮、發脾氣是常有的,但是僅僅認為這是自己的脾氣不好,並沒有認為這是一種心理不健康的表現。12%的隊員表示,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富。同時,因為激烈的社會競爭自己有強大的心理壓力,喜歡和其他家庭作比較,不想被落在後面,發現別的家庭在某一方面優於自己的家庭而自己有認為沒有能力趕上別人時,就會由羨慕導致妒忌心理的產生,同時還造成了普遍的心理焦慮。

三、針對女隊員心理健康問題的對策

針對目前我們女隊員在調查報告中體現出來的問題,主要的對此是調減壓力,降壓減負。

(一)如何的調減壓力?

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慾望使之不走向貪得無厭。心理學研究表明,具有物質主義傾向的人更容易陷入憂鬱和焦慮之中,更難感到幸福和快樂。所謂“有容乃大,無欲則剛”,這裏的無慾是指無貪慾而非毫無慾望。適度的慾望是持續前進的動力,但膨脹的物慾、名欲和色-欲等則可能導致毀滅。知不足,我們才會改革、創造、學習、提高;知足,我們才會在不斷的改革中、創造中、學習和提高中,享受應有的幸福與快樂,使身心的健康可以持續。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人瘋狂,知足者常樂,常樂者是不會瘋狂的,因為享受天年者是不會自取滅亡的。

要學習自我排憂解愁。古人云:“忍泣者易衰,忍憂者易傷”。忍字心上插把刀,對身心健康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有了憂愁要溝通、有了困惑要交流,不要凡事都忍耐着,直至忍憂成疾。自我渲泄,一吐為快,可以減輕內心的壓力。面對壓力,既要學會有堅持,因為有時的再堅持一下,就到達了勝利的彼岸;也要學會有妥協,因為有時是“境由心造,退後一步自然寬”。自我排遣不是消極地“一醉解千愁”,而是主動地“退一步海闊天高”。在前進的征途中,既要堅信前途光明,又要準備走曲路的道路。

要學會自我擔當也要學會自我放下。佛教教人要“捨得”,認為捨得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大智慧。爭名於朝,爭利於市,弄得自己一天到晚緊緊張張,神經兮兮的,食不甘味、焦心勞神。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拿得起也放得下的人,是具有良好心理素質的人,是能夠從容應對各種壓力、活出人生精彩的人。所謂“看得破”,不是説對什麼都抱無所謂的態度,而是説懂得順其自然,順應應潮流,順應規律,不存非分之想,不悖自然之理,不為不可為之事,不求不應得之財。

通過自我學習修煉調減個體壓力。面對同樣的壓力,不同的個體之間存在着較大的差別,有的感到壓力很大,有的會感到不過是小菜一碟。因此,自我學習、提高素質以應對壓力、降低壓力引起的不良的心理、生理和行為反應,是我們隊員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徑。

要學習修煉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要培養競爭合作觀念,減少競爭敵意,適當減輕工作量,刪繁就簡,勞逸結合,活動笑神經,放鬆緊繃的臉;要學習放鬆而不壓制自己的各種情緒,不要生悶氣,要以開放、樂觀、達觀的心態與人交流溝通。

(二)如何降壓減負?

要選擇正確的減壓方式。要學會自我安慰、自我解脱。第一建立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學會靈活處理和協調夫妻、婆媳等家庭關係,家庭成員相互理解支持,相互信任,遇到困難可以與家人一起商量解決,給自己創造一個輕鬆的生活環境。

第二,理性的面對是非成敗,既不應該對自己過分苛求,也不應該對生活寄予過急的、過高的要求和不切實際的期望。

第三,要養成經常和家人、朋友、鄰里溝通的習慣。當內心有了煩惱、痛苦和不滿時,可以很容易的找到一個合適的情感傾訴對象來傾訴和宣泄。

健康寶調研報告篇4

隨着競爭日益激烈,大學生面臨的學習、就業等壓力日益增大,從而引發了一些心理健康問題。瞭解大學生心理狀況,如何以積極、健康、正確的方式對大學生進行引導教育已經成為了擺在學校和家長面前的一道難題。

一、調查結果

83%的大學生認為心理健康的最典型的特徵是處事樂觀、熱情誠懇。

當問及心理健康的最典型的特徵是什麼時,處事樂觀、熱情誠懇排第一位(83%),其他依次是:是有良好的人際關係(56%),心平氣和、與世無爭(51%),吃的下、睡的香(38%)。

九成多的大學生有過心理方面的困擾。

調查結果顯示:27%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經常有心理方面的困擾,66%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偶爾有心理方面的困擾,僅有2%的大學生表示自己沒有心理困擾,另有3%的大學生選擇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由調查結果可知,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九成以上的大學生有過心理方面的困擾,應引起教育部門、學校、社會、家長和學生們的足夠重視。

人際交往壓力、就業壓力、處理情感問題能力不強是造成大學生心理困擾和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

調查結果顯示:引起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依次是人際交往帶來的壓力問題(67%)、就業壓力(55%)、自我管理能力不強(51%)、情感問題(48%)、人生髮展與職業選擇上有困難(48%)、對周圍環境的不適應(45%)、學習壓力(44%)、經濟困難(26%)、不適應大學生活(16%)。

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際交往壓力、就業壓力、自我管理能力不強是在本次調查中反應最為突出的問題,這反應了當代大學生與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對未來就業的擔心與自身素質的嚴厲要求。

人際交往:人際問題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學生自卑、孤僻、害羞等無法和別人較好的溝通或者不同性格氣質的同學處理問題的方式的差異也會引起人際交往的不融洽。有的大學生卻常常忽視平等、互助這樣的基本交往原則,常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從不考慮對方的感受,這樣的交往必定以失敗而告終。

就業壓力:隨着大學的擴招和教育產業化政策的推行,大學生人數大幅增長,高校教育與企業的需要脱節,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面臨嚴峻的就業難問題。

情感問題:大學生情感問題主要是友情、愛情方面的問題。大學生情感困擾主要集中在戀愛睏擾。愛情是校園裏一個敏感的話題,部分同學通過愛情排解心理壓力,有的女同學或者男同學過於靦腆,和異性在一起會覺得不自在,甚至是害怕。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的關係是學生的一門必修課。

38%的大學生遇到煩心事或感到壓抑時不向任何人訴説。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選擇傾訴的對象依次是知心朋友(65%)、家人(26%)、男/女朋友(14%)、老師(9%)、學長、學姐(6%)、心理諮詢員(5%),而有38%的大學生選擇不找任何人。

調查結果從積極的方面可知,大部分同學遇到心理困擾會他人傾訴,從反面可以看出大學生心理健康意識淡漠。受傳統心理觀念的影響,部分大學生諱疾忌醫,極力掩飾和不願向他人透露自己的心理煩惱,心理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排解,久而久之,負面情緒的淤積將可能導致危機心理的出現,嚴重的還會影響到學生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甚至出現極端事件。

健康寶調研報告篇5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生活節奏加快和競爭壓力增加,精神衞生問題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已經引起人們普遍的關注,醫療工作在現代化城市中日益顯示其重要作用和地位,面對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同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制定和實施、醫療保險制度和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醫院面臨市場的挑戰,患者的維權意識逐漸增強,家屬的需求顯著增多,醫院高風險、高強度腦力勞動的特殊職業性質,諸多因素均導致醫務人員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尤其是青年醫務人員心理壓力更加明顯,如果這些壓力得不到有效緩解和釋放,將直接降低他們的工作效率,影響到對患者治療的療效,影響醫療工作質量,為了測量本院青年醫務人員心理健康狀況和應對方式的程度,筆者對150名青年醫務人員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現報道如下。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本院150名青年醫務人員,年齡18—35歲。

2、方法:測量工具症狀自評量表(sci-_90)為國內外廣泛應用的一種真實性較高的自評量表,該表共有90項有關心理和精神方面症狀的條目,分為9個基本症狀因素。被調查者根據自己最近1周來的情況和症狀嚴重程度採用五級評分法(o一4),得分越高,説明心理健康狀況越差。問卷調查在開始評定前,由工作人員把總的評分方法向被調查者交代清楚,再讓其以不記名的形式作出獨立的、不受任何人影響的自我評定。共發放問卷150份,回收有效問卷141份,有效率為94%。

二、結果:

青年醫務人員心理健康狀況顯示其總均分及各因子分均較一般人羣低。本研究還發現部分被試表現出一定心理問題,最常出現的症狀依次是強迫、人際敏感、抑鬱和偏執,該人羣中出現最多的是強迫症狀。而與身心健康高度相關的生活事件是“常覺有壓迫感”、“生活單調乏味”、“對現職工作不滿意”、“看到不正之風”,以及“飲食、睡眠等生活規律改變”等,而與強迫症狀最相關的是“常覺有壓迫感”、“對現職工作不滿意”和“飲食、睡眠等生活規律改變”。

三、青年醫務人員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的原因

1、工作量大、心理壓力大、環境複雜、經常接受病人死亡和瀕死現象的刺激是導致青年醫務人員心理狀況不佳的主要原因。

2、救死扶傷的願望與醫療水平發生衝突,對危重疑難雜症的病人搶救無力可能使青年醫務人員缺少工作應激因素(應付能力、工作滿意感和職業應激源)對心理健康狀況有顯著影響。

3、醫院的工作性質比較特殊,需三班倒,突發事件多,經常需加班,無節假日,這些都使青年醫務人員沒有正常生活規律及睡眠習慣,而且很多時候都無法保證正常的睡眠時間,容易使他們產生煩躁、不滿及身體不適感。

4、戀愛、婚姻、經濟困難、購房壓力大等也易給青年醫務人員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青年醫務人員都面臨結婚、買房等現實問題,隨着房價不斷上漲,帶給他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尤其對農村出身的青年更是如此。

5、緊張的醫患關係,近年來日益多見的醫鬧事件,也是影響青年醫務人員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長期以來,我國醫療衞生體制改革滯後,醫療資源供給不足與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之間的矛盾突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呼聲強烈。同時,中國正處於一個在社會轉型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結構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暴露凸顯。而醫院作為一個與百姓生命息息相關的“窗口”行業,自然最容易引燃社會情緒的導火線。醫學是一個高技術、高風險的行業,發生醫患糾紛,不足為奇,但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很多患者往往不願意訴諸法律,而更喜歡“以鬧取勝”。而相關部門對該類事件的處理也多是抱着醫院花錢買平安的態度,這樣必然會對青年醫務人員產生不良的心理影響。研究發現青年醫務人員發生糾紛後的心理變化,高年資人員易出現遷就心理,低年資人員易出現憤怒和抑鬱心理。

四、對策:

針對我院青年醫務人員心理現狀和現代醫學的發展要求,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青年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水平:

1、培養樹立正確、客觀的成才觀。青年醫務人員由於各種原因而具有痛苦與憧憬並存、彷徨與進取同在的心理特徵,團組織應重視對其成才觀的培養,激勵其進取,同時引導他們學會客觀分析環境和形勢,樹立明確可及的人生目標。

2、積極開展各項文體活動,如拔河比賽、跳繩比賽等,這樣不但可以緩解他們的工作壓力,還可以培養團隊精神。

3、創造繼續深造的優良條件。青年醫務人員臨牀經驗不足,學校學到的醫學知識往往不能與時俱進,因此團組織應發揮紐帶作用,爭取醫院加大對青年人才培養的投入,為他們創造進修、學習的機會,鼓勵送出去,迎回來,對學成歸來的人員實施獎勵和重用,這樣不但有利於青年醫務人員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而且激發了工作熱情,對青年醫務人員的心身健康大有益處。

4、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醫院可以培養兼職心理醫師,經常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定期出有關心理健康的板報,訂閲心理雜誌,開展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服務。根據本研究結果重點放在男性、未婚以及初級職稱的青年醫務人員,因這部分人羣心身壓力相對較大,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和行為問題。另外,團委還可以通過建立qq羣等,加強青年人的聯繫與溝通,及時發現他們的心理動向和工作、生活中的困難,積極幫助解決,緩解他們的壓力。

4、妥善解決醫療糾紛。發生醫療糾紛後,如何穩定青年醫務人員情緒、維護他們的職業自尊心及注重對青年醫務人員心理素質培養等管理措施,對他們在糾紛發生後這一特殊時間氛圍內能夠以積極穩定的心態進行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5、合理調配人力資源,改善工作環境,減輕工作疲勞,降低心理壓力。目前各家醫院缺編嚴重,尤其是臨牀護士,人員少,工作繁雜,質量要求的提高都使臨牀護士長期處於緊張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中,易導致身體疲勞,心理負荷加重,造成身心疲勞綜合徵,還有基層醫院硬件設施一般也較差,所有這些對青年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無疑是嚴重的考驗。增加人員配置,改善工作環境,降低工作風險,可促進青年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

總之,青年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與醫療質量密切相關,團組織應切實重視青年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問題,發揮團組織的作用,積極服務青年,並經常開展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採取各種措施給予及時有效的心理干預,使青年醫務人員保持情緒飽滿、心情悦愉、精神振奮的健康心態,可以有效預防醫療過失的發生,促進他們堅守救死扶傷宗旨,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羣眾服務的目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dvq6r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