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調研報告

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調研報告

【概述】

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調研報告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本站的會員“穿拖鞋的豬”為你整理了這篇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調研報告範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正文】

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調研報告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實施,極大促進了山西省沁水縣農機裝備水平的提升和結構的優化,農機化服務組織得到了快速發展,服務能力明顯增強,服務領域進一步擴大,經營效益不斷提高。

一、沁水縣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現狀

沁水縣位於山西省東南部,轄14個鄉鎮,農業耕地40萬畝,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11萬千瓦,拖拉機擁有量8800餘台,配套農機具2萬餘台。隨着《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頒佈實施和國家強農惠農政策力度的不斷加大,以及各級政府部門對農機專業合作社扶持力度不斷增強,沁水縣農業機械發展中心採取政策傾斜、典型示範、宣傳培訓、指導服務等措施穩步跟進,全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規模、標準、服務能力及數量等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在農機化生產實踐中逐漸成為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的中堅力量。到2019年年底沁水縣農機專業合作社註冊成立的已達到41個。農機合作社成員達到630餘户,機具數量達到1300餘台,全年完成農田作業面積30萬餘畝,佔沁水縣全年75%的作業任務。農機維修網點27個,農機維修人員40餘個。基本達到了1個鄉鎮2個農機合作社和1個農機維修點的目標,滿足了當地農民農機作業和維修機具的需求,實現了農機作業和維修不出鄉鎮,帶動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為新農村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沁水縣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從近期對沁水縣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的調研情況來看,近年來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的同時,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嚴重製約了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的發展。

1.規模小、實力弱、分佈不均

沁水縣農機合作社存在規模較小,實力較弱、分佈不均的問題。全縣雖然已經成立的農機合作社已達到41個,但每個農機合作社規模都比較小,參加入社成員大都為15人左右,大中型機具較少,無法獨立承擔大面積作業的需要。受經濟實力和地域的限制,農機合作社發展分佈不均。鄭莊鎮是農業大鎮,農業基礎好、經濟實力強現已成立農機合作社16個。胡底鄉和樊村河鄉等個別鄉鎮只有一個規模比較小的合作社。

沁水縣農機維修網點也存在規模小、實力較弱、分佈不均的問題。現有的農機維修網點大都為三級點和專修點,大部分農機維修網點只有20多平米的維修場地,維修工具只是小型電焊機、氣泵、台鑽、電鑽等初級維修工具。業務範圍小,無法承擔綜合性維修。大部分農機維修網點只能對常用農業機械的局部性換件修理、一般性故障維修以及整機維護工作,經濟效益差直接影響了農機維修的發展擴大。大都農機維修網點分佈在公路沿線和鄉鎮政府所在地,出現了許多農機維修盲區。

2.人才缺乏 、管理落後

農機合作社人才缺乏,管理落後,無法跟上時代發展的需要。農機合作社發展不規範,發展速度慢,是由於人才,管理落後造成的。沁水縣大多數農機合作社本身規模偏小,利潤較低,難以承擔聘請外來的管理人員的支出。外來的管理人員和學管理的大中專畢業生不願到農村工作。也造成盈利好的合作社難以聘請到專業的人才。農機合作社的發展面臨經營管理人才缺乏的嚴峻挑戰,這個問題會變得日益突出,將制約合作社的發展甚至生存。

農機維修網點同樣存在維修人員少,維修能力低的困境。維修從業人員大都沒有經過系統專業培訓,多為實際中自學維修人員。全縣農機維修人員年齡偏大,20歲左右年輕人幾乎無人願意從事農機維修行業。目前全縣各類農機維修技能人員近100名,國中以下文化水平技術人員佔70%左右。通過省級職業技能培訓,取得國家維修職業資格證書的農機維修人員不到20%,維修人員技術水平低,文化素質差,缺乏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維修技能一直沿用師傅帶徒弟的模式,缺乏系統技能培訓及知識更新,缺乏必要的技術測量、故障診斷、維修保養知識,實際操作中憑經驗手摸、眼瞄、錘敲,維修質量難以保證,貽誤農時的現象經常發生。

3.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規範

農機合作社的制度不完善。調查顯示沁水縣大部分農機合作社沒有真正成立成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只是社長一個人在具體操作。即使部分合作社健全了各項制度,有些制度也是有名無實,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合作社管理不規範許多合作社沒有實行民主管理,造成農機合作社各自為陣,形不成有效的統一合作。

由於農機維修網點點多面廣,分佈比較鬆散,農機部門無法正常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大多數農機維修網點制度不完善,沒有正規的進貨渠道,維修後無質量保障,使得部分質量較差的維修配件充斥維修市場,影響了農業機械維修質量和使用壽命,危及農機安全生產,侵害了農民的合法權益。

三、扶持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中採取的措施

1.爭取各部門支持,為合作社發展開設綠色通道。

合作社的佔地,資金困難是當前規模發展的一個重大難題,為此我們積極工商、税務、土地、電力、銀行、技術監督等部門的政策支持,減免有關費用和提供優惠的信貸支持,為合作社的發展開設綠色通道。

2.科學規劃、政策傾斜為合作社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不能一哄而上、盲目行動、強拖硬拽,要實事求是、科學論證、合理規劃,才能有序發展,健康運作。我中心在工作中做到了以下三個堅持:

2.1 堅持因地制宜、科學佈局、擇優扶持發展合作社。從實際出發,按照農業生產和農機化發展的需要以及農機户的需求,依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建設思路,合理規劃建設和扶持農機合作社,把規模較大、服務能力較強、社會影響較好的合作社進行重點培育,採取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有效辦法,推動農機專業合作社步入良性發展軌道。作為農機服務組織轉型升級成功的典型,沁水縣昱興養殖家庭農場2019年承擔實施了我縣秸稈綜合利用產業扶貧項目,總投資40萬元,不僅促進了合作社自身的建設,還帶領了當地10户28人貧困户實現了脱貧致富。

2.2 堅持在合作社的發展上給予政策傾斜。農機專業合作社要以增加合作社成員的經營收入為主要目的,因此農機部門千方百計在政策上給予合作社傾斜,以提高合作社的經營效益。對農機合作社實行“兩優先、一保證”:一是農機部門的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優先向農機專業合作社成員補貼;二是優先安排合作社在農機項目區承擔項目任務;三是足額保證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户機車“三夏”、“三秋”的作業用油。

2.3 堅持人才戰略,培養合作社的帶頭人。我們農機部門多次組織召開了由合作社社長和農機大户代表參加的發展研討會,帶領他們外出學習參觀,學習有關合作社發展方面的知識。召開座談會,大家暢談合作社的發展前景、發展目標、發展模式,研究如何解決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通過交流學習,拓寬了他們的視野,提高了他們的認識,堅定了他們發展農機化事業的信念。為農機合作社培養了帶頭人,注入了源源不斷的鮮活動力。

3.發揮優勢、提供服務、大力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規範化發展

由於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時間還不長,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着許多困難和問題,如自身制度還不夠完善,規模還較小、輻射能力有限,農機作業項目偏少,社員的文化素質較低,接受新技術能力較差等,這些因素嚴重製約着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規範和發展,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幫助和支持。因此我們農機部門積極發揮優勢,着力從以下五方面入手,為合作社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優質服務。

3.1幫助專業合作社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針對合作社成立時間不長,內部各項制度不夠完善的狀況。我中心組織精幹力量按照《農業專業合作社法》、《農機專業合作社示範章程》和《農機社會化服務作業合同(範本)》等法規規章的要求和內容,幫助合作社建立和完善了《社員守則》、《機車管理制度》、《農田作業安全制度》、《合作社財務制度》、《機具保養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使合作社的運作有了健全的規章制度,避免了發展過程中走不必要的彎路。

3.2 加強合作社社員的技術培訓,全面提升社員的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合作社的社員文化水平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為此沁水縣農機部門結合各類項目實施,制定多種形式的培訓方法,如開設電視授課、邀請農機專業技術人員授課等方式培訓。派出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到鄉鎮、合作社、行政村,進行現場操作和演示,給廣大農機手答疑解惑。2019年我們先後深入到鄭莊鎮、端氏鎮、土沃鄉等鄉鎮召開培訓專場8次,培訓農機合作社人員及農機手600餘人次。這樣,不僅極大的提升了廣大農機操作手的綜合素質,同時也把新技術、新思路、新信息送到他們手中,為合作社發展提供了智力保障。

3.3 積極開展市場信息收集,為合作社提供信息支持。沁水縣農機部門聯合農業、科技、氣象、移動、電信、廣播電視等部門採集和完善農機作業市場的信息收集、整理和發佈,實現農機服務的供需對接;一是在“三夏”、“三秋”跨區作業時我們通過手機短信把主要作業區的天氣情況,收穫動態及時發送到駕駛員的手機上,做好駕駛員的“千里眼、順風耳”。二是充分利用好“手機QQ羣”和“農機化信息網”等工具,讓農機户通過網絡與大市場相連,瞭解各地的農機新技術和作業市場信息,開闊眼界,拓展思路,推動農機合作社的快速發展和壯大。

3.4 認真組織開展農機示範社、場、户創建活動,表彰發展規範的先進農機合作社,推廣示範農機合作社的先進經驗。2016年至今評比出服務功能強,服務質量高,經營效益好,管理先進的忠葉農機合作社和軍輪農機合作社等2個農機合作社、蘇莊鄉的昱興養殖家庭農場和農機具較多、示範推廣新技術的王偉、馬渠林等5位農機大户進行表彰。通過“爭先創優”的激勵機制促進合作社的快速發展。

3.5 利用項目資金,壯大農機維修網點建設,保障我縣農機事業健康快速發展。隨着國家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的實施,農民購機用機的熱情不斷高漲,一些大型的高、新、尖的農機具得以廣泛使用。這些機具在使用過程中難免出現這樣和那樣的問題,而農村現有的維修網點又沒有能力解決,面對出現的維修難、配件難的新情況。選擇了運作規範、設備較全、技術力量雄厚的鄭莊、張村、龍港等5個農機維修點用項目資金科學布點,規範了農機維修各項制度,壯大了他們的維修能力,提高了維修技術水平,有力保障沁水縣農機事業的發展。

四、農機合作社建設的思路和對策

1.擴大服務領域、強化服務功能、加快轉型升級

鑑於目前沁水縣大部分農機合作社規模小、實力弱、業務活動單一和服務領域狹窄的現狀,農機合作社應吸納更多社員,擴大地域規模,延長產業鏈。鼓勵其在發展到一定規模時拓展經營服務項目,向產、供、銷、運輸和加工多領域發展。同時,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鼓勵合作社進行聯合與同業兼併,適時的擴大規模,引導其向綜合性、跨行業發展。在擴大服務領域、延長產業鏈方面沁水縣昱興養殖家庭農場就打造了一個示範樣板。一方面,實現了統一農資供應、農機作業、植保服務、糧食回收的一站式服務,縮短了供應鏈,降低了種植成本,提高了農民收益,增加了合作社的盈利收入,解決了農村種地難和無人種地的情況;另一方面,將秸稈變寶,為農户開闢了一條綜合農事服務+機械化養殖的可持續生財之道:春耕備耕時期家庭農場先期墊資為周邊農户提供種子、化肥、農機服務,在秋收季節統一回收農户玉米秸稈進行飼草青儲和揉絲加工,年產飼草(飼料)0.4萬噸,每畝農户可增收150元,而且大大解決了本地秸稈焚燒帶來的火災隱患和環境污染隱患。

2.規範制度、完善運行機制、提高管理水平

嚴密的組織機構、健全的規章制度和完善的運行機制,是合作社成功運作的保證。鑑於此,一方面要健全合作社的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合作社的權力機構和日常管理機構應依程序通過民主選舉產生,堅決杜絕獨斷專行。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監事會和社員監督相結合的監督機制。在合作社發展比較成熟的地方,建立按惠顧額返還為主、兼顧股份分紅的盈餘分配製度,以保證大多數社員能獲得合作收益和經濟參與的積極性。

3.加強合作社知識宣傳、注重專業人才培養

通過調研可知,對合作社知識缺乏瞭解是農户不願加入合作社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相關部門應通過不同的渠道、採用不同的形式向廣大農民傳播合作社知識,使他們從內心深處接受合作社是一個有利於農民的組織,是幫助農民提高其收入的一種組織形式,從而加深農民對合作社的認識,最終作用到農民入社的行動上。對於人才培養,一方面政府應為合作社提供免費的人力培訓,提高現在合作社負責人的專業技能和經營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應出台一些優惠政策,鼓勵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大中專畢業生到農村的合作社工作。

4.改善合作社融資渠道

合作社在融資方面的困難可以從三個方面着手解決該問題:一是要加大對合作社的財政支持力度。不僅要對那些規模大、帶動力強的合作社給予政策傾斜,而且還要對成立時間短、但發展前景較好的合作社予以扶持。二是要加大對合作社的信貸支持。地方政府為評估好的合作社提供擔保以獲得銀行的信貸支持。三是鼓勵社會各界以各種形式投資合作社。

五、農機維修網點建設的思路和對策

1.加強農機維修人員的技術培訓。要把農機維修人員培訓工作與農機駕駛操作人員培訓工作同等對等。每年的培訓工作目標任務中應有農機維修人員的培訓目標任務。農機維修人員的培訓要與農機陽光培訓工作結合起來,使農民能就地就近學習農機維修技術知識,既方便農民、又可減輕農民的經濟負擔。在農機維修人員的培訓方法上,要把課堂教學與實際操作結合起來,做到邊講解、邊示範、邊指導、邊操作,讓學員聽了就懂,學了會做。

2.農機維修網點應合理佈局。現有的農機維修網點佈局不合理,有的村甚至連片的幾個村都沒有維修網點,造成了農民購機容易,維修難的局面。在以後審批新增維修點的時候一是要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則,即農機維修達到"就地就近,少花錢,時間短,質量好"的要求;二是考慮農機維修人員的經濟效益原則。即每搞一個維修網點建設,都應根據農業機械分佈狀況及農業機械的使用年限,進行維修成本估算和盈虧分析,應保證維修點有一定的經濟效益。這樣既滿足了農機消費者的需要也增加了維修網點的收入,形成良性競爭環境。

3.繼續做好維修示範網點的建設工作。在全縣樹立農機維修技術好、維修服務佳的農機維修網點作為典型示範點,掛“農機維修示範網點”牌表彰獎勵,使之成為全縣維修行業發展的榜樣

4.繼續加大農機維修示範點資金扶持及技術扶持。省局應加大農機維修網點項目資金扶持,資金主要用於維修設備和維修基礎設施等方面,以改善維修網點的基礎設施,更新維修設備。每年開展農機維修技術培訓,讓維修人員掌握先進的農機維修技術,提高維修水平,滿足廣大農機户維修服務需求。

5.加強監督管理和服務工作。農機部門要加強農機維修網點的監督管理,一是要規範維修企業俯卧,引導維修企業推行承諾服務制,加強行業自律,要求維修企業提供服務明細單,作為消費者追責依據。二是要向農機維修人員提供信息服務,推廣農機維修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修理設備和儀器。三是向農機維修人員傳授農機維修技術,幫助解決維修中的難題。農忙時隨同他們一起,巡迴田間地角,維修機具。四是推廣科學合理的農機維修制度,即推廣季節性檢修制度,對投入春耕、雙搶、秋收、冬種的農機提前進行檢修,把農機故障消滅在萌芽之中,確保技術狀況良好;四是對農機維修人員進行農機法律法規的宣傳和教育,使之遵紀守法,誠信為民服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m3j4q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