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招商引資工作調研報告

招商引資工作調研報告

招商引資工作調研報告
 招商引資工作調研報告
 第一部分 招商引資工作
(一)現狀
  2011年以來,全縣“兩會”簽約招商引資項目51個,總投資達9.92億元,共落實招商引資項目45個,項目履約率達88.2%,引進資金4億元,續建和其它招商引資項目實現引資2.68億元,四年累計實現引資6.68億元。其中,2011年“兩會”簽約項目17個,總投資2.37億元,開工建設15個,完成引資5038萬元,續建和其它招商項目引資2786萬元,全年共完成引資7824萬元;2004年“兩會”簽約項目11個,總投資2.54億元,開工建設9個,完成引資5500萬元,續建和其它招商項目引資9969萬元,全年共完成引資1.55億元;2005年“兩會”簽約項目13個,總投資2.65億元,開工建設12個,完成引資1.38億元,續建和其它招商項目完成引資6200萬元,全年共完成引資2億元;2006年“兩會”簽約項目10個,總投資2.36億元,開工建設9個,完成引資1.55億元,續建和其它招商項目引資7800萬元元,全年共完成引資2.33億元。
  (二)優勢
  一是國家政策傾斜和資金投入的優勢。國家將進一步加大對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和救助弱勢羣體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投入。我們將有機會爭取更多的改善基礎設施,發展特色產業,提高人民羣眾生活水平的資金和政策支持。
  二是區位和交通優勢提升帶來的優勢。新野,交通便利,能源充足。距南陽、襄陽機場各60公里。距焦——柳、寧——西鐵路各30公里,二廣高速公路、省道S103線、S244線、S335線在縣境內交匯,是川、鄂的的重要交通樞紐。投資160億元,裝機400萬千瓦的火力發電廠,也將落户新野,這些大項目不僅進一步拉動全縣經濟增長,而且也將進一步整合空間資源,為經濟建設提供更為高效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實現石泉與外界的便捷對接,使我們能夠融入周邊大、中城市的半日經濟圈,接受大中城市的輻射和帶動。
  二、存在的問題
  1、招商引資意識不濃,思想認識上還未完全到位。國家投資、外來投資、民間資金、銀信資金是助推縣域經濟發展的四個主要資金來源,而目前我縣銀信貸款由於手續繁多且還本付息週期短、隨着國家政策透明度提高和非國貧縣限制而立項爭資可能性變小的情況下,招商引資便成為了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籌資渠道,雖然民間資金激活空間小、難度大,也將成為一條補充渠道,二者將成為壯大縣域經濟總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徑。“招商引資決定發展,招商引資決定未來”。我縣上上下下雖然已經認識到招商引資上項目對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但全方位招商引資的氛圍和共識並未真正形成。沒能真正形成全社會重視招商引資的共識和氛圍,僅靠幾個部門單打獨鬥,招商引資工作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近年提出的蹲點招商、上門招商、網絡招商等都沒有得到足夠的宣傳重視,更不會有較好的實踐成效。
  2、沒有充分啟用社會閒置資金,挖掘全民創業潛力。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沒有很好的使存在銀行閒置的潛在的資金流動起來,活躍起來,增值起來,掀起全縣全民創業熱潮。那麼,如何啟用好這些社會閒置資金,充分挖掘民間創業潛力,怎樣搞好社會閒置資金流向,促進民營經濟大發展,使我縣實現突破式、跨越式發展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
  4、沒有很好的利用本地資源,實施“迴流工程”。“迴流工程”可以推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也能促進人才、技術、資金、信息、項目等的迴流。還能有效地促進體制機制地創新、社會各項事業地協調發展。前幾年,我縣也有迴流的人才,但已顯的迴流不足,怎樣才能引導資金迴流、人才迴流,鼓勵在外有志之士回鄉投資興業呢?還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5、基礎性工作還不夠紮實。一是推介項目深度不夠。目前招商推介項目,缺乏必要前期市場調查和可行性分析,對項目的潛力和優勢挖掘不深,項目建議書、可研報告基本不具備,向外推介發佈缺乏可信度支持,從而導致與客商洽談的項目多,簽訂的意向性協議項目多,效果卻不盡人意,加之有關報批手續繁瑣,增加了項目履約的變數,招商引資的實效性較差。二是工作經費安排不足。“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沒有經費,招商引資舉步維艱,專項招商活動難以開展,招商成效難以提高。三是載體建設滯後。目前我縣有池河鄉鎮企業園區、古堰工業園區,但規模相對較小、功能差、集聚力不強,不能發揮招商引資的過硬環境,“築巢引鳳”難以形成。四是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尚須優化。  2002年制定的《石泉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在很多方面已不能滿足現階段的需求,而且難以執行,引資獎勵也難以兑現到位,招商引資缺乏誘惑力。制定新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獎勵考核辦法》迫在眉睫。
  6、投資環境欠優。主要表現在有的部門服務意識還不夠強,辦事效率還不夠高。在外來投資者辦理各種手續的過程中辦事拖沓,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情況仍然存在。部門間協調不一致,一個項目要投入建設,涉及政府、土地、規劃、環保、建設、工商、税務、金融等諸多部門,由於在政策口徑、辦事程序、工作效率上不相統一,常常出現卡殼、短路現象。水、電、路、氣等硬件不夠完善,不能滿足企業發展需要。影響了招商引資項目的順利推進。
  三、辦法與措施
  (一)加強重點行業的招商力度
  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新野的實際,招商引資的重點行業是:①建築建材。以水泥廠技改、頁巖磚、水泥製品等為主的建築建材行業。②生物製品。以製藥和藥用包裝為主的醫藥行業。3水電能源。加大白河及其它漢江小支流的包裝和推介。4以棉紡深加工為主,推介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二)抓好重點區域的招商引資工作
重點面向沿海發達地區及港、澳、台、日本、韓國、美國,承接產業轉移,採取以商招商、駐地招商、委託招商、小分隊招商及組織考察、聯誼等方法,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擴大招商引資規模,提高招商引資質量,努力促成一批對縣域經濟有重要影響力和拉動力的大項目、好項目落地建設。
  (三)做實項目基礎工作
  一是加強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從發展特色經濟出發,做好招商項目的編制、整理、篩選工作,積極為外來投資者提供有市場前景、效益好的項目。不斷充實了招商引資項目庫,建立招商引資項目信息網絡和電子平台,編印新野縣招商指南和重點招商項目冊,做好項目儲備和招商。也要圍繞優勢產業、可持續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項目,加強規劃、論證和儲備工作,提高項目前期工作的質量,加快前期工作進度,明確責任,限期推進,力爭招商簽約項目早日見效。
  二是保障項目工作經費。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外出招商、資料宣傳、項目前期的準備工作等都需要經費,而我縣沒有固定的招商經費,使得招商工作缺乏可支配力,項目前期準備深度不夠,有的項目不盡成熟,項目更新進展緩慢,且項目內容涉及的產業結構較單一,對發展優勢特色產業的支撐力度明顯不夠。招商是有成本的,為了增強招商引資工作的科學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實現招商引資的快速發展,建議縣財政預算每年列入20萬元招商引資經費,做到專款專用,確保招商引資工作順利進行。
  三是以園區建設為載體,提升產業的集聚水平。古堰工業園區和池河鄉企園區作為我縣招商引資的重要載體,已成為全縣發展開放型經濟和招商引資的窗口,工業園區建設要在加快量的擴張的同時,注重質的進一步提高,加大園區的基礎設施投入,實施園區建設考核辦法,改進和完善園區管理機制,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確保園區的基礎設施有所改善,一批新的企業簽約入園,一批新的項目竣工生產。
四是制定完善優惠政策。儘快完善和制定切實可行和操作性強的《石泉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石泉縣招商引資考核獎勵辦法》,政策一經出台就嚴格執行到底。
  (四)進一步優化投資軟硬環境,增強外資吸引力
  樹立構築“三位一體”投資環境建設的理念,努力營造良好的基礎設施環境、政策服務環境、經濟生態環境和地域人文環境,做到只要國家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止的,全部放開,只要外地實行且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都可參照執行,只要符合當地實際,即使沒有先例的做法,都可大膽探索,特事特辦,增強我縣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的綜合競爭力。
  (五)儘快理順招商機構的管理體制
  我縣應儘快理順上下對接的管理體制,為縣招商局配備一支精幹、高效、務實的專業招商隊伍,集中精力統籌、協調、指導和管理全縣招商引資工作。
第二部分 人才資金迴流工作
 
  一、現狀
  (一)人才流動情況
  據調查統計,近幾年來,新野縣被錄取到本科院校的學生逐年遞增,而畢業回本縣工作的僅佔一少部分,人才流失率嚴重。全縣入人才庫的大中專畢業生很多,除一少部分人在本縣機關事業單位就業外,其大部分都在外地就業。全縣現有企業經營管理人才368人,流出約100人,近年以招商引資等方式流入企業經營人才約40人,人才流出是流入的2.5倍。全縣有農村實用人才、鄉土人才2897人,2105人因從事農業生產、個體經營、交通運輸、鄉鎮企業等效益較好的行業沒有外出,還外流792人,外流率27.3 %。全縣年收入達10萬元以上的外出務工能人共有357人,近年回鄉投資創業或從事其他工作的42人,迴流率佔11.7%。
  (二)資金流動情況
  存款增幅明顯高於貸款,存貸差不斷擴大,存貸比例明顯下降。 資金流失比較嚴重。而流入資金有限,進一步加劇了縣域信貸資金供求矛盾。在縣域信貸資金流出的同時,外出務工人員通過郵政儲蓄、電子匯兑、網上通存通兑等形式每年匯入資金約2億元;另有部分資金通過轉移支付、政策性銀行信貸投入、系統內借款、拆入資金、在中央銀行借款、重點項目建設等渠道流入縣域,但流入資金規模有限,遠不能滿足縣域經濟發展的需求。
  縣域資金大量外流,客觀上加劇了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矛盾,影響了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一是制約了縣域金融機構放貸能力,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更加突出。二是不利於縣域資金與資源的優化配置。隨着縣域經濟的發展和縣域經濟結構的調整變化,縣域經濟對信貸資金的需求量增大,而縣域資金外流,加劇了縣域信貸資金的供求矛盾,影響了縣域經濟金融的自我發展能力,也影響金融對“三農”的支持力度。
  二、人才資金外流的原因分析
  我縣人才外流的主要原因:一是人才觀念落後。主要表現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官本位”現象普遍存在,大量優秀人才集聚在機關,專業技術人才緊缺,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稀缺;另一方面,缺乏人力資本意識,重物不重人,沒有把人才當作一種關鍵資本去開發管理。縣內往往比較重視黨政人才的選拔任用,而對於專業技術人才和企業管理人才的培養、使用和吸納機制不健全,辦法還不多。二是人才價值無法體現。我縣人才的低收入、低創業機會、低耦合的人際關係,必然造成人才的低度利用率,中高級人才的外流。如一個本科畢業生,在我縣黨政機關工作後,其工資僅1000多元,年輕人工作後要償還上學期間的債務、租房、支付生活費、交朋結友,月月都得透支,更不用説購房、成家、生子等大額支出。作為一名人才,如不能實現自身價值,保證養家餬口、體面生活,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怎能留得住?目前,我縣中高級人才流出多、流入少,低層次人才也流出多、流入少,這種狀況還將持續一段時間。這種人才逆流現象,對未來的人才爭奪戰而言,是一種致命的“硬傷”。三是人才結構不合理。我縣人才工作面臨的最大難點是,如何在穩定現有人才隊伍的基礎上,擴大人才引進,加快調整人才結構。這種人才結構調整主要受到兩大因素的影響:一個因素是本縣的“人才引力”。這種“引力”主要來自我縣同發達地區已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上的差距和人才創業機遇上的差距,即發達地區引力大,本縣的引力小,自然形成人才外流。同時,由於目前發達地區吸納欠發達地區優質要素如人才、資金等的能力處於上升階段,因此,這種“引力”將長期存在。另一個因素是對大開發在即的我縣而言,發達地區的“人才引力”極大地增加了我縣穩定現有人才隊伍的成本和引進人才的難度。
  我縣縣域資金外流的主要原因:一是金融機構經營管理體制的改變。近些年來,金融機構逐步實施中心城市戰略和扁平化信貸管理模式,基層銀行的貸款權限普遍向上級行集中,進一步嚴格控制授信額度,較少發放貸款,大部分銀行主要是吸納存款上存資金。同時,面向廣大農村和城鎮、企業的信貸機構主要是信用合作聯社、農行。二是縣域金融機構經營情況不佳,不良資產佔比高,殘蝕了部分縣域資金。雖經過抓“降點”工作,縣域金融機構不良貸款明顯下降,但佔比仍然偏高,使得縣域金融機構的可用資金減少,影響了新增貸款的投入。三是縣域金融生態環境制約了縣域信貸資金有效供給。第一是沒有擔保評估等縣域中介機構,難以減少金融機構信貸交易活動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因此金融機構提高了貸款條件,客觀上減少了貸款需求與供給。第二是縣域企業多為中小企業,自由資本少、管理水平低、信譽狀況差、缺少有效抵押擔保,不具備借款條件,在找不到合適信貸投入企業、項目的情況下,銀行只得將“相對過剩”的資金上存。第三是信用制度缺失。縣域中小企業大都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企業惡意逃廢金融債務,司法制度缺乏足夠的效率也影響金融機構提供信貸資金的積極性,致使金融機構被動地以減少貸款投放來防範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縣域的信貸投入。四是民間借貸在一定程度了彌補了縣域金融體系的斷層,增強了縣域金融活力。但民間借貸由於操作行為不規範,易引發經濟糾紛,加劇縣域信用環境的惡化,對資金流入產生負面影響。
  三、實施人才資金迴流工程的對策和建議
  (一)解決好人才存量問題
  與發達地區相比,我縣落後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人力資本存量過低。要營造有效的“後發優勢”,必須從人力資本投資多樣化入手,把盤活人才存量,擴大人才增量,增加人才總量,調整人才結構,作為今後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眼光向內”,用好現有人才。與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相比,我縣人才相對不足,但並非沒有人才。我縣既有人才不足、人才流失的問題,也有人才浪費問題、人才閒置的問題。我縣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在人才隊伍建設上,應着眼於調動現有人才的積極性,努力發掘其潛能,想方設法把現有人才存量盤活,充分發揮現有人才的作用,使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其次,“眼光向外”,引進人才。要把人才作為第一要素和第一資源,創造良好環境,制定優惠政策,吸引縣外人才。要像抓經濟工作其他要素那樣抓人才工作,像抓招商引資工作那樣抓招才引智、育才用才工作,像黨管幹部那樣管好人才,進一步推動我縣人才工作。正確處理好智力引進與人才引進的關係,處理好長期引進與短期服務的關係,處理好培養本地人才與引進外地人才的關係。
其三,順時應勢,促進人才迴流。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人才的流動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也是有規律的。縱觀世界範圍人才流動的實踐,隨着人才流出地區經濟、科技的發展,人才迴流是必然的。我縣要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切實加強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優勢,優化人才工作環境,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千方百計促成人才迴流趨勢的形成。同時,暢通人才迴流渠道,打造人才創業平台,人才迴流才會如有源之水,源源不斷。
  (二)解決好人才價值實現問題
  我縣人才競爭的劣勢在短期內難以根本扭轉,要在人才爭奪戰中取得先機,關鍵是要找準自身優勢,以優補劣,以特引人,構築人才發展平台,營造適宜的人才環境。
一要在留住人才上下功夫。要留人,先留心。欠發達地區要留住人才,必須做到“用事業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適當的待遇留人”,讓人才有成就感、榮譽感和歸宿感。要積極構建有利於人才發揮作用的載體,以工業園區、農業園區、主導產業等為創業平台,讓人才充分施展才華,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要對區域內各類人才包括鄉土人才、離退休人才進行梳理、分類,通過組建各種人才專業協會,為區域內各類人才和用人單位牽線搭橋。同時,根據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制定科學的人才培養規劃,採用委託培養、就地育才、換崗交流、掛職鍛鍊等多種形式,抓緊培養和造就一批急需的專門人才和專業人才。
  二要在引進人才上下功夫。從我縣人才需求情況看,單靠自我挖掘和自我培養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大力引進外地人才或智力,擴大人才增量,通過“借腦生財”、“借雞生蛋”來壯大人才隊伍的實力,發展地方經濟。我縣要積極與發達地區合作,主動接受發達地區輻射,加強經濟、人才、技術等方面的協作交流,構築人才交流通道,重點引進適用人才、急需人才以及高層次人才。
三要在營造人才環境上下功夫。黨委政府在人才隊伍建設中擔負着宏觀調控、政策引導等重要職責,應利用政策優勢、環境優勢營造出具有“磁場效應”的社會大環境。各級黨委、政府要在用人機制和分配機制上進行創新,形成有本地區特色的人才引進、培養、使用、獎勵、流動、保障等整體配套的人才隊伍建設新體制,使各類人才的潛能在公平競爭中得到充分發揮,真正做到一流人才、一流業績、一流報酬。要加大對人才工作的宣傳力度,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關心人才工作,支持人才工作,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努力創造人才引得進、留得住、流得動的良好環境。
  (三)建立縣域資金迴流機制
  1、構建多層次、綜合性的縣域金融服務體系。一是調整縣域金融機構網點分佈。對業務量較小的分支機構特別是存款達不到經營臨界點的機構,堅決撤掉,讓出存款市場。給相對較大的金融機構要適度“放權”,給予基層行一定的授權授信額度和新增貸款的審批權限,在實行信貸責任終身追究制度的同時,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鼓勵信貸人員積極營銷貸款。二是加快農業發展銀行的改革。調整農業發展銀行職能,把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承擔的政策性金融業務、國際金融機構農貸轉貸業務劃轉到農業發展銀行管理。進一步調整農業發展銀行信貸結構,拓寬金融業務領域,逐步將支持的重點由農產品流通領域轉向農業生產領域,圍繞農業產業化做好金融服務工作,並逐步向縣域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延伸。三是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發展壯大農村合作金融。加快農村信用社的電子化建設,加強經營管理和業務創新。加大對縣域中小企業的授信額度,重點支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積極擴大農户聯保貸款、農户小額信用貸款,開展再貼現、消費信貸等新的業務。
  2、加快制度建設,促進資金迴流。合理確定縣域金融機構新增存款返還縣域的並給予一定的税收優惠政策。
  3、改善縣域金融環境,建立風險管理和補償機制。一是由政府、企業共同出資組建商業性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公司,為中小企業提供動產抵押、倉單質押、權益質押等擔保服務。二是加大金融案件執法力度,建立縣域中小企業、農户、農民的信用系統,進一步加大信用村(鎮)建設,廣泛開展信用宣傳,淨化縣域金融環境,規範金融秩序。三是借鑑車貸和房貸中強制保險的成功經驗,探索建立農業貸款與農業保險強制結合的制度,為金融機構貸款提供分散風險的服務,以促進金融機構增加對縣域和農業的資金投入。四是允許民間借貸在一定的法律和監管框架內開展金融活動,依法規範和發展民間融資。
  (四)實施迴歸工程
  1、靠招商引資引進一批。外出鄉賢,特別是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生於斯、長於斯,對家鄉有着濃厚的鄉土感情。許多賢能之士發家致富成為企業家後,已有較強的市場意識和豐富的經營理念,也有建設家鄉,反哺父老鄉親的強烈願望。我們以此為切入點,組織外出招商隊伍,以本地籍在外企業家為招商引資對象,帶感情、帶項目、帶優惠政策,登門開展連心聯誼活動,動員和吸引他們回鄉興業。
  2、靠體制創新壯大一批。積極鼓勵、引導民間資本通過兼併、收購、重組等形式參與國有、集體企業的改制和改革,是國企改革的一條重要出路,也是實施人才迴流、發展壯大民營企業的一條有效途徑。
  3、積極引導務工人員回鄉創業。我縣外出務工人員遍佈全國各地,掌握着一定的資本、技術、信息、管理等生產要素,藴藏着巨大的創業潛力,勞務大軍已成為我縣最大的潛在地人才庫、資金庫、信息庫和項目庫。為引導他們回鄉投資興業,建議縣財政每年拿出專項資金重獎外出創業有成者和回鄉興業有功者。並提供各種技能培訓,為返鄉民工就業搭建平台。同時應為返鄉創業者提供優質服務,發放再就業小額貸款,調動了外出民工返鄉就業、創業的積極性。
 
第三部分 發展老百姓經濟工作
  發展老百姓經濟問題的實質就是要發展民營經濟。
  一、民營經濟發展現狀
  (一)民營經濟是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截止2006年底,我縣已擁有各類民營中小企業9069户(其中工業企業1852户);資產總額達5.7億元(其中固定資產原值4.8億元);實現總產值10.06億元(其中工業產值達6.1億元),佔全縣經濟總量的24.3%;全縣共有2.66萬人在民營中小企業實現就業,其中,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近2萬人,接納安置城鎮下崗職工1105人,為緩解就業壓力,維持社會穩定發揮了巨大的作用。2006年,民營中小企業上繳國家税收2401萬元。現有規模企業16户,產業化龍頭企業4户,帶動了我縣蠶桑、茶葉、建材、礦產、建築以及食品加工等產業蓬勃發展,不斷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止2006年底,我縣農民人均年收入1861元,其中50%的收益來自於二、三產業。
  (二)帶動作用初步顯現
經過幾年來全縣上下奮力實施“兩區兩帶”發展戰略,以210、316國道為軸心,以縣城為龍頭,以池河省級鄉企園區和城關古堰工業園區為兩翼的民營經濟發展帶已初具雛形。這一帶現有各類民營中小企業6965户,16户規模企業也全部落户在這一帶。止2006年實現總產值8.02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5.2億元。以上各項指標均佔到了全縣民營經濟總量的80%以上。隨着近年來我縣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兩個園區的功能也日臻完善,水、電、路、訊設施已十分便捷。為中小企業集聚發展和建設石泉特色的產業集羣提供了“窪地”,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帶動示範作用正在逐步顯現出來。
  (三)龍頭企業與主導產業相互支撐,共同發展
立足我縣資源現狀已形成了蠶桑絲蛹、醫藥化工、水利水電、礦產加工、建築建材、農產品加工、商貿運輸等民營經濟主導產業。與這幾大主導產業發展互相支撐帶動的龍頭企業有:天成和永宏絲業公司、江興和東力化工公司、銀屏水泥和城關鎮礦產商貿運輸公司、萬坤房地產和大健公司、池河農科園和熨斗茶廠以及家友、民威等商場超市。隨着近幾年我縣不斷加大支農投入,扶持農村發展主導產業,為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原料保障和基地支撐。同時,龍頭企業在開拓市場,帶動主導產業發展中也發揮着日益重大的作用。絕大部分龍頭企業都是按照“公司+農户+基地”的模式經營,為穩步壯大我縣主導產業發揮了龍頭帶動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民企融資困難
  由於我縣民營中小企業起步晚,底子薄,資金需求量較大。一是目前金融部門的貸款條件要求多,程序相對繁雜,很多的民營中小企業雖然效益和前景都很好,但是目前還是難以達到金融部門的放貸條件要求。二是少數民營企業缺乏融資誠信。金融部門害怕放貸。雖然,近幾年政府不斷地在推動銀企合作,每年都要召開銀企合作推介會,但是,收效甚微,致使銀企合作流於形式,大部分民企仍然很難及時獲得貸款支持,嚴重製約了我縣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優惠政策制定落實不力
近年來,隨着“國務院三十六條”的頒佈,省、市相繼制訂出台了一系列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文件,我們縣上也早在2003年制定過《關於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的若干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但是都比較宏觀,不具體,不利於操作落實。縣政府早在2002年出台了招商引資獎勵辦法,其優惠政策不多,吸引力也不強,加上執行落實的不太好,其結果是鼓而不勵、獎不到位。尤其是對於建設“民營經濟發展帶”和“兩個園區”建設上至今未制定出具體優惠政策,具體在放寬准入條件、降低融資“門檻”、扶持龍頭企業、優惠新建企業等方面均未訂立具體操作性優惠獎勵政策文件。使得在招商引資洽談過程中,我們在很多方面不敢對外商表態,即使表了態的事,也無法落實。由於缺乏政策的吸引力,使得招商引資工作尚未形成氣候,催生小企業進展緩慢。
  (三)部門職能不順、權責不清,導致服務不力
  目前,政府的經濟管理體制還沒有理順,出現多頭管理,有利時都是企業的主管部門,企業有了困難、問題卻找不到自己的“孃家人”,相互推諉、相互扯皮,而真正的企業主管部門鄉企局職責雖多但權限太少,導致管理不到位,政策落實難,企業有困難只有縣上領導出面解決才行,導致政府相關部門對企業的服務職能弱化。加之,維權糾風工作尚未形成長效機制,致使民營經濟投資發展環境不能得到徹底優化。少數職能部門和執法人員憑藉行業管理職權,明裏暗裏仍然在給民營企業設置障礙,各種“門檻”依然客觀存在,執法“彈性”仍然很大,民營企業的公平待遇難以落實。
  (四)企業綜合素質不高,創新能力低
  由於我縣大部分民營企業業主的經濟文化素養不高,依賴家族式管理,難以引進科技人才,導致經營管理粗放,對生產經營缺乏長期發展的戰略眼光。企業文化缺失,沒有形成戰略品牌,產品和技術革新能力低下,處於被動應付市場的經營狀態。使得我縣民營經濟尚未完全適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未能形成集團式、集約式規模生產,產業集羣發展較慢,在專業市場佔據的份額太少。
  三、解決的辦法與措施
  (一)明確部門權責,理順體制
  去年以來,省上已經理順了民營中小企業管理職能,基本明確了對全省民營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指導、規劃、扶持、協調的各項職能權限。縣委、縣政府應儘快成立中小企業促進局、理順民營經濟管理職能、實行民營企業歸口、規範管理、統一統計口徑。使企業主管局的職能與省中小企業促進局的職能對應,在業務工作上實現對接,便於今後很好地的發揮部門職能,爭取省上對我縣民營經濟發展工作的各種扶持。同時,縣委、縣政府應加強鄉鎮發展民營經濟工作的隊伍建設,縣上應明確鄉鎮班子中要有一名領導專抓民營經濟工作,在鄉鎮經濟發展辦公室組成人員中,要有一名發展民營經濟的專職幹事,要有一名專職民營經濟統計工作人員。這樣,才能為縣委、縣政府提供真實、可信的依據,有利於縣上的重大決策,有利於全縣的經濟發展。
  (二)建立維權糾風機制,營造發展環境
  面對當前各行業管理權限的逐步上劃和管理不斷嚴格規範的形勢,為了切實維護廣大民營中小企業的合法權益,將我縣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及擴大招商引資等優惠政策落到實處,我們有必要建立民營企業維權糾風長效機制。要給予企業主管局一定的權限和資金預算,以配合紀檢、監察機關對各行業管理職能部門和行政執法機關的涉企執法管理行為進行監督,努力在我縣營造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
  (三)整合公共服務資源,搭建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按照省中小企業局領導講話精神要求,我們已經向省、市主管局上報了“石泉縣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項目,後一步將盡力爭取獲得省、市的批覆和資金扶持,在我縣率先建立起“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我縣要科學整合政府部門對民營中小企業的公共服務職能和資源,以“平台”為依託,統一組織,統一協調為民營中小企業提供專業化水平更高的政策、信息、融資、技術、培訓、人才、宣傳和項目策劃、推介、申報、審批等全方位服務,全面簡化和規範服務程序,提高政府服務企業的能力和效率,降低服務成本,讓企業能集中精力搞好生產經營,從而加快發展。
  (四)制定優惠政策
  為了進一步加快催生小企業和擴大招商引資步伐,結合我縣實際,應由縣政府負責牽頭組織、計劃、財政、統計、鄉企、經貿、土管、人勞、税務、公安、文教、安監、環保、城建、林特等相關部門,加上城關、池河兩個園區大鎮共同研究,儘快制訂鼓勵和支持我縣民營經濟發展的具體優惠獎勵政策。特別是建設“民營經濟發展帶”和“兩個園區”以及支持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配套優惠獎勵政策應該儘快出台。在制訂優惠政策時,各職能部門要解放思想、從全縣經濟發展的大局出發,都要把自己部門的最大優惠獎勵展現出來,對投資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制定優惠獎勵政策要儘量具體,具有可操作性,利於落實到位,發揮實效。
  (五)積極爭取國家項目資金支持
  要善於搶抓機遇,積極向省、市申報符合國家現行產業政策的民營經濟項目,爭取得到省、市專項資金扶持。特別是要大力幫助現有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向省、市申報科技項目專項扶持資金和貸款貼息資金。同時要積極建議,努力爭取儘快理順龍頭企業的申報、申批管理體制,把省、市的扶持政策落到實處。通過這些途徑,為企業爭取上級資金扶持,有效地緩解民營企業資金短缺的困難。
  (六)解決融資難問題
  一要加強民營企業的誠信教育;二要規範民營企業的財物統計;三要建立民間融資擔保機構、走出去取經、規範運作,充分發揮民間資本的最大作用。
  (七)提高民營企業的素質
  一是政府每年要預算專項資金,由企業主管局組織實施,定期進行企業法人、管理人員的集中培訓;二是要走出去取經,每年由主管局組織、企業出經費到外地參觀學習取經,提高自身管理素質。三是要加強民營企業的經營管理,對有發展前景、效益好、自身管理比較規範的企業,主管局重點積極支持協助,使其走向成熟、向規模企業發展。
 
第四部分 聚集民間資本工作
  一、民間資本現狀
  我縣民間資本的使用範圍較為狹窄。我縣民間資本的投向特點是:投資債券、保險、存儲銀行或信用社的多,投向生產性項目的少。若不能以項目帶動來激活民間資本,會導致民間資本外流。如果能激活儲蓄總量的1%,那產生的收益將是巨大的。
  二、激活民間資本的制約因素
  (一)機制不夠健全
  如何利用民間資本發展經濟建設,對黨委政府來説仍是一個新的領域和課題,以前有的工作做過一些,但作為課題調研還是陌生。在如何運用民間資本問題上,政府和各級各部門進行系統研究的不是很多,相關政策尚未明確,機制尚未建立,大量的民間資本自發投向有利可圖的行業。
  (二)思想不夠解放
  受心理、能力因素制約,仍有相當一部分人具有較濃的求穩怕險意識,一些人對公務員如何服務於經濟、幹部分流經商辦企業存在諸多顧慮。一怕“犯規”,闖“紅燈”,顧慮違反國家公務員的有關規定,到時候説不清、洗不白;二怕“錯位”,認為一旦“下海”、“涉水”,機構改革時就成了理所當然的被分流對象;三怕“吃虧”,多數同志對辦實體搞實業沒經驗、沒信心,怕經營不成,“賠了夫人又折兵”。
  (三)市場存在風險
  在目前買方市場的大環境中,由於缺乏有效的產業發展引導,造成民間投資領域比較狹窄,較多集中於商貿、飲食、娛樂、客貨運輸等服務業,電站、立體養殖等資源開發類項目,以及一般內向型、資源初加工型的工業品生產和民辦教育、房地產開發等社會事業上。比較理想的投資項目不多,“兩頭在外”的工業項目較少,民間投資空間有限,客觀上存在“有錢難找好項目、小錢難辦大項目”的現象。另一方面,由於國內市場銷售不暢,不少民間投資者出現了虧損,有的甚至破產,嚴重挫傷了民間資本的投資慾望,民間資本所有者只得把錢存在銀行或參與“地下金融”活動。
  三、激活民間資本的對策
  (一)更新思想觀念,引導民間投資行為
  各部門要把激活民間資本作為籌措資金、加快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擺上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認真研究,常抓常議;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在認識上形成共識,在行動上促成共為,採取有力措施激活民間資本。大力引導民間投資者克服“自滿自足”、“小富即安”的思想,樹立“敢為人先”、“富而思進”的創業精神。建議各級黨委、政府進一步採取有效措施,推動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大張旗鼓表彰有突出貢獻的非公有制企業主和其他有功人員,進一步激發投資熱情,營造投資致富、創業光榮的良好社會風尚。建立集聚社會閒散資金和民間投資的新機制,鼓勵和支持成立較多股東參加的股份有限公司,有效集聚包括公務員在內的社會閒散資金,鼓勵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投入經濟建設主戰場,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允許公務員以各種形式入股參股辦實業。
  (二)建立機制,實行政策扶持,拓寬准入領域
  建議制定《關於促進和引導民間投資的若干規定》,從營造良好發展環境、開放投資領域、創新投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實行公平税費政策、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轉變政府職能等方面提出促進和引導民間投資政策措施。凡是國家沒有明令禁止的投資領域,都對民間資本全面開放。鼓勵民間資本以獨資、合作、聯營、參股、特許經營等方式,投資有收費機制、回報比較穩定的交通等領域基礎設施項目。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城市供水、污水及垃圾處理,道路、橋樑等公共設施建設;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開發和經營工業園區、專業市場;引導農村個體户和私營企業通過股份制、合資合作等形式,進入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業資源開發領域,投資於種植業、林業、畜牧水產業,參與農產品精深加工、良種繁育和推廣。放開一批領域的經營權。對已建成的基礎設施、市政設施,採取所有權、經營權分離的辦法,採取政企分開、取消特殊優惠等措施推向市場,民營企業通過公平競爭,獲得經營權。如北辰森林公園管理經營權。
  (三)探索新方式,拓寬融資渠道
  設立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將分散的民間資本集中起來辦大事。對預期有收益的、比較穩定的經營性基礎設施項目,探索以政府授權的特許經營收費權和收益權為質押權益,向金融機構申請質押貸款。推動信用擔保發展,不斷壯大擔保公司的資本金,為民營企業增加貸款提供條件。按照《中小企業促進法》第十九條的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為中小企業提供財政支持,積極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重點支持中小企業的創立、信用擔保、技術創新、專業化協作與發展以及服務體系建設等。允許建立由加入行業協會和同業公會的民間投資企業出資的行業內融資擔保機構,專門解決會員的融資擔保問題。實施(建設—經營—移交)融資方式,吸收民間資本參與投資經營;同時,在已建成的基礎設施項目中,積極推廣(轉讓—經營—移交)融資方式,吸收民間資本,回收資金用於新的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各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要積極向上申請開辦委託貸款業務,為激活我市民間資本創造條件。加強銀企合作,加大金融支持經濟發展力度。由政府牽頭組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有限責任公司,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對信譽好的民間投資企業,商業銀行可與之簽訂合作協議,提供一定的授信額度,在額度內簡化貸款和擔保手續,發放信用貸款。
  (四)優化投資環境,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
  一是對各種涉企收費項目進行全面清理,確保負擔合理、競爭公平。充分發揮政府行政服務中心的作用,不斷提高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各職能部門應堅持以服務為重,先發展後規範,多扶持少索取,多備案登記少前置審批。進一步規範執法行為,完善檢查申報制度,強化投訴中心建設,加大投訴查處力度,對阻礙和破壞發展環境的人和事,要依法依紀嚴肅查處。
  二是進一步改進招商引資考評方法,建立引進外資與激活地方民間資本並重的考評考核體系,對在激活民間資本方面做出突出貢獻者給予重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z11d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