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人才市場調研報告新版多篇

人才市場調研報告新版多篇

人才市場調研報告新版多篇

創新人才培育管理措施 篇一

一是同等規格培訓育人才。要實行企業人才與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各種培訓上享受同等待遇,要將企業人才培訓納入到市委黨校主體班培訓規劃,每年至少舉辦2期。同時,通過培訓,及時瞭解企業人才需求狀況和通報省市有關人才培訓信息,引導企業不定期的安排人才外出培訓。二是拓展黨建功能育人才。大力尋求企業黨建工作與企業人才工作的鏈接點,在企業中廣泛開展以“把共產黨員培養成企業人才、把企業人才培養成共產黨員”為主要內容的“雙培”工程。同時,實行企業人才工作聯絡員制度,由企業黨建工作指導員或聯絡員兼任企業人才工作的聯絡員,這樣既可以強化企業人才工作力度,又可以節約人力資源。三是制定規劃育人才。勞動、人事部門要分別根據企業人才特點制定人才培養工作規劃,適時進行培養,並幫助人才與省相關院校專業的教授之間牽線搭橋,建立聯繫,促進成長。

人才市場調研報告 篇二

小康大業,人才為本,人才問題是事關我市經濟社會提高的關鍵問題。為進一步構築我市人才高地,促進人才強市,我們提出如下提議意見:

一、強化人才意識,樹立科學人才觀念

人才是興業之本、發展之源、富民之策,是一個地方最可寶貴的資源。當今社會的各項競爭,説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誰擁有很多的優秀人才,誰就能在競爭中佔得優勢,把握主動權。所以,做好人才工作,政府、用人單位甚至普通大眾,必須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的科學人才觀。要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充分發揮人才資源開發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決定性作用。要牢固樹立人人都能夠成才的觀念,堅持德才兼備原則,把品德、知識、本事和業績作為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身份,努力構成誰勤於學習,勇於投身實踐,誰就能獲得發揮聰明才智的機遇,就能成為有用之才的社會氛圍。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把促進人才健康成長和充分發揮人才作用放在首位,努力營造人才輩出、各得其所的動局面。要不斷加強對人才政策、人才工作的宣傳,市級領導要利用各種會議各類場合大力呼籲,營造全社會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

二、整合人才資源,促進綜合開發利用

在人才隊伍建設上,要着眼於調動現有人才的積極性,努力發掘其潛能,最終到達促進人才總量同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相適應、人才結構同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的要求相適應、人才培養機制同各類人才成長的特點相適應、人才素質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目標相適應的目的。一是要充分發揮現有人才的作用。用事業留人,想方設法為各類人才供給一個自由廣闊的施展才華的舞台,以展示他們的個人才能,實現個人價值;用感情留人,主動與人才加強交流,建立良好、融洽的人際關係,在人才的職務晉升、學術活動等方面給予特殊的照顧和支持;用適當的待遇留人,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根據現有的財力、物力,一方面關心他們的工作活條件、經濟待遇和身體健康狀況,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工作、學習環境;另一方面關心他們的政治活,在入黨、提拔等方面予以傾斜,

優秀人才還可研究推薦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二是重視二次人才資源的開發使用。離退休人才技術嫻熟、經驗豐富,發揮他們的傳幫帶作用投入少、產出多,對緩解我市人才缺乏的矛盾能起到立杆見影的效果。要對不一樣專業的離退休人才進行梳理、分類,為離退休人才和用人單位牽線搭橋;加強他們與年輕優秀人才之間的瞭解和溝通,建立人才結對幫扶制度,為離退休人員供給用武之地,讓他們金秋再創業,夕陽更輝煌。

三、實施引才工程,壯大充實人才隊伍

從我市的人才需求情景看,單靠自我挖掘和自我培養是不夠的,還必須大力引進外地人才或智力。要進一步轉變觀念,樹立跨地域的人才觀,經過借腦財來不斷壯大我市人才隊伍實力,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供給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一是剛性與柔性並用。剛性引進要放開准入限制,事業單位引進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可不受編制和人才結構比例的限制。柔性引進能夠採取兼職聘用、項目招聘、短期聘用、學術交流等形式,使人才雖身在彼地而智為我所用;二是數量與質量並重。在引進人才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只顧數量和速度,更要注重質量和效益,在當前應着重解決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問題,確保引進的人才在實際工作中體現應有的價值;三是實用與創新並舉。我們目前最緊迫的任務就是發展經濟,所以,對具有創新技術的人才要給予政策傾斜,重點引進。另外,要加快區域性信息網絡建設,主動融入上海人才流動中介服務體系。加強人才工作網站和數據庫建設,把先進的信息網絡技術運用到人才工作中去。

四、創新體制機制,激發人才內在潛力

人才工作的活力取決於體制和機制。我們要在競爭中取得人才優勢,就必須大力進行人才體制改革,努力創新人才工作機制。一要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加強人才培養基地建設,整合培訓資源,制訂各類人才不一樣的培訓規劃,以需求為導向適時調整培訓資料,創新培訓方式,堅持理論培訓與實踐提高相結合,切實增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要建立健全人才評價機制。識人是正確用人的前提,要逐步建立以本事和業績為導向、科學的社會化的人才評價機制。要按照黨政人才重在羣眾認可,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重在市場和出資人認可,專業技術人才重在社會和業內認可的要求,分別構建以業績為重點,由品德、知識、本事等要素構成的各類人才評價指標體系,努力做到客觀看人、公正評人、準確識人。三要建立健全人才選拔機制。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打破論資排輩、求全責備、平衡照顧等傳統習慣,建立公開、競爭、擇優的選拔任用機制。在專業技術人才的選拔任用上,要依據成果、貢獻和本事,確定科技創新的領軍人物,健全完善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分開制度,廢除職稱終身制,使確有真才實學者脱穎而出。四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制定和實行有效激勵各類人才創新創業的多元化分配政策,使人才價值在拉開分配檔次中得到體現。對專業技術人才,要實行按崗位定酬、按任務定酬、按業績定酬的分配製度,以此激發各類人才的潛能,促進人才作用的充分發揮。

五、優化人才環境,打造拴心留人之地

水深才能養大魚,環境好則人才聚,人才聚則事業興。政府部門在人才隊伍建設中擔負着宏觀調控、政策引導等重要職能,應大力營造良好的社會大環境,使之成為吸引人才的磁場,培養人才的搖籃,各類人才施展才乾的舞台。

1、是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一個地區的人才政策是否完備、配套、具有吸引力,是能否更有效地吸引人才的關鍵。我們要像改善投資軟環境一樣完善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體系。既要抓好原有各項制度和政策的落實,又要大膽吸收借鑑外地好的政策措施,完善人才政策體系,構成有特色的。人才引進、培養、使用、獎勵、流動、保障等整體配套的人才隊伍建設體制;

2、是營造良好的用人環境。良好的用人環境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和發揮人才的功效,所以,我們必須在用人機制和分配機制上進行創新。要創造條件,使各類人才的潛能在公平競爭中得到充分發揮,真正做到一流人才、一流業績、一流報酬,從而使我市成為各類優秀人才嚮往的地方;

3、是營造良好的活環境。活環境好才能使人才安心幹事創業,消除後顧之憂。要關心人才異常是外地單身青年人才的活,政府有關部門與工會、團委、婦聯等羣團組織可經常開展人才聯誼活動,豐富他們的業餘活,為他們搭建交友平台,鼓勵他們在我市成家立業。要積極解決引進人才住房問題,對於市級緊缺人才、外地來啟落户人才,應制訂相應購房、租房優惠政策,並在職稱評定、各項保險費落實、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必須的照顧,使他們能夠紮根我市;

4、是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良好的輿論環境能激勵人才的情感,提議定期開展人才宣傳週活動,經過宣傳優秀人才,樹立典型人才等手段,在整個社會營造濃厚的尊才愛才氛圍,構成鼓勵人才幹事業、支持人才幹成事業、激發人才幹大事業的良好環境;五是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對於人才工作,事業是感召力、環境是吸引力、服務就是凝聚力。我們應把人才工作的重點更多地放到搞好服務上來,使各類人才創業有機會、幹事有舞台、發展有空間,最大限度地滿足各類人才身心健康、相互交流和學習提高的需求。政府人事部門要以愛才之心、識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藝,把供給優質的服務放到人才引進的首位,急人才之所急,想人才之所想,堅持一切從有利於引進優秀人才的實際出發,努力創造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環境,讓人才順心、舒心、安心。

人才市場調研報告 篇三

前不久,市第三次黨代會提出了“全面奔小康、建設新宿遷”奮鬥目標,這為我們更好更快地做好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各項工作指明瞭方向。剛剛結束的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了“重點幫助宿遷實現更大突破”的特殊扶持政策,這為我們實現新的跨越提供了條件和增強了信心。宿遷的落後主要表現在工業化進程上的落後,因此,宿遷自建市以來,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工業突破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方略,把招商引資、項目推進作為首要工作任務,要求各地區、各部門所有工作都要圍繞這一工作重心開展。新時期人事部門要想實現更大突破,就必須圍繞這一中心,轉變服務觀念,拓展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式,豐富服務內容,建立健全服務企業工作運行機制,才能實現這一目標任務。

一、更新觀念,逐步樹立適應企業需求的服務意識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探索如何為企業提供有效服務的問題,必須按照市場的原則、順應市場的規律、用市場的辦法來解決。在為企業提供服務中,要樹立落實三種意識。

一是責任意識。立足新時期發展要求,摒棄傳統的人事部門只對機關事業單位服務的狹隘意識,樹立大人事、大人才觀念,把人事人才工作放到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去思想、去定位、去把握。宿遷經濟總量小,產業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工業和第三產業上的落後。因此,人事部門要把為企業服務作為人事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將服務意識、服務思想變成自覺地行動,積極為企業提供人才、智力支持,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幫助企業做大做強,着力培育和發展區域經濟的核心競爭能力。比如,楊樹和花木產業是宿遷的傳統產業,今後,要積極為這兩個產業提供人才、智力服務,使傳統產業成為優勢特色產業,促進產業升級。

二是效益意識。效益是企業追求的目標,在為企業提供人事人才服務中,要以能否促進企業產生效益作為是否為企業提供服務的標尺。能夠為企業帶來效益的事,我們就做,反之則不做。20xx年,我們為蘇華達玻璃有限公司引進了德國公司,成功邀請了德國專家到我市蘇華達新材料有限公司解決技術難)本站●(題,對企業生產中存在的微調配料成份降低硫污染等問題進行了調整,使玻璃板內的微氣泡數量由每平方40~50個降至10個左右,建築級以上比率提高了3.5個百分點,有效地提高了玻璃質量,使企業看到了人事人才服務工作的成效,從而贏得了他們的信任。通過此例可以看出,企業人事人才服務一定要以促進企業產業效益為基本準則,做到“幫忙不添亂,服務出效益”

三是競爭意識。企業是一個廣闊的市場,目前,各類市場中介很多,企業選擇的範圍較廣。對於人事部門來説,要想去服務企業這個市場,就必須主動去佔領這個市場。而要想去佔領這個市場,就必須要有競爭意識,尋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追求服務效率、提高服務質量上下功夫。近年來,我們先後實施了定點聯繫企業制度,採取訂單式服務、一站式服務等方式,積極開展企業人才引進、人才培養、人事代理、人才派遣業務,逐步贏得了企業的信任。今後,要再接再厲,在這方面繼續下大功夫,為做好企業人事人才服務工作爭得了主動權。

二、落實措施,積極開展滿足企業發展的服務項目

根據企業發展要求,我們要從人事人才工作職能出發,從搭建政策平台、人才智力引進、人才培養、人才激勵等方面入手,努力為企業提供務實服務。

1.加大企業人才智力開發力度。一是多渠道為企業引進人才。要通過定期舉辦企業專場人才交流會、週六人才集市等活動,為企業引才提供便利。要進一步完善宿遷人才網企業引才專欄,根據企業需求及時組團外出招聘,積極為企業引進人才。二是多形式為企業培養人才。要將企業人才納入全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劃,大力實施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對於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要通過與省內外高校合作舉辦企業經營管理高研班、利用專家來宿開展知識講座等形式,對我市企業家進行培訓。對於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要圍繞我市重點產業發展需求,通過舉辦高研班、組織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省組織的“百萬科技人才素質提升工程”、“百名教授育英才”活動,着力提高專業技術人才素質。三是多方面為企業提供智力支持。積極爭取國內外智力支持,加大引智政策宣傳,引導、幫助企業申報智力需求,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在申報“六大人才高峯”項目中重點向企業傾斜,確保企業申報率不低於60。組織落實省人事廳組織的“百名專家興百企”計劃,組織企業申報技術難題。

2.致力為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首先,要將“專項事業編制”人才派遣向企業擴展。“專項事業編制”是降低欠發達地區引才門檻,解決企業引才難、留才難問題的重要探索,今後要向企業進一步加大政策的宣傳力度,向企業闡明採用這種方式能給企業帶來的好處,積極引導企業利用人才派遣制度引進人才。其次,暢通企業服務“綠色通道”。要實施定點聯繫企業制度,深入開展“走訪百家企業,服務千名人才”活動,宣傳服務政策,調查服務需求,解決實際問題,把人事人才服務送上門,實行對企業的“零距離、無障礙”服務。再次,建立企業人才信息服務體系。每季度定期發佈全市企業人才需求目錄和市場行情分析,為民營企業引進、培養和使用人才提供服務。以淮海人才評價中心為依託,為企業提供科學規範的人才測評服務。針對社會技能人才較為缺乏的現狀,我們還將建立啟動“企業技能人才預警機制”,為企業儘早引進、培養自身所需人才提供及時、準確信息。

3.進一步創優企業人才環境。做好企業人才優秀專家推薦選拔表彰工作。要將各類專家選拔向企業傾斜,確保推薦企業人才享受政府特貼人選、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人數佔推薦總數的比例。在市級優秀專家評選、市“135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選拔中,向企業人才傾斜。大力宣傳表彰企業人才的先進事蹟,蘇北引進急需人才專項資金補助要重點面向企業工作人才。要聯合勞動保障部門定期評選表彰企業技能人才標兵。加強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稱評審工作。要認真做好《關於進一步做好企業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工作的函》中提出的六條具體服務措施,積極為企業技術人員評審專業技術職稱,發揮職稱評審的激勵作用,為企業資質升級創造條件。完善人事代理服務。要為企業人才提供組織掛靠、檔案保管、職稱申報、繳納保險等一整套服務,發揮政府所屬人才市場公益性功能,減免收取企業人事代理費用。

三、形成合力,建立完善符合企業實際的服務機制

在開展企業人事人才服務工作中,要立足宿遷企業發展現狀和人事人才實際需求,採取部門齊動、上下聯動、雙向互動工作機制,形成服務企業的合力。一是建立部門齊動的工作機制。要積極主動地與組織部門溝通,與勞動保障部門、財政部門、教育部門協調,發揮為企業服務的部門連動效應。二是建立市、縣(區)人事部門上下聯動機制。在為企業提供服務中,對於省人事廳組織的各項人才服務,重點向企業傾斜。聯合縣(區)人事部門一起,開展企業人才招聘會,發佈人才需求信息,實現資源共享,形成省、市、縣(區)聯動的服務機制。三是建立人事部門與企業之間的互動機制。通過與企業建立聯繫制度、信息反饋制度,及時將企業人事人才需求信息與人事部門的人才供給信息與服務措施實現互動。通過加強企業人事人才服務,贏得企業的信任和支持,逐步形成企業有人事人才需求主動找人事部門,人事部門主動為企業提供人事人才服務的良性互動機制。

企業是各級各類人才的載體,是新時期人事部門服務的重要對象。人事部門要搶抓發展機遇,就必須圍繞宿遷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在企業人事人才服務上做文章,加大力度,創新方式,拓展內容,不斷開創企業人事人才服務新局面,在實現人事人才工作大突破中,為宿遷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人事部門更大貢獻。

人才市場調研報告 篇四

人才工作是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一項戰略性工作。幾年來,曹縣縣委、縣政府認真落實國家、省、市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堅定不移地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大力開發人才資源,緊緊抓住人才的培養、使用、引進、管理、服務等關鍵環節,大力加強黨政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人才保證。

一、曹縣人才隊伍資源現狀

目前,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才3515人。其中:黨政人才546人,占人才總數的26.6%;專業技術人才1861人,占人才總數的67.1%;企業經營管理人才290人,占人才總數的0.9%;高技能人才1315人,占人才總數的3%;農村實用人才376人,占人才總數的2.4%。全縣約每3100人擁有人才2人。

絕大多數人才相對集中在縣城區、開發區和鄉鎮駐地,而在農村,人才數量偏少。從事一線生產第一、二產業的人才偏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工農業生產的發展。現有人才相對集中在教育、衞生、黨政羣系統,處於經濟建設一線的人才所佔比重與實際需要相比偏少。高技能人才嚴重短缺。

二、人才工作運行採取的主要措施、做法及取得成效

(一)高度重視人才工作。

圍繞實現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謀劃推進人才工作。組建了人才工作機構,成立了由宣傳部、統戰部等22個成員單位組成的縣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並將辦公室設在縣委組織部;籌備召開了全縣優秀人才表彰大會;結合我縣實際,科學建立了五類人才三級信息庫,並將各系統人才錄入微機,實行動態管理。

(二)建立人才工作框架。

為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較為系統地制定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曹縣人才開發十年規劃》、《曹縣優秀人才評選表彰辦法》等各項配套制度,內容涵蓋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等多個範疇,對人才的培養、選拔、引進、使用、激勵、服務等各個環節都作了規定,增強了我縣人才工作的操作性和實效性。

(三)確立“一三五六”人才工作運行體制。

我們在深入調查研究、認真分析全縣人才現狀的基礎上,認真貫徹全國人才工作會議和省、市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曹縣實際,提出並確立了“一三五六”人才工作運行體制。即:營造一個良好環境,抓住三個關鍵環節,努力建好五支隊伍,逐步建立六種機制。

(一)營造一個良好環境。各級黨委和組織、人社部門要變“管人”的觀念為服務的觀念,把人才工作的重點更多地放到搞好服務上來,努力營造強大的社會輿論環境、寬鬆的政策法制環境和優越的工作生活環境,形成鼓勵人才幹事業、支持人才幹成事業、幫助人才幹好事業的良好氛圍。

(二)抓好人才工作三個環節。一是大力加強人才培養工作。對黨政人才要着力培養駕馭全局、科學決策、開拓創新的領導和行政能力,對企業管理人才要着力培養勇於開拓創新、追求卓越品質的管理營銷能力,對專業技術人才要着力培養技術創新、研發應用能力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按計劃選送一批有培養前途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到大專院校、科研單位或國外去深造。二是積極引進急需人才。樹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思路,採取“客座教授”、“星期日工程師”等方式,積極引進高新技術產業、支柱產業、新興產業、重點工程、高效農業等重要領域所急需的高層次人才。三是要做好我縣現有人才的整體開發與綜合利用。針對目前我縣現有人才中存在的“學非所用,用非所長”的不合理現象,每年在全縣開展一次大規模人才自薦活動,本着“工作需要,本人自願”的方針進行大力調整,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三)堅持五支隊伍一起抓。以分級分類管理為基礎,堅持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五支隊伍一起抓,努力形成門類齊全、梯次合理、滿足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宏大的人才隊伍。一是儲備一批人才。縣、鎮兩級建立人才儲備基金,每年從願意在曹縣工作的應屆本科以上畢業生中,選拔100-200名儲備人才,根據所學專業分別輸送到機關、企業和農村。二是掌握一批各類人才。認真開展調查摸底工作,對高新技術企業、上繳税金在50萬元以上企業、職工在500人以上企業的董事長和經理以及全縣取得中、高級以上職稱的技術人員和高技能人才建立檔案,實施動態管理。三是表彰一批優秀人才。每年在全縣開展一次大的評選活動,評選樹立一批優秀幹部、優秀企業家、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優秀高技能人才,並進行廣泛宣傳,在全縣逐步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

(四)逐步建立六種機制。遵循人才資源開發規律,堅持市場配置人才資源的改革取向,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逐步建立符合人才成長規律和人才資源開發規律的人才培養機制;科學的社會化的人才評價機制;有利於優秀人才脱穎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選拔任用機制;制度健全、運行規範、服務周到、指導監督有力的人才合理流動機制;與工作業績相聯繫的人才激勵機制;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人才保障機制。

三、人才工作開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足

1、人才政策不夠完善,體制不活,資金不足。受相關規定和政策的約束,人才流動受單位編制、性質、身份等諸多因素的限制,人才流通的渠道受阻,造成部分人才資源的流失與浪費。同時,用於人才培養的資金不足,許多行業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因待遇不高、激勵機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響,大量外流。特別是一些優秀企業骨幹和專業技術人員流失現象尤為突出。各行業高技能人才奇缺,特別是高層次、創新型、複合型人才嚴重缺乏。

2、觀念不新,在人才的認識和使用上還存在一定偏差。很多單位和部門領導往往注重項目和資金的引進,對人盡其才、用其所長認識不足;有的單位領導只重視人才擁有、不重視人才開發,或是隻重視使用人才、不重視培養人才,對一些骨幹人才,只知道使用,不注重培養提高。凡此種種,導致人才綜合開發使用效益還不高。

3、農村實用人才整體素質不高,具有示範型、帶動型的實用人才較少。農村實用人才大多數是自然成長起來的“土專家”、“田秀才”,生產經營規模小、實力差,獲取信息的渠道較為單一,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較為薄弱,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弱勢。同時,對農村實用人缺乏較為完善的組織、開發、管理機制。

四、抓好今後人才工作的思路及對策

1、加強人才發展前瞻性研究。一要不斷深化對人才工作的理論研究,把理論研究和當前各項重要工作的實際緊密聯繫起來,着重研究帶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和廣大農民羣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分析新情況,把握新特點,理出新思路,不斷提高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二圍繞曹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研究制定曹縣下步人才規劃綱要,初步搭建起曹縣人才隊伍建設總的政策體系框架,對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的目標任務,提出具體政策和相關配套措施。

2、設立政府津貼。每年從各類人才隊伍中評選出10人左右“有突出貢獻”的拔尖人才,每年表彰一次。對其實施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如在管理期內給予一定數額的政府津貼、定期安排健康體檢等等。同時,制定出台“有突出貢獻”的拔尖人才獎勵辦法。

3、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充分發揮農村現代遠程教育網絡和各種農村技術推廣機構的作用,擴大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推廣的覆蓋面。通過開展現場觀摩、經驗交流、示範指導等活動,利用我縣農村實用人才加快對農業主導產業鄉土人才的培養,力爭每年帶動、培養50名以上農村實用人才。

4、完善人才信息庫。由縣人才辦牽頭,縣委組織部、人社局、工業和商務局以及鄉鎮企業中心等相關單位負責整理提供各類人才信息,完善我縣五類人才及緊缺人才信息庫。同時,每年定期發佈人才供求信息,逐步開展網上人才推薦等服務項目,為機關、企事業、農村等各行業提供人才資源和選人服務。

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篇五

1、企業人才隊伍總體水平有待提高。一是人才比例偏小。受經濟環境、區位條件、資源配置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加之我市企業經營規模偏小,經濟效益較差,直接導致全市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生產技能人才的缺乏。據統計,全市規模企業職工總人數7108人,而其中各類企業人才僅有1257人,佔比重還不到17%,比全市企業人才比例低7個百分點。二是人才構成失衡。全市企業人才中,初級工498人,中級工332人,高級工6人,其人才梯次構成比為83:55:1,與合理的金字塔型比6:3:1有較大差距。高級技術人才的嚴重不足,影響了人才隊伍的幫扶提升能力與企業的創新發展能力。另外人才的老齡化也應引起足夠重視,作為我市三大工業板塊之一的汽車製造業技術人才就表現出了年齡老化的趨勢,如嘉城汽部所有技術人才均為湖橋返聘人員,雖能滿足現在生產需要,但基本沒有新產品開發能力。三是人才分佈不均。全市規模企業人才行業、崗位分佈不均。從崗位分佈看,企業人才大多數集中在行政管理、財會、簡單手工技術等方面,如雪麗造紙115名企業人才中,有63名在行政管理崗位。從行業分佈看,企業人才多集中在汽車製造、鹽化工、造紙等行業,其它發展中的企業高新科技人才和信息管理人才嚴重缺乏。

2、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尚需改進。一是企業“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理念缺乏。這在一些生產規模較小的私營企業中尤為突出。多數企業管理層沒有培養職業經理人及新產品研發帶頭人的想法和措施,對人才的使用只看眼前,不重長遠,能用一時則用一時,不願花錢培養人才,而且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特別是有競爭力的薪酬激勵機制。理念的缺失導致了人才環境的不優。調查中,64%的企業人才認為企業主對人才的重視和關心情況是“一般”,69%的企業人才對自己目前的薪金感覺“一般”或“不滿意”。二是企業用人“近親繁殖”現象普遍。民營企業大多采取的是家族式的管理和族羣式的'人才聚集,特別是企業管理層基本是“自己人”,對外聘技術人才也是顧慮重重,不敢放手使用,怕他們跳槽或者自己辦公司,成為潛在的競爭對手。這就導致部分企業人才沒有歸屬感而一走了之,長此以往,企業缺乏人才支撐,缺乏發展後勁。三是企業用人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一些企業雖然也表現出了對某些崗位人才的渴求,但也存在急功近利思想,表現在對人才的“只用不養”或“重用輕養”,只把人才當“蠟燭”,而不是“可充電電池”,不少企業都認為人才就要來即能用,企業可以不承擔人才培養和培訓義務。如邦樂公司負責人就表示他們的技術人員全部來自汽車改造行業人才隊伍比較成熟的株州,基本不用公司培訓。對企業培訓情況的調查結果也表明,大多數企業雖然也對員工開展比較經常的培訓,但多是一些基本的公司章程或操作流程等應知應會教育,少有涉及提升員工綜合素質或專業技能的培訓,對崗位技能培訓採取最為廣泛的形式就是“師傅傳帶式”,少有正式的理論培訓班或產品研發班。調查中,54.9%的企業人才認為企業近兩年“培訓活動開展較多”、60%的企業人才反映企業培訓員工的主要方式是“企業內部專長員工授課”、65.5%的企業人才認為企業目前比較注重“一線生產技能培訓”。

3、企業人才隊伍建設機制亟待健全。一是企業人才人事管理不規範。有的企業與員工簽訂的聘用合同不鑑證,不實行人事代理,不為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導致有的專業技術人員連續多年沒有晉升專業技術職務,現有職稱還是從原來的公有制單位帶進去的;大部分企業人才引進後沒有人事檔案、養老保險、勞動保障,各類應由企業負擔的保險都沒有;“個體户式”經營與“家庭式”管理對企業人才只有月薪或年薪,沒有正常的薪酬激勵機制,“幹好幹壞一個樣”等。種種管理上的不規範,導致了本地企業人才引力的缺乏。雪麗造紙年初準備從長沙電力學校引進兩個大專生,上午確定的初步意向下午就收到了辭呈。石化儀近兩年從機電學院引進的6名大中專生也只留下了2個。二是企業人才市場發育不完善。全市沒有形成統一的企業人才市場發展規劃,對企業人才市場(如針對本市一些支柱產業)的現狀、未來和對策缺乏系統的研究,特別是在發展方向上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思想認識;人才市場管理混亂,操作欠規範,目前還沒有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人才市場管理較混亂,出現了無序競爭、主管部門不明確等問題;人才市場中介服務整體水平不高,人才開發服務與人員就業服務混淆在一起,人才市場僅停留在介紹人員就業的“職業介紹”層次上;缺少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資源庫,由於人才市場體系不完善,本就數量有限的經營管理人才又難以整合,企業往往只能盲目分散地自尋人才,因此,用一用,看一看,今天用,明天走的情況時有發生。三是企業人才社會服務體系不健全。在原來國有管理模式下,企業人才的管理全由企業負擔,包括企業人才的各種後勤保障服務,有人曾笑談像湘澧鹽礦這樣的企業,除了“火葬廠”外,其它食堂、學校、醫院、市場一應俱全。企業改制後,各種後勤保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逐步走向社會化,企業不再負擔職工的“生老病死”,員工與企業間只存在最基本的用工關係。在企業“一步到位”甩開包袱的同時,社會化的服務卻未跟進,必然導致企業人才的利益喪失。我們調查的很多規模企業連職工宿舍、食堂等最基本的物質條件都不具備,又怎能談及引才留才。

人才市場調研報告 篇六

一、研究目的: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學生的口袋也在一天天的鼓起來。面對市場上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新的玩意兒的誘惑,中學生們能抵擋得住嗎?家長們給了他們錢,他們會怎麼處理,而且這樣處理合理嗎?況且,他們對維護自己的消費權益的知識知道多少,知不知道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都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我們作為中學生,作為教育的直接參與者,對此也感到十分好奇,很想知道與我們同齡的朋友們的想法、做法。因此,我們決定對中學生的消費情況做一次調查。

二、研究結果:

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消費的概念。消費,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行為。消費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本次的課題調查,採用的是調查分析法。我們通過對72名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然後對答卷進行統計和綜合分析,並得出以下結論。

從統計所得數據中,我們將結論大致分為下列5條:

1、中學生的家長們對子女過度寵愛,所給零用錢比較多;

2、中學生的消費觀念還不成熟;

3、中學生的消費開支在“吃喝玩樂”方面比較大;

4、同學之間互相攀比零用錢的不良現象時有發生;

5、學校、家庭對中學生無正規地進行理財、消費教育。

中學生的這種消費是怎樣形成的?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給每一個家庭帶來了經濟收入的增長,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學生,就是改革開放的最大受益者。“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要富先富孩子”是不少家長的共同心願。家長對孩子的物質和精神投入往往超過自身。在這樣的優越條件下長大的孩子,吃要精美,穿要名牌,用要新奇,似乎成為理所當然的要求。於是,不知不覺,校園颳起了超前消費之風,而同學間的互相攀比更助長了“風”勢。

那麼,中學生應有怎樣的消費觀念呢?

首先應樹立適度消費觀。適度,就是適家庭經濟條件之度,適中學生正常需求之度。父母辛苦工作撫育孩子本已不易,怎麼能以自己可花可不花的消費要求加重他們的負擔呢?提倡同學們在為了自己成長方面該花的錢還要花,但在享樂方面不應該過分追求。

其次,中學生要防止盲目消費。盲目目消費表現在不管有無好處,有無必要,是否適合自己,而一味地追時髦,趕潮流。中學生應該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接受科學的消費諮詢,多聽家長、老師的意見,多思考消費的目的和效果,防止盲目消費。

第三,中學生要抵制不利於健康的消費內容。抵制不良消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學生是否樹立了正確的審美標準與良好的生活方式。中學生應在修身、礪志、促學、健體上下功夫,這樣才是一個正派而有風采的青少年。

消費方式反映着人的文明程度。中學生的消費方式應當是合乎社會的文明風貌、健康有益、發展性的。例如,訂購有益的書刊,學習電腦,參加促進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對有害的消費要時時保持警戒,防止在某種誘惑下誤入歧途。中學生仍要提倡勤勞儉樸的生活觀,從消費行為上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三、研究心得

在經濟發展突飛猛進的今天,我們看到了消費舒暢的一面,也應注意不當的消費所造成的危害。尤其對於我們這青年一代,更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適度消費,使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達成統一,相互促進,改變落後的生活習慣,提高消費的科學性。這次研究性學習的成果是巨大的。我們深深的體會到我們時刻與消費同行,我們要永遠記住這次的研究學習體會,因為它對我們終生有益!

事業單位人才隊伍情況調查報告 篇七

在縣委政府及上級業務部門的正確領導下,我局以科學的人才觀為指導,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以貫徹落實專業技術人員各項政策,提高全縣各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積極性為目的,在現有政策制度框架內,強化政策意識、標準意識和評審措施,嚴格做好專業技術人才各項工作。現將我縣專業技術人才情況分析彙報如下。

一、人才隊伍發展現狀

我縣共有專業技術人員690,其中高級54人,中級175人,初級461人;35歲及以下242人,36歲至50歲406人,51歲至59歲42人;大學本科88人,大學專科469人,中專133人;農林牧漁也48人(其中高級6人,中級8人,初級34人),建築業5人(其中初級5人),交通運輸業4人(其中初級4人),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9人(中級1人,初級8人),教育420人(其中高級38人,中級123人,初級259人),衞生和社會工作170人(其中高級7人,中級35人,初級128人),文化體育17人(其中高級1人,中級6人,初級10人),公共管理、社會保障16人(其中高級2人,中級2人,初級12人)。

二、人才工作開展情況

(一)領導高度重視,工作落實到位。為進一步做好專業技術人才工作,切實加強對專業技術人才工作的領導,我局把專業技術人才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形成了局長直接抓,分管副局長具體抓, 職稱管理與事業單位管理股具體負責的良好局面,確保了專業技術人才工工作高效有序開展。

(二)拓寬引智渠道,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根據全縣專業人才需求實際,結合編制空缺情況,我局編制了科學合理的專業技術人才招聘計劃,並上報州人社局進行全州統一招考,同時積極參加全州緊缺人才招聘會,招收農業技術、建築工程造價等相關緊缺專業技術人員,為我縣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

(三)加強培訓,提高幹部隊伍素質。按照相關要求,我局 認真組織開展了專業技術人員全員網絡培訓工作,切實推進實施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工程,大力提升專業技術人員的職業道德與履職能力。結合我縣實際,圍繞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緊缺的領域和專業,以培養高層次專業人才為目的,通過嚴格遴選,將我縣專業水平高、培養潛力大的專業技術人才納入“雙百人才”培養工程,推薦至內地進行訪問研修。

三、人才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作為幹部職工之家,我局始終堅持把培養人才作為人事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把用好用活人才,鞏固和穩定現有人才作為人事工作的基本要求,牢固樹立惜才、愛才、識才、用才的理念,防止人才外流。但在實際工作中,仍存在以下問題。

(一)人才流失大。由於我縣自然環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高原環境對人體的損害嚴重,加之職工工資福利待遇低下,教育、衞生醫療保健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後,致使幹部職工隊伍不穩,要求調走的幹部逐年增多,並呈年輕化趨勢,每年大中專畢業生除少量本州(縣)籍外,大部分都在內地就業,內地的人才進不來,本地的人才留不住,科技幹部隊伍“青黃不接”,影響了我縣的經濟發展、政治穩定,客觀上不利於我縣“跨越發展、長治久安”總體目標的實現。

(二)專業技術人員專業性普遍不強。我縣縣域經濟落後,難以招聘到高學歷、專業性較強的專業技術人員,招聘的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專業背景不強,加之參加工作之後缺少專業的培訓,我縣現有的專業技術人員專業性普遍不強。其中教育衞生、農林牧業、城市建設、交通水務、廣播影視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尤為緊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局將緊緊圍繞縣委政府中心工作,以科學的人才觀為指導,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切實做好專業技術人才工作。

(一)加大對緊缺專業的定向培養力度。進一步依託我州正在開展的公開考試聘用中(高)職類定向培養緊缺專業人才工作,加大培養力度,培養一批專業性強、留得住的本土人才。

(二)不斷創新培養方式。探索專業技術人才培育新機制,通過“走出去”進修學習、跟班學習、掛職鍛鍊,“引進來”培訓指導、協作服務,以及聯合攻關、經驗交流等方式,切實有效地提高專業技術人才的能力和水平。

(三)堅持援建加自建,做到變輸血為造血。以專業技術人才對口援建為契機,通過對口援建縣“傳幫帶”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在不斷引進和吸收援建縣現代化理念和先進經驗的同時,切實加強我縣專業人才隊伍自身的提檔升級,進一步提高我縣專業人技術人才自我開發和自我培育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zlrny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