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精選 >

國中歷史知識點總結歸納(完整版精品多篇

國中歷史知識點總結歸納(完整版精品多篇

國中歷史知識點總結歸納(完整版精品多篇

國中歷史知識點總結:文藝復興與新航路的開闢 篇一

一、文藝復興

1、時間、地點:14—16世紀 西歐(最先發生在意大利)

2、性質:反封建、反神學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

3、指導思想:人文主義

4、代表人物:

①但丁:是由舊時代走向新時代的第一位詩人。代表作:《神曲》批判教會。

②達?芬奇:他的繪畫《蒙娜麗莎》表達了新興資產階級對現實生活的追求和審美情趣。

5、意義:①猛烈的衝擊了封建神學,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取得了輝煌的成果②孕育了西歐近現代資產階級文化③為資產階級革命準備了思想文化條件。

二、新航路的開闢

1、原因:①15世紀末由西歐經地中海到達東方的商路被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所控制②15世紀以後,西歐工商業的發展,迫切要求到東方尋找黃金和市場。條件:帆船的改進、羅盤針的運用和“地圓説”的傳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為新航路開闢的組織者。

2、過程:

①哥倫布:1492年在西班牙國王的資助下,率船隊橫渡大西洋到達古巴、海地,發現了新大陸——美洲。

②達?伽馬:經好望角進入印度洋,到達印度的西南海岸,第一個找到了從西歐直通東方國家的新航路。

③麥哲倫:1519—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率領船隊完成第一次環球航行,從而證實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學真理。

國中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二

1、新中國的外交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最早提出:1953年底,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2)主要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3)共同倡導:1954年,周恩來、尼赫魯(印度)、吳努(緬甸)。

(4)意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了深遠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係的基本準則。

3、萬隆會議(亞非國際會議)

(1)召開時間:1955年

(2)“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者:周恩來

(3)“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的意義: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也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

國中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三

公元前6世紀,喬達摩悉達多在印度創立佛教,發展很快。佛教反對婆羅門的特權,國王、武士、官吏因此大力支持、贊同佛教的主張。佛教宣揚眾生平等,人若想進入“極樂世界”,就必須消滅慾望,忍耐服從,刻苦修行。這些説法對渴望解除苦難的勞苦大眾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深受。佛教不反對奴隸制度,讓人們忍耐服從,使勞動人民放棄鬥爭,這有利於奴隸主的利益。很多國王利用它的“忍耐服從”的説教,對它大力扶植,佛教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佛教向東南傳入東南亞,向西北傳入中亞。公元前後,佛教由中亞傳到中國,又由中國傳到朝鮮和日本。(經典《佛經》)

1世紀時耶穌降臨人間,教人忍受苦難,死後可以升入“天堂”。這一“救世主”使絕望的人們擁有了精神寄託,這種信仰耶穌為“救世主”的宗教稱為____,後形成基督____它最初遭到羅馬皇帝的殘酷鎮壓。基督____忍受苦難的教義有利於富人及統治者。4世紀時,羅馬皇帝改變態度,把基督____國教,使之成為麻痺人民的工具。基督____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經典《聖經》)

7世紀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傳教,號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創立了伊斯蘭教。後來他強迫麥加貴族承認他是政治和宗教領袖。伊斯蘭教關於一神教的宣傳,有助於打破狹隘的氏族界限,促進民族統一。8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成為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伊斯蘭教也隨之廣泛傳播。(經典《古蘭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gongzuojingxuan/wkdyp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