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學校工作總結 >

梅州中學校園足球自評報告

梅州中學校園足球自評報告

梅州市梅江區梅州中學校園足球自評報告

梅州中學校園足球自評報告

足球是世界最大的體育項目,社會關注度高,足球文化內涵豐富。2016年國家頒發《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50年)》中談到:“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振興和發展足球是全國人民的熱切期盼,關係到羣眾身心健康和優秀文化培育,對於建設體育強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舉措,是夯實足球人才根基、提高足球發展水平和成就中國足球夢想的基礎工程。

廣東省梅州市素有“足球之鄉”的美譽,曾培養出了“亞洲球王”李惠堂、前中國隊主教練曾雪麟,還有池明華、謝育新等足壇名將。梅州人民,不論男女老少,對足球喜愛的熱度,從街頭巷尾都能看到小孩子在踢球的景象可見一斑。隨着國家《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50年)》的發佈和加大對校園足球的投入,“足球之鄉”再次掀起了一股足球的熱浪,煥發出嶄新的活力。梅州中學作為廣東省足球傳統項目名校,秉承多年來積累的人才資源,率先在這股足球的熱潮中扛起了培養青少年足球健兒的大旗,深入貫徹落實《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和《教育部等6部門關於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精神,於2016年6月9號被教育部確定選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梅州中學的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為什麼能在全國幾萬所中學中脱穎而出?得益於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喚醒校園足球基因,傳承足球傳統。

“一所學校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併成為公眾認可、具有特定文化底藴和識別符號的一種無形資產。”而這種“無形資產”需要喚醒,需要傳承,而梅州中學恰恰擁有這種優良的校園足球文化基因。

自從1979年起梅縣地區被定為全國重點開展足球運動16個地區之一,梅州中學就被推選為足球傳統項目學校,並曾於1982—1985年連續4年先後獲得“希望杯”南區8省聯賽兩次冠軍、全國決賽兩次亞軍、“幼苗杯”全國足球重點地區比賽冠軍,培養了原國家隊主教練曾雪麟,國家隊隊員王惠良、楊寧、鍾傑章等足壇名將。

優良的校園足球文化需要傳承和發揚。過去輝煌的成績,隨着歲月的推移,難免為人淡忘。梅州中學校友、原國家隊主教練曾雪麟是梅州足球發展過程中兩位泰斗級的足球人物之一。為了紀念他對梅州足球做出的卓越貢獻,校友曾憲梓博士專門捐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雪麟樓”。該樓位於學校正門口位置,告訴每天經過校園的梅中學子,學校曾經培養出了一位這麼優秀的足球人才。同時,每年的校慶時,學校總會給學生們印發有關曾雪麟校友等足球人才的校史資料,讓每一屆的學生都能夠了解我們的校園足球傳統文化。

作為學校培養出來的優秀足球人才,原國家隊隊員王惠良、楊寧、鍾傑章等足壇名將也不忘帶隊回校參加活動,不僅通過他們的親身示範、帶動比賽、技術講解等方式培養學生足球隊員,還通過他們的關係帶來諸如廣東足球明星俱樂部、英超西布朗維奇俱樂部的足球明星、青訓教練等資源,在學校、社會中營造起良好的足球氛圍。

通過校園足球文化建設和足球明星校友的傳幫帶,喚醒了梅州中學學生血液中的校園足球DNA。梅州中學足球隊傳承了學校以“梅”為骨的韌勁,形成了在足球場上敢打、敢拼的勇猛作風。這種拼搏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梅中足球健兒,目前有謝錦政、林煉銘等一大批青年球員活躍在職業隊青年隊和國家青年集訓隊。

二、加強校園足球管理,打造足球開展平台。

梅州中學2016年被梅州市教育局、體育局評為梅州足球之鄉60週年“校園足球突出貢獻集體”。足球作為學校的傳統項目,為區、市、省和國家輸送了大量的人才,也為學校帶來了巨大的榮譽。這些都離不開代代梅中人對校園足球的支持。學校也不斷的積累經驗,加強對校園足球項目的管理,打造好校園足球的發展平台。

1、領導重視。足球領導小組組長由校長擔任,副組長由分管的副校長擔任,組員由處室負責足球項目的主任和教練員組成,定期召開學校足球工作會議,制定學校的足球發展規劃,加強頂層管理,為校園足球的開展創設良好的保證。

2、師資雄厚。學校現有4位專職足球教練,每位教練不僅具有足球專業知識背景,也有很強的責任心、責任感。除了正常的體育課之外,足球教練們不計報酬,堅持每天進行科學訓練,寒暑假也不例外,帶隊業績突出,湧現出全國優秀教練、廣東省優秀足球教練等。除此之外,學校還定期送專業教練出外培訓,不斷提高教練業務水平。

3、資金支持。在上級領導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學校在有限的辦學經費中,每年投入近20萬,從訓練、場地、設備設施等方面保證足球隊活動的良好開展。2017年投資200多萬將原來坑坑窪窪的泥地球場改造為正規的人工草場,從而吸引了更多青少年學生參加到校園足球活動中來。

4、營造氛圍。除了學校領導、專業教練和資金投入所打造的平台,學校同時也注重對營造青少年校園足球的輿論環境,向老師、家長、學生大力宣傳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理念、育人功能,校園足球文化和先進經驗做法,及時報道學生足球賽事以及學校足球隊所取得的成績,對取得成績的優秀運動員給予宣傳獎勵等等。學校通過廣泛發動全校上下,從行政到老師,從學生到家長,均能夠達成共識,全力支持學校校園足球工作的開展。

三、豐富校園足球特色,完善足球培訓機制。

作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梅州中學不斷的積極探索實踐,着力擴大校園足球覆蓋面,把開展競賽、遊戲等形式多樣的足球活動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力發展學生足球社團,讓足球運動融入學生生活、紮根校園。

1、完善校內活動機制。

學校每年組織班際足球賽、新生足球賽,開展形式多樣、豐富有趣的足球活動。如在七年級級舉行“新生杯”足球比賽,在八年級級、高一級舉行男女生足球趣味比賽等,可以説是做到“班班有球隊,級級有球隊”。通過這些比賽,學校選出部分優秀運動員或者有發展潛力的苗子組成學校足球隊,讓他們接受更為專業的訓練。

在梅州市於2017年把足球項目作為會考的選考項目背景下,學校也加大了招收足球特長生的力度。學校積極爭取市、區教育局等上級部門的支持,每年專門有特招足球特長生的指標。這些特長生都經歷了層層把關的選拔,考生在經過專業測試和文化分達到我校的錄取資格才可以錄取。通過對專業和文化兩方面的把關,讓專業技術過硬和具有一定文化基礎的優秀人才到我校就讀,為我校繼續保持足球傳統優勢輸送新鮮血液。

2、完善足球訓練計劃。

經過多年的沉澱,學校足球隊在訓練機制方面已經形成了固有的模式。每學期開學初,體衞處、體育組和足球領導小組認真研究、制定訓練計劃,具體到每週每天的訓練內容以及比賽計劃。在保證學生文化課學習的同時,每天下午放學後保證兩個小時的訓練時間。在訓練的過程中,採用遊戲式、對抗式、單項式等多種形式,對隊員進行身體素質、靈活協調性、單項技術和戰術素養等方面進行訓練,教練分工明確,分隊分項目進行訓練。

針對目前學生對足球運動理解不夠的情況,學校專門配備了多媒體課室,由教練根據工作需要安排學生觀看足球賽事,並對足球進行技戰術講解。

目前學校常年保持有高中、國中男女4支足球隊進行正常的訓練和比賽。

3、完善競爭激勵機制。

為了檢驗學校足球隊的訓練水平,學校經常在週末邀請校外球隊到校進行教學比賽,做到練賽結合,及時發現訓練問題。同時,為了使球隊能夠保持強有力的戰鬥力,學校每次大賽前均會召開動員大會,並給予球隊一定的成績目標和獎金的激勵政策。

四、比賽成績斐然,打通球員上升渠道。

有了學校的全力支持、紮實的羣眾基礎和深厚的人才儲備,通過一系列科學的訓練機制,梅州中學足球隊重新煥發出了活力,在近幾年參加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的比賽中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如2016年國中女子足球隊取得梅州市首屆“市長盃”國中女子足球比賽冠軍;2015年高中男子足球隊在梅州市“市長盃”足球賽中奪魁,代表梅州市參加“省長杯”決賽,另一支球隊參加由團中央組織的“卓爾杯”全國中學生足球挑戰賽取得了南區第4名,“誰是球王”足球爭霸賽廣州總決賽第4名,梅州市首屆“禁毒杯”足球比賽第2名等優秀成績,特別是2014年我校國中男子足球隊獲得華南賽區冠軍,學校時隔30年後再度打入全國校園足球總決賽,最終取得總成績一等獎,在2017年“市長盃”決賽中,我校高中、國中男子足球隊均獲得冠軍,其中高中男子足球隊代表梅州市參加11月28日-12月6日在湛江舉行的“省長杯”比賽(獲得全省第七名)。國中女子足球隊獲“市長盃”第3名。2018年“市長盃”決賽中,我校高中、國中男子足球隊均獲得冠軍。2019年“市長盃”決賽中,國中女子足球隊獲“市長盃”冠軍。

這些成績的取得,既為學校增添了光彩,也擦亮了球鄉的品牌!更為重要的是,也為足球健兒們打通了上升的通道。梅州中學的足球健兒們,不僅可以參加大學聯考進入高等院校進修,也可以加入職業俱樂部去尋找人生更大的價值體現,目前學校有15名足球小隊員在各個職業俱樂部中訓練,其中有兩人入選U17國家青年集訓隊。這些成才通道的打開,增強了校園足球的影響力,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應,無疑也促進了校園足球運動更好的開展。

五、存在的不足和需改進的地方。

1、校園足球文化活動開展少,特別是徵文、演講等方面還需大力宣傳。

2、對參加省、市、區級比賽的運動員落下的文化課沒有很好的進行補習。

梅州中學通過喚醒學生血液中的校園足球DNA,推進校園足球全面開展,在傳承中發展,在傳承中前進。隨着國家對校園足球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強,梅州中學將繼續、鼓勵支持各年齡段學生廣泛參與,積極開展青少年女子足球運動,讓更多青少年體驗足球生活、熱愛足球運動、享受足球快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xuexiao/431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