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講話致辭 >代表發言 >

某某公司關於再就業的經驗發言(精選多篇)

某某公司關於再就業的經驗發言(精選多篇)

第一篇:公司關於再就業的經驗發言

某某公司關於再就業的經驗發言(精選多篇)

公司關於再就業的經驗發言

各位領導,同志們:

我們建工集團**公司是具有國家一級資質的施工企業,年施工能力在100萬平方米以上,年產值超過10億元,現有職工4342人。近年來,隨着建築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企業不斷加大改革力度,正逐步由勞動密集型向管理技術密集型過渡。在這一轉軌時期,管理層與勞務層兩層分離勢在

必行,大批一線作業工人由於年齡大、技術單一、工種不配套等原因,不能適應項目搏擊市場的競爭需求,將從一線施工中淘汰出局,面臨下崗。

面對這種情況,公司領導班子反覆認真研究,決定一要堅定兩層分離的信心,使項目經理部甩掉包袱,增強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二要妥善安置一線剝離出來的大批職工,因為這些職工幾十年來與企業風雨同舟,對於企業的發展和天津的城市建設做出過貢獻,現在他們年齡大了,又上有老,下有小,離開企業後自謀生路的難度很大,對社會也是沉重的負擔。因此,無論從企業,從個人的角度還是從政府,從社會的大局去考慮,這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是一個政治問題。我們不能採取簡單的減員下崗方式推卸自己的歷史責任,而應當從講政治、講大局、講穩定的高度帶着感情去處理好這一問題。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幾年來,我們**公司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堅持實施“三個調整”,發展生產力,在企業跨越式發展中積極為廣大職工創造就業崗位,以轉崗代替下崗,把問題解決在企業內部,不向社會甩一個包袱,不讓一個人生活無着落,使近2014名職工全部實現了轉崗、返崗和妥善安置,使他們能夠繼續在新的崗位上為企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下面,我就把我們的做法向大家作一彙報,不妥之處,請指正。

一、通過技術創新調整產品結構,為職工創造新的就業崗位。

面對建築市場競爭的大潮衝擊,施工企業普遍推行了工程項目經濟獨立核算。為了降低工程成本,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各項目都在強化管理,精細核算,挖潛降耗,凡是能在現場加工製作的一律自行加工。這就使得計劃經濟時代建立起來的,為土建項目加工、配套服務的各後勤單位專業化公司,工作量逐年萎縮。如我公司原來的金屬結構廠,負責為施工現場加工鋼筋和鐵活製作,有職工370人。從99年開始,加工任務量逐年遞減,該廠處於半停產狀態,操作工人面臨下崗,收入減少,職工情緒不穩定,有的甚至要求公司領導採用行政命令的手段,規定各施工項目必須到該廠加工產品。公司領導班子針對這種情況,首先先向職工講清項目經理部進行現場加工是為了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這是市場決定的,我們的出路也必須從市場中去尋找。其次引導職工面對市場,改變觀念,把劣勢變為優勢。廣大職工在廠領導班子的支持下,改變以往坐等任務上門的做法,到**以及其他企業的施工現場去承攬任務。與此同時,他們還積極搞市場調研,及時捕捉到國家將在三年內逐步淘汰粘土磚的歷史機遇,發揮金屬結構廠的廠房、設備、土地的資源優勢和職工隊伍的技術優勢,在公司支持指導下,該廠確定了一條研發高科技建築產品,“另闢蹊徑”拓展員工崗位工作空間的思路。三年來,通過組織職工成立了六個技術創新攻關小組圍繞產品創新進行攻關,與此同時,**公司加大了投資力度、抽調專業技術人員組建了產品科研設計中心、引進了先進生產線,共同開發出了具有國際水平的鋼-砼組合結構住宅建築體系,該體系具有結構自重輕、抗震性能好、工程造價低、施工週期短和無開間界限的特點,實現了建築產品生產工廠化、安裝機械化、產品環保化。該廠的年加工能力由三年前的三千噸增至目前的三萬噸,年產值由4000萬元增至兩億元以上。在本市的監獄局綜合樓、羅馬花園、環渤海經貿大廈和長春北方大廈等工程得到廣泛運用,引發了業內外人士的廣泛關注。全廠不但沒有一個職工下崗,而且還增加了100多個就業崗位,職工收入穩步增加。市總工會在該廠召開了現場會,散襄軍主席對我們取得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前不久,該廠又通過了建設部專家組的論證驗收,被確定為全國首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市委書記***同志給予了高度評價,指出:“這是創新,是跨越,應提倡。”

二、通過企業內部調整資產結構,為職工提供再就業崗位。

1998年,建工集團決定,由**公司兼併構件公司門窗廠,進行資產重組。當時該廠產品陳舊、設備老化、工藝落後,虧損4000多萬元,外欠債務1578萬元,拖欠職工和退休工人工資超過半年,醫藥費也多年沒有報銷,下崗職工生活極度困難。900多名員工僅有98人在崗,崗上崗下形成倒置的局面,企業處於癱瘓狀態。

面對這種形勢,公司領導班子制定出“先保穩定,後求發展,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的工作思路。我們認為,當務之急是解決職工的生活問題,穩定他們的情緒。首先在公司經濟並不寬裕的情況下,還是擠出專項資金,先補發了拖欠工資,並對460餘名職工發放了困難補助,使他們的生活有了

基本保障。其次,發動職工提合理化建議,查找該廠虧損原因,堵塞管理漏洞,此舉得到廣大職工的積極響應,短短的幾天內就收到崗上崗下職工的各種建議128條,我們經過歸納總結和市場可行性論證,採納了他們的意見,對生產設備進行了徹底修理,並果斷淘汰了纖維板門,鋼窗等舊產品。再次,我們調整了公司投資結構和方向,引進了先進生產線,研發了塑鋼門窗、

高檔傢俱並與金屬結構廠、機械施工分公司進行資產重組,成立了**機施鋼結構有限公司。與此同時,對崗下職工進行全員培訓,一方面講大局、講形勢、講政策,促使其轉變就業觀念,提高他們對改革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聘請專業人員為他們傳技術、傳經驗、傳作風,使他們儘快掌握新工藝,適應新的管理模式。先後使357名技術工人實現了重新上崗,他們非常珍惜第二次工作的機遇,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工作。如以塑鋼窗班長劉金香為首的十幾名重新上崗的女工,視產品質量為生命,利用休假時間主動到工地徵求用户意見,當他們發現安裝工人不按程序安裝時,她們冒着嚴寒在謙德莊平改工地協助安裝工人正確安裝,並且把每一個塑鋼窗的玻璃都擦得乾乾淨淨,此舉使安裝工人和用户都非常受感動,説:“我們願與你們長期合作,塑鋼門窗就用你們的產品。”

經過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該廠年產塑鋼門窗達10萬平方米、優質環保型牆板100萬平方米,產品打開了銷路,形成了自身造血機能,使企業步入了良性發展軌道。

三、通過主業延伸調整組織結構,為職工拓展就業崗位。

兩層分離後,從一線剝離出來的近1400工人如何妥善安置?這關係到企業的穩定和發展。雖然他們年齡偏大,但他們心繫企業、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豐富的工作經驗,根據這些特點,我們通過市場調研,採取“先挖渠、後放水“的方式,先後組建了勞務公司和物業管理公司,引導他們積極開拓內外兩個市場。勞務公司組織他們承攬企業內部與主業相關聯的各種生產任務,如鐵活加工、模板製作、工具維修、保安服務、技術指導等工作,同時積極開拓外部市場,組織技術工人承攬到多種小型施工和修繕任務。

物業管理公司立足於開拓外部市場,利用**多年形成的市場信譽和技術優勢,先後承攬了遍佈市內六區的10個居民生活社區,近40萬平方米的物業管理任務,其中金鐘、天賓、柳成、環宇四個小區已達到市級物業管理行業先進標準,不但使一大批職工順利實現了跳產轉崗,而且還為近百名職工的下崗親屬、子女提供了就業崗位。

通過“三個結構調整“,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公司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使被剝離出來的職工人人有崗位,收入有保障,政治有地位,企業人心空前高漲,經濟效益不斷增加,職工純收入年均遞增10以上,今年,我公司將向完成產值12億元的產值目標衝擊。好範文版權所有

各位領導,同志們,職工再就業工作是一項關係到黨心民意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滿懷深情厚意地關心支持,千方百計地創造條件落實。我們決心在本次會議精神指導下,學習借鑑各兄弟單位的好做法,好經驗,盡心竭力地,始終如一地做好再就業工作,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為保持企業和社會的穩定,鞏固發展**的大好形勢,做出更大的貢獻.

第二篇:**公司關於再就業的經驗發言

搞好結構調整,促進企業發展

為職工創造新的就業崗位

各位領導,同志們:

我們建工集團**公司是具有國家一級資質的施工企業,年施工能力在100萬平方米以上,年產值超過10億元,現有職工4342人。近年來,隨着建築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企業不斷加大改革力度,正逐步由勞動密集型向管理技術密集型過渡。在這一轉軌時期,管理層與勞務層兩層分離勢在必行,大批一線作業工人由於年齡大、技術單一、工種不配套等原因,不能適應項目搏擊市場的競爭需求,將從一線施工中淘汰出局,面臨下崗。

面對這種情況,公司領導班子反覆認真研究,決定一要堅定兩層分離的信心,使項目經理部甩掉包袱,增強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二要妥善安置一線剝離出來的大批職工,因為這些職工幾十年來與企業風雨同舟,對於企業的發展和天津的城市建設做出過貢獻,現在他們年齡大了,又上有老,下有小,離開企業後自謀生路的難度很大,對社會也是沉重的負擔。因此,無論從企業,從個人的角度還是從政府,從社會的大局去考慮,這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是一個政治問題。我們不能採取簡單的減員下崗方式推卸自己的歷史責任,而應當從講政治、講大局、講穩定的高度帶着感情去處理好這一問題。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幾年來,我們**公司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堅持實施“三個調整”,發展生產力,在企業跨越式發展中積極為廣大職工創造就業崗位,以轉崗代替下崗,把問題解決在企業內部,不向社會甩一個包袱,不讓一個人生活無着落,使近2014名職工全部實現了轉崗、返崗和妥善安置,使他們能夠繼續在新的崗位上為企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下面,我就把我們的做法向大家作一彙報,不妥之處,請指正。

一、 通過技術創新調整產品結構,為職工創造新的就業崗位。

面對建築市場競爭的大潮衝擊,施工企業普遍推行了工程項目經濟獨立核算。為了降低工程成本,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各項目都在強化管理,精細核算,挖潛降耗,凡是能在現場加工製作的一律自行加工。這就使得計劃經濟時代建立起來的,為土建項目加工、配套服務的各後勤單位專業化公司,工作量逐年萎縮。如我公司原來的金屬結構廠,負責為施工現場加工鋼筋和鐵活製作,有職工370人。從99年開始,加工任務量逐年遞減,該廠處於半停產狀態,操作工人面臨下崗,收入減少,職工情緒不穩定,有的甚至要求公司領導採用行政命令的手段,規定各施工項目必須到該廠加工產品。公司領導班子針對這種情況,首先先向職工講清項目經理部進行現場加工是為了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這是市場決定的,我們的出路也必須從市場中去尋找。其次引導職工面對市場,改變觀念,把劣勢變為優勢。廣大職工在廠領導班子的支持下,改變以往坐等任務上門的做法,到**以及其他企業的施工現場去承攬任務。與此同時,他們還積極搞市場調研,及時捕捉到國家將在三年內逐步淘汰粘土磚的歷史機遇,發揮金屬結構廠的廠房、設備、土地的資源優勢和職工隊伍的技術優勢,在公司支持指導下,該廠確定了一條研發高科技建築產品,“另闢蹊徑”拓展員工崗位工作空間的思路。三年來,通過組織職工成立了六個技術創新攻關小組圍繞產品創新進行攻關,與此同時,**公司加大了投資力度、抽調專業技術人員組建了產品科研設計中心、引進了先進生產線,共同開發出了具有國際水平的鋼-砼組合結構住宅建築體系,該體系具有結構自重輕、抗震性能好、工程造價低、施工週期短和無開間界限的特點,實現了建築產品生產工廠化、安裝機械化、產品環保化。該廠的年加工能力由三年前的三千噸增至目前的三萬噸,年產值由4000萬元增至兩億元以上。在本市的監獄局綜合樓、羅馬花園、環渤海經貿大廈和長春北方大廈等工程得到廣泛運用,引發了業內外人士的廣泛關注。全廠不但沒有一個職工下崗,而且還增加了100多個就業崗位,職工收入穩步增加。市總工會在該廠召開了現場會,散襄軍主席對我們取得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前不久,該廠又通過了建設部專家組的論證驗收,被確定為全國首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市委書記***同志給予了高度評價,指出:“這是創新,是跨越,應提倡。”

二、 通過企業內部調整資產結構,為職工提供再就業崗位。

1998年,建工集團決定,由**公司兼併構件公司門窗廠,進行資產重組。當時該廠產品陳舊、設備老化、工藝落後,虧損4000多萬元,外欠債務1578萬元,拖欠職工和退休工人工資超過半年,醫藥費也多年沒有報銷,下崗職工生活極度困難。 900多名員工僅有98人在崗,崗上崗下形成倒置的局面,企業處於癱瘓狀態。

面對這種形勢,公司領導班子制定出“先保穩定,後求發展,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的工作思路。我們認為,當務之急是解決職工的生活問題,穩定他們的情緒。首先在公司經濟並不寬裕的情況下,還是擠出專項資金,先補發了拖欠工資,並對460餘名職工發放了困難補助,使他們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其次,發動職工提合理化建議,查找該廠虧損原因,堵塞管理漏洞,此舉得到廣大職工的積極響應,短短的幾天內就收到崗上崗下職工的各種建議128 條,我們經過歸納總結和市場可行性論證,採納了他們的意見,對生產設備進行了徹底修理,並果斷淘汰了纖維板門,鋼窗等舊產品。再次,我們調整了公司投資結構和方向,引進了先進生產線, 研發了塑鋼門窗、高檔傢俱並與金屬結構廠、機械施工分公司進行資產重組,成立了**機施鋼結構有限公司。與此同時,對崗下職工進行全員培訓,一方面講大局、講形勢、講政策,促使其轉變就業觀念,提高他們對改革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聘請專業人員為他們傳技術、傳經驗、傳作風,使他們儘快掌握新工藝,適應新的管理模式。先後使357名技術工人實現了重新上崗,他們非常珍惜第二次工作的機遇,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工作。如以塑鋼窗班長劉金香為首的十幾名重新上崗的女工,視產品質量為生命,利用休假時間主動到工地徵求用户意見,當他們發現安裝工人不按程序安裝時,她們冒着嚴寒在謙德莊平改工地協助安裝工人正確安裝,並且把每一個塑鋼窗的玻璃都擦得乾乾淨淨,此舉使安裝工人和用户都非常受感動,説:“我們願與你們長期合作,塑鋼門窗就用你們的產品。”

經過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該廠年產塑鋼門窗達10萬平方米、優質環保型牆板100萬平方米,產品打開了銷路,形成了自身造血機能,使企業步入了良性發展軌道。

三、通過主業延伸調整組織結構,為職工拓展就業崗位。

兩層分離後,從一線剝離出來的近1400工人如何妥善安置?這關係到企業的穩定和發展。雖然他們年齡偏大,但他們心繫企業、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豐富的工作經驗,根據這些特點,我們通過市場調研,採取“先挖渠、後放水“的方式,先後組建了勞務公司和物業管理公司,引導他們積極開拓內外兩個市場。勞務公司組織他們承攬企業內部與主業相關聯的各種生產任務,如鐵活加工、模板製作、工具維修、保安服務、技術指導等工作,同時積極開拓外部市場,組織技術工人承攬到多種小型施工和修繕任務。

物業管理公司立足於開拓外部市場,利用**多年形成的市場信譽和技術優勢,先後承攬了遍佈市內六區的10個居民生活社區,近40萬平方米的物業管理任務,其中金鐘、天賓、柳成、環宇四個小區已達到市級物業管理行業先進標準,不但使一大批職工順利實現了跳產轉崗,而且還為近百名職工的下崗親屬、子女提供了就業崗位。

第三篇:在工會促進再就業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的發言

2014年10月,為落實全國、全*再就業工作會議精神,根據全總提出的三年“三個150萬”的工作目標,我*工會根據全*下崗失業人數多,再就業難度大的實際,提出了在全*工會組織中開展“十萬行動”,即到2014年底,通過各級工會組織的努力,幫助十萬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截止去年12月,全*各級工會通過“十萬行動”,已幫助 12.9萬人實現了再就業。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強化措施,增加就業崗位

我們針對以往工會在再就業工作中參與協調多,直接安置少的實際,在“十萬行動”中,我們要求各級工會要充分發掘自身的潛力,直接開發就業崗位,提出 2014年年底之前市本級工會要實現“三個扶持建立”的目標:

一是市本級工會至少扶持建立一處再就業基地。我們要求各級工會要把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重點放在基地建設上,通過工會自辦和大力扶持再就業基地,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解決部分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雙鴨山市總工會根據*總提出的工作目標,在本級工會創建大鵝養殖基地的同時,大力扶持基層工會和下崗職工創辦養鵝基地,在場地、資金和政策上給予支持。全市各級工會組織籌集了23萬元週轉資金,重點培植了1000只以上的大鵝示範基地和示範户45個,飼養大鵝21萬隻,安置下崗職工420人。大興安嶺地區總工會按照市場聯基地、基地聯家庭的發展格局,通過政策扶持、資金扶持、信息扶持、物資扶持,使全區再就業基地不斷增加,2014年建立基地43處,安置下崗失業人員1.4萬人。牡丹江市總工會通過開展“金橋工程”,大力開發非公有制企業的就業崗位,全市工會共建立和扶持再就業基地11個,與非公有制企業簽定用工協議32户,安置下崗職工5000人。截止目前,全*共建立再就業基地 331 個,安置下崗失業人員 2.2萬人。

二是市本級工會至少扶持建立一處再就業扶貧解困市場。扶持和開發再就業扶貧解困市場為下崗失業人員自主就業提供場所,是近幾年來我們始終着力抓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在“十萬行動”中提出,各級工會要從強化再就業解困市場的功能入手,加大對市場的規範和扶持力度,發揮再就業解困市場安置下崗失業人員自主就業的作用。鶴崗市總工會大力扶持興安區再就業市場建設,他們通過積極協調,爭取到交通便利、市面繁華的近一公里長的場所,按經營項目、服務種類劃分了9個經營區域,設置200多個市場攤牀,安置下崗失業人員600多人,解決了部分特困的下崗職工擺地攤的難題。綏化市北林區總工會協調相關部門共同研究制訂22條優惠政策,保證下崗失業人員進入市場經營在工商、税務、衞生等收費項目上給予減免。他們修建的2400平方米再就業市場,安置了下崗失業人員1000餘人。截止去年12月,我* 152 個各級各類再就業扶貧解困市場安置下崗失業人員2.8萬人,已經逐步達到規模化、規範化

三是市本級工會至少建立或扶持一個工會自辦的經濟實體。“十萬行動”中,我們首先對市本級工會提出建立或扶持自辦經濟實體的要求,同時要求各市工會大力推廣企業工會辦實體的好經驗好做法,鼓勵企業工會帶領職工生產自救。哈爾濱市總工會創辦了118個連鎖經營的“生福超市”,在給困難職工購買生活必需品提供優惠的同時安置下崗失業人員近千人。齊齊哈爾中天紡織有限責任公司,企業虧損,下崗職工多,工會組織大膽實踐,多方籌集資金,利用企業廢棄的場地和舊庫房辦起了室內游泳館、食品有限公司,物資經銷處、彩擴中心、職工消費合作社等實體,現已有固定資產278萬元,解決了100多名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據初步統計,全*工會系統通過自辦三產等經濟實體安置和分流下崗職工 2.78萬人。

二、提升服務,保證市場準入

針對一些市工會自辦的職業介紹機構、職業培訓機構不規範和部分下崗職工再就業資金不足,貸款難等實際問題,我們提出,再就業工作首先要從加強工會的服務中介機構建設和積極籌措下崗職工再就業資金入手,提高工會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服務的質量,增強工作的實效性。

一是要求市職業介紹和職業培訓機構都要經過勞動部門的資質認證。要求各地工會要與勞動部門協調,獲得資質認證,保證工會自辦的職介機構和培訓機構規範運行。使工會介紹和培訓的下崗失業人員能夠獲得職業資格證書,能夠獲得就業准入,同時工會也能夠獲得職介、培訓和安置下崗失業人員的補貼,從而解決再就業經費不足問題。截止目前,我*13個市全部建立了職業介紹機構和培訓機構,其中有11個市的職介中心獲得了資質認證。

在“十萬行動”中,我們(請繼續關注:)對13個市職業介紹和職業培訓人數下達了指標,要求全年要實現職介、培訓、安置三個1.5萬的目標。各市工會按照要求,積極拓展職介機構的工作領域,使職業諮詢、職業介紹、勞務輸出、就業指導和信息交流等工作,逐步形成上下聯網、協調運作的網絡體系。*勞動廳為*總工會職業介紹中心核發了職業介紹許可證,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免費中介服務,*職介中心會同新聞媒體積極開闢職業介紹熱線,累計向*電視台“就業橋”、“求職現場”和《新晚報》、《生活報》等多家媒體發送求職信息和用工信息5.1萬條。哈爾濱市總工會職業介紹服務中心有100平方米場地,市總工會出資10.5萬元購置了電子大屏幕、微機、複印機,建立了局域網,同全國16個大城市建立了信息網絡,藉助比較穩定的用工信息來源渠道,先後在全市基層工會組織建立了71個職業介紹分站,與120餘個用工單位長年聯繫,每年安置下崗失業人員8300餘人。從“十萬行動”開始至現在,全*職介機構總計介紹上崗1.57萬人次。

同時還要求各級工會要在規範職業機構的基礎上,加大職業培訓工作力度,在提高培訓質量、擴大培訓面、適應勞動力需求方面多下功夫。去年以來,齊齊哈爾市總工會與市勞動局培訓中心聯合舉辦下崗失業人員汽車維修、計算機基礎、家政服務等培訓班13期,培訓下崗失業人員1050人;截止2014年底,共舉辦技能培訓班48 期,培訓下崗失業人員1783人。海林市總工會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獲得了當地勞動部門頒發的培訓機構資質認證和辦學許可證,學校下設電子、電腦等10個職業技能培訓基地,採取引導型培訓、技能培訓、創業培訓等方式,因人而異開展培訓,逐步形成了就業指導、職業培訓、結業發證、推薦上崗的“一條龍”培訓就業體系。

“十萬行動”開展以來,各級工會舉辦了各類培訓班2014 期,累計培訓下崗失業人員 7.9萬餘人,其中有3.5萬人實現了再就業。

二是要求各級工會加大對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資金扶持的力度。“十萬行動”要求各級工會要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各地積極籌集資金,解決下崗失業人員自主創業的資金問題。全*各級工會通過多種形式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了資金支持。一種形式是工會籌措資金啟動下崗失業人員小額借款工作。佳木斯市總工會先後開展了“百家單位捐助再就業資金”活動和“百名致富強者”為下崗職工解困籌集資金活動,共籌集資金385萬元。截止目前,市工會共採集102個項目,已為328名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小額借款99.3萬元。另一種形式是工會籌措資金貼息,與銀行聯合,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無息貸款。去年,七台河市總工會啟動“雙扶工程”,利用小額貸款扶持下崗失業人員創業。他們協調市城市信用聯合社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1000萬元貸款,市總工會籌集100萬元存入信用社作為“雙扶工程”小額貸款貼息資金。目前,市總工會共為2014餘名下崗失業人員的1000萬元小額借款貼息。

據不完全統計,全*各級工會共籌集資金6300多萬元,通過靈活的小額借款方式為7萬餘名下崗失業人員提供資金服務 。

三、健全機制,確保工作實效

為紮紮實實,穩步推動“十萬行動”的深入開展,*總工會着重抓了領導機構和工作機制建設。

一是成立了由主席任組長、分管副主席為副組長的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保障部,並將“十萬行動”的各項工作任務,具體落實到11個部門,全會統一協調,各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具體抓落實。我們要求各市總工會要把“十萬行動”作為“一把手”工程,舉全會之力抓好落實。2014年9月,為貫徹全國再就業座談會議精神和全*再就業工作會議精神,我們召開了全*工會促進再就業工作交流會議,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促進再就業工作做了進一步安排和部署,要求各地工會要繼續以“十萬行動”為載體,落實好各項再就業工作指標,確保工會抓再就業工作的實效。

二是*總工會制定下發了各項工作指標確定了再就業資金籌措、建立和規範職業介紹和職業培訓機構、扶持發展再就業市場和再就業基地、建檔立卡信息統計等方面的工作目標。各級工會積極行動,圍繞*總提出的“十萬行動”規劃目標,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分別制定了本級實施方案和具體措施,建立目標責任制,集中精力狠抓落實。

三是建立目標考核機制。我們將“十萬行動”確立的各項再就業工作指標納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中。同時,建立工作檢查、彙報和通報制度。各市、產業工會每季度以書面形式彙報一次工作,我們通過簡報將各地工作情況及時通報給基層工會。*總在去年年底之前完成對市總工會再就業工作的專項檢查驗收工作。

“十萬行動”開展以來,各地工會不斷拓展工作領域和空間,取得了突出的效果。如:牡丹江市總工會啟動的“金橋工程”,大力開發了非公有制企業吸納就業的空間;齊齊哈爾市總工會在機關幹部和工商界啟動了“萬人幫萬户”,“一帶一”活動,藉助社會力量幫扶特困的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大興安嶺地區開展了“幫扶萬人上崗行動”,積極爭取黨政的支持和參與,提高了工會組織做好再就業工作的力度,保證了工作實效;雙鴨山的大鵝養殖工程,緊緊圍繞中心工作,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全*各級工會以“十萬行動”為載體的再就業工作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第四篇:在工會促進再就業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的發言

許可證,學校下設電子、電腦等10個職業技能培訓基地,採取引導型培訓、技能培訓、創業培訓等方式,因人而異開展培訓,逐步形成了就業指導、職業培訓、結業發證、推薦上崗的“一條龍”培訓就業體系。

“十萬行動”開展以來,各級工會舉辦了各類培訓班2014期,累計培訓下崗失業人員7.9萬餘人,其中有3.5萬人實現了再就業。

二是要求各級工會加大對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資金扶持的力度。“十萬行動”要求各級工會要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各地積極籌集資金,解決下崗失業人員自主創業的資金問題。全x各級工會通過多種形式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了資金支持。一種形式是工會籌措資金啟動下崗失業人員小額借款工作。佳木斯市總工會先後開展了“百家單位捐助再就業資金”活動和“百名致富強者”為下崗職工解困籌集資金活動,共籌集資金385萬元。截止目前,市工會共採集102個項目,已為328名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小額借款99.3萬元。另一種形式是工會籌措資金貼息,與銀行聯合,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無息貸款。去年,七台河市總工會啟動“雙扶工程”,利用小額貸款扶持下崗失業人員創業。他們協調市城市信用聯合社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1000萬元貸款,市總工會籌集100萬元存入信用社作為“雙扶工程”小額貸款貼息資金。目前,市總工會共為2014餘名下崗失業人員的1000萬元小額借款貼息。

據不完全統計,全x各級工會共籌集資金6300多萬元,通過靈活的小額借款方式為7萬餘名下崗失業人員提供資金服務。

三、健全機制,確保工作實效

為紮紮實實,穩步推動“十萬行動”的深入開展,x總工會着重抓了領導機構和工作機制建設。

一是成立了由主席任組長、分管副主席為副組長的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保障部,並將“十萬行動”的各項工作任務,具體落實到11個部門,全會統一協調,各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具體抓落實。我們要求各市總工會要把“十萬行動”作為“一把手”工程,舉全會之力抓好落實。~年9月,為貫徹全國再就業座談會議精神和全x再就業工作會議精神,我們召開了全x工會促進再就業工作交流會議,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促進再就業工作做了進一步安排和部署,要求各地工會要繼續以“十萬行動”為載體,落實好各項再就業工作指標,確保工會抓再就業工作的實效。

二是x總工會制定下發了各項工作指標確定了再就業資金籌措、建立和規範職業介紹和職業培訓機構、扶持發展再就業市場和再就業基地、建檔立卡信息統計等方面的工作目標。各級工會積極行動,圍繞x總提出的“十萬行動”規劃目標,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分別制定了本級實施方案和具體措施,建立目標責任制,集中精力狠抓落實。

三是建立目標考核機制。我們將“十萬行動”確立的各項再就業工作指標納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中。同時,建立工作檢查、彙報和通報制度。各市、產業工會每季度以書面形式彙報一次工作,我們通過簡報將各地工作情況及時通報給基層工會。x總在去年年底之前完成對市總工會再就業工作的專項檢查驗收工作。

“十萬行動”開展以來,各地工會不斷拓展工作領域和空間,取得了突出的效果。如:牡丹江市總工會啟動的“金橋工程”,大力開發了非公有制企業吸納就業的空間;齊齊哈爾市總工會在機關幹部和工商界啟動了“萬人幫萬户”,“一帶一”活動,藉助社會力量幫扶特困的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大興安嶺地區開展了“幫扶萬人上崗行動”,積極爭取黨政的支持和參與,提高了工會組織做好再就業工作的力度,保證了工作實效;雙鴨山的大鵝養殖工程,緊緊圍繞中心工作,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全

x各級工會以“十萬行動”為載體的再就業工作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

第五篇:再就業工作經驗材料

完善一個平台 健全四個體系

就業再就業道路越走越寬

鐵力市作為伊春的一個市轄縣級市,在開展“10項利民行動 ”中,從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切實提高執政能力建設水平,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出發,把就業再就業行動納入10項利民行動之中,努力搭建和完善高效快捷的社區勞動保障平台,健全政策落實體系、崗位開發體系、就業培訓體系、職業介紹體系,較好實現了各項就業再就業工作目標,鞏固了黨的執政基礎,維護了社會穩定。

一、完善社區平台,延伸就業工作觸角

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台,是落實黨的方針政策的最前沿陣地,抓實各項就業再就業工作的最基層載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工作中把好“三關”。一是把好配備工作人員的素質關。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工作人員在鄉鎮幹部中通過競爭上崗的辦法擇優任用。社區平台的工作人員專科以上學歷的佔71%,中專學歷佔29%。二是把好制度建設關。實行站長負責制,建立健全就業信息月報、就業情況調查走訪等各項規章制度和站長、協管員、信息員崗位責任制度。實行勞動力資源信息動態管理制度,規定街道(鄉鎮)、社區(林場)社會勞動保障平台要定期跟蹤勞動力資源變更情況,對採集的信息及時修改,並利用網絡平台及時逐級上報,保證了在動態變化中準確掌握全市勞動力資源信息,三是把好工作程序關。在多年來形成的勞動保障工作制度和業務流程的基礎上,每部署社區一項就業工作,都事先進行培訓,明確工作任務和工作範圍,制定明確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案,跟蹤指導,以確保平台工作人員有所遵循。在《再就業優惠證》發放上,統一制定了“個人申請、社區調查、街道張榜公示、企業勞資部門認定身份、工商税務等部門聯審、縣區以上勞動行政部門審批等六個環節”的工作程序。在辦理再就業小額貸款時,明確了“個人申請、社區入户調查、縣區勞動保障部門審核、銀行放貸的工作程序。對於涉及林業職工較多的社區,地方勞動保障部門與企業勞資部門聯合指導。組織社區平台開展勞動力資源普查,建立了社區勞動力資源數據庫,夯實了就業再就業工作基礎。

二、健全政策落實體系,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就業

落實好再就業優惠政策,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成果的具體體現。為此,成立落實再就業優惠政策專門機構,抽調精兵強將,建立嚴格的工作制度,明確工作程序,保證各項優惠政策公開公平地貫徹落實,收到了羣眾比較滿意的效果。一是積極為下崗失業人員辦理《再就業優惠證》。與有關部門積極協調,為從事個體經營的22,783名下崗失業人員辦理了優惠證,工商、税務等部門為950名下崗失業人員減免税費93萬多元。二是積極為下崗失業人員解決再就業資金。開展下崗職工小額貸款擔保業務,為256名下崗失業人員發放小額貸款472.7萬元。通過小額貸款政策的扶持,為下崗失業人員從事個體經營和家庭種養殖經濟注入了啟動資金,實現了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增加了下崗失業人員的經濟收入,改善了下崗失業人員的生活水平。

三、健全崗位開發體系,大力開發就業崗位

開發就業崗位,拓寬就業渠道,是新時期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的當務之急。面對“4050”下崗失業人員就業難題,市政府制定出台了《鐵力市公益性崗位設置》方案及公益性崗位安置實名錶,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報名、審核、培訓、面試、公示等程序,安置“4050”人員325名,現已全部上崗到位。公益性崗位的安置,既緩解了大齡下崗失業人員就業難的問題,也使這些大齡下崗職工的生活有了保證。積極發揮社區崗位開發潛力。每個社區都指派一名工作人員專門負責開發社區崗位,做到有機構、有場地、有資金,並且全部實行了微機化管理,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了家政服務、保潔、保綠、保安、小餐桌、美容理髮等社區崗位370餘個。眼睛向內,挖掘市屬企業用工崗位。抓住東部工業園區大發展的契機,與有關企業聯合開發了近300個市內用工崗位。

四、健全就業培訓體系,提高下崗失業人員就業本領

切實提高下崗失業人員的職業技能,是就業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能,也是為職工羣眾辦實事的客觀要求。針對下崗失業人員勞動技能普遍較低,不適應用工單位需要的現狀,結合市內外勞動力市場實際需求,開展了微機、美容美髮、電焊、烹飪、家政服務、皮裝護理、保健按摩、酒店服務員、導遊員等培訓班。現已培訓2,149人,其中免費培訓下崗失業人員569人,培訓合格率達到了95%以上,向外勞務輸出人員全部實行定單式培訓,經過定單式培訓的1406名下崗失業人員,有810人成功實現了外出務工,280人實現獨立創業,其餘均被各類用人單位招用。

五、健全職業介紹體系,營造寬鬆的就業環境

建立健全公共職業介紹機構,是政府促進就業的重要手段。切實加大職業介紹工作力度,也是廣泛深入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明確要加強整改的一項內容。市委、市政府籌措30萬元改擴建勞動力市場,建成設備先進、功能齊備、服務快捷、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勞動力市場,擁有可同時容納50人的用工洽談室,配有電子大屏幕、電子觸摸屏等信息超市,設有“一站式” 服務大廳,能及時辦理用工登記、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培訓申請、鑑定申請、檔案管理、社會保險關係代理等7個服務項目,成為用工單位和就業者之間的橋樑和紐帶。通過開闢電視再就業專欄、印招工簡章等多種形式,免費為省報業集團、黑天鵝休閒娛樂中心、金谷大廈、藍莉雅服裝有限公司等多家市外企業做用工宣傳,利用農場、王楊兩個大集進行招聘洽談宣傳。印製1000套車座套進行職業介紹宣傳,利用休息日、節假日深入村屯開展面對面宣傳,還將鐵力市勞動力市場信息印製2萬盒精製火柴上在全省進行宣傳。建立勞務輸出激勵機制,成功輸出1人,市政府從再就業資金中拿出80元做為職介補貼,以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一年多來,已獎勵320名職業介紹經理人,發出職介補貼25,600元。參加省報業集團發起的藍天行動,先後輸出流動報刊發行人536人。2014年,完成職業介紹4400多人次,向市外成功輸出勞務2014人,是勞動就業部門開展此項工作歷年總和。市內就業2200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925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nghuazhici/daibiao/1qr3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