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講話致辭 >民主生活會發言 >

全市教育工作會議典型材料(精選多篇)

全市教育工作會議典型材料(精選多篇)

目錄

全市教育工作會議典型材料(精選多篇)
第一篇:全市教育工作會議典型材料第二篇:全市教育工作會議典型材料第三篇:全市教育工作會議典型材料第四篇: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會議鄉鎮典型事蹟材料第五篇:水產工作會議典型材料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全市教育工作會議典型材料

以人為本,科學管理,做師生的良師益友

**市龍源學校校長***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實踐告訴我:人本管理是指以人為本的管理,它強調在管理過程中必須以人為主體,樹立一切活動在本質上都是為了人的思想。在學校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堅持以教師為本,以學生為本,重視與教師和學生的情感交流,彼此溝通,互相瞭解,愉

快協作。

以教師為本,創造適合教師發展的管理。教師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主導力量,創造適合教師發展的管理,才能引起教師積極的情感反應,使學校管理事半功倍。

在待遇上,使教師有滿意感。就教師主體而言,從事的是太陽底下最輝煌的事業,當然應當講奉獻。但是,教師也是人,作為人的教師,首先是自然人,是社會人,教師工作的第一需要是謀生。只有在物質上滿足了教師謀生的需要,才能要求教師向更高的層次做出努力。自龍源學校建校伊始,我就把滿足教師的物質需要放在了首位,在規範化、科學化管理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2014年秋天,我幫助教師聯繫貸款50萬元,使55户剛剛進城的教師住上了新房;今年又幫助教師貸款980萬,新開發了兩棟12014平米的住宅樓,解決了新來龍源的教師住房問題。並在居住區免費為教師提供開水,及時給他們灌煤氣。每學期堅持給老師統一製作一套服裝。在校內,配置了師生服務專用車,校長辦公用車為教師服務60多人次;去年冬天,劉金龍老師的父親生病住院,師生服務車或校長辦公用車,始終隨叫隨到。雖然老人住院一個多月,但劉金龍卻沒有耽誤一節課。

在制度上,我們相繼出台了《關於教職工津貼發放的實施辦法》、《級部管理的若干規定》、《龍源學校畢業班教師的獎勵辦法》等等,依據教師工作的數量和質量,體現了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獎優罰劣的原則。

在情感上,讓教師有歸宿感。如果説制度是硬管理,那麼,情感便是軟管理,是潤滑劑。對於教師的管理,光靠制度顯然是不夠的,因為,情感決定着教師對學校和工作的態度,決定着教師智能發展的方向。就是説,我們要求老師們講奉獻,要求老師們以校為家,作為學校管理者的我就必須先把學校營造得象個家、是個家。因此,從踏進龍源的第一天開始,我就有一個目標:把龍源建成一個家,老師的家、學生的家。

運用情感內化的機制推動學校管理,我首先以身作則,廉潔奉公,實施勤政考核、校務公開,使全體教職工有正義感。我們學校規定,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教師必須首先做到;要求教師做到的事情,校長必須首先做到。兩年多來,我總是五點半起牀,步行到校,很少坐車,然後和老師們一塊值班,和師生一起在餐廳就餐,晚上十點半以後才離開學校,每週至少有兩個晚上住在學校。其次,校長要作風正派,處理問題要公正,讓教職工有親近感和信服感。教師津貼發放的數量、晉級評優,包括今年三名教師家屬的調入,全部是通過打分打出來的,教師評議評出來的。第三,無論何時何地,校長都不能高高在上,而要尊重教師人格,關心教師生活,與教師之間營造一種平等、和諧、民主的氛圍。節假日期間,我們放棄休息時間,走訪還在鄉鎮工作的教師家屬,徵求他們對學校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元旦前夕,總是給他們寄上一份賀卡,表達我們的問候和祝福;每逢教師生日的時候,我們總是及時給他們送去生日蛋糕和校長代表校工會親筆寫的生日寄語。“生日寄語”是我與老師們溝通的一條重要渠道,是我與老師們關係民主和諧的又一體現。每年教師節期間,為全校教職工免費體檢。2014年春節前夕,我們行程一千多公里,走訪了48位優秀教師的母親。鞠習明老師八十多歲高齡的爺爺奶奶,拉着我的手,一個勁地告誡自己的孫子説:“孩子,跟着孫校長,可一定要好好幹呀!”

在事業上,讓教師有成就感。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的進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構成了文化的外延。因此我認為,就管理而言,必須通過制度的制定和落實,讓全體教師在文化層面上達到一種高度,達到一種境界,並以此形成教師自身信念和追求的精神財富。教師的成就感,是教師工作的潛在和持久的動力。肯定教師的工作,並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讓每一位教師都具有強烈的成就感,是管理好學校的有效措施。

給教師自主選擇的餘地。自2014年上學期開始,我們就堅持實行教導主任、總務主任、年級組長、教研組長、班主任競爭上崗的制度,使廣大教師有了自主選擇崗位的機會,使他們的特長有了展示的舞台,使他們的潛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為教師搭建成功的平台。在龍源,我在教師中倡導“終身學習”,努力建設學習型組織。學校成立兩年來,我們先後組織了信息技術培訓班、實用英語培訓班、教育教學理論培訓班,外派教師一百多人次,到北京、江蘇、濟南、煙台等地進行學習,推薦十八人蔘加了研究生進修班的學習,使廣大教師的業務和理論知識不斷更新、不斷提高。設立了“龍源論壇”,先後聘請梅汝莉、張瑞玲、範志興等三十餘名專家教授到校講學

,並聘請魏書生等二十餘人為學校的辦學顧問,為教師的研究、發展和成才提供指導,搭起了教師展示才華的舞台。

對教師的工作進行充分肯定。愛因斯坦説過:“我可以憑着一句表揚生活一個月。”“拿起表揚的武器”,不僅僅是對學生講的,對於老師,我們同樣如此。2014年,我們評出了15位校級學科帶頭人、12位校級導師班主任;2014年,我們又

在《諸城日報》介紹了32位龍源學校教壇之星,在諸城電視台“龍城方圓”推出了15位龍源優秀教師,既為全體教師樹立了身邊的榜樣,又充分調動了他們學習和工作的積極性。

以學生為本,創造適合學生髮展的管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校的主人,是學校工作的核心。

課堂教學中,我們學習洋思經驗,進行了以“自學——引導——訓練”為主要模式的教學改革,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常規管理中,我們仍然堅持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參與管理,每學期開展一次“千家評校”、“學生評價教師”的活動;我們設立了校長信箱,以便及時瞭解學生和學生家長對於我們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信箱設立以來,共收到學生和家長來信近一千封,採納學生和學生家長的建議四十餘條,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問題,都經過學校辦公會議研究以後,給予了公開答覆。日常生活中,我們建立健全了教師聯繫學生制度,班主任包班、任課教師包學生,並規定每週二最後一節課為固定的師生談心時間;要求教師不吃請、不受禮,廉潔從教、文明從教;校長辦公用車,接送學生到醫院看病就診100多人次,全校教職工幫助學生問醫求藥800多人次,學生們親切地稱他們“龍源媽媽”。在評價方面,我們堅持用多把尺子衡量學生,今年夏天,我們製作了248個燈箱,懸掛在校園甬道兩側,宣傳每年評出的“學習標兵”、“優秀團員”、“優秀班幹部”、“體育小明星”、“丹青小能手”和“龍源名生”等,為全體同學樹立了身邊的榜樣,並調動了全體同學全面發展、努力進取的積極性和自覺性。8月28日,《中國教育報》記者到學校採訪,我們的這一做法,引起了他們極大的興趣,他們將製成圖片新聞在《中國教育報》上進行介紹。

2014年7月,在全國少兒書畫攝影競賽中,郝常秀獲金獎,徐明、劉春等十一名同學獲銀獎。2014年7月,在首屆全國中國小優秀美術作品評選中,湯志濤同學獲金獎,管曉雪同學獲銀獎。2014年,我校畢業生在全國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競賽中,初超等27人獲一、二、三等獎,在省級學科競賽中,王崢等28人獲獎。今年會考,被重點中學錄取的統招生達215人,升學率達46.7%,九年級學生參加重點中學實驗班考試共有23人被一中、繁華兩校錄取。

各位領導、老師們,我是一個普通人,是一個普通的校長,我所做的,也只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小事。與兄弟單位相比,還有很多不足,今後,我們一定會加強學習,取長補短,從小事做起,真情付出,並以此換取每一位老師、學生、家長和社會的滿意和信任,讓龍源事業永遠充滿蓬勃的生機!

謝謝大家!

第二篇:全市教育工作會議典型材料

以人為本,科學管理,做師生的良師益友

**市龍源學校校長***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實踐告訴我:人本管理是指以人為本的管理,它強調在管理過程中必須以人為主體,樹立一切活動在本質上都是為了人的思想。在學校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堅持以教師為本,以學生為本,重視與教師和學生的情感交流,彼此溝通,互相瞭解,愉

快協作。

以教師為本,創造適合教師發展的管理。教師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主導力量,創造適合教師發展的管理,才能引起教師積極的情感反應,使學校管理事半功倍。

在待遇上,使教師有滿意感。就教師主體而言,從事的是太陽底下最輝煌的事業,當然應當講奉獻。但是,教師也是人,作為人的教師,首先是自然人,是社會人,教師工作的第一需要是謀生。只有在物質上滿足了教師謀生的需要,才能要求教師向更高的層次做出努力。自龍源學校建校伊始,我就把滿足教師的物質需要放在了首位,在規範化、科學化管理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2014年秋天,我幫助教師聯繫貸款50萬元,使55户剛剛進城的教師住上了新房;今年又幫助教師貸款980萬,新開發了兩棟12014平米的住宅樓,解決了新來龍源的教師住房問題。並在居住區免費為教師提供開水,及時給他們灌煤氣。每學期堅持給老師統一製作一套服裝。在校內,配置了師生服務專用車,校長辦公用車為教師服務60多人次;去年冬天,劉金龍老師的父親生病住院,師生服務車或校長辦公用車,始終隨叫隨到。雖然老人住院一個多月,但劉金龍卻沒有耽誤一節課。

在制度上,我們相繼出台了《關於教職工津貼發放的實施辦法》、《級部管理的若干規定》、《龍源學校畢業班教師的獎勵辦法》等等,依據教師工作的數量和質量,體現了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獎優罰劣的原則。

在情感上,讓教師有歸宿感。如果説制度是硬管理,那麼,情感便是軟管理,是潤滑劑。對於教師的管理,光靠制度顯然是不夠的,因為,情感決定着教師對學校和工作的態度,決定着教師智能發展的方向。就是説,我們要求老師們講奉獻,要求老師們以校為家,作為學校管理者的我就必須先把學校營造得象個家、是個家。因此,從踏進龍源的第一天開始,我就有一個目標:把龍源建成一個家,老師的家、學生的家。

運用情感內化的機制推動學校管理,我首先以身作則,廉潔奉公,實施勤政考核、校務公開,使全體教職工有正義感。我們學校規定,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教師必須首先做到;要求教師做到的事情,校長必須首先做到。兩年多來,我總是五點半起牀,步行到校,很少坐車,然後和老師們一塊值班,和師生一起在餐廳就餐,晚上十點半以後才離開學校,每週至少有兩個晚上住在學校。其次,校長要作風正派,處理問題要公正,讓教職工有親近感和信服感。教師津貼發放的數量、晉級評優,包括今年三名教師家屬的調入,全部是通過打分打出來的,教師評議評出來的。第三,無論何時何地,校長都不能高高在上,而要尊重教師人格,關心教師生活,與教師之間營造一種平等、和諧、民主的氛圍。節假日期間,我們放棄休息時間,走訪還在鄉鎮工作的教師家屬,徵求他們對學校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元旦前夕,總是給他們寄上一份賀卡,表達我們的問候和祝福;每逢教師生日的時候,我們總是及時給他們送去生日蛋糕和校長代表校工會親筆寫的生日寄語。“生日寄語”是我與老師們溝通的一條重要渠道,是我與老師們關係民主和諧的又一體現。每年教師節期間,為全校教職工免費體檢。2014年春節前夕,我們行程一千多公里,走訪了48位優秀教師的母親。鞠習明老師八十多歲高齡的爺爺奶奶,拉着我的手,一個勁地告誡自己的孫子説:“孩子,跟着孫校長,可一定要好好幹呀!”

在事業上,讓教師有成就感。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的進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構成了文化的外延。因此我認為,就管理而言,必須通過制度的制定和落實,讓全體教師在文化層面上達到一種高度,達到一種境界,並以此形成教師自身信念和追求的精神財富。教師的成就感,是教師工作的潛在和持久的動力。肯定教師的工作,並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讓每一位教師都具有強烈的成就感,是管理好學校的有效措施。

給教師自主選擇的餘地。自2014年上學期開始,我們就堅持實行教導主任、總務主任、年級組長、教研組長、班主任競爭上崗的制度,使廣大教師有了自主選擇崗位的機會,使他們的特長有了展示的舞台,使他們的潛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對教師的工作進行充分肯定。愛因斯坦説過:“我可以憑着一句表揚生活一個月。”“拿起表揚的武器”,不僅僅是對學生講的,對於老師,我們同樣如此。2014年,我們評出了15位校級學科帶頭人、12位校級導師班主任;2014年,我們又

在《諸城日報》介紹了32位龍源學校教壇之星,在諸城電視台“龍城方圓”推出了15位龍源優秀教師,既為全體教師樹立了身邊的榜樣,又充分調動了他們學習和工作的積極性。

以學生為本,創造適合學生髮展的管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校的主人,是學校工作的核心。2014年7月,在全國少兒書畫攝影競賽中,郝常秀獲金獎,徐明、劉春等十一名同學獲銀獎。2014年7月,在首屆全國中國小優秀美術作品評選中,湯志濤同學獲金獎,管曉雪同學獲銀獎。2014年,我校畢業生在全國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競賽中,初超等27人獲一、二、三等獎,在省級學科競賽中,王崢等28人獲獎。今年會考,被重點中學錄取的統招生達215人,升學率達46.7%,九年級學生參加重點中學實驗班考試共有23人被一中、繁華兩校錄取。

各位領導、老師們,我是一個普通人,是一個普通的校長,我所做的,也只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小事。與兄弟單位相比,還有很多不足,今後,我們一定會加強學習,取長補短,從小事做起,真情付出,並以此換取每一位老師、學生、家長和社會的滿意和信任,讓龍源事業永遠充滿蓬勃的生機!

謝謝大家!

本文章共2頁,當前在第2頁

上一頁

[1]

[2]

第三篇:全市教育工作會議典型材料

實踐告訴我:人本管理是指以人為本的管理,它強調在管理過程中必須以人為主體,樹立一切活動在本質上都是為了人的思想。在學校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堅持以教師為本,以學生為本,重視與教師和學生的情感交流,彼此溝通,互相瞭解,愉快協作。

以教師為本,創造適合教師發展的管理。教師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主導力量,創造適合教師發展的管理,才能引起教師積極的情感反應,使學校管理事半功倍。

在待遇上,使教師有滿意感。就教師主體而言,從事的是太陽底下最輝煌的事業,當然應當講奉獻。但是,教師也是人,作為人的教師,首先是自然人,是社會人,教師工作的第一需要是謀生。只有在物質上滿足了教師謀生的需要,才能要求教師向更高的層次做出努力。自龍源學校建校伊始,我就把滿足教師的物質需要放在了首位,在規範化、科學化管理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2014年秋天,我幫助教師聯繫貸款50萬元,使55户剛剛進城的教師住上了新房;今年又幫助教師貸款980萬,新開發了兩棟12014平米的住宅樓,解決了新來龍源的教師住房問題。並在居住區免費為教師提供開水,及時給他們灌煤氣。每學期堅持給老師統一製作一套服裝。在校內,配置了師生服務專用車,校長辦公用車為教師服務60多人次;去年冬天,劉金龍老師的父親生病住院,師生服務車或校長辦公用車,始終隨叫隨到。雖然老人住院一個多月,但劉金龍卻沒有耽誤一節課。

在制度上,我們相繼出台了《關於教職工津貼發放的實施辦法》、《級部管理的若干規定》、《龍源學校畢業班教師的獎勵辦法》等等,依據教師工作的數量和質量,體現了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獎優罰劣的原則。

在情感上,讓教師有歸宿感。如果説制度是硬管理,那麼,情感便是軟管理,是潤滑劑。對於教師的管理,光靠制度顯然是不夠的,因為,情感決定着教師對學校和工作的態度,決定着教師智能發展的方向。就是説,我們要求老師們講奉獻,要求老師們以校為家,作為學校管理者的我就必須先把學校營造得象個家、是個家。因此,從踏進龍源的第一天開始,我就有一個目標:把龍源建成一個家,老師的家、學生的家。

運用情感內化的機制推動學校管理,我首先以身作則,廉潔奉公,實施勤政考核、校務公開,使全體教職工有正義感。我們學校規定,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教師必須首先做到;要求教師做到的事情,校長必須首先做到。兩年多來,我總是五點半起牀,步行到校,很少坐車,然後和老師們一塊值班,和師生一起在餐廳就餐,晚上十點半以後才離開學校,每週至少有兩個晚上住在學校。其次,校長要作風正派,處理問題要公正,讓教職工有親近感和信服感。教師津貼發放的數量、晉級評優,包括今年三名教師家屬的調入,全部是通過打分打出來的,教師評議評出來的。第三,無論何時何地,校長都不能高高在上,而要尊重教師人格,關心教師生活,與教師之間營造一種平等、和諧、民主的氛圍。節假日期間,我們放棄休息時間,走訪還在鄉鎮工作的教師家屬,徵求他們對學校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元旦前夕,總是給他們寄上一份賀卡,表達我們的問候和祝福;每逢教師生日的時候,我們總是及時給他們送去生日蛋糕和校長代表校工會親筆寫的生日寄語。“生日寄語”是我與老師們溝通的一條重要渠道,是我與老師們關係民主和諧的又一體現。每年教師節期間,為全校教職工免費體檢。2014年春節前夕,我們行程一千多公里,走訪了48位優秀教師的母親。鞠習明老師八十多歲高齡的爺爺奶奶,拉着我的手,一個勁地告誡自己的孫子説:“孩子,跟着孫校長,可一定要好好幹呀!”

在事業上,讓教師有成就感。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的進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構成了文化的外延。因此我認為,就管理而言,必須通過制度的制定和落實,讓全體教師在文化層面上達到一種高度,達到一種境界,並以此形成教師自身信念和追求的精神財富。教師的成就感,是教師工作的潛在和持久的動力。肯定教師的工作,並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讓每一位教師都具有強烈的成就感,是管理好學校的有效措施。

給教師自主選擇的餘地。自2014年上學期開始,我們就堅持實行教導主任、總務主任、年級組長、教研組長、班主任競爭上崗的制度,使廣大教師有了自主選擇崗位的機會,使他們的特長有了展示的舞台,使他們的潛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為教師搭建成功的平台。在龍源,我在教師中倡導“終身學習”,努力建設學習型組織。學校成立兩年來,我們先後組織了信息技術培訓班、實用英語培訓班、教育教學理論培訓班,外派教師一百多人次,到北京、江蘇、濟南、煙台等地進行學習,推薦十八人蔘加了研究生進修班的學習,使廣大教師的業務和理論知識不斷更新、不斷提高。設立了“龍源論壇”,先後聘請梅汝莉、張瑞玲、範志興等三十餘名專家教授到校講學,並聘請魏書生等二十餘人為學校的辦學顧問,為教師的研究、發展和成才提供指導,搭起了教師展示才華的舞台。

對教師的工作進行充分肯定。愛因斯坦説過(本站:):“我可以憑着一句表揚生活一個月。”“拿起表揚的武器”,不僅僅是對學生講的,對於老師,我們同樣如此。2014年,我們評出了15位校級學科帶頭人、12位校級導師班主任;2014年,我們又在《諸城日報》介紹了32位龍源學校教壇之星,在諸城電視台“龍城方圓”推出了15位龍源優秀教師,既為全體教師樹立了身邊的榜樣,又充分調動了他們學習和工作的積極性。

以學生為本,創造適合學生髮展的管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校的主人,是學校工作的核心。

課堂教學中,我們學習洋思經驗,進行了以“自學——引導——訓練”為主要模式的教學改革,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常規管理中,我們文祕家園仍然堅持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參與管理,每學期開展一次“千家評校”、“學生評價教師”的活動;我們設立了校長信箱,以便及時瞭解學生和學生家長對於我們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信箱設立以來,共收到學生和家長來信近一千封,採納學生和學生家長的建議四十餘條,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問題,都經過學校辦公會議研究以後,給予了公開答覆。日常生活中,我們建立健全了教師聯繫學生制度,班主任包班、任課教師包學生,並規定每週二最後一節課為固定的師生談心時間;要求教師不吃請、不受禮,廉潔從教、文明從教;校長辦公用車,接送學生到醫院看病就診100多人次,全校教職工幫助學生問醫求藥800多人次,學生們親切地稱他們“龍源媽媽”。在評價方面,我們堅持用多把尺子衡量學生,今年夏天,我們製作了248個燈箱,懸掛在校園甬道兩側,宣傳每年評出的“學習標兵”、“優秀團員”、“優秀班幹部”、“體育小明星”、“丹青小能手”和“龍源名生”等,為全體同學樹立了身邊的榜樣,並調動了全體同學全面發展、努力進取的積極性和自覺性。8月28日,《中國教育報》記者到學校採訪,我們的這一做法,引起了他們極大的興趣,他們將製成圖片新聞在《中國教育報》上進行介紹。

2014年7月,在全國少兒書畫攝影競賽中,郝常秀獲金獎,徐明、劉春等十一名同學獲銀獎。2014年7月,在首屆全國中國小優秀美術作品評選中,湯志濤同學獲金獎,管曉雪同學獲銀獎。2014年,我校畢業生在全國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競賽中,初超等27人獲一、二、三等獎,在省級學科競賽中,王崢等28人獲獎。今年會考,被重點中學錄取的統招生達215人,升學率達46.7%,九年級學生參加重點中學實驗班考試共有23人被一中、繁華兩校錄取。

各位領導、老師們,我是一個普通人,是一個普通的校長,我所做的,也只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小事。與兄弟單位相比,還有很多不足,今後,我們一定會加強學習,取長補短,從小事做起,真情付出,並以此換取每一位老師、學生、家長和社會的滿意和信任,讓龍源事業永遠充滿蓬勃的生機!

謝謝大家!

第四篇: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會議鄉鎮典型事蹟材料

文章標題: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會議鄉鎮典型事蹟材料

x鄉位於xxxx縣北部,全鄉幅員面積xx萬畝,下轄xx個行政村、xx個自然屯,有農業户數xxxx户,農業人口xx萬人。自2014年以來,我鄉的“四五”普法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縣業務部門的指導下,全鄉上下緊緊圍繞“四五”普法規劃確定的目標和任務,從提高認識,加強制

度建設,強化組織領導入手,堅持“五抓”,即抓落實、抓重點、抓提高、抓深化、抓創新,有力地推動了“四五”普法工作向縱深發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廣泛宣傳抓落實,紮實做好普法發動工作

為保證“四五”普法規劃的順利實施,在啟動準備階段,我鄉就廣泛地進行宣傳發動,力求做到思想認識到位,動員部署到位,工作落實到位。為加大宣傳力度,2014年5月,鄉依法治鄉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鄉機關幹部精心製作了10塊展板、100幅宣傳畫在全鄉各村屯和鄉屬中國小巡迴展出,向全鄉廣大農民展示“三五”普法成果與“四五”普法目標任務和意義等;並結合“12·4”法制宣傳日活動,將每年的12月份定為普法宣傳月,在全鄉開展了“四五”普法宣傳月活動,開展法律諮詢,舉辦法制講座和培訓班、印發宣傳資料、懸掛張貼標語,對“四五”普法的意義、目標和任務進行廣泛宣傳。在宣傳過程中,鄉政府高度重視,始終堅持把“四五”普法工作列入年度全鄉鄉村屯三級幹部考核目標之中,確保“四五”普法工作落到實處。一是健全了組織網絡。鄉政府成立了以鄉黨委書記為組長的普法依法治理領導小組,下設普法辦公室,負責普法日常工作。各村屯和鄉屬中國小也都成立了相應的“四五”普法領導小組,進一步健全了“四五”普法組織領導機構,全鄉上下形成網絡,實行主要領導掛帥、分管領導主抓、普法辦公室具體負責的工作機制。二是周密制定了規劃。根據市縣“四五”普法規劃精神,結合全鄉實際,制定了鄉“四五”普法各年度規劃,鄉屬中國小和各村屯也結合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規劃。三是加強了隊伍建設。全鄉建立了學法講法小分隊、普法依法治鄉聯絡員、法制宣傳骨幹隊伍和法制副村長(校長)隊伍,並明確了各自的職責。四是加強普法骨幹培訓。從2014年起,鄉政府共舉辦了全鄉“四五”普法骨幹培訓班7期,共培訓骨幹800餘人次。五是及時徵訂發放教材。先後徵訂發放全國“四五”普法幹部讀本450本和省編公民普法讀本1350本,編印發放法制宣傳手冊及宣傳單3.5萬份。六是落實了普法經費。鄉財政每年都按照“四五”普法規劃要求撥付普法經費,為開展“四五”普法工作創造了物質條件。

二、明確任務抓重點,實現工作整體推進

“四五”普法工作開展以來,全鄉認真按照普法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的要求,抓好重點對象,確定重點學習內容,實現整體推進。一是抓好各級幹部學法。領導幹部、國家公務員和村屯幹部是“四五”普法的重點對象。2014年5月,鄉政府組織召開了全鄉鄉村屯幹部學法動員大會,對全鄉三級幹部學法進行動員和部署。首先,開展了以鄉領導班子中心組為龍頭的領導幹部集體學法用法講課學習活動,每年鄉中心組集中學習法律知識不少於4次。在學習過程中,做到有計劃、有記錄、有學習筆記、有心得體會,並按時參加了縣統一組織的考試。其次,開展了鄉村幹部學法用法大練兵活動。做到一般幹部學法每年達到40小時以上,有學法計劃、有記錄和學法筆記。進一步提高了幹部自身法律素質,促進了依法行政工作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工作失誤。五年來,全鄉未發生行政訴訟案件。第三,開展了“村官學法普法學習月”活動。根據農村實際,將每年的1月份定為“村官學法普法學習月”,司法所根據村官農村工作實際,下發了《農村土地承包法》、《草原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涉農法律學習材料及各種普法宣傳單,並於每年活動月結束後,對村屯幹部進行法律知識考試,考試結果納入年終評優的重要一項。通過開展“村官學法普法學習月”活動,大大提高了村幹部法律知識水平,提高了依法治村管理水平,使村級法治化管理上了新台階。二是抓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五年來,全鄉採取多種形式加強對青少年法制教育,開展了“送法進校園”活動,使在校的青少年學生都接受了法制教育。為抓好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鄉里還專門對各中國小生主管法制的副校長和政治教員進行了專題培訓,作為法制輔導員,並進一步明確了職責。鄉派出所和司法所積極開展警校共建、校園周邊環境治理和青少年“維權崗”創建活動,在全鄉中國小生中開展了“兩法”知識競賽、學法徵文和法制宣傳畫創作活動,開拓普法教育新路子。

三、拓寬渠道抓提高,營造濃厚普法氛圍

“四五”普法以來,全鄉普法工作注重拓展新的陣地和形式。一是主動“送”。鄉政府每年都組織有關執法站所利用大集和科普之冬等各種契機,每年至少開展兩次大型“法制宣傳”活動,五年來,共發送學法資料10000餘

份,接待法律諮詢者3000多人次。二是突出“新”。廣泛宣傳普及新頒佈的法律法規,全鄉共舉辦新頒佈的《信訪條例》、《農村土地承包法》等各種培訓班和講座11期,共培訓1500多人次,有力地促進了新法律法規實施。三是擴大“面”。鄉里每年都堅持組織開展法制宣傳月活動,充分利用廣播、牆面、板報等多種形式擴大法制宣傳教育的社會影響,不斷擴大普

法覆蓋面。

四、緊貼中心抓深化,有針對性開展法制宣傳工作

為使普法工作取得實效,我們緊緊圍繞鄉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化普法教育,堅持把普法工作與處理熱點、難點問題相結合,為促進鄉黨委、鄉政府各項中心工作的順利開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在“嚴打”整治鬥爭期間,全鄉開展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宣傳月活動,編印下發“嚴打”法制宣傳手冊,舉辦了“嚴打”法律知識培訓班和講座,宣傳“嚴打”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特別是在全鄉實施草原禁牧過程中,我們組織鄉村屯幹部深入農户家中,特別是養殖户家中宣傳《草原法》、《草原管理條例》,宣傳草原禁牧的好處,並印發了5000多份宣傳資料。通過宣傳和入户講解,消除了廣大農户心中的疑慮,使禁牧工作變成了農户的自覺行為。

五、普治結合抓創新,進一步推進依法治鄉工作的開展

在“四五”普法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學用結合,通過普法推進基層依法治理,促進依法治鄉工作深入開展,為實現依法治鄉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在鄉機關,各執法部門堅持把學法與依法行政相結合,自覺依法規範自身行為。與此同時,我們還進一步加大政務公開力度,積極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機關辦事效率進一步提高。在村屯,我們在廣泛宣傳《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基礎上,把貫徹《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推行“四民主、兩公開”作為重點,開展了民主法治示範村工作,在充實、完善村民公約的基礎上,制定了《關於在全鄉開展民主法治示範村活動實施意見》及示範內容和考核標準,並在xxx村召開了創建民主法治示範村現場會。通過民主法治示範村的創建活動,完善、健全了村及各項制度,推進了基層民主法治建設,進一步提高了村民自治水平。

總的來説,我們感到,通過開展“四五”普法工作,收效很大,最突出的有以下三點:一是廣大羣眾的法律素質和運用法律維護自身權利的意識進一步增強。通過普法教育,羣眾的法律意識進一步增強,越來越多的羣眾能夠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2014年,我鄉西新村農民趙志學與樑輝因土地轉包引起了糾紛,二人沒有找鄉村,而是通過訴諸司法機關,採取法律手段得到了有效解決。據不完全統計,我鄉通過開展“四五”普法工作以來,全鄉農户上訪案件至少減少了50以上。二是各級幹部依法辦事的法律意識進一步增強。自“四五”普法活動以來,鄉村在發包資源和引進企業時,均依法組織論證,精心研究辦事程序,認真履行辦事程序,體現了公平、公正。三是鄉機關的辦事效率和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結合“四五”普法,我們對機關幹部重點加強了《行政許可法》的學習,出台了“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等六項制度和不準工作時間飲酒,不準賭博等“機關幹部八不準”,並開展了“一聲問候暖人心,一杯清茶感人心,一句送別話語留人心”的三個一活動。通過上述這些措施,大大增強了機關幹部的服務意識,提高了辦事效率。以上是我鄉“四五”普法工作中的主要做法,與先進單位比,我們還有很大差距。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把普及公民法律知識,提高公民法律意識作為一項長期工作,堅持不懈地抓下去,為建設法治社會做出貢獻!

《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會議鄉鎮典型事蹟材料》來源於本站,歡迎閲讀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會議鄉鎮典型事蹟材料。

第五篇:水產工作會議典型材料

田鎮庭院經濟研究所座落在盤塘村笠兒腦山下的“東泉”水邊。1984年以來,科班出身、畢業於華中農大的陶敏從原荊州地區江陵縣水產局長的位置提前退休後在這裏潛心進行研究,一干就是15年。現在,該所成功地進行了系列名特優魚類繁殖孵化,主要有鱖魚、團頭魴、建鯉、彭澤鯽、美國青蛙、淡水白鯧、羅非魚等7個品種。研究所佔地面積19.7畝,是一個集水產、種植、養殖於一體的綜合試驗研究實體,總投資32萬元,其中固定資金28萬元。產品名特優魚種覆蓋省內外各大市場,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帶動了周圍羣眾走上了水產養殖致富之路。 我們以及研究所的主要作法和體會是: 一、因地制宜,小庭院作出大文章 庭院經濟是農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之一,田鎮庭院經濟研究所本身也只是一個不足20畝面積的庭院,起點小,又是從小處着眼,以一家一户房前屋後“小豬欄、小雞(鴨)舍、小果園”、特別是“小魚池”為研究對象,致力於適合千家萬户的庭院經濟,按照辦事處提出的“分散小庭院,併網大基地”的要求,結合田鎮的特色資源,“開好一口池,養好一條魚,興一個產業,搞一個特色”。田鎮的水面較多,但高產魚少,優質魚少,經濟價值高的魚少,即使是一般魚種,也要到外地購進種苗。針對這一矛盾,陶敏決心發揮自己的專長,從魚類種苗開始,從事繁殖孵化研究。經多年研試,現已成功地研試出7個優良品種:一是目前國內攻關成功的不太多,而我們1995年就繁育成功的鱖魚苗種;二是唯一獲得雙倍體,生長速度快、肉質好、與鯉魚雜交的彭澤鯽;三是以團頭魴為母本、以長春鯿為父本,長得快、食性廣的三角鯿;四是可雜食吃草、生長快的建鯉;五是1982年就開始,數省內最早引進和自己繁殖的美國青蛙;六是鱗細、肉實、抗病能力強、生長快、填補武穴空白的淡水白鯧;七是在武穴成功越冬的羅非魚。 今年計劃再增加3個品種的繁育:一是俗稱“皇帝”的可食性觀賞魚──可長大,價值1500美元一條的日本錦泊鯉;二是稻田混養泥鰍;三是國內繁殖尚未完全成功的黃鱔。 二、因陋就簡,小竅門推動大科技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田鎮庭院經濟研究所按照辦事處提出的“科技興處”的戰略要求和部署,積極開展科技活動,條件不夠,就因陋就簡,創造條件。熱帶魚過冬難,我們特意將長年恆温在16~19℃、流量大的“東泉”作為研究所基地,創造熱帶條件,使淡水白鯧魚照樣繁殖,羅非魚照樣過冬。引水器械投資大,鋼管不夠,我們就用毛竹代替。我們還採用土法除蟲,從附近山上採來苦楝樹葉,殺滅斜管蟲。泉水“綠帶”多,我們使用硫酸銅、硫酸亞鐵除苔法使水質達標。炎熱的夏天,泉水温度不高,不適合一般魚類生存,我們就採取開溝“曬水”的方法,使水温提高。就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成功地進行了國內很少成功的鱖魚等系列名特優魚種繁育,有力地推動了科技進步。97年6月中旬, 國家科委“送科技下鄉”成果交流會在武穴召開,這是一次規格高、規模大、範圍廣的大會,會議期間,宜昌市等各地代表紛紛來到這裏,對我們的成果給予充分的肯定和很高的評價。 三、因循漸進,小魚池帶活大產業 科技成果的應用,有力地推動了科技進步和農業產業化的進程。新型的優質魚種,使原水面畝平收入由800元提高到1000多元, 個別優質魚種畝平可達幾千元。但這卻也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由簡單到複雜、由羣眾不信任到爭購種苗的過程。1984年研究所剛成立的時候,繁育的美國青蛙沒人相信它的經濟價值,研究所就採取無償送種、上門培訓、幫助銷售的辦法,使其逐漸普及。每一個新品種的問世,都要經歷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研究所自身富了,還帶動周邊羣眾一同致富。僅所在的盤塘村,就帶出魚類專業户20餘户,其中90%的養魚户都是研究所無償提供的種苗。盤塘村田在喜有20畝魚池,引用所裏的彭澤鯽和鱖魚,大獲豐收;陶生貴和10餘户農户使用所裏研究的新型飼料發酵劑,產量提高了30%。而所裏系列的熱帶白鯧魚在郭衝珍禽養殖場獲得大面積養殖成功。目前,田鎮8個村1500多畝水面、 位於郭沖水庫的珍禽養殖場、位於蓮花芯水庫的立體綜合養殖基地、位於韓垸村五里湖的特種水產養殖和位於田鎮村的精養魚池,都引用該所研製的魚類優良品種,使田鎮的水產養殖呈現出大產業的態勢。僅此一項,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可增加60元。 四、因勢利導,小產品打入大市場 科技成果只有通過市場才能轉化為生產力,新的產品也只有通過市場才能實現其價值和效益。田鎮庭院經濟研究所也走出了一條由小打小鬧到進入大市場的全過程。我們一靠先進過硬的技術,成功的繁育優良苗種來吸引農户;二靠優質的跟蹤服務,個別和辦培訓班輔導養殖技術等服務措施;三靠無償送人試用、“半賣半送”和低價銷售戰略,一步一個腳印,使新成果、新產品不僅在本地批量應用,還推廣到鄰縣鄰省。江西婺源一位姓張的養魚户在研究所購進種苗後,由於經驗不足,導致魚苗成活率下降。研究所長陶敏聞訊後立即趕去手把手地教,直到他完全掌握技術為止。1998年,這個小小研究所繁育各類魚種苗達3000萬尾,其中鱖魚30萬尾、鯿魚1800萬尾、澎澤鯽 200萬尾、美蛙蝌蚪4萬尾。 目前,所裏的產品不僅覆蓋本處及本市市場,還源源不斷地供應江西瑞昌、婺源、安徽宿松、河南平頂山等地。一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古訓在這裏得到了驗證。 回顧我們的工作,我們雖然在推進水產養殖產業化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上級的要求比,與先進單位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們決心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更優惠的政策、更優質的服務,吸引和激勵水產能人,鼓勵和轉化科技成果,使我處的水產養殖走向新的台階,創出新的輝煌。阿

歡迎閲讀其他精彩範文:

全市科技工作會議典型材料

全市水產工作會議典型材料

全市科技工作會議典型材料

全市水產工作會議典型材料

水產工作會議典型材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nghuazhici/minzhu/m1wl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