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講話致辭 >領導講話稿 >

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選多篇)

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選多篇)

第一篇: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選多篇)

市委、市政府召開這次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總結經驗,分析形勢,安排部署今後一個時期全市教育工作。蔡建明副廳長親臨白銀指導我們的會議,充分體現了省教育廳對白銀教育工作的關心和重視。下面,我先講三點意見。

一、深化認識,牢固樹立辦負責任的教育的理念

“xxx”以來,市委、市政府積極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促進公平為重點,以提高質量為核心,大力推動教育事業發展,各級各類教育質量穩步提升,素質教育積極推進,實現免費義務教育城鄉全覆蓋,全市教育經費佔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以上,辦學條件和師資隊伍狀況得到進一步改善,全民受教育水平顯著提高,特別是大學聯考升學率多年保持全省領先水平,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愛崗敬業、勤勉工作,為教育事業付出了大量心血,培養了一大批合格人才。省教育廳等相關部門對白銀教育改革發展給予了有力支持和指導。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廣大教師、教育工作者,向所有關心、支持白銀教育事業的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市教育的總體狀況仍然是“大而不強”,發展不夠科學。主要表現在:人民羣眾有學上的問題基本解決,但上好學的問題依然突出;教育觀念相對落後,應試教育仍然占主導地位,人才培養模式與市場需求不相適應;城鄉教育發展不平衡,農村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經費投入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教育結構不盡合理,職業教育比重偏低,學前教育發展滯後,高等教育基本上還是空白。這些問題是當前我市教育的基本市情,也是“十二五”和更長一個時期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着眼點。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從國際上看,世界發達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都得益於教育。世界上最早的大學創辦於意大利,偉大的文藝復興運動從意大利發端,巴黎、牛津、劍橋、海德堡等大學的創辦,推動了工業革命和歐洲大陸的興起。美國東海岸的迅猛崛起,得益於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耶魯大學;加州大學、斯坦福大學帶動了美國西海岸的開發,孕育了洛杉磯、舊金山、西雅圖等極具活力的城市,舉世聞名的硅谷也由此誕生,使美國長期在全球保持強大競爭力。從國內看,經濟發展和教育發展相互促進,經濟中心同時也是教育中心。黃河文明興起於秦漢時期,唐宋時期達到輝煌,在歷史上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脊樑,那時西安、洛陽,包括我省的天水、平涼等地教育非常發達。南宋以後,中國文明的重心向長江流域轉移,書院東遷南進,促進了長江流域的繁榮興盛。改革開放以來,京津、上海、浙江、江蘇、廣東、山東等地區通過教育培養人才,通過政策吸引人才,贏得了競爭優勢,沿海地區率先發展,中國文明的重心向沿海推進,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已經成為世界重要的製造、航運、商貿、金融中心。從白銀的情況看,各縣區都高度重視教育,特別是會寧縣教育走在全國、全省前列,其隱形的作用不可估量。

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人口、資源、環境壓力日益加大,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都凸顯了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中國未來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靠人才,基礎在教育。作為西部欠發達城市,我們與沿海地區的差距,一方面是區位和自然條件的差距,但最根本的是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差距。在我們的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中,我感覺還有兩種傾向值得關注:一是應試教育之風盛行,往往是表面上高度負責,敬業奉獻,實質上是“好心辦了壞事”,把學生引領到只注重考試、不考慮做事、學用脱節的歧途上。我市大學聯考毛入學率達到70-80%,這是不是個好事情?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人之常情,但上了大學都希望吃財政飯,不願從事體力勞動,顯然是不現實的。全國每年畢業七、八百萬畢業生,行政事業單位吸納的十分有限,大部分要到企業就業,而企業需要的是技能型人才,大部分大學畢業生不願在企業就業,或者不適應企業用工需求,對個人、對家庭形成巨大負擔。二是教育的“理想化”,往往是打着素質教育、寬鬆愉快、改革創新等旗號,實質上是行“不負責任”之實,加上教育面臨的獨生子女背景和社會環境的變化,給教育發展和學校管理帶來許多新的難題。xx在xx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第26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怎樣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我覺得最高境界應該是“辦負責任的教育”,就是要本着對學生、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和民族未來負責的態度,切實增強教育改革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遵循教育規律,解決突出問題,負責任地辦教育,辦負責人的教育,促進我市教育在新的起點上實現科學發展。

第一,辦負責任的教育是我市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客觀要求。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是推動國家進步和區域發展的重要力量。實現白銀跨越式發展,要害在工業,關鍵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我市實際來講,一方面,高層次專門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困難,這就説明,我們的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嚴重脱節。沒有教育發展方式的轉變,就不會有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白銀跨越式發展,就必須創新教育理念,轉變教育發展方式,切實把教育改革發展和跨越式發展的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把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有效對接起來,在提高教育質量、均衡教育結構、促進教育公平等方面有新的作為,培養造就一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提高教育的人才支撐能力和知識服務能力,努力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發展主動權,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實現後來居上。

第二,辦負責任的教育是滿足人民羣眾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教育是惠及全民的幸福工程,是國計也是民生。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生存型民生正逐步向發展型民生轉變,教育民生的重要地位日益凸顯,億萬家庭期盼着通過接受良好教育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黨的xx大把優先發展教育列為民生改善六大任務之一,把“學有所教”擺在民生建設“五有”目標之首。當前,廣大人民羣眾對高水平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長,希望獲得更加平等的受教育機會,接受更高質量的教育,擁有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的受教育途徑,以良好的教育提升自身素質,服務奉獻社會,創造美好未來。我市教育是一個擁有1100多所學校、2.6萬多名教職員工、近40萬學生的大系統,攤子大,任務多,責任重。能不能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關鍵要看我們有沒有責任心。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準確把握教育發展規律,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提供更多更好更公平的受教育機會,滿足人民羣眾的新願望新需求,讓教育成為社會認可、羣眾放心、家長滿意的工作,更好地促進社會和諧,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第三,辦負責任的教育是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的必由之路。人才興則事業興。實踐充分證明,教育是今天也是明天,優先發展教育是實現國家興盛的根本大計,也是改變個人命運的根本選擇。今天與會的同志,有的是縣委書記,有的是縣區長,有的是局長、主任,有的是校長,大家能夠有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主要得益於教育。當前,教育呈現出開放化、創新化、終身化、個性化的發展趨勢。白銀教育如何實現由規模發展向內涵發展的真正蜕變,如何在大調整、大轉變的過程中保持已經形成的優勢,並形成新的優勢,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的重大問題。近年來我市教育確實取得了長足發展,二本上線人數多年居全省第一。但仔細分析這些成績,其實還是應試教育的成果,大部分學校和家長眼睛只盯着大學聯考升學率,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沒有責任心的教育,培養不出高素質的人才,也難以改變個人的前途和命運。只有本着對學生負責的態度,把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作為最終目標,有關教育的決策既從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又從家長和學生的角度考慮,才能讓家長的教育投入有收益,讓學生的學習努力有回報,真正做到得益於教育,還情於教育。

二、把握重點,努力實現教育改革發展的新突破

關於未來xx年我市教育改革發展問題,市委、市政府《關於貫徹國家和甘肅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作出全面具體部署。根據全國、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結合我市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實際,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市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突出教育事業科學發展主題,按照“學前教育抓普及、義務教育促均衡、普通高中再創新、職業教育大提升、高等教育求突破”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德育為先,堅持能力為重,堅持全面發展,着力推進素質教育,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努力建設西部教育強市。

一是積極普及學前教育,奠定教育事業發展堅實基礎。學前教育事關兒童的健康成長,是促進人終身發展的奠基工程,也是“十二五”期間基礎教育的重中之重。辦負責任的教育,首先要從學前教育抓起。學前教育怎樣發展?重點是解決好投資問題、師資問題和管理問題。要認真組織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多種形式擴大學前教育資源。通過發展公辦幼兒園,鼓勵社會力量多種形式辦園,增加城鎮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啟動“農村學前教育推進工程”,力爭每個鄉鎮辦好1所具有一定規模的幼兒園,或在村中心國小等有條件的學校附設學前班,努力提高農村學前教育普及程度;堅持政府投入、社會投入、家庭合理負擔相結合,多種渠道加大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加強學前教育師資力量建設,通過幼兒師範院校培養一批、從現有國小教育資源中調劑一批、從大中專畢業生中招聘一批等多種途徑,優化、壯大學前教育師資隊伍;要完善落實幼兒園教師工資保障辦法、專業技術職務評聘機制和社會保障政策,使學前教育教師與義務階段教師享有同等待遇,使幼兒教師成為受人尊重的職業。堅持政府對學前教育的統一管理,規範辦園,分類治理,妥善解決目前存在的無證辦園問題,特別要嚴格幼兒園辦學資格准入和師資准入制度,加強安全管理,引導民辦幼兒園合理收費,切實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

二是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開闢教育事業發展廣闊領域。職業教育是當代教育的熱點,辦負責任的教育,重點是辦好職業教育。我市的職業教育發展已形成一定基礎,擁有省煤炭工業學校、市工業學校、高等有色職工大學,每個縣區也有中職學校,但與全國職業教育迅猛發展的態勢相比,與工業化、城市化浪潮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比,我們的職業技術教育數量不多,規模不大,專業設置不合理,特別是就業的渠道還比較狹窄。職業教育是白銀教育的薄弱環節,也是潛力所在。首先,要辦好現有職業技術教育。積極推動公辦職業學校資源整合重組,加大投入力度,強化實訓基地建設,走規模化、集團化辦學的路子,打造一批職業教育培訓集團。加強校企合作,建立半工半讀人才培養機制,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做到校企雙贏。要突出特色,圍繞新興產業、重點企業和行業辦學,對接全省有色冶金、能源新能源、裝備製造、化工建材、農產品加工等支柱產業設置專業,提高職業教育的針對性和競爭力。其次,要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當前,人們大都鍾情於普通高等教育,對職業教育認識不足,做好引導工作非常重要。要立足學生就業,高度重視素質技能培養,促進專業調整與升級。要面向市場需求,特別是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經濟發達地區對勞動力的需求,創新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定向招生、建立就業基地等方式,提高職教生的就業水平和收入水平,形成示範效應,引導社會、家長了解和支持職業教育,鼓勵更多青少年學生到職業學校就讀,讓學生真正能夠擁有一技之長,學得謀生致富本領,成為社會有用之才、報效祖國之才。第三,要提升辦學層次,加快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白銀礦冶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已經省政府核准並報教育部備案,要組建專門班子集中開展工作,積極爭取國家和省上支持,以市為主、市企共建,爭取年內啟動新校區建設,切實辦出特色、辦出規模、辦出水平,把白銀礦冶職業技術學院打造成我市的一張名片。

三是着力提高教育質量,把握教育事業發展根本主線。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目前,我市“上學難”問題已初步解決,提高教育質量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堅持以質量為核心,牢固樹立以質量求發展,以質量促發展,以質量檢驗發展的意識,注重教育的內涵發展和特色發展。轉變教學方式,結合推進新課程改革,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確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究的良好環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課堂充滿創造,讓課堂充滿活力;注重因材施教,關注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加強教學研究,積極開展多形式的教研活動,組織教師針對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開展行之有效的課題研究,並通過成果交流、展示、評比等活動激發研究熱情。要轉變教育評價方式,把學校的基礎建設、教學能力建設、實驗室建設、薄弱學校達標等作為重點考核指標,防止和克服單純以分數和升學率衡量教育發展成效、教育工作成績和辦學質量的傾向。要注重打造教育品牌,在普通高中、義務教育、學前教育和職業教育等方面着力培育一批名校,擴大優質教育資源。

四是努力實現教育公平,解決教育事業發展突出問題。教育不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興辦人民滿意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根本宗旨。教育要為每一位公民負責,要讓每個人都有條件接受良好教育。要按照高中向縣城集中、國中向城鎮集中、國小向鄉鎮集中、教學點向中心村集中的原則,加快中國小特別是農村中國小布局結構調整,逐步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引發的教育不公平問題。實施好教育重點工程,推進教育項目建設,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高度重視特殊羣體和困難羣體的就學問題,着力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困難家庭子女平等受教育問題,切實關心農村留守兒童上學難問題,保障殘疾兒童平等接受教育。健全貧困學生資助體系,加大貧困學生資助力度,完善覆蓋各級教育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不讓一名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輟學。進一步規範辦學行為,採取加快薄弱學校改造、縣域內教師校長合理流動、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在區域內國中合理分配等辦法,逐步解決義務教育階段擇校問題。嚴格執行教育收費政策,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要優化公共資源配置,建立開放靈活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

五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彰顯教育事業發展戰略主題。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要堅持正確的辦學導向,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辦學水平的根本標準,把實施素質教育作為提高辦學質量和育人質量的根本途徑,注重教育內涵發展,出名師,育英才。從全國來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與產業結構、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但更重要的因素還是現在大學生的內在素質。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大部分是優秀的,但確實有一些能力素質欠缺,高不成低不就,不要説對國家做貢獻,自己生存都是很大的問題。青少年時期是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關鍵階段,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我們的教育必須按照“三個面向”的要求,不僅要讓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要讓學生有健壯的體魄、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培養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一代新人。要培養學生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鬥的良好品質,傳承勤勞質樸、寬厚包容、尚德重禮、務實進取的教育精神,不斷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形成服務他人、報效祖國、造福人類的崇高理想和偉大志向。教育成效不應只看學生是否能準確填寫標準答案,更要看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要強化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創造自由發展空間,引導學生動手動腦、生存生活、適應社會。要優化知識結構,豐富社會實踐,加強勞動教育,提高綜合素質。要把強健學生體魄和塑造健康人格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讓學生更多地參加體育鍛煉,更多地接觸社會,讓校園充滿歡聲笑語,讓孩子充滿青春朝氣,全面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六是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提供教育事業發展人才保障。只有負責任的教師,才能培養出負責任的學生。目前,全市教師的數量問題基本解決,但農村教師素質不高和結構性缺編問題比較突出,青年教師在教師隊伍中的比例較大,部分教師教學業務功底不紮實。高校畢業後就作教師,完全適應教學工作需要一個過程,因為學校學到的東西畢竟有限,對每個人來説,普通教育只是打基礎,工作以後的不斷學習才是真正提高自己、豐富自己、掌握本領的關鍵所在,所以要提倡教師繼續教育。市、縣兩級政府要探索建立教師培訓的有效機制,創新培訓模式,建設培訓基地,保障培訓經費,大力實施“名師工程”和“教師素質提升工程”,有計劃、分步驟地抓好抓實教師培訓工作,適當選派教師到東南沿海教育發達地區和國外交流學習,鼓勵廣大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繼續學習、繼續深造,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數量與結構合理、充滿活力、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培養造就一批名師和教育家。要嚴格教師資格制度,建立健全教師准入機制、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讓每一位教師敬業、樂業、精業。高尚的師德是對學生最生動、最具體、最深遠的教育。要狠抓師德師風建設,大力培養教師的愛心和責任心,做到知識學養與人品修養並重。引導廣大教師加強自身修養,自覺抵制社會上娛樂、人情、金錢等方面的誘惑,在學識上、在為人師表上為學生和社會留下值得尊敬的回憶。要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地位,千方百計為教師辦實事、做好事、解難題,不斷改善他們的工作生活條件,對農村教師在工資待遇、保障性住房和職稱晉升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讓優秀教師下得去、留得住。

第二篇: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市委、市政府今天召開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目的在於貫徹國務院、省政府有關民辦教育、職業教育、農村教育會議精神,進一步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解放思想搞改革,真抓實幹發展教育事業,重點研究民辦教育、職業教育和農村教育問題,使我們這樣一個經濟欠發達地區不僅能夠辦大教育,而且能夠辦好教育,切實為加速推進“三個轉變”、實現“三大目標”、加快實現**發展新跨越提供可靠的人才和人力資源保證。會上,***同志傳達了省上會議的精神,***同志、***同志對今後的教育工作作了很好的部署和要求。下面,我着重強調三個問題。

一、解放思想,積極促進民辦教育

(一)充分認識發展民辦教育的重大意義。xx年9月1日,我國正式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為發展民辦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據和法律保障。民辦教育尤其是民辦職業教育的典型和經驗説明,發展教育產業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現實選擇,尤其是民辦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一致,適應市場能力強,學生畢業好就業,政府少花錢少操心,既在經濟上投資回報率高,又能滿足人們多元化的教育需求,社會效益好。我們要堅持在政府加強義務教育的同時,把民辦職業教育作為一個大產業來抓,放手讓那些既有教育家辦學思想又有企業家運作能力的投資者參與我市教育事業,堅持投資主體多元化,以產業化的方式推進我市民辦教育事業快速發展。

發展民辦教育,當務之急是要着力解決思想觀念問題,消除對民辦教育認識上的誤區和偏見。現在社會上還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錯誤認識,比如有了公辦學校,再辦民辦學校沒有必要的“多餘論”;民辦學校衝擊了公辦學校的“衝擊論”;民辦教育質量難以保證的“懷疑論”等。此外,有的地方存在着一些對民辦教育、職業教育的歧視性政策,民辦學校申辦難、運轉難,一些地方民辦學校師生不能享有與公辦學校師生同等的地位和權利,一些地方對民辦教育管理存在錯位、越位或缺位現象。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解決思想認識問題。雖然解決教育經費不足問題是發展民辦教育的重要因素,但我們決不是僅僅把發展民辦教育作為解決政府錢多錢少的權宜之計。因為,發展民辦教育的目的不僅於此,民辦教育的作用也不僅於此。教育要為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服務,要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必須和市場接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是一個多元化的經濟體制,必然要求形成多元化的教育體制與其相適應。要看到,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不僅提高了國家的經濟實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並且動態性也越來越強,其特徵是多樣化、多層次、多規格。而大一統的、單一的計劃教育體制和辦學模式,抹殺了教育的豐富性、多樣性,無法敏鋭地反映市場的需求,缺乏主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變化的壓力和活力,無法滿足社會和家庭對教育的多樣化需求。民辦教育的發展為各種類型的教育創造了一個更具競爭性的環境。民辦學校之間、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之間的競爭,增強了民辦學校的質量意識、效率意識和服務意識,促進了公辦學校的全面改革,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辦學效益。全省民辦教育和農村教育工作會議組織與會者參觀的**外國語學校就是民間資本投入普通教育領域的一個成功的例子。這所學校1999年才開辦,xx年就被評為**市重點中學,xx年被評為**省校風示範學校,同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13所享有保送資格的外語學校之一(是我省的唯一一所)。xx—xx年,該校三屆大學聯考上線率均達100%。去年,**市大學聯考的文科、理科狀元桂冠均被該校學生摘去。今年又有12名學生考入北大、清華,並有13名學生被保送到北大、清華、復旦等重點大學。可以説,**外國語學校的異軍突起,有效打破了**市長期以來只有四、七、九等幾所公辦高中名校的傳統格局,使廣大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也使傳統的重點中學增強了競爭的壓力和動力,這對我們的辦學思路應有很大的觸動和啟發。近年來,我市的**市機電工程學校等4所民辦股份制學校,以靈活的運行機制、全新的辦學理念,為促進我市職教職業發展創出了一條新路子。目前這4所學校的招生規模已達3000人,校園佔地面積8.5萬平方米,設備設施總值250多萬,充實了我市職業教育總量。由此,不難得出結論,民辦教育同公辦教育一樣,都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辦學校應與公辦學校“並存、並容、並重”,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這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實現形式在教育領域的體現。相比之下,我市民辦教育起步晚、規模小、質量弱,與**、**相比差距都很大,高中階段民辦教育相當薄弱,急需大力加強。我們必須解放思想,樹立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意識,搶抓機遇,創造機遇,真抓實幹,加快民辦教育的發展,進而促進職業教育、農村教育的發展。各地各部門一定要統一思想,更新觀念,認真貫徹《民辦教育促進法》,抓緊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加

大宣傳力度,營造環境,把法律中關於促進民辦教育發展的各項規定落到實處,採取公辦民助和全部民辦等多種形式辦學,切實、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民辦教育的積極性,大力發展民辦教育。

(二)為民辦教育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發展民辦教育,當前要重點抓好四個環境建設。一是政策環境。要着力消除體制性障礙,重點在土地使用、税收、用水用電、師生待遇等方面做到與公辦學校一視同仁,在招生、收費、金融支持等方面給予更加優惠的政策。二是法治環境。要全面貫徹《民辦教育促進法》,儘快制定我市實施《民辦教育促進法》的規範性文件。堅持依法行政,切實保障民辦學校舉辦者、校長、教職工、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三是政務環境。要着力構建服務型政府,加快形成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教育行政管理體制。建立和完善民辦教育的社會中介服務體系。四是輿論環境。要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大力宣傳發展民辦教育的方針政策,宣傳民辦教育先進典型,在全社會形成關心、支持和參與民辦教育發展的輿論氛圍。

二、狠抓改革,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職業教育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的一個重要來源,是實現人才資源變人才資本的一個重要途徑。只有發展好職業教育,才能更好地實現土地、資金、人才資本的集聚、投入、轉變和增值,才能促進當地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方向是:使我市職業教育辦學規模明顯擴大,辦學條件明顯改善,辦學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職業教育結構和佈局更加合理,促進職業教育與我市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建立適應我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與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緊密結合,結構合理、靈活開放、特色鮮明、自主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更多、更好的應用型人才。

(一)深化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要逐步建立“分級管理、地方為主、政府統籌、社會參與”的新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促進我市職業教育大發展。12月15日,市委常委會決定,成立**市民辦教育暨職業改革發展領導小組,並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制發文件,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促進民辦教育發展和加強農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中央和省上的要求,市(地)級政府在新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中承擔着主要的統籌責任。一是要統籌規劃。政府要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出發,統籌規劃和指導職業教育,促進職業教育適應經濟建設和勞動力市場的需求。二是要統籌政策。政府要積極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和行業組織,研究制定有利於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措施,為職業教育提供優質服務,營造良好環境。三是要統籌辦學。政府要合理調整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結構,發揮和保護社會力量舉辦職業教育的積極性,引導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四是要統籌資源。要通過政府強有力的統籌,打破部門和學校類型的界限,整合教育資源,防止低水平重複辦學和資源浪費。要與我市創建全省丘陵經濟示範區結合,對現有公辦職業學校採取合資合作、公辦民助、民辦公助等多種形式,一校一策實行改革。要根據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合理調整職業學校的佈局和專業設置,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

(二)深化職業教育辦學體制改革。要形成政府主導,行業、企業和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多元辦學格局,促進我市職業教育的大發展。一是要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在職教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加強對中等職業學校的統籌協調,重點辦好起骨幹示範作用的職業學校;二是各行業主管部門舉辦的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以及各企業,都要強化自主培訓功能和責任,加強對職工,特別是一線職工的教育和培訓;三是要實行企業和學校之間的多種形式聯合辦學,加強校

企合作,開展訂單培訓,積極作好培訓後學生的就業安置工作。企業要為職業學校提供兼職教師、實習場所和設備。企業舉辦的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應面向社會開展教育和培訓,使更多的勞動者提高自身素質掌握一技之長;四是要積極鼓勵、大力扶持民辦職業教育的發展。我們支持和鼓勵所有國辦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通過“公辦民助”、“民辦公助”、“股份制”等途徑,嫁接改造成為公民合辦或完全民辦的學校。要進一步擴大開放、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鼓勵市外、省外、國外組織和個人依照法律,到我市舉辦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

(三)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當前,我市有些職業學校辦得很好,很有特色,但也有的職業學校辦學困難,難以為繼。我認為重要原因是學校辦學脱離了市場需求,形式單一,專業設置不合理,教育教學方法落後。今後我們必須堅持市場導向,突出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儘快地將職業學校推向市場。一是端正辦學思想,樹立全新的辦學理念,以市場經濟為導向,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加強職業道德、文化基礎、職業能力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二是要克服單純學歷教育的弊端,實行靈活的辦學模式和學習制度。職業學校要堅持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相結合,全日制與短期培訓相結合,職前教育與

職後教育相結合,努力辦成面向社會的、開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培訓中心。要根據不同專業、不同教育培訓項目和學習者的實際需要,為學生工學交替、半工半讀、分階段完成學業創造條件。三是要根據市場需求和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設置專業和課程。要把教學與生產實踐、社會服務、技術推廣緊密結合起來,保證實踐教學時間,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四是要大力提倡學校與企業、學校與農村的協作聯合,加強職業學校與行業、企業、農村等用人單位的聯繫,利用其設施、設備等條件開展校外實踐。改革招生與畢業生就業制度,建立職業學校與勞動力市場密切聯繫的機制,形成職業學校學生良好的進出渠道。

(四)深化勞動就業制度改革。要實施嚴格的就業准入制度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促進我市職業教育的大發展。今後,凡用人單位招收錄用職工、從事國家規定實行就業准入控制的職業,必須從取得相應職業學校畢業證書或職業培訓合格證書並獲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中錄用。要建立起學歷文憑和職業資格證書並重的教育培訓制度,學歷文憑與職業能力並重的用人制度,嚴格執行勞動者就業前或上崗前接受必要職業教育的制度。勞動社會保障、人事、工商管理等有關部門,要加大對就業准入制度執行情況的監察力度,查處違反就業准入制度的人和事。

三、保障投入,切實加強農村教育

農村教育事關廣大農民羣眾的切身利益,是整個教育工作的重點。在全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上,中央指出今後一個時期,農村教育發展的總目標是:在鞏固“兩基”成果基礎上,努力實現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同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促進農村各類教育協調發展。這為我們明確了農村教育工作的努力方向。結合我市實際,今後我們要着重在三個方面切實加強農村教育。

(一)保障投入,鞏固提高“兩基”成果。我市雖已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一些地方教育基礎薄弱,經費投入不足,辦學條件差,辦學水平低,鞏固提高“兩基”成果的任務還相當艱鉅,“兩基”成果的鞏固與提高工作仍是農村教育的重中之重。各地要保持和發揚當年實現“兩基”達標的精神,“領導苦抓,部門苦幫,羣眾苦幹”,採取有力措施,保障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增強師資力量,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農村基礎教育管理體制。根據《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精神,基礎教育實行“在國務院領導下,由地方政府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體制。各地要以中央的精神為準,統一政策、細化措施和要求,完善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切實履行各級政府的責任,切實做到“保工資、保安全、保運轉、促發展”。鄉鎮教辦撤銷後,鄉鎮長及協管人員必須依法履行當地教育的管理職責,抓好教育改革與發展工作,做好學校管理工作。要及時明確鄉鎮中心校校長管理教育教學業務的職責,建立新的工作機制,決不能因為撤銷了鄉鎮教辦而使農村義務教育工作和質量出現滑坡。要全面推進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安全。近幾年來,我市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取得了顯著成績。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共排除中國小危房39萬多平方米,竣工建築面積40多萬平方米,中國小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但由於我市經濟發展相對滯後,教育投入不足,致使中國小長期存在的危房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以致目前全市還有21萬多平方米的危房,其中d級危房16萬多平方米。大量存在着的中國小危房,不僅嚴重威脅着廣大師生的生命與財產安全,而且也嚴重製約着農村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各級黨委、政府一定要按照“xxxx”重要思想的要求,充分認識加快中國小危房改造的重大意義,增強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站在執政為民的高度,加快中國小危房改造步伐,千方百計地消除中國小危房,讓廣大農民的子女都能夠在安全的教室裏上課,在比較好的校園環境裏學習,讓人民羣眾對自己的子女在學校學習和生活能夠放心、能夠滿意。

要切實把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全額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減輕農民負擔,鞏固税費改革成果。從經費和政策上都要對教育事業給予全力支持和保障,要真正做到“三個增長”,要嚴格執行省政府制定的生均公用經費標準,要保證農村税費改革轉移支付的資金多數用於農村教育並足額落實到學校,確保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不低於税費改革前的水平,並隨着經濟發展逐步有所提高。要將維護、改造和建設農村中國小校舍所需經費納入政府經常性預算。要認真清理核實農村中國小教育欠債,摸清債務來源和使用情況,並盡力償還。舉辦義務教育是政府的責任,農村“普九”債務主體是政府,縣、鄉兩級政府要全部承擔“普九”債務,不能因為債務問題而影響農村中國小正常的教學秩序。要加大對農村教育投入的傾斜,各級財政新增教育經費要主要用於農村教育,財政再緊張也要確保教育投入。中國小收取的學雜費只能全部用於公用經費開支,各級財政不得統籌和變相統籌學雜費,不得

統籌中國小預算外收入。任何單位對學校經費的檢查都不得以收費和罰款為目的,重在教育和規範管理,要真心實意地去愛護學校、幫助學校,為教育創造一個寬鬆而有序的環境和秩序。

(二)深化改革,全面提高農村中國小辦學水平。農村教育改革必須更新教育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為“三農”服務的方向,在辦學體制、運行機制、教育結構和教學內容與方法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當前,要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推進教學改革。農村中國小要全面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手段,促進城鄉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二是推進辦學體制改革。各級黨委、政府必須嚴格按照《義務教育法》的規定盡職盡責,把義務教育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農村高中階段教育和幼兒教育,要堅持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資金,努力形成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多元辦學格局,要加快創建示範性校(園)的步伐,竭盡全力創建成一批高水平、高質量的示範性高中和幼兒園,努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滿足人民羣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三是推進農村中國小人事制度改革。要着眼於建立能進能出、富有活力的教師管理制度,依法執行教師資格制度,全面推行教師聘任制、任期制,積極試行校長公開招聘、競爭上崗。要採取有效政策措施,吸引優秀人才到農村任教,鼓勵城鎮教師到鄉村任教,通過定向招生等方式培養鄉村教師,切實解決鄉鎮學校缺少合格教師的問題。四是推進“農科教結合”和“三教統籌”的綜合改革。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農業、科技、教育等部門的合作機制,有效整合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資源,構建相互溝通、協調發展的農村教育培訓網絡和科技推廣網絡。

(三)加強領導,確保農村教育健康發展。黨以重教為先,政以興教為責,民以支教為榮。確保農村教育健康發展,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職責。對一個地方的黨政領導來説,重不重視教育,是衡量其是否有遠見的重要標誌。各級黨政領導要站在實踐“xxxx”重要思想和執政為民的高度,把加強農村教育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建立健全工作責任制,做到領導到位、工作責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

要完善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

教育,市、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定點聯繫學校,部門要定點幫扶學校的工作制度和措施,經常深入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民辦學校、職業學校,瞭解實際情況,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市委、市政府要制定具體方案,建立領導聯繫和部門幫扶教育工作的考評制度,建立對市級部門和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機制,並將評估結果作為考核領導幹部政績和部門工作的重要內容。市委、市政府對縣(市、區)目標考核中要有教育工作內容,且應有較大的權重。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大力宣傳教育改革發展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在全社會形成重視、支持民辦教育、職業教育和農村教育的濃厚氛圍和良好風尚。

同志們,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國運興衰,繫於教育。我們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必須從現在做起,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充滿感情地去抓教育,舉全市之力,把教育紮紮實實地搞上去。否則就有可能喪失機遇,甚至會貽誤現代化大業。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教育上去了,就會大有希望。我們相信,有以xx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有各級黨委、政府的盡職盡責,有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有全社會的大力支持,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一定能夠在我市得到落實,把我市教育事業做大做強做優的任務一定能夠完成,我們一定能夠成功地開創教育事業的新局面,教育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巨大作用一定能夠更加深遠地體現出來。

第三篇: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居麗琴

2014年1月18日

(根據錄音整理)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裏召開全市教育工作會議,(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好 範文網)總結過去一年的工作成果,部署新的一年的工作要點。剛才,韓局長已做了一個全面的工作報告,下面我談三個問題。

一、分析基礎——很鼓舞

今年是“十一五”規劃全面實施的最後一年,進入二十一世紀十年來,我們的常州教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現代化。到目前為止,兩市五區都接受了省教育現代化評估驗收,實現了區域的教育基本現代化。第二,全市有61%的中國小達到了省優質中國小標準,就讀率達72%。而在2014年的時候,我們還只有8%的學校達到省優質中國小標準,就讀率僅19%。第三,省級優質職業學校有75%,就讀率超過90%。第四,公辦高中100%成為三星級以上高中。

(二)信息化。2014年起,我市全面啟動教育信息化工程,經連續多年的推動,目前達到江蘇省一級校園網的學校比例為60%,生機比達11︰1,師機比1.4︰1。常州教育網站年點擊率超過500萬人次,最高時的日訪問量達到25萬人次。目前我市數字課程資源的容量達到了1000g,信息化已經滲透到教育、教學、管理等各個領域,涵蓋春暉工程、名師導學等多個方面。

(三)專業化。我市的教師隊伍建設在十年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呈現年輕化、高學歷的態勢。“五級階梯”教師數佔全市教師人數的25%,有的學校已經達到50%以上;全市的名教師工作室有42個;特級教師通過率多來來均為100%;在 “江蘇省首批命名的七位中國小榮譽教授”中,我市邱學華和楊裕前老師榜上有名;在“新中國60年江蘇教育20位最有影響人物”評選中,我市史紹熙和殷雪梅名列其中;在首批 “江蘇50位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評選中,我市申報的5名教育工作者100%通過。這些數字説明我市教師的專業化品質在逐年提升,這是大家多年努力的結果。

(四)滿意率。在江蘇省質檢局對八大行業進行全省範圍的滿意度調查中,常州市的中國小滿意度名列全省第一。

以上四個方面成績是常州教育經歷了“十五”、“十一五”的努力獲得的巨大光榮。我

代表常州市人民政府,也作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對今天到會的全體同志、並通過你們向全市的教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把握時點——很清醒

常州教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績。站在這樣的高起點上,我們應該進一步思考什麼樣的問題?前一階段我參加了市教育局 “教育中長期發展規劃”論證會,分析當前,我們所處的歷史時點是:21世紀開端,“十一五”期末,同時也是規劃“十二五”的關鍵階段。在這樣的時點上,有三個最鮮明的時代特徵:一是生產自動化。20世紀,機器證明,機器的力氣比人的力氣大,很多藍領的工作將由生產的自動化所替代。二是信息自動化。21世紀,科技證明,電腦比人更聰明,網絡傳遞信息的速度超過了人的想象,很多白領的工作由電腦和網絡所替代。三是人力資源國際化。用人的成本越來越低,許多藍領、白領的工作都可以外包給工資更低的人完成。這“三化”使得空間變短了,世界變平了,位置更加相對和交互,單位人、國家人的概念日趨模糊。蘇州的教育中長期改革和發展規劃,用了很大的篇幅勾勒蘇州教育未來發展的國際化、信息化藍圖。我們常州如果不去研究這些問題,不去思考這些問題,那我們的教育總有一天要被時代所淘汰。2014年7月1日起,滬寧城際交通竣工開通,上海到常州車程不到40分鐘,今後上學也不一定非要在本地上。這些新的情況正日益改變着人的生產、生存、思維方式,要求人們改變觀念和作出必要的準備。未來的人才需要由教育完成,並着力培養五種能力:一是語言交際,二是責任感,三是激情與好奇,四是團隊合作,五是快速學習。所有這些新要求,新趨勢,對教育提出了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方面綜合素質培養的種種要求。這些要求絕不是應付考試、用一張考卷就能體現的。需要我們的人才觀、質量觀乃至教育觀都來一場革命:從民族到世界,從封閉到開放,從單一到綜合,從當前到長遠。

三、抓好當前——很緊迫

我認為抓好當前要着力把握好這樣幾個重點。

(一)減負增效(基礎教育的抓手,要真抓實幹)

減負增效一定要做到三個絕不:絕不動搖、絕不懈怠、絕不含糊。平時,家長需要我們交一張減負的答卷;大學聯考時家長需要我們交一張減負不減效的答卷。這兩張答卷同時落到我們的身上,壓力很大。因此,我要求同志們會後必須認真研究三件事情。第一,從減負到研究學生。要研究學生在減負背景下的“學”,要研究學生的發展,要研究適合學生髮展的環境和機制。第二,從減負到研究教師。要研究教師如何教學生學,要研究教師如何當好“導師”,要研究教師自身的學。第三,從減負到研究管理。減負了,教育管理必須作出相應的

調整。要研究課程整合,要研究組織方式的變化,要研究評價改革等等。減負是基礎教育牽一髮動全身的事,把這件事情做好了,常州的基礎教育才可能發生質的革命。

(二)技能為根(職業教育的抓手,要抓緊抓好)

要辦好職業教育,必須研究社會,研究新興的行業。圍繞適應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根據社會的需求設置新的專業。我們必須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使他們具有很強的對未來的適應能力;同時還要要求教師有較高的素質和較強的技能,對高品質的職業教育作出重要的人才保證;牢牢把握“技能為根,素質為上,隊伍為本,就業為魂”的原則做好各項工作。

(三)四級聯動(終身教育的抓手,要循序漸進)

從2014年起,我們要花多年的時間把教育從單純的學校教育向社會教育拓展,不斷強化大教育意識。教育局不是學校教育局,不是基礎教育局。大教育不僅僅是學校教育,也不僅僅是學歷教育,還應關注學前教育,關注成人教育,關注老年教育,關注社會教育。自2014年起,市一級要以市廣播電視大學為龍頭建好社區大學,區一級要辦好社區學院,鄉鎮一級要依託成教中心和其他的文化資源辦好社區教育中心,村(社區)一級要辦好社區學校,這樣四級聯動,循序漸進,完善終身教育體系。我們各類教育資源都應該逐步地、合理地、有機地向社會開放,很多學校的資源都應該納入到終身教育的範疇中來,與老年教育、學前教育、校外教育相結合,與文化、體育、社區建設相結合,以實現人人、時時、處處可學為目標,發揮大教育對社會的服務功能。

(四)謀劃長遠(以制定“十二五”規劃為抓手,要着眼未來)

教育的理想不是一代人就能實現的,我們必須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前人栽樹,為後人造福。我希望市教育局的“十二五規劃”早日出台,轄市區在市教育局規劃的基礎上研究本地區的未來發展規劃。上海市教育中長期發展規劃有三大課題。第一是研究素質教育的基本目標和實施途徑。既有前瞻的思維,也有紮實的舉措。第二是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換言之,從國小到大學如何讓學生形成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德育如何貫穿教育的全過程。第三是研究校外教育體系建構與優化素質教育的社會環境。今天,我也給大家出六大研究主題:一是素質教育的抓手與載體,二是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三是德育的有效性研究,四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落實,五是優秀教師的專業成長軌跡,六是校長的能力建設。

最後強調四件事。第一,要重視網絡環境下的教育和諧問題。首先要給渠道。要給家長、學生、教師提意見的渠道,遇到情況,不能堵,而要疏。其次要有迴應。要在第一時間公開

事實的真相,在一些重大舉措出台之前,要先公告再做,廣泛聽取,認真解釋,努力改進工作。對人民來信來訪要認真對待,能採納的要採納,暫時無條件採納的要解釋。再次要加強教育。要加強對機關、事業單位、學校全體教育工作者的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增強維護集體榮譽的責任感。第二,要重視心理健康指導。每個單位都要把呵護廣大師生的心理健康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要加強對心理健康工作的督導,大力推進全市師生心理健康指導工作。第三,要重視師生的飲食衞生。各級各類學校都要全面檢查校園的飲食衞生制度,一定要把師生的飲食衞生與身體健康放在首位。第四,要重視校舍安全工程。國務院和省政府明確要求提高校舍防震抗震的程度。當前各地區都在進行校舍抗震防震指標的測定工作。希望各地認真抓好鑑定工作,在完成鑑定的基礎上,要做好全市規劃,分輕重緩急,有序地進行整改。這項工作要結合校舍維修、結合現代化工程、結合危舊房改造、結合佈局調整來進行,要有一個綜合的思考,不要零敲碎打,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盤點過去,我們認為常州教育有基礎、有影響,展望未來,我們感到有動力、有挑戰。我衷心希望在座的同志們在有新趨勢、新任務、新要求的時點上,全面完成“十一五”的各項任務目標,為謀劃“十二五”以及更長遠的未來,共同作出我們教育人一份新的貢獻!

第四篇: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這次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快建設教育強市,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為我市實現“兩個率先”、力爭“兩個提前”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剛才,市教育局局長作了重要講話,對我市教育改革和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接下來,市長倪士俊同志還要對建設教育強市作出具體部署,希望大家認真抓好貫徹落實。這裏,我根據市委常委會討論的精神,簡要講六點意見。

一、建設教育強市,統一認識是前提

建設教育強市是市委、市政府着眼全局、放眼未來的一項戰略部署,也是順應民意、惠及羣眾的一項民心工程。全市各級黨政組織都要從實踐“三個代表”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一是工作有基礎。應當充分肯定,“九五”以來的這十年,是經濟社會發展較快較好的時期,也是教育事業發展較快較好的時期。全市教育改革逐步深化,投入不斷加大,質量不斷提高,經濟社會效益得到增強。義務教育成果進一步鞏固,高中階段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發展進一步加快。特別是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統一考試,我市有7

項指標在揚州各縣(市、區)名列榜首。教育發展取得的顯著成績,是全市廣大人民羣眾重視教育的傳統美德、各級黨委政府重視教育優先發展、全體教育工作者矢志改革創新的共同結晶。這正是我們建設教育強市的基礎所在、依據所在、信心所在。

二是發展有要求。教育是國之大計,在整個國民經濟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興則百業旺、教育強則發展快,教育的發展水平,體現了後勁,決定着未來。在教育上搶到的機遇是最大的機遇,贏得的發展是最具價值的發展,同樣,產生的失誤也會是最根本的失誤。我市在加快“兩個率先”、力爭“兩個提前”的奮鬥進程中,既要充分發揮物質資源方面的優勢,更要重視依靠人才資源,彰顯教育和科技優勢,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加快“兩個率先”、力爭“兩個提前”,首先是教育要率先發展、提前發展。

三是羣眾有願望。教育是民生之本,直接關係到人民羣眾的切身利益和長遠利益。老百姓都深深懂得,掌握知識就能改變命運,學到技能就能創業致富。當前我市教育的基本矛盾仍然是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矛盾,人民羣眾反應強烈的教育公平、教育投入、教育收費、教學質量、應試教育等問題,其根源還是教育的發展不夠充分、不夠豐富,無法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勞動力素質和各方面專門人才的需求,無法滿足人民羣眾享受更多更好教育的追求。因此,我們要把加快教育事業發展,努力為全市青少年提供充足的、優質的、不同層次的受教育機會,作為發展的首要戰略方針,作為我們執政為民的基本任務,把教育普及率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核心指標,讓每一個家庭的子女都享有受教育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不因貧失去學習機會,讓每一個人都有接受多樣化、多種途徑的繼續教育的機會。

二、建設教育強市,深化改革是動力

改革是教育發展的根本動力。教育的發展,主要得益於改革。如果我們前些年按部就班、因循守舊,就不會有今天教育發展的好形勢;如果我們現在患得患失、舉步不前,也必然會貽誤教育加快發展的難得時機。進一步深化改革,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轉換體制、活化機制為重點,不斷增強教育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解放思想。就是要以全新的理念和視野看待教育事業,不僅要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的公益功能,也要重視教育的生產力特徵和社會生產功能;不僅要將教育發展視作政府的責任,也要重視社會、家庭在教育發展中的重要影響;不僅要重視公有制教育的骨幹作用,也要重視非公有制教育的巨大潛能;不僅要重視教育對於培養優秀人才的特殊意義,更要高度重視教育對於提高全民素質、幫助廣大勞動者增長勞動技能的普遍意義。全市上下要繼續高舉教育改革的旗幟,讓一切有利於發展教育的思想充分活躍起來,把一切有利於發展教育的資源充分釋放出來,使一切有利於發展教育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出來,大力解放和發展教育生產力,以造福社會,滿足人民。

轉換體制。就是對義務教育,堅持以政府舉辦為主、社會力量辦學為輔;對非義務教育,實行更加靈活、開放、多樣的辦學體制,按照存量不減、增量放開的原則,實行“兩保證、兩鼓勵”,即保證公辦教育包括優質教育的既有規模,保證所有學生都有學可上、上得起學,鼓勵優質學校採取多種形式放大優質教育資源,鼓勵富裕家庭為教育投資、花錢,獲得新的教育機會,讓更多的羣眾享受教育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成果。我們要把民辦教育納入全市教育發展總體規劃,強化政策扶持,培育樹立典型,依法加強管理,引導健康發展,努力形成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互相促進、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活化機制。就是要進一步深化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全面推行教職工全員聘用制,依法實施教師資格制度,嚴把教師“進口”關,加大超編教師分流力度,做到凡進必考、競爭上崗、擇優錄用。在普通中國小和職業學校全面推行校長聘任制和校長負責制,建立公開選拔、競爭上崗、擇優聘任的校長選拔任用機制,健全校長考核、培訓、激勵、監督、流動等制度。建立完善的崗位責任制和結構工資制,形成重能力、重實績、重貢獻的激勵機制,使分配向關鍵崗位和優秀教師傾斜,做到勞者有所得、能者有其位、優者有所獎。

三、建設教育強市,培養人才是目標

建設教育強市,目標決不是僅僅為高等院校輸送更多的生源,更重要的是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一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創新人才。因此,我市的教育發展要圍繞適應社會多樣化的人才需要、家庭多樣化的教育需求、學生多樣化的人生目標,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積極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形成不拘一格、人才輩出的生動局面。

要積極實施素質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把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糾正單純以分數或升學率衡量教育質量的傾向。學校要把品德、智力、知識、能力統一納入學生評價體系,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特長,教育和引導學生全面發展。要充分發揮學校的主渠道作用和家庭社區的特殊作用,大力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建設教育強市,做大做優做強職業教育,既是題中應有之義,更是特色所在。要以更加開放的思路、更加靈活的政策,興辦職教事業、發展職教產業,打破地區、部門、行業和所有制界限,進一步加大職教資源整合,切實解決好投入不足與資源閒置的矛盾,使職業教育資源更加集中、專業更加合理、效益更加明顯。市職業教育集團要儘快進入實質性運轉,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使職業教育與我市的產業發展相銜接、與市場需要相適應、與勞動就業相結合,發展“訂單教育”,打造品牌,擴張規模,提升層次,放大優勢。

要注重強化終身教育。大力發展繼續教育,進一步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廣大羣眾的科學文化素質,不斷增強他們適應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加快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以創建學習型城市為目標,弘揚文明新風,建設書香城市,使學習社會化、學習終身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素質的普遍提高。

四、建設教育強市,加大投入是保障

優先發展教育,必須優先投入教育。各級政府首當其衝、責無旁貸,同樣,社會各方義不容辭,共同保障。要加大政府投入。市、鎮兩級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財政的要求,依法加大投入,保住保好義務教育的底線,完善教育投入的優先增長機制,保證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生均教育費用逐步增長、教師工資和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每年預算執行結果要實現預算內教育經費撥款增幅高於財政性開支增幅。在今年七月份已經基本實現教師工資由市財政統一發放的基礎上,力爭今年底解決教師的醫保問題。從明年開始,每兩年給全市在職教師作一次免費體檢。要實施扶貧助學工程,建立政府主導、學校聯動、社會參與的貧困學生教育救助機制,逐步降低低收入家庭教育開支佔家庭支出的比重,逐步減輕普通家庭特別是困難家庭的教育負擔。要突出多元投入。目前我市財政支付能力仍相對較弱,完全依靠政府無法支撐教育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增加教育經費,還要向新體制、新機制要錢,在政府增資的基礎上,走吸引民資、利用外資、家庭出資的路子。引導高收入家庭優先投資教育,發揚重視下一代教育的優秀傳統,鼓勵暫時推遲享受型消費,重點保證教育消費,為先富起來的家庭子女提供接受高質量教育的通道。引導外資、民資、服務業優先興辦和發展教育產業,放寬民資、外資的准入政策,動員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公民個人捐資助學、出資辦學,積極開拓教育服務、科技開發等途徑籌措教育經費。

要堅持有效投入。強化教育經費使用的監督和管理,大力推進各類學校的校務公開、財務公開,實施招投標制度,嚴肅查處各類違紀違法行為,管好教育資金,提高使用效益。要根據區劃調整後的新情況,進一步統籌規劃,合理佈局,整合資源,盤活存量,確保集約投入、集中投入、有效投入。切實防止好高騖遠和脱離實際,堅決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不搞表面風光的硬件建設,確保不發生新增政府債務,努力降低和逐步消除教育歷史債務,將有限的經費用在刀刃上、用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上。

五、建設教育強市,隊伍建設是根本

建設一支思想政治過硬、業務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是加快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大計。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書者必先強己,育人者必先律己。廣大教育工作者要始終以良好的形象為人師表,以踏實的工作教書育人,真正擔負起傳播知識、倡導文明、塑造靈魂的神聖使命。

各鎮黨委政府、教育部門、各類學校要大力加強學校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加強校長隊伍建設和領導班子建設,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推進學校黨風廉政建設,以優良的黨風帶行風,正校風。與此同時,要高度重視培養骨幹教師,穩定農村教師隊伍,努力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精幹高效的師資隊伍。要讓教師在能力上與時俱進。完善教師教育體系,改革教師教育模式,強化教師繼續教育,構建職前職後教育相互溝通、學歷與非學歷教育並舉、有利於教師專業發展和終身學習的現代教師教育體系。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堅持把師德教育擺在教師隊伍建設的突出位置,大力宣傳先進典型,建立和完善職業道德評價、考核、獎懲機制,不斷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要讓教師在權益上得到保障。採取多種措施,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地位,在政治上關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體貼,努力為教師排憂解難。要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引導全市上下尊重教師、尊重人才,為廣大教師提高教學質量、開展科研創新活動提供便利條件。要讓教師中的優秀人才脱穎而出。大力推進名校、名師、名校長建設工程,制訂和實施優秀人才培養扶植計劃,為優秀人才提供成長的機會,創設展示的舞台,從而形成拔尖人才引得進、優秀人才留得住、潛在人才冒得出的全新機制,形成名師名校長、骨幹教師、合格教師的合理結構和人才梯隊。

六、建設教育強市,加強領導是關鍵

建設教育強市,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是一項重大戰略舉措,必須切實加強領導,充分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形成舉市一致的整體合力。

強化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認真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方針,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財力推動教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確保教育強市建設的任務落到實處。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負總責、親自抓,分管負責同志要高度負責具體抓,堅持定期研究教育工作的辦公制度和實現教育優先發展的責任制度,經常深入學校,調查研究,指導工作,協調各方,多辦實事。市建設教育強市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要着眼全局,研究重大問題,做好建設教育強市的計劃、實施、督查等工作。各鎮也要建立相應的組織,咬定目標,狠抓落實。優化環境。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要做教育工作的積極倡導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動員引導全社會重視、關心、支持教育事業。教育部門要加強作風建設,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切實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組織、宣傳、發展改革、財政、人事、公安、科技、勞動保障、國土資源、建設、税務、物價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熱情服務,全力支持,形成推動教育優先發展、加快發展的強大合力。

硬化考核。從今年起,市委、市政府將把教育工作的實績列入各鎮的年度目標考核內容,採取鎮級自查與市級督查相結合的辦法,建立教育工作的督導評估和考核制度。各鎮黨委政府、各相關部門也要切實把教育工作作為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的重要考核內容,明確目標,強化考核,經常督促,落實責任。

同志們,建設教育強市,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事關全市經濟社會大局,事關全市人民切身利益。我們相信,只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紮實工作,的教育事業就一定會更加輝煌,就一定能夠為建設繁榮文明和諧的新做出更大的貢獻。

第五篇: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這次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回顧總結2014年的教育工作,表彰獎勵教育工作先進市(區),研究部署2014年的各項工作。會議結束前曹玉梅副市長還將作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貫徹執行。下面我先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肯定去年全市教育工作所取得的顯著成績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堅持圍繞區域教育現代化創建這個中心,突出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和素質教育兩個重點,完善現代全民教育、擴大優質教育、建成終身教育三大體系的總體工作思路,深化改革,奮力開拓,全面實現了“九大工作目標”,推動泰州教育躍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一是教育現代化穩步推進。各市(區)高度重視,攻堅克難,教育現代化水平迅速提升。首批申報的姜堰市、海陵區順利通過教育現代化建設水平省級現場考察評估。其他市(區)按照既定目標紮實推進創建工作。召開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推進會,出台泰州市教育信息化三年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開通教育城域網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網絡平台,實施教育城域網專網建設工程,全面啟動數字化校園建設。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簽訂了教育合作協議,啟動高中階段學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省泰州中學、省靖江中學成為首批中外合作辦學學校。全市5所職教中心校與韓國驪州大學簽訂了國際教育合作項目協議書,並開展師生互訪交流活動。全市來泰就讀留學生數量逐年上升。

三是素質教育實施水平不斷提高。認真落實省“五嚴”規定,召開全市規範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工作推進會,組織實施執行省“五嚴”規定的專項督導和隨機督查,全市無一所學校被省教育廳通報。出台《關於在義務教育階段建立減負長效監督機制的通知》,深入推進減負增效提質工程。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模式轉變,着力打造有效課堂。召開全市普通高中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和城區主體參與課堂教學模式推進會,引導學校致力課堂教學改革,全市湧現出了一批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改革的示範學校。深入推進陽光體育運動,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得到落實。加強中國小藝術教育,在全省率先實施京劇進中國小課堂工作。積極推進校本課程和校本教材建設,建成6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示範基地。創設一系列德育工作新載體,強化對青少年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成功承辦首屆全國中國小生“中華誦”夏令營活動,姜堰市、興化市順利通過三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省級評估,全市城市語言文字工作全面達標。

七是學校黨建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着力推進“大黨建”管理體制創新,出台《關於進一步推進農村中國小黨建工作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在全市有效推行了“條塊結合、雙重管理”的農村中國小黨建管理模式。着力推進“規範化”制度創新,修訂21項學校黨建工作制度,印發全市中國小黨組織參照執行。及時出台《關於加強民辦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指導各地提高民辦學校黨組織覆蓋率。着力推進黨建品牌載體創新,深入開展了“三爭三創三滿意”系列活動,充分發揮黨員教師模範帶頭作用,被省委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推廣。省委教育工委在泰州召開現場會,推廣泰州的學校黨建經驗。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市的教育改革與發展還存在着一些矛盾與問題,主要表現在:全市教育均衡發展的步伐仍需進一步加快,農村教育仍較薄弱;推進素質教育的力度仍需進一步加大,教育管理水平亟待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與結構須進一步優化;教育行風建設的任務仍然艱鉅,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後工作中認真對待和研究,切實加以解決。

本站範文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nghuazhici/lingdaojiang/yy15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