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篇一

學習目標:

1.初步瞭解議論文的基本結構,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2.聯繫上下文推想重點詞句的意思

3.揣摩文章表達順序,學習用具體事例説明道理的寫法

4.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培養科學精神

學習重點:聯繫上下文推想重點詞句的意思初步瞭解議論文基本結構,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學習難點:揣摩文章表達順序,學習用具體事例説明道理的寫法

教學流程:

一、回顧內容,初識文體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對真理會有全新的認識

2.拿出課前做的課文結構圖,自己讀讀

3.指名説

4.根據結構圖,能看出作者的寫作思路嗎?(提出觀點—證明觀點—總結觀點)

5.像這樣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看法的文體,就是議論文根據議論文的結構,試着用簡潔的語言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小結:抓住議論文的基本結構,可以幫助我們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初識論證,學習寫法

(一)讀思結合,初探真理

1.作者一開始就提出這樣一個觀點“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談談你心目中的真理

2.真理就是指真實的道理,被實踐檢驗、證實是正確的課文中談到了哪些真理呢?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把有關的重點詞句勾畫下來並在旁邊適當批註

3.學生交流

(1)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2)定理、定律、學説

(3)1962年,他發表了論文,認為這種漩渦與地球的自轉有關,如果地球停止旋轉,就不會產生這種漩渦他認為,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時針方向旋轉;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渦將朝順時針方向旋轉;而在赤道,則不會形成漩渦

(4)大部分花草受酸或鹼的作用都會改變顏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顯,它遇酸變成紅色,遇鹼變成藍色

(5)當睡覺的人眼珠轉動時,他確實正在做夢

4.小結過渡:這麼説,真理有科學的定理、定律、學説,也有觀點等等確實是一個值得研討的問題

(二)細讀揣摩,論證真理

1.怎樣論證“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呢?”作者主要列舉了三個事例進行論證,默讀第三、四、五自然段,把特別引起自己思考的語句,勾畫下來,批註自己的感受

2.請大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發現,討論存在的疑問

指名交流

謝皮羅首先發現問題,接着研究問題最後解決問題(讀讀課文)

……

關注細小的平常事中發現問題(司空見慣)不斷髮問、不斷探索——追根求源(打破沙鍋問到底;發現了真理——真理就是這樣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3.用哪三個詞語最能夠概括每個事例的發現過程?

(發現問題反覆實驗得出結論;或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得出結論)

4.哪些句子最能體現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出示)

謝皮羅緊緊抓住這個問號不放,進行了反覆的試驗和研究這一奇怪的現象以及一連串的問題,促使波義爾進行了許多試驗

於是,帶着一連串的疑問,他以兒子、妻子、鄰居為實驗對象,進行了反覆的觀察實驗

(1)自己讀讀,哪些詞語引起了你的思考?

(2)交流(緊緊抓住、反覆、一連串問號、許多試驗)

5.自己讀讀,再看作者為什麼要用這三個事例?

6.可以用文中的哪些詞語概括?(司空見慣、追根求源、見微知著、鍥而不捨)

小結:這三個事例完全符合科學發現的一般規律:內容相近、寫法相同,有理有據地充分論證了真理怎樣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又論證了“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正確性

7.這樣的共同點,不只三個事例,還有許許多多,課文進行了高度概括,自己讀一讀

(出示文段:)

縱觀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學説的發現者、創立者,差不多都善於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中看出問題,不斷髮問,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求源,最後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

(1)引讀“謝皮羅發現真理,是因為——

(2)千百年來,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請你舉出一個事例進行論證

8.現在你明白作者是怎麼證明“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了嗎?

小結:根據發現真理本身的規律和過程,作者選取的材料非常典型,文章的段落與段落之間,句子與句子的論證也非常嚴密,這就充分論證了作者的觀點——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三)得出結論,深化真理

1.為什麼作者要告訴我們“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呢?他要告訴我們什麼呢?自讀7、8自然段

2.交流:真理不神祕、不遙遠(不難);不能憑空產生,不是坐等而來的(不易);需要有所準備、獨立思考、鍥而不捨

3.真理的獲取並不難,也不容易,探索真理既有艱辛,更有樂趣正如科學巨匠們所説——引讀(名人名言)

4.科學巨匠們的至理名言,無不讓我們感到人們正是有了這種不懈追求的科學精神,這個世界才如此輝煌

三、總結遷移,激勵探索

1.如果説,詩歌浪漫奔放,散文綿長悠遠,議論文絲絲入扣的論證則讓我們感受到了思維的力量、邏輯的力量!

2.請選擇大家敢興趣的話題,按照“提出觀點,選擇具體事例證明觀點,最後進行總結”的結構説説你寫議論文的思路

3.國小生涯即將結束,進入中學以後我們會接觸更多的議論文期待同學們會有更大的收穫!

板書: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提出觀點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證明觀點謝皮羅發現洗澡水的漩渦與地球自轉有關

波義耳發現大部分花草受酸或鹼的作用都會改變顏色

奧地利醫生髮現睡覺時眼珠轉動與做夢有關

總結觀點發現真理並不神祕也不容易

教學反思:

課文主要用事實論述了只要善於觀察,不斷髮問,不斷解決疑問,鍥而不捨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真理。教學重、難點是能從具體事例中正確理解“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含義,並學習課文的寫法,用具體事實説明一個觀點。教學這篇課文,我力求讓學生自主學習,並通過閲讀分享,讓學生達到因學文而心有所動。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把學習的過程還給學生,把説話的舞台讓給學生。我始終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給學生充分自讀自悟的時間,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圈畫、思考、彙報、朗讀、表達。讓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語文課堂上有所收穫。

我在最初備課時打算讓學生通過學習三個事例,從中解答“科學家在這些事件中,提出了什麼問題?”“最後得出了什麼真理?”和“他們又是怎樣從‘問號’找到‘真理’的?”但想到這些問題都能在課文中輕易找到答案,學生學習的興趣可能不濃,課堂氣氛會比較沉悶,即使學生讀懂了事例明白了道理,但對見微知著、獨立思考、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的體會也只會浮於表層,不夠深刻。經過一番思考,我決定嘗試從整體入手的教學方法,不要對三個事例進行逐一的講解,而是先扶着學第一個事例,然後將三個事例放到一起,讓學生仔細讀一讀三個事例並關注文字描述的每個細節,發現事例中的相同點,在具體的語境中讓學生感悟重點詞在句子中的含義。抓住“敏鋭地注意”“敏感地意識到”“百思不得其解”以及“反覆的研究和實驗”“許多實驗”“反覆的觀察實驗”等詞句,並三次回扣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使學生在反覆地誦讀中體會和領悟到“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深刻含義,感受和感悟到見微知著、獨立思考、鍥而不捨、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通過多種形式地朗讀、感悟讓學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閲讀體驗。在此基礎上再讀課題,讀出自己的感受,此時,學生對課題、對課文的認識也得到了昇華。

檢查自學情況。 篇二

1、檢查對課文內容的瞭解。

提問:

課文裏講了哪幾個人物?(麻省理工大學教授謝皮羅、英國化學家波義耳、奧地利醫生)課文寫了幾個事例?(三個)

你認為這篇課文的體裁是屬於哪一類?(説理性文章或者議論文)

2、檢查朗讀。指名四個學生分別來讀第一二、和第六、第七、第八自然段。

3、檢查詞語。教師出示詞語。

先讓學生自己讀讀詞語,想想哪幾個詞語比較難理解;指明朗讀詞語;重點理解一些詞語;齊讀詞語。

重點學習詞語:誕生司空見慣追根求源機械洗澡逆時針無獨有偶玫瑰見微知著領域

司空見慣:意思(看得多了,不以為奇),近義詞(習以為常、屢見不鮮),反義詞(絕無僅有、鳳毛麟角)。書上司空見慣的現象指哪些現象?司空見慣還可以跟哪些詞語搭配?(司空見慣的事情)

追根求源:意思(追溯事物發生的根源),近義詞(刨根問底、追本溯源)

機械:械是形聲字,用械組詞。

逆時針:給逆組詞。

無獨有偶:意思(某種少見的情況,偏有類似的出現,配成一對兒),舉例。

見微知著:微、著的意思(隱約、明顯),意思(見到事物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

領域:用域組詞。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課後習題 篇三

學習目標

1.學會“澡、械”等5個生字,正確書寫“誕生、洗澡、漩渦、花圃、逆時針、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鍥而不捨”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三個關於科學發現的三個故事在寫法上和內容上的相同點。

4.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引導學生認識到到凡事多問幾個為什麼的重要性。

5.體會本文語言生動、準確的特色,學習用事實説明道理的寫法。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與本文事例相關的圖片或錄像資料,生字、新詞、重點語句的課件。

2.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閲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有很多同學特別崇拜科學家,能説一説你最崇拜的科學家是誰嗎?

2.你們知道科學家們主要依靠什麼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嗎?(學生自由發言,如:善於思考、勤奮刻苦、鍥而不捨等等。)

3.教師小結:縱觀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學説的發現者、創立者,差不多都是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看出問題,不斷髮問,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溯源,最後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説過這樣一句話: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板書課題)

4.誰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學生自由發言。)下面我們來共同學習第20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相信同學們學過課文,對這句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學們打開書,自讀課文,要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詞語:

誕生 縱觀 漩渦 敏鋭 追根求源 見微知著 鍥而不捨

洗澡 花圃 推理 逆時針 司空見慣 無獨有偶 打破砂鍋問到底

(1)指名讀詞語。

(2)齊讀一遍。

3、好!同學們再讀課文,看課文講了哪三個故事?分別是什麼?

學生自由回答:

謝皮羅教授從洗澡水的漩渦中發現問題,通過反覆的試驗和研究,發現水漩渦的旋轉方向和地球的自轉有關。

化學家波義耳偶然發現鹽酸會使花瓣變紅,繼而進行了許多試驗,終於發現了酸鹼試紙。

奧地利醫生從兒子做夢時眼球轉動這個現象,經過反覆觀察和分析,推斷出凡睡者眼球轉動時都表示在做夢。

三、細讀課文,找出規律。

1、這三個同學説的很對!這三個故事是多麼有趣的生活現象啊!現在再請同學們仔細讀讀三個故事,看看這三個故事的介紹和內容,有什麼相同點?可以在課文中畫一畫。

(學生邊讀書邊思考)

2、我看到有許多同學在書做了圈畫,有的還做了批註。很會學習。

3、現在請同學們在四人小組裏交流交流自己的發現,討論存在的疑問。

(四人小組交流)

4、現在請同學説説交流後自己的認識。

三個故事都是講生活中的偶然發現的問題;

三個故事都是講科學家發現和發明的故事;

三個故事都是説明“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5、大家講的很好。有沒有人能把三個故事間的相同點分析透徹些?

三個故事中提到的科學家發現和發明的過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發現問題,不斷地追問;再進行反覆的研究和試驗;最後解決了問題,得出了結論。

6、你真棒!課文讀的很仔細,分析的也很有道理。書上有一段話和你説的意思是一樣的,同學們看看是哪一段啊?

(第二自然段)

投影(第二自然段)

7、齊讀第二段

8、是啊,“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發現問題、追根求源,最後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這也是課文中的哪句話的意思?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9、一起讀這句話!

10、這裏的“?”“!”各指的是什麼?作者這樣表達有什麼好處?

?的含義是:看出問題,不斷髮問、追根求源。

!含義是:不斷解決疑問,找到真理。

11、科學,能從生活的細小現象中找出真理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你還能舉出一個嗎?

魯班上山,手被植物葉劃傷,後來發明了鋸。

牛頓在樹下,被蘋果砸了頭,後來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雷達、風車……

12、這麼多的事例説明了科學並不神祕,真理並不遙遠。但是真理的發現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是什麼呀?

只要你見微知著,善於發問並不斷探索,那麼,當你解答了若干個問號之後,就能發現真理。

13、這也是説課文中的那句話————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三、迴歸整體,總結收穫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穫?

知道了科學發現的一般規律: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知道了文章思路:開頭提出自己的觀點,再用三個具體事例來説明這個觀點是正確的,最後再來闡述開頭的觀點。

科學發現的“偶然機遇”只能給有準備的人,而不會給任何一個懶漢,希望同學們也做一個“有科學準備的人”。

四、鞏固提高,隨文練筆

仿照課文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實説明一個觀點。比如“功夫不負有心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快速默讀課文。 篇四

1、課文講了一個什麼道理?用波浪線畫出相關的句子。

2、課文舉了哪幾個事例?

檢查

1、指名説課文講了一個什麼道理?朗讀第一自然段。

2、課文舉了幾個事例?舉這幾個事例目的是什麼?(為了用事例説明這個道理。)

3、找出課文中寫這三個事例的內容。(3、4、5自然段)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篇五

一、細讀課文,交流感悟

師:這節課,我們接着來學習《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作者在文章開始給我們提出了什麼觀點?

生: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板書: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師:為了説明這個觀點,作者舉了哪幾個例子?

生:洗澡水的漩渦方向總是朝逆時針方向旋轉;紫羅蘭濺上鹽酸的花瓣會變紅;奧地利醫生髮現人睡覺時眼珠會轉動。

師:很好,哪位同學能更詳細具體地説一下?

生:具體寫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謝皮羅發現洗澡水的漩渦方向與地球自轉有關;第二件事是波義耳發現石蕊地衣遇酸會變紅、遇鹼會變藍;第三件事是奧地利醫生髮現人睡覺時眼珠轉動是正在做夢。

師:大家仔細讀讀這三個事例,看看三段話在寫法上、內容上有什麼相同點?可以在課文中畫一畫,做一做批註。

(學生讀課文,思考。)

生:我發現這三個事例都是在説明“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生:這三個事例講的都是科學家發現和發明的故事。

生:這三個事例講的都是在生活中偶然發現的問題。

生:事例中提到的科學家發現和發明的過程是相同的,都是偶然發現問題,不斷地追問;再進行發覆的研究和實驗;最後解決了問題,得出了結論。

師:分析得很有道理,我們一起來看這一段話。

縱觀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學説的發現者、創立者,差不多都善於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看出問題,不斷髮問,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求源,最後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

學生齊讀句子。

師:是啊,“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發現問題、追根求源,最後把‘?’拉直變成“!”,找到真理。”換言之——

生: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師:請同學們再讀句子,想一想:這裏的“?”指的是什麼?“!”指的是什麼?作者這樣表述有什麼好處?

生:“?”指的是在生活中發現的現象,不斷的發問;“!”指的是最後找到的真理。

師:誰還能談談自己的理解?

生:“?”指的是在生活中發現的現象,不斷的發問;“!”指的是通過探索,解決了問題,發現了真理。

師:科學史上,能從生活的細小現象中找到真理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例子?

生: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通過著名的風箏試驗,發明避雷針,現在的高層建築頂端都裝有避雷針,它將電流引向自身,並使它安全泄入大地來保護建築物的安全。

生:赫農王讓金匠替他做了一頂純金的王冠,做好後,國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摻了銀子,但這頂金冠確與當初交給金匠的純金一樣重,到底工匠有沒有搗鬼呢?既想檢驗真假,又不能破壞王冠,這個問題不僅難倒了國王,也使諸大臣們面面相覷。後來,國王將它交給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出很多方法,但都失敗了。有一天,他去澡堂洗澡,他一邊坐進澡盆裏,一邊看到水往外溢,同時感到身體被輕輕拖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跳出澡盆,連衣服都顧不得穿就直向王宮奔去,一路大聲喊着“尤里卡”,“尤里卡”,原來他想到,如果王冠放入水中後,排出的水量不等於同等重量的金子排出的水量,那肯定是摻了別的金屬。這就是有名的浮力定律,既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於物體所排出液體的重量。後來,該定律就被命名為阿基米德定律。

生:1875年6月2日,貝爾和他的助手分別在兩個房間裏試驗多功能電報機,一個偶然的故事啟發了貝爾,華生房間裏的電報上有一個彈簧粘到磁鐵上了,華生拉開彈簧時,彈簧發生了振動,發出了聲音,振動從一個房間傳到了另一個房間,貝爾的思路大開,成了電話的專利人。

生:蚯蚓在美國東海岸有,在歐洲西海岸同緯度地區也有,而在美國西海岸卻沒有。魏格納從蚯蚓的分佈,推理出了歐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本來是連在一起的,後來裂開了,分為兩個洲。

師:人類根據蜻蜓的翅膀發明了飛機,根據蝙蝠的嘴和雷達,根據鯨魚的外形發明了輪船,根據青蛙的眼睛發明了“電子蛙眼”。由令人討厭的蒼蠅,仿製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裏,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這麼多的事例説明了科學並不神祕,真理並不遙遠。但是要想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成就,前提條件是——?

生:只要你見微知著,善於發問並不斷探索,那麼,當你解答了若干個問號之後,就能發現真理。

師:這也是説課文中的哪句話?

生: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師:你現在明白“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了嗎?

生:要敏鋭地發現問題,堅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決問題。

師:對,只有敏鋭地發現問題,堅持不懈地思考,才能深入地解決問題,正像華羅庚説的:

出示:科學的靈感,決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如果説,科學領域的發現有什麼偶然的機遇的話,那麼這種“偶然的機遇”只能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給那些善於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捨精神的人。

生齊讀句子。

師:請談一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生:看來要想發現問題,有所成就,首先得練就一雙鋭利的眼睛,善於觀察到生活中的細枝末節,能見微知著。

生:我們要做一個善於發現、善於獨立思考的人。

生:科學雖然離我們並不遙遠,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科學家,要不斷思索,才有可能找到靈感。

二、再讀課文,感悟寫法

師:請同學們再次默讀全文,想一想:這篇課文跟我們以前學過的課文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生:先提出觀點,再列舉事例證明。

師:這樣的文章叫論説文,也叫議論文。我們曾經學習類似體裁的文章是什麼?

生:《為人民服務

師:這兩篇雖都是議論文,但寫法也有不同。本課通過列舉事例説明,以後我們寫議論文也可採用這樣的方法。

三、拓展閲讀,隨文練筆

師:下面我們再來閲讀一篇論説文,看一看這篇文章作者要闡述的觀點是什麼?

敞開心扉

不要讓你的心靈總是戒備森嚴,拆除牆壁迎接陽光,那就連冬天也是暖融融的。

一個人種了一棵桃樹,果實成熟了,他摘了下來,把它送給鄰居品嚐。一個經商的鄰居吃了,一定要付給他錢。婦女和孩子都不要,還用一種令人不舒服的警惕目光看着他。惟獨一位老人收下了他的桃子,還感激地對他説:“謝謝”。他很高興,因為他終於找到了一個懂得吃桃子的人。看了這個故事,你一定覺得很可笑。可是再想想,人與人之間何嘗不是如此呢?現在我們身邊多的是爾虞我詐,勾心鬥角。雖説是“防人之心不可無”,但許多時候,別人向你展現的是心靈的閃光,人性的善良,是愛的陽光。有這麼一個故事:兄弟倆住在閣樓上,由於年深日久,閣樓十分陰暗。他們看見外面的陽光掃進來的“好主意”。雖然他們很用心地把外面的陽光掃到簸箕裏,可陽光一到閣樓上又消失了。他們沒有放棄,可一切都是徒勞。這使他們困惑不已。正在廚房裏忙碌的母親看見他們奇怪的舉動,問道:“你們在做什麼?”他們回答説:“房間太暗了,我們要掃點陽光進來。”母親笑道:“只要把窗户打開,陽光自然會進來,何必去掃呢?”如果只是刻意地去等待,期望他人給予你温情,那麼你永遠難以獲得那絲温暖。事實上,只要將自己封閉的心門打開,首先付出一些愛,給予他人一些温暖,那麼你就同樣獲得了温暖,得到了那一絲陽光。

只要你將自己的心扉敞開,就能夠感受到世間的温情。在你抱怨這個世界如此冷漠的時候,你是否想過,你覺得世界冷漠,很大程度是因為你封閉自己的心,拒絕感受人間温情呢?

師:這篇文章作者要説明的觀點是什麼?

生:只要你將自己的心扉敞開,就能夠感受到世間的温情。

師:我們已經學了兩篇議論文,又聽讀了一篇論説文,下面我們親自嘗試寫一篇論説文。

師:這次寫作很簡單,請同學們仿照課文《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寫法寫一段話,要求:用具體事實來説明一個觀點。觀點可以從以下方面選擇:“功夫不負有心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失敗乃成功之母”“一份耕耘一份收穫”……

板書: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善於思考 善於發問 不斷探索——找到真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4omly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