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文成公主進藏》 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文成公主進藏》 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文成公主進藏》 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文成公主進藏教學設計 篇一

【教材解析】

《文成公主進藏》是一片略讀課文。故事首先講述了文成公主進藏的原因──吐蕃年輕首領松贊干布愛慕漂亮又聰明的文成公主,派使臣到唐朝求婚,而智慧的使臣順利通過了唐皇的考驗,求親成功;接着重點講述了文成公主進藏途中的一系列故事──搭橋、鋪路、遇到惡烏鴉和神鳥天鵝、移山等;最後點明瞭文成公主進藏的不朽功績。文章語言生動,敍述張弛有度,扣人心絃,極富傳奇色彩和浪漫主義風格。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讀讀記記“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斷定、豌豆、耕種、技藝、沼澤地”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文成公主的功績,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體會文成公主進藏故事的美妙與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練習簡單地講述故事。

【教學建議】

1、這篇課文,故事性強,語言淺顯易懂,很適合學生自讀。因此應放手讓學生自己讀。先讀懂閲讀提示,把握閲讀要求;然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大體瞭解課文內容;再理清課文的敍述順序:允婚—進藏—給西藏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藝;重點指導學生朗讀進藏部分,清晰進藏的過程,讀出故事的神奇。

2、在學生熟讀課文之後,組織學生交流讀書的體會,進一步感受民間故事語言的魅力。

3、要安排充裕的時間讓學生練習講述故事,積累語言。

4、學完課文,可請學生交流自己讀過的民間傳説故事,推薦讀不同版本的“文成公主進藏”故事或其他民間故事。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在唐朝,為了邊塞安定和平,不再連年征戰,朝廷採用和親的政策。先後就有19位公主為和親嫁給吐蕃、契丹、吐谷渾、回訖等邊塞小國的國王或王子。這些公主當中,最聞名於後世的當屬嫁到吐蕃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她為漢藏兩族人民的友好和藏族經濟文化發展做出了貢獻。直到現在,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達拉宮,還供奉着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文成公主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得很廣泛。在老百姓的口口相傳中,這個真實的故事增加了許多神祕的色彩。那麼,在老百姓的眼裏,文成公主是個怎樣的人呢?

二、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熟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認讀生字生詞,藉助工具書理解詞語。

3、邊讀邊思考,把對文成公主的'印象批註在有關句子和段落旁。

三、圍繞“百姓眼中的文成公主”這一話題交流讀書感受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交流,但不一定按此順序):

1、漂亮又聰明出了名的公主:

(第一自然段能體會得到)

2、皇帝疼愛的女兒:

(第二至四自然段可以體會得到)

3、具有神奇的力量和本領,什麼也難不倒她:

(第五至十三自然段可以體會到)

4、非常重感情:

(第十、十一自然段可以體會到)

5、給西藏帶來了許多好處:

(最後一個自然段可以體會到)

四、練習簡要講述這個故事

1、導語激趣:

這個故事充滿了神奇色彩,很受人們的歡迎。請你把故事簡單講給父母聽,你想怎麼講?

2、自己練習講述。

3、指名講述,進行評價。評價中指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答應求婚──進藏途中──貢獻。要重點講進藏途中發生的幾件小事。

五、練習設計

小組同學接龍講故事,比一比哪一組講得清楚,流暢。

《文成公主進藏》教學設計 篇二

學習目標:

1、通過讀、講、聽、編故事等一系列言語實踐活動,積累、運用語言,初步瞭解民間故事的特點。

2、根據信息進行擴段訓練,感受文成公主進藏的艱難,培養學生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

3、在閲讀中重塑文成公主形象,感受文成公主與藏族人民間的深情厚意。

教學重點:1、瞭解文成公主進藏的艱辛,複述文成公主進藏途中發生的故事。

2、通過讀、講、聽、編故事等言語實踐,感受藏族人民與文成公主間的深情厚意。

教學難點:瞭解文成公主進藏的艱辛, 感受藏族人民與文成公主間的深情厚意。

課前準備:1、學生課前預習,蒐集相關資料。

2、製作多媒體課件和文成公主進藏圖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走近歷史

1、圖片欣賞,瞭解西藏風情。

2、在這片神奇美麗的土地上,曾發生過這樣一個美麗的故事:

“貞觀十五年,以文成公主妻弄贊,弄贊率兵至柏海親迎,歸國為公主築一城以誇後世。”——《新唐書。吐蕃傳》

1)看了古文,你知道了什麼?

2)課件揭題——《文成公主進藏》

二、初讀故事,感受故事的神奇。

1、檢查預習情況:

預設一:出示詞語並交流

吐蕃  大臣   求婚   絹花  青稞  沼澤地  豌豆   可惡   吉祥如意  首領

松贊干布  使臣  拉薩  達尤龍真  路納  乃巴山  公主

讀詞。哪些詞讓你聯想到西藏?

預設二、課文第5~13自然段寫了公主進藏的經過。

順勢理出課文思路:求婚—— 進藏——貢獻

預設三、進藏途中,文成公主又遇到了哪些事?

指名板書(搭橋過橋   過沼澤   遇到惡烏鴉  遇見神鳥  揹走乃巴山  )

1、知道什麼叫民間傳説嗎?(語言淺顯、通俗,是民間傳説。老百姓口頭流傳下來的故事。)

藏族的孩子子們就是聽着這樣的故事長大,今天,讓我們也來説一説這些故事吧。

3、複述故事。

1)、同桌合作簡單講故事。(每人講一件)

2)、指名學生講故事。(教師適時評價)

4、交流:同學們,聽了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你們覺得她是個怎麼樣的人?

預設一、能幹:文成公主能用樹枝搭橋    誇誇她!

聰明:撒羊毛過沼澤     誇誇她www.!

力量大:揹走乃巴山,她可真(神啊。)就像神話故事中的誰一樣?誇誇她!

板:神

三、創編故事,體會進藏的艱辛。

(一)、在藏族百姓的心目中,文成公主就是這麼一個無所不能的“神”。但我們知道,她不是神,而只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那麼作為一個人,真實的進藏情形又是怎樣的不容易呢?讓我們來聽一位歷史學家來説説吧。

1.看她進藏的線路圖和地圖,談談感受。(艱難,路途遙遠,困難重重)

2.出示倒數第2自然段:“就這樣,文成公主和她的隨從們,跨過一條條大河,翻過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終於來到了西藏。”説説從哪裏看出艱難?

3.指導朗讀:走着走着,他們會遇到什麼情況?(天氣惡劣)

走着走着,他們還會遇到什麼情況?(豺狼虎豹)

走着走着,公主會想起什麼?(家鄉,父母,蒙古的人民,鬆贊幹不……)

1、聽錄音: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忍痛辭別了家鄉親人,帶着一批能工巧匠,馬隊馱着農作物的種子、生產工具和各類書籍,行進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唐蕃古道全長3000多公里,其中有100多公里是高寒無人區,一路上氣候惡劣,道路艱險,高原上空氣稀薄,還會引起強烈的高原反應。文成公主歷盡千辛萬苦,長途跋涉兩年多,終於來到了吐蕃首府——拉薩。

2、同學們,想想文成公主在進藏的過程中還遇到了哪些困難?寫一寫。

文成公主進藏多麼艱辛啊!

2、學生擴段。交流。

3、回讀課文“就這樣,文成公主和她的隨從們,跨過一條條大河,翻過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終於來到了西藏。”

三、再讀故事,體會文成公主作出的貢獻。

一)讀懂文成公主對西藏的貢獻。

1、文成公主給西藏人民帶去什麼?

3、  4、小結後,齊讀課文最後一段。

文成公主進藏

板:      神——人——神

《文成公主進藏》教案設計 篇三

説教材:《文成公主進藏》是人教版第八冊第八單元的第二課。這組單元以故事為主題,有寓言故事,民間故事,神話故事。這篇課文屬於民間故事。關於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有很多版本,這個民間故事以歷史為依託,卻又與歷史有出入。反映了百姓對公主的崇拜與愛戴。故事首先講述了公主進藏的原因,接着介紹了進藏的經過,最後講了進藏的功績。文章語言生動,敍述張弛有度,扣人心絃,極富傳奇色彩和浪漫主義風格。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基於文章的特點和我對教材的理解,把教學目標定為:

1、認識7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比閲讀,體會文成公主進藏故事的美妙與神奇,感受故事的魅力。

3、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練習簡單地講述故事。

教學重點:瞭解故事內容,簡要講述故事,感受故事的傳奇與美妙。

新課程總目標中指出:具有獨立閲讀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限制新風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第二學段目標中指出:能複述敍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閲讀感受。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和突出這個重點,我準備從以下兩個教學環節進行教學。

一、聽讀故事,感受魅力

1、老師講述《昭君出塞》的歷史故事。儘量做到講得生動具體,讓學生感到我喜歡這個故事,並且要讓他們覺得我也要向老師一樣講故事。

講這個故事是因為:一是這個故事與《文成公主進藏》相類似,兩個故事都是講聯姻,都是對雙方有好處的事,是兩樁比較美滿的婚姻,不含有屈辱的和親關係。二是為下一個環節讓學生講述故事作個鋪墊。

2、問:老師講得怎麼樣?總結出講故事的注意點(課件出示):講故事就得講清楚,講明白,而且要生動,要是能做到有聲有色更好。

3、(課件出示)歷史意義:昭君出塞後,一直勸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不發動戰爭,因此六十年無戰爭。她促進了民族團結,給國家帶來了安定,給百姓帶來了幸福安寧。

4、還有一位公主,她的遠嫁使百姓幸福安寧以外,還對藏族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她把漢族的紡織、建築、造紙、釀酒、製陶、冶金、農具製造等先進生產技術,以及曆法、醫藥等都陸續傳入了藏族地區。同時,漢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所有的百姓都很崇拜她。

5、接下來我們再讀一篇這個故事的秭妹篇《文成公主進藏》。

1)、默讀文章,有趣嗎?學生可能會説太神奇了,文成公主真是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太有趣了,沒想到文成公主進藏前還有這麼多有趣的故事等等。

2)、激發起學生讀故事的興趣後,再推薦學生讀《文成公主進藏》的歷史故事(課件出示)。

3)、比一比有什麼不一樣。

通過對比閲讀概括出民間故事中有5件神奇的事:

搭木橋撒  遇烏鴉 見天鵝 背乃巴

這時讓學生想一想為什麼人們要編出這些神奇的故事來,那是因為對文成公主的崇拜和愛戴!

意圖:因為故事內容很淺顯,學生一看就能懂。所以設計這一環意在讓學生從更多的故事中去感受故事的魅力,並通過與歷史故事的對比閲讀使學生分清歷史與民間故事是不一樣的,民間故事是以歷史為基礎,增添了許多神祕的色彩,而歷史卻不同。

二、講述故事,積累語言

這麼神奇的故事想不想講給你的朋友或家人聽?意在激發學生講故事的熱情和慾望。

1、首先得理清文脈:

進藏原因

進藏過程

進藏功績

2、回憶講故事的要點:有條理,講清楚流暢,儘量用生動的語言講述。要重點講途中的幾件小事。

3、集體合作講述故事。由於是四年級的學生讓一個人把這麼長的故事講下來有點難度,於是讓學生四人一小組先合作講一部分。然後派代表合作把這個故事講下來。如果有時間的話,就讓一個孩子把所有的故事串連下來,因為有了前面的基礎。

意圖:這一環節,主要是培養學生複述故事的能力,在複述的過程中內化並積累語言。

二、拓展故事,培養興趣

讀另一傳説《文成公主進藏》和《同步閲讀》中的《一幅壯錦》《獵人海利布》等民間故事。

《文成公主進藏》教案設計 篇四

模仿名師與否的糾結

拿到賽題前不久剛聽過盛老師所執教的這節課。整節課以教給學生學會“收集信息”“整理信息”“運用信息”為主線,從聽、説、讀、寫四個方面來訓練學生的語文素養。跟她以往的課一樣,板塊清晰,框架大氣,已經深深地烙上盛老師的標記。好吧,我雖只是一介普通教師,可也應該有自己的特色,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我的課怎麼也要烙上“何氏”的標記吧。

有“我”與無“我”的糾結

“何氏”的課?適合403班學生的課?適合401班學生的課?適合602班學生的課?

在403班試教之後,甚是懊惱,整節課設計四個版塊,竟然在下課鈴響時只上了不到三個版塊!究其原因,應該是403的孩子發言積極,多請了幾個孩子複述故事造成的。再到401班試試,又在創編故事這一環節卡殼了。咬咬牙,到602班再試試。整節課,我鑽在自己早已設計好的教學過程和環節中出不來,滿腦子想的是,這裏少叫幾個同學發言,這裏不能超時,這裏要把學生的回答引到我設計好的環節裏去……沒有關注學生的興趣點,沒有留意到學生需要糾正的句式,沒有跟學生思維的碰撞和理解的共鳴……課堂上,我只想到“我”。

三節相同的課,是烙上了“何氏”的烙印,不錯,“表演者何氏”。驀然想到,課堂的主體是學生,舞台上的主角應是孩子們。

如何“授人以漁”的糾結

李老師聽了我在602班的試教課後指出:應該有學法的指導。怎麼授?明確的?隱含的?想起自己聽其他老師課的感受。換位思考,就算現在的我去聽四年級的課,我也需要老師明確地告訴我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完成學習。

就這樣,在反覆的糾結中,我為這節課搭起了“明確傳授學習方法”的框架的樓房,讓孩子們自己來設計裝修,烙上了405班的烙印。

《文成公主進藏》教學設計 篇五

一、創設情境,走近歷史

1.圖片欣賞,瞭解西藏風情。(定格布達拉宮畫面,引出古文)

大家熟悉這首歌嗎,聽到這首歌會讓你聯想到什麼?(生説。)

青藏高原上獨特的風光吸引着每一個人。(放圖片。)

(定格布達拉宮)1300多年前,一位深明大義的女子——文成公主,為了藏漢兩族人民的團結,不畏艱辛,長途跋涉了兩年多,來到了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在這裏生活了一輩子,給西藏人民做了許許多多的好事。

2.古文欣賞,瞭解歷史。

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

課件出示:“貞觀十五年,以文成公主妻弄贊,弄贊率兵至柏海親迎,歸國為公主築一城以誇後世。”——《新唐書。吐蕃傳》

從這段古文中,你能讀出哪些信息?

史書真實、簡潔地記錄了這段歷史。那麼在藏族百姓心中,文成公主又是如何進藏的呢?我們來學習一個民間故事。

3.揭題並板書:文成公主進藏

二、初讀故事,感受故事的神奇

1.知道什麼叫民間傳説嗎?(語言淺顯、通俗,是民間傳説。老百姓口頭流傳下來的故事。)

2.檢查預習情況:通過預習,你們學到了什麼?

預設一、詞語積累

吐蕃 拉薩 路納 乃巴山 達尤龍真

使臣 求婚 絹花 青稞 沼澤地

豌豆 首領 松贊干布 吉祥如意

讀詞。哪些詞讓你聯想到西藏?

預設二、課文第5~13自然段寫了公主進藏的經過。

順勢理出課文思路:求婚—— 進藏——貢獻

預設三、進藏途中,文成公主又遇到了哪些事?

指名板書(搭橋過橋 過沼澤 遇到惡烏鴉 遇見神鳥 揹走乃巴山 )

小結過渡:藏族的孩子們就是聽着這樣的故事長大,等他們長大後又講給他們的孩子聽,就這樣,這故事在藏族百姓口中傳了一代又一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今天,讓我們也來説一説這些故事吧。

3.複述故事

1)同桌合作簡單講故事。(每人講一件)

2)指名學生講故事。(教師適時評價)

4。交流:同學們,聽了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你們覺得她進藏容易嗎?

預設一、容易:文成公主能用樹枝搭橋、撒羊毛過沼澤、揹走乃巴山,她可真(神啊。)就像神話故事中的誰一樣? 板:神

預設二、不容易:你從文中哪句話體會到的?

出示倒數第2自然段:“就這樣,文成公主和她的隨從們,跨過一條條大河,翻過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終於來到了西藏。”

二、創編故事,體會進藏的艱辛

(一)在藏族百姓的心目中,文成公主就是這麼一個無所不能的“神”。但我們知道,她不是神,而只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那麼作為一個人,真實的進藏情形又是怎樣的不容易呢?(看路線圖、介紹地名)

讓我們來看看一位歷史學家提供的信息吧。

1。 出示文字: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忍痛辭別了家鄉親人,帶着一批能工巧匠,馬隊馱着農作物的種子、生產工具和各類書籍,行進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唐蕃古道全長3000多公里,其中有100多公里是高寒無人區,一路上氣候惡劣,道路艱險,高原上空氣稀薄,還會引起強烈的高原反應。文成公主歷盡千辛萬苦,長途跋涉兩年多,終於來到了吐蕃首府——拉薩。

2。同學們,你們聽了剛才的故事,瞭解到文成公主在進藏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生交流。)為了幫助大家想象,老師給大家提供幾條信息。

(二)展開想象,根據提示擴段訓練。

1.讓我們盡情地發揮我們的想象,選擇其中一條信息擴寫成一段話好嗎?

出示:文成公主進藏多麼艱辛啊!

2.學生擴段。交流。

3.回讀課文“就這樣,文成公主和她的隨從們,跨過一條條大河,翻過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終於來到了西藏。”

4. 小結:正如你們描繪的那樣,文成公主就這樣頂着高原惡劣的氣候;忍着背井離鄉的痛苦;懷着建設西藏和讓藏漢人民永遠團結的美好心願,在這條崎嶇的唐番古道上跋涉了兩年多,在艱辛跋涉的過程中,留下了這個大唐女兒多少思鄉的淚啊。這就是真實的文成公主,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又脆弱又堅強的真實的文成公主,她,是一個“人”。板:人。

三、再讀故事,體會文成公主作出的貢獻

一)讀懂文成公主對西藏的貢獻

既然文成公主是個人,為什麼在老百姓口中卻成了神了呢?

1.課文最後一段。“往來更密切了”有多密切?(師補充:在文成公主和親後200多年間,藏漢兩族人民沒有發生戰爭,為藏漢兩族人民的團結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其他技術”還有哪些技術?(師補充:她在雪域高原傳播漢族文明,使藏族人民學會了醫藥、曆法、種植、紡織等技術,在藏族人民心中,她是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無所不能的神聖的觀音菩薩,被稱為“綠度母”。所以,在人民的心中,她可不是個普通的人,而是個神。(板:神)

二)讀懂人民對公主的情感

1.你們能從文中哪些字裏行間讀懂人民對她有着深厚的情嗎?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找。

(“內地橋”、“牛羊肥壯”、樹木稀疏、公主腳印)

師解説:藏族人民把身邊的一切都與公主聯繫起來,還有這公主柳、公主廟、各種寺廟、唐卡上的公主塑像等等,人們用各種方式懷念她。有關公主的傳説就像高原上的格桑花,開遍了整個雪域高原。(配以圖片、青藏高原音樂)。

小結:人們就把這種對公主的樸素而真摯的情感化成這樸素的文字,一代代流傳下來,這也是民間故事的特點。

2.播放錄像,昇華情感。

文成公主入藏,雖然在史書中只留下了34個字,但卻永久地留在人民的心坎裏。

再讀:“貞觀十五年,以文成公主妻弄贊,弄贊率兵至柏海親迎,歸國為公主築一城以誇後世。”——《新唐書。吐蕃傳》

四、板書設計: 文成公主進藏

五、作業

利用課餘時間讀一讀《同步閲讀》中的《一幅壯錦》和《獵人海力布》兩個民間故事,也可以廣泛閲讀其他資料上的民間故事,然後在班級讀書會上進行交流。

六、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設置了一個探討合作學習的情境,讓學生圍繞着“我眼中的文成公主”對課文內容進行個性化的解讀。由於《文成公主進藏》是一篇略讀課文,讓學生在閲讀中激活思維,瞭解本文作為一篇又傳奇色彩的故事具有的誇張地寫作手法是本節課的授課重點。讓學生能多角度地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徵是培養學生髮散能力的一種方法。學生們在課堂上的表現還是很積極的。但個別學生糾纏於現實和書本的情景中,沒有真正投入到文本中發出了“為什麼不飛鴿傳書以確定松贊干布又沒有死?”這樣脱離古代情境的問題説明教師在設置情境時還應首先介紹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帶領學生走進唐代。這樣學生真正投入到情境中,課程的效果可能會更好。

文成公主進藏的教學設計 篇六

[學習目標]

1、通過學習,理解課文內容,能正解、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探究閲讀,體會故事的“動人”,初步培養探究、推理的能力。

3、感受文成公主為促進民族團結和交流的自我犧牲精神,懂得要為民族團結作貢獻。

[教學重點]通過探究,體會故事的“動人”,感受文成公主的自我犧牲精神。

[課前準備]投影片,中國地圖。

[課時安排]1課時

一、初讀理解,感知“動人”

今天,我們一起用心來感受一位偉大的女性——文成公主。

齊讀課題。

我們要去感受她,瞭解她,那該怎麼做呢?(認真讀課文,讀了一遍就舉手,帶拼音的生字詞多讀幾遍,)

選擇性檢查:

1、讀一句你覺得最難的句子,説説為什麼?

2、讀一句你覺得最重要的句子,説説為什麼?

3、讀一句你認為讀得最棒的句子,好在哪?

4、讀一句你不理解的句子,説説哪裏不懂?

二、建立專題,感受“動人”

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呀?(動人)

三、研讀專題,探究“動人”

那課文哪些地方寫出了這故事的動人呢?請再讀課文,用橫線劃出,用序號標出。劃好地請先去讀一讀,體會它的`動人。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彙報。(1、2、3、4、)

請自己選擇一動人之處進行研究。

(自讀理解—體會想象—交流體會—朗讀展示)

板書:樂意遠嫁他鄉歷盡千辛萬苦受到熱情歡迎

(勤勞建設西藏)

四、推理擴充,想象“動人”

本文重點只是講了進西藏時的動人故事,她在西藏生活了四十多年,和西藏人民一道建設西藏,肯定還發生許許多多的動人故事。請根據課本提供和你自己掌握的信息,推想一個動人的場面,並用筆寫下來。

五、昇華拓展,感悟“動人”

1、這個故事動人,我們也想象了動人,讓我們再讀課文,想一想,這些都是因為誰而動人呢?(文成公主)是的,因為她的什麼而動人呢?

(為了人類的和平,民族團結進步的自我犧牲精神)

——諾貝爾和平獎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外交家

讓我們再一次感受文成公主的“動人”吧,再讀課文。

2、根據已有的資料,(課文和已收集的)再上網或查資料,寫一篇以《中國偉大的外交家——文成公主》為題寫一篇文章。

《文成公主進藏》教學設計 篇七

學習目標:

1.通過讀、講、聽、編故事等一系列言語實踐活動,積累、運用語言,初步瞭解民間故事的特點。

2.通過根據信息擴段訓練,感受文成公主進藏的艱難,培養整理、運用信息的語文能力。

3.在閲讀中重塑文成公主形象,感受文成公主與藏族人民間的深情厚意。

教學重點:1.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複述文成公主進藏途中發生的故事。

2.通過讀、講、聽、編故事等言語實踐,感受文成公主進藏的艱難與藏族人民間的深情厚意。

教學難點:瞭解文成公主進藏的艱辛, 感受藏族人民與文成公主間的深情厚意。

課前準備:1.學生課前預習,蒐集相關資料。

2.製作多媒體課件和文成公主進藏圖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走近歷史。

1.圖片欣賞,瞭解西藏風情。(定格布達拉宮畫面,引出古文)

大家熟悉這首歌嗎,聽到這首歌會讓你聯想到什麼?(生説。)

青藏高原上獨特的風光吸引着每一個人。(放圖片。)

(定格布達拉宮)1300多年前,一位深明大義的女子——文成公主,為了藏漢兩族人民的團結,不畏艱辛,長途跋涉了兩年多,來到了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在這裏生活了一輩子,給西藏人民做了許許多多的好事。

2.古文欣賞,瞭解歷史。

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

課件出示:“貞觀十五年,以文成公主妻弄贊,弄贊率兵至柏海親迎,歸國為公主築一城以誇後世。”—— 《新唐書。吐蕃傳》

從這段古文中,你能讀出哪些信息?

史書真實、簡潔地記錄了這段歷史。那麼在藏族百姓心中,文成公主又是如何進藏的呢?我們來學習一個民間故事。

3.揭題並板書:文成公主進藏

二、初讀故事,感受故事的神奇。

1.知道什麼叫民間傳説嗎?(語言淺顯、通俗,是民間傳説。老百姓口頭流傳下來的故事。)

2、檢查預習情況:通過預習,你們學到了什麼?

預設一、詞語積累

吐蕃拉薩路納乃巴山達尤龍真

使臣 求婚 絹花青稞沼澤地

豌豆 首領松贊干布吉祥如意

讀詞。哪些詞讓你聯想到西藏?

預設二、課文第5~13自然段寫了公主進藏的經過。

順勢理出課文思路:求婚—— 進藏——貢獻

預設三、進藏途中,文成公主又遇到了哪些事?

指名板書(搭橋過橋 過沼澤 遇到惡烏鴉遇見神鳥揹走乃巴山)

小結過渡:藏族的孩子們就是聽着這樣的故事長大,等他們長大後又講給他們的孩子聽,就這樣,這故事在藏族百姓口中傳了一代又一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今天,讓我們也來説一説這些故事吧。

3.複述故事。

1)同桌合作簡單講故事。(每人講一件)

2)指名學生講故事。(教師適時評價)

4.交流:同學們,聽了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你們覺得她進藏容易嗎?

預設一、容易:文成公主能用樹枝搭橋、撒羊毛過沼澤、揹走乃巴山,她可真(神啊。)就像神話故事中的誰一樣?板:神

預設二、不容易:你從文中哪句話體會到的?

出示倒數第2自然段:“就這樣,文成公主和她的隨從們,跨過一條條大河,翻過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終於來到了西藏。”

三、創編故事,體會進藏的艱辛。

(一)在藏族百姓的心目中,文成公主就是這麼一個無所不能的“神”。但我們知道,她不是神,而只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那麼作為一個人,真實的進藏情形又是怎樣的不容易呢?(看路線圖、介紹地名)

讓我們來看看一位歷史學家提供的信息吧。

1.出示文字: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忍痛辭別了家鄉親人,帶着一批能工巧匠,馬隊馱着農作物的種子、生產工具和各類書籍,行進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唐蕃古道全長3000多公里,其中有100多公里是高寒無人區,一路上氣候惡劣,道路艱險,高原上空氣稀薄,還會引起強烈的高原反應。文成公主歷盡千辛萬苦,長途跋涉兩年多,終於來到了吐蕃首府——拉薩。

2.同學們,你們聽了剛才的故事,瞭解到文成公主在進藏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生交流。)為了幫助大家想象,老師給大家提供幾條信息。

(二)展開想象,根據提示擴段訓練。

1.讓我們盡情地發揮我們的想象,選擇其中一條信息擴寫成一段話好嗎?

出示:文成公主進藏多麼艱辛啊!

2.學生擴段。交流。

3.回讀課文“就這樣,文成公主和她的隨從們,跨過一條條大河,翻過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終於來到了西藏。”

4.小結:正如你們描繪的那樣,文成公主就這樣頂着高原惡劣的氣候;忍着背井離鄉的痛苦;懷着建設西藏和讓藏漢人民永遠團結的美好心願,在這條崎嶇的唐番古道上跋涉了兩年多,在艱辛跋涉的過程中,留下了這個大唐女兒多少思鄉的淚啊。這就是真實的文成公主,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又脆弱又堅強的真實的文成公主,她,是一個“人”。板:人

三、再讀故事,體會文成公主作出的貢獻。

一)讀懂文成公主對西藏的貢獻。

既然文成公主是個人,為什麼在老百姓口中卻成了神了呢?

1.課文最後一段。“往來更密切了”有多密切?(師補充:在文成公主和親後200多年間,藏漢兩族人民沒有發生戰爭,為藏漢兩族人民的團結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其他技術”還有哪些技術?(師補充:她在雪域高原傳播漢族文明,使藏族人民學會了醫藥、曆法、種植、紡織等技術,在藏族人民心中,她是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無所不能的神聖的觀音菩薩,被稱為“綠度母”。所以,在人民的心中,她可不是個普通的人,而是個神。(板:神)

二)讀懂人民對公主的情感。

1.你們能從文中哪些字裏行間讀懂人民對她有着深厚的情嗎?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找。

(“內地橋”、“牛羊肥壯”、樹木稀疏、公主腳印)

師解説:藏族人民把身邊的一切都與公主聯繫起來,還有這公主柳、公主廟、各種寺廟、唐卡上的公主塑像等等,人們用各種方式懷念她。有關公主的傳説就像高原上的格桑花,開遍了整個雪域高原。(配以圖片、青藏高原音樂)。

小結:人們就把這種對公主的樸素而真摯的情感化成這樸素的文字,一代代流傳下來,這也是民間故事的特點。

2.播放錄像,昇華情感。

文成公主入藏,雖然在史書中只留下了34個字,但卻永久地留在人民的心坎裏。

再讀:“貞觀十五年,以文成公主妻弄贊,弄贊率兵至柏海親迎,歸國為公主築一城以誇後世。”——《新唐書。吐蕃傳》

板書設計:文成公主進藏

神——人——神

《文成公主進藏》説課稿

各位老師:

大家好!

這次團體賽,我們學校上的是《文成公主進藏》。首先選課也是好事多磨,因為選擇範圍太廣,竟讓大家沒了意見,結果我們就去徵求學校特級教師工作室的盛新鳳老師,她剛在我們學校上了一堂《青海高原一株柳》,那份高原情結打動着每個人,她建議我們不妨上上《文成公主進藏》,這是她一直想上而未上成的課。於是,我們也藉着這份情緣開始了對《文成公主進藏》的磨課。

《文成公主進藏》是一個民間故事,主要介紹了唐朝時期,吐蕃首領松贊干布向唐朝皇帝求婚,文成公主經歷千難萬險到達西藏和松贊干布結成夫妻,加強了藏族和內地的交流。文章重點描寫了文成公主進藏的過程,讚揚了文成公主為民族團結和西藏繁榮昌盛做出的貢獻。

《文成公主進藏》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八組課文中的一篇課文,本組教材是以“故事長廊”為主題進行編排的,單元訓練的重點是讀懂故事內容,體會故事講述的道理,並激發學生講故事的慾望。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是一個民間故事。民間故事有它自身的文體特點:語言直白,通俗易懂,情節虛構。課文所選的這個民間故事以真實歷史為依託,以“求婚—進藏—貢獻”的順序,以進藏的過程為重點。有意思的是,在文中,“求婚”安排的是史料,而進藏的過程賦予了神奇的色彩。如何讀懂作者寄寓文成公主身上的神性?首先要讀懂老百姓對她的情,民間故事是流傳在民間的,所以,在這個故事中,有很多信息值得我們去關注,老百姓把身邊的一切都跟文成公主聯繫了起來,達尤龍真的樹木北稀南密,路納這個地方牛羊長得肥壯,還有乃巴山的腳印——這些無不折射出藏族人民對公主的情。公主為何會充滿神性?這歸功於在四十多年間,對西藏做出的貢獻,這是她作為一個普通人所做出的貢獻。這恰恰是文本的空白處留給讀者遐想的空間。所以整堂課我們以“神性”——“人性”——“神性”的探究過程展開。

根據對教材的反覆琢磨,我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讀、講、聽、編故事等一系列言語實踐活動,積累、運用語言,激發對文成公主的崇敬之情,初步瞭解民間故事。

2、通過根據信息擴段訓練,感受文成公主進藏的艱難,培養整理、運用信息的語文能力。

3、在閲讀中重塑文成公主形象,感受文成公主與藏族人民間的深情厚意。

教學重點:1、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複述文成公主進藏途中發生的故事。

2、通過讀、講、聽、編故事等言語實踐,感受文成公主進藏的艱難與藏族人民間的深情厚意。

教學難點:瞭解文成公主進藏的艱辛,感受文成公主進藏的艱難與藏族人民間的深情厚意。

説教學過程: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預設了以下四個教學板塊:

一、古文導入,瞭解歷史。

一、讀講故事,初悟神性。

二、創編故事,迴歸人性。

三、再讀故事,昇華神性。

下面説説具體的教學流程: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走近歷史。

通過一組富有西藏風情的圖片欣賞,幫助學生拉進與西藏的距離。從世界海拔最高的宮殿——布達拉宮作為背景,出示古文“貞觀十五年,以文成公主妻弄贊,弄贊率兵至柏海親迎,歸國為公主築一誇後世。”這裏出示古文,只要學生能猜到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宮殿為文成公主所建即可,讓學生了解史書中的真實信息,初步滲透史實與民間故事在文體上的不同點。

第二個環節:初讀故事,感受文成公主的“神”。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四上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些預習能力,因此我們在課前安排了學生預習,在檢查學生預習的過程中,安排三個環節:第一:檢查生字詞的讀音,通過用設計“哪些詞讓你聯想到西藏?”和“哪些詞讓你聯想到古代”這兩個問題,把詞語教學和檢查自學課文內容相結合。第二:運用課題“文成公主進藏”, 理清課文思路,直奔重點。課文分三部分:求婚—進藏—貢獻。儘管歷史上有五難或六難婚使之説,我們雖覺不捨,但還是把重點放在了主要內容——“進藏”上面。第三:梳理進藏過程中的事件,運用幾個詞來概括一段話,同時安排學生板書,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

在學生熟悉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們安排了簡要複述故事,這也是本單元訓練的重點。通過組內説一説,個別説的形式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從學生的聲音、表情、語言是否流暢等角度,在評價中指導,讓學生在言語實踐中增強轉換語言的本領。學生在講“找樹幹搭橋”“撒羊毛過沼澤”“背乃巴山”時,輕輕點撥三個字“找、撒、背”,一來把握複述故事的基調——“神奇”,二來引出:你認為文成公主進藏是“容易”還是“不容易”的思維碰撞,進藏容易是因為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文成公主是個無所不能的神,而一個不容易則留給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間。

第三個環節是教學的難點,也是我們所做的一個嘗試。填補文本的空白,讓學生在看一看、聽一聽,動手寫一寫的過程中,讓文成公主迴歸人性。課文中所描述的是文成公主傳説中的進藏過程,其實文成公主真實的進藏過程是充滿艱辛的,這個環節的設計,我們製造了這樣一個懸念後,我們預設了四個小環節:1、迴歸文本,從課文重點句、重點詞(跨過、翻過、終於等詞)體會艱辛。

2、出示進藏路線圖,讓學生從蜿蜒曲折的行進路線中感受唐蕃古道的崎嶇不平,快速出示經過的地名,再次感受進藏的艱辛。

3、看了這些,你有什麼想説的?讓學生想象路途中遇到的困難,感受道路的艱辛。

3、出示歷史學家提供的一段文字信息,再加上課前我們佈置學生蒐集相關信息,培養學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以上三個環節主要是為學生的想象寫話做鋪墊。

4、展開想象,把遇到的困難寫具體,讓學生在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運用語言,感受文成公主進藏的艱辛。

第四個環節主要是對文本的昇華,對文本作適度的拓展,體會老百姓對文成公主深深的情。首先,引導學生迴歸文本,從民間故事的字裏行間找到已浸潤到百姓生活中的,實實在在存在的事物,如“乃巴山的腳印”“內地橋”等,再一次感受民間故事的特點。其二,補充相應圖片資料,如“公主柳、公主柳、公主塑像”等進一步感受藏族百姓對文成公主的深厚感情。

文成公主入藏,雖然在史書中只留下了34個字,但卻永久地留在人民的心坎裏。本節課的設計就圍繞着進藏展開,一條線索是想象中文成公主進藏的情景,一條是真實的進藏情景,想象與真實兩者交融,給學生留下一個既神奇又真實的人物印象。

《文成公主進藏》教學設計 篇八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文成公主的功績,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體會文成公主進藏故事的美妙與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練習簡單地講述故事。

學習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文成公主的功績,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體會文成公主進藏的美妙與神奇。

學習難點抓住文章主要內容,聯繫簡單地講述故事。

教具、學具準備

學習活動過程

活動1.出圖導入你瞭解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嗎?看圖瞭解瞭解故事背景初步瞭解

活動2.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對字詞的學習有什麼質疑?讀文,識字詞學習課文,識字釋詞,討論文成公主進藏有哪些故事。加深理解

活動3.再讀課文,理清故事脈絡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文成公主進藏的?遇到了哪些事?讀課文,理解問題帶問題讀課文,並彙報討論結果深入理解

活動4.故事會—複述課文全文講一件什麼事?小組討論並在組內人人皆知代表及個人的情節複述和全文複述語言訓練

拓展延伸公主進藏給國家帶來了什麼?讓大家暢所欲言動手寫一片段習作訓練

小結文成公主進藏,漢藏聯姻,促進了民族團結,給國家帶來了安定,給百姓帶來了安寧,特別是帶來了生產技術。

板書設計求婚辨認馬母子

接見使臣考智慧{識別公主

文成公主進藏{允婚

進藏途中遇到所有的事

給西藏帶去生產技藝

作業設計1.填空

我最喜歡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後反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7yede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