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新人教版税率的的教學設計(精選5篇)

新人教版税率的的教學設計(精選5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5篇《新人教版税率的的教學設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新人教版税率的的教學設計》相關的範文。

新人教版税率的的教學設計(精選5篇)

篇1:税率的教學設計

設計説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百分數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教學設計上有以下特點。

1.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繫,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可以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學中,結合生活實際瞭解税收的用途,充分體會所學內容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教師則是這一活動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也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學中,充分利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並通過分析、討論,從中感悟到納税的重要作用,認識常見税種,掌握應納税額的計算方法。

3.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學數學是為了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本節教學中,在完成各種應納税額的習題後,讓學生展開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

1.課件出示家鄉改造前後的對比圖。

(1)看圖,説一説我們的家鄉有什麼變化。(引導學生從家鄉的交通、基礎設施、房地產開發、土地利用、生態環境等方面感受家鄉的變化)

(2)討論:用於改造家鄉的資金是從哪兒來的?(引導學生了解財政部門撥的款大部分是靠税收得來的)

2.導入新課。

什麼是税收?國家徵收的税有什麼用處呢?納税金額是多少?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納税的知識。(板書課題:税率)

設計意圖:通過對家鄉變化的對比,使學生認識到税收的重大用途,並對學習納税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

⊙初步認識、理解有關納税的知識

1.仔細閲讀教材10頁的內容,從中瞭解有關納税的知識。

2.學生自學後交流彙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有序地展示相關內容)

(1)什麼是納税?

納税是根據國家税法的'有關規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

(2)什麼人需要納税?

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税的義務。

(3)税收有什麼意義?

税收是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國家用收來的税款發展經濟、科技、教育、文化和國防等事業。

(在學生理解税收意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説説自己瞭解的、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用税收為人民造福的例子,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税收的重要性)

(4)税收的主要種類有哪些?

税收主要分為消費税、增值税、營業税和個人所得税等幾類。

(5)什麼叫應納税額?

繳納的税款叫做應納税額。

(6)什麼叫税率?

應納税額與各種收入(如銷售額、營業額……)的比率叫做税率。

3.初步瞭解我國的税收政策。

我國的税收政策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因此,根據國家規定,集體或個人都有依法納税的義務。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有關納税的知識,瞭解税收的作用。

1.課件出示教材10頁例3。(自主探究應納税額的計算方法)

一家飯店10月份的營業額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税,這家飯店10月份應繳納營業税多少萬元?

2.讀題,彙報從題中獲取的信息。

已知營業額是30萬元,税率為5%,求應繳納營業税多少萬元。

3.思考如何運用所給信息解決問題,並在小組內交流。

4.學生嘗試列式,師指名板演。

30×5%=1。5(萬元)

答:這家飯店10月份應繳納營業税1。5萬元。

5.討論:為什麼用乘法計算?

(引導學生相互交流,對接受本題解法有困難的同學,可結合線段圖講解:把營業額看作單位“1”,因為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税,所以應繳納的營業税相當於營業額的5%,即應繳納的營業税相當於30萬元的5%。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設計意圖:結合實例探究應納税額的計算方法,用納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拓展延伸

某飯店11月份上繳營業税3。5萬元,如果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税,該飯店11月份的營業額為多少萬元?[指名板演:3。5÷5%=70(萬元),並引導學生説清解題思路]

⊙全課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掌握了哪些知識?

⊙佈置作業

教材14頁6、10題。

板書設計

税率

例3:30×5%=1。5(萬元)

答:這家飯店10月份應繳納營業税1。5萬元。

篇2:税率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經歷瞭解税收的意義,解決有關“税率”實際問題的過程。

2、瞭解税收的有關知識,會解答有關税收的實際問題。

3、體會税收在國家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培養依法納税的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税率與分數、百分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解決有關税率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在日常生活中聽説過納税嗎?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有關納税的問題。

二、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1、納税是根據國家税法的有關規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税收是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國家用收來的税款發展經濟、科技、教育、文化和國防等事業。因此,每個公民都有納税的義務。你都知道哪些税收的種類?

(個人所得科、營業税、增值税、消費税等)

2、税款我多少與哪些條件有關?

(不同種類的税,徵收的標準一定不一樣,也就是不同税種的税率是不同的,所以税款的多少與税率有關;税款的多少除了與税率有關,還應該跟收入的多少有關。)

3、説明:繳納的税款叫做應納税額,應納税額與各種收入(銷售額、營業額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討論:應納税額、税率和相應的收入這三種量之間有什麼關係?

(税率=應納税額÷收入  應納税額=收入×税率  收入=應納税額÷税率)

4、教材第10頁例3

5、學生嘗試獨立解答問題;教師巡視瞭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生。

列式為:30×5%=1、5(萬元)

學生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給大家。

三、課堂鞏固

教材第10頁“做一做”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到了什麼?這些知識在生活中對我們有什麼幫助?

板書設計

税率

繳納的税款叫做應納税額,應納税額與各種收入(銷售額、營業額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税率=應納税額÷收入   應納税額=收入×税率   收入=應納税額÷税率

篇3:税率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瞭解“納税”及“税率”的含義,並能進行有關應納税額的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探索學習,體會到知識之間是相互聯繫的。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對納税的認識,體會依法納税的光榮和儲蓄對國家和社會的作用。

2.認識到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納税”及其相關概念的含義,並能進行應用。

教學難點:將“税率”相關問題與百分數應用題建立聯繫,正確解決實際問題。

三、教學準備

請學生課前收集有關納税的信息;教學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課件出示教材第10頁主題圖)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正在蓬勃發展中,為了讓祖國更強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進行建設,你知道這些錢是哪來的呢?(到了高年級,好像很少在孩子們的數學課堂上進行思想教育,給出這幾幅圖片,雖然書本上也有,但PPT顯示出示顏色更鮮豔,學生卻也十分感興趣。當我介紹到這些建築與出資者是國家時,學生們自己便有了疑問:“國家這些錢是從哪裏來的?”

也有極個別同學對納税略知道一點。但這樣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照本宣教”式的引入卻也引來學生好奇的目光時,我倒也覺得很有意思:他們的眼睛裏仍充滿了童趣與好奇,若是能在數學課堂上多動些腦筋,多找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素材作為引入,那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一定會更濃厚,他們也更能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本單元是百分數學習的一個延伸,同時也是將數學中的百分數以更生活化的形式展示於學生面前,引導學生學習用百分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習生活中的百分數,所以我們的數學教學也可以更生活化一些,更實際一些。)

(二)結合情境,學習新知

1.理解“税率”的含義。

(1)自學教材第10頁,並回答指定問題:什麼是應納税額?什麼是税率?

(2)反饋:(關上書本)根據自己的理解説説什麼是納税?什麼是應納税額?什麼是税率?(教材上已有對幾個概念的解釋,但要學生自學的目的並不是簡單地念一下書上的原話,我希望他們能通過自學書上的解釋,結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話來説一説這幾個詞的意義,這樣的處理能更深入學生心裏,更通俗易懂。事實證明,學生在看過書關上書後,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得也十分準確,起到了我想要的“理解”目的。)

2.結合實例,進一步理解概念,並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教材第10頁例3。

一家飯店10月份的營業額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税,這家飯店10月份應繳納營業税多少萬元?

①讀題(帶着問題讀題,不僅是為了對這道題的條件能理解,也希望這樣的處理能給他們平時解決問題一個引領與示範的作用。經常這樣帶着他們讀題,即使他們自己面對問題時,也能有這樣的習慣。),説説“營業額的5%”是什麼意思?這裏的5%就是指的(税率)。

②學生獨立完成。

③集體交流反饋,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有如下關係成立:

營業額×税率=營業税。

(2)練習:出示教材第10頁“做一做”。

李阿姨的月工資是5000元,扣除3500元個税免徵額後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繳納個人所得税。她應繳個人所得税多少元?

①讀題,重點引導理解“扣除3500元個税免徵額後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繳納個人所得税”這句話的意思。這裏3%的税率是所有月工資的3%嗎?教師可以適當補充有關個人所得税的税法規定。(學生對這個問題特別感興趣,在這裏我也介紹了一些生活中關於個人所得税的知識)

②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③集體交流反饋,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有如下關係成立:

(總收入-免徵收部分)×税率=個人所得税。

(3)對比兩道題,瞭解税收的算法各不相同,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計算。

【設計意圖】在瞭解税率有關信息的基礎上,進行問題解決,既可以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對概念有進一步的理解,又可以讓學生利用概念的解讀順利地解決問題,使得問題解決和概念理解相輔相成,從而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課件出示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6、7兩題。

(1)李老師為某雜誌審稿,得到300元審稿費。為此她需要按照3%的税率繳納個人所得税,她應繳納個人所得税多少元?

(2)小明的爸爸得到一筆3000元的勞務費用。其中800元是免税的,其餘部分要按20%的税率繳税。這筆勞務費用一共要繳税多少元?

①學生獨立完成。

②集體交流反饋。

③對比兩題,看看兩種交税方式有什麼不同,想想計算時要注意什麼。

(四)課堂總結

1.今天這節課我們學了什麼?在解決這類問題時我們要注意什麼?

2.課堂作業本第6頁。

教學反思:

税率目前學生接觸得不多,但通過這節課的教學發現學生對這一新奇事物特別感興趣,不斷提問,甚至很多同學提到了怎樣確定是否達到納税標準?買什麼東西是需要納税等現實問題,以至於一不小心便會扯遠!但我們老師要明確的是:這節課的重點是運用我們所學的百分數來解決一些簡單的税率問題,使學生明確税率問題與百分數之間的密切聯繫,同時瞭解到税收的多種形式以及多種解決方法。

課堂上於數學與生活是這幾節課的一大特色,於是在教學中從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發現數學,並運用數學知識解決這些實際問題,以此來吸引學生求知和探究慾望。相較於上一節“成數”中遇到的種種令他們覺得困惑、棘手的現狀,這一節課的學習顯得簡單輕鬆多了。

通過作業可以發現:學生對於計算税率都很熟練,直接用收入乘税率得到應納税額或是(總收入-免徵税額部分)乘利率得到應納税額等問題都會解決了,但靈活運用卻還不足。在課堂作業本中出現了以下錯誤現象:

1、在購房時,根據房屋性質和麪積大小選擇合適的税率計算出應納契税這種現實問題中,有些學生讀題不認真,選擇税率不當導致錯誤;

2、營業額的5%是營業税,而營業税的7%又是另一種税,求另一種税時,有些學生不太理解題意,讀不懂其中的兩個等量關係式,即使做出來了卻不能準確表達解題思路,處於似懂非懂的未掌握狀態。

3、告知税後所得金額、税率以及免税額,求總收入:

A、用方程:總收入-税額=所得金額。

税額=(總收入-免税額)乘税率

利用這兩條等量關係式來列方程解答。

B、用算術法:總收入-免税額=應納税部分的收入。

應納税部分的收入的14%為税額,86%即為個人所得的一部分,這一部分的金額先計算出來(實際收入-免徵税額),用量率對應求出應納税部分的收入,再加上免徵税額即為總收入。

這道題的確有一定的難度,很多學生不理解實際所得是什麼意思,也不明確這個税率是指誰的百分之幾,更沒有畫圖來分析題意的學習習慣,大多數同學都沒能解出這道題,同時也顯露出他們掌握層次過低、不能靈活運用知識舉一反三的問題所在!

篇4:《税率》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第10頁“税率”、做一做及練習二第6、7、8、10題,百分數(二)税率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納税的含義和重要意義,知道應納税額和税率的含義,以根據具體的税率計算税款。

2、在計算税款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社會現象的理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使學生知道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税的義務。

教學重點税率的理解和税額的計算。

教學難點税額的計算。

教法與學法合作交流,引導探究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噸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萬元的20%是多少?

2、什麼是比率?

二、新課講授

1、閲讀教材第10頁有關納税的內容。説説:什麼是納税?

2、税率的認識。

(1)説明:納税的種類很多,應納税額的計算方法也不一樣。應納税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國家根據不同納税種類定出不同的税率。

(2)試説説以下税率各表示什麼意思。

A、商店按營業額的5%繳納個人所得税。

B、某人彩票中獎後,按獎金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税。

3、税款計算。

(1)出示例3:一家飯店十月份的營業額約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税,這家飯店十月份應繳納營業税約多少萬元?

(2)分析題目,理解題意,教學反思《百分數(二)税率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引導學生理解“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税”的含義,明確這裏的5%是營業税與營業額比較的結果,也就是繳納的營業税佔營業額的5%,題中“十月份的營業額是30萬元”,因此十月份應繳納的營業税就是30萬元的5%。

(3)學生列出算式。

相當於“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列式:30×5%

(4)學生嘗試計算。

(5)彙報交流。

30×5%=30×0.05=1.5(萬元)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10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6題。

3、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7題。

4、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8題。

5、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10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有關納税的知識,你們對納税的知識有哪些瞭解?

教後反思:

這堂課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我告訴學生依法納税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偷税、漏税是違法的。還告訴學生去飯店吃飯的時候也可以索要發票等等,學生表現出相當濃厚的興趣,期待着教授利息時學生的表現。

就這節課來看,課堂氛圍較好,學生的學習興趣較濃,都能夠主動學習,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也很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在計算技巧方面還有待加強,有的同學能夠正確的列出算式但是結果卻所錯了,今後還要在計算上下功夫。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有幾點感悟:

1.應和學生充分交流,具體感知,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雖然是知道的,但是又沒有很深入的瞭解,所以當這些事物被拿到課堂上來時,又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慾,急於要去研究它、解決它,向別人炫耀自己的成功,並且想獲取同伴和老師的認可。所以,應該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讓同學們作了非常充分的交流,使他們對知識的感知更加的深入和透徹。

2.課堂上要結合實際,體現價值,具有時效性。本節課的例題的設計結合實際,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自己都好象有這樣的經歷一樣,又是幫助老師解決問題的,解決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税率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並且培養了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與樂趣。

篇5:《税率》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應納税額和税率的含義,瞭解税收的種類和用途,會計算應納税額。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學和全班交流的過程,理解納税的意義與作用,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知道納税的重要意義,培養依法納税的意識,明白納税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培養愛國情感。

學情分析:

六年級上冊學過了的百分數(一)的知識,對百分數有一定的基礎,本節課税率的知識是六年級下冊百分數(二)中百分數應用的一種。所以學生接受起來應該不會太困難。

教學重點:

理解“納税”“税率”及其相關概念的含義,並會正確計算應納税額。

教學難點:

會正確計算應納税額和個人所得税,並能靈活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中引入,感知税收。

1、師談話導入:同學們,國家對你們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免除課本、學費等費用,還給家庭困難的學生進行補貼,那麼你們知道這些錢國家從哪裏來呢?生答:納税。

2、師:在日常生活中聽説過納税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和納税有關的知識。

二、自主學習探究。

1、課件出示自學提示,學生根據學習提示,自學教材第10頁的內容。師巡視學生自學交流情況。

2、全班圍繞什麼是納税、舉例説説納税的作用、納税的項目三個方面進行交流。

(1)什麼是納税?學生回答後,出示課件:納税是根據國家税法的有關規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

(2)舉例説説納税的作用。

師:每個國家都納税,那納税有什麼作用?誰來舉例説説?

生:國家用納税收的錢可以給老師發工資。

生:可以建設我們美麗的學校、漂亮的公園和廣場。

生:可以建設醫院,發射衞星等。

生:……學生回答後師課件出示圖片並進行總結。

師:税收是國家財政收入主要來源之一,國家用收來的税款發展經濟、科技、教育、文化和國防等事業。

總之,税收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所以每位公民都有依法納税的義務。那納税的項目有哪些?

(3)納税的項目有哪些?

師:那我們國家有哪些税呢?學生回答後,出示課件:税收主要分為消費税、增值税、營業税和個人所得税等幾類。

師:由此看來,納税的種類還挺多。納税是按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交給國家。那一定的比率叫什麼呢?

三、結合情境,學習新知。

1、理解兩個專業術語的含義。應納税額:繳納的税款叫做應納税額。税率:應納税額與各種收入(如銷售額、營業額)的比率叫做税率。

(1)舉例子理解,課件出示:

一家飯店10月份的營業額約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税,這家飯店10月份應繳納營業税1.5萬元。在這裏:收入是(),税率是(),應納税額是()。

(2)考考你:説出下面每條信息中應納税額、各種收入和税率分別是多少?晨光文具店2016年全年的銷售額是44萬元,按銷售額的5%繳納增值税2.2萬元。長城賓館2016年上半年營業額是840萬元,按營業額的4%向國家繳納營業税33.6萬元。

(3)學習計算有關税率的公式。

師:你能寫出計算税率的公式嗎?學生回答,教師課件展示:税率=應納税額÷各種收入×100%。

師:你能有此公式推出另兩個公式嗎?課件展示:應納税額=各種收入×税率各種收入=應納税額÷税率。

師:你們都很棒!師強調求應納税額,就是求收入的百分之幾是多少。

2、教學例3,進一步理解概念。

(1)師:接下來就讓我們用剛得到的計算公式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切實體驗一下税務員叔叔的工作。(出示課件,圖片)一家飯店10月份的營業額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税,這家飯店10月份應繳納營業税多少萬元?

(2)先讀題,再指名説説“營業額30萬元”是指什麼,“營業額的5%”是什麼意思?

(3)學生獨立完成。

(4)集體交流反饋。

3、介紹發票在納税中的作用。

老師:就在税務員叔叔準備離開的時候,飯店的大廳裏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我們一起去看看。課件動畫演示情景:一位阿姨用完餐後準備結賬,説:“服務員,買單”。飯店服務員對她説:“您好,如果不開發票打9折或送精美禮品一份。”同學們如果你是這位阿姨,你會怎麼辦呢?生可能會出現以下觀點:

觀點一,要禮品,因為要發票沒什麼用。

觀點二,要發票,因為可以報銷。

觀點三,要發票,否則飯店就不用交税。

同學們之間會進行激烈的爭辯。此時教師總結並強調發票的作用。並出示課。

老師:發票除了是消費的憑證外,更是依法納税的重要憑證。如果你不要發票我不要發票大家都不要的話,那這個飯店的收入就是0,就不用交税,國家還有税收嗎?還有我們美麗的校園,漂亮的公園嗎?因此,依法所要發票可以促進納税。

4、介紹個人所得税。

個人所得税是一種非常專業的經濟學術語,是一種法律規範的總稱。簡單的説,個人所得税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税。《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税税法》於1980年9月10日公佈,是我國建國以來頒佈的第一部個人所得税税法。個人所得税從誕生到現在一共經歷了三次修改歷程,其中最後一次是在2011年4月20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確定的'。2011年9月1日起個人所得税免徵額調整至3500元。

5、個人所得税的求法(課件出示教材第10頁“做一做”。)李阿姨的月工資是5000元,扣除3500元個税免徵額後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繳納個人所得税,她應繳個人所得税多少元?讀題,重點引導理解“扣除3500元個税免徵額後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繳納個人所得税”這句話的意思。這裏3%的税率是所有月工資的3%嗎?學生獨立解決問題。集體交流反饋,知道如下關係:個人所得税=(總收入-免徵收部分)×税率。

四、在遊戲中練習(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老師:同學們,現在網絡上流行這樣一個稱呼,“達人”。你們知道“達人”是什麼意思嗎?那我們今天也來做個達人,做一個税務小達人好不好。要想成為一個税務小達人必須具備以下幾點。你們能做到嗎?生:能。

老師:信心十足呀。那我們就開始吧。

1、快樂判斷:

(1)税率是永遠不變的。()

(2)各種收入與應納税額的比率叫税率。()

(3)納税只有我國才有,其他國家沒有。()

2、王老師剛買了一輛新車花了158000元,需按車價的10%繳納車輛購置税,王老師應繳納車輛購置税多少元?

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到了什麼?納税是根據國家税法的有關規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税收的種類有:個人所得科、營業税、增值税、消費税等繳納的税款叫做應納税額,應納税額與各種收入(銷售額、營業額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六、結束語。

正因為有了納税,才有了國家的税收,才有了我們美麗的城市、漂亮的校園。所以同學們應好好學習,以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祖國、回報社會。將來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應依法納税。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國家更加強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e3wjv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