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有餘數除法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有餘數除法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有餘數除法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篇一

一、教學內容

1.有餘數除法的計算

2.用有餘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用口算和筆算計算有餘數除法。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有餘數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三、編排特點

1.結合生活情境讓學生體會有餘數除法的實際背景。

通過主題圖的展示,使學生體會有餘數除法在生活中的實際背景,使學生感覺到計算問題的提出是有現實意義的。

2.注意知識的前後聯繫。

本部分知識是表內除法的延伸,教材在教學用豎式計算有餘數除法之前,先教學用豎式計算表內除法,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瞭解除法豎式中各部分的含義。

3.體現彈性要求。

計算有餘數除法時,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筆算。

四、具體編排

1.主題圖

教材上呈現了一個校園裏的活動場景圖,圖中顯示了一些表示整除和有餘數除法的情境,如每棵樹之間都插着4面小旗子,跳繩的小朋友每4個人一組,籃球場上每5人為一組,黑板報下面的花每3盆擺一組,這些都為用除法計算提供了素材(因為都是平均分),至於分的結果是整除還是有餘數除法,要具體看被除數和除數的數量關係而定。通過這樣的情境展示,讓學生知道計算問題就是從生活實際中產生的,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例1(利用表內除法教學豎式)

(1)利用情境引出計算問題。

(2)利用學過的表內除法教學豎式,通過在豎式中註明各部分名稱,幫助學生理解豎式中各部分的含義。教學時要結合豎式的計算過程讓學生討論交流豎式中各部分的含義和豎式的寫法。

3.例2(有餘數除法)

(1)採用例1情境的延續。

(2)體現彈性要求,可以從圖上看出結果,可以寫成橫式(口算),也可以用豎式計算,重點教學筆算,把橫式和豎式對比,使學生了解餘數的含義。

(3)教學時要提醒學生注意商和餘數的實際含義,並注意兩者所用的不同單位名稱。

4.例3(餘數和除數的關係)

(1)通過改變被除數的數量,使學生自行發現餘數和除數的關係。

(2)具體教學時,可以採用兩種方式:除數不變,改變被除數;被除數不變,改變除數。

5.練習十二

第2題,與例3有所不同,被除數不變,改變除數的大小,仍可以發現餘數比除數小的規律。

第3題是有餘數除法的一種變式練習。

練習中還編排了一些乘加的題目,如第5(4)題、第8題,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感受乘加和有餘數除法的互逆關係,為利用乘加來檢驗有餘數除法打好基礎。

6.例4(用有餘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同樣體現彈性的要求,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筆算。

7.p55“做一做”

體現開放性,學生可以自由地提出問題並加以解決。

8.練習十三

在用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時,一定要考慮到實際情況的合理性。

第5題,其中一個條件隱含在圖中(每張桌子能坐4只小動物),解決問題的角度可以不同,可以用乘法算出9張桌子最多可以坐多少人,也可以算出35只小動物至少需要多少張桌子。

第6、7題都是要注意答案是否符合實際情況,如第6題,44除以5,商8餘4,但實際需要租9條船。第7題,可以在教材問題基礎上接着提問“到底需要多少個房間?怎樣安排房間比較合理?”讓學生以數學的解決為基礎再結合實際的因素加以解決。

第8題,要求學生靈活運用生活經驗,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不能簡單地用總的枝數除以每束花的枝數,也不能憑某一種花的情況來決定,而是要分別考慮三種花的情況,再綜合解決。

五、教學建議

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

雖然除法豎式在這兒是第一次出現,但表內乘除法的計算學生已經熟練掌握,要讓他們自己探索豎式中各部分的含義,學會用豎式計算。教學時,也可以對錶內乘除法進行適當的複習。

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餘數,通過實際操作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掌握有餘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明白餘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2、培養學生勇於探究的意識和動手操能力、觀察對比、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3、在學習中引導學生逐漸養成細心觀察、仔細思考的好習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並從中體會到探究的樂趣,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餘數一定比除數小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很高興我們能相聚一起,在數學大本營裏,收穫知識,收穫快樂。我們的口號是:數學大本營,快樂伴我行。(課件展示)

咱們一起做個“猜手指”的遊戲,從大拇指開始數至小指,依次往下數。當你説到一個數,孫老師就能知道這個數會落在哪個手指上,相信嗎?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學生挑戰,教師應戰。)

師:知道老師為什麼猜的這麼快嗎?這個遊戲中藏着數學祕密呢!想知道嗎?學完這節課,答案自然就揭曉了。

二、探索新知,建構概念

1、學習例2

(1)收集信息

師:我們班要舉行聯歡會,同學們準備用一些花來裝扮教室,這樣教室就更漂亮了。(出示課件)仔細觀察,你從圖中收集了哪些數學信息?能提出數學問題嗎?誰會列式?為什麼這樣列式?(學生自主做題)

生:一共有23盆花,每組放5盆。

生:求能放多少組,還剩下幾盆?

生:這是再求23裏有多少個5,要用除法計算。算式是23÷5。

生:我還會列除法的豎式(師板書算式)

(2)動手操作:(課件展示)師:這道題的結果是多少呢,先請同學們拿出小棒來擺一擺。23根小棒,按每5根分一組,最多可以分幾組?還餘幾根?(獨立完成,再展示結果。)

(3)彙報評價:在小組內説擺小棒的過程,再彙報。

生:把23根小棒,按每5根分一組,最多分成了4組,還剩下3根。(師同時板書答案)

師:看來,23盆花,每組擺5盆,可以擺4組,還剩餘3盆。()剩下的還能再分嗎?為什麼?(課件再次展示,進行着重強調。)

生:不能再分了,剩下的3根不夠擺一組的。

小結:在日常生活中,把一些物體平均分後,有時候候正好分完,有時候不能正好分完,還有剩餘,在數學上,我們把剩下的不夠分的數就叫餘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餘數的除法”(板書課題)

(4)認識餘數

邊板書邊講除法家族裏的新成員——餘數。

師:請跟老師一起讀。

(5)有餘數除法的意義和讀法。

師:誰願意來介紹一下除法家族裏的每個成員?每個成員各表示什麼?這個算式怎麼讀?

強調:老師查字典知道“餘”表示剩餘的,多出來的,餘數就表示剩下不夠分的數。

(6)豎式計算

師:有了上節課的學習,相信同學們也一定能把這道豎式計算出來。

生進行豎式計算。

師:你列的豎式是否正確?數學課本是我們最好的老師,請我們走進課本,用心閲讀51頁例2圖。

邊讀邊思考:A、如果不分小棒,商是幾?怎樣知道的?B、23下面的數是幾?它是怎麼得到的?C、餘數是幾?是怎麼得到的?

D、你知道餘數表示什麼?(課件依次展示)

小結:我們可以得出除法豎式計算三部曲:商、乘、減。(課件)

(7)展示豎式。

2、練習。

師:同學們學會了嗎,敢不敢接受挑戰。

(1)小試身手

(2)知識城堡

三、觀察比較,理解概念

1、學習例3

(1)探究關係:如果剛才的例2中一共有16盆花,每組擺5盆,可以擺幾組?多幾盆?如果是17盆,18盆,……,25盆呢?你會列式計算嗎?

(2)合作完成。

(3)彙報結果:題目越來越難了,你怎麼算得越來越快啊?有什麼竅門嗎?

(4)小組合作:

師: A、請觀察餘數與除數,你發現了什麼?B、為什麼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同桌討論,再互動交流)

追問:為什麼餘數是依次增加了?(一個量在變,所以改變了另一個量。原來被除數在變,會引起餘數的變化,被除數每增加1人,餘數就會增加1。)

2、歸納總結:所以,計算有餘數的除法,餘數要比除數小。反過來怎麼説?

3、智慧衝浪:

(1)下面這樣計算,對嗎?錯在哪裏?

(2)知識城堡2.

(3)我是小法官。

四、課堂總結,交流釋疑:這節課有哪些收穫?有什麼疑問?

五、鞏固拓展,運用新知

1、開心小遊戲:猜手指

猜手指遊戲是幾個數字在循環?列式就是:(  )÷5=(  )…(),這個遊戲主要看餘數:如果餘1,這個數會落在大拇指上;如果餘2,會落在食指上;餘3,落在中指上;餘4,落在無名指上;會不會餘5?如果沒有餘數,就落在小指上、你們也能運用今天學的有餘數的除法”知識,快速進行猜手指遊戲了吧?(和同桌互做兩個,學生根據結論,做遊戲驗證。)

2、智慧小博士。

《有餘數的除法》教案 篇三

【教學內容】

教材第59~60頁例1,以及練習十四第1題。

【教學目標】

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能運用有餘數的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經歷試商的過程,理解算理,掌握試商的過程,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知道餘數要比除數小。

【教具、學具準備】

幻燈片、學具和小棒若干。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擺一擺。用9根小棒擺三角形,可以擺幾個三角形?(3個小或者1個大)

2、説説你是怎樣擺的?

9根小棒,每3根一擺,可以擺3個小三角形。

9根小棒,每9根一擺,可以擺1個大三角形。

3、列式計算

擺兩個小三角形:9÷3=3(個)9表示什麼?3呢?

擺一個大三角形:9÷9=1(個)

談話:同學們,我們學習過除法,除法表示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是多少。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都在與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們身邊。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除法的有關知識。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師:兒童節到了,同學們打算在班級聯歡會上擺一些果盤,他們買了一些草莓,準備每2顆草莓放一盤,現在有6顆草莓,請同學們拿出水果學具,用6個學具表示6顆草莓來擺一擺。(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一共可以擺幾盤?有剩餘嗎?

(可以擺3盤,正好擺完,沒有剩餘)

師:這是平均分的問題,我們可以用除法計算,怎麼列式呢?6÷2=3(盤)

(2)如果不是6顆草莓,是7顆呢?再動手擺一擺,看看能擺幾盤,有沒有剩餘。(學生動手操作後,反饋結果:可以擺3盤,還剩1個)

師:剩下的還能再平均分嗎?(不能,只剩一個不夠分。)

師:平均分後還有剩餘怎麼辦?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嗎?如果可以,怎麼表示呢?(小組內思考、討論)

O説明:7裏面最多有3個2,這餘下的1不夠再分一組,這個數在數學上叫做餘數。

列式:7÷2=3(盤)……1(個)

O小結:為了分清餘數和商,我們要在餘數和商的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餘數的除法。

(3)觀察比較6÷2=3和7÷2=3……1這兩道算式,引導學生再次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分東西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全部分完沒有剩餘,另一種是分後有剩餘,但不夠再分,不夠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餘數。

師:想一想,什麼情況下平均分的結果可以用有餘數的除法表示,餘數表示什麼?

2、做一做

(1)學生獨立在書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題。

反饋交流:17÷2=8(組)……1(個)

23÷3=7(組)……2(個)

説説這兩道算式商和餘數各是多少,分別表示什麼?

(2)完成第2小題。

先用學具按要求擺一擺,然後根據擺的結果填空。

展示個別學生的填空情況,説説每道題中的商和餘數分別表示什麼。

三、練習鞏固

1、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1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意,這是一道開放題,三種裝法,不同的選擇會有不同的結果,根據自己的選擇,圈一圈,然後填空,教師指名回答。

2、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2題。

出示題目:17個紅果,平均分給3只刺蝟,每隻刺蝟分幾個?還剩幾個?

學生獨立思考,用小棒代替紅果分一分,看看每份能分多少,是否有剩餘。

全班交流,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師:從這節課中你們學會了哪些知識?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在擺一擺、圈一圈中認識了有餘數的除法,當一些物品平均分時,有可能正好分完,也有可能沒有分完,有剩餘的部分,後一種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餘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mvmj9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