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語文荊軻刺秦王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語文荊軻刺秦王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語文荊軻刺秦王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荊軻刺秦王》優秀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本文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

2、學習本文刻畫人物性格的獨特之處;正確分析鑑賞荊軻這個人物形象。

3、正確認識荊軻的行為,學習他的狹義和犧牲精神。

二、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詞語

2、學習本文在矛盾衝突中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三、教學難點:用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評價荊軻刺秦的歷史

四、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師點撥法、總結檢測法

五、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本文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

2、學習本文刻畫人物性格的獨特之處;正確分析鑑賞荊軻這個人物形象。

二、教學重點:積累文言詞語

三、教學難點:自主學習法學習過程:

四、教學過程; ㈠、教師導入:

“斬首行動”是現代戰爭中常用的手段,其核心是斬殺最高軍事首腦,達到羣龍無首不攻自破的目的。2003年對伊拉克的戰爭中美國就使用了這個手段。殊不知在九千多年前的中國就有人使用了這一手段,不過完全是靠個人力量。這就是發生在戰國末期著名的“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一個是勢單力孤的荊軻,一個是超級大國的皇帝,這場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行動最後以失敗告終,真令人扼腕歎息。今天,我們一起回到過去,回到那令人恐怖萬分也遺憾萬分的一幕去——《荊軻刺秦王》

(駱賓王的《易水送別》詩: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問:詩中的壯士是指誰?分析詩的意思,引出本文故事——荊軻刺秦王。(板書課題)) ㈡、常識積累;

1、、關於《戰國策》:

本文選自《戰國策·燕策三》,這是一部分國記事的史書,記錄了西周、東周、齊、楚燕、韓、趙、魏、秦、宋、衞、中山十二國之事。是劉向編輯整理的,共33卷。記錄了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的言論及縱橫捭闔的鬥爭。其文章的風格是辯辭橫肆、鋪張揚厲、氣勢磅礴。長於議論和敍事,文筆流暢,生動活潑,多用寓言故事、多偶排比渲染。

2、背景介紹:

故事發生在戰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一全國的大勢已定,弱小的燕國也危在旦夕。(出示戰國形勢圖)燕太子丹為了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為了報自己在秦國做人質的“見陵”之仇(燕太子丹在秦國做人質時,秦王嬴政沒有禮遇他,他十分憤怒,逃回了燕國),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諸侯之地”;如不成,則刺殺秦王嬴政,使其國內大亂,然後聯合諸侯共同破秦。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事敗後,秦大舉攻燕,於公元前222年滅燕。燕國被滅了,然而,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由於其悲壯動人而傳誦千古。

三、整體感知,檢查預習:

1、放配樂朗誦,疏通字詞、句讀方面的問題。 淬(cuì)忤(wǔ)徵(zhǐ)陛(bì)卒(cù))創(chuāng) 揕搭(zhèn)拊(fǔ)樊於(wū)期夏無且(jū)

2、學生複述文章的故事情節。 提示:按文章結構來複述。學生在聽讀之後把握文章的基本敍述思路,根據文章的主要情節,為文章劃分大致的結構。

全文內容寫行刺,但行刺之前內容為詳。由“準備”→“訣別”→“行刺”三部分組成。讀文言文每個語段最要緊的是把握人、事、物三要素及其關係。

3、《荊軻刺秦王》的結構

第一部分——開端(從“秦將王翦破趙”到“願足下更慮之”):行刺緣起 第二部分——發展(從“荊軻知太子不忍”到“終已不顧”):行刺準備 第三部分——高潮(從“既至秦”到“必得契約以報太子”):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結局(最後一段):荊軻被斬

4、學生根據課文下的註解,仔細閲讀課文,瞭解課文詳細內容。

四、文言知識梳理(小組分工展示整理結果)

1、通假字。

☆秦王必説見臣説,通“悦”,yuè,高興。 ☆使工以藥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燒刃使紅,漬於水中。 ☆日以盡矣以,通“已”,已經。 ☆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請辭決矣決,通“訣”,訣別。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懾。☆設九賓賓,通“儐”,儐相 (bīnxiàng),迎賓贊禮的人。儐,舊讀bìn。 ☆圖窮而匕首見見,通“現”。☆秦王還柱而走還,通“環”,繞。☆荊軻奉樊於期頭函奉,通“捧”。☆卒起不意卒,通“猝”, cù,倉促,突然。

2、一詞多義 ☆【之】

①第三人稱代詞,“他(們)”/“它(們)”使工以藥淬之/願大王少假借之 ②結構助詞,“的”/不譯於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助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而】

①連詞,錶轉折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②連詞,表並列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 ③連詞,表修飾伏屍而哭/荊軻和而歌/自引而起/秦王還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連詞,表承接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圖窮而匕首見 ⑤連詞,表遞進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以

①介詞,因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 ②介詞,用使工以藥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 ③介詞,按照以次進④已經日以盡矣 ⑤連詞,表目的,“來”/不譯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興兵以拒大王/遂拔以擊荊軻 ⑥連詞,表修飾箕踞以罵曰 ☆【為】

①動詞,做,整治乃為裝遣荊軻 ②介詞,被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③介詞,替嘉為(之)先言於秦王曰 ☆【其】

①第三人稱代詞,他(們)(的),它(們)(的)盡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劍長,操其室 ②指示代詞,那其人居遠未來

3、古今異義現象:

☆仰天太息流涕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古義:走投無路,陷於困境。今義:生活貧困,經濟困難。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古義:品德高尚之人。今義:年長之人。

☆將軍豈有意乎古義:有心意,此引申為同意、願意。今義:今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遇:古義:對待。今義:遇到,碰以。

深:古義:刻毒,今義:有深度,與“淺”相對。☆於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古義:在這時今義;表順承關係或另提一事。

☆終已不顧古義:不回頭今義:不照顧,不考慮不顧忌。

☆左右乃曰古義:皇帝周圍的侍衞人員。今義:表兩種方向;或表大體範圍;有時亦有控制之義。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古義:可以用它來,為“可以之”的省略。今義:表可能、能夠、許可。

☆秦王購之金千斤金:古代指金屬總稱,用於流通貨幣時,先秦指黃金,後來指銀,文中指銅。今義:特指黃金。

4、詞類活用現象:

(1)進兵北略地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北。(2)函封之名詞作狀語,用匣子。 (3)前為謝曰方位名詞作動詞,走上前。(4)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詞活用為動詞,走上前。(5)左右既前同上。

(6)其人居遠形容詞活用作名詞,遠方。(7)使使以聞大王動詞使動用法,使„„聽到。(8)太子遲之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遲。(9)發盡上指冠名詞作狀語,向上。 (10)羣臣怪之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怪。(11)箕踞以罵曰名詞作狀語,象簸箕一樣。(12)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詞作狀語,馬上。(13)乃欲以生劫之形容詞作狀語,活着。 (14)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作動,穿白衣,戴白帽

(15)使使以聞大王聞:使動,使„„聞,稟告(16)乃朝服,設九賓朝服:名作動,穿朝服(17)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名詞作狀語,馬上

5、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斷句

☆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僕所以留才,待吾客與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2)省略句

☆秦王購之 ( 以 ) 金千斤 ( 省略介詞“以” ) ☆取之 ( 以 ) 百金 ( 省略介詞“以” )

☆欲與 ( 之 ) 俱 ( 往 ) ( 省略介詞賓語和謂語 ) ☆待吾客與 ( 之 ) 俱 ( 往 ) ( 同上 )

☆皆 ( 穿 ) 白衣冠以送之 ( 省略謂語 )

☆其人居遠未來,而為 ( 之 ) 留待 ( 省略介詞賓語 )

☆嘉為 ( 之 ) 先言於秦王曰 ( 同上 )

☆乃 ( 穿 ) 朝服,設九賓 ( 省略謂語 )

☆見燕使者 ( 於 ) 咸陽宮 ( 省略介詞 )

☆使 ( 之 ) 畢使於前 ( 省略兼語 )

☆羣臣侍 ( 於 )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省略介詞 )

☆獻 ( 於 ) 秦王 ( 省略介詞 )

☆比 ( 於 ) 諸侯之列 ( 省略介詞 )

☆而 ( 按 ) 秦法„„ ( 根據文意省略 )

☆皆陳 ( 於 ) 殿下 ( 省略介詞 )

(3)被動句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4)倒裝句

常痛於骨髓 ( 介賓短語後置 )

嘉為先言於秦王 ( 介賓短語後置 )

燕王拜送於庭 ( 介賓短語後置 )

使畢使於前 ( 介賓短語後置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 定語後置 )

羣臣侍殿上者 ( 定語後置 )

秦王購之 ( 以 ) 金千斤,邑萬家 ( 介賓短語後置,數量詞作定語後置 )

6、文言固定結構:

【足下】對對方的敬稱,你/您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 【有以】有用來„„的(辦法)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奈何】怎麼辦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

【何如】怎麼樣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 【然則】(既然)這樣,那麼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乃今】現在,這才乃今得聞教 【頃之】不久頃之未發

【所以】表原因,„„的原因僕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事所以不成者„„ 【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 【“所”+動詞】荊軻有所待意為:有„„的人 ( 東西 ) 。“所”後常跟動詞組成“所”字結構,作“有”賓語。

【豈„„乎】將軍豈有意乎表反問,是否„„呢。 【豈„„哉】荊卿豈無意哉表反問,難道„„嗎。

7、成語典故

(1)切齒拊心:語出本文,又作“切齒腐心”。形容憤恨到極點。

(2)一去不復返:語出本文。一去之後就不再回來。後亦稱人或者已成陳跡。唐崔顥《黃鶴樓》詩:“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3)髮上指冠:語出《莊子?盜跖》:“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毛髮豎起的樣子。形容極度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發盡上指冠”暗引此語。

(4)圖窮匕首見:語出本文。比喻事情發展到了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出來。

(5)無可奈何:語出本文。沒有辦法,無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無能為力。 (6)悲歌擊築: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寫悲壯蒼涼的氣氛。

五、小結

六、佈置作業: 課後思考:

1、荊軻和太子丹是什麼樣的人物形象?

2、荊軻刺秦王為什麼失敗了?

3、你是如何認識荊軻刺秦王這件事情的?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刻畫人物性格的獨特之處;正確分析鑑賞荊軻這個人物形象。

2、正確認識荊軻的行為,學習他的狹義和犧牲精神。

二、教學重點:學習本文在矛盾衝突中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三、教學難點:用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評價荊軻刺秦的歷史

四、教學過程:

㈠、複習鞏固文言詞語句式 ㈡、研習課文

I研讀課文第一部分:行刺緣起

1、把握第一部分人、事、物

(1)人:荊軻——俠肝義膽、果敢勇決、剛直不阿、秉性剛烈秦王 太子——驚恐焦急、浮躁多疑強暴 樊於期——義勇剛烈,熱肚直腸天下 (2)事:行刺秦王之前的準備共誅

(3)物:①督亢地圖;②樊於期頭;③天下利匕首

2、荊軻刺秦王是在怎樣的形勢下發生的?課文寫當時形勢的語言有何特點?

明確:秦軍破趙,勢如破竹,大軍壓境,燕國危在旦夕。課文寫形勢,連用幾個動詞短語,以短促的語氣交代逼人的形勢,渲染了緊張、危急的氣氛。“盡收其地”的“盡”,寫出了秦軍之“強”,也應了太子丹“今秦有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盡天下之地,臣海內之王者,其意不厭”的判斷。太子丹認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盡矣”,因而催促荊軻實施刺秦王的計劃,意圖抵抗秦軍的大舉進攻,同時也報“見陵”之仇。 3.荊軻刺秦王的謀劃,表現了怎樣的性格特點?寫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明確:荊軻的謀劃抓住瞭如何見秦王這個關鍵問題。他提出用樊將軍首與督亢地圖為信物騙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膽識和氣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時才提出這個計劃,可見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襯了荊軻智謀非凡。

4、荊軻私見樊於期,為什麼能使樊於期慷慨獻身? 明確:荊軻三問樊於期,首先從秦王的刻毒殘忍説起,動之以情,進行初步試探;進而從“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方面曉之以義,引而不發,進一步觀察反映;在樊將軍急於知曉的情況下,他才和盤托出行刺打算,徵詢意願。荊軻膽大心細,自知知人,對樊將軍有着深刻的瞭解。荊軻捨身取義的精神,更使樊將軍激動得“偏袒扼腕而進”。樊將軍自刎獻身,既表現了他的義勇剛烈,也表現了對荊軻的理解與信任。 5.太子丹求“天下之利匕首”並“以藥淬之”、“令秦武陽為副”為何略寫? 明確:不是主要情節,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詳略得當,剪裁合理。 6.荊軻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麼?顯示了什麼性格? 明確:荊軻“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對俠義之士來説,無異於人格侮辱。“士可殺而不可侮”。荊軻忍無可忍,怒叱太子,顯示了剛烈的性格。 7.教師小結:

第一部分寫行刺秦王的準備工作,包括商議計謀、求取信物、準備匕首、配備副手、怒叱太子五個場面,其中荊軻與太子丹有三次分歧。這些分歧既表現了荊軻的足智多謀,果敢勇決,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謀事不周的弱點。

II研讀課文第二部分:行刺準備

。指名讀講

9、10自然段。 1.太子及賓客為什麼“皆白衣冠以送之”?

明確:荊軻永訣,激勵他冒死行刺,不負重託。 2.音樂描寫有什麼作用?

明確:表現荊軻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壯的氣氛。 3.作者是怎樣描寫易水訣別這一場面的? 明確:

①抓住特點:如對送行者的描寫,抓住“白衣冠”這個特點; ②突出重點:在眾多的人物中,重點寫荊軻;“既祖,取道”略寫,重點寫慷慨悲歌;

③顧及全面:太子、賓客、高漸離、士等在場人物都顧及到,而且通過寫“士皆垂淚涕泣”“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渲染淒涼悲愴的氛圍和同仇敵愾的氣勢; ④有條不紊:人物活動按時間順序描寫; ⑤結合寫景:“風蕭蕭兮易水寒”,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nbs, p;

4、教師小結:易水訣別,表現了荊軻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III研讀課文第

三、四部分:廷刺秦王荊軻被斬 1.自讀課文第

三、四部分,思考: ①秦廷行刺這一部分可分幾個層次?

②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一驚心動魄的場面的? 2.討論思考題。明確:

★廷刺秦王這一部分描繪荊軻與秦王正面交鋒,可謂波瀾迭起。誰能告訴我,你讀出了幾個層次?請各用一個四字詞語來概括。 計見秦王(10——12段) 顧笑武陽(13段)

秦廷搏擊(14——16段) 倚柱笑罵(17段) (2)、感受人物:從這四層內容看,你覺得荊軻最打動你的是什麼?請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

2、描寫這一驚心動魄的場面的方法:

◆小結:①主動進攻未遂,仍進行最後一次努力;秦王“驚—引—起—拔—走—擊”,由驚慌失措轉為有效反擊,動作描寫,層次分明。

②通過語言、神態、表情描寫,栩栩如生地刻畫了人物形象。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讀之使人如見其形,如聞其聲。

③運用間接描寫的方法渲染氣氛,襯托荊軻的英雄形象。寫“年十二”就殺人的秦武陽“色變振恐”,襯托荊軻鎮定自若;寫秦王“恐急”,“羣臣驚愕”,“盡失其度”,“不知所為”,襯托荊軻英雄虎膽,威懾秦廷;最後荊軻事敗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這寥寥數語,從反面襯托了荊軻的威武壯烈。 ◆引導分析:分析人物

(過渡)荊軻的形象塑造得如此崇高壯烈、生動感人,這得益於作者怎樣的寫法呢? 小組討論:(課件)

 作者是怎樣描繪秦廷搏擊這一場面的?(抓住人物的動作及人物之間的矛盾衝突關係)  除了這一場面描寫,還有哪些地方展現荊軻的英雄形象? 深入分析:

(1)作者是怎樣描繪秦廷搏擊這一最為驚心動魄、扣人心絃的場面的? ①通過鬥爭雙方的動作描寫,展示生死搏鬥的曲折過程。

☆教師引導:托爾斯泰説:在藝術語言中,最重要的是動詞。讓學生抓住荊軻和秦王打鬥的幾個回合裏,提煉出體現荊軻和秦王鬥爭雙方的動作的關鍵動詞。體會一下,這些動詞的使用對塑造人物形象起了怎樣的作用。

學生明確:荊軻“取——奉——發——把——持——椹——逐——提”; ☆教師追問:在這一系列動詞中,你覺得哪個動詞用的最好?(提示:“揕”字換成“殺”字,可不可以?學生即興表演。“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是否是多此一筆?可否不寫?為什麼?) ☆教師小結:“揕”字更能表現荊軻的英勇無畏;對一國之君不可一世的始皇毫無懼色。“荊軻廢”一句寫主動進攻未遂,仍進行最後一次努力,孤注一擲。描寫荊軻時運用的幾個字,字字千鈞,精煉妥貼,形象生動地凸現了荊軻廷刺秦王的英雄虎膽。(板書)

☆教師追問:相比之下,毫無精神準備的秦王作何反應?“驚——引——起——絕——拔——走——操——擊”。從驚慌失措轉為有效反擊。寫秦王對塑造荊軻起了什麼作用? ②通過描寫周圍人物的表現。

教師引導:魯迅先生在《且介亭雜文•論俗人應避雅人》中講道:“優良的人物,有時候是要靠別人來比較、襯托的。”在荊軻的周圍也有這樣一羣人物,他們使得荊軻的形象光彩煥發。有哪些人物?是如何表現的?到文中找一找。 學生明確:霎時間,莊嚴的秦廷上,荊軻“逐”,秦王“走”,羣臣“愕”,上上下下“盡失其度”,最後竟出現“乃以手共搏之”的戲劇性場面。

教師小結:無論是外強中乾的秦王,還是驚惶無措的羣臣,還是後來臨陣怯場的秦武陽,正是在這一羣人物的對比中,產生了荊軻這一偉岸的形象,突出了荊軻履險不驚、臨難不懼的氣度和品格。 (2)、“秦廷搏擊”部分通過對人物動作及側面的描寫,突出了荊軻形象。除14——16段,其它部分的內容又是通過什麼描寫來展現荊軻的英雄形象的? 通過動作、語言、神態描寫,栩栩如生地刻畫人物形象。

總之我們看到的是荊軻的英勇無畏、英雄虎膽、鎮定自若、威武壯烈等等,這一系列美好的詞都可以迭加在他身上。荊軻這一人物形象的之所以塑造得如些栩栩如生,得益於以下方法: a.通過鬥爭雙方的動作描寫,展示生死搏鬥的曲折過程 b.通過語言、神態、表情描寫,栩栩如生地刻畫人物形象。 c.運用間接描寫的方法渲染氣氛,襯托荊軻的英雄形象。 ㈢、問題探究:

I問題一:荊軻和太子丹是什麼樣的人物形象?

1、荊軻:

①荊軻的“智”:

a) 私見樊於期

b) 顧笑秦武陽

c) 為自己解圍

d) 荊軻有所待

e) 厚遺秦蒙嘉 ②荊軻的“勇”:

a)顧笑武陽年十二殺人——色變振恐(側面襯托) b)勇逐秦王

c)倚柱而笑箕踞而罵——目眩良久(正面描寫) 不畏強秦,不怕犧牲——鎮定自若,從容不迫

結論:荊軻粗獷豪邁,沉着勇敢,見義勇為,不畏強暴,不怕犧牲,面對強秦,鎮定自若,從容不迫,千載以下,還令人感到凜然而有生氣。行刺秦王雖然失敗,但他那種剛毅不屈,慷慨赴難的精神,千秋萬載令人感奮。

2、太子丹:

不以燕國弱小無力抵禦秦國的侵略而坐待滅亡,急起奮發,圖謀保衞國家。孤注一擲,誠不得已也。但急於求成,“始速禍焉”。欲速則不達。 討論太子丹在人格上的缺陷。(要有具體事實)明確:施恩圖報,急於求成,胡亂猜疑。 II問題

二、陶淵明《詠荊軻》:“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你是否贊同陶説?為什麼? (看課後陶淵明詩歌后展開討論,不預設答案,可各抒己見。)

提供看法,僅供參考: 太子丹對荊軻的決心、品質、謀略和性情並無充分了解,雙方談不上“知己”。荊軻要待機而動,太子丹卻“疑其有悔改”,予以責難,甚至以先遣秦武陽相逼,太子丹急躁的言行,反映了他的焦慮心情、狹隘心胸,表現出他完全不瞭解荊軻周密思慮力求全勝的大略。性情剛烈的荊軻無法忍受太子丹的不信任,“怒叱太子”,倉促上路。既然太子丹對荊軻的瞭解、尊重、信任都十分有限,那麼,“君子死知己”這一説法自然難以成立。 荊軻和太子丹的關係,顯然不是一種君子之交。從主客關係看,雙方各有所需,太子丹需要利用荊軻抑制秦國復仇雪恨,荊軻需要利用太子丹獲取聲名。歷史記載:“尊荊卿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門下,供太牢具,異物間進,車騎美女恣荊軻所欲,以順適其意。”太子丹對荊軻的心性是十分了解的,從這一角度,説他們是同氣相求的“知己”也未嘗不可。殺手荊軻“提劍出燕京”是為了報達太子丹知遇之恩,荊軻確乎是為“知己”而非為理念而赴死的。

III、你是如何看待荊軻刺秦王這件事情的?(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介紹古人對荊軻的評價—— ☆非議:蘇軾:“始速禍焉” 鮑彪:“軻不足道” 朱熹:“軻匹夫之勇,其事無足言” ☆肯定:司馬遷:“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豈妄為哉” 左思:“雖無壯士節,與世亦殊倫”“賤者雖自賤,重之若千鈞” 陶潛:“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

教師小結:荊軻具有義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測之秦是極其危險的事,但還是毅然前往,直至事敗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罵”。荊軻刺秦王這件事並不能真正挽救燕國的危亡,荊軻也是為報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荊軻之所以值得肯定,並不在於為太子丹報私怨,而在於他站在鬥爭的最前列反對秦國對山東六國的進攻和挽救燕國的危亡。千百年來,受壓迫的人們之所以敬仰荊軻,也正是基於他那種同情弱小和反抗強暴的義俠精神。當然這當中也流露出“士為知己者死”的因素這既是荊軻本身的侷限,也是作者的侷限。從荊軻刺秦王的做法來看,這種個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圖憑藉個人的拼殺來改變歷史的進程更是不可能的,這些都反映了歷史的和階級的侷限。 ㈣、課堂小結:

㈤、佈置作業:翻譯課文中的重點句子;課後作業

二、三題。

《荊軻刺秦王》優秀教案 篇二

1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實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識,培養文言理解和翻譯的能力。

2、學習課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神態,在尖鋭複雜的矛盾衝突中表現人物性格。

3、學習荊軻同情弱小和反抗_的義俠精神;通過合作交流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能力以及合作、互助的學習習慣。

2學情分析

我校地處郊區,學生基礎較差,理解文意,掌握重點實詞、虛詞

3重點難點

1、理解文章內容並從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

2、學習古代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4教學過程4.1第一學時評論(0)教學目標

掌握文中實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識,培養文言理解和翻譯的能力。

評論(0)學時重點

理解文章內容並從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文言理解和翻譯的能力。

評論(0)學時難點

學習課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神態,在尖鋭複雜的矛盾衝突中表現人物性格。

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荊軻刺秦王

二、導入新課

在春秋戰國的歷史畫卷上,有一位人物,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北宋蘇詢稱其“始速禍焉”,朱熹認為他“匹夫之勇,其事無足言。”但司馬遷卻為他立傳,並在《史記》結尾評價其“名垂後世”。還有其他人,如陶潛,稱其“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他是誰?為什麼前人對他會做出各種評價?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荊軻刺秦王》,去一感荊軻的俠士形象。

在正式進入課文之前,先讓我們瞭解下這篇文章的出處。

1、簡介《戰國策》

《戰國策》是戰國末年和秦漢間人編輯的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後經過漢代劉向整理編輯,始定名為《戰國策》。全書共三十三篇,分國別編輯,依次是:西周一篇,東周一篇,秦五篇,齊六篇,楚四篇,趙四篇,魏四篇,韓三篇,燕三篇,宋、衞合一篇,中山一篇。其時代上接春秋,下至秦並六國,約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戰國策》的內容,主要記載戰國時期各國謀臣策士遊説諸侯或進行謀議論辯時的政治主張和縱橫捭闔、爾虞我詐的故事,也記述了一些義士豪俠不畏_、勇於鬥爭的行為。《戰國策》長於議論和敍事,文筆流暢,生動活潑,在我國散文具有重要的地位。

2、瞭解背景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發生在戰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一中國之前的6年。當時,秦已於公元前230年滅韓,又於公元前228年破趙(秦滅趙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統一六國的大勢已定。地處趙國東北方的燕國是一個弱小的國家。當初,燕王喜為了結好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作為人質。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於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為了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為了報“見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諸侯之地”;或者刺殺秦王嬴政,使秦“內有大亂”,“君臣相疑”,然後聯合諸侯共同破秦。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三、整體感知及字詞解析:

(一)、解題並梳理文章脈絡

1、《荊軻刺秦王》這個標題是編者加上去的,你們覺得關鍵詞是哪一個?(“刺”)

2、本文圍繞着一個“刺”字,展開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閲讀時抓住“刺”,即可把握文章的脈絡。

(一)刺之由:(“秦將王翦破趙──願足下更慮之”)——故事開端。

(二)刺之備:(“荊軻知太子不忍──終已不顧”)——故事發展。

(三)刺之時:(“既至秦──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故事_。

(四)刺之果:(末段)——故事結局。

(二)、刺之由

1、字詞解析

①進兵北略地:向北

②則雖欲長侍足下:則,那麼。雖,即使。足下,您,指荊軻,表對説話對象的尊稱。又如:《陳涉世家》中“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③微太子言:如果沒有。又如:《岳陽樓記》中“微斯人,吾誰與歸?”

④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這不僅是個省略句,還是個倒裝句,經過調整後的語序是“秦王(以)千斤金,萬家邑購之”

⑤誠能得樊將軍首:果真。又如《陳涉世家》中:“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也表示假設關係。

⑦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窮:走投無路;困,處境困窘。今義,貧窮。古今異義。

(三)、刺之備

1、為行刺做了哪些準備?

“準備信物”、“準備利刃”、“配備助手”、“怒斥太子”和“易水送別”五個場面。

2、字詞解析

①皆為戮沒:讀wèi,被。

②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③而燕見陵之恥除矣:被

④將軍豈有意乎:是否

⑤既已,無可奈何:事已至此

⑥太子遲之:以……為遲

⑦僕所以留者:……的原因

4.2第二學時評論(0)教學目標

學習荊軻同情弱小和反抗_的義俠精神;通過合作交流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能力以及合作、互助的學習習慣。

評論(0)學時重點

學習古代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人物性格。

評論(0)學時難點

學習荊軻同情弱小和反抗_的義俠精神;通過合作交流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能力以及合作、互助的學習習慣。

教學活動活動1【講授】荊軻刺秦王

一、整體感知及字詞解析

(一)、易水送別

1、朗讀文章第9段

要求讀準字音,學生常常將“太子和而歌”中的“和”讀成hé,應讀hè,解釋應和。

2、字詞解析

①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者”,定語後置的標誌

②皆白衣冠以送之:來,表目的

③既祖:已經

④又前而為歌曰:前,上前。為,wéi,作。

⑤發盡上指冠:向上

⑥於是荊軻就車而去:接近,登上

⑦終已不顧:回頭

3、概括這段文字所寫的內容。

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明確:易水送別

4、朗讀時應讀出怎樣的感情?並中文中找到依據。

學生自由討論。

明確:悲、壯

“皆白衣冠以送之”,穿白衣戴白帽意味着荊軻此去凶多吉少,可謂是生人做死別。形成一種悽驚悲愴的氛圍,使人預感到事有不測。我們的習作中常見的外貌描寫是“他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十分漂亮,也不十分醜陋”,外貌描寫是為中心服務的,不是為了寫外貌而寫外貌。

“為變徵之聲”“復為慷慨羽聲”“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其中音樂由悲涼變為悲壯,低沉變為高昂,渲染悲壯氣氛。

“士皆垂淚涕泣”“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生離死別變為同仇敵愾。這慷慨悲歌的場面,千百年來激勵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湯蹈火、義無反顧!所要表現的是荊軻,為什麼要寫送行的賓客?

正如《_》中的“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歎,以為妙絕。”“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寫觀眾的表情是為了突出_人技藝高超。

“就車而去,終已不顧”,只用一個動作就突出表現荊軻義無反顧的剛毅性格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5、有感情地誦讀第9段

(二)、厚遺蒙嘉

1、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第11-13段內容。

厚遺蒙嘉

2、字詞解析

①持千金之資幣物:幣,(古義)禮品,泛指用作禮物的玉帛等物;(今義)貨幣

②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確實

③燕王拜送於庭:“拜送於庭”,狀語後置,即“於庭拜送”。

④使使以聞大王:使,派。使,使者。

⑤乃朝服:穿上上朝的禮服。

(三)、廷刺秦王

1、字詞解析

①以次進:按照

②秦武陽色變振恐:臉色

③羣臣怪之:感到奇怪

④前為謝曰:為,wèi,為之,替(秦武陽)。謝,謝罪。又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

⑤圖窮而匕首見:窮,盡、完。見,通“現”,露。又如“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⑥秦王還柱而走:跑

⑦箕踞以罵:箕,兩腳張開,如同簸箕。踞,蹲或坐。箕踞,以示輕蔑對方。又如《醉翁亭記》中的:“有亭翼然臨於泉上”。“翼”解釋為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2、第13段哪些字音重讀?並簡析原因。

學生稍作思考,點名回答。

明確:“秦武陽色變振恐”“羣臣怪之”中的加點字重讀,獻圖時年十二就_的秦武陽竟“色變振恐”,引起了眾人的猜疑,眼看事情就要敗露,形勢非常危急。

“荊軻顧笑武陽”中的加點字重讀,在這猝然生變的節骨眼兒上,荊軻面不改色心不跳,幾句話,既遮掩了秦武陽失常的表情,又頌揚了秦王的威風,使秦君臣上下疑竇消除。再加上一“笑”一“顧”一“前”,沉着機智、鎮定自若,表明他的確具有超人的膽略和非凡的氣質,可謂神勇之人。

3、第14-16段要用什麼樣的語速讀?

學生討論思考。

明確:14、15段讀荊軻的動作語速快,“取──奉──發──把──持──揕”,雙方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搏鬥。讀毫無精神準備的秦王語速也要快,“驚──起──絕──拔──操──急”,慌得連劍也“不可立拔”。讀羣臣語速慢,個個呆若木雞。霎時間,莊嚴的秦廷上,荊軻“逐”,秦王“走”,羣臣“愕”,上上下下“盡失其度”,最後竟出現“乃以手共搏之”的戲劇性場面。

16段眼看着秦王要成為荊軻的劍下之鬼,由於侍醫夏無且以藥囊投軻,荊軻反被秦王“斷其左股”,轉瞬之間由優勢轉為劣勢,最後反“被八創”,完全失去戰鬥力。這一部分語速急促,突出地渲染了千鈞一髮的緊張形勢。

4、第17段哪些字音重讀?並簡析原因。

學生稍作思考,點名回答。

明確:“笑”、“罵”,繪形傳神,突出了荊軻的視死如歸和英雄虎膽。

(四)課後作業:試總結荊軻這一人物形象。

《荊軻刺秦王》優秀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積累文中的文言詞句並進行歸類整理。

2、分析鑑賞荊軻形象。

【教學重點】

1、積累“顧”、“就”、“發”等文言詞語用法。

2、學習本文在矛盾衝突中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教學難點】

如何評價荊軻刺秦這一行為的意義。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入課

屏幕展示對聯:請同學們思考下列對聯寫的都是那些歷史人物?

①剛正不阿,留得正氣凌霄漢

幽而發憤,著成信史照人寰

②盛唐詩酒無雙士

青蓮方苑第一家

③寫鬼寫妖高人一等

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④一詩二表三分鼎

萬古千秋五丈原

⑤兵甲富於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

憂樂關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蘇台

前五聯分別是司馬遷、李白、蒲松齡、諸葛亮、范仲淹,那麼,同學們請看,

⑥身入狼邦,壯志匹夫生死外

心存燕國,蕭寒易水古今流——寫的是歷的那個人物呢?對,是咸陽荊軻墓聯。今天我們就走進那段塵封的歲月,去感受那步步驚心的往事。(板書課題)

二、識人

荊軻,春秋戰國時代四大刺客之一(要離、專諸、聶政、荊軻)本是齊國人,後遷居衞國,原叫莊坷,到了燕國以後,改稱荊軻,喜好讀書擊劍,善交名人勇士。

三、入境

故事發生在戰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一全國的大勢已定,弱小的燕國也危在旦夕。燕太子丹為了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為了報自己在秦國做人質的“見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諸侯之地”;如不成,則刺殺秦王嬴政,使其國內大亂,然後聯合諸侯共同破秦。為此,太子丹先找智勇雙全的燕國處土田光,然而田光已老,無法完成太子丹的重託,便向太子丹推薦了荊軻。田光為保守祕密而_。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事敗後,秦大舉攻燕,於公元前222年滅燕。

三、解題

《戰國策》是西漢學者劉向所整理、校訂的一部戰國時期的史料彙編,是一部國別體的史書。該書記載了戰國時期二百三四十年間各國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動,着重記錄了謀臣的策略和言論,語言流暢,記人、記事形象生動。全書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戰國策》的內容,主要記載戰國時期各國謀臣策士遊説諸侯或進行謀議論辯時的政治主張和縱橫捭闔、爾虞我詐的故事,也記述了一些義士豪俠不畏_、勇於鬥爭的行為。《戰國策》在記敍歷史事件時,過分誇張渲染謀臣策士的作用,有時為了突出縱橫遊説之士在歷史事件中的決定作用,甚至編造一些情節,不免違背歷史的真實。長於議論和敍事,文筆流暢,生動活潑,在我國散文具有重要的地位。

四、整體感知:

1、放配樂朗誦,疏通字詞、句讀方面的問題。

淬(cuì)憐(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創(chuāng)揕(zhèn)樊於(wū)期夏無且(jū)

2、學生複述文章的故事情節並理順《荊軻刺秦王》的結構:

第一部分——開端(1——2段):存亡困境

第二部分——發展(3——9段):解脱困境

第三部分——_(10——17段):孤注一擲

第四部分——結局(最後一段):突圍失敗

3、學生根據課文下的註解,仔細閲讀課文,瞭解課文詳細內容。

五、佈置作業

課後思考:

1、荊軻和太子丹是什麼樣的人物形象?

2、荊軻刺秦王為什麼失敗了?

3、你是如何看待荊軻刺秦王這件事情的?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導入新課

二、文言知識梳理

1、通假字。

秦王必説見臣説,通“悦”,yuè,高興。

使工以藥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燒刃使紅,漬於水中。

日以盡矣以,通“已”,已經。

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陵,通“凌”,_。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請辭決矣決,通“訣”,訣別。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懾。

設九賓賓,通“儐”,儐相(bīnxiàng),迎賓贊禮的人。儐,舊讀bìn。

圖窮而匕首見見,通“現”。

秦王還柱而走還,通“環”,繞。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奉,通“捧”。

卒起不意卒,通“猝”,cù,倉促,突然。

2、一詞多義

【之】

①第三人稱代詞,“他(們)”/“它(們)”使工以藥淬之/願大王少假借之

②結構助詞,“的”/不譯於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助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而】

①連詞,錶轉折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②連詞,表並列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

③連詞,表修飾伏屍而哭/荊軻和而歌/自引而起/秦王還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連詞,表承接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圖窮而匕首見

⑤連詞,表遞進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以】

①介詞,因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

②介詞,用使工以藥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

③介詞,按照以次進

④已經日以盡矣

⑤連詞,表目的,“來”/不譯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興兵以拒大王/遂拔以擊荊軻

⑥連詞,表修飾箕踞以罵曰

【為】

①動詞,做,整治乃為裝遣荊軻

②介詞,被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③介詞,替嘉為(之)先言於秦王曰

【其】

①第三人稱代詞,他∕它(們)(的)盡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劍長,操其室

指示代詞,那其人居遠未來

【窮】

①盡,沒有日暮途窮

②走投無路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③盡頭圖窮而匕見

④穿過,走到盡頭復前行,欲窮其林

3、重點實詞:

【顧】

①回頭看,看

②顧念,考慮

③看望,拜望

④反而,卻∕不過,只是

⑤難道

【略】

①疆界

②經過

③巡行,巡視

④侵略,奪取

【誠】

①假如,如果

②的確,確實

【發】

①打開

②出發

【就】

①成功

②登上,去

4古今異義現象:

仰天太息流涕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古義:走投無路,陷於困境。今義:生活貧困,經濟困難。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古義:品德高尚之人。今義:年長之人。

將軍豈有意乎古義:有心意,此引申為同意、願意。今義:今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遇:古義:對待。今義:遇到,碰以。

深:古義:刻杜今義:有深度,與“淺”相對。

於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古義:在這時今義;表順承關係或另提一事。

終已不顧古義:不回頭今義:不照顧,不考慮不顧忌。

左右乃曰古義:皇帝周圍的侍衞人員。

今義:表兩種方向;或表大體範圍;有時亦有控制之義。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古義:可以用它來,為“可以之”的省略。

今義:表可能、能夠、許可。

秦王購之金千斤古義:指金屬總稱,文中指銅。今義:特指黃金。

5、詞類活用現象:

(1)進兵北略地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北。

(2)函封之名詞作狀語,用匣子。

(3)前為謝曰方位名詞作動詞,走上前。

(4)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詞活用為動詞,走上前。

(5)左右既前同上。

(6)其人居遠形容詞活用作名詞,遠方。

(7)使使以聞大王動詞使動用法,使……聽到。

(8)太子遲之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遲。

(9)發盡上指冠名詞作狀語,向上。

(10)羣臣怪之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怪。

(11)箕踞以罵曰名詞作狀語,象簸箕一樣。

(12)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詞作狀語,馬上。

(13)乃欲以生劫之形容詞作狀語,活着。

(14)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作動,穿白衣,戴白帽

(15)使使以聞大王聞:使動,使……聞,稟告

(16)乃朝服,設九賓朝服:名作動,穿朝服

(17)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名詞作狀語,馬上

6、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斷句

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僕所以留才,待吾客與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2)省略句

秦王購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詞“以”)

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詞“以”)

欲與(之)俱(往)(省略介詞賓語和謂語)

待吾客與(之)俱(往)(同上)

皆(穿)白衣冠以送之(省略謂語)

其人居遠未來,而為(之)留待(省略介詞賓語)

嘉為(之)先言於秦王曰(同上)

乃(穿)朝服,設九賓(省略謂語)

見燕使者(於)咸陽宮(省略介詞)

使(之)畢使於前(省略兼語)

羣臣侍(於)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省略介詞)

獻(於)秦王(省略介詞)

比(於)諸侯之列(省略介詞)

而(按)秦法……(根據文意省略)

皆陳(於)殿下(省略介詞)

(3)被動句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4)倒裝句

常痛於骨髓(介賓短語後置)

嘉為先言於秦王(介賓短語後置)

燕王拜送於庭(介賓短語後置)

使畢使於前(介賓短語後置)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定語後置)

羣臣侍殿上者(定語後置)

秦王購之(以)金千斤,邑萬家(介賓短語後置,數量詞作定語後置)

7、文言固定結構:

【足下】對對方的敬稱,你/您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

【有以】有用來……的(辦法)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奈何】怎麼辦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

【何如】怎麼樣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

【然則】(既然)這樣,那麼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乃今】現在,這才乃今得聞教

【頃之】不久頃之未發

【所以】表原因,……的原因僕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事所以不成者……

【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

【“所”+動詞】荊軻有所待意為:有……的人(東西)。“所”後常跟動詞組成“所”字結構,作“有”賓語。

【豈……乎】將軍豈有意乎表反問,是否……呢。

【豈……哉】荊卿豈無意哉表反問,難道……嗎。

8、成語典故

(1)切齒拊心:語出本文,又作“切齒腐心”。形容憤恨到極點。

(2)一去不復返:語出本文。一去之後就不再回來。後亦稱人或者已成陳跡。唐崔顥《黃鶴樓》詩:“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3)髮上指冠:語出《莊子?盜跖》:“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毛髮豎起的樣子。形容極度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發盡上指冠”暗引此語。

(4)圖窮匕首見:語出本文。比喻事情發展到了最後,_或本意顯露出來。

(5)無可奈何:語出本文。沒有辦法,無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無能為力。

(6)悲歌擊築: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寫悲壯蒼涼的氣氛。

三、課堂小結

四、佈置作業

請同學們思考荊軻刺秦的失敗是偶然還是必然?

第三課時

一、析文

1、討論荊軻刺秦失敗是偶然還是必然。

2、請同學們將課文中寫荊軻、秦王及羣臣的語句畫出來,比較誰的着墨較少:

荊軻: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

荊軻逐秦王--------

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被八創。----

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秦王:

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秦王還柱而走------

秦王方還柱而走,卒惶急不知所為------

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

秦王復擊軻-------

秦王目眩良久。

羣臣:

羣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

左右乃曰:“王負劍!王負劍!”------

左右既前,斬荊軻。

【結論】荊軻的着墨不及秦王及羣臣多。

3、這種安排是否違背了課題荊軻刺秦的重心呢?

【明確】《戰國策》善於描寫情節與場面,因此在此前的樊將軍獻頭、荊軻訣別、易水送別等處都寫得詳細,但是在行刺的環節突出的不是荊軻如何行刺,而是重在表現秦王的驚慌。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來看荊軻刺秦王的手段也許可以找到答案。

4、請同學們再看一遍荊軻的動作與語言:

【明確】(因)把——揕——(未至身)逐——(廢)引——提(不中)——倚——罵

5、由此可見,荊軻的劍術不是十分精湛,但是荊軻憑什麼能讓秦王目眩良久?

【明確】回顧荊軻在朝堂之上的一系列表現即可找到答案:

“武陽色變震恐,羣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發圖,圖窮而匕現----逐秦王---倚柱而笑,箕踞以罵。”

荊軻的功夫不見得高超,但膽識卻超乎尋常!一個笑寫出了荊軻的鎮定,一個笑寫出了不畏死的大氣,一個罵寫出了荊軻的氣勢!而荊軻的身份只是一個將亡小國的使臣,然而正是這種義無反顧、不為生死的大無畏精神與氣勢震懾了秦殿之上的王與臣!因此,這對於塑造荊軻的人物形象起到了烘雲托月的作用。

6、陶淵明曾在其詩歌《詠荊軻》中寫到“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可見荊軻刺秦的失敗已成千古遺憾,但是否是一次意外呢?有同學説如果秦王袖子的質量好一點的話,也許天地將會大不同,與荊軻的劍術無關,你怎樣認為呢?

【明確】我們是否可以在文章的描述中找到這一結局的暗示呢?

①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我們讀出了等待;

②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乃復請之曰:“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我們讀出了懷疑;

③荊軻怒,叱太子:“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僕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我們讀出了必死的信念與意氣用事;

④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變徵之聲中——我們讀出了訣別的悽婉與悲涼;

【總結】以上的描寫,似乎都在暗示荊軻此行的壯舉,必將以悲劇收場的結局。

7、我們能否從其他描寫中找到相同的暗示呢?

【明確】

①秦武陽,年十二,_,人不敢與忤視。——至殿下,秦武陽色變震恐——羣臣怪之;

②荊軻刺王——王負劍

【總結】秦武陽如此勇猛之人,但在秦殿之下卻震恐,可見陣勢之大之莊嚴,而羣臣的怪之與秦王的負劍上朝,更可以看出秦朝有防範之心與防範之舉,並非沒有戒備之心。

8、在行刺的過程中有一個人消失了,是誰?

【明確】秦武陽是一着敗棋。

9、現在看能否找到一點遺憾呢?

【明確】如果秦王的袖子不斷,如果隨行的不是秦武陽而是荊軻所待之客,如果荊軻擲的再準一些,如果荊軻能夠再等一等所待之客-----

10、荊軻刺秦失敗敗在哪裏呢?

【明確】意氣!

11、從“將軍豈有意乎?”“荊卿豈無意哉?”樊將軍與荊軻的死是否有相似之處?

【明確】“豈有意乎”是“是否有這個意願呢”暗示出一種積極的猜測,一種情感的煽動;

“豈無意哉”是“該不會是沒有這個意願了吧”傳遞出一種消極的懷疑,一種情感的不信任!而兩個人的結局一個是“遂自刎”的主動,坦然接受;一個是“怒叱、終已不顧”的意氣用事,可見兩個人的行為都與古代俠的氣質胸懷相通。但一個是理智佔了上風,一個是感情佔了上風,成敗可見。

二、探幽

(一)總結荊軻和太子丹的人物形象?

1、荊軻:

首先,荊軻之智:

見樊於期之“私”

行刺之前之“待”

求見蒙嘉之“遺”

秦武陽震恐之“笑”

其次,荊軻之勇:

荊軻:顧笑武陽

勇逐秦王倚柱而笑箕踞而罵

武陽:色變振恐(側面襯托)

秦王:目眩良久(正面描寫)

【總結】

荊軻粗獷豪邁,沉着勇敢,不怕犧牲,鎮定自若,從容不迫。行刺秦王雖然失敗,但他那種剛毅不屈,慷慨赴難的精神,雖經千秋萬載仍令人感奮。

2、太子丹:

首先,太子丹之志:欲畢其功於一“刺”來對抗強秦,保衞自己的國家;

其次,太子丹之私:欲以刺秦來抗亡,欲以刺秦來報不理之仇;

第三,太子丹之急:飄搖之秋欲尋突破困境,逼迫荊軻出發;

第四,太子丹之情:伏屍而哭的不忍與易水送別的訣別。

【總結】太子丹雖有宏圖大志但是心胸不夠寬廣,雖有治國之心卻乏治國之術,用人上雖然可以重情重義但卻在內心裏猜忌懷疑,因此這樣的太子丹是無法擔負燕國命運興亡的重任的。

(二)陶淵明《詠荊軻》中説到“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你是否贊同這一説法?為什麼?

【明確】從知人的角度,太子丹對荊軻的決心、品質、謀略和性情並無充分了解,雙方稱不上“知己”。

表現:荊軻要待客而行,太子丹卻疑其悔改;

太子丹責難並用先遣秦武陽進行逼迫,荊軻怒斥太子丹並憤然倉促上路。

實質:太子丹急躁的言行,反映了他目光的短淺與心胸的狹隘,他完全不瞭解荊軻周密思慮力求全勝的大略;

荊軻怒斥太子丹的剛烈與倉促上路的意氣用事。反映了他無法容忍羞辱的自負與不理智。

因此荊軻和太子丹的關係,顯然不是一種君子之交。

(三)、你如何評價荊軻刺秦這一行為的意義?

介紹古人對荊軻的評價——

非議:蘇軾:“始速禍焉”

鮑彪:“軻不足道”

朱熹:“軻匹夫之勇,其事無足言”

肯定:司馬遷:“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豈妄為哉”

左思:“雖無壯士節,與世亦殊倫”“賤者雖自賤,重之若千鈞”

陶潛:“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

【總結】

《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荊軻好讀書擊劍”,由此可見荊軻具有義俠的性格,北師_記研究專家韓兆琦先生認為,荊軻是一個有一定武功,俠肝義膽,有學問且沉穩的俠義之士,我們發現相比於太子丹刺秦王計謀體現的報私恨與報公仇的糾結,荊軻刺秦的壯舉更多的是來自對強秦的國仇家恨,以及對太子丹的報答之心。因此他的意義在於抗秦,因此千百年來人們之所以敬仰荊軻,也正是基於他那種同情弱小和反抗_的義俠精神。但荊軻抗秦是出於一國小義,秦王統一天下則是從天下進步的大義,因此這既是荊軻的歷史侷限,也是時代的侷限。

四、課堂小結:見上面總結

五、佈置作業:

六、板書設計

荊軻刺秦王

《戰國策》

荊軻之智、之勇

太子丹之志、之私、之急、之情

刺秦為公、為私、為情、為義

《荊軻刺秦王》優秀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積累重要文言實詞、虛詞、文言句式等。

2、瞭解《戰國策》及相關知識,把握古代記敍散文的特點。

3、理解分析荊軻、太子丹、秦武陽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記敍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

1、介紹相關歷史背景,讓學生在歷史大背景中觀照荊軻刺秦王的故事。

2、引導學生提要勾玄地閲讀課文,學會抓住關鍵詞語,概述文章的敍事脈絡,做到綱張目舉,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3、設計思考題,引導學生深入領會古代散文簡潔、精煉、細節傳神的語言魅力和敍事藝術。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理解領會荊軻不畏強暴、不避艱險、捨生忘死、扶弱濟困的英雄精神。

2、引導學生領略英雄的才華與品德,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重點】

1、分析重點人物形象。

2、積累重要文言基礎知識。

【教學難點】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領會古代記敍散文的語言魅力和敍事藝術。

【教學過程】(3課時)

一、導入: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在諸多風流人物之中,有一位僅有短短兩句吟唱,而這兩句卻成為千古絕唱,這就是荊軻的《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詩中透露出無限的悲涼和對人生的留戀,但荊軻仍然一無反顧,“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許多英雄就這樣永遠地走入歷史深處。今天,讓我們在前人的記述中再來探尋英雄的足跡,傾聽歷史的迴音。(板書課題)

二、《戰國策》簡介:

多媒體展示

《戰國策》又稱《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編著,全書共三十三篇,分為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衞、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和社會面貌,着重記載了謀臣的策略和言論。這部書記事寫人十分生動,既有重要的史學價值,又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三、背景簡介:

多媒體展示

•故事發生在戰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一中國之前的六年。

•當時,秦於公元前230年滅韓,又於公元前228年破趙(滅趙是公元前222年),秦統一六國的大勢已定。

•當初,燕王為了結好於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作人質。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於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為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為報“見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殺秦王贏政,使秦“內有大亂”,“君臣相疑”,然後聯合諸侯共同破秦。

•荊軻,春秋戰國時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齊國人,後遷居衞國,原叫莊坷,到了燕國以後,才叫荊軻,他喜歡讀書擊劍,結交名人勇士。課文中提到的擊築的高漸離,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雙全的燕國處土田光。田光覺得自己老了,無法完成太子丹的重託,便向太子丹推薦了荊軻。田光為了激勵荊軻,便自殺了。荊軻接受了任務,太子丹高興萬分,馬上封荊軻為上卿,精心奉侍„„以後,就是課文記敍的情況。

•荊軻刺秦王失敗之後,秦大舉攻燕,於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滅燕。

四、掃清閲讀障礙,朗讀: 1.讀準字音

淬(cuì)忤(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創(chuāng)揕(zhèn)

拊(fǔ)髓 (suǐ) 樊於(wū)期 箕踞(jījù)亢(kàng)夏無且(jū)

(補充

感受精彩情節,學生朗讀精彩片段)

求取信物

分角色朗讀

易水送別

全體朗誦

廷刺秦王

單人朗誦

五、課文分析:

(一)本文結構: 按情節發展分為:

開端 行刺緣起1-2

1 發展 行刺準備3-9 高潮 廷刺秦王10-17 結局 荊軻被斬 18

(二)內容分析:

★研讀第一部分:行刺緣起

①荊軻是在怎樣的形勢下出場的?

秦軍攻破趙國,燕國危在旦夕。

②荊軻與太子的對話,表現了荊軻怎樣的性格特點? 表現他城府很深,有謀略,膽識超人,氣魄非凡 ③文章寫太子“不忍”有什麼作用?

反襯荊軻智謀非凡,英勇果敢。 ★研讀第二部分:行刺準備

思考:④荊軻與太子丹為刺秦王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哪些詳寫?哪些略寫?

求取信物

準備匕首

配備副手

⑤荊軻私見樊於期為什麼能使他慷慨獻身? 荊軻三問樊於期:

先從秦王的刻毒殘忍説起,動之以情, 再從解患報仇方面曉之以義,

最後和盤托出行刺打算,捨生取義,使樊將軍激動得“偏袒扼腕而進”。

樊將軍自刎獻身,既表現了他的義勇剛烈,也表現了他對荊軻的理解與信任。

⑥荊軻與太子丹在準備工作中有些什麼分歧?表現了人物怎樣的性格?

太子催促荊軻

荊軻怒叱太子 太子:浮躁多疑,謀事不周 荊軻:剛烈英勇

⑦作者是怎樣描寫易水辭訣這一場面的?有什麼作用?

情景交融、側面烘托,烘托出人物形象,表現出人物精神。

●課文精彩片段分析 易水送別

場面描寫

1 抓住特點

白衣冠

2 突出重點

荊軻

3 顧及全面

其他人物

4 結合寫景

風蕭蕭兮易水寒

烘托一種慷慨悲壯的氣氛,渲染淒涼悲愴的氛圍和同仇敵愾的氣勢。

如, 白衣冠 世皆垂淚涕泣 世皆瞋目,發盡上指冠 風蕭蕭兮易水寒

●課文精彩片段分析

廷刺秦王

顧笑武陽

沉着機智、鎮定自若

超人的膽略、非凡的氣質(神態)

圖窮匕現

神勇

(動作描寫

短句)

倚柱笑罵

視死如歸

(神態)

8、課文怎樣描寫秦廷行刺的場面的?

通過鬥爭雙方的動作描寫展示生死搏鬥的曲折過程:荊軻“取—奉—發—把—持—揕 —逐—提”,主動進攻未遂仍進行最後一次努力;秦王“驚—引—起—拔—走—擊”,由驚慌失措轉為有效反擊,動作描寫層次分明。

通過語言、神態、表情描寫, 栩栩如生地刻畫了人物形象,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運用間接描寫的方法渲染氣氛,襯托荊軻的鎮定自若、英雄虎膽、威武壯烈的英雄形象。

9、應該怎樣認識荊軻刺秦王的行為?

捨生忘死

反抗強暴

大義凜然

視死如歸

不符合歷史的發展進程

荊軻刺秦王,是反抗強暴的正義行為。秦統一六國,是歷史發展的趨勢,這是個人或少數人的願望改變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劇告終。就與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消極因素作鬥爭來講,這場鬥爭具有合理性,就整個歷史進程來講,它有着很大的侷限性。

(三)小結人物形象:

荊軻:剛烈忠義、有勇有謀、果敢機智、視死如歸的俠義之士的形象 太子丹:浮躁多疑、謀事不周 樊於期:豪爽慷慨 義勇剛烈 秦武陽:外勇內怯

2 秦 王:貪婪怯弱

(四)概括中心思想:

本文通過敍述荊軻刺秦王這一事件,讚揚了荊軻機智勇敢和扶弱救困、反抗強暴的俠義行為,表現了作者反抗強暴統治的思想。

(五)主要藝術特點: 寫人:

①善於描寫人物的對話、神態和動作。 ②善於通過對比突出人物性格。 寫事:

①善於描寫場景,渲染氣氛

②敍事波瀾起伏、有張有弛、有詳有略

(六)語法總結:文言相關知識點 1.通假字:

日以盡矣

以,通“已”,已經。

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請辭決矣

決,通“訣”,訣別。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懾。

故振懾

振,通“震”,震懾。

圖窮而匕首見

見,通“現”,呈現。

秦王還柱而走

還,通“環”,繞

秦王方還柱走

同上

卒起不意 卒,通“猝”,cù,倉促,突然。

卒惶急無以擊軻 同上。 卒惶急不知所為 同上。

2、詞類活用:

進兵北略地 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北。

函封之 名詞作狀語,用匣子。

前為謝曰 方位名詞作動詞,走上前。

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詞活用為動詞,走上前。

左右既前 同上。

其人居遠 形容詞活用作名詞,遠方。

使使以聞大王 動詞使動用法,使„„聽到。

太子遲之 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遲。

發盡上指冠 名詞作狀語,向上。

羣臣怪之 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怪。

箕踞以罵曰 名詞作狀語,象簸箕一樣。

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詞作狀語,馬上。 3.古今異義:

仰天太息流涕 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古義:走投無路,陷於困境。今義:生活貧困,經濟困難。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古義: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將軍。今義:年長之人。

將軍豈有意乎 古義:有心意,此引申為同意、願意。今義還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遇:古義:對待。今義:遇到,碰以。深:古義:刻毒,今義:有深度,與“淺”相對。

於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義:在這時,今義;表順承關係或另提一事。

終已不顧 古義:不回頭。今義:不照顧,不考慮不顧忌。

左右乃曰 古義:皇帝周圍的侍衞人員。今義:表兩種方向;或表大體範圍;有時亦有控制之義。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 古義:可以用它來,為“可以之”的省略。今義:表可能、能夠、許可。

秦王購之金千斤 金:古代指金屬總稱,用於流通貨幣時,先秦指黃金,後來指銀,文中指銅。今義:特指黃金。 4.判斷句:

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僕所以留才,待吾客與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5.省略句:

秦王購之 ( 以 ) 金千斤 ( 省略介詞“以” ) 取之 ( 以 ) 百金 ( 省略介詞“以” )

欲與 ( 之 ) 俱 ( 往 ) ( 省略介詞賓語和謂語 ) 待吾客與 ( 之 ) 俱 ( 往 ) ( 同上 )

3 其人居遠未來,而為 ( 之 ) 留待 ( 省略介詞賓語 ) 嘉為 ( 之 ) 先言於秦王曰 ( 同上 ) 乃 ( 穿 ) 朝服,設九賓 ( 省略謂語 ) 見燕使者 ( 於 ) 咸陽宮 ( 省略介詞 )

使 ( 之 ) 畢使於前 ( 省略兼語 )

羣臣侍 ( 於 )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省略介詞 )

獻 ( 於 ) 秦王 ( 省略介詞 )

比 ( 於 ) 諸侯之列 ( 省略介詞 )

而 ( 按 ) 秦法…… ( 根據文意省略 )

皆陳 ( 於 ) 殿下 ( 省略介詞 ) 6.被動句: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7.倒裝句:

常痛於骨髓 ( 介賓短語後置 )

嘉為先言於秦王 ( 介賓短語後置 )

燕王拜送於庭 ( 介賓短語後置 )

使畢使於前 ( 介賓短語後置 )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 定語後置 )

羣臣侍殿上者 ( 定語後置 )

秦王購之 ( 以 ) 金千斤,邑萬家 ( 介賓短語後置,數量詞作定語後置) 8.固定結構:

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 “有以”,意為:有用來„„的辦法 )

而卒惶急無以擊軻 ( “無以”,意為:沒有用來„„的辦法 )

將奈何 (表疑問,怎麼„„。下文“為之奈何”“既已無可奈何”意同。)

荊軻有所待( 意為:有„„的人 ( 東西 ) 。“所”後常跟動詞組成“所”字結構,作“有”的賓語。

將軍豈有意乎( 表揣度,是否„„呢。)

荊卿豈無意哉 (表反問,難道……嗎。)

僕所以留者 (複音虛詞“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譯為:„„的原因。)

事所以不成者……( 同上。) 9.成語典故:

切齒拊心

語出本文,又作“切齒腐心”。形容憤恨到極點。

一去不復返

語出本文。一去之後就不再回來。後亦稱人或者已成陳跡。唐崔顥《黃鶴樓》詩:“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髮上指冠

語出《莊子•盜跖》:“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毛髮豎起的樣子。形容極度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發盡上指冠”暗引此語。

圖窮匕首見

語出本文。比喻事情發展到了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出來。

無可奈何 語出本文。沒有辦法,無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無能為力。 悲歌擊築

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寫悲壯蒼涼的氣氛。 變徵之聲

語出《史記•刺客列傳》:“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樂聲中的徵調變化,常作悲壯之聲。徵,古代五聲之一,讀zh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mw6mp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