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心得體會 >

高中教子心得(精選多篇)

高中教子心得(精選多篇)

第一篇:高中教子心得

高中教子心得(精選多篇)

教育是一個自人類文明誕生至今,無限存在的永恆課題。她延續至人類文明高度發展的今日,仍是我們無法迴避.異常重視的問題。

“人生如夢,人生苦短”,父母一生中應完成的任務,總結起來不過區區兩件,一是在社會中實現自我,獲得事業的成功。二是教育好自已的後代,完成自我延續的重要部分......教育孩子,從與孩子共同生活的時間,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到對孩子的言傳身教,每一位家長都任重而道遠。

孩子的成長應該是立體的.多方位的.多能力的成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立體.全方位式的教育,僅僅依賴學校教育,忽視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是一種缺憾。

家庭教育既是一門綜合性很高的藝術,又是一項異常複雜的過程,它不僅要求家長有個方面的知識和見識,而且要求家長懂得怎樣更好地與孩子進行溝通,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養等各方面獲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潛力完全發揮出來。

教育孩子是一項十分複雜的事情,也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望子成龍,盼女成風”是普天之下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願。這種心願從小處看,可以成就一個人的驕傲與輝煌,從大處看,可能造就一個民族的自豪,甚至成為一種文明與進步的代表。遺憾的是,就一些父母而言,望子女成才的心願卻很難實現,下面就我個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點粗淺的看法。

一.愛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與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組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愛孩子,也許你會説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哪個做父母的會不愛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愛並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認可,我就常常給我調皮的兒子一個個親切的擁抱,一個個淺淺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誘的開導,一件件小小的禮物,這會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給予他的愛,也增強了他對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們家長都應該用愛心去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父母與孩子良好的溝通的前提是傾聽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學會平等地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傾聽孩子要訴説的一切,哪怕此時你在忙.再累,也要專心致志地傾聽,不時地詢問孩子:“在學校有什麼有趣的事嗎?上課時你對自已的表現滿意嗎?今天你的笑臉又增加了嗎?每當我這樣問兒子的時候,他總是十分興奮的向我彙報一切,當他説出自已對事情的看法時,我也會尊重他的意見,與他商量辦,給了他足夠的信心和自信,我認為這對培養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傾聽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學問。

三.鼓勵孩子敢於迎接挑戰

當今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所以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敢於迎接挑戰的精神,學習上我常鼓勵兒子説:你太棒了,真聰明這麼難的知識你都能答對,媽媽好佩服你啊,他一聽就很高興,而且還調動了他的學習積極性,當他遇到困難時,我不斷地給他打氣,此時我也會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實際行動感染他,也達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教育孩子正確地面對挫折

在人的一生當在,遇到挫折在所難免,苦難是人生的一大財富,不幸和挫折可以使人沉淪,也可以鑄造人的堅強意志,成就充實的人生,苦難是人生的一位良師,他能教給孩子學會用感激的心情.積極的態度對待一切問題,勇敢地參與社會競爭

五.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

在實踐活動中,針對發生變化的客觀形勢運用自已的智力等諸因素進行自我眺控.自我改造.實現主觀與客觀相融,從而保證實踐活動正常進行的能力,自古以來,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今天人類社會迅速變化和激烈競爭的時代,需要人們更強的適應能力,誰的適應能力強,誰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發展下去,就能邁下成功的彼岸。

六.與孩子一起閲讀書籍

家長與孩子共同閲讀,孩子可以從中得到快樂及滿足,能感受到愛及温暖,有時更甚與對書本身的興趣。

七.表揚是塑造好性格的妙方

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讚賞,孩子當然也不例外,來自父母的讚美會激起孩子內在的自我價值和尊嚴感,促使他們進一步強化良好的行為,直至養成好性格,

八.父母衝動的行為會讓孩子性格逆反

父母應該認識到,逆反是青春期孩子發泄情緒的一種方式,父母應該冷靜處理,不要總和孩子“頂牛”多和孩子溝通,這樣才能逐漸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九.學會寬容和忍讓

寬容是一道美麗的風景,能夠寬容和忍讓別人缺點和錯誤的人,確實是一個高尚的人,這樣的人,便是人世間一道道美麗的風景,寬容更是一種能力,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寬容傷害自已的人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我們的心如同一個容器,當愛越來越多的時候,仇恨就會被擠出去,我們只有不斷地用愛來充滿內心.用關懷來滋潤胸襟,才能讓仇恨沒有容身之處,寬容不僅需要廣闊的胸襟,更需要很高的智慧。

十.遇事允許孩子申辯

申辯也是一種權利,有的父母喜歡那種腑首帖耳“聽話”的孩子,父母怎麼講,孩子就怎麼做。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了,就會不分青紅皂白地訓斥,打罵孩子。不允許孩子申辯,這樣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還會使孩子滋長一種牴觸情緒,為謊,推脱責任埋下惡根,孩子申辯本身是一次有條理地使用語言的過程,也是父母交流的過程,如果父母能意識地找一些問題來與孩子辯論,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訓練。

十一.避免把孩子的分數看得太重要

作為父母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數,做孩子分數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緊張,誠惶誠恐,無心學習,父母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品德培養上,放在創造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上,讓孩子將來即使上不了大學,也能夠自食其力。

十二.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如何教育的父母

家長總愛將教育孩子當成風箏,任其高飛,線繩終端不離手心才踏實,而孩子卻願當只小鳥,渴望飛翔,家再温暖,也總是孩子練飛的首站,而不是他飛翔的天空,不能將其終生關在小天地裏,家長的雙手不是用來使勁捆綁孩子手腳的,而應該是用來磨練孩子翅膀的。

十三.善於發現並培養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從興趣出發,才能讓孩子樂學,現在社會上有種怪現象,那就是小小年紀,大多數孩子要學很多門知識,很多家長不去考慮孩子學習效果如何,好象是學的內容越多,孩子就離成才就越近,完全不考慮孩子是否願意去學,有沒有興趣,結果造成浪費金錢,浪費經歷,更浪費孩子天真的快樂時光,所以我希望父母從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捉孩子的興趣點,加以引導,然後再給他們的興趣去點温加油,讓他們燃燒起來,這樣才會獲取更加的效果。

一位知名教育家説得好:“國家的命運與其説掌握在執政者手裏,不如説掌握在父母手裏”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是一門很複雜的學問,讓我們家長與老師.與學校共同合作,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人才來。 (一) 説到孩子的教育,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話要説,雖然家庭情況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樂樂地健康成長。作為父母,我們究竟應該怎麼教育孩子?我曾經為此買了很多的書,買了很多的光盤,請教了許多同事……。孩子一天天長大,成績也漸趨穩定,可是我心裏依然不敢有絲毫的鬆懈。 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是非常必要的,它應該體現在生活的細節中。我們家每個人都有愛看書的習慣,孩子小的時候早早開發鍛鍊他的識字能力,為他今後的學習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孩子大一點後,我們就幫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讓他每天都抽出一點時間來看書。在我們家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幅畫面:一家三口人各自捧着自己的書在看。而且,只要有機會就從書店買各種圖書給他閲讀,“六一”兒童節、春節的禮物都是各類的有趣的或者有益的書籍。時間長了,孩子喜歡上了讀書。也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對學習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從孩子上學起,我就注意培養他學習習慣,每天回家後先完成老師留下的作業。學新課之前,先預習一下後面的內容。及時同他的老師溝通,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家庭生活中,時時處處注意習慣的養成,玩過的玩具要收拾好,晚上睡前洗臉刷牙等等,有時候,孩子想偷懶,就給他講講道理,並且告訴他,那樣是不可以的。慢慢他就認可了這種行為,習慣也就自然而然的養成了。

教育孩子,我們這一代父母是需要學習的,需要學習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智慧,我以前心裏一直不踏實,就是我感覺自己內心沒有建立一個穩定的可信賴的整體價值體系來教育孩子,這一段時間在斷斷續續對傳統啟蒙經典的接觸過程中,一邊反省自身的行為道德規範,一邊省思孩子成長的種種表現,我感覺自己找到了教育孩子的線索和方向,我需要跟孩子共同在學習傳統文化的薰陶下成長。

不要給孩子定太高的要求,給他一點自由發展的空間,在其中觀察孩子的長處和不足,再施加引導。我想我們都是做過孩子的,應該知道孩子喜歡什麼,過多的説教,都不如用自己的行為來引導孩子的效果來的好。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我兒子看電視的時候,一看到精彩的部分就不自覺地走到了電視機前,我就糾正他,他馬上就指斥説:“你也老是天天上網,一玩就老長時間,眼睛也要看壞的。”面對孩子的質問,我只有自己先改正,用自己的行為來影響孩子,我告訴孩子:“你看媽媽改正了,只上一會兒網了,你也應該改正吧!”這時,孩子會欣然的接受你的建議。

為了開闊視野,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在課餘時間,給他報名參加了書法班。到現在學了幾年了,他很有興趣並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孩子喜歡手工製作,我就給他提供材料,給他儘可能多的幫助。有時候,看他煞有介事地做成一個雖然不很精彩的“作品”,沾沾自喜地給我們看,神情中充滿了自豪。看到孩子敢於動手去做並從手工製作的過程中得到了快樂,我從心底裏感到欣慰。

此外,我們還喜歡讓孩子參加一些體育鍛煉。孩子本來就愛跑愛跳,讓他多鍛鍊,既強身健體,又愉悦心情,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我們希望孩子不光是埋頭學習的孩子,我們更希望他好好學習的同時還能有自己的樂趣,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教育孩子,是整個家庭的重任,教育孩子真的需要父母從“修身”走向“齊家”,才可能向着教育的目標邁進。我今年為此專門購置了mp3和一套音響功放,把網上的經典講解和誦讀下載到mp3中,然後通過功放播放,讓家中每一個人都接觸到這些信息,同步學習。同時對家庭成員的生活行為進行一定的約束和規範,孩子教育需要家庭每一位成員的成長。同時,藉助mp3隨身聽的功能,也會加速我對古文的學習進程。我發現網絡上有很多傳統文化的優秀資源,時間一長,我和孩子的文學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學習過程中也曾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有時候苦口婆心卻適得其反的現象並不少見,也曾為此苦惱過,過後細細思索:做父母的不應該只怪孩子,也應該反思反思,看看問題出在哪裏,能不能換種方式使孩子能夠更容易接受一些。其實,只要有心、有創意,家庭教育同樣也可以富有情趣。

(二) 孩子有了一些閲讀能力之後,我便開始嘗試着給孩子寫一些不同內容的小紙條,哪怕只是三言兩語。我把這些小紙條有時放在孩子的鉛筆盒裏,有時又悄悄放在孩子的玩具箱裏,甚至冰箱門上、鏡子上、枕頭上,只要是孩子能看到、能找到的地方都曾經是他的目標。當孩子意外地發現這些小紙條的時候帶給他的是一份驚喜,同時也讓他能夠真實地觸摸到父母對他的關注和愛心。

文字和語言有着不同的特點,語言稍縱即逝,有時候説好幾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容易這個耳朵進,那個耳朵出。而文字則克服了這個弱點,只要不把它毀掉,那麼無論什麼時候都可以拿出來看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覺都在重温一遍,印象自然比較深刻。這與暴風驟雨式的訓罵與呵斥相比,不僅考慮到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它不僅可以讓孩子對父母有更多的瞭解與尊重,堅持下去説不定可以逼着你同孩子一起進步。因為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紙條的內容將不再是單一的表揚啊、批評之類,逐漸會擴展到推薦一本書啊,介紹一篇好文章啊,留下一個需要動動腦筋才能回答的小問題啊,甚至包括對某個觀點的探討等等,內容開始五花八門,這對於他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訓練也是一種幫助。如此來來往往,家庭教育同樣可以增添不少樂趣。

在孩子的教育中怎麼做才是對的,怎麼做才是最好的,我也説不好,但對孩子的教育有的方面是共性的,有的東西又要應孩子的個性、特點而不同,在教育中既要順其自然,又要循循善誘,在管與不管中尋找平衡點。

“加油”!“別灰心,再試一次”“你做的這件事真棒!我為你感到高興!”……我們經常會給孩子這樣的鼓勵,孩子將會在我們的鼓勵聲中快步前進。孩子需要鼓勵,我們經常鼓勵孩子參加學校集體活動,回來後聽他講一講參加活動時發生的事情,還進一步問他一些問題:今天搞的什麼活動?跟誰在一起?有沒有興趣繼續參加這樣的活動?參加這項活動有什麼收穫和體會?為什麼?以引起孩子的興趣,發現問題並及時排除解決。所以説我們的每一次鼓勵都是他進步的催化劑。在學習和生活的很多方面,我們都給了孩子很多的鼓勵和讚賞,所以,孩子是自信的,讓他有這樣的積極的思想我認為是很可貴的。

雖然讚揚和鼓勵是主要的,但有些時候,批評也是不可少的。在孩子的學習上,有時候他考試的分數少了,他會覺得不開心,但是,我們不會因此去嚴厲的批評他,有時候幫他找找原因,有時候提醒他應該怎樣去做。所以,他從來不會因為考試分數少不敢告訴家長。

教育專家徐國靜老師説,如果家庭教育僅限於如何培養兒童,而忽略真正需要提高的是父母素質,那麼這樣的家庭教育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父母素質不高,怎能擁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又怎能培養出身心健康的下一代呢?為人父母者往往會發出這樣的感歎:孩子越大,就越不瞭解他。是呀,孩子小的時候,你處處以一個長者的身份指揮着孩子的一言一行,並不曾真正體會孩子的感受。當孩子漸漸長大,你將會和孩子越走越遠,代溝也隨之產生,從而難以把正確的思想和經驗傳遞給孩子,導致教育的失敗。但如果父母從一開始就能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長,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時刻保持一顆童心,那麼,隨着孩子的成長,你會發現,在孩子慢慢讀懂這個世界的同時,你也慢慢地讀懂了孩子這本書,走進了孩子的心靈世界。這時,你距離成功的父母也就越來越近了。

這是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點滴體會,肯定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們也會邊學邊教,在實踐中摸索,在學習中不斷進步,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成為優秀的人。

(三)我認為,高中階段的家庭教育是一個薄弱環節,有必要加強。現在的高中生大都是住校的寄宿生,實行月假制,也就是每月只放一次兩三天的假。由於學習忙,寒暑假也比國小國中的短。家長與孩子相處的時間也就相對較短,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時間短,效果也就會大打折扣。而高中生正處在“心理斷乳期”和性格定型期,家庭教育對他們來説猶為重要。而高中的家長都是三十多歲到四十多歲,正處在事業的高峯期,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時間和精力也相對較少。其實教育孩子也是這個時期家庭的一個重要任務。正如一個家長所説“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教育好我的兒子,讓他成材。”事實上,孩子的成材也是家長成功的一個重要體現。那麼,高中階段的家長怎樣實施家庭教育,更好的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呢?我想,家長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和努力:

一、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愛,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

很多孩子認為家長的付出和愛是理所當然,不存在要感激和回報。沒有對父母的感恩意識,是孩子不聽話的一個重要原因。我認為,很有必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愛,培養他們的感恩意識是很有(請您繼續關注本站)必要的。

一方面,讓孩子學會理財,養成記錄收支的習慣。前美國首富、美孚石油公司的總裁,洛克菲勒,每個星期給孩子的零花錢只有三十美分,相當於人民幣2.4元。而且他要求他的孩子們每週把自己的每一筆支出都記錄好,下週領零花錢的時候交父親檢查。後來,他的兒女,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而不要依靠億萬富翁的父親。新時代要求我們在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的同時,也應該學會理財。養成記錄收入和支出的習慣,就可以將自己的財富用在“刀刃上”,把自己的生活規劃得井井有條,而不會由於金錢問題而時時捉襟見肘,疲於應付。學會理財,也就是學會規劃人生,會理財將會使你一生受益無窮。一段時間過去後,要讓孩子算算賬,一個學期,一年要用去父母多少錢。

另一個方面也要讓孩子參加一些勞動,嘗試去賺錢,瞭解金錢來之不易,而且必須通過勞動獲得。這樣有利於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有一顆感恩的心,是家庭教育取得理想效果的有力保證。

二、寬容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嚴是愛,鬆是害”是中國的一句古話。千百年來,家長教育孩子,老師教育學生,説的最多的也是“嚴格要求”。的確,嚴格要求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能夠使孩子按照成人理想的模式發展,少走彎路,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範例。但是對“嚴格要求”的負面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它使孩子習慣接受,不會批判的思考,個性喪失,創新意識淡薄,甚至有的孩子心靈壓抑,性格孤避,過早地失去了童真。中央電視台科學教育頻道,在今年6月末日報道的,13歲考上大學的天才兒童曾永康的悲劇就説明了這一點。所以我認為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嚴格,更應該寬容。嚴格不是苛責,苛求,應該嚴而有度,嚴而有序,嚴而有理,寬容不等於放縱,放任,不等於對孩子的問題視而不見,不等於可以原諒孩子的所有錯誤,寬容更多的是對孩子感情、心靈上的寬容,讓孩子有健康的心態在寬鬆的環境下接受嚴格的教育。

家長要處理好要求的嚴格與環境的寬鬆,過程的嚴格與結果的寬容的關係。寬容是對孩子的信任,使孩子有信心,有勇氣,嚴格要求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有利於培養孩子做事嚴格要求自己,善始善終良好習慣。

三、民主平等的交流,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意識

進入青春期前後的青少年,顯著的特點是“變”。孩子開始發育了,生理上在變,心理上也有變。家長會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孩子不聽話了,你要東,他偏要西。這種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逆反心理”。這個時期,心理學上稱之為“心理斷乳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最主要表現是獨立活動的願望變得越來越強烈,但由於缺乏生活經驗不能正確理解自尊,只是強烈要求別人把他們看作成人。如果這時家長還把他們當孩子來看待,他們就會厭煩,就會覺得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就會產生反抗的心理,萌發對立的情緒。

這個時期的孩子,儘管自我意識發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還很差,常會無意識地違反紀律。他們喜歡與人爭論,但論據不足;喜歡發表見解,卻又判斷不準;喜歡批評別人,但又容易片面;喜歡懷疑別人,卻又缺乏科學依據。

因此,家長光滿足於表面上瞭解孩子是不夠的,家長必須學習一些心理學的知識,必須瞭解“心理斷乳期”的實質。心理斷乳期,實質上是青少年們隨着身心的成長髮育,逐漸從依賴於父母的心理狀態中獨立出來,自己判斷、自己解決所面臨的新的問題的時期,這是一個人的社會化過程,要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係;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這是一個人從幼稚到成熟的轉折時期。

因此,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要儘可能支持他們,尤其在他們遇到困難、失敗的時候,和他們平等交流,幫助他們分析事物、明辨是非,正確處理。另一方面,家長又不能過於遷就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行為,以防孩子以後總是用反抗的方式來要挾父母,達到自己的目的。對於比較嚴重的反抗行為,家長可以採取獎賞訓練的方法,強化孩子的順從行為。

四、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打造孩子的核心競爭力。

新教育理念認為:“人人有材,人無全才,因材施教,個個成材”。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成材,而因材施教,揚長避短,是成材的必由之路。家庭教育的目的也是讓自己的孩子成材,成材的道路千萬條,條條道路通羅馬。我們學校就有獲得了湖南衞視舉辦的xx年超級男聲第二名的佟楠和xx年超級女聲第二的黃雅莉,他們能在數萬名選手裏頭脱穎而出,不能不説是人才,也不能不説是一種成功。這都是他們自己揚長避短,學校和家長因材施教的結果。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哈佛大學教授、發展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認為:一方面,智力與一定社會和文化環境下人們的價值標準有關,這使得不同社會和文化環境下的人們對智力的理解不盡相同,對智力表現形式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另一方面,智力既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是生產及創造出社會需要的產品的能力。他提出了關於智力及其性質和結構的新理論——多元智力理論。加德納的多元智力框架中相對獨立地存在着七種智力:言語-語言智力、音樂-節奏智力、邏輯-數理智力、視覺-空間智力、身體-動覺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

第二篇:教子徵文:教子心得

教子徵文:教子心得

曾經看過一本書對我觸動很大,書名叫《要引導,不要教導》。這本書記錄了一位父親在女兒的成長道路上的悉心引導,沒有説教,讓孩子欣然地在父親的引導下做自己人生的抉擇,並努力地去實現它。

父親每一次和女兒的交流看起來像是漫不經心,順其自然,實際上都是這位做父親的精心設計的“引導”式談話。之所以稱為引導,是和説教有着完全的區別的。引導,孩子更容易接受。很多時候,有些話家長説十遍,不如引導孩子自己説一遍。有些道理講很多遍,孩子未必聽的進去,但引導孩子自己去得出這樣的道理就很有用。家長要求孩子,不如引導孩子自己要求自己。

其實作為家長,我們也是從孩子成長過來的。孩子現在經歷的這些叛逆以及逆反情緒,也曾出現在咱們自己的身上。所以,設身處地的想一想,有時候,對於孩子需要減少説“不要”,或者是經常性的句式“你應該怎麼怎麼樣”,“你不能怎麼怎麼樣”。這些話語,即使是大人總聽也會不高興。所以説教似的教育,給孩子和家長之間的交流設置了障礙,反而適得其反。

與孩子進行經常的溝通,是我們常做的事情。從上幼兒園引導孩子正確的生活習慣,要不要報興趣班,報什麼樣的興趣班,從小培養孩子的意志力,持之以恆,不要半途而廢等等。遇到挫折幫助孩子分析,而不是一味的打擊或者鼓勵孩子。密切關注孩子的動向,及時引導。很多學習和生活上的事情,讓孩子鍛鍊一下,自己來做決定。引導,這樣的方式更適合孩子的心理特點,讓孩子感覺不到壓力,引導她自己向正確的方面前進,引導讓她自己做判斷和決定,她就更容易打心底裏去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

“貌似放養,實則深耕”。這樣的孩子和家長的相處方式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年級一班張萌含

第三篇:淺談教子心得

淺談教子心得

作者姓名:趙柏業

家庭住址:大場鎮大營村

聯繫電話:87148773

子女姓名:趙敏

所在學校及班級:大場鎮大營國小三年級

很多人對“人之初,性本善” 抱有很大的爭議,有性善説、性惡説,也有人認為人之初不分善惡。我認為人之初的善也好,惡也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對孩子的後天教育,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教育必須從孩子抓起”??都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很重要,在此淺談對孩子的教育心得。

孩子小的時候,對語言瞭解能力較弱,但模仿能力較強,此時身教重於言教,想要自己的孩子懂得尊老愛幼、勤儉節約等好的品質,就須要父母以身作則,孩子從父母身上能學到優點,但也會學到很多不好的習慣。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當孩子步入青春期時,會對很多事情似懂非懂。這時就須要父母偏重於言教,主要包括賞識教育,許多父母把賞識教育理解錯了,認為賞識教育就是誇孩子,其實賞識教育不只是語言上的一味誇獎,而是肯定孩子,給孩子力量,讓他有勇氣和力量去戰勝一切挫折,這時的孩子是懂道理的,父母要多給孩子講各種道理,更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如果有不足可幫其改正、彌補,如果想法也有道理就應當給予肯定和鼓勵。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父母時刻關心的,當然也不能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只有適當的壓力才是進步的動力。要經常和孩子溝通交流,瞭解他的想法,這樣對孩子的教育才會事半功倍。

第四篇:教子心得

知道我們被推薦為“美麗家庭”活動的候選家庭感覺非常榮幸,也為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得到老師的認可而感到高興。父母是孩子永遠的老師,必須不斷學習。而在育兒教子的過程中,孩子的成長也會不斷帶給你新的體會。父母與子女之間也相互影響着,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互動過程,我們談談自己的育子體會。

一、 首先教孩子學會愛、學會做人。

首先注重的是對孩子人格的培養,做人要大氣,不要太計較利益,對人要有愛心,善於寬待別人;取得成績不要驕傲,碰到困難不要氣餒,樹立與人為善,以誠取勝,樂觀向上的人格。

二、 從小事做起,培養良好的習慣。

有人説:“優秀是一種習慣。”因為如果學習習慣好了,學起來就比較輕鬆,並且學習效果好,所以我要求孩子做完作業再玩,做作業的時候認真做,玩的時候也要痛快地玩;有個好的生活習慣將會終生受益。

三、 提供鍛鍊的機會,增強自信心。

不要總以為孩子小,太多事情做不好,或不放心他做。當遇到困難時,可以提示孩子動動腦筋,也可以鼓勵他實踐,通過鍛鍊使孩子獲得自信,增強戰勝困難的意志力。有時候要設置一些小小障礙,放手讓孩子去解決,培養孩子獨立做事,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能力的培養對孩子將來有很大的幫助。

四、 言傳身教,把握時機

孩子成長的過程,其實很多的言行是仿效父母的,因此 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經常給予孩子鼓勵和幫助,有進步應肯定,遇到挫折要疏導,幫他分析道理,找出問題所在,以鍛鍊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在困難面前不低頭的堅強意志和性格。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看時間和場合,把握好時機,別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五、 放飛心情,留點玩的空間

孩子是童真的,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也是鍛鍊,玩也能玩出智慧,玩還可以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素質,留給孩子一定玩的時間。我會在節假日帶孩子到郊外旅遊,或遠途,或附近的公園,或爬山,或做運動,讓他放飛心情,增加知識面,減輕壓力,創新思維。愉快的心情,將帶給孩子生活上,學習上更多的收益。

俗話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教好孩子,就必須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作到行為規範,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使自己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正人先正己,説的就是這個道理。

教育孩子,當然離不開老師的辛勤勞動和永不放棄的奉獻精神,更離不開家長的教育引導。家長只有配合學校老師,教給他正確的學習方法,督促其完成各科作業,該記的記得,該背的背得,使其真正理解自然科學的道理,要求他不懂就要多問。

要求家長多作犧牲,減少娛樂、休息時間,耐心教育輔導孩子。家長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常言道:“活到老,學到老”,這説明家長也應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否則就成不了合格的家

長。家長若對孩子的絕大多數功課都不懂,談何輔導。也希望老師將孩子在學校的各種表現,尤其是缺點和不足及時反饋給家長,便於對其進行教育。老師説的許多話比我們家長説的管用。但家長教育孩子不能訴諸武力,不能動不動就打就罵,尤其不能罵孩子笨,以免傷害其自尊心。

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隨着孩子年齡的逐步增長,孩子開始學會獨立思考,不再盲目服從;平時我們多采用溝通辦法,口氣婉轉,放下架子,蹲下來和孩子講話,減少居高臨下的家長制批評作風。在與孩子溝通時,一定要認真聆聽他説話,讓他感到父母對他的重視與尊重,這樣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會被樹立起來,他也會在與大人的談話中,認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達自己的意見,這對孩子的理性思維習慣也有良好的幫助。當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也應該注意一些細節,這樣才能比較迅速的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父母應該注意平時生活中的細節問題,做好榜樣,帶好頭。和孩子一起讀書學習,營造讀書學習的氛圍,偶爾也以向孩子“請教”的方式培養孩子多讀書學習、做一個有知識的人的自豪感。別在孩子面前評判老師和他人,多和其他孩子的家長學習交流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經驗,做一個有愛心、包容心的家長。

第五篇:教子心得

老師好、各位家長好:

談不上什麼教育心得。如果今天我的某一句話或某一種做法能引起你或你們的心靈悸動,就不枉這次溝通交流的意義了。

其實,我個人覺得教育孩子其實是個偽命題,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而且你也不可能同時生兩個完全一樣的孩子,有個參照比較。這就像建設社會主義----摸着石頭過河。建設好了,皆大歡喜,有偏差,就進行改革,對吧。但我非常感謝老師給我們提供這樣一個溝通交流的平台,讓我們能夠相互借鑑,資源共享。

常言説;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這既有先天因素,也是後天培養的結果。先天是我們決定不了的,但我們可以改變後天,這就是教育。

一個國家的教育,離不開國家的關注投入、老師的辛勞培育、家庭的引導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老師偏重孩子的知識傳授,而父母側重孩子的品德修養,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説的很透徹。

我把教育孩子歸納為兩個字:一個是管,一個是教。管什麼、怎樣管;教什麼,怎樣教,這就是今天我們要溝通交流之所在,我説説我個人的看法和做法。

管我主要管孩子兩個方面:一是孩子不適應生存發展、缺乏競爭力的薄弱環節,比如性格呀、做事的方法呀、待人接物的態度呀、價值取向呀等等;二是犯了錯誤、做了錯事可能會影響到將來做人品格的要堅決管。

現在社會,競爭非常激烈,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上生存和發展,有所建樹,必須具有狼一樣的野性和烏龜一樣的耐心,乾淨利落、雷厲風行、靜如處子、動如脱兔,有激情、敢擔當、能吃苦、能耐勞。我孩子一歲時,膽子特小,膽小其實就是懦弱,膽小懦弱是毫無競爭力和戰鬥力的。為了改變她,我做了很多培訓她膽量的事,比如説改變環境,我孩子一歲七個月,我把她送到幼兒園,一年半後,我給她換了個幼兒園,上國小前,我又給她換了個幼兒園,通過不停變換環境來培養她的膽量。我孩子現在的情況,老師很清楚,她活潑開朗、膽大,已經判若兩人。

孩子犯了錯誤、做了錯事,絕不能姑息、縱容、遷就。在這一點上我基本沿襲了我爸教育我的方法。我國小一年級的時候,偷人家地裏的紅薯,父親打的我的手至今仍留下一個疤痕,但我感謝我的父親,他讓我成長為一個品行端正的人,自己掙錢自己花,不用掙錢國家花。我孩子四歲時,有件事騙我,我給了她三次機會,她都不承認,後來我掌了她的嘴,時至今日,孩子對我是坦誠的。我不要求孩子對所有人坦誠,但我要求她對父母、親人、老師、朋友決不能欺騙。

其實,我家是比較民主的,這麼説吧,只要牽涉到孩子的事,我都會和她商量,讓她參與進來,而不會表現大人的那種強勢。父母在教孩子時,應該多和孩子溝通,聽聽她內心的想法和看法,幫他把好關。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報這班、報那班,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影子,我總覺得強迫孩子做她不喜歡的事,其實是浪費她的時間,孩子是獨一無二的,她是誰比她成為誰更重要。我們最該做的就是

鼓勵和支持孩子成為她最好的自己。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幫助孩子分析事、解決事,讓孩子學會做事、處理事,讓她養成競爭優勢或許更優秀些。讓孩子自己做主,養成她的獨立性。

很多家長説孩子難管。要想孩子好管、服管,我用的方法是用她自己的想法管理她。我當隊長的第一天,我讓每個人寫一篇《假如我是隊長》,然後把他們的想法彙總,以此指導工作和管理,效果特別好。這種方法要注意把孩子的想法延伸,然後抓住切入點。我舉個例子,我孩子有段時間中午放學後,就去田華峯家,週一至週五這是練字和背《經典日日頌》時間,我就問他怎麼不在家練字背書,,她説回家一個人沒人陪她説話,吃了午飯後,我就讓她一個人在房間裏練字背書,完了後,我對她説,本來這時間是我和她媽和她聊天時間,是回來先完成作業和爸媽聊天還是和別人聊天再回來做作業她自己選擇,毫無疑問她選擇了前者。,我代替不了她,也管不了她一輩子,但孩子的將來取決於我現在的態度。

管孩子僅靠父母單方是不行的。母親教會的是孩子的愛,父親教會的是孩子的生存力。父親的愛在拐角處。打個比方説,孩子跌倒了,母親總是伸手去扶,而父親會繼續前行,直到拐角才會回頭偷偷看看孩子是否已自己爬起來。母愛是直白的是平面,父愛是深沉的是立體。所以管孩子父母之間要做好溝通。

孩子搶別人玩具很多家長都遇到過,有些父母習慣於體現不偏袒自己的孩子,説自己的孩子,這種做法只會讓孩子學會自私,在她心中形成我的玩具也不會給別人玩的思想。這種做法我覺得不是個好方法,最好的辦法是想辦法讓他們實現共享。還有孩子需要某個東西經常大吵大鬧,怎麼辦?我最後再説。

現在,我説説我是怎樣教孩子的。

一、量材施教,量理而為

我教孩子根據孩子的心理、生理、性格特點,擬定一個短期培養目標,然後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環境的變化適時加以調整。認定目標、堅定目標在工作事業上管用,教育上不適用。為什麼呢?孩子的興趣愛好會隨着成長而改變,做孩子不喜歡做的事,不僅效率差也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還會對她探索的求知慾造成影響。記憶有兩種,學齡其以機械記憶為主,成年後以理解記憶為主,機械記憶適合學習,理解記憶適合做事,會做事比會學習重要。再説,以前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現在呢,學理搞科研,學文搞管理,理科思維嚴謹,文科思維活躍,哪個發展勢頭好,我就不説了。

中國的教育有一大特點,小、中、高抓的很嚴,到了大學真正學專業學技能的時候卻該抓不抓了,其實小、中、高只是打基礎,大學的專業才是養生立命的本領。中國目前有2014多所高校,上學率達到80%,上大學已不再是鯉魚跳龍門的事。學習是一輩子的事,要培養好孩子愛學習、自覺學習的習慣,這比抓現在考試的分數重要的多,今天的不足,可以在明天的學習中完善,明天的無知可以在今天的學習中改良。

我孩子在兩歲時,我就讓她背學做人道理的《三字經》、《弟子規》,帶她學《西遊記》開發她的想象力,給她講《三十六計》培養她的睿智力,今天我的孩

子非常愛看書,已經從買不起到借到辦讀書卡,現在她兩天要看三本書,自覺學習的習慣堅持的非常好。

二、注重現實、腳踏實地

世界上有多少才華橫溢的失敗者,有很多高學歷的無業遊民。才華、學歷不是才能,高學分不如高素質,才能比分數重要。我比較務實,我注重孩子的素質教育,簡稱“四心”教育。就是自信心、責任心、感恩的心和愛國心。現實是不公平的、孩子不可能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北京大學是北京人的大學,復旦是上海人的復旦。作為普通百姓的孩子,將來能與別人競爭有優勢的很可能就是“四心”中的某一心。我經常把責任心、愛國心這些思想灌輸給孩子,不需要她現在能懂,讓她在成長中領會。我也常常把發生在我身邊的好事不好的事告訴孩子,讓她明辨是非,更多的我是跟她講我是怎麼處理和解決的,潛移默化她處理問題的能力,避免她將來的高分低能。

我做事喜歡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很多家長習慣於讓孩子自己檢查作業,我不這樣,我都是直接告訴她哪題錯了,讓她直接糾正,如果糾正錯了,我會給她講解。題會做就行。絕不會讓她在對的題目上浪費時間,能懂、會做、最主要的是做題的方法正確。我讀書的時候,最煩兩件事、一是題海戰術、二是做選擇題。我喜歡總結解題方法技巧,選擇題三個錯誤答案干擾誤導人。我不背公式,但公式我都能熟練的推演,很多複雜的公式我在考試前十五分鐘內把它推演出來,這不算作弊,也踏實可靠,考試時既節省想的時間也不會弄混出錯。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做,把簡單的事情重複做,效果出奇的好。我從未因考試的分數讓父母揪過心。

我舉三個我孩子的例子。5月2日下午我帶孩子她媽去體育館練車,孩子和她媽商量好練四圈,單她媽開第五圈時,孩子不依了,原來孩子選了一個明顯的標誌物,發現了我們的暗渡陳倉(學會了參照物);後來她媽想喝她的營養快線,孩子説:“可以呀,不過一會兒你也替我尿了”(學會了委婉的拒絕);回來的路上,在等紅綠燈,她説的幾句話更讓我吃驚,她説:“爸爸,你可以跟着大車後面闖紅燈,照不着你的車牌這樣就不會挨罰了,或者你把車牌與別人的車牌換了,罰別人也罰不了你呀”(開始學幼稚的處理事)。

三、注重品德、強化責任

抗日戰爭,日本軍人戰死40萬人,中國偽軍戰死3000萬人,偽軍其實就是漢奸,這也説明沒有好品質的人,自己人都不會放過你。身體不好是廢品,思想不好是毒品,品德是一個人真正的最高學歷。品德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着最後的結果。工作上不能擔責任的人,生活上也不可能擔責任,生活上愛享受的人,工作上也不會盡心。是人都想走捷徑,但我覺得做人你首先應該是根棍子,在哪都能豎的起來,沒責任心的人就像麻袋,提一下就豎起來,一放手就塌了。爸是李剛咋樣?是李雙江咋樣?有個好乾爹的郭美美咋樣?

現在網絡上到處罵聲一片,仇富的、仇官的,很少有人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是我們國家現在強大了,否則,日本再來一次侵華,不知又有多少人……哎……,

這種人誰敢重用。

我建議大家看看兩篇文章,一是希拉里在哈佛大學的演講:20年後,中國將成為全球最窮的國家; 二是貴州大學鄭強校長的經典語錄。

四、熱愛勞動、和精生命

讓孩子學會勞動、熱愛勞動。在我家孩子掃地、洗碗、洗毛巾、洗襪子、擦桌子是按項目付費的,從一元到兩元不等,做好還有獎勵、我也會逐步擴大範圍、提高支付額度。我要讓孩子明白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同時讓孩子從小養成勤勞、能吃苦的習慣。我給她規定她的錢由她自己支配,但不能買三無食品,只能雙休日去超市買她想要的東西。每次帶她去超市,我都會問她想要幾樣東西,每次不準超過四樣,如果她想要別的東西,由她自己掙的錢支付。

介紹一篇好文章給大家《十二條教育孩子的鑽石法則》。

佔用你們寶貴的時間了。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xinde/ol3l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