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心得體會 >

作業設計與質量評價改革學習心得

作業設計與質量評價改革學習心得

作業設計與質量評價改革學習心得

作業設計與質量評價改革學習心得

精心設計的作業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國小生的作業設計則應適應不同學生的智力特點和表現形式,保護和引導不同類型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國小數學作業的設計,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策略:前瞻性作業、自選性作業、發展性作業、合作性作業、整理性作業、實踐性作業、研究性作業。通過一定量的作業練習,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促進學生思維和身心和諧發展。

作業是完成教學目標的重要環節,是學生學好一門學科不可缺少的實踐性活動。精心設計的作業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通過一定量的作業練習,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促進學生思維和身心和諧發展。

以前,多數老師的作業設計尚侷限於鞏固和掌握知識這一目標上,機械重複作業太多。我記得我們讀書時,家庭作業就是當天的課堂作業,學生作業負擔太重,作業內容單一,形式比較呆板,往往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精神的培養。而我認為國小生的作業設計則應適應不同學生的智力特點和表現形式,保護和引導不同類型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為學生實現自我、表現自我、超越自我提供平台,留出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

隨着教學改革的開展,前年,我校開始進行國小生自主學習課題研究。在這兩年的探索和實踐中,我總結出國小數學作業的設計,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策略。

一、前瞻性作業

所謂前瞻性作業,就是預習的一種方式。這種預習作業區別於以前老師指令性的預習作業,不是機械地看書、抄寫概念。前瞻性作業是讓學生自主地預習課文,從文本中去探究新的知識,把自己感到有疑惑或者弄不明白的地方作好記號,提出質疑,然後能根據預習初步解決淺顯易懂的習題。

二、自選性作業

自選性作業是學生根據不同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並具有挑戰性的習題。學生的自身特點和掌握知識水平不一樣,“一刀切”的作業形式顯然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作業需求,不利於學生的個性發展。傳統的作業設計,往往使成績好的學生感到“吃不飽”,而對於那些學習感到吃力的學生,明顯壓力過大。自選性作業設計,針對學生的差異,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不同學生的發展水平和能力層次,在作業難度上體現多層梯度,在作業形式上體現多樣化。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作業的內容和形式。作業分層次設計,學生自主選擇,讓學生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既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使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近兩年來,我們對待優等生,要求其完成課堂作業外,適當引導他們多去接觸一些有一定難度的題目,培養他們敢於向高難度挑戰的好習慣。而對於學習吃力的學生,我們就降低作業難度,減輕作業量,讓他們也能有熱情地完成作業。這樣,將作業設計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多為比較簡單的鞏固性的作業,第二層次稍增加難度,注重對知識的理解、應用,第三層次是對知識的拓展,題型靈活,偏重於想象、運用、創造性。

三、發展性作業

課本上的知識是最基礎的,掌握書上的知識是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書上的知識都掌握了並不意味着問題都能解決,往往實際問題都是以教材內容為基礎的,是在這些基礎上加深的。對課本知識的拓展性訓練,是對知識的延伸,對技能的拓展。照顧優等生,並不是從奧賽書上選幾道題來做。盲目的選出幾道題,只是從另一角度增加知識點,加大學生學習負擔,對學生技能培養並沒有起到作用。只有對當天新課知識或者最近學習知識加以拓展,才能鞏固學生的學習。近兩年,我上畢業班,經常在早上用小黑板出一道或有趣味的,或有難度的習題給優等生們課外探究。

四、合作性作業

對於作業,過去過分強調獨立思考。在創新教育、自主學習的改革中,也倡導合作學習。佈置一些作業,學生可以同同學們一起完成,也可以在與爸爸、媽媽的合作下完成,甚至還可以同老師一起完成。

五、整理性作業

整理性作業通常是每學習完一個單元,將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進行整理,同類的進行歸納,易混的進行比較。特別是六年級學生在總複習時,對國小階段的知識點,通過編輯法、圖示法、列表法進行系統整理,使課本由厚變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歸納整理的能力。

六、實踐性作業

實踐性作業是一種體驗性學習,可以是老師明確的,也可以是學生自主選擇的方式。實踐性作業通常是利用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到生活中去運用。

七、研究性作業

研究性作業是讓學生把自己在平時觀察到的身邊的數學知識,學習中發現的數學規律、解題中的新方法,某些運算法則、公式的新的推導方法,對某個知識點產生的疑問等及時做好記錄、分析、交流、評價,寫成數學小論文,數學小發現、數學小故事等,甚至還可以辦數學手抄報。這樣的訓練,激發學生內在的智力潛能和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更好地促使學生接受知識,並進行再創造學習,培養他們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善於總結的學習習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xinde/v9yzk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