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兩小兒辯日教案及反思(多篇)

兩小兒辯日教案及反思(多篇)

兩小兒辯日教案及反思(多篇)

《兩小兒辯日》教學反思 篇一

在吸取了教學文言文《學弈》的教訓之後,對本文的學習我就大膽的放手請同學們自學。其間可圈可點的地方還真不少。

1、一開始,我首先和同學們一起回憶總結了文言文的學習方法,並把它們板書在黑板上。有心的學生隨時就在書頭上做起了筆記,這樣學生心中清晰明瞭,就掌握住了學習的方法,運用的過程中也“有法可依”。教學的目的不就是為了不教嗎? “授人於魚,不如授人於漁”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2、在給了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空間的前提下(大約二十五分鐘),開始了全班的交流。我把交流和反饋放在一起,比如讀書,我分別請出三位程度不一的同學,進行朗讀的展示,請大家評定優劣點,自己查找問題。需要説明的是文言文的讀法與現代文明顯不同,把握不好意思,理解不透文章,讀出來會不倫不類。在大家爭執比較激烈的地方我出面指導點撥,再適時的配以範讀,會把範讀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就這樣,邊交流邊反饋,邊爭論邊釋疑,問題就愈來愈少,思路愈來愈開闊,理解就愈來愈深刻,體會就愈來愈讀獨到,記憶就愈來愈牢固,那麼課堂效果就必定差不了。

3、我記憶最深的一個亮點就是,在課尾我緊緊扣住了一個“笑”字感悟兩小兒的童真童趣和孔子的偉大的人格和“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高尚的做學問的態度。 當讀到“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我請學生理解此時的“笑”會是怎樣的笑?孫豔媚説“是開心地笑,因為兩個小兒竟用自己的道理難倒了孔聖人,所以他們很高興!”宋玉説:“是驚訝的笑,他們認為這麼簡單的問題,怎麼連偉大的孔子先生都不知道呢?他們很吃驚。”王子函説:“是詭祕還略帶點嘲諷的笑,他們認為,人人都説孔子是知識淵博的學者,連這個問題都回答不上來,真是徒有虛名。”哎呀!我的上帝,真是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六十個學生眼中定然有六十個孩童,了不得!了不得!自此狀態下我緊緊追問:“此時此刻的孔老先生會怎樣應答呢?(文章到此結束了,沒了下文,我想請學生髮揮想象,充分的感悟孔子的偉大人格,學習孔子做學問的態度)”李揚來不及請他就站起來搶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全班責怪他,搶了他們發言的機會。上學期我給學生補充了很多《論語》中的經典語句,沒想到,這節課倒是用上了。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我在備課時沒有想到的,是課堂給了我智慧,是學生給了我靈感。由此,我再一次深深地感覺到,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去,在自己充分的預設的基礎上,才會在課堂上迸發出最絢麗的精彩的生成瞬間,最完美的、最高效的的課堂就是由一個個意想不到的生成組合而成的。這樣的課堂應該是師生最難忘的課堂!

4、在同學們充分理解課文,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我分別請了四組同學分角色表演讀。畢竟孩子大了,會演了,不僅能表達出對文本的理解,而且還能加上自己的智慧,惟妙惟肖的表演淋漓盡致的發揮了孩子的天性。在表演中,孩子們更是鞏固了對文本的理解,加深了對人物的影響,就連背誦的任務也再當堂不知不覺中完成了。

在備這節課,我努力的使自己的教學體現出“生本”的特色,從“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這個目的出發,真正的把學生擺在主體的位置上。我相信,這樣做教師和學生的智慧能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到極致!今天,我做到了!相信,明天我還行!

《兩小兒辯日》教學反思 篇二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讓學生讀通、讀順、讀出滋味是學習文言文的起點。在本人這所謂的“辯論賽主席”的“陪伴”下,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參與到這場跨越兩千年時空的辯論賽之中,讀出脣槍舌劍之感。磨練誦讀古文的能力,同時也感受到誦讀古文的樂趣。課後掩卷深思,自以為做法成功有三:

首先,深刻理解重點字詞。

在學生展開辯論之前,總結出多讀幾遍,結合課下注釋,聯繫上下文等方法,這些方法大大降低了學生疏通文章,理解內容的難度,同時,加強文言文與現代本站的共同點,即溝通古今聯繫,利用學生熟知的詞彙句式去學習文言文,激活原有知識和經驗,使之成為認知的起點,新知的生長點,不正是温故而知新嗎?深刻理解重點字詞也為後面的辯論賽奠定基礎,更重要的是,真正掌握文言文的學習方法,對學生升入中學乃至終生學習都將受益匪淺。

其次,激發朗讀古文興趣。

大部分學生原來沒有接觸過文言文,他們對此既新奇而又有點畏懼,怎樣激發學生對古詩文的熱愛,培養他們樂於主動學習、積累古詩文的興趣呢?約翰洛克在《教育漫話》中説:“教員的巨大技巧在於集中學生的注意,並且維持他們的注意。”所以教學一開始,我就從文章的內容切入,抓住課題中的“辯”字引起學生注意。以“辯論賽”的形式要求學生展開一場跨越兩千年時空的辯論賽,學生在輕鬆的情境中把原本很難理解的有很枯燥的文言文變得簡單而又有情趣了。教學中,激烈的辯論氛圍一下子把學生吸引住,學生紛紛從開始的慢條斯理到後來的脣槍舌箭,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接着安排學生從個人辯論到男女生集體辯論,最後熟讀成誦。

最後,真正感悟人文內涵。

我注意引導學生領悟知識無窮,學無止境的道理。從兩小兒辯鬥的情境中,學生體味到了古人善於思考、大膽置疑的學習態度。古人的榜樣作用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而文本中的“孔子不能決也”讓學生聯想到了《論語》中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學生明白了學無止境的道理。最後,我告訴學生不管你是學富五車的孔聖人,還是乳臭未乾的小娃娃,面對知識的海洋,都要牢記“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道理。最後,送一句名句與大家共勉,“路漫漫兮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路,不僅指求學之路,更指人生之路。

總的來説,辯論賽這樣的教學情景的設置,體現了新課標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同時也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辯論質疑釋疑而真正得到了知識。

《兩小兒辯日》教學反思 篇三

教學《兩小兒辯日》這篇文言文,為了能有效提高學習效果,我從多方面去精心構思,最後決定摒棄串講的模式,貫徹課改精神,採用新的教學方法,就是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讓他們自主學習,充當學習的主人。一節課下來,我感覺效果還算不錯,學生自我感覺也相當好。

短短的四十分鐘內,我覺得以下幾個環節是比較成功的:

1、在導入新課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多種方案,最後決定由“辯[]”字入手。在板書課題時,我故意把“辯”寫成了“辨”,這是學生經常弄混的兩個字。不出所料,同學們的興趣一下子上來了,紛紛指出老師寫了錯別字。通過區別,得出“辯”的意思是“爭辯、辯論”;在表揚學生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同時,從而引出本文的中心:兩小兒究竟在爭論關於太陽的什麼問題呢?在此基礎上,學生有了研究的興趣,學習積極性非常高。

2、課前,學生如果對課文進行了充分的預習,那麼在課堂上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精心設計了這課的預習導航:

⑴、收集孔子的有關資料。

(2)、認真讀課文,學習文中的生字新詞,根據註釋理解意思。

(3)、藉助

註釋和工具書,説説文中每句話的意思。

(4)、再讀課文,用“——”畫出含有“日”字的句子,並説説你讀懂了什麼?

(5)、讀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麼?讓學生有的放矢的進行預習。事實證明,這種預習是有效的。課堂上學生是各抒己見,很多見解都非常到位。對於兩小兒提出的觀點及理由,通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辯鬥,再利用收集的課外資料,用當今科學的觀點做出解釋,使學生了解了不同時間太陽的涼熱與日地距離的遠近沒有關係。

3、在課堂上,我不是根據課文內容按部就班的學習課文,而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先弄清本文的重點“辯日”之謎,再引出“孔子不能決也”,從而得出“辯日”啟示。這種教學流程讓學生自此自終對課文興趣盎然。

不足之處:

1、我一直認為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重點在讀,難點也在讀,“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但在實施教學時,這種方法卻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而且因為文言文的節奏比較難以把握,老師應該進行範讀,我也沒做到。

2、學生根據註釋理解文意,在進行全班交流時,由於看到時間緊迫,所以使得交流有點倉促,流於形式,沒有達到交流的目的。

3、本文的人文內涵大概有兩種理解:肯定兩小兒敢於嘲笑孔子,挑戰權威;或讚揚孔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課堂上學生的感悟都比較深刻,好些優秀生還能聯繫實際進行闡述,但中下層學生則理解不到位。課堂應是每個學生的課堂,教師應對學生的闡述及時進行評價與引導。

再教設計:

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重點在讀,難點也在讀,“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以後實施教學時,老師應該進行範讀,指導學生朗讀文言文的方法,一要把朗讀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頓得當,三要讀出不同句式的語氣。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呼?要讀出反問的語氣。給足學生時間朗讀,採用不同形式的朗讀,加強學生感悟,提高學習效率。

《兩小兒辯日》教學反思 篇四

《兩小兒辯日》是本學期的第二篇文言文。前一篇《夸父逐日》,記得課堂上的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基本上是我的“獨角戲”。本課的學習,正好是一次補救的機會,想辦法使學生自覺、積極地學習,爭取建立起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為將來正式實現文言文閲讀教學目標做好輔墊,打下基礎。

《兩小兒辯日》是他們接觸的第一篇科普性質的文言文。課堂上,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你覺得什麼是文言文?當學生講出對文言文的粗淺的認識後,我便對他們的回答給予充分地肯定,同時告訴學生,文言文是古代文化的遺產,是傳承古代文明的媒介,學習文言文能讓我們瞭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觀點,還能提高我們的語文學習能力。這樣學生對文言文有了充分的認識和興趣。

之後我又啟發他們結合現代文的學習方法,滲透總結學習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古文學習與現代文的學習有密切的聯繫,在現代文學習中掌握的一些閲讀方法同樣適用於古文的閲讀理解,所以這節課中我注意調動學生以往的學習經驗,讓學生在自己已有的基礎上進步提高,獲得全新的文言文的閲讀體驗。這樣處理古文學習與現代文學習的差別與聯繫,目的在於降低學習文言文學習的難度,從心理上為學生樹立信心,培養他們親近古詩文的情感和正確對待古詩文的態度,為他們今後的樂學文言文、會學文言文打下基礎。學生運用自己總結的學習方法自主探究。讓學生從學會──會學,培養能力。

我讓學生分成學習小組,這樣更利於合作學習。教學中提供合作學習交流的機會,自主探究的空間。例如讓學生結合學習方法循序漸進,首先把句子中難懂的字詞對照註釋進行注,然後把句子連起來解釋,還有不懂之處小組討論合作探究。這樣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習慣,讓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落實了學生主體地位,同時培養了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我還有意識地進行留白,如反問句在這裏的作用;“為”出現三次,為什麼讀法不同;“探湯”的“湯”和現在的 “湯”有什麼不同??給學生留下自主探究的空間。教學目標中“讀懂意思”得到實現。

對本課的教學,我着意鍛鍊學生對文言文的誦讀技能。

“讀”是閲讀教學的主要活動,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也是誦讀,這節課的重點在讀,難點也在讀。因此,在教學中我將“讀”貫穿始終。本課朗讀分為三個層次:

1、讀通:通過生試讀,個人練讀,小組自學合作讀等多種形式,將文言文讀通。

2、讀懂:生對照註釋,在自己的努力下在互助的學習中能將每一句話讀懂,理解全文。

3、讀好:創設情境,激發讀的興趣。重點處我適時地點撥,如:兩個小兒爭辯時為什麼要用反問句,強調他各持己見、胸有成竹的心態;有“車蓋”的車古時候是給什麼人坐的,在這裏“車蓋”象徵着什麼,怎麼讀;“盤盂”與“車蓋”相比天壤之別,怎麼讀??這樣學生帶着感受讀出對比的語調,一輕一重,情到深處自然流,同時這樣的訓練充分達成了教學目標讀出韻味。

不足:

1、時間分配得不夠好,學習方法指導處佔時過多,也沖淡了重點。

2、教學目標設計過多,貪多,貪全,處處都想講清、講好,卻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消化能力”,造成消化不良,感覺學生掌握得不牢固,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3、因為這是一篇古文教學,因此,我總想在課堂上讓學生收穫更多的知識,其實仔細想來,不如把了解古文以及激發興趣放在第一課時,這樣便更能突出“讀懂意思”“讀出韻味”的重點。

4、自己的教學語言,還不夠簡練,有時想到哪説到哪兒、不夠嚴密,甚至常常重複一個意思、一句話,過後才後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1ve6j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