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精品多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精品多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精品多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性活用等現象。

2.瞭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3.背誦短文,積累名言警句。

過程與方法

1.反覆誦讀,理解文意,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2.學習古人説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教學重點: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説理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認識“得道多助”的時代意義。

教學方法:1.誦讀法 2.討論點撥法

教具準備:朗讀視頻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資料助讀;師生共同研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積累文言文相關知識,把握文意,理清説理思

路,把握説理方法,延伸拓展,深化對文章觀點的理解。品味語言。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講淮海戰役中民工支前導入:得民心者的天

二、資料助讀:

孟子與《孟子》

孟子,名 ,字 ,鄒(現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 、、。他是 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僅次於孔子,後世常以“孔孟”並稱。他生 活在兼併戰爭激烈的戰國中期、主張 以統一天下,曾遊説樑、齊等諸侯國君,均不見用。退而與_著書立説。 是孟子及其_萬章等著,長於言辭,其文氣勢磅礴,論證嚴密,富有説服力和感染力,對 後來散文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注意把握字音及句子停頓。

2.聽了課文的朗讀,你知道怎麼讀了嗎?關鍵是讀出文章的氣勢。那接下來就請同學們放聲朗讀吧!

3.學生齊讀課文,教師稍作朗讀指導。

四、譯讀課文,把握文意。

學習文言文朗讀是第一步,那麼接下來第二步我們該做什麼了

呢?好,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自己翻譯課文,弄懂課文意思。不懂的做上符號,待會可以舉手提問。

1.學生自行翻譯課文,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

2.小組討論,質疑、解疑。

3.教師引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

五、研讀課文,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文章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證的?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學生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明確: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教師依據學生回答板書,形成背誦思路。

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

六、討論課文論證的語言:邏輯嚴密、氣勢磅礴(對比、排比的運用)

七、小結:孟子借談作戰取勝的條件來闡明他的政治觀念。

他主張:國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才能治理好國家,讓國家長治久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篇二

1、知識目標

(1)通過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讓學生初步瞭解文章大意。

(2)用認讀、譯讀、思讀、悟讀四種方式教、學,讓學生掌握生動形象的語言、把握文章的內容。

(3)積累重要文言詞語,並把握其詞義。如:郭、夫、委、去、域、兵革、親戚等。

(4)結合註釋,藉助工具書能自己釋義、翻譯這篇文言文。

2、能力目標

(1)通過學習本文,讓學生懂得戰爭中“人和”的重要作用。

(2)強調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創設問題情景。

(3)學習古人的論證方法。

3、德育目標

(1)強調“人和”的作用,引導學生學習做人的道理。

(2)讓學生認識孟子超人的智慧和對國家作出的貢獻,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通過思讀、悟讀,讓學生開拓視野,陶冶情操。

一、情景導入

二、教學重點: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説理方法。

三、教學難點:論證結構的把握。

四、教學方法:以讀為核心,討論點撥,師生互動。

五、教具準備:多媒體、示範朗讀帶

六、課時安排:1課時

七、教學過程:

教學角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估計時間

第一板塊(認讀)

一、情景導入

中國有句俗話: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中國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學們能列舉處幾位呢?孟子一生滿腹經綸,不在其位而謀“仁政”,展現出他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文章,讓大家瞭解一種能夠克敵制勝的方法。

二、資料助讀(多媒體展示)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軻,思想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以後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合稱“孔孟”,並有“亞聖”之稱。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記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及哲學、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爭。全書共七篇,分《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7篇,計261章,約35000字。。內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學説以及哲學、_、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爭。《孟子》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具風格,對後世散文的發展有着很大的影響。

三、在教師的指導下朗讀課文。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教師播放本課泛讀帶。多媒體展示一些字詞讀音。

郭(guō) 粟(sù) 親戚(qīng qi)

2、復讀課文,注意讀出語句的停頓。

3、教師指導學生分角色賽讀課文。(教師評點)

1、學生分組討論,作出回答。

2、學生聽講,思考,究竟是什麼方法?

3、找一名普通話比較標準的學生朗讀,其他人聽讀,瞭解記憶對孟子的簡單介紹。

4、學生聽讀課文。標畫出不認識的字音和不會讀的斷句。

5、學生按要求齊讀課文。

6、學生賽讀。讀得好的,加以鼓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掌握朗讀節奏,疏通文意。

2、理解本文的中心論點,理清論證思路,背誦全文。

3、賞讀並學習運用孟子的雄辯藝術。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中心論點,理清本文論證思路。

2、賞讀並學習運用本文孟子的雄辯藝術。

教學過程:

一、直入導新課

提到中國古代文學,我們大多想到的是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説,其實在此之前的先秦散文,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寶藏。在這座寶藏裏,有我們耳熟能詳的《論語》,論語是儒家經典,提到儒家經典,我們很自然會想到另外一部經典,那就是《孟子》。這節課讓我們走進這一部經典的經典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跟着孟子學雄辯。

二、初讀明節奏

1、通過視頻瞭解孟子:推行仁政;民貴君輕;長於雄辯。

2、學生初讀,讀準字音,把握節奏,讀出雄辯之勢。

三、品讀賞雄辯

1、過渡: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混戰激烈,他們不約而同地崇尚武力,熱衷於戰爭,有的是為了生存,有的是為了一統天下,實現霸業。因為戰爭連綿,老百姓生活痛苦不堪,“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面對這種社會現實,孟子奔走呼告,希望各國君主能推行仁政,反對不義戰爭。請看第一章標題中“得道”是什麼意思?推行仁政。

要我們細細地品讀這篇文章看孟子如何運用他的雄辯藝術向君主們推行仁政主張的。

2、學生通讀全文,根據文下註解瞭解文章大意並研讀思考。

3、分享交流。

學生1:要雄辯先得有自己的觀點。孟子先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師:請你分別解釋一下“天時”“地利”“人和”是什麼意思?

學生1:天時是指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地利是指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人和是指作戰時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師:這一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有什麼作用?(學生沉默,老師用紅粉筆標註兩個地利)

學生2:運用頂真,突出人和是作戰克敵制勝的最重要的條件。

教師小結:

雄辯藝術1開門見山,亮觀點。單刀直入,顯力量。

學生3:要雄辯得有自己的論據,孟子為了具體證明自己的觀點,他列舉了具體的戰例。

師:哪些文字與這些戰例相關,請你把相關文字讀一遍,全班思考孟子列舉了幾個戰例,什麼樣的戰例?

學生3讀“三裏之城……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讀完後學生回答:兩個戰例:攻城不勝和守城而逃。

男生讀與第一個戰例相關的句子,全班思考:攻一座什麼城?如何攻?列舉這個戰例的目的是什麼?

學生4:“三裏之城,七裏之郭”説明城小易攻,“環而攻之”説明攻勢之大,結果卻沒有勝利,孟子通過分析這個戰例得出:主動攻打,説明攻城方必得天時,結果卻失敗,只能是因為“天時不如地利”,所以孟子用這個戰例具體證明“天時不如地利”這個觀點。

女生讀與第二個戰例相關的句子,全班思考:守一座什麼城?列舉這個戰例的目的是什麼?

學生5:守城方守的是一座城牆很高,護城河很深,武器精良,糧食充足的城,結果卻是棄城而逃,用這個戰例來具體證明“地利不如人和”這個觀點。

教師小結:

雄辯藝術2列舉戰例,來論證。一攻一守,很具體。

師:這一句作者運用了什麼修辭,其作用是什麼?

生:排比。

學生齊讀相關句子。

師:這是什麼特殊句式的排比,其作用是什麼?

生:雙重否定句的排比,突出守城方地理條件非常優越,但結果卻棄城而逃,更有力地説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觀點,語言也更有氣勢。

教師小結:

雄辯藝術3排比句式,增氣勢。大氣恢宏,有氣場。

師:還有哪些句子運用了排比,請一起讀一讀。

學生齊讀:故曰……不以兵革之利。

師:這還是在談作戰嗎?

生:是在談國家治理了。

請一個學生翻譯這一個句子。

師:這是一個什麼特殊句式的排比。

生:否定句的排比。

師:治國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界限,不能靠山河的險要,不能靠武器的精良,那麼得靠什麼?

生:人和。

教師小結:

雄辯藝術4類推治國,靠人和。兩方論證,更全面。

師:孟子還運用了其他雄辯藝術嗎?

學生6:在最後孟子還運用了對比論證,將“得道者”和“失道者”進行對比,突出“得道”就能“天下順之”,“失道”就會“親戚畔之”,最終得出實行仁政的君主“戰必勝矣”,來強調“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師:施行仁政有多重要?

生:施行仁政就能“多助”“天下順之”“戰必勝矣”。

師:施行仁政就能得到很多人的幫助,就能天下歸順,就能握有“人和”這枚“戰必勝矣”的尚方寶劍。

教師小結:

雄辯藝術5對比論證,巧結論。得道多助,戰必勝。

4、學生自由朗讀全文,並思考:孟子是按什麼樣的思路來推行其仁政主張的。

學生7根據板書歸納概括:孟子先提出觀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後列舉攻城不勝和守城而逃的兩個戰例來具體證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類推到國家治理也需要“人和”。最後通過運用對比論證得出結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教師小結:

雄辯藝術6層層深入,邏輯強。開合自如,真雄辯!

5、學生根據文章思路自由背誦全文。

6、背誦比賽。

四、拓展巧運用。

作業:

請運用這節課我們學習到的孟子雄辯藝術在班級勸告那些寫作業依賴智能手段搜題的同學在學習中學會獨立思考。

附孟子雄辯藝術:

開門見山,亮觀點。單刀直入,顯力量。

列舉戰例,來論證。一攻一守,很具體。

排比句式,增氣勢。大氣恢宏,有氣場。

類推治國,靠人和。兩方論證,更全面。

對比論證,巧結論。得道多助,戰必勝。

層層深入,邏輯強。開合自如,真雄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 篇四

第一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反覆誦讀,理解文意,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過程與方法:理清論證思路,認識“得道多助”的時代意義

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重點難點:

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中國有句俗話:“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國歷史上,對於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學們能列舉出幾位呢?孟子一生滿腹經綸,不在其位而謀“仁政”,展現出他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文章,讓大家瞭解一種能夠克敵制勝的方法

二、資料助讀

孟子與《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鄒人,是孔子之孫孔僅的再

傳弟子游説於齊樑之間,沒有被重用,退而與其門徒公孫丑、萬章等著書立説繼承孔子的學説,兼言仁和義,提出“仁政” 的口號,主張恢復“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時又主張“民為貴”“君為輕”, 稱暴君為“一夫”,認為人性本善,強調養心、存心等內心修養的工夫,成為宋代理學家心性學之本宋元以後,地位日尊,元至順元年封為鄒國亞聖公,明嘉靖九年定為“亞聖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僅次於孔子思想事蹟大都見於《孟子》一書

《孟子》文章向來以雄辯著稱讀孟子文,令人感到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鋭不可當出於對當時執政者貪婪殘暴行徑的憤慨,對掙扎在苦難中人民的同情,對別家學説的敵視,對貫徹自己主張的強烈願望,以及那種“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的救世責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剛烈、理直氣壯他又善於運用各種驅誘敵人就範的手法,加上文辭鋪張揚厲,時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比、對偶句式,所以筆鋒咄咄逼人

三、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注意把握字音、停頓、重音

2.教師示範誦讀課文,注意讀出文章的氣勢

3.學生齊讀課文,教師稍作朗讀指導

注意排比句的節奏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四、精讀課文

1.學生自由閲讀課文,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

2.小組討論、質疑、解疑

3.教師引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

(1)通假字: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異義詞:

委而去之(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親戚畔之(古義:親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係的家庭或它的成員)

池非不深也(古義:護城河今義:水塘)

(3)一詞多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憑) 三裏之城(的) 環而攻之而不勝(代詞)

以天下之所順(用) 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到)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環而攻之而不勝(連詞,表修飾)

兵革非不堅利也(鋭利) 然而不勝者(連詞,錶轉折)

(4)詞類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詞用作動詞,限制)。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形容詞用作動詞,使……鞏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詞用作動詞,威懾)。

(5)句子翻譯: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譯: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翻譯:採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翻譯:憑着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抓住具體文句去分析與體會,理清字詞含義,以學生活動為主)。

五、理清思路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文章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證的?

(學生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明確: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開篇提出論點,指出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由此逐層展開,用概括性的戰例加以證明,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作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後由戰爭中的“人和”推出治國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結論,闡明瞭“人和”的實質,即“多助”“天下順之”;最後把“多助”與“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導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教師依據學生回答板書,形成背誦思路)

2、學生嘗試着依照板書背誦課文

六、問題探究

教師提示,“六經注我,我注六經”,學習文言文,要注意聯繫現實,古為今用,賦予經典作品以時代意義對於“人和”,你是如何認識的?請聯繫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學生討論,各抒己見。

七、總結全文

在學生小結的基礎上教師總結

八、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在這篇文章中,以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話為話題,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練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反覆誦讀,理解文意,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過程與方法:反覆誦讀,理解文意,正確認識“得道多助”的時代意義。

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重點難點:

反覆誦讀,理解文意,正確認識“得道多助”的時代意義。

一、複習檢查

翻譯下列各句:

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譯: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2.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翻譯:採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二、繼續分析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第二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條件是什麼?攻城一方的攻勢如何?這場戰爭結果怎樣?原因何在?

明確: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裏之城,七裏之郭” ,攻城一方攻勢很大,“環而攻之”, 結果攻城失敗“環而攻之而不勝”,原因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2、第三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條件是如何?戰爭結果如何?為什麼?

明確: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條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結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承接問題,教師進一步啟發,回答下列問題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這幾句話運用了什麼句式?什麼修辭方法?這幾句話有什麼作用?(指明各層次學生回答)

明確:雙重否定句;排比修辭;極力強調這種條件的優越,以示理應守住

4、師:從第2、3自然段來看,作者認為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有哪些?

明確:天時、地利、人和。

5、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什麼?那麼孟子認為“人和”包括哪些具體內容?

明確: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團結。

6、作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況會怎樣?不得“人和”,結果又如何呢?

明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思考: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這三句話什麼意思?這三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有什麼作用?作者這樣寫有何用意?

明確:意思: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

運用了排比修辭的修辭手法,使文章氣勢更雄壯、奇偉,使人感覺到一種不容懷疑,無可置辯的論辯力量。

作者以“域民”、“固國”、“威天下”為引申推論,推出新的論斷: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內容。

三、教師啟發

1.要想得人和,君主應該怎樣做呢?

明確:得道,施仁政

2.孟子的觀點,在今天有什麼普遍意義呢?

(學生討論各層次,學生各抒己見)

歸納:治國、作戰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順乎民心,合乎正義,才能得到人民羣眾的擁護,失去民心的事情,註定要失敗的。

3、應該怎樣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張?

明確: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義”、“非攻”思想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強調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須要順乎民心,這一觀點,不僅在當時那個歷史時期具有進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個歷史發展特定階段中的獨見卓識和對人民力量的重視,對於我們今天辦好事情也有借鑑但也應當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於維護封建社會的統治,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這一觀點帶有時代的侷限性。

四、自由閲讀課文,爭取當堂背誦

五、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抽背

六、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對照註解翻譯課文

板書設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論證簡練嚴謹

語言氣勢磅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教學設計 篇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作品。

2、掌握句子節奏。

3、理解、疏通文段。

4、理解課文思路,瞭解文章中心論點及主旨句。

5、背誦第四段。

6、通過學習課文,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1、積累文言詞語。

2、背誦課文第四段。

3、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準備】

1、課前佈置預習。

2、投影片或小黑板。

【教學方法】

朗讀、自學、點撥、引導、練習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投影常識,學生結合閲讀提示完成(學習目標一)

常識:

1、關於孟子的常識。

2、關於《孟子》一書。

檢查、齊讀。

二、朗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節奏(學習目標二)

1、聽課文錄音:(學生注意節奏、字音)

教師強調某些句子的節奏:

如“三裏/之城,七裏/之郭”、“城/非不高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學生齊讀課文,教師隨時點撥。

3、學生再讀課文。

三、學生結合書下注釋疏文,不理解處打“?”,提問(學習目標三)

1、學生結合書下注釋疏文,教師前後巡視,瞭解情況。

2、學生提問,教師引導回答。

3、請二三位學生翻譯課文,錯誤處教師引導指正。

四、在疏文基礎上,理清課文結構思路(學習目標四)

1、引導、討論。

2、師生共同歸納:

提出中心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戰例一(攻方失利)──天時不如地利

戰例二(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總結得出主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五、課堂鞏固

背誦課文第四段。(學習目標五)

六、課堂小結

(學習目標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開頭就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觀點,指明“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人和”,就是文中的`“多助”和“天下順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這反映了孟子的“民貴君輕”的思想,同時也向我們提出了團結協助精神的重要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38d1q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