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高中語文教案(多篇)

高中語文教案(多篇)

高中語文教案(多篇)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案例 篇一

一、關於教材

《涉江採芙蓉》是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單元《古詩三首》中的一首。這首古體詩不論是藝術上,還是在思想上都已經達到了十分純熟的境界。《古詩十九首》在中國古代詩歌的藝術手法上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在高中語文古詩教學中也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因此,它十分重要。

二、關於學情

這首詩歌在內容上難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讀。新課程標準鼓勵學生作個性化解讀,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就此作些探討。

學生通過國小、國中的系統學習和本冊古詩部分的集中學習,有了一定的古詩鑑賞能力,對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也有了一些積澱,興趣漸濃,這是進一步引導學生熱愛古代詩歌、學習古代詩歌的一個前提。

三、關於教學方法

1、聯想想象法

2、意象分析法

3、探究合作法

四、關於教具

1、有關《古詩十九首》的投影片

2、課文配樂朗讀

3、課文意境視頻資料

五、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以鍾嶸《詩品》“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的品論導入。

2、提問:大家知道這個評價説的是什麼嗎?它指的是《古詩十九首》的語言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了。今天,我們將要學習其中的一首——《涉江採芙蓉》,體味一下這“一字千金”的語言魅力。

(二)文學常識介紹

《古詩十九首》是樑代蕭統《文選》“雜詩”類的一個標題,包括漢代無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詩。清代沈德潛説:“古詩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辭,一時之作。大率逐臣棄妻,朋友闊絕,遊子他鄉,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顯言,或反覆言。初無奇闢之思,驚險之句,而西京古詩,皆在其下。”評價如此之高,而後世也多有仿者。西漢陸機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東晉的陶淵明,南朝宋代的鮑照等,也都有學習“古詩”手法、風格的《擬古詩》。

(三)詩歌鑑賞品味

1、詩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達感情的方式是什麼?其目的是什麼?

(提示:方式是試圖採摘芙蓉,目的是“遺”遠方的'“同心”者)

明確:中國人民很早對於自然就有很深的愛好,對自然的愛與對人的愛往往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古代人送給最親愛的人的禮物往往不是什麼金銀珠寶,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別時總是折一枝柳條送給遠行的人,遠行的人為了表示對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驛使就託帶一枝梅花給他。這種生活情調是簡樸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維的《相思》所寫:“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採花折柳,這正是古人傳情達意的方式,一方面是傳達了對親朋的關懷、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託了對親朋的美好祝願。

2、詩歌描寫“多芳草”的“蘭澤”有什麼藝術作用?

明確:這是環境描寫,意在從側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潔和所表達感情的純潔和美好。

3、三、四句一問一答,在詩歌中具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明確:詩歌講究“起、承、轉、合”,這兩句在結構上是暗轉過渡,為表現主人公的情緒由歡欣洋溢轉變為下面的__作鋪墊。

4、詩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遠道”的嗎?如果不是,詩人為什麼要這樣寫?

提示:“所思”是時時刻刻在他心頭的,“涉江採芙蓉”也是為了她,如果詩首就開門見山地把她表出,詩就平淡無味了。這句話是全詩發展的頂點,頂點同時也是轉折點,一方面替上文的發展暫時作一結束,一方面為下文的發展作一伏線,所以照例是要擺在中間的。

5、五、六句的“還顧”、“漫浩浩”具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明確:“還顧”一詞,動作性和畫面感很強,可以清晰地表現了主人公孤獨、憂愁、悵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詞是寫主人公與環顧所見“舊鄉”的距離,給人以路途綿延無盡的感覺。這兩個詞含蓄地傳達了主人公極度痛苦的心情,可是,這兩句並沒有直接點明主人公的痛苦,這樣就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具有含蓄不盡的藝術效果。

6、最後兩句除了表達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還能體會到什麼?

明確:還能讓人深切地感受到兩個彼此相愛的人的真摯篤厚的感情。因愛之深才思之深,因愛之長久才有“終老”之“憂傷”。

7、試對這首詩的藝術特點加以概括。

明確:一是意境高潔、清幽;二是含蓄不盡,餘味悠長。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案例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作品;瞭解本文具有的濃郁的時代氣息;

2、分析哈姆萊特的性格特徵;

3、分析本文的藝術特點;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哈姆萊特的性格特徵;如何看待他的“憂鬱”和“猶豫”

三。教學時數兩課時

四。教學步驟:

(一)作者及作品簡介

(二)學生自讀課文,提出問題,互相交流

(三)師生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1、、分析哈姆萊特這個人物形象,怎樣看待哈姆萊特的憂鬱和延宕?

哈姆萊特是古代丹麥的一個王子,他是一個人文主義形象。這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義的影響,心中充滿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樣完美。而現實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於是他要為父報仇,可是他內心又是矛盾,因為他想的不光只是為父報仇,而是扭轉整個乾坤。在這樣艱鉅的任務面前,他想要行動也行動不起來,加上他性格過於內向、審慎及單槍匹馬的處境,使他感到猶豫。因此最後只能是與敵人同歸於盡。

2、分析《哈姆萊特》這篇的藝術特點

1、莎士比亞善於在內外兩重的。矛盾衝突中,在矛盾衝突的發展過程中,展示人物性格,塑有血有肉的藝術形象。

2、為了更好地塑哈姆萊特的形象,劇本充分發揮了獨白和旁白的作用。

城南舊事(節選)

一、教學要求

1、瞭解本文以心理情緒為內容主體,以畫面與聲音造型為表現形式的“散文化影片”的風格特點。

2、領略本文以舒緩的節奏,象徵、含蓄、對比、重複等藝術手法創造出的一種近乎中國水墨畫般的寧靜、淡泊、簡約的意境。

3、品味課文流暢、樸素、簡約的個性話的語言。

二、教學設想:

1、閲讀時要注意劇本所反映的時代特徵,設身處地地體會人物的內心感情。

2、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電影根據台灣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説改編。

(二)詞語解釋

(三)林海音介紹

(四)關於小説《城南舊事》

第二課時

(一)簡析課文:

影片主要講述了三個故事:“瘋女人”秀貞的故事,宋媽的故事,“小偷”的故事。課文節選的是第二個故事。

宋媽的故事,圍繞着宋媽愛護人家的孩子卻無法照顧自己的孩子這個矛盾展開。可以分成兩個層次理解。

第一層次(從“林家庭院裏’倒“看看英子媽又看看英子”):寫宋媽思子之苦。

第二層次(從“院子裏的樹”到“説着向門道走去”):寫宋媽喪子之哀。

(二)講析課文

(三)課堂練習:

課後練習

1、引導學生品味課文人物對話中藴含的潛台詞。

2、引導學生全面地欣賞電影,不要只是單一地欣賞情節。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實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識,培養文言理解和翻譯的能力。

2、學習課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神態,在尖鋭複雜的矛盾衝突中表現人物性格。

3、學習荊軻同情弱小和反抗__的義俠精神;通過合作交流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能力以及合作、互助的學習習慣。

2學情分析

我校地處郊區,學生基礎較差,理解文意,掌握重點實詞、虛詞

3重點難點

1、理解文章內容並從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

2、學習古代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4教學過程4.1第一學時評論(0)教學目標

掌握文中實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識,培養文言理解和翻譯的能力。

評論(0)學時重點

理解文章內容並從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文言理解和翻譯的能力。

評論(0)學時難點

學習課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神態,在尖鋭複雜的矛盾衝突中表現人物性格。

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荊軻刺秦王

二、導入新課

在春秋戰國的歷史畫卷上,有一位人物,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北宋蘇詢稱其“始速禍焉”,朱熹認為他“匹夫之勇,其事無足言。”但司馬遷卻為他立傳,並在《史記》結尾評價其“名垂後世”。還有其他人,如陶潛,稱其“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他是誰?為什麼前人對他會做出各種評價?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荊軻刺秦王》,去一感荊軻的俠士形象。

在正式進入課文之前,先讓我們瞭解下這篇文章的出處。

1、簡介《戰國策》

《戰國策》是戰國末年和秦漢間人編輯的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後經過漢代劉向整理編輯,始定名為《戰國策》。全書共三十三篇,分國別編輯,依次是:西周一篇,東周一篇,秦五篇,齊六篇,楚四篇,趙四篇,魏四篇,韓三篇,燕三篇,宋、衞合一篇,中山一篇。其時代上接春秋,下至秦並六國,約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戰國策》的內容,主要記載戰國時期各國謀臣策士遊説諸侯或進行謀議論辯時的政治主張和縱橫捭闔、爾虞我詐的故事,也記述了一些義士豪俠不畏__、勇於鬥爭的行為。《戰國策》長於議論和敍事,文筆流暢,生動活潑,在我國散文具有重要的地位。

2、瞭解背景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發生在戰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一中國之前的6年。當時,秦已於公元前230年滅韓,又於公元前228年破趙(秦滅趙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統一六國的大勢已定。地處趙國東北方的燕國是一個弱小的國家。當初,燕王喜為了結好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作為人質。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於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為了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為了報“見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諸侯之地”;或者刺殺秦王嬴政,使秦“內有大亂”,“君臣相疑”,然後聯合諸侯共同破秦。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三、整體感知及字詞解析:

(一)、解題並梳理文章脈絡

1、《荊軻刺秦王》這個標題是編者加上去的,你們覺得關鍵詞是哪一個?(“刺”)

2、本文圍繞着一個“刺”字,展開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閲讀時抓住“刺”,即可把握文章的脈絡。

(一)刺之由:(“秦將王翦破趙──願足下更慮之”)——故事開端。

(二)刺之備:(“荊軻知太子不忍──終已不顧”)——故事發展。

(三)刺之時:(“既至秦──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故事__。

(四)刺之果:(末段)——故事結局。

(二)、刺之由

1、字詞解析

①進兵北略地:向北

②則雖欲長侍足下:則,那麼。雖,即使。足下,您,指荊軻,表對説話對象的尊稱。又如:《陳涉世家》中“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③微太子言:如果沒有。又如:《岳陽樓記》中“微斯人,吾誰與歸?”

④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這不僅是個省略句,還是個倒裝句,經過調整後的語序是“秦王(以)千斤金,萬家邑購之”

⑤誠能得樊將軍首:果真。又如《陳涉世家》中:“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也表示假設關係。

⑦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窮:走投無路;困,處境困窘。今義,貧窮。古今異義。

(三)、刺之備

1、為行刺做了哪些準備?

“準備信物”、“準備利刃”、“配備助手”、“怒斥太子”和“易水送別”五個場面。

2、字詞解析

①皆為戮沒:讀wèi,被。

②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③而燕見陵之恥除矣:被

④將軍豈有意乎:是否

⑤既已,無可奈何:事已至此

⑥太子遲之:以……為遲

⑦僕所以留者:……的原因

4.2第二學時評論(0)教學目標

學習荊軻同情弱小和反抗__的義俠精神;通過合作交流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能力以及合作、互助的學習習慣。

評論(0)學時重點

學習古代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人物性格。

評論(0)學時難點

學習荊軻同情弱小和反抗__的義俠精神;通過合作交流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能力以及合作、互助的學習習慣。

教學活動活動1【講授】荊軻刺秦王

一、整體感知及字詞解析

(一)、易水送別

1、朗讀文章第9段

要求讀準字音,學生常常將“太子和而歌”中的“和”讀成hé,應讀hè,解釋應和。

2、字詞解析

①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者”,定語後置的標誌

②皆白衣冠以送之:來,表目的

③既祖:已經

④又前而為歌曰:前,上前。為,wéi,作。

⑤發盡上指冠:向上

⑥於是荊軻就車而去:接近,登上

⑦終已不顧:回頭

3、概括這段文字所寫的內容。

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明確:易水送別

4、朗讀時應讀出怎樣的感情?並中文中找到依據。

學生自由討論。

明確:悲、壯

“皆白衣冠以送之”,穿白衣戴白帽意味着荊軻此去凶多吉少,可謂是生人做死別。形成一種悽驚悲愴的氛圍,使人預感到事有不測。我們的習作中常見的外貌描寫是“他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十分漂亮,也不十分醜陋”,外貌描寫是為中心服務的,不是為了寫外貌而寫外貌。

“為變徵之聲”“復為慷慨羽聲”“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其中音樂由悲涼變為悲壯,低沉變為高昂,渲染悲壯氣氛。

“士皆垂淚涕泣”“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生離死別變為同仇敵愾。這慷慨悲歌的場面,千百年來激勵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湯蹈火、義無反顧!所要表現的是荊軻,為什麼要寫送行的賓客?

正如《__》中的“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歎,以為妙絕。”“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寫觀眾的表情是為了突出__人技藝高超。

“就車而去,終已不顧”,只用一個動作就突出表現荊軻義無反顧的剛毅性格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5、有感情地誦讀第9段

(二)、厚遺蒙嘉

1、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第11-13段內容。

厚遺蒙嘉

2、字詞解析

①持千金之資幣物:幣,(古義)禮品,泛指用作禮物的玉帛等物;(今義)貨幣

②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確實

③燕王拜送於庭:“拜送於庭”,狀語後置,即“於庭拜送”。

④使使以聞大王:使,派。使,使者。

⑤乃朝服:穿上上朝的禮服。

(三)、廷刺秦王

1、字詞解析

①以次進:按照

②秦武陽色變振恐:臉色

③羣臣怪之:感到奇怪

④前為謝曰:為,wèi,為之,替(秦武陽)。謝,謝罪。又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

⑤圖窮而匕首見:窮,盡、完。見,通“現”,露。又如“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⑥秦王還柱而走:跑

⑦箕踞以罵:箕,兩腳張開,如同簸箕。踞,蹲或坐。箕踞,以示輕蔑對方。又如《醉翁亭記》中的:“有亭翼然臨於泉上”。“翼”解釋為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2、第13段哪些字音重讀?並簡析原因。

學生稍作思考,點名回答。

明確:“秦武陽色變振恐”“羣臣怪之”中的加點字重讀,獻圖時年十二就__的秦武陽竟“色變振恐”,引起了眾人的猜疑,眼看事情就要敗露,形勢非常危急。

“荊軻顧笑武陽”中的加點字重讀,在這猝然生變的節骨眼兒上,荊軻面不改色心不跳,幾句話,既遮掩了秦武陽失常的表情,又頌揚了秦王的威風,使秦君臣上下疑竇消除。再加上一“笑”一“顧”一“前”,沉着機智、鎮定自若,表明他的確具有超人的膽略和非凡的 氣質,可謂神勇之人。

3、第14-16段要用什麼樣的語速讀?

學生討論思考。

明確:14、15段讀荊軻的動作語速快,“取──奉──發──把──持──揕”,雙方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搏鬥。讀毫無精神準備的秦王語速也要快,“驚──起──絕──拔──操──急”,慌得連劍也“不可立拔”。讀羣臣語速慢,個個呆若木雞。霎時間,莊嚴的秦廷上,荊軻“逐”,秦王“走”,羣臣“愕”,上上下下“盡失其度”,最後竟出現“乃以手共搏之”的戲劇性場面。

16段眼看着秦王要成為荊軻的劍下之鬼,由於侍醫夏無且以藥囊投軻,荊軻反被秦王“斷其左股”,轉瞬之間由優勢轉為劣勢,最後反“被八創”,完全失去戰鬥力。這一部分語速急促,突出地渲染了千鈞一髮的緊張形勢。

4、第17段哪些字音重讀?並簡析原因。

學生稍作思考,點名回答。

明確:“笑”、“罵”,繪形傳神,突出了荊軻的視死如歸和英雄虎膽。

(四)課後作業:試總結荊軻這一人物形象。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案例 篇四

《燭之武退秦師》

教學目標

1、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2、瞭解《左傳》這部編年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4、在誦讀過程中,培養學生閲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貳、軍、辭、鄙、陪、敢、濟、肆、闕、與”10個詞語。

2、歸納“若、説、辭、鄙、微、之”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1、藉助語境推斷文言詞語的意義。

2、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教具準備:投影儀、投影卡片、錄音機、《燭之武退秦師》的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瞭解《左傳》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的地位。

2、瞭解與本文內容相關的歷史史實。

3、誦讀課文、整體感知,正音,藉助註釋疏通文章。

[教學步驟]

一、導語

同學們,當我們看到奧運賽場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心中會油然升起一種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為國爭光的英雄。英雄,在人們心中是偉大的,他們為民排憂,為國解難,殫精竭慮,置個人安危於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時期鄭國的燭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學習選自《左傳》的歷史散文《燭之武退秦師》。

二、關於《左傳》

(先讓學生看文章後面關於《左傳》的介紹)教師補充:

“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雲月,高深若山海。”這是朱彝尊《_考》中對《左傳》的高度評價。這裏的“左氏”,司馬遷認為是春秋時代魯國盲人史官左丘明,他在《史記?十二諸侯年表》中寫到:“魯君子左丘明懼_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東漢的班固也持此觀點,但由於文獻不足,《左傳》的作者迄今尚無定論。

但這絲毫無損《左傳》的光輝,它是繼《春秋》之後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而又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左傳》記敍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頗具春秋時代歷史散文的特色。內容豐富,規模宏大,忠於歷史事實,生動、真實地反應了奴隸社會崩潰時期的重大變化,為後人提供了那個時代廣闊多彩的社會生活畫面。統治集團內部的各種矛盾鬥爭,各諸侯國之間頻繁的爭奪戰爭,各種禮儀制度、社會風俗、道德觀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瑣事在《左傳》中都有大量記載。

總之,《左傳》無論對後代史學和文學都有極大的影響,在藝術上的成就令人驚歎,為後世敍事散文樹立了典範。

三、放錄音(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正音)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

①生字:函(hán)氾(fàn)佚(yì)縋(zhuì)闕(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濟而夕設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孫)

③通假字:“知”通“智”

提問《燭之武退秦師》記敍了春秋時期的一件什麼事?

思考:(學生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明確:_圍鄭,鄭國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隻身前往秦國,説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場戰禍。

資料顯示_圍鄭形勢圖

四、簡介_圍鄭形勢圖

這是秦國,都城為壅。這是晉國,都城為絳。這是鄭國,都城新鄭。晉鄭彼鄰,秦如攻打鄭國,的確如燭之武所言:“越國以鄙遠。”當時,晉軍駐紮在函陵,即新鄭縣北;秦軍駐紮在汜水南面,離新鄭也不遠。大軍壓境,鄭國危如累卵。《燭之武退秦師》中所記述的就是_攻打鄭國之前展開的一場外交鬥爭。燭之武是這場外交鬥爭的主角,他身負君命,隻身赴秦,説退秦軍,實屬不易。

當時,秦、晉、鄭三國的關係十分複雜,瞭解與次文相關的歷史史實,對我們學好這篇課文十分重要。

資料顯示

秦立晉君(公元前651年)

這一年,晉獻工卒,晉國陷入內亂。晉國大夫裏克殺了晉獻工的庶子夷齊、卓子。並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後又派人迎接獻工次子夷吾。夷吾採納了大臣呂省,卻芮的意見,厚禮_秦國,答應割讓晉河以東之地予秦。於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為君,即晉惠公。這就是課文中所言“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君”即秦穆公,“晉君”即晉惠公,“賜”則指“秦立晉君”之事。

惠公背約(公元前650年)

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後,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後悔,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為由食言。這就是文中“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指秦穆公,“許君焦、瑕”則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應予秦河東之地一事。_兩國之間的關係從此出現了裂痕。

重耳過鄭(公元前637年)

這一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後,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於晉”一事。

鄭楚結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晉楚爭霸中原,戰於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

當時,鄭國處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自無禮於重耳之後,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出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於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為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並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於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於楚也”。

《燭之武退秦師》這個故事發生在公元前630年。與城濮之戰只相隔兩年。因此秦、晉圍鄭實屬城濮之戰的餘波。

放錄音,學生再次整體感知課文。放錄音後,學生齊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

五、佈置作業

1、反覆閲讀課文。

2、藉助註釋、工具書疏通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案例 篇五

《鄉土情結》

教學目標

1、認識故鄉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意義

2、體會“鄉土情結”賦予的時代內涵

3、體味散文的語言藝術,鑑賞文本的意藴美。

教學方法

在教會學生評點的基礎上,學生感知、研習文本,對文章進行評點,課上師生、生生展開互動交流。

教學步驟

一。檢查字詞預習

1、給加點字注音

魂牽夢縈(yíng)忐忑(tǎn tè)不安怯(qiè)生生田塍(chéng)

悠邈(miǎo)崎嶇(qí qū)三匝(zā) 蕞(zuì)爾

鎩(shā)羽而歸謫(zhé)居欷歔(xī xū)方興未艾(ài)

桑梓(zǐ)屹(yì)立搭訕(shàn)褪(tuì)色

發軔(rèn)濠(háo)水翰苑(yuàn)締(dì)造

翹(qiáo)首殺戮(lù)諦(dì)聽

2、解釋下列詞語

侘傺:失意的樣子。

鎩羽而歸:指失敗或不得意,灰溜溜地回來。

田塍:田埂。

蕞爾:形容小(多指地區)。

寄人籬下:比喻依靠別人過活。

功敗垂成:快要成功的時候遭到失敗。

良辰美景:美好的時光,美好的景緻。

忐忑:心神不定。

含辛茹苦:經受艱辛苦難。

方興未艾;事物正在發展,一時不會終止。

翹首:抬起頭來望。

發軔:比喻新事物或某種局面開始出現。

3、作家作品

柯靈,浙江紹興人,現代作家。曾任《文匯報》副社長兼副總編輯、文化部電影劇本創作所所長、《大眾電影》主編、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作協上海分會書記處書記、上海影協黨組成員兼常務副主席、上海電影局顧問等職。建國後主要著作有雜文散文選集《遙夜集》,短篇小説集《同伴》,散文集《暖流》,電影文學劇本《腐蝕》《不夜城》。他的散文文字精緻清雅,立意高調。根據夏衍的劇本改編的《秋瑾傳》等。

4、背景介紹

每個人都有鄉土情結。作為一位世紀文化老人,柯靈早年輾轉各地,飽受戰爭與災難的離亂之苦,對家園之思有特別的體會。因此,在《香港文學》創刊七週年之際,柯靈是懷着真摯深厚的情感寫下了《鄉土情結》這篇散文。

二。文本研讀

1、作者為什麼把鄉思稱為“情結”?結合第二段內容,談談你的認識。

之所以稱為“情結”,是因為它像烙印、像蠶繭、像文身一樣不能化解與消退。一個人的出身地不僅給他自然的生命,而且給了他文化,他之所以成為這樣的人,而不是另一個人,故鄉的文化起了決定性作用。

2、鄉土給人們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請整合第二段內容作答。

所謂“童年的烙印”就是童年時代留給人們的那些最深刻的記憶:父母親戚的愛;家鄉的山水草木;悲歡離合的家史;鄰里鄉情四個方面。

3、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寫的少年離別家鄉的情況有哪幾種?請概括説明。

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氣息,為追求理想開創事業去闖世界。

②多數人是沉重的現實主義格調,為維持最低生活被打發出門。

4、年少離家後有哪些可能的遭遇?結合第四段內容談談。

可能的遭遇:有的一無所有而回鄉,有的流連在外;有的厭倦闖蕩、鋭氣消盡,有的淡薄名利、渴慕歸隱;有的窮困潦倒,有的春風得意。

5、談談引用韋莊、孟浩然、項羽等詩文的作用。

韋莊的“未老先還鄉,還鄉須斷腸”寫出了離鄉闖蕩的人怕歸鄉的心態;孟浩然的“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寫出不得志後的思鄉之情和少年豪情的消滅;項羽的“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寫出闖蕩有成者志得意滿,意欲回鄉炫耀的迫切心情。

6、第五節段好像和“鄉土情結”關係不大,請你談談你的看法。

第五節寫了戰爭、放逐等災難引發的超越思鄉情結的愛國情懷。這一段寫的表面上看不是鄉土情結,實質是建立在鄉土情結上的,並且是對鄉土情結的超越,表現了作者對仁人志士高尚情懷的由衷讚頌。也就是説作者把僅僅只是表現為對家的思念的鄉土情結逐漸把升到愛國情懷的高度,是鄉土情結新的時代內涵。

7、本文寫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浮海遠遊的潮流,並讚頌他們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獻,與祖國休慼相關。請你結合鄉土情結,分析這樣寫的作用和好處。

①把鄉土情結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來認識,豐富並深化了鄉土情結的內涵。

②具體説明鄉土情結不因時間的久遠(歷史)和空間的阻隔(地理)而褪色。

③既照應了前文,也使文章的主題得到了深化。

8、文中一連用了四個比喻寫遊子,有何作用?

“失恨的蘭花,逐浪的浮萍,飛舞的秋蓬,因風四散的蒲公英”這四個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遠離鄉土的遊子們孤苦無助的境遇。

三、總結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什麼是鄉土情結。

第二部分(2-6):按人的成長的時間順序寫鄉土情結的形成、發展、表現及昇華。

第三部分(7):歸納全文,點明主旨,昇華主題。一方面強調鄉土之戀不會消失;另一方面,又在鼓勵祖國強盛的時代應有大展宏圖的志向,極富時代氣息。

四。佈置作業

1、完成《學習與評價手冊》相關內容,

2、課後收集有關寫家園之思的名句。

3、寫一段以“思鄉”為話題的短文。準備課後交流。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六

《荷花澱》教案

學習目標:1、學習以簡潔傳神的對話和生動的細節刻畫人物的手法。

2、學習本文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理解“詩體小説”的特點。

3、學習白洋澱地區人民英勇抗日的愛國熱忱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學習重點:通過細節描寫來表現人物的感情的寫法。

學習難點:“詩體小説”特徵的把握

教學手段:多媒體

教學方法:朗讀法、討論法

教學時數:一課時

課前預習:

1、熟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情節發展過程,並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概括故事情節。

2、利用網絡,搜尋有關孫犁的材料和對他詩體小説特徵的評價的相關資料,如有可能可作成簡單的POEERPOINT課件,便於課堂交流。

教學流程

一、導入課文,創設情境(在優美的《高山流水》樂曲聲中,徐徐展開白洋澱的風光圖片,把學生帶入美妙的境界,使學生進入審美享受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2002年7月,正是荷花搖曳荷葉飄香的季節,我國當代文學大師孫犁在綿綿細雨聲中靜靜地離去了,享年90歲。巨星雖然隕落了,但白洋澱裏的荷花依然開得奼紫嫣紅,他的代表作《白洋澱》也象那一株亭亭玉立的荷花,靜靜地綻放在中國現代文學的長廊中,幽幽地散發着那怡人的清香。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走進白洋澱,感受在那戰火紛飛的歲月裏,發生在白洋澱裏感人故事,學習白洋澱人民優秀的品質,品味孫犁小説的獨特魅力。

二、整體感知,理清情節

1、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節:

水生嫂探知丈夫參軍,跟丈夫話別。她和幾個青年婦女去馬莊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敵船,她們躲進荷花澱,無意中把敵人引進伏擊圈,為游擊隊伏擊敵人的勝利創造條件,她們從此迅速成長起來,成為抗日遊擊戰士。

2、文章情節發展可以分成三大部分,請分別用四字短語概括主要內容。

A、(1—31)__話別(開端)

B、(32—61)探夫遇敵(發展)

C、(62—84)助夫殺敵(__、結局)

D、(85)學夫衞國(尾聲)

三、品味語言,把握形象

1、從故事情節的發展中可以看出,作者主要刻畫的人物是誰?

——主要刻畫的是以水生嫂為代表的一羣白洋澱婦女。

2、作者運用哪些手法是刻畫人物形象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什麼?

——運用了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其中最主要的人物的對話描寫。

3、分析人物對話,揣摩人物形象

A、分析“__話別”的對話

1)、學生分角色朗讀“__話別”的對話(一男、一女和一個旁白,讀第5節—23節)其他同學認真聽,看看他們對話的語氣和感情處理得是否合理,同時思考這一段對話反映了水生嫂怎樣豐富的內心和她具備哪些優秀的品質?

①、明確:“今天怎麼回來得這麼晚?”——表現了水生嫂對丈夫的憂慮和關切之情。

②、“他們幾個呢?”——水生答非所問,故意岔開話題,水生嫂覺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問,只得再次試探。

③、“怎麼了,你?”——水生對妻子的問話用“還在區上”,虛晃一槍,又岔開了話題,無話找話。水生嫂察顏觀色,感到今天事情有點蹊蹺,只得逼問。

以上幾句對話,表現了水生嫂體貼、温柔、機敏和穩重的性格。

④、“你總是很積極的。”——(可以試用不同的語氣來讀,體會它內在的意藴)在妻子的逼問下,水生終於説出自己“第一個舉手”報名參加大部隊。水生嫂此時的心情是十分複雜的,她愛丈夫,愛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個報名參軍,她為自己有這樣一個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對丈夫責怪中含有讚揚。

⑤、“你走,我不攔你。家裏怎麼辦?”——丈夫參軍去打鬼子,她沒有理由也不會阻攔,這是女人的態度。但她畢竟是一個普通的勞動婦女,自然會聯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產和生活的擔子該有多重啊!

⑥、“你明白家裏的難處就好了。”——經過水生的一番勸説,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確實是個好丈夫,他不僅為革命事事走在頭裏,而且能體諒家裏的難處,所以,水生嫂擺正家庭和民族的關係,統一對丈夫和祖國的愛,決心挑起生產和生活的重擔,支持丈夫參軍。

以上幾句對話,表現了水生嫂識大局,明大義的崇高品格。

⑦、“你有什麼話,囑咐囑咐我吧。”——水生嫂為了讓丈夫放心,自覺承擔任務。

⑧、“嗯。”——水生鼓勵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進步,勸誡妻子不要當俘虜,要與敵人拼命。兩個“嗯”字,表現了水生嫂既有中國婦女吃大苦,耐大勞的傳統美德,又有新一代勞動婦女勇敢戰鬥的精神。

小結:“__話別”這段對話,刻畫了水生嫂這樣一個勤勞純樸,摯愛丈夫,熱愛祖國,識大體,明大義的農村婦女形象,為後來寫水生嫂等機智勇敢地與敵人鬥爭,發展成為抗日遊擊戰士作了鋪墊,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2)剛才大家一起仔細咀嚼了__倆的對話,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電視片的導演是如何處理的。(播放__話別的錄象)

B、(播放探夫前的一段)討論分析四個女人的心理和性格特徵:

A、“聽説他們還在這裏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B、“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説説。”

C、“聽他説,鬼子要在同口安據點……”水生的女人説。

D、“哪裏就碰得那麼巧,我們快去快回來。”

E、“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麼看頭啊!”

(1)A、B、C、D四句話中,有兩句應是一個女人説的,是______兩句,為什麼?

(2)這五句話表現了四個女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點,如果分別用機智伶俐、沉穩謹慎、爽朗直率、忸怩含蓄來表示她們的性格,那麼______爽朗直率,______忸怩含蓄,______機智伶俐,______沉穩謹慎。

(3)女生齊讀這段對話,再次體會人物的心理

(4)小結:這段簡短的對話,把她們羞澀和想去探望丈夫的急切心情表現出來了。魯迅説:“高爾基很驚服巴爾扎克寫對話的巧妙,以為並不描寫人物的模樣,僅使讀者看了人物對話,便好象目睹了説話的那些人。孫犁的這段對話寫得也很精彩,使人聞其聲如見其人,我們彷彿看到了白洋澱婦女那象“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樣淳樸、真摯的美好形象。

文中簡潔傳神的對話描寫還有,請大家課後再去仔細品味一下。

4、生動傳神的細節描寫,也是本文一個突出的特點,試舉一例進行討論。那麼發揮行業田野狠毒艱苦月光花部分如同感,冒尖户用途熱望去,

“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裏吮了一下。”請理解“震動”和“吮”這兩個詞的深刻含義?

討論明確:這是水生嫂聽到丈夫報名參軍之後出現的一個細節描寫。丈夫“明天”就要參軍到大部隊上去,的確出於水生嫂的意料之外,心裏受到震動,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動了一下。我們不難想象,這時水生嫂心裏的感情一定是很複雜的:幾年的__恩愛,家中生產生活兩副重擔,上前線前途莫測……但水生嫂畢竟是一個識大體,明大義的人,很快地把一個手指放在嘴裏“吮”了一下,她用這個動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緒,她不能讓丈夫看出自己有軟弱的表現,並作出了支持丈夫參軍的決定,顯示了她的堅強性格。

5、結本文刻畫人物的方法:

A、簡潔傳神的對話描寫

B、生動的細節描寫

6、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徵:

剛才我們通過對話和細節的品味,一起走近白洋澱婦女,請大家概括一下以水生嫂為代表的白洋澱婦女的共同特徵:

白洋澱婦女既有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又有解放區婦女的特點,他們勤勞善良,温柔體貼,識大體、明大義,堅強勇敢。

六、咀嚼鑑賞,把握特徵

六、咀嚼鑑賞,把握特徵

一)體會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

故事的開展離不開具體的環境,環境描寫又分為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文章着重勾勒的是什麼?——自然環境

1、文章景物描寫有什麼特徵呢?下面我們就着重挑選開頭一段分析。請大家合上文章,閉上眼睛,靜靜地聽,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看看這幾段文字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什麼特徵,作者又是怎樣描寫的?

2、這幾段文字描寫了什麼?——描寫了月亮、院子、蘆葦、葦蓆、澱水、霧、風、荷香。

3、各種景物的特徵是怎樣的?作者又是怎樣描寫的?我們一起來看這段文字

女人編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她有時望望澱裏,澱裏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着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皎潔的月色,潔白的葦蓆,銀白的澱水,薄薄的透明的霧,(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想籠着輕紗的夢)、清風,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4、這些景物構成了一幅什麼樣的圖景?

作者運用形象的比喻和一些修飾語,展示了荷花澱的地域風貌,勾畫出一幅清新、恬靜的充滿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烘托出了水生嫂的勤勞淳樸。這裏的夜景很美,生活很寧靜,把讀者帶入了一種純美的藝術境界。

5、小結:

1)選擇富有特色的、充滿詩情的景物——景物美

2)運用了清新雅緻的、富有詩韻的語言——語言美

3)創設了恬靜安寧的、富有詩情的意境——意境美

二)、體會文章敍事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本文是一篇取材於戰爭年代並以一次激烈的槍戰為中心事件的戰爭題材的作品,但是它與一般意義上的戰爭題材作品有何區別?(可從戰鬥過程、戰鬥場面、戰鬥氛圍等角度分析)

——區別:它沒有具體描寫戰鬥的過程,也沒有一般作品中的硝煙瀰漫、槍林彈雨、血肉橫飛,而是把一場驚心動魄的伏擊戰安排在明媚如畫、清香四溢的荷花澱,戰鬥場面寥寥幾筆,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主要寫了婦女們的切身感受和戰鬥結束後興奮地打撈戰利品的鬧場面,把緊張激烈的場面寫得輕鬆而幽默,洋溢着人物詼諧的情調、歡樂的氣氛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茅盾説“他談笑從容的態度來描摹風雲變幻的”——淡化了戰爭

因此,作者在敍述故事情節中有意淡化戰爭,使文章敍事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3、總結:因此,《荷花澱》的藝術特色就是:(見網頁)

4、介紹孫犁和荷花澱派(見網頁)

孫犁為什麼會形成這種創作風格的呢?這與他的創作觀念有密切的聯繫。他曾這樣説過:“看到真善美的極致,我寫了一些作品。看到__的極致,我不願意寫。這些東西,我體驗很深,可以説是鏤心刻骨的,可是我不願意去寫。”(網頁)由此可見,孫犁先生終身追求的就是真善美的極致,他的藝術所極力表現的也是真善美的極致。這是由於這樣的創作觀念,所以《荷花澱》這篇戰爭題材的小説才能寫的充滿詩情畫意和浪漫主義色彩,成為“詩體小説”的代表作。

關於“荷花澱派”(見網頁)

七、總結課文

戰爭是殘酷的,也是無情的。但孫犁只是選取小小的白洋澱的一隅,用簡潔傳神的對話描寫和生動細膩的細節描寫,表現農村婦女既温柔多情,又堅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文章寫景充滿事情、、詩情畫意,敍事充滿浪漫主義氣息。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這篇文章,一起分析了以水生為代表的白洋澱婦女形象,並且初步欣賞了孫犁小説的藝術特色。教育家葉聖陶曾説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老師的教是為了達到不教”。因此,我們運用我們課堂所學的知識技能去學會自己賞析。那麼,孫犁的作品還有許多,我們不能一一展示,請大家課後光臨省前中網站,到美麗的白洋澱,進一步走進孫犁,探究孫犁作品的藝術特色。

一)體會文章敍事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1、本文篇取材於戰爭年代並以一次激烈的槍戰為中心事件的戰爭題材的小説,但是它與一般意義上的戰爭題材小説有何區別?(可聯繫“鬆骨峯戰鬥”)(學生速讀62—84,討論分析)

——區別:它沒有具體描寫戰爭中的硝煙瀰漫、槍林彈雨、血肉橫飛,而是把一場驚心動魄的伏擊戰安排在明媚如畫、清香四溢的荷花澱,戰鬥場面寥寥幾筆,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主要寫了婦女們的切身感受和戰鬥結束後興奮地打撈戰利品的鬧場面,把緊張激烈的場面寫得輕鬆而幽默,洋溢着人物詼諧的情調、歡樂的氣氛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茅盾説“他談笑從容的態度來描摹風雲變幻的”——淡化了戰爭

2、當伏擊戰結束後,水生説了一句“不是她們是誰,一羣落後分子!”請問這些女人落後嗎?為什麼?

——這是一句半開玩笑的話,水生一方面為女人們冒着生命危險來探望他們而感動,另一方面又覺得

2、環境描寫”是小説三要素之一,請找出本文自然環境描寫的段落,分析環境描寫的特點。

A、體會文章開頭(1—3節)

1)老師讀,學生展開想象,思考這幾段文字描寫了哪些景物?(學生合上書本,閉上眼睛)

描寫了皎潔的月色,潔白的葦蓆,銀白的澱水,薄霧,清風,荷香。

2)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景物的?由這些景物構成了一幅什麼樣的圖景?

這女人編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她有時望望澱裏,澱裏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着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請學生補充完整,並體會抽掉這些語句表達效果上有什麼區別?

作者運用形象的比喻和一些修飾語,展示了荷花澱的地域風貌,勾畫出一幅清新、恬靜的充滿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烘托出了水生嫂的勤勞淳樸。這裏的夜景很美,生活很寧靜,把讀者帶入了一種純美的藝術境界。

B、文章其他幾處的景物描寫是怎樣寫的呢?學生閲讀討論

探夫未遇途中的景物描寫:

1)、幾個女人羞紅着臉告辭出來,搖開靠在岸邊上的小船。現在已經快到晌午了,萬里無雲,可是因為在水上,還有些涼風。這風從南面吹過來,從稻秧上葦尖吹過來。水面沒有一隻船,水像無邊的跳蕩的水銀。

景物:萬里無雲,涼風習習,波光瀲灩

特徵:開闊、明朗

2)、“她們輕輕划着船,船兩旁的水,譁,譁,譁。順手從水裏撈上一棵菱角來,菱角還很嫩很小,乳白色,順手又丟到水裏去。那菱角就又安安穩穩浮在水面上生長去了。”輕輕的動作,悠悠的水聲,安安穩穩的菱角。順手的一撈,大有南朝樂府《西洲曲》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的情味。不過這裏弄的是菱角罷了。人們心境的悠閒,澱上的寧靜,生活的平和,詩一樣的境界,反襯下文敵__船追趕的緊張,對比鮮明,這也許就是用“談笑從容”寫“風雲變幻”吧。

小船奔向荷花澱,又有一段景物描寫:

“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着陽光舒展開,就像銅牆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澱的哨兵吧。”

1)、修改:她們奔着那不知道有幾畝大小的荷花澱去,那裏有一望無邊際的大荷葉,有高挺的荷花箭。這段文字如果去掉“密密層層”、“高高”,就顯不出荷葉之多,之密,荷花箭之高挺,運用疊詞也增加了語言的節奏感。

修改:那一望無邊際的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着陽光舒展開,就像碧綠的草坪。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婀娜多姿的少女。

小結:原文運用明喻、暗喻的修辭手法,生動、逼真、傳神、富有寓意地寫出了黨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象銅牆鐵壁一樣,白洋澱的婦女即將成為勇敢的游擊戰士。

豐富的聯想,美好的形象,詩一般的語言,表現出同仇敵愾的鬥志。那密密層層的大荷葉,使我們想起了水生這一批青年戰士;那粉色的荷花箭,使我們想起了水生嫂這一羣青年婦女。又是用“談笑從容”寫“風雲變幻”。迷人的景色中顯出了豪氣,這就是孫犁小説的藝術特色。

總結:孫犁是現代作家,長期在冀中工作。他寫的許多小説、通訊、散文都是反映白洋澱人民英勇艱苦的對敵鬥爭。他的創作風格清新俊逸,他的小説把寫景和抒情融為一體,充滿詩情畫意,有“詩體小説”之稱。

“詩體小説”的特徵:景物描寫充滿詩情畫意,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語言描寫清新雅麗,婉約流暢,富有詩歌的韻致

七、拓展提升,能力遷移

1、介紹“白洋澱”派

《荷花澱》發表後,在文學藝術界影響很大。有許多作家都努力探索其寫作技巧,並在藝術實踐中體現其風格,不久邊便形成了一個文學流派。這個流派被稱為“荷花澱派”,其代表作家有劉紹堂、從維熙、韓映山等。“荷花澱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滿浪漫主義氣息和樂觀精神,情節生動,語言清新、樸素,富有節奏感,描寫逼真,心理刻劃細膩,抒情濃郁,富有詩情畫意,有“詩體小説”之稱。

2、從《風雲初記》裏找出一段文字,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詩體小説”的特徵

八、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戰爭是殘酷的,也是無情的。但是孫犁只是選取小小的白洋澱的一隅,用簡潔傳神的對話描寫和生動細膩的細節描寫,表現農村婦女既温柔多情,又堅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他運用生動的比喻,朗朗上口的疊詞,進行景物描寫,使文章充滿了詩情畫意,在戰火硝煙中,__之情、家國之情、人性的純美、品格的崇高,彷彿白洋澱的荷花一樣,清新美麗,永不凋謝。

白洋澱在河北保定地區,澱中象小島一樣的園田和村莊星羅棋佈,溝叉河道縱橫交錯。白洋澱水鄉風光四季怡人。澱上一望無際的蘆葦蕩,爭相鬥豔的荷花,飛騰戲水的小鳥,以及蜿蜒蛇形的千里堤一起構成了一幅幅絢麗的自然風景畫面。在抗日戰爭年代裏,白洋澱地區屬於冀中抗日根據地,蘆構橋事變後不久,國民黨放棄這一帶土地,倉皇南逃,當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國主義鐵蹄的蹂躪。在共產黨和八路軍的領導下,白洋澱人民積極投入了偉大的民族革命崐戰爭。該地軍民利用白洋澱的河湖港汊,同侵略者進行了英勇頑強的鬥爭,出現了無數可歌可泣的事蹟。

九、佈置作業,鞏固目標

片段練習:要求圍繞一個主題,寫一段人物對話,要突出人物個性

《荷花澱》教案

一、導入課文,創設情境(1分鐘)

2002年7月,正是荷花搖曳荷葉飄香的季節,我國當代文學大師孫犁在綿綿細雨聲中靜靜地離去了,享年90歲。巨星雖然隕落了,但白洋澱裏的荷花依然開得奼紫嫣紅,他的代表作《白洋澱》也象那亭亭玉立的荷花,靜靜地綻放在中國現代文學的長廊中,幽幽地散發着那怡人的清香。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走進荷花澱,感受在那戰火紛飛的歲月裏,發生在荷花澱裏感人故事,學習白洋澱人民優秀的品質,品味孫犁小説的獨特魅力。

二、出示目標,明確任務(1分鐘)

本堂課的學習任務是:(出示目標)(學生讀)

三、瞭解背景(2分)

這篇文章寫得是發生在荷花澱裏的故事,(請學生朗讀相關背景)

四、整體感知,理清情節(5分鐘)

小説有三要素,分別是:生動的故事情節,鮮明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其中,人物是關鍵,那麼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誰?

——是以水生嫂為代表的一羣白洋澱婦女。

1、請用自己的語言以水生嫂或婦女們為陳述的對象,簡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節(先在自己座位上説,時間1分鐘,然後我們請同學起來概述)

水生嫂探知丈夫參軍,跟丈夫話別。她和幾個青年婦女去馬莊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敵船,她們躲進荷花澱,無意中把敵人引進伏擊圈,為游擊隊伏擊敵人的勝利創造條件,她們從此迅速成長起來,成為抗日遊擊戰士。

2、文章情節發展可以分成四大部分,請分別用四字短語概括主要內容。

A、(1—31)__話別(開端)

B、(32—61)探夫遇敵(發展)

C、(62—84)助夫殺敵(__、結局)

D、(85)學夫衞國(尾聲)

本文主要刻畫了一羣白洋澱婦女,寫出了她們的成長經歷,歌頌了白洋澱人民抗日的愛國熱忱。

三、品味語言,把握形象(15分鐘)

1、作者運用哪些手法是刻畫人物形象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什麼?

——運用了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其中最主要的人物的對話描寫。

4、分析人物對話,揣摩人物形象

A、分析“__話別”的對話

1)、學生分角色朗讀“__話別”的對話(一男、一女和一個旁白,讀第5節—23節)其他同學認真聽,看看他們對話的語氣和感情處理得是否合理,同時思考這一段對話反映了水生嫂怎樣豐富的內心和她具備哪些優秀的品質?

①、明確:“今天怎麼回來得這麼晚?”——表現了水生嫂對丈夫的憂慮和關切之情。

②、“他們幾個呢?”——水生答非所問,故意岔開話題,水生嫂覺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問,只得再次試探。

③、“怎麼了,你?”——水生對妻子的問話用“還在區上”,虛晃一槍,又岔開了話題,無話找話。水生嫂察顏觀色,感到今天事情有點蹊蹺,只得逼問。

以上幾句對話,表現了水生嫂體貼、温柔、機敏和穩重的性格。

④、“你總是很積極的。”——(可以試用不同的語氣來讀,體會它內在的意藴)在妻子的逼問下,水生終於説出自己“第一個舉手”報名參加大部隊。水生嫂此時的心情是十分複雜的,她愛丈夫,愛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個報名參軍,她為自己有這樣一個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對丈夫責怪中含有讚揚。

⑤、“你走,我不攔你。家裏怎麼辦?”——丈夫參軍去打鬼子,她沒有理由也不會阻攔,這是女人的態度。但她畢竟是一個普通的勞動婦女,自然會聯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產和生活的擔子該有多重啊!

⑥、“你明白家裏的難處就好了。”——經過水生的一番勸説,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確實是個好丈夫,他不僅為革命事事走在頭裏,而且能體諒家裏的難處,所以,水生嫂擺正家庭和民族的關係,統一對丈夫和祖國的愛,決心挑起生產和生活的重擔,支持丈夫參軍。

以上幾句對話,表現了水生嫂識大局,明大義的崇高品格。

⑦、“你有什麼話,囑咐囑咐我吧。”——水生嫂為了讓丈夫放心,自覺承擔任務。

⑧、“嗯。”——水生鼓勵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進步,勸誡妻子不要當俘虜,要與敵人拼命。兩個“嗯”字,表現了水生嫂既有中國婦女吃大苦,耐大勞的傳統美德,又有新一代勞動婦女勇敢戰鬥的精神。

小結:“__話別”這段對話,刻畫了水生嫂這樣一個勤勞純樸,摯愛丈夫,熱愛祖國,識大體,明大義的農村婦女形象,為後來寫水生嫂等機智勇敢地與敵人鬥爭,發展成為抗日遊擊戰士作了鋪墊,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2)這一段對話中,除了語言描寫外,還用了什麼描寫?一編葦蓆技藝十分嫻熟的水生嫂為什麼會被葦湄子劃破手的,她為什麼要“吮”呢?這反映了她怎樣的性格?

——因為她得知丈夫要去參軍,內心十分擔心、恐慌,所以一不留神,她藉助“吮”這個動作來掩飾她內心的不安,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緒。她不能讓丈夫看出自己有軟弱的表現,並作出了支持丈夫參軍的決定,顯示了她的堅強性格。

2)剛才大家一起仔細咀嚼了__倆的對話,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電視片的導演是如何處理的。(播放__話別的錄象)電視中演員非常細膩地表現出了人物的性格。

B、(播放探夫前的一段)討論分析四個女人的心理和性格特徵:

A、“聽説他們還在這裏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B、“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説説。”

C、“聽他説,鬼子要在同口安據點……”水生的女人説。

D、“哪裏就碰得那麼巧,我們快去快回來。”

E、“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麼看頭啊!”

(1)A、B、C、D四句話中,有兩句應是一個女人説的,是______兩句,為什麼?

(2)這五句話表現了四個女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點,如果分別用機智伶俐、沉穩謹慎、爽朗直率、忸怩含蓄來表示她們的性格,那麼______爽朗直率,______忸怩含蓄,______機智伶俐,______沉穩謹慎。

(3)女生齊讀這段對話,再次體會人物的心理

(4)小結:這段簡短的對話,把她們羞澀和想去探望丈夫的急切心情表現出來了。魯迅説:“高爾基很驚服巴爾扎克寫對話的巧妙,以為並不描寫人物的模樣,僅使讀者看了人物對話,便好象目睹了説話的那些人。孫犁的這段對話寫得也很精彩,使人聞其聲如見其人,我們彷彿看到了白洋澱婦女那象“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樣淳樸、真摯的美好形象。

文中簡潔傳神的對話描寫還有,請大家課後再去仔細品味一下。

4、生動傳神的細節描寫,也是本文一個突出的特點,試舉一例進行討論。那麼發揮行業田野狠毒艱苦月光花部分如同感,冒尖户用途熱望去,

“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裏吮了一下。”請理解“震動”和“吮”這兩個詞的深刻含義?

討論明確:這是水生嫂聽到丈夫報名參軍之後出現的一個細節描寫。丈夫“明天”就要參軍到大部隊上去,的確出於水生嫂的意料之外,心裏受到震動,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動了一下。我們不難想象,這時水生嫂心裏的感情一定是很複雜的:幾年的__恩愛,家中生產生活兩副重擔,上前線前途莫測……但水生嫂畢竟是一個識大體,明大義的人,很快地把一個手指放在嘴裏“吮”了一下,她用這個動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緒,她不能讓丈夫看出自己有軟弱的表現,並作出了支持丈夫參軍的決定,顯示了她的堅強性格。

7、結本文刻畫人物的方法:

C、簡潔傳神的對話描寫

D、生動的細節描寫

8、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徵:

剛才我們通過對話和細節的品味,一起走近白洋澱婦女,請大家概括一下以水生嫂為代表的白洋澱婦女的共同特徵:

白洋澱婦女既有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又有解放區婦女的特點,他們勤勞善良,温柔體貼,識大體、明大義,堅強勇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416gm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