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國小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2、會使用工具畫圓。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概括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圓的認識,通過動手操作,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係,認識圓的特徵。

教學難點:畫圓的方法,認識圓的特徵。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行有哪些?這些圖形都是用什麼線圍成的?簡單説説這些圖形的特徵?

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

2、示圓片圖形:圓是用什麼線圍成的?(圓是一種曲線圖形)

舉例:生活中有哪些圓形的物體?

二、認識圓的特徵。

1、學生自己在準備好的紙上畫一個圓,並動手剪下。

2、動手摺一折。

(1)折過2次後,你發現了什麼?(兩摺痕的交點叫做圓心,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再折出另外兩條摺痕,看看圓心是否相同。

3、認識直徑和半徑。

(1)將摺痕用鉛筆畫出來,比一比是否相等?

(2)觀察這些線段的特徵。(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3)板書: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連接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

4、討論:

(1)什麼叫半徑?圓上是什麼意思?畫一畫兩條半徑,量一量它們的長短,發現了什麼?

(2)什麼叫直徑?過圓心是什麼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圓的直徑的長短,你發現了什麼?

(3)小結:在同一個圓裏,有無數條直徑,且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在同一個圓裏,有無數條半徑,且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5、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1)學生獨立量出自己手中圓的直徑與半徑的長度,看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然後討論測量結果,找出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得出結論:在同一個圓裏,

6、鞏固練習:課本58“做一做”的第1-4題。

三、學習畫圓。

1、介紹圓規的各部分名稱及使用方法。

2、引導學生自學用圓規畫圓,並小結出畫圓的步驟和方法。

四、鞏固練習。

1、畫一個半徑是2釐米的圓。再畫一個直徑是5釐米的圓。

2、判斷,並説為什麼。

(1)半徑的長短決定圓的大小。()

(2)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3)直徑是半徑的2倍。()

(4)圓的半徑都相等。()

3、思考題:在操場如何畫半徑是5米的大圓?

五、佈置作業。

教學反思:

在教授《圓的認識》後,有如下反思,希望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能揚長短,促進教學。

一、聯繫生活,體現生活數學。

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尋找身邊的物體哪些是圓形的。課後引導學生探討車輪為什麼是圓形的,不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加深了學生對圓的認識,而且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使學生深刻體會到身邊有數學,伸出手就能觸摸到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增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二、自主探索,培養創新精神。

1、在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本節課中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型的探究性活動,讓學生在觀察、實驗、討論、交流、合作學習中,理解新知識,使所有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感,樹立自信心。如教學圓心、直徑、半徑,不急於傳授,通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折圓,發現圓中心的一點,比一比、量一量、畫一畫,發現圓的一些特徵;通過觀察、比較,自主看書,發現同圓中,所有半徑都相等,所有直徑也相等,半徑是直徑的一半,直徑是半徑的2倍,教師適時引導,使學生懂得歸納知識的一般方法,同時學會了觀察、實驗、操作、發現等學習方法,並伴隨新知識的獲得,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增強了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

2、在畫圓這個教學片段中我沒有像以前一樣一邊示範,一邊講解圓的畫法,我發現很多學生都有畫圓的經驗了,就藉助學生已有的經驗,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構。在學生介紹畫圓的經驗時,我利用動態生成的資源教學,藉助學生的實踐操作,我很自然地解決了“畫圓時,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圓規兩腳張開的大小是圓的半徑,圓的半徑決定圓的大小”的問題,學生在民主的氛圍中學會了圓的畫法。

3、應用知識,體驗價值。提問車輪為什麼要做成圓的,車軸裝在哪裏?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後,教師機演示自制教具車輪,讓學生再好奇,愉悦的氛圍中明白了車輪做成圓的車就跑的既快又穩道理。這些生活化的問題,對學生既有挑戰性又體現了學習的樂趣。正真體現了數學來源生活又服務生活。

不足之處:

1、在本節課畫圓的部分,沒有在黑板上示範圓的畫法,因此並沒有規範學生對圓的畫法的認識,學生並沒有一個直觀的感覺,沒有創設出一個理解的空間。、

2、本節課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沒有完全充分地發揮出來。

3、在尊重學生方面還應注意不能打消學生的積極性

4、圓與點、直線、圓的位置關係還不是很清楚、證明題中還不會找條件。

5、扇形的面積計算還不太熟練,有待於進一步鞏固。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二

第一單元

分數乘法

第五課時

小數乘分數

教學內容:

教材第8頁例5,做一做,練習二1~4。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並掌握小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2、經歷小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

3、體會算法多樣化的數學思想,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選擇不同的計算方法,熟練地進行小數乘分數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計算

交流時讓學生説一説計算方法和計算過程中的約分方法。

2、把下面的小數化成分數,分數化成小數。

1.2()

0.4()

3.5()

1.25()

讓學生説一説怎樣將一個小數化成分數?

二、探索新知

1、例題5:松鼠的尾巴長度約佔身體長度的 。松鼠歡歡的身體長2.1分米,松鼠樂樂的身體長2.4分米。

(1)提取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已知條件:①松鼠的尾巴長度約佔身體長度的34,②松鼠歡歡的身體長2.1dm。

所求問題:松鼠歡歡的尾巴有多長?

(2)確定單位1,根據松鼠的尾巴長度約佔身體長度的34可知,應把松鼠歡歡的身體長看作單位1,單位1已知,所求松鼠歡歡的尾巴有多長,就是求2.1dm的34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列式為2.134

啟發觀察,這個算式和我們前面學習的分數乘法有什麼不同?

(3)探討小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提問:小數乘分數,可以怎樣進行計算呢?想一想,試一試。

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計算。組織交流,得出可以把2.1化成分數,也可以把 化成小數。彙報交流計算方法,教師結合交流情況進行板書。

小數化成分數: = = (分米)

分數化成小數: =2.10.75=1.575(分米)

3、解決問題二。

(1)出示問題:松鼠樂樂的尾巴有多長?

(2)學生獨立解答。

組織交流彙報。交流時,先讓學生説説列式的依據,再交流計算方法。

學生可能會採用問題一中學習的方法進行計算,這時教師可以追問:同學們,想想分數乘整數時,我們是怎樣進行約分的,小數乘分數也能這樣約分嗎?

當學生有所發現後,讓學生進行嘗試計算,最後彙報交流。教師結合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板書

小數和分母約分: (分米)

4、觀察比較,回顧思考。

提問:觀察上面三種計算方法,你想發表自己的什麼見解?讓學生獨立思考後進行小組交流討論,是後進行全班交流 。(三種方法中,小數化成分數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適用於所有的小數乘分數的計算;當分數不能化成有限小數時,一般不採用分數化成小數的方法進行計算;當小數和分母不能進行約分時,一般不採用小數和分母約分的方法進行計算。三種方法中,小數和分母約分的方法計算起來最簡便,因此在計算小數乘分數時,先觀察這個小數能不能和分母進行約分,如果可以進行約分,一般採用先約分再乘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8頁做一做。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組織彙報交流。交流時讓學生説説為什麼選擇這樣的方法進行計算。

2、教材第10頁練習二第2題。

3、教材第10頁練習二第3題。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三

教材分析

《分數乘整數》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內容。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合理地使用教材,本課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計算法則。

學情分析

本課是在整數乘法和分數加法的基礎上學習的,通過直觀操作幫助學生理解算理並正確進行計算,在此基礎上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在學生已有的分數加法及分數基本意義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例,通過對分數連加算式的研究,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比較,指導學生通過體驗,歸納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內在聯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演示,使學生初步感悟算理,並在這過程中感悟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領略到美。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四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 數學》六年級上冊第62~64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實際測量計算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2.通過對比分析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3.能用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

4.通過對圓周率的計算,滲透愛國主義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推導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準確計算圓的周長。

難點: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一塊鐘錶

問題1:你能猜想小秒針的頂端在一分鐘的時間裏,所走過的軌跡是一個什麼圖形嗎?

學生猜想。

教師演示小秒針的運動過程,證實學生的猜想是否正確。

問題2:你能知道不知疲倦的小秒針頂端,在一個小時的時間內所走過的路程有多長嗎?我們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生:先計算出走一圈的路程有多長,在計算出走60圈的長度。

師:非常好。那麼小秒針走一圈的路程,就是這個圓的周長又怎麼來求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怎樣計算圓的周長。(引入課題——圓的周長)

(設計目的:通過學生身邊的實物引入新課,能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來。)

二、動手量一量

學生活動:請同學們拿出你準備好的圓,小組內交換圓,合作完成下表,看哪一組完成的最快。測量值精確到毫米。

物品名稱

周長

直徑

1號圓

2號圓

3號圓

4號圓

教師評價學生小組合作的情況。

(設計目的:強調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

師:哪個小組彙報一下你們小組是怎麼測量的,並展示一下小組測量的結果。

學生展示小組的成果。

(設計目的:通過實物投影,向其它小組的同學展示本小組的結果,增強學生的自信)

三、對比分析

師:觀察一下我們得到的幾組數據,你發現什麼規律了嗎?

學生自由談。

學生髮現:1. 一個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三倍多點。2. 周長和直徑的比值與直徑相乘可以得到圓的周長。

師:老師也做了一個圓,現在看一下老師是怎麼測量這個圓的周長的。

課件展示圓的周長的測量方法。

(設計目的:通過讓學生對比分析表格,教師課件展示圓的周長的測量過程,讓學生能對圓的周長和直徑之間的關係更加清晰,激發學生想要知道兩者之間的具體關係的熱情)

課件展示:圓的周長隨直徑的變化而在變化,而周長和直徑之間的比值確是一個定值。

(設計目的:通過課件展示,讓學生得到結論——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是一個定值,順利得到圓周率的值)

小結1:圓周率:一個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的比值是一個固定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它的值是:π=3.1415926535……,在實際的應用中,一般取它的近似數π≈3.14。

你知道嗎?我們的祖先在圓周率的計算上可是有着輝煌的成績的,你能講給同學們聽嗎?

學生自由談。

我們有這麼偉大的祖先,相信我們這些站在偉大巨人肩膀上的現代中國人一定能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

(設計目的:通過學生講故事滲透愛國主義思想)

小結2:你能通過分析表格得到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了嗎?

學生回答。(由於學生已經有了前面的層層鋪墊和對錶格的分析學生可以很容易的回答這個問題。)

圓的周長(用字母C表示)計算公式:C=πd或C=2πr

四、動手做一做

下面我們來看看怎樣應用圓的周長計算公式來解決問題。

1.計算圓的周長

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的解題過程

(設計目的:通過簡單的圖形計算讓學生理解圓周長的計算公式的應用,並強調解題的書寫過程)

2.一個圓形噴水池的半徑是5m,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設計目的:通過轉化把由半徑求周長的問題轉化為實際問題,讓學生體會到學以致用)

3.小組交流錯誤原因。(可讓其他學生避免同樣的錯誤)

(設計目的:通過實例計算,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來源於生活,又能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的作用,又可為最後的實踐題打下很好的伏筆)

4.現在你能告訴大家不知疲倦的小秒針頂端,在一個小時的時間內所走過的路程了嗎?要解決這個問題你想得到什麼樣的數據。

(設計目的: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條件,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此題和前面的引入題互相呼應,做到解決問題有始有終)

五.你能説説在這一節課中你有什麼收穫嗎?

可讓學生從知識點,從測量方法——能力點,數學史知識——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總結自己的收穫。

六、課外合作:

小組合作完成,應用你的知識,想辦法測量一下,從學校大門口到圓城樓門口的距離大約是多少米。

(設計目的:讓學生真正能夠達到學習上的學以致用,並且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學生的動手能力)

人教版國小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五

教材分析:

在學習本單元的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在第一、二學段學習了前後、上下、左右等表示物體具體位置的知識,也學習了簡單的路線等知識。這些知識為學生進一步認識物體在空間的具體位置打下了基礎。而本單元的學習則是第一、二學段學習內容的發展,它對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認識生活周圍的環境,都有較大的作用。

教材從學生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表着手,通過説一説張亮的座位,引出第幾組與第幾個的話題。接着,再從第幾組第幾個引出抽象的數對錶示方法。這一從學生的經驗中,逐步抽象出數學的表示方法,符合學生的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數學認知規律。有助於學生理解“數對”在確定位置中的作用。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2.通過具體的情境,理解數對對確定位置的作用,並能根據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重點:

掌握確定位置的方法,説出某一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活動引入,認識數對

1、明確列、行排列規則

(1)學生按座位卡找座位。

位置卡

第 -列,第 -排

學生可能出現

A、找不到座位。

B、兩人找到了同一個座位。

(2)請同學説説找座位的方法,明確排與列的數法。

我們把豎排叫做列,確定第幾列一般從左往右數,引導生按列報數;橫排叫做行,確定第幾行一般從前往後數,引導生按行報數。

(3)重新找自己的座位。

(4)班長坐在第幾列第幾行?(同時板書)

2、體會學習數對的必要,認識數對

(1)用學生自己喜歡的簡便的方法表示班長的位置,可以是數字,也可以是符號。(學生板演表示的多種形式)

這麼多的方法都對不對呢?你有什麼意見?

(2)在數學上就有一種“統一的方法”可以既清楚又簡便的表示位置。

班長的位置3列2排就可以用(3,2)來表示。

(3)你在教室裏的位置是第幾列第幾行?用數對怎樣表示?小組交流。

小結:根據兩個數組成的數對,能很快確定教室裏每個人的位置。

生活中有沒有運用數對解決的問題呢?

3、生活中應用數對

(1)根據位置寫數對

①出示哈爾濱旅遊景點的分佈圖。

你能表示出各個景點在圖中的位置嗎?

②獨立書寫,全班交流。

(2)根據數對找位置

①出示殘缺的太陽島景點分佈圖。

你能幫忙把地圖補充完整嗎?

②學生操作後交流。

得出:表示同一行中景點位置的數對,它們的第二個數相同;表示同一列中景點位置的數對,它們的第一個數相同。一個數能準確説出一個地點的位置嗎?數對中的兩個數能幫助我們很快在平面圖上找到某個具體的地點。

二、活動二:學生小結

學習了確定位置,你有什麼收穫?

三、活動三:課外引申——數對在國際象棋中的運用。

1、課件出現國際象棋棋盤和棋子

(1)介紹:國際象棋的棋盤是一個正方形,等分為六十四方格。這些方格有深淺兩種顏色,交替排列。國際象棋的八條直線分別用a、b、c、d、e、f、g、h表示,八條橫線分別用1、2、3、4、5、6、7、8表示。每個方格便有了自己的名字。國際象棋的棋子有黑白兩色,各有一個王、一個後、兩個車、兩個象、兩個馬和八個兵。

(2)如果白王所處的位置用國際象棋專用的方法記錄為g2,你知道是用什麼方法記錄棋的位置的嗎?

(3)課件出現三枚棋子在棋盤上的不同位置,問:其他棋各在什麼位置?

(4)如果有一枚棋走一步記錄為C6—C2,你知道是哪枚棋從什麼位置走到什麼位置上嗎?

四、活動四:遊戲——擺子連線

比賽規則:每3人一個小組,第一個學生先擲兩次骰子。假如第一次是2,第二次是4,就將自己的棋子放在(2,4)的位置上(説明:棋子用一點來表示)。

第二個學生接着同樣的操作,按所擲的點數放棋子。如果位置被其他棋子佔了,可以重新再擲。

另外的一個學生負責記錄。

每放對一個棋子加1分、如果你將兩個棋子連在一起就獎2分,3個棋子連在一起就獎3分,依此類推,將你們倆的得分記錄在一張紙上、誰先得8分,誰就贏了。(學生操作,教師下去巡視)

活動五:全課總結

剛才,我們是怎樣探究總結出用數對錶示位置的方法的?

板書設計:

位 置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分數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認真、仔細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運算定律,靈活、準確、合理地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熟練掌握運算定律,準確、合理地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過程:

一 、複習

1、複習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複習乘法的簡便運算定律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二、鞏固練習

1、練習三第1題:應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算式特點,正確運用定律進行計算)。

2、練習三第三題:分數混合運算(提醒學生注意運算順序,如果可以應用韻律進行計算的題目也可以選擇用簡便方法計算,如: - × = ×(1- ); ×(5- )既可以按運算順序先算小括號裏面的,也可以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計算。

3、練習三第2題:一朵花要用 張紙,一個同學做了9朵,列式 ×9,另一個同學做了11朵,列式 ×11,他們一共做了 ×9+ ×11(朵),學生還可能這樣列式: ×(9+11),引導學生髮現,這種列式實際上就是乘法分配律的兩種形式。

4、練習三第8題:改錯題,這兩道題主要都是運算順序錯誤,學生在糾錯的同時也鞏固了先乘除、後加減的運算順序。

5、練習三第6題:要求學生觀察題目,能用簡便算法的要用簡便算法。

6、練習三第4、5、9題:先讓學生分析題意,再列式計算。計算中提醒學生注意運用定律使計算簡便。

三、佈置作業

完成相關的練習冊。個人修改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七

教學內容:教材第20-21頁例2、第21頁“做一做”及第23頁練習五第4-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根據方向和距離,在示意圖中確定物體的具體位置。

2、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空間觀念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問題情境中感受根據距離和方向確定位置的價值。

教學重點:正確標出物體的準確位置。

教學難點:掌握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繪圖工具:直尺、鉛筆、卡紙等。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確定物體位置,必須要哪些條件?

2.觀察下圖,説一説。(課件出示)

二、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1.創設情境問題,展開問題探討。

師:同學們,颱風登陸後方向發生了改變,正向B市移動,C市也將有大到暴雨。如何利用A市這一觀測點,很快畫出B市和C市的位置圖呢?

生:要知道兩座城市的方向和距離,才能畫出準確位置。

2.出示下列文字:

B市位於A市北偏西30°方向、距離A市200 km。C市在A市正北方,距離A市300 km。請你在例1的圖中標出B市、C市的位置。

3.教師板書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進一步學習確定位置。

標出B市和C市的位置。

(1)師:那物體位置平面圖該怎麼畫呢?我們應該先畫什麼,再畫什麼?又該注意些什麼呢?請小組同學互相説説。

(2)交流彙報。

生:繪製平面圖的方法:找準參照點(中心點),瞭解B市和C市在參照點的哪個方向和它們之間的距離,還要確定每釐米格子表示的距離。老師進行引導:你們打算怎樣在圖上表示出B市距離A市200千米,C市距離A市300千米?

生:因為圖上1釐米代表實際距離100千米,所以只需要在圖上畫出B市距離A市2釐米,C市距離A市3釐米就可以了。

(3)動手繪製B市和C市位置平面圖。

(4)展示各位學生繪製的平面圖,交流繪圖體會,點評繪圖效果。

(5)評價繪製的正確性,如果平面圖有問題,説一説問題是什麼,應該怎樣確定位置。

訂正後交流:你們認為在確定這點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麼?怎樣確定?

這裏要重點關注以下幾點:以誰為參照點?北偏西30°是以哪條邊為起始邊?向哪個方向旋轉?旋轉多少度?如何表示“距A市200 km”?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

(6)教師小結:繪製平面圖時,一般先確定角度,再確定圖上的距離。

(7)説説你在繪圖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你又是怎麼克服的。

三、鞏固提高

1.完成教材第21頁“做一做”。

2.選一選:課件呈現題目。

3.課件呈現題目。

四、課堂小結

在繪圖過程中,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確定物體位置的兩個條件:方向和距離

方法步驟

1、確定方向;

2、量出角度;

3、選好單位長度;

4、確定距離;

5、畫出物體的位置;

6、標出名稱。

【教學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每一次課堂教學設計時,我總是想方設法以創設一系列生活情境為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我從學生感興趣的探險入手,通過對已知方向的判斷和理解,使學生認識到準確的方向,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發展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思維。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八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1頁例1、“做一做”和練習三P3-5。

教學目的:

1.理解多位數的讀法,在具體情境中能夠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出多位數,體會並能闡述多位數讀數的規律。

2.結合現實素材,使學生感受億以上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

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和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自我評價和善於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教學讀億級的數。

教學難點:億以上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教學關鍵:以億以內的數的讀法為基礎,把個級、萬級讀的方法推廣到萬級。能正確地讀億以上的數。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小組交流:

在課前讓學生蒐集一些生活中的大數,可以有意識的用學生複習億以內數時用到過的一些數據。上課時,請同學們把蒐集的數據在小組內互相讀讀、寫寫。再説説是怎樣讀或寫這些數的。這樣是幫助學生複習,億以內數的讀寫法。

2.全班交流:

(1)以小組為單位交流。(重點處理億以內的數,引導學生看億以內的數是怎麼讀的,怎麼寫的。在交流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説説數據的來源,培養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

(2)全班交流億以內數的讀、寫方法。

二、講授新課:

(一)億以上數的讀法

1.出示一些億以上數的信息。(有學生蒐集的、也有教師提供的)例如:

①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是149600000千米。

②我國平均每月生產和丟棄的一次性筷子大約是3700500000雙。

③20xx年我國出口總額約為32][5600000000美元。

④截止到20xx年一月,我國青少年上網人數約為102000300人。

師:請你比較一下這些數和剛才讀的數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嗎?(目的是讓學生觀察到數級擴展成是三級數。)

2.以小組為單位合作研究:

要求:

(1)先自己試着讀讀這樣含有三級的數,再在小組內互相讀讀。

(2)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你是怎樣讀這些數的?試着説説讀數方法是什麼?

3.全班反饋:

(1)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到前邊來讀數。

(2)在學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説説讀億以上的數的方法是什麼?

方法:(學生可能説得不完整,教師可幫助學生整理補充。實際是把億以內數的方法遷移到這。)

①從高位讀起,一級一級往下讀。

②讀億級或萬級的數,先按照個級的讀法讀,再在後面加上一個“億”字或“萬”字。

③數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每級末尾的零都不讀。

4.説讀法時,重點處理0的讀法:(如果剛才學生説到的數中有0的可以指着讓學生讀讀。)

(不管學生説到0的問題沒有,都要着重處理0的讀法。在讀數時,0最難讀,數中間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每級末尾的0都不讀。(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出示幾個練習強化0的讀法)例如:

(1)聽錄音判斷對錯:

610 0000 0000 讀作:六百一十億 ?(√)

236 0509 0008 讀作:二百三十六億零五百零九萬零零零八。(╳)

100 4000 20xx 讀作:一千零四億零二千。(╳)

問:“你怎麼這麼快就得出答案來了?”(分級了)

(2)教師出示讀數的卡片讓學生讀:

800 7000 65 0006 1500 8000

3040 0000 70 0000 5000 5080 0060 0000

(教師在這要重點抽問:哪個0讀了? ?哪個0沒讀?為什麼?)

5.師:你覺得讀含有2級的數和含有3級的數在讀法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讀法一樣,數級擴展)

6.下面圍繞讀法進行練習。做練習一:並填反思表。

練習一

(1)讀出下列各數:(先自己讀讀,再2人互相讀讀。1人讀1人判斷。再換過來讀。有爭議的可以舉手。)

8300000000 578000000 20700600

10001000000 620300400000 4600800000

讀完六個數可以填寫反思表,一共3個題。

反思表

1.六個數,你讀對了( )個數?

2.你是怎麼讀出比億大的數的?(多選)( )

①數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每級末尾的零都不讀。

②從高位讀起,一級一級往下讀。

③讀億級或萬級的數,先按照個級的讀法讀,再在後面加上一個“億”字或“萬”字。

3.億以上數的讀法你是怎麼學會的?( )

①自己看書。

② 通過別人幫助學會的。別人是( )。

③利用以前學過的讀數方法來讀億以上的數的。

④ 其他。

(設計這個反思表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在此有意識的反思一下自己的學習過程,通過反思讓學生關注自己是怎麼學,用什麼方法學會的。有意識的引導孩子感受到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為下面學習億以上數的寫法做好知識和方法的準備 )

(2)課本“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

三、課堂小結

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提問質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6149n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