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國小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新版多篇】

國小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新版多篇】

國小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新版多篇】

國小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一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温度》(87~88頁)

教材分析:

教材創設温度的情境,通過冷熱之間差異的比較,來幫助理解正負數的意義。温度計直觀顯現,就相當於一個豎直襬放的數軸,學生可比較容易的觀察到零上與零下温度或正負數之間的差異。

學情分析:

學生經常從實際生活、電視中接觸温度,對温度不陌生,容易掌握,主要是引導學生理解零上與零下的區別,在實際中怎樣表示温度以及零下温度的比較有一些難度。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利用温度的情境瞭解正負數的表達方法,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瞭解生活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並會正確讀寫。

2、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經歷看一看、比一比、説一説、連一連、排一排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掌握比較兩個零下温度高低的方法。

3、通過小播報員等活動,使學生了解冬季我國南北方氣温存在着較大差異。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成功的快樂,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利用温度的情境瞭解正負數的表達法,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會正確讀寫。

教學難點:

會比較兩個零下温度的高低。

資源利用:

電子白板課件 温度計 温度計示意圖 一杯冰水 一杯温水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知。

1.首先,大家聽老師描述兩幅情景,閉上眼睛在腦海中浮現這兩種情景,聽完後説説自己感受到了什麼?

情景一:火辣辣的太陽炙烤着大地,知了不停地在樹上吵着,儘管街上的行人撐着太陽傘,儘管人們已經穿的短袖、短褲,儘管人們嘴裏還吃着冰淇淋,可是額頭上的汗依然不停地在冒着。

情景二:寒風呼嘯、雪花漫天飛舞,人們穿上了棉襖大衣,戴上了棉帽手套,還圍上了厚實的圍巾,但是街上的行人依然緊縮着脖子,瑟瑟發抖。

2.指名説感受。

3.引入課題:冷和熱就是温度在發生變化,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温度

(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一) 温度的表示方法

1.聽一段視頻播報,明確要求:用彩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西安、新疆這兩地的氣温。

2.播報:西安8℃至13 ℃;新疆-4℃至5℃。

3.教師巡視梳理學生的表示方法。

4.展示、交流、比較幾種表示方法,優化得出“+、-”。

①這個“-”在這裏表示什麼?(表示零下的温度)

師引導生觀察比較得出,用一個正負號就把零上和零下這兩種相反

意思表達來,這就是數學所特有的簡潔美!

②這裏的“-”不是減號,叫負號,讀作:零下1攝氏度或者負1攝氏度。那零上9攝氏度該怎麼表示?(在5℃前寫+號)這個+號在這裏叫做正號,它表示什麼意思?

板書:+5℃ -4℃ 正號 負號

③通常的5℃前面寫不寫“+”?

歸納出:正數前面的“+”可以省略,但負數前面的“-”不能省略。

談談生活中你都見過哪些温度?

(1)冰箱門温度顯示 ,認識温度單位:攝氏度 ℃

攝氏度是目前世界使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温標,用符號“℃”表示。它是18世紀瑞典天文學家安德斯·攝爾修斯提出來的。後人為了紀念他,用他的名字第一個字母“C”來表示。

認識温度計

人們是利用什麼工具來測量温度的呢?(温度計)

小小的温度計竟能知冷知熱,簡直太神奇了,那麼大家想不想了解它?(想)

(1)各種温度計,讓生了解不同樣式的温度計。(課件出示)

(2)投影出示常用的測量室温的温度計,讓學生仔細觀察,在温度計上都發現了什麼?

(3)指名彙報

①温度的單位℃ ②紅色液柱,會升高下降

(二) 練習讀寫温度

1.讀出温度計上顯示的温度。(出示課件)15℃、0℃、-15℃

2.同學們會看温度計了嗎?(利用屏幕幕布功能依次出現三個温度計。)

指名依次先説出並寫出三個温度計上所示的温度。

隨機比較這三個温度,説説誰、誰最低。

(三)感知温度

1.出示温度計示意圖

(1)指名讓生分別讀出零上和零下的一些讀數。

(2)通過閉着眼睛試着説温度計上的讀數這一活動,讓生初步在頭腦中建立温度計模型。

(3)教師給出以下温度,以0℃為基準,讓生用手比劃是零上温度↑或零下温度↓。

8℃ -5℃ 15℃ -15℃ -20℃

2.測温度

(1)出示兩個杯子:一杯温水,一杯冰水混合物。

(2)先估計它們的温度,再用兩個温度計同時測量兩杯水的温度。

3.認識0℃

(1)問一名學生:你今天帶了幾支鋼筆?(0支)

0什麼意思?(表示沒有)

那麼0℃表示沒有温度嗎?

(2)指名談談對0℃的認識。

(3)小結:温度是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的,任何物體都有温度。0攝氏度只是温度中的一個值,也是天氣中零上和零下的分界點,在物理中表示冰的熔點。大於0度,冰開始融化為水,小於0度,水開始結冰。

科學家把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位0℃,讀作:0攝氏度。沸水的温度定為100℃。

4.用線把對應的温度連起來。(利用白板的書寫功能)

零上12攝氏度 零下10攝氏度 零攝氏度 零下16攝氏度

-10℃ +12℃ -16℃ 0℃

(1)先讓生讀出第一行的温度。

(2)指名彙報連線。

5. 讀温度,使學生知道同一時間段我國南北方温度存在着較大差異。

大家剛才表現的都很棒,為了獎勵大家,老師決定帶大家到哈爾濱市的冰雪節看看。(課件出示)

哇!大家都為冰雕世界帶給我們的視覺衝擊感到震撼!

(1)那一天哈爾濱市的氣温是多少呢?其他城市氣温又如何呢?請看屏幕。

這是老師收集到的那一天幾個主要城市的温度,誰能當一下播報員,把這天的天氣情況向全班同學播報出來?(國家地圖)

(2)讓學生當小播報員播報。(利用白板的探照燈功能)

(3)通過比較部分南方和北方城市的氣温,知道同一時間段我國南北方温度存在着較大差異。

三、鞏固練習

1.估一估

(1)出示我們當地幾幅不同季節的圖片,與合適的温度連線。使學生知道我們當地不同季節的氣温情況。(利用白板的書寫功能連線)

夏天短袖 毛衣外套 棉襖棉鞋(冰雪)

-8℃ 36℃ 19℃

2.比較-5℃與-20℃兩個温度的高低。(出示教材88頁練一練一的情境圖)

指名交流彙報。

3.下表是天氣預報給出的我國部分城市某日的氣温。(課件出示)

(1)北京與瀋陽哪個城市温度高?

(2)把這5個城市的氣温按照從低到高的順序排列起來。(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指名讓學生排列)

< < < <

四、拓展延伸

指着板書:新疆氣温5℃,最低氣温-4℃,它的温差是多少?

(1)藉助温度計示意圖,讓同桌討論。(2)交流彙報。(3)歸納方法。

五、課堂小結

你本節課有哪些收穫?還有哪些困惑?

小結: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我們可以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

六、作業佈置

1.課後查資料蒐集瞭解一些其他物體的温度。

(如:月球表面的温度、太陽表面的温度、一些金屬的熔化温度等)

2.生活中除了有的温度帶有“-”號,你還見過帶“-”的數嗎?

蒐集一些下節課交流。

國小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二

教學內容

兩點之間的連線,線段最短。(教材35頁—36頁)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體會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知道兩點間的距離。

能力目標:在創設的課堂活動中,引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培養由具體到抽象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兩點之間的連線,線段最短。

教學媒體

視頻、課件、圖片。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

出示圖片《看圖講故事》。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小狗為什麼會跑到小主人的前面嗎?

學生討論、彙報。

二、學習新知

1.數學活動

在紙上任意點兩點,用線聯接它們,量一下它們的長短,比較一下誰最短?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後回答。

2.想一想

出示圖片《看圖回答問題》

(1)小明家到學校有幾條路?

(2)你估計小明到學校走哪條路?為什麼?

指明幾個學生回答圖中的問題,並説明他們的理由。

3.量一量

學生獨立完成36頁的“量一量,從A到B的三條線中,哪條線最短”。

學生彙報結果。

4.看一看

觀看視頻《公理(線段最短)》。

師生共同出結論:兩點之間的連線,線段最短。

教師提出距離的概念:兩點之間線段的長度,叫做兩點間的距離。

5.做一做

問題1河道長度

如圖《河道長度》,把原來彎曲的河道改直,A、B兩地間的河道長度有什麼變化?

問題2九曲橋

如圖《九曲橋》,公園裏設計了曲折迂迴的橋,這樣做對遊人觀賞湖面風光有什麼影響?與修一座筆直的橋相比,這樣做是否增加了遊人在橋上行走的路程?説出其中的道理。

6.教師鼓勵學生試着舉出類似的例子。師生共同討論。

三、

兩點之間的連線,線段最短。

四、鞏固練習

教材36頁“練一練”

數學四年級上冊優秀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認識億以上數的認識,學會億以上數的讀法和寫法。掌握把整億的數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

2 過程與方法:

經歷億以上數的讀寫過程,體驗類推、遷移的思想與方法。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大數的認識,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掌握億以上數的讀、寫方法。使學生掌握改寫、省略的方法。

2 教學難點:

掌握中間有0的大數的讀寫方法。能夠把用“萬”作單位的數的改寫方法遷移到改寫用“億”作單位的數。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1 談話引入

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玩個遊戲——數字魔法,有一個數非常難讀,你們想試一試嗎?

出示:0。

生回答後,師説:這麼難的數也會讀,真不簡單!接下來它要變了,請仔細看:3004,誰會讀?真了不起!請繼續看,變變變,507000,這個數好大,你們會嗎?(生回答)

這麼難的數還難不倒大家,看好了, 80409000,這下不會了吧?

也會呀,你讀吧!你們真聰明!讀得又對又快,一定知道它們的讀法,誰來説一説億以內的數如何讀。

看來同學們對億以內數的讀法掌握得很好,在我們生活中,還經常會遇到比一億更大的數,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近它們,認識它們。

(板書課題:億以上數的認識)

2 新知探究

(一)億以上數的讀法

1、讀一讀下面畫橫線的數。

2、試讀出下面各數。

3、怎樣讀億以內的數?

先讀萬級,再讀個級;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後面加上一個“萬”字;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上有一個或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4、讀出下面各數。

9200000000 26705000000 508040003000 300700400

(三)億以上數的寫法

1、寫出下面橫線上的數。

2、試寫出下面各數。

3、億以上數的寫法。

先寫萬級,再寫個級;哪個數為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0。

4、試寫出下面各數。

二十五億 寫作: 2500000000

四百九十億六十萬 寫作: 49000600000

五千零四億零七百萬 寫作: 500407000000

5、讀寫比較。

讀法與寫法有什麼相同與不同?

相同點:從高級起,按級讀數,寫數。

不同點:讀數時,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位上有一個或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寫數時,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

3 鞏固提升

剛才同學們的表現非常出色,有一隻機靈的小猴知道了,它有些不服氣,想考考大家,你們願意接受挑戰嗎?接下來我們一起進入闖關練習。

第一關:學以致用

1、我國平均每月生產和丟棄的一次性筷子大約是3700500000雙。讀作:(三十七億零五十萬 )。

2、四億零五百九十萬四千二百。 這個數寫作:( 405904200 )。

第二關:火眼金睛

1、6008007200中的每一個0都不讀。 ( 錯誤 )

2、由三十、三十萬、三十億組成的數300030030。 ( 錯誤 )

第三關:精挑細選

1、用7個十億、8個千萬、5個萬和4個十組成的數寫作( D )

A、780050040 B、708050040

C、708005040 D、7080050040

2、下面各數中,所有的0都不讀的是( C )

A、906307000 B、1080060000

C、52072004500 D、5883000600

課後小結

(一)學生總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小組説--組內總結--組間交流)

(二)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了這麼多知識,老師真為你們驕傲!同時我們還發現很多數學知識都是相互聯繫、相互貫通的。我們在學習時要做到舉一反三,運用舊知識來學到更多的新知識。

板書

億以上數的認識

1、億以內數的讀法、寫法

2、億以上數的讀法、寫法

國小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進一步認識中括號,會用含有中括號的算式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問題反饋

1.漫談自學收穫:同學們,課前我們已經觀看了有關中括號的視頻,説説,你都有哪些收穫?

(交流要點:有中括號的算式的計算順序。)

2.預習單中的問題交流。

訂正錯題。這道題為什麼錯了?應該怎樣改正?

看來同學們學得很不錯。

二、疑難突破

那,在自學過程中,你還有哪些疑問?(引導學生提問)

師問:有了小括號,為什麼還要引入中括號?也就是中括號到底用在哪兒?是否是隻計算來用?

當然不是了,很多時候,咱們學習的運算是為了解決問題服務的,那這節課,咱們就來體驗一下,如何用含有中括號的算式解決問題。板書課題:中括號

三、合作提升

1. 出示情境:麪包8元/包,蛋黃派12元/包,巧克力的單價是麪包與蛋黃派單價和的2倍。

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巧克力的單價是多少?)怎樣列算式?(出示分步算式與綜合算式)

小明帶了80元,根據這個信息,你又能提出什麼問題?

(可以買多少盒巧克力?)

2. 那個問題怎樣解決?請你列出分步算式與綜合算式。(將學生的做法寫在小板上,貼出來。分步正確的,綜合錯誤的,綜合正確的三種)

3. 交流

誰來説説你每步求的是什麼?

辨析

80÷ (8+12)×2

80÷[(8+12)×2 ]

哪一種是正確的?為什麼?

是呀,第一種算式只套了一個小括號,這裏要先算小括號裏的,再應該先算除法,再算乘法,而我們應該先算乘再算除,這裏已經有了一個小括號了,再不能套小括號,那樣就亂了,為了避免混亂,所以就用一箇中括號。

是呀,在已經有了小括號的式子裏,當再次需要改變運算順序時,這時就需要另外一種符號,中括號就出現了。

對比:對比分步算式與綜合算式,哪種算式書寫更簡潔?(綜合算式)是呀,這就是人們為什麼發明中括號了,它既能改變運算順序,同時可以使我們的書寫更加簡潔。

4. 引申

你會用中括號嗎?來試一試吧。先填空,再列綜合算式計算

交流:為什麼要在這裏加上一個中括號?

5. 解決問題

看來,同學們已經會運用中括號列出綜合算式了,那接下來的幾道問題應該都難不住大家。

(1)航模組有男生8人,女生4人。美術組人數是航模組的2倍。合唱組有72人。合唱組人數是美術組的幾倍?(列綜合算式解答)

(2)小明包了18個包子,小剛包的個數是小明的2倍,小潔包的比小明與小剛的和還多6個,小美包了20個包子。小潔包的個數是小美的幾倍?(列綜合算式解答)

6. 拓展

老師這裏還有幾道題,你能説出每道題的運算順序嗎?和同桌説一説吧。

這個對於大家都是小菜了,那咱們加大點兒難度。

象老師這樣説

180÷4+2 ×3,我們可以説180與4的商加上2與3的積,和是多少?

180÷(4+2)×3,這道算式可以怎麼説呢?

(180÷4+2)×3

180÷[(4+2)×3]

還是這四道算式,如果編成應用題,又可能是什麼樣的應用題呢?這個留作大家課後思考。

四、梳理總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括號是一種運算符號,它的作用在於表明運算的順序。小括號“( )”是17世紀荷蘭數學家吉拉特開始使用的。之前法國數學家韋達使用過中括號“[ ]”。改變運算順序的除了以前學習的小括號,今天學習的中括號,還可能有什麼?大括號?同學們很善於聯想。象這個就是大括號,你覺得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什麼?

是的,很多知識都是相通的,只要我們善於思考,敢於聯想,會發現更多知識間的奧祕。

課堂檢測

72÷[960÷(245-165)]

(960÷40-10)÷2

小軍從家到少年宮走了14分鐘。用同樣的速度,他從家到學校要走多少分鐘?

數學四年級上冊優秀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藉助學生熟悉的事物,從不同角度對1億進行感受,發展學生的數感。

2、經歷課題研究、數學建模的簡單過程,初步獲得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研究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藉助數學方法來解決,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願意與他人合作,與人交流,共同解決問題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經歷課題研究、數學建模的簡單過程,培養對1億大小的感性認識。

教學難點: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教學工具

教學準備:課件、一包打印紙、一把大米、尺子、天平、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填一填:一個一個的數,10個一是( )

10個10是( );10個100是( );10個1000是( )。

1億是10個( ),100個( )1000個( ),10000個( )。

2、網絡數據:

2001年中國移動電話的數量超過1億部。

2005年中國的網民超過1億人。

哈雷彗星的尾巴長達1億千米。

我國的小麥產量一直穩定在1億噸左右。

中國移動平均每天可以淨賺1億元。。.。.。.。.。.。.

老師:

一億到底有多大呢?

走路的時候就在想“一億步有多遠?”

吃飯的時候就會想“一億粒米有多重?”

發作業本的時候就會想“數一億本練習本要多少時間?”。.。.。.。.。.。.

二、新知探究

(一)數一數。

1、質疑:出示一大堆本作業本場面讓學生直接數【疑惑:數不了】

2、解惑:討論怎麼辦?【化難為易】

問題——數作業本要花多少時間?

材料——作業本,計時器

步驟——先測出數1本(10本)所需的時間

再推測出100本,1000本,100000本。。100000000本需要的時間。

過程——表格式

10本 100本 1000本 10000本 100000本1000000本 10000000本 100000000本

9秒 ( ) ( ) ( ) ( )( ) ( ) ( )

算一算

合( )分鐘=( )小時=( )天 =( )年

小結——從現在開始(9歲)要數到18歲才能數完。

3、試一試

(二)量一量

一億張紙摞起來有多厚?

(三)。稱一稱。(小組合作)

1、問 題

數出100粒大米,稱稱大約重2.5克

照這樣計算,一億粒大米約重多少克?

2、步 驟

1000(粒) 10000 100000000

25(克) 250 2500000

3、結 論:億一粒大米約重2500000克。

4、運 用

(1)我們全國大約有13億人,如果每人每天節省一粒米,全國一天大約能節省多少克糧食?

(2)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這些節省下來的大米可供一個人吃多少天?大約合多少年?

課後小結

三、課堂小結。

1、你知道了什麼?(節約從每一粒米開始)每人每天大約吃400克大米,13億中國人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大約夠一個人吃( 81250)天≈(223 )年。

(積少成多,積沙成塔)喜馬拉雅山高約88848米,一億張白紙疊在一起比喜馬拉雅山都還高!。。。。。未知的世界等待你去發現!

2、你學到了什麼?(化難為易)

課後習題

3、你還想知道什麼,請用課堂上的方法和步驟繼續研究。並將你收穫到知識做成手抄報進行展示。

板書

一億有多大

國小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六

一、複習舊知、引出新知。

1.學生複習條形統計圖

師:同學們前幾天我們栽了蒜苗,還記錄了它在15天內生長情況的數據,昨天,大家把自己栽種蒜苗的數據進行了整理,製成條形統計圖,舉在手裏,展示一下。

展示一學生的條形統計圖

生彙報圖中數據

2.提出問題,學生探究作圖

師:如果我們還想了解它從第3天到第15天整個的生長變化的情況,該怎麼畫呢?老師這有幾種統計圖,請你仔細觀察,看哪一種更合適。(師出示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生任選其一。

能不能在你作的條形統計圖上作一些修改或補充,把它變成這種統計圖呢?

學生在小組內先討論,再在圖上試一試。

學生作圖後展示,彙報作了哪些修改,表示什麼意思?

3.生成新知,揭示課題

師抓住學生將條形上的點連線,對比評價,選擇優秀的作品,用多媒體演示由條形統計圖演變為折線統計圖(描點,連線)的過程

提醒同學們:變成真正的折線統計圖還要把原有的條形統計圖擦掉

揭示課題:折線統計圖

二、讀折線統計圖,體會特點

1. 讀點

師:圖中的點表示什麼呢?

生説點的意義,(課件顯示並標數量)

2.讀趨勢,

師:同學們都讀出了點所表示的數量(板書數量),由點連成的線呢?

生説表示蒜苗從矮長到高的生長趨勢。

讀局部趨勢,從第幾天到第幾天長得快,從第幾天到第幾天長得慢(板書趨勢)

3.估計

根據這一趨勢請你估計蒜苗第10天大約長到多少釐米?

4.預測

預測第20天大約長到多少釐米,並説説你的想法。

三、獨立製圖。

師:我們會讀折線統計圖了,那你會畫折線統計圖嗎?怎麼畫呢?

出示笑笑蒜苗生長情況統計表,你能將它製成折線統計圖麼?

學生獨立繪製笑笑的蒜苗生長情況折線圖

彙報評價

説説圖中的信息

對比自己與笑笑的蒜苗生長趨勢,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四、運用延伸

1.出示 北京地區2003年5月新增病人的統計圖

(1)從上圖中你能説説“非典”新增病人的變化趨勢嗎?

(2)你能與同學説説產生這種變化趨勢的原因嗎?

2.出示小玲家室內氣温的變化統計圖

(1)小玲每隔( )時測量一次氣温

(2)這一天從8:00到16:00的氣温從總體上説是如何變化的?

(3)請你再提出一個數學問題,並嘗試解答。

3、出示百貨大樓一年銷售冰箱的總數量統計圖

根據趨勢,作出決策

師:如果你是銷售經理,根據今年銷售趨勢,明年你有什麼打算?大約進多少?為什麼?

五、課外拓展

下課後收集生活中的折線統計圖,下節課交流

數學四年級上冊優秀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簡單瞭解計算工具的發展,包括結繩計事等遠古計數方法、算籌的簡 單知識、傳統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計算器、和現代計算機的發展史。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歷認識和使用計算工具的過程,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算盤、計算器等計算工具。

教學難點:利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都知道,數學總是離不開計算。為了方便計算,人們發明了很多種計算工具。我們在二年級下冊《1000以內數的認識》中對計算工具有過簡單瞭解,今天我們繼續來認識計算工具。(板書)誰先來説説我們都瞭解了哪些計算工具?

學生介紹計算工具。

二、介紹古代計算工具,拓寬視野。(課件出示)

(一)認識算籌

師:計算工具從古到今,隨着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過了漫長的發展過程。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採集果實的勞動中,產生了計數的需要。人們就用石子、結繩或者在木棒上刻痕來計數。後來就出現了這樣一種計數方法——算籌。(板書:算籌)

介紹算籌:二千多年前,中國人用算籌計算。用算籌表示一個數,採用十進位制,並且縱式橫式交替使用。個位數用縱式表示,十位數用橫式表示,百位數再用縱式表示。.。.。.空格表示零。算籌一般是用十幾釐米長的竹籤製成(也可以是木製、骨制或玉製的)。用這些算籌擺成不同的形式,表示不同的數目,並進行各種計算。

(二)認識算盤

1、介紹算盤的由來:用算籌計算後又過了一千年左右,中國人又發明了算盤作為計算工具。早在公元15世紀,算盤已經在我國廣泛使用,後來流傳到日本、朝鮮等國。它的特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特別使用它計算數目較大和數目較多的加減法,更為簡便。(板書:算盤)

2、介紹算盤的組成。

(1)算盤各部分名稱:

師:算盤是我國古代的發明,是我國的傳統計算工具,曾經在生產和生活中廣泛應用,至今仍然發揮這它獨特的作用。你在哪見過有人使用算盤?(中藥店、銀行等)

大家還記得算盤的各部分名稱嗎?我們一起再來看一看。算盤的長方形的框內裝有一根橫樑,樑上鑽孔鑲上小棍數根,稱為檔。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盤子兒或算珠。常見的算盤是兩顆算珠在橫樑上,每顆代表五;五顆在樑下,每顆代表一。

出示教材第24頁的兩種算盤:觀察有什麼不同。左邊的算盤是中國算盤, 上面有兩顆珠子,每顆代表5。後來算盤發展到日本,逐漸演變成右邊這樣,上面變成一顆珠子。原因是我國古代採用的是16進制,滿15進1,所以算盤每檔上是15;進入日本後,採用的是十進制,所以算盤的上面剩下1顆珠子。一檔表示10。它的特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特別實用。他計算數目較大和數目較多的加減法,更為簡便。

(2)算盤的兩種功能:計算和計數。

師:算盤有兩種功能:計算和計數。計算時按規定的方法撥動算盤子兒而得出計算結果。在撥數時要先定好數位,規定哪檔是個位,然後再撥數。算盤上的每一檔代表一個數位。我們選定一檔做個位(做個記號),從這一檔起向左數,就是十位、百位、千位、萬位,這與整數的數位順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時,表示算盤上沒有數。計數時要撥珠靠樑。撥珠時,要按照數位從高位撥起。(規定從右往左數第三個檔為個位)你能分別寫出下面算盤表示的數嗎?

(602 134067 35215862)

(設計意圖:學生課前已經做了預習並查找了資料,所以課一開始就讓學生展示自己所瞭解的計算工具,發散了學生思維,提高了學習興趣。教師根據學生彙報的情況有重點的請學生介紹如結繩、算籌等使用的方法,進一步使學生體會了計算工具發展的過程。)

(三)計算尺。

17世紀初,英國人發明了計算尺。

(四)機械計算器

17世紀中期,歐洲人發明了機械計算器。

(五)電子計算機

20世紀40年代,誕生了第一台電子計算機。

(六)計算器的認識

20世紀70年代,人們發明了電子計算器,生活中開始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只要輸入題目,計算器就會顯示結果,運算過程自動完成。這樣非常簡便快捷。我們就來學習用計算器計算。(板書:計算器)

1、介紹功能鍵:

大家也許會發現有很多種計算器。這是因為根據各種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計算器。有科學專用的計算器,有最簡潔的計算器……但他們的功能都大致相同。我們一起看一下我們手中的這款計算器。

自主學習、小組交流:你認識計算器鍵盤上的哪些按鈕,各有什麼作用?“On/c”鍵有什麼作用?“Off”鍵有什麼作用?

(設計意圖:展示學生手中的計算器,讓學生對計算器的大小、模樣、作用有初步的瞭解,為下一步具體學習計算器的使用打下基礎。並引起探索的興趣。)

2、使用計算器:

師:計算器怎麼使用?

學生介紹使用方法:按“On/c”鍵:開始顯示;輸入數字和符號;按“=”鍵,顯示結果;再按“On/c”鍵,清屏。計算器上還有一些具有特別功能的鍵。例如,a、%等,還可以用來計算分數等。

3、利用計算器計算。

(1)386+179 825-138

先估算,這道題大約得幾?怎樣估算?利用計算器怎樣計算?

練一練:4468+1792 32010-8925

(2)用計算器計算乘、除法。

先估算大約得幾?怎麼估算?再用計算器計算。

26×39 312÷8

(設計意圖:認識計算器,讓學生自主瞭解計算器各個功能鍵的作用,並在老師的指導下能運用計算器進行四則計算,探究計算規律,尤其是存儲功能鍵的使用更是有趣又有難度。既培養學生觀察、推理能力,也可以端正學生對待計算器的正確態度,懂得合理地利用它。)

4、用計算器計算找規律。

9999×1= 9999×5=

9999×2= 9999×7=

9999×3= 9999×9=

9999×4=

運用比賽的形式 算一算。

學生計算,全班交流。

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1、用計算器計算比賽。

55846+7646= 13027-8934= 66280×23=

6908×37= 111111111÷9= 395412+10589=

2、算一算,找規律。

111105÷9=__________

9÷9=1 1111104÷9=__________

108÷9=________ 11111103÷9=__________

1107÷9=________ 111111102÷9=__________

11106÷9=________ 1111111101÷9=__________

四、總結提升

師:計算器的使用為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方便。隨着科技的進步,人們又發明了電子計算機、(課件出示)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隨着社會的發展,人類計算工具會更加先進,這就要等着在座的各位——你們這一代人去實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811e3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