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八年級物理教案精品多篇

八年級物理教案精品多篇

八年級物理教案精品多篇

八年級物理教案 篇一

學習目標:1、知道聲音的三個特性

2、知道什麼是頻率?頻率的應用。

3、利用實驗去探索影響聲音特性的原因。

重、難點:(重)1、人耳怎樣聽到聲音的?

(難)2、設計探究的實驗,清楚雙耳效應。

關 鍵:指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總結結論。

教學時數:2課時

教材分析:1、本節是瞭解性常識,而且比較簡單,學生基本上一看就

懂,所以課堂教學基本上讓學生主動去完成,教師加以必

要的糾正即可。其他時間可以討論上節課的練習。

教學過程:

前提測評:

1、聲音是由物體的 產生的。

2、聲音的傳播需要 , 不能傳聲。

3、聲音在 、 體中比 體中傳播的快。

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 。

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為什麼我們可以區分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

1、音調:聲音的高低

試驗:研究音調與振動快慢的關係

課本如圖示

結果:振動越快,音調越高,振動越慢,音調越低。

結論:(1)、頻率:物體一秒內振動的次數,頻率越高,

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

(2)、人的聽覺範圍:20Hz~20000Hz

學生閲讀課本圖示

2、響度:聲音的強弱

試驗:研究響度與振動幅度的關係

課本如圖示

結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小。

結論:(1)、響度與振幅有關

(2)、響度與發聲體距聽者的距離有關

(3)、用dB表示聲音的強度,學生閲讀材料:

瞭解一些環境的響度。

3、音色:聲音的一個特徵

音色表示什麼?

三、小結:

小結本節內容,明確目標,強調重、難點

四、完成物理時習在線本章內容

五、教後記

本節內容比較多,應緊扣要求,在課堂上完成教學任務。

應讓學生在課後去分析較多的聲現象,並佈置一定的思考題?

八年級物理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1、知道什麼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

2、瞭解沸騰現象,知道什麼是沸點。

3、知道蒸發可以致冷。

過程和方法: 通過探究活動了解液體沸騰時的温度特點。

重、難點:1、蒸發、沸騰的相同點與不同點。2、分析一些常見的汽化、液化引起的現象。

教學器材:燒杯、水、温度計、酒精燈、鐵架台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_____, 熱。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_____。 熱。

2、晶體熔化和凝固時的規律是什麼?

3、晶體温度在熔點和凝固點所處的狀態是什麼?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曬在太陽下的衣服一會兒就幹了,衣服上的水那裏去了?(學生猜想)

進行新課:

1、探究:水的沸騰

( ) ……提出問題

( ) ……設計試驗

如何進行、需要器材、注意事項、儀器安裝、酒精燈的使用等

( ) ……進行試驗

數據記錄:

時間/min 1 2 3 4 5 6 7 8 9

海波的温度/℃

蠟的温度/℃

利用數據作出圖像,學生探究、尋找規律,教師總結如下:

2、沸騰:

(1)、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2)、液體要達到一定的温度才沸騰,沸騰時温度不變,液體沸騰的温度叫沸點。

(3)、不同液體的沸點不同。(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增大而升高)

3、蒸發:

(1)在任何温度下都能發生的汽化現象。

(2)蒸發只發生在液體的表面。

(3)、蒸發有吸熱致冷作用

4、沸騰與蒸發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汽化的兩種方式)

5、液化(放熱):舉例説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氣體液化(生活中水蒸氣遇冷會液化)

壓縮體積也可以使氣體液化(生活中的實例)

(1)、降低温度與壓縮體積是氣體液化的兩種方法。

(2)、液化要放熱(水蒸氣燙傷更嚴重)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後活動:1、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2、課本後練習。

教學後記:液化、汽化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可以舉較多的例子進行分析

可以討論:吸熱、放熱是必要條件

八年級物理教學設計 篇三

[設計意圖]

本節是本章《質量與密度》的第二節。在前一節,我們學習了“質量”和“用天平測量物質的質量”。物質密度的本質正是研究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係。所以從“區分由不同物質組成的兩個物體”開始,引入密度的概念。本節基於實驗的基礎上學習密度的知識,所以教學方法上引採用分組實驗和講授為主。

知識目標:

1、知道密度的定義、公式和單位。

2、會查密度表、能聯繫實際應用密度公式進行有關計算,會計算不能直接測量的物體的質量和體積。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

能力目標:

1、探究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係。

2、經歷密度概念的建立過程,學習建立科學概念的思維方法。

教學重點:

1、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2、密度公式。

教學難點:

1、密度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2、密度公式的應用。

教學方法:

1、觀察法:

2、實驗法:

3:講授法

教學準備:天平,砝碼,體積相同的木塊、鐵塊、鋁塊(或其他的物體)

[教具和學具]

天平,砝碼,體積相同的木塊、鐵塊、鋁塊(或其他的物體)

[課前準備]課內小組交流5分鐘

一:複習舊知

1、如何用天平稱物體的質量?

二:自學導學(以下內容採取自學的方式,在小組內探討完成並彙報)

2、密度定義:

計算公式:密度的公式:ρ=公式變形:m=V=符號的意義及單位:ρ————(kg/m3)m————千克(kg)V————立方米(m3)説明:密度ρ的單位是由質量的單位和體積的單位決定的、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kg),體積的單位是立方米(m3),密度的單位就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如果質量單位用克(g),體積單位是立方厘米(cm3),則密度的單位就是克每立方厘米(g/cm3)。

3、例題自己做一遍和書中的解法對比。反思。

4、生實驗:用紙包着一塊肥皂和一塊泡沫的長、寬、厚度一樣,也就是體積一樣,但是,用手掂一掂,肥皂的質量要比泡沫的質量大得多。

5、同樣的兩個燒杯分別裝有體積不同的水和煤油,放在天平上卻能平衡,説明它們的質量卻又是相同的。

提出問題:

(1)為什麼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它們的質量不相同?

(2)為什麼體積不同的不同物質,它們的質量卻又相同?

(3)你在生活中見過類似的現象嗎?

(4)通過以上思考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八年級物理教案 篇四

第二課時

(二)、實像與虛像

通過剛才做實驗,我們知道凸透鏡成像有的可以呈現在光屏上,有的不能呈現在光屏上。這些成像有什麼區別呢?什麼叫實像?什麼叫虛像?

我們把光屏上得到的像叫做實像,得不到的像叫做虛像。光屏上能承接的像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而虛像不能用光屏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它不是實際光線會聚點,而是它們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

回過頭來我們看看凸透鏡什麼時候成實像,什麼時候成虛像?回憶實驗,觀察的記錄表格,可以得出:當物距小於焦距時,即,凸透鏡成正立的虛像,虛像只能用眼睛看到,不能用光屏接到;當物距大於焦距時,即,凸透鏡成倒立的實像,可以用光屏承接。

板書:二、虛像和實像

由實際光線會聚成的像叫做實像。

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成的,而是它們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成的像叫虛像。

(三)、想想議議

我們知道什麼是實像、什麼是虛像之後,請你們進一步猜測並根據上面探究所得的資料進行分析,什麼情況下凸透鏡成實像、什麼情況下成虛像。

1、物體在1倍焦距以外時,成倒立的實像。

2、物體在1倍焦距內時,成正立的虛像。

照相機和投影儀能在光屏上成實像,放大鏡成的像在光屏上得不到,但眼睛能看到成虛像。像與物在凸透鏡同側成虛像,像與物在凸透鏡兩側成實像。我們的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都是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成像的,能説出它們的原理嗎?

照相機的原理是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大於2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投影儀的原理是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間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放大鏡的原理是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小於焦距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我們知道了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原理。想進一步瞭解它們嗎?我們從上節課知道照相機的鏡頭相當於凸透鏡,膠捲相當於光屏,機殼相當於暗室。我們今天又知道,被拍照的景物到鏡頭的距離遠遠大於焦距才能在膠捲上得到倒立、縮小的實像,那麼照相機中的調焦環、光圈、快門,它們有什麼用處?

照相機中調焦環是調節鏡頭到膠片的距離,拍攝近的景物時,鏡頭往前伸,離膠片遠一些,拍攝遠的景物時,鏡頭往後縮,離膠片近一些,調焦環上刻着數字,表示拍攝的景物到鏡頭的距離。光圈是用來控制進入鏡頭的光的多少,光圈可以開大或縮小,光圈環上刻有光圈數。

八年級物理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知道質量是物體自身的屬性,知識質量的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怎樣換算。

2、瞭解托盤天平的結構、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點。

3、會調節托盤天平的平衡,會對天平測量結果準確讀數。

4、初步感受物體質量單位的大小,培養估測能力;會估測日常生活中常見物體的質量。

教學重點:

質量的單位和質量的測量工具。

教學難點:

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教學資源:一架托盤天平、一隻燒杯、小冰塊、橡皮泥一塊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方法:講授法、問題教學法,輔以直觀演示和活動的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找兩名同學到講台前,讓他們同時跑向教室後面,其他同學觀察並比較誰跑的快。再讓同學們打開課本直接對照課本圖5-17、5-18説明物體的運動有快有慢,如何比較它們的快慢呢?(由此引入新課)

二、出示目標:

三、新授:

1、質量的概念

引導討論

⑴一根鐵釘與一枚大頭針比較有何相同之處?有何不同之外?

⑵大胖子同學與小瘦子同學在肢體構成上有何相同之處?有何不同之外?⑶物理課本與課桌在構成上有何相同之處和不同之外?

討論:(1)

相同之處:都是鐵造的

不同之外:大小不同;形狀不同;重量不同;用途不同;所用的鐵的量不同??討論(2)

相同之處:都是肌肉骨胳等構成

不同之處:體重不同;體形不同;胖子比瘦子具有的物質多??

討論(3)

都由物質構成,但它們是不同物質構成的,物理書是紙等材料構成,桌子是木頭等材料構成,物理書要的材料的量沒有課桌要的材料的量多。

小結:所有物體都由物質構成,一種物質能構成大小和形狀不同的物體,由於物體的形狀和用途不同組成它們的物質的多少也可能不同。

板書:(質量: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2、質量的單位

⑴由比較長度和時間的方法去思考如何比較物體質量的多少?

⑵引導學生列舉熟悉的質量單位。在此基礎上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⑶講解: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符號Kg常用的單位還有克(g)、毫克(mg)和噸(t)

板書: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説明:斤、兩也是質量的單位,它在我國民間使用,不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⑷引導估測常見物體的質量

一隻蘋果的質量250

你身體的質量50

一袋方便麪的質量200

方便麪裏佐料的質量5

一隻雞蛋的質量50

一頭大象的質量2。

⑸練習:

(1)熟記換算關係。

(2)進行單位換算

一頭鯨的質量約為1.5×105Kg=______t

一枚藥片質量約為5×10-4Kg=____mg

3、質量的測量

⑴以生活經驗為基礎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質量的測量工具。

⑵桿秤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直沿用至今,幾乎家家都有。另外測量質量的工具還有磅秤、電子秤、天平??

⑶板書:實驗室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⑷指導學生觀察托盤天平對照插圖6-1認識托盤天平的構造。

(出示幻燈片)

⑸指導閲讀托盤天平使用説明書。

⑹演示托盤天平的正確使用。

⑺突出要點:

①在稱量質量前通過調節平衡螺母使橫樑平衡。

②物體要放在左盤,砝碼放在右盤。

③稱量質量時通過增減砝碼移動遊碼使橫樑平衡。

④物體的質量=砝碼的質量+遊碼所表示的質量

4、探究質量是物體的物理屬性、

⑴要求學生正確使用天平測量自帶的橡皮泥的質量。巡視操作情況,及時糾正操作錯誤。

⑵指導學生藉助燒杯測量冰及其化成水後的質量。

方法:先容器質量,然後再測共同質量,共同質量減去容器質量

等於被測對象的質量。

説明:加熱時間長同學們可能會得出水的質量比冰的質量少要引導學生分析原因。

⑶總結實驗結果:

板書:物體的質量不隨其形狀、位置、狀態的變化而改變,質量是物體的物理屬性。

討論:楊利偉帶到太空中去的某儀器在地上和太空中質量有沒有變化?

四、課堂小結:

對照板書進行小結。

五、佈置作業:

教材:

國中八年級物理教學計劃 篇六

一、指導思想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觀察和實驗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發展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在物理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實驗的教學,同時也要注重學生課堂探究小實驗的設計和教學

二、實驗目的

1、培養學生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2、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和實驗能力。

4、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結協作精神。

5、培養學生的相互交流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實驗措施:

1、樹立正確的態度搞好實驗教學工作。國中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做好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是教學成功的重要保障。另外通過實驗教學也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的必要手段。因此,教師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態度,克服畏難情緒,積極主動地搞好實驗教學工作。

2、堅持備課制度,做好實驗的各種準備工作。物理實驗不同於其它知識是一成不變的,如果實驗的條件發生了變化就有可能出現不同的結論,甚至是相悖的結果。因此,教師一定要提前操作每一個實驗,瞭解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在真正授課時,能較好地控制實驗的條件,避免不正確的現象發生。

3、加強實驗中儀器的管理。首先教師在實驗前或實驗的過程中,要向學生交待清楚儀器的使用規則,避免了由於不正確的操作而損壞儀器。另外,也要求教師在實驗教學中不能粗心大意,特別是對玻璃器皿,交流電源的使用更要分外小心避免事故的發生。

四、在物理課堂實際教學中要注意。

一、注意實驗設計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注意學生的實驗習慣,和實驗能力的培養。

三、注意學生相互交流,學會合作能力的培養。

八年級物理教案 篇七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瞭解生產、生活及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二)過程與方法:

課前預習和課後作業要求學生通過觀察、參觀或看錄像等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收集社會生活中聲的利用方面的信息,使收集信息的能力得到鍛鍊。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瞭解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

教學重點:聲傳遞信息、聲傳遞能量

二、教學過程:

(一)根據課前預習及各組按照不同分工從不同渠道收集到的信息説出你所瞭解的利用聲的現象;

(二)觀看相關的錄像;

(三)討論對以上的應用例子怎樣歸類

在此基礎上,老師綜合學生所舉的例子和初步的分類方法,進行總結性的講解。

1、聲與信息

計算:小明向較遠的高山大喊一聲,經過1.2s聽到回聲,請問:小明距離高山多遠?(當時氣温是15℃)

學生算出結果後,清楚回聲可以測出距離。

(1)介紹蝙蝠採用回聲定位來確定目標的位置

(2)介紹聲吶技術產生的背景以及現代聲吶技術的應用方面

(3)介紹B超在醫學上的應用

(4)超聲波測出金屬內部的傷痕

2、聲與能量

把石頭扔進水裏,可以看到一圈一圈的波紋向四周散去,水面上的樹葉也隨之起伏。石頭的能量通過水波傳給了樹葉。

1、演示:聲波能傳遞能量嗎?

去掉罐頭盒兩端的蓋子,給一端蒙上橡皮膜,並用橡皮筋紮緊。財長火焰敲橡皮膜,火焰會擺動嗎?

結論:聲波能傳遞能量。

2、應用(超聲波)

①清洗鐘錶等精細的機械。

②除去人體內的結石

③檢測鋼板是否有缺陷,並控制生產。

三、課堂小結:聲可以應用在哪些方面?

四、佈置作業

1、動手動腦學物理作業要求寫一篇無聲的世界的論文。

2、有條件的同學上網查找超聲波和次聲波的應用,然後與同學們共享。

説明:以上兩個作業可任選一個。

八年級物理教案 篇八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彈力及彈力產生的條件。

2.瞭解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原理。

3.會正確使用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瞭解彈力產生的原因,瞭解生活中常見的彈力。

2.通過實驗,探究並驗證彈簧的伸長與拉力的關係。

3.經歷使用彈簧測力計的過程,學會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對周圍生活中彈力應用的實例有濃厚的興趣,體會科學技術的價值。

2.通過對彈簧測力計使用的探究,培養學生樂於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學道理的情感、培養學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3.通過對彈簧測力計的製作,培養學生勤於動手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細緻的科學作風。

二、教學重難點

與彈力有關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學生經常見到,彈簧伸長與外力的關係又是製作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是進一步學習重力、浮力、簡單機械等知識的必備技能。對彈力的概念只要求瞭解它是怎樣產生的,不必分析它的三要素,重點放在學會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讓學生邊探索邊思考邊試着應用,為學生在今後的工作與生活中遇到新器材,需要探索其使用方法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三、教學策略

通過前面學習,學生已經瞭解一些力的有關知識,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學生對彈力的感性認識較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彈簧隨處可見,彈力的應用也很多,因此能很自然地通過實驗或實例引入彈力的教學。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生活經驗的挖掘,體現新課程“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使抽象的物理概念變成生動形象的認知對象,從而有效地降低了學習的難度,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知識、提升能力。

彈簧測力計製作原理、測量力的方法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通過探究影響彈力大小的因素,引導得出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從而自己製作彈簧測力計。對於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可以引導學生閲讀説明書、觀察構造、練習使用、交流總結等多種學習方式,讓學生始終處於學習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的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四、教學資源準備

多媒體課件、彈簧、彈簧測力計、橡皮筋、橡皮泥、鋼尺、頭髮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9d9w6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