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關於五年級的數學教案【多篇】

關於五年級的數學教案【多篇】

關於五年級的數學教案【多篇】

五年級數學教案 篇一

教學內容:

蘇教國標版五年級下冊103-105頁及練一練和練習十九1-3題。

教材分析:

本課時內容是在學生已掌握了圓的基本特徵和圓的周長公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索並掌握圓的面積公式。通過3個例題教學,採用兩種不同的的策略,推導出圓的面積,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的合理性。

教學時,一要重點引導學生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圓面積及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和比較的過程中,發現圓的面積和以它的半徑為邊長的正方形面積之間的近似關係;二要把握兩個關鍵環節:一是圓可以轉化成過去所學過的什麼圖形;二是轉化成的這個圖形與原來的圓有什麼聯繫。最後通過應用實踐讓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功體驗,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學情分析:

1、學生已有知識基礎

在學習本課內容前,學生已經認識了圓,會求圓的周長,在學習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的面積時,已經學會了用割、補、移等方式,把未知的問題轉化成已知的問題。因此教學本課時,可以引導學生用轉化的方法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

2、對後繼學習的作用

圓面積的計算是今後學習圓柱、圓錐等內容的重要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圓的面積的含義。

(2)經歷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理解和掌握圓的面積公式。

(3)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體驗實驗操作、邏輯推理的學習方法。

3、情感與態度:

感悟數學知識內在聯繫的邏輯之美,體驗發現新知識的快樂,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正確掌握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1.CAI課件;

2.把圓16等分、32等分和64等分的硬紙板若干個;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投影出示草坪噴水插圖

師:請大家觀察這幅插圖,説説從圖中你能發現數學知識嗎?

學生觀察、討論並交流:

生1:我能發現噴水頭轉動一週所走過的地方剛好是一個圓形。

生2:這個圓形的半徑就是噴頭噴水的距離,也就是5米;周長就是噴水所走過的路線;

生3:這個圓形的中心就是噴頭所在的地方。

師:請大家説説這個圓形的面積指的是哪部分呢?

生4:被噴到水的草坪大小就是這個圓形的面積。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求噴水頭轉動一週澆灌的面積有多大。(板書:圓的面積)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課件先出示一個正方形,再以正方形的一個頂點為圓心,邊長為半徑畫一個圓,請學生觀察:正方形的邊長與圓的什麼有關係?如果半徑是r,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

板書:正方形的邊長=圓的半徑r

正方形的面積=r2

2、猜想:圓的面積是正方形面積的多少倍?你是怎樣想的?

3、教學例7

⑴談話:剛才我們猜想圓的面積是正方形面積的3倍多,下面我們用數方格的方法來研究。

⑵課件出示例7第一幅圖表,請同學們按照圖表的要求數一數,算一算,把表格填完整,再在小組裏交流。

⑶小組彙報(實物投影展示學生填寫的表格)

⑷剛才我們通過一個圓驗證了我們的猜想圓的面積大約是正方形面積的3倍多一些,而一個圓還不足以説明問題,我們再找兩個圓用同樣的方法驗證。課件出示例7的第二幅圖表,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⑸小組彙報交流

⑹談話:通過猜想、驗證,我們都認為圓的面積是正方形面積的3倍多一些,我們知道正方形的邊長等於圓的半徑r,正方形的面積等於r2,那麼圓的面積與它的半徑有什麼關係呢?

板書:S=r2×3倍多

[設計意圖]

讓學生仔細觀察正方形和圓的關係後大膽猜想圓的面積是正方形的多少倍,接着從學生熟悉的“數方格”初步驗證猜想,為進一步探索圓的面積公式作準備,獲得的結論與例8推導出來的公式互相印證,能使學生充分感受圓面積公式推導過程的合理性,加深對有關圓形轉化方法的體會。

三、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

(1)以前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請同學們回想一下,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2)通過回憶這三種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你發現了什麼?

(3)能不能把圓轉化為學過的圖形來推導出它的面積計算公式呢?

2、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1)拿出已準備好的學具,説説你把圓剪拼成了什麼圖形?

(2)學生小組討論。

看拼成的長方形與圓有什麼聯繫?

學生彙報討論結果。

(3)課件演示:請看大屏幕,把圓分成16等份,拼成了近似平行四邊形,再分成32等份,拼成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再分成64等份,拼成近似長方形,你發現什麼?(如果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會越細,拼成的圖形就會越接近於長方形。)

(4)你能根據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生邊答師邊演示課件。

生答:因為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與圓的面積相等,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周長的一半,寬相當於半徑。

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所以圓的面積=周長的一半×半徑

S=πr×r

S=πr2師小結公式S=πr2,讓學生小組內説説圓的面積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5)讀公式並理解記憶。

(6)要求圓的面積必須知道什麼?(半徑)

四、聯繫實際,解決問題:

1教學例9

(1)課件出示例9;

(2)説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3)學生自己試做;

(4)講評,注意公式、單位使用是否正確。

2師:“老師的家中新買了一張圓桌,你們想看嗎?(教師用電腦顯示圖片)為了保護好桌面,我想為桌面配一塊和桌面一樣大的玻璃,但不知該畫一塊多大的玻璃?(電腦中標示出桌面直徑)。

五、全課總結,課後延伸:

1、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2、圓面積的計算方法,我們是怎樣探索出來的?

3、小結:這節課我們通過猜想、動手操作把圓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來驗證猜想,這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後的學習中大膽猜想,勇於探索,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六、佈置作業

1、第107頁的第1-3題。

2、找出身邊的圓,同桌合作量一量半徑,算一算面積(完成實驗報告單)

測量物直徑(釐米)半徑(釐米)面積(平方釐米)

七、板書設計:

圓的面積

S=r2×3倍多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圓的面積=周長的一半×半徑

S=πr×r

S=πr2

教學反思

本課時從生活中噴水頭澆灌農田這一生活場景引入,使學生理解了推導圓面積公式的必要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來。在強烈的求知慾望驅使下,學生憑藉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發揮自己的想象,從估計到公式的推導;從數方格到剪拼成學過的平面圖形。在學生掌握了面積的含義及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認識了圓,會計算圓的周長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時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重點引導學生將圓割拼成已學過的圖形,組織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從而正確掌握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五年級數學教案 篇二

教學內容:

觀察5個或6個相同正方體擺成的物體

教學目標:

1、通過從下面、上面以及不同側面觀察5個或6個相同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積累辨認物體視圖的經驗,體會物體的相對位置關係。

2、使學生主動參與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進一步學習利用實物或圖形進行直觀和有條理的思考,發展空間觀察。

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教學重點:

積累辨認物體視圖的經驗

教學難點:

體會物體的相對位置關係

教學準備:

學具盒

教學思路

一、導入新課:

出示4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

讓學生觀察,説説從下面、側面和上面看到的視圖。

接着追問:還可以怎樣擺?

二、探究新知:

讓學生試一試,再看一看。

學生分組展示不同的擺法。

集體交流:你能找到擺的方法嗎?

引導學生髮現:在原來物體的前面或後面,與原來的某一個正方體對齊着放一個都是正確的。

五年級數學教案 篇三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鞏固製作這三種簡單的統計圖。

教學步驟

一、基本練習

口答。

(1)常見的統計圖有哪幾種?它們各有什麼優點?

(2)如果已知幾個數量並列,不相關聯,只要求表示數量的多少,例如各年級人數,那麼製作哪種統計圖最好?(條形統計圖。)

二、指導練習。

教科書第71頁練習十四第4題。

第4題,先由同學們報己的身高(課外要求同學們量出身高),在黑板上依次板書身高數據。再根據此題的統計表進行統計,並填人統計表中。集體訂正後,再畫成條形統計圖。

三、全課(略)

統計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統計圖表的意義和作用;

2、能看懂圖表,理解數量間的關係和事物的發展變化趨勢;

3、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語言表達等能力,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國小數學第十二冊總複習統計與生活活動課

[評析]:統計與生活這節課是在六年級學生學完統計單元知識知識後,所設計的一節活動課。根據大綱要求和新課程實施標準,統計內容要求學生掌握製圖的程序,製圖要求很底,重要的是學生能根據統計圖所的圖象數據進行分析,從而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

[教學重點]:能根據圖形化的信息進行分析,;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教學難點]:擴充信息量,更好地解決課堂寬入窄出的矛盾。

[教學過程]:

一、課前社會調查,蒐集信息

[評析]:課前,學生通過社會調查,蒐集了各自感興趣的數據,以文字敍述式或表格式上傳到校園,使信息達到共享的層面,為課上製作統計圖作準備。在社會調查活動中,學生擺脱了以往數學學習以課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模式,跨越了封閉的教材,將數學信息的來源擴展到生活這一廣闊天地,這樣,一個立體化、多樣化、生活化、信息化的大教材呈現在學生面前,使他們逐步感受到:數學本就是來源與生活,生活中處處皆數學。學生在廣闊的生活背景下,盡情地感受數學,品味數學的價值。

二、導入

1、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位老朋友,(錄象出現我校新聞播音員的圖象)問:你們認識他嗎?看他今天為我們帶來了什麼消息?(播放錄象:本校愛心捐款情況統計,本校小數報訂閲情況統計。逐步將聲音變為畫外音,畫面上是兩幅條形統計圖)

2、師:你從剛才的新聞中,瞭解到哪些信息?

3、師:可見,統計與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今天,我們就利用絡環境一起研究統計與生活(出示課題)

[評析]:學生的學習活動是由教師和學生所組成的共同體完成,其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美國教育家託蘭斯説過:學習興趣、好奇心和求知慾是學生主動觀察、反覆思考、探索事物的強大動力,是他們創造性思維的先導。新課程標準也説:有效的學習應該是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這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學佚始,用學生所熟悉的播音員來引起他們的好奇心,通過新聞的播報和統計圖的出現有意識地把學生的生活與統計聯繫起來。

三、學生製圖和交流

1、師:對,生活中像這樣的信息還有很多,同學們也蒐集了大量的信息,已經上傳到了校園。就讓我們一起點擊我們的信息

2、師:你對哪些信息感興趣?説説看。

3、師:剛才你們瀏覽的信息都是原始的數據,那有什麼好辦法,能讓人們一目瞭然的看出數據之間的聯繫、事物的發展、變化的情況呢?(用統計圖)

4、師:那麼,你準備用什麼形式的統計圖來處理哪條信息?為什麼?

[評析]:當實踐活動迴歸課堂後,新一輪的體驗又開始了,請同學們利用計算機完成圖形操作,從而使抽象的數據圖形化,把數與形緊密結合,為學生分析信息強有力的表象支撐。由於國小階段對學生的製圖要求教低,同時隨着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在現實生活中很少需要人們手工繪圖,所以,我們認為:關鍵是要讓學生掌握製圖的程序。基於此,我們在設計的課件,都是讓學生對計算機發出各種製圖指令計算機根據指令自動生成準確而又美觀的統計圖,這樣就利用現代技術媒體代替了手工操作過程,解放了課堂大量的時間,使學生在課內進行充分的交流和分析。

5、師:下面,你可以大顯身手,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信息,點擊我們來製圖,用你喜歡的統計圖進行,然後將制好的統計圖上傳到校園與大家共享,再根據自己或他人的統計圖的數據在我要留言欄內進行分析。(在學生製圖過程中,教師打開留言,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人機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4、師:誰願意展示自己的作品?

(學生介紹:我是用----的形式來----號數據,從這張統計圖所的數據可以看出------------------------------------------。

當學生介紹時,老師將他的作品切換到大屏幕)

5、師:那麼,其他同學還有什麼新發現嗎?(如:兩物比較;發展趨勢;説明的問題或情況;

等)

1、師:同學們,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是咱們數學課本上的兩種常見統計圖。那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形式的統計圖?

2、師:老師在上還見過其他形式的一些統計圖,我已經把它下載到我們的信息,想看看嗎?那就請點擊我們的信息,打開信息提交者為吳蕾英的信息去看一看吧。

3、師:你看到了哪些形式的統計圖?

[評析]:學生的生活層面畢竟是淺層的,無論知識還是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在這一環節的活動中則體現了教師的合作者、幫助者的作用,將課堂學習和知識體系延伸到課本以外,給學生更多的信息。以保持長效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

五、全課

通過這節課的研究,我對統計與生活的關係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課後,我將把我的感受寫成小論文,上傳到校園中的教學論文欄目,與大家共同探討。同學們如果對某一問題還有興趣,可以繼續深入研究,將你的研究成果也上傳到校園的數學小博士樂園與你的成功喜悦。

五年級數學教案 篇四

課題:第五單元:練習十七(1)第課時總序第個教案

課型:練習編寫時間:年月日執行時間:年月日

教學內容:教材P80~81練習十七第2、3、6、7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鞏固學生對列方程解決稍複雜的問題的學習。

過程與方法:經歷列方程解決稍複雜的實際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養成認真審題、仔細解答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正確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係並列出方程。

教學難點:找等量關係,掌握列方程的方法。

教學方法:引導回顧,分析解答。小組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

教師:昨天,我們學習了有關方程的哪些知識?

學生:列方程解決稍複雜的問題。

出示下列問題,只列方程。

1.圖書室文藝書比科技書多180本,文藝書的本數是科技書的3倍。文藝書和科技書各有多少本?

2.養雞廠養母雞和公雞共400只,母雞的只數是公雞的7倍。母雞和公雞各有多少隻?

3.鋼筆每支18.5元,甜甜買鋼筆和鉛筆各2支,共用了38.8元。鉛筆每支多少錢?

學生先獨立思考,指名學生口答。

二、指導練習

1.教材第80頁練習十七第2題。

(1)出示第80頁練習十七第2題。

(2)教師指名學生説題意,並對學生做環保教育。

提問:已知什麼,要求什麼?

學生彙報。

(3)教師:該如何列方程解決呢?

讓學生獨立解決,教師巡視,並強調解題的規範性。

(4)教師點評兩種不同的列方程的方法,並訂正。

2.教材第80頁練習十七第3題。

(1)出示教材第80頁練習十七第3題。

(2)組織學生閲讀題目,獲取題目中的有用信息。

(3)教師:怎樣列方程解決這個問題呢?

組織學生獨立思考後,在小組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思路。

(4)學生彙報:

解:設102室本次的水錶讀數是x。

①(x-3102)×2.5=135x=3156

答:102室本次的水錶讀數是3156。

2.5x-3102×2.5=135x=3156

答:102室本次的水錶讀數是3156。

三、鞏固拓展

1.通過抓不變量解決差倍問題

出示:紅紅今年11歲,爸爸今年39歲,紅紅幾歲時,爸爸的年齡是紅紅的3倍?

學生閲讀題目,理解題目意思。

思路導引

設紅紅的年齡為x歲,則爸爸的年齡就是3x歲,根據年齡差不變,列方程解答。

學生小組交流,嘗試解答,集體彙報。

教師根據學生彙報板書:解:設紅紅x歲時,爸爸的年齡是3x歲。

3x-x=39-11

2x=28

x=14

答:紅紅14歲時,爸爸的年齡是紅紅的3倍。

教師小結:在解決年齡問題時,關鍵是要找出題目中不變的量(即年齡差)。

即時練習:李老師今年42歲,軒軒今年9歲,當軒軒幾歲時,李老師的年齡是軒軒的4倍?

2.通過抓信題目中的隱含條件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出示:雞兔共有8個頭,26只腳,求雞和兔各有幾隻。

學生閲讀題目,理解題目意思。

思路導引

⑴分析題目中的隱含條件:一隻雞有2只腳,一隻兔有4只腳。

⑵根據等量關係:兔的腳數+雞的腳數=總腳數,可列出方程:

4x+2(8-x)=26

學生小組交流,嘗試解答,集體彙報。

教師根據學生彙報板書

解:設兔有x只,那麼雞有(8-x)只

4x+2(8-x)=26

4x+16-2x=26

2x+16=26

2x=10

2x÷2=10÷2

x=58-x=8-5=3

答:雞有3只,兔有5只。

四、課後小結。通過這節課,你有什麼新的收穫?

作業:教材第80~81頁練習十七第6、7題。

板書設計

練習十七

不變的量:年齡差一隻雞有2只腳,一隻兔有4只腳。

3x-x=39-11兔的腳數+雞的腳數=總腳數

4x+2(8-x)=26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jvv9w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