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新版四年級下冊數學乘法交換律教案(精品多篇)

新版四年級下冊數學乘法交換律教案(精品多篇)

新版四年級下冊數學乘法交換律教案(精品多篇)

四年級下冊數學乘法交換律教案 篇一

1、通過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動,進一步體驗探索規律的過程,並能用字母表示。

2、經歷共同探索的過程,培養解決實際問題和數學交流的能力。

3、會用乘法分配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1、指導探索乘法分配律。

2、發現並歸納乘法分配律。

通過講學練相結合,設計相應的練習題,逐步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律。

(約3分鐘)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師:老師想請大家幫一個忙,我有一個朋友開了一家小公司,有4名員工,她想給公司的員工每人買一套工作服,她去商店看中了幾件衣服和幾條褲子,想選一套衣服做工作服。請同學們想一想,怎樣搭配?

2、學生思考:(1)有幾種搭配方案

(2)選擇你喜歡的一種方案,並算出總價。

(學生自己選擇方案並在練習本上完成。師強調:是買4套衣服)

(約7分鐘)

1、組內研討

(1)一共有幾種搭配方案?

(2)介紹自己的方案,並説一説,你推薦的理由。

(3)説説你推薦的方案,需要花多少錢?你是怎麼算的?

(約10分鐘)

師:哪一個同學想先來給老師推薦他的方案?

師:要想求4套這樣的衣服需要多少元?可以先求什麼,再求什麼?

分別列式解答

師:因為總價相等,這兩個算式我們可以用什麼符號把它們連接起來?(學生回答後,師在兩個算式中間用等號連接)

師:這個等式怎麼讀呢?

生嘗試讀等式。

(預設學生讀法:a.225加上75的和乘4等於乘225乘4加75乘4

b.225加上75的和乘4等於225和75分別與4相乘的積再相加。 )

由學生依次彙報出其餘3種不同的搭配方案,並引導説出是怎麼想的。計算後分別加上等號。

教師板書

一套 4 = 4件上衣 + 4條褲子

(225+75)4 = 2254 + 754

(225+125) 4 = 2254 + 1254

四年級下冊數學乘法交換律教案 篇二

1.理解並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內容和字母表達式,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計算,知道它的一些應用。

2.經歷從現實背景中抽象出乘法分配律的過程,通過計算、觀察、舉例、驗證、概括、説理等活動,積累數學探究活動經驗。

3.體會乘法分配律的現實背景,瞭解乘法分配律的作用、意義及價值,初步感受轉化、歸納等數學思想。

理解、掌握並運用乘法分配律。

從現實背景中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不知道同學們注意過沒有,我們説的話中存在着一種有趣的分配現象。比如説:“我愛爸爸和媽媽。”可以把它分成兩句來説:“我愛爸爸,我也愛媽媽。”照這樣“我愛吃蘋果和西瓜”可以怎樣説?(我愛吃蘋果,我也愛吃西瓜。)當然,也可以反過來,將兩句話合成一句話來表述。“我愛看漫畫書,我也愛看故事書。”可以這樣説“我愛看漫畫書和故事書。”今天中午我吃了米飯、青菜和魚可以怎樣説?是不是挺有趣的?其實在我們的數學中,也存在着這種有趣的分配現象,想不想一起去研究?

通過前幾節課的探索,我們已經發現了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這一節課,咱們再繼續探索,看看又會發現什麼新的規律。(板書:探索與發現(三))

1、初步感知。

(1)(出示長方形草坪圖)課件演示。

師:我們寶雞的人民公園最近正在改建,大家看,這是一塊草坪,工人叔叔準備在草坪的四周圍上柵欄。看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2)師:求柵欄長多少米?就是求長方形的什麼呢?請同學們算一算。(生計算,師巡視)

(3)師:誰來説説自己的算法?(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算式a)

師:像這樣算的同學請舉手。誰來説説,先算的什麼?再算的什麼?

(4)師:有沒有不一樣的想法?(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算式b)

師:這樣算的同學請舉手。這種算法先算的什麼,再算的什麼呢?

a: b:

(61+39)×2 61×2+39×2

=100×2 =122+78

=200(米) =200(塊)

(5)師:這兩個算式,解決了同一問題。計算的結果也相等。那麼,這兩個算式之間可以用什麼符號連接?(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6)師:這兩個算式真有趣,明明是不同的算式,卻能得到相等的結果。它們之間一定有什麼內在的聯繫與區別。觀察,看看你能發現什麼?同桌之間説一説。(生討論,師巡視)

(7)師:説説你們的想法。

(8)師根據學生髮言引導學生髮現:

相同點:都使用了乘法和加法 ;

參與運算的數是相同的;

意義相同(都算了長方形的2條長與2條寬之和。)

不同點:運算順序不同

左邊先算和,再算積;右邊先算積,再算和

2、再次感知。

你們幫老師解決了一個實際問題,老師獎勵給大家一些笑臉,(出示笑臉圖,每行有五個黃色笑臉圖,三個紅色笑臉圖,共四行。)

(圖略)

知道這上面一共有多少個笑臉嗎?你能用幾種方法解答?

學生再次各自列式計算,並很快説出兩種不同的思考方法和算式,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接着上題板書如下:

(5+3)×4=5×4+3×4

3、概括定律。

我們現在已經得到了兩個等式:

(61+39)×2=61×2+39×2

(5+3)×4=5×4+3×4

從上面的算式中你有沒有發現什麼規律?

師:(驚奇地)你們真的發現了這些算式中隱含着的規律,請與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好嗎?

師:從大家的神態和臉部表情中,老師知道你們一定覺得自己發現了什麼規律。同學們,你們發現了什麼,我能猜到。不過,你們所看到的也許只是一種偶然現象,是一種猜想而已。你們能再舉些例子對自己的猜想進行驗證嗎?

生在練習本上舉例驗證。

師:從同學們舉的大量的例子中,可以確定你們的發現是正確的。 還有不同意見嗎?

師:你們發現的這個知識規律,叫做乘法分配律。什麼叫乘法分配律?請同桌再交流一下。

學生積極地與同桌交流着,又踴躍地參加集體交流。

生1:把括號裏的兩個數加起來後乘以一個數,等於把括號裏的兩個數都去乘以一個數,再把乘出來的積加起來。

生2:乘法分配律是:左邊把兩個數加起來乘以乘數,等於括號裏的一個加數乘以乘數加上括號裏的另一個加數乘以乘數。

師:你們想表達的是這樣的意思嗎?(教師出示幻燈: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用兩個加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

師:這叫做乘法分配律。能用字母來表示乘法分配律嗎?

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a+b)×c=a×c+b×c

師:對於乘法分配律,用字母來表示,感覺怎樣——(稍等)簡潔、明瞭。這就是數學的美。

1、師:看來你們已經發現了規律,下面根據你們發現的規律,來做一個“找朋友”的遊戲。

小黑板出示:(25+36)×4 ,誰是它的好朋友?

6×(20+30)

(a+50)×6

45×8+55×8

7×16+7×184

2、根據運算定律,在□中填上合適的數。

①(12+50)×3= □×3+□×3

②15×(40 + 23) = 15×□+15×□

③78×20+22×20=(□+□)×20

④▲×+●×=(□+□)×□

⑤66×28 + 66×32 + 66×40=(□+□+□)×66

3、選擇。請用手勢表示正確答案的編號。

與 25×(4×8)相等的算式是( )。

①25×4+25×8; ②25×4×25×8; ③25×4×8

全班學生中有一位選①,三位選②,其餘都選③。通過辨析,學生更加清楚乘法分配律的內涵及與乘法結合律的區別。

(學生獨立在作業紙上完成後,集體訂正,電腦逐個顯示訂正後的答案。

4、選擇其中一組題目來計算

甲組乙組

①100×13+2×13 ① 102 ×13

②(63+37)×39 ②63×39+37×39

③ 9×(46+54) ③ 9×46+ 9× 54

師:先觀察,確定一下你做哪一組。(先選好要做的內容,並説明理由。最後總結出: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然後學生獨立做題,完成後交流答案。)

5、實際應用。

足球比賽的時候,學校為同學們準備了飲料。準備了24箱蘋果汁和26箱橘子汁,每箱都是24瓶,你知道一共有多少瓶飲料嗎?(學生獨立解答,再集體交流。)

師:每箱飲料36元,付1500元夠嗎?(學生完成後,交流)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和感受?

2、你覺得自己的表現哪裏最好?

3、老師小結:今天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探索,發現了乘法分配律,真的很棒。乘法分配律是一條很重要的運算定律。應用乘法分配律既能使一些計算簡便,也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一些數學問題,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應用非常廣泛。同學們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牢牢記住它,希望它永遠成為你的好朋友,伴你生活、成長。

4、作業(略)

四年級下冊數學乘法交換律教案 篇三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2、藉助觀察、比較、概括等方法,應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使學生理解並運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2、乘法交換律和結合率的運用。

一、情境導入,展示目標

1、談話導入

2、口算訓練

50x70= 125 x 8= 40 x 5= 11+7= 4+25=

70 x 50= 8 x 125= 5 x 40= 7+11= 25+4=

3、複習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

板書:5 x 4 = 20

因數,因數積

4、學習目標要求。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觀察圖意

2、説説你從圖中你瞭解到了那些信息

3、根據圖中帶給我們的信息,可解決那些問題?

4、出示例5:負責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

(1)、分析數量關係

(2)、列式計算:4 x 25=100(人)或25 x 4=100(人)

(3)、引導觀察,比較兩種解決的結果,這兩個算式之間可以用什麼符號連接?(4 x 25=25 x 4)

(4)、這個等式説明了什麼?(把4和25兩個因數交換位置,積不變)

(5)、舉例

(6)、歸納總結:

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叫乘法交換律。

(7)、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換律

a x b=b x a

説一説a、b可以是那些數?(a、b可以是任何兩個不同的數)

(8)、找一找,主題圖中哪個問題可以用乘法交換律來解決。

師:加法中有結合律,乘法中是不是也會有結合律呢?乘法的結合律會是什麼樣的?我們一起研究一下。

三、師生互動、點撥昇華

1、出示例6:有25個小組,每組要種5棵樹,每棵樹要澆2桶水。一共要澆多少桶水?

(1)、讀題,分析數量關係。

(2)、請同學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板書解題思路。

方法一:(25 x 5)x 2方法二:25 x(5 x 2)

=125 x 2 =25 x 10

=250(桶)=250(桶)

(3)、小組討論兩種解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4)、這兩個算式之間可以用什麼符號連接?

板書:(25 x 5)x 2=25 x(5 x 2)

(5)、觀察下面三組算式,説説你發現了什麼?

(15 x 6)x 10()15 x(6 x 10)

(125 x 80)x 3()125 x(80 x 3)

(12 x 25)x 4()12 x(25 x 4)

(6)、歸納總結:

三個數相乘,先乘兩個數,或者先乘後兩個數,積不變,叫乘法結合律。

(7)、用字母表示乘法結合律:(a x b)x c=a x(b x c)

這裏a、b、c表示的是大於或等於0的整數。

比較、概括、歸納

比較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和乘法結合律,你發現了什麼?

交換律是兩數相加(乘)的規律,既交換兩個加(因)數的位置,和(積)不變;結合律是三數相加(乘)的規律,既可以從左往右計算,也可以先把後兩個數先相加(乘),和(積)不變。

四、變式訓練、鞏固提高

(1)、填一填:

75 x 26=()x()8 x 2=2()

a x b=()x()a x()=15 x()

125 x 7 x 8=()x()x 7(40 x 15)x [ ]=40 x([ ] x 6)

25 x(4 x [ ])x([ ] x 4)x 13 2 x 4 x 6 x 5=(4 x 6)x([ ] x [ ])

(2)、學校教學樓共有4層,每層有5間教室,每個教室安6盞燈。一共需要多少盞燈?

五、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收穫?

四年級下冊數學乘法交換律教案 篇四

乘法分配律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四年級的教學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掌握了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並能初步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也是本節課內容的難點,教材是按照分析題意、列式解答、講述思路、觀察比較、總結規律等層次進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單一的乘法運算,還涉及到加法的運算,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此本節課不僅使學生學會什麼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讓學生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進而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同時,學好乘法分配律是學生以後進行簡便計算的前提和依據,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的設計上,我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機密地聯繫起來,讓學生在體驗中學到知識。

學生具有了很好的自主探究、團結合作、與人交流的習慣,學生在學習了探究(一)和探索(二)後,掌握了一些算式的規律 ,有了一些探索規律的方法和經驗,有了一定的基礎,本節課注重引導,指點,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1、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乘法分配律,並能用字母表示。

2、會用乘法分配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1、通過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動,進一步體驗探索規律的過程。

2、經歷共同探索的過程,培養解決實際問題和數學交流的能力。

1、在這些學習活動中,使學生感受到他們的身邊處處有數學。

2、增加學生之間的瞭解、同時體會到小夥伴合作的重要。

3、在學習活動中不斷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和求知慾,着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並掌握乘法的分配律。

教學難點:乘法的分配律的推理及運用。

四年級下冊數學乘法交換律教案 篇五

(一)教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掌握了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並能初步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也是本節課內容的難點,教材是按照分析題意、列式解答、講述思路、觀察比較、總結規律等層次進行的。學習這部分教學內容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時,學好乘法分配律是學生以後進行簡便計算的前提和依據,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教學重點:理解、應用乘法分配律。

教學難點:乘法分配律的逆運算。

(三)《大綱》要求

讓學生從正、反兩方面正確理解乘法分配律。

(四)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掌握了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並能夠初步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的基礎上接着學習“乘法分配律”不會覺得太難,但是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還是一個薄弱的環節。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大綱》要求,教學內容和學情,本節課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會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運算。

(二)智能目標:

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綜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情感目標:

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法與學法分析

(一)教學方法

在設計乘法分配律的教學時,依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採用自主學習、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多思、多説、多練,使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轉為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

(二)學法指導

本節課以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為主,通過學生的自學、運用等學習形式,讓學生去感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通過學生多思、多説、多練。積極參與教學的整個過程。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分析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第一步我用課件出示口算題: 125 × 8 25 × 4

25 × 6 × 4 7 × 8 × 5 2 × 3 × 50

課件設計可以使學生看得更清楚。也是為了讓學生想説、敢説、搶着説,激發他們早點進入學習狀態。

第二步創設情境,師生比賽。出示一組題從中選取兩道,誰能看一眼題目就能説出得數。

( 40+4 )× 25 37 × 45+55 × 37

68 × 32+68 × 68 ( 80+8 )× 125

比賽的結果:老師算得快學生算得慢。學生心裏就會想:老師怎麼你算得那麼快?這 時 老師導入:剛才的比賽老師算得快,是因為老師又運用了乘法的一個法寶,你們想知道嗎?此時同學們一定很想知道,學生的求知慾望達到了高潮。老師告訴學生乘法的又一法寶就是乘法分配律。板書課題,進入新知。

本環節先用幻燈片出示學習目標:

1 、什麼叫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

2 、應用乘法分配律有什麼用?

3 、什麼地方用乘法分配律?

4 、例 7 的兩道計算題有什麼特點?如何計算?

學生依據學習目標 , 自學課本 64 — 65 頁的內容。要求學生用 6 、7 分鐘的時間掌握學習目標中的內容。學生慾望值高,所以學生會發揮自己的潛能。想盡辦法去記憶新知識。在學生的自學過程中,老師要巡視指導,幫助個別學生掌握新知識。此環節即使有個別同學不理解課本中的知識,可他為了在測驗環節中取得較理想的成績,也會用心的去掌握乘法分配律。

老師相信,經過自主學習,同學們已經掌握了乘法分配律。下面同學們就根據學習目標把自己認識的乘法分配律為大家介紹一番。

由於上一環節學生學會了乘法分配律,這時他一定會特別想把自己的看法、見解告訴大家。這時就要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讓學生自由發言,談談自己對乘法分配律的認識。師生間、生生間互相交流,合作學習,加強記憶。

在鞏固練習階段,還給學生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自我展示的空間。並通過比較,感悟計算方法的靈活多樣,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在設計練習時,設計了有層次的練習題,使學有餘力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實了“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基本教學理念。

附:板書設計

乘法分配律

(a+b) × c = a × c+b × c

四年級下冊數學乘法交換律教案 篇六

知識目標:通過新舊知識的溝通,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初步理解和掌握它的結構特徵;理解並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算,並能正確計算。

能力目標:滲透從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這種認識事物的方法。

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等能力。

培養學生的數感和符號感。

情感目標:讓孩子們自己生成“用符號記錄整理的方法”,體驗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教學難點:應用乘法分配律解決實際問題。

課件

(一)生活引入,感知規律

1、在家裏,你最喜歡誰?我也作了一個調查,咱們班很多同學是爸爸和媽媽很早起來為你準備早點、接送上學,輔導作業。

2、爸爸和媽媽都對我們那麼好,我們可以自豪的説“爸爸和媽媽都愛我”。

3、爸爸和媽媽都愛我,這句話還可以怎樣説?

4、我聽説張磊和楊軍都是李新建的好朋友,這句話還可以怎樣説?

5、小結:同樣一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説法。生活中的這種現象在我們數學中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數學中的規律。

[策略] 把數學知識依附於常見的現實生活問題中,引領學生髮展自身靈性,尋求數學知識與現實問題間的本質聯繫,進而合理處理相關信息,結合鮮活的數學材料,觸動學生的道德碰撞,給原本單一冷漠的內容注入人文的血液,促進學生感悟、內化。

(二)開放探究,建構規律

1、情境引入

講本學期開學,學校要為一、二、三年級更換桌椅情況:

(課件播放),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

(1)請仔細觀察大屏幕:

學校為一年級更換3套桌椅共需要多少錢?

學校為二年級更換5套桌椅共需要多少錢?

學校為三年級更換6套桌椅共需要多少錢?

(2)請同桌兩個同學選一個問題在練習紙上用兩種方法解答?

(3)説説你的解題方法?你的算式表示什麼意思?另外一種方法呢?解釋一下。

(4)誰願意接着彙報?

2、第一次發現

(1)仔細觀察這三組算式,你能發現什麼嗎?可以與同桌討論討論。

小結:每一組算式的結果相等。

(2)我把這兩個算式用等號來連接,行嗎?為什麼?

板書:(50+60)×3 = 50×3+60×3

(75+68)×5 = 75×5+68×5

(80+65)×6 = 80×6+65×6

3、第二次發現

(1)再觀察這三組算式,還有什麼發現嗎?

(2)同學們,你們的發現是不是隻是一種巧合,一種猜想呀?能不能舉出一些這樣的例子對你的猜想進行驗證呢?

(3)每人舉出一個例子,寫在紙上,然後請同桌幫助驗證

彙報交流:像這樣的例子還能舉出一些嗎?舉的完嗎?

4、歸納總結:

(1)你們發現的這個規律叫做乘法分配律。同桌説説什麼叫做乘法分配律?

(2)請看大屏幕,你們的意思是這樣嗎?小聲讀讀。

(3)有什麼不懂的詞嗎?

5、個性化理解

(1)你能用比較喜歡的形式來表達上面的這些等式嗎?比如用字母,圖形等。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

(甲+乙)×丙=甲×丙+乙×丙

(a+b)×c=a×c+b×c

(2)這些等式都表示什麼意思呢?(同桌討論,然後彙報)

(3)對於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感覺怎麼樣?

[策略]針對眾多的數學事實,不急於引導學生髮現規律,而是讓學生運用樸素的語言概括出這些等式的共同特點,這些特點既是“乘法分配律”知識的雛形,更是學生建構知識的漸進台階。在此基礎上引出規律,水到渠成。尤其是,讓學生用個性化的方式表示自己對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更是有效的促進了學生對規律意義的個性化感悟。

(三)激活聯繫、應用規律。

1、請你把相等的兩個算式連線。

(8+13)×4 41×(3+27)

3×(21+6) 7×5 +8

41×3 +41×27 3×21 +3×6

7×(5+8) 8×4 +13×4

(1)你為什麼連得這麼快?是計算了嗎?

(2)這兩個算式之間為什麼不連了?能用乘法分配律的內容來解釋嗎?

2、根據乘法分配律填空:

(83+17)×3=□×□○□×□

10×25+4×25=(□○□)×□

(1)誰願意展示一下你填寫的。有不同意見嗎?

(2)分別説説轉化以後的算式和原來的算式比,哪一個讓我們計算起來感覺比較簡便了?為什麼?

(3)小結:學習了乘法分配律可以靈活選擇算法,怎樣計算簡便就怎樣算。

[策略]多種練習也是一種信息源,解決問題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深化理解、蓄積“能量”的過程,是學生拓寬知識視野、完善認知結構、提升認識境界、增長人生智慧的過程。

3、聯繫舊知、同已有知識建立聯繫。

談話:“乘法分配律”在過去學習中用過嗎?咱們回顧一下。

現在我們每天都在練乘法豎式計算,看大屏幕。乘法豎式中也運用了乘法分配律?你們看出來了嗎?

[策略]引導學生聯想知識用途,勾起了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憶,憑藉親自計算得到的感悟領會到乘法分配律的廣泛運用。

(四)課堂小結:

今天,學習了乘法分配律,你有什麼想法?

(五)板書設計:

乘法分配律

(50+60)×3 = 50×3+60×3

(75+68)×5 = 75×5+68×5

(80+65)×6 = 80×6+65×6

……

(a+b)×c = a×c+b×c

四年級下冊數學乘法交換律教案 篇七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掌握了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並能初步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的基礎上學習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教材是按照分析題意、列式解答、講述思路、觀察比較、總結規律等層次進行的。學習這部分知識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時,乘法分配律是學生以後進行簡便運算的前提和依據,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學生已經學習掌握了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並能夠初步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在此基礎上來學習乘法分配律應該不會覺着太難。但是學生的概括能力和歸納能力應該是一個薄弱環節。在教學的過程中本着自主探究的原則,讓學生充分的觀察、分析、比較、判斷、舉例、驗證,通過大量的感知讓學生理解乘法分配律這一運算定律的意義,並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效的訓練,形成數學模型,豐富應用的經驗,提高簡便運算的能力。

1、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探索規律的過程,能自主發現乘法分配律,並能用字母表示。會用乘法分配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經歷推導、發現的過程,體驗比較、分析、歸納、發現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綜合概括能力。

3.通過自主探索的學習過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探索乘法的分配律。

教學難點: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運算。

四年級下冊數學乘法交換律教案 篇八

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國小數學第七冊第81-83頁例1、例2和練一練,練習十七第1-4題。

1、讓學生經歷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的探索過程,理解並掌握規律,能用字母表示規律。

2、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和歸納、概括等思維能力。

3、增強合作意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猜謎:弟兄四五個,各有各的家,有誰走錯門,讓人笑掉牙。

生:(積極舉手,低聲喊)鈕釦。

師:你為什麼會想到是鈕釦?

生:因為鈕釦的位置扣錯了,衣服穿出去就很難看,會讓人笑話。

師:鈕釦交換了位置,就會產生笑話,我們剛學了加法的運算定律,也和交換位置有關。將加法交換律説給同學們聽聽。

2、提問:用字母如何表示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呢?

適時板書:a+b=b+a a+b+c=a+(b+c)

3、設問:乘法有沒有類似的規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乘法的一些運算定律。(板書課題)

[評析:用謎語拉開學習的序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開始學習。以複習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作為教學的起點,為學生的探索規律作好了知識鋪墊。]

1、猜一猜:乘法可能有哪些運算定律?

生1:乘法可能有交換律。

生2:乘法可能有結合律。

生3:

2、提問:乘法是否具有你們猜測的規律呢?怎樣確認自己的猜測?看看哪個小組能完成這個光榮而又有意義的任務!(要求每人都把自己的想法介紹給自己的合作伙伴)

3、學生分組研究,教師巡視。(及時參與學生的討論,尋找教學資源

[評析:提出與舊知相關聯的問題,讓學生產生疑問、猜想,有效地激發了學習動機。]

4、交流。

(1)生1:我們小組經過討論認為乘法有交換律。比如:35二53,016=160等等。兩個乘數的位置變了,但它們的積不變。

生2:我們也是找了兩個數,將它們相乘,發現兩個乘數的位置變了,但它們的結果是相等的。

生3:我們小組也認為乘法有交換律,比如我們班有4個小組,每個組有8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可以列成算式:48=32,也可以用84=32。這就説明4乘8等於8乘4。因此,乘法和加法一樣,也有交換律。

提問:有沒有不同意見?指名讓剛才説乘法沒有交換律的學生髮言。

生:我開始以為乘法和加法不一樣,可是,我用數舉例後發現乘法也有交換律,比如3006=6300。

提問: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乘法交換律嗎?

生:兩個數相乘,交換乘數的位置,積不變。

師:書上也有關於乘法交換律內容的敍述,讓我們來看看。學生齊讀。

師:和你們説的有什麼不同?

生1:我們説的是乘數,但書上説的是因數。

生2:書上曾講過乘數又叫因數,所以我們説交換乘數的位置,積不變也是對的。

師:會用字母表示嗎?板書:ab=ba)。

電腦出示練習十七第2題。

師:請你判別一下,有沒有運用乘法交換律?並説明理由。

[評析:放手讓學生去探索規律,並通過小組合作想辦法予以確認,這樣不僅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使學生體會了發現新規律的方法。

(2)生4:我們發現乘法也有結合律。如:(32)4=3(24)。

生5:我們也同意這種觀點。我們是用應用題來説明的。比如:有6個盒子,每個盒子裏有4枝鋼筆,每枝鋼筆5元,這些鋼筆一共值多少元?可以用645=120(元),還可以用6(45片=120(元),它們的結果一樣。

生6:我們是用算式來説明的,如:(3467)23=34狀6723)。

提問:同學們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乘法結合律嗎?

生7:三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三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乘,再同第一個數相乘,它們的積不變。

師:你説得很準確,有什麼好方法幫助記憶?

生8:我把加法結合律裏的加換成乘,把和換成積,其餘的不變。

生9:我還發明瞭一種好的記憶方法,用手勢表示。(邊説邊演示)用三個手指代表三個數,其中兩個手指靠在一起,表示先把前兩個數相乘,第三個手指靠過來表示再和第三個數相乘它等於先把後兩個手指靠在一起,再把第一個手指靠過來。

師:這個記憶方法確實很好,我們大家一起來試一試。師:怎樣用字母表示乘法結合律?板書:(ab)c=a(bc)

[評析:乘法結合律與交換律相比,用語言完整地表述有一定難度。教師引導學生交流各人總結規律時的想法,不僅幫助學生規範了數學語言,而且為學生展示自身才能創造了足夠的空間。]

5、比較加法運算定律和乘法運算定律。

師:我們學習了加法、乘法運算定律,你覺得它們有哪些相同、不同的地方?

生1: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都要交換位置,不同的是,一個在加法裏運用,另一個在乘法裏運用。

生2:我覺得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很相似,只要記住其中一個,就能想出另外一個。

[評析:緣起加法交換律,再回到加法交換律,將兩者進行比較,讓學生感受到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

1、回想一下,在我們的學習中有沒有得到過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幫助?

生:我們驗算乘法時就應用了乘法的交換律。

2、基本練習。

3、發展練習。利用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寫出所有和下面算式相等的式子。

869=( )

[評析:練習的層次鮮明,目標明確; 促進學生構建新的知識網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mwo1e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