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歷史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歷史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歷史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歷史科教學論文 篇一

一、歷史微課資源一般包含的要素

一是教學需求分析。

教學需求分析是可以單獨的或嵌入視頻的文本形式,用於幫助學生了解微課資源的歷史背景與要解決的歷史教學問題。

它包括學習者起點水平分析、學習內容分析、教學目標分析等等。

二是教學視頻。

教學視頻是微課資源的核心。

根據具體的歷史學習內容和教學目標,視頻教學內容一般有以下教學步驟:第一,學習導入,通過提出問題、設置疑問等方式導入即將學習的知識點,並帶領學生回顧有關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準備。

第二,闡述與解釋,引入核心概念或新知識點,圍繞新知識點進行講解闡述或操作示範。

第三,歸納提升,注重對規律的總結和提升,側重於歷史學科思維的培養。

三是練習與測試。

練習與測試是檢驗學生是否掌握微課資源中的知識點的重要環節。

一般是圍繞微課資源知識點設置相關檢測題,以單獨的或嵌入視頻的文本形式呈現。

四是相關學習資源。

歷史科教學論文 篇二

1.對話教學在歷史課堂運用的不足之處

傳統的教學觀念是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附庸,基本都是老師在陳述知識,同學們被迫的理解和接受。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接受知識的質量、接受知識的速度都相對較小,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當中添加了新的教學方法,即對話交流。但是,儘管在融入對話教學之後教師的觀念有所改變,進行一些對話交流,可總體上説,教師仍然是主導者,同學們的自主性沒有完全發揮出來,甚至都不知道該説些什麼,該怎麼説,對話的含金量明顯不夠。經過筆者探討分析,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對話內容寬泛,沒有針對性

開展對話教學的主要目的是針對於教材上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進行深入的溝通和探討,學生各抒己見,根據歷史人物或者歷史事件談談他們的看法和態度。進而全面瞭解到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掌握程度,而且在對話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思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相互之間的交流溝通經驗,鍛鍊同學們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提高學生探索精神和學習熱情,這對於學生以後的學習、工作都有很深遠的意義。但是同時也要注意,因為把握不好內容的方向就很容易產生偏差,如果對話內容沒有針對性,或是泛泛而談,偏離教學軌道或者籠統概括沒有內容,變成了聊天活動,那麼,這就失去了對話教學的真正意義了。

對多媒體過分依賴導致對話教學沒有全面展開

隨着信息技術發展及計算機的普及,利用多媒體播放課件,將圖片和聲音整合到一起幫助同學們加深理解的方式深受教師青睞,多媒體教學以其方便快捷、易於表達的特點,迅速成為教師教學的重要工具。這對傳統教學是有很大程度的完善和補充,但是利用到對話教學之中就會發現,過度的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就會使得學生將注意力大都投放課件的內容上,注重多媒體的播放,而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對話教學中來。而且多媒體上的內容在某種程度上侷限了學生的思維,也干擾了對話教學的質量。

2.關於構建高效有序的高中歷史對話教學的建議

構建高效有序的教學環境,是當前歷史課堂的首要任務。只有老師和學生之間和諧有效的溝通,才能幫助學生逐步加強和完善學習技能,有效地提高學生成績和學習效率。所以要在對話教學模式積極肯定的基礎上,批判的繼承和發展,彌補它的不足之處,促進歷史教育事業的不斷的完善和發展。本人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改進的策略。

教師統籌全局,把握教學目標

對話教學具有很強的自主性,這就難免出現偏離主題的現象,儘管學生很感興趣的話題,但是畢竟和課堂內容無關,浪費有限的課堂時間也是不被允許的。這就需要老師首先對課堂進度和內容有個深度的理解,選擇一些有價值、有意義的對話話題在課堂中提出來。及時通過對話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必要時要進行思路的調整,通過適當提問、旁敲側擊等方式,及時糾正和提示學生的錯誤,引導學生回到教學主題上來。運用啟發式教學的方式,根據教學內容,展開師生探討、學生反思、雙向提問等方式的對話形式,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深度解讀歷史,豐富學生們對話的內涵,將對話教學有聲有色地進行下去。

巧妙運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當前高中課堂廣泛採用的輔助教學的方法,但是在對話教學中切忌不能以多媒體教學為主,這樣就本末倒置,使學生的思維方式被侷限了。一定要巧妙地運用多媒體技術,恰當好處地激發學生的對話情緒。教師可以根據課堂內容適當地播放一些相關的影片和歷史資料等進行鋪墊,輔助同學們理解,加深記憶;也可以適當的播放一些輕音樂,渲染當時的歷史環境,也烘托出和諧的對話氛圍。巧妙設置出學生感興趣的對話,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培養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和探究討論的習慣,提高高中歷史的學習質量。

3.結語

對話之後老師要進行總結和評價,讓對話迴歸教學。篩選出有價值的對話內容給予積極的肯定,巧用暗示、提問等方式搭橋引路引導學生繼續深入探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優化成果;針對存在問題的對話,要委婉的加以指正,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思維軌道;至於那些和課堂內沒有很大關係的對話,就以詼諧幽默的方式一帶而過,以免影響學生對話的積極性。對話教學還在不斷的深化和發展,需要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的完善,構建高校有序的高中歷史對壞教學,是所有師生共同的心願和目標。

歷史科教學論文 篇三

教師優秀教學論文:多媒體技術在國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隨着計算機的普及,我國大部分的農村中學也在使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輔助教學,因為藉助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對多媒體技術在農村國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作出了分析。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國中歷史;學習興趣

一、藉助多媒體技術來播放圖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國中歷史教學中,歷史老師可以藉助多媒體技術來播放一些與教學相關的圖片,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提高學生對所學歷史內容的理解程度。例如,在講述“原始的農耕生活”的時候,為了更好地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在課堂上可藉助多媒體技術來播放一些原始的農耕工具,從而更好地加深學生對於“原始農耕生活”的理解。因此在國中歷史教學中,老師可以藉助多媒體技術來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

二、藉助多媒體技術來播放動畫,提高學生對於知識的理解

在藉助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的時候,老師應該學會如何製作現代化的教學方案。在進行教學的時候,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老師可以藉助多媒體技術來製作一些動畫,例如,國中歷史老師可以藉助Flash來製作動畫。如,在學習“絲綢之路”的時候,老師就可以根據教學要求來製作教學方案,歷史老師可以藉助Flash來製作絲綢之路的動畫,從而更好地展現絲綢之路的教學內容。因此在國中歷史教學中,老師應該加強自己的多媒體技能,從而提高自己製作課件的能力。

三、藉助多媒體技術來播放視頻,加深學生對歷史的瞭解

故此,在國中歷史教學中,歷史老師應該掌握相應的現代化的教學技能,從而更好地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郭可景。談國中歷史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適應性[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xx(11):126-127.

歷史教學論文 篇四

中學學生對學科的學習興趣是十分感性化的,若教師有着良好的自身素質,擁有強大的人格魅力,學生自然也會願意學習歷史知識。而教師的自身素質,既包括精深的專業知識、廣博的知識面,又包括良好的道德素養與性格品質,具備高度的責任感。由於人們生活經歷與價值體系的不同,面對不同的歷史事件的觀點與疑問也不盡相同。歷史教師能否寬容、理解學生並利用自身廣博的知識為學生解惑,起好引導作用,體現了一名教師的素質水平。教師要着裝得體,親切熱情,以一種健康積極、飽滿的工作狀態面對學生,同時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擺脱傳統教學方式中的“炒冷飯”式教學,即教學始終死板、放不開,教師瞻前顧後,總是擔心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不夠全面,學生也都是跟着感覺走,被動、機械地跟着教師學習。傳統的教學方式課堂氣氛沉悶,課堂效果不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乏味,教師要擺脱這些情況,讓課堂變得內容豐富充實,學習過程充滿樂趣,那麼就必須具備在課堂上有所知、有所講的能力。歸根結底,還是要求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增加自己的相關知識儲備。而“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教師要不斷學習,通過網絡、書籍等工具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及時補充自身的知識空缺,進而得以豐富課堂內容,提高理論水平。

二、科學嚴謹,合理啟發

實事求是、科學嚴謹是教師的必備品質。中學歷史教學若失去了真實性,便會失去歷史的魅力與價值。因此,歷史教師要從自身做起,以嚴謹的態度面對歷史學科的教學,切記講大話,講假話,講空話。課堂是師生交流的主要渠道,教師要保證自己在課堂上的講授準確無誤,以免對學生起到誤導作用。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表述,教師應儘量避免添加主觀色彩,儘量真實,要給學生一種歷史的真實再現。然而,歷史本身就是一種激發人們自我反省的工具,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又不能不帶領學生進行對事件、人物的評價。因此,教師要啟發學生自發進行歷史的評價,學生在對歷史的評論中,可以有主觀色彩,也可以有理性的分析,這時教師要對此進行合理的引導。歷史中的德育,離不開史實的運用,它總是寓存於對歷史的理解和評價之上的。在評價過程中,就充分發揮了歷史的德育的作用。通過學生對歷史事實的認識、理解,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評價討論,達到知史、懂史、以史為鑑的效果。為了豐富課堂教育的靈活性與吸引力,教師也可以通過生動形象的表述,充分利用語氣的變化與肢體語言,準確生動地將歷史事件展示給學生,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三、以人為本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指出:“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索真理的慾望。”因此,要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歷史擁有着豐富的內涵和教育內容,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一種最能啟發人進行思考的學科。教師不能強制要求所有的學生都達到統一的標準,更不能要求他們死記硬背,這樣會扼殺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歷史的教育作用也就蕩然無存了。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我國古代的大教育家孟子,曾經就提過“因材施教”的方法,要在相同的教學環境下,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得到進步,教師要認真分析探索最佳的教學方案。認真瞭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特點,對興趣濃厚、能力較強的學生要注重對他們進行探索能力的培養,對基礎較差但興趣濃厚的學生要注重學習方法上的指導,而對基礎較差、興趣不濃的學生,則要端正他們的學習心態。無論對任何學生,都要堅持以人為本,雖然在教育重點上要有所變化,但仍要注重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

歷史科教學論文 篇五

一、用富有活力的方式導入新課,引發學生的學習熱忱

二、通過拓展學生的視野,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致

歷史課程內容包含着豐富的歷史知識及文化內涵,包含着人類的智慧及精神,是一門非常值得學生學習的科目。但是由於受以往教學觀念的影響,老師通常是讓學生靠死記硬背的方法來記一連串的歷史事件及歷史數字,使有意義的歷史課程變得枯燥乏味,難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此會直接制約歷史教學的有效性。所以,老師可以通過講述歷史故事抑或是名人軼事來拓展學生的視野,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引發學生的興致及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地投入歷史課堂學習中。例如,在學習《甲午中日戰爭》這一文時,老師在上課前導入新課時,先給學生繪聲繪色地講述當前中日魚島糾紛事件,再告訴學生魚島是在中國在甲午之戰戰敗後,被逼簽訂《馬關條約》後被日本霸佔的中國領土。此時,學生的注意力被極大程度地吸引過來了,從而引發他們繼續探究《甲午中日戰爭》這一課的興趣。接着,老師再指引學生針對甲午中日戰爭的背景、中國當前的國內情況及此場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等方面展開深入分析研究。進而使學生深刻領悟到唯有振興民族、壯大國家,才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維護主權及領土的完整。如此不但培育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並且更深層次地讓學生懂得要認真學習,樹立自己長大後建設祖國的使命感與職責感。整堂課下來,學生的興趣很高。在授課的進程中,我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自身的獨特見解並提出自身的疑惑,從而帶動了學生思考的主動性,最終提高學生對歷史問題的分析及探究能力,從而實現國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三、緊扣學生的生活,開展課外實踐活動

國中的歷史是一門博大深奧、內容豐富的科目,我們學習歷史不可以只是限制在記憶歷史事件、學會歷史知識方面,而應當指引學生探索歷史發展法則,從歷史發展中獲得智慧,進而推進個人和當前的社會向良好的方向發展。所以,國中歷史教學非常關鍵。在國中的歷史授課進程中,老師需培育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需把歷史和生活緊密聯繫,讓歷史融入生活之中。基於此,老師可以從多方面着手,進行課外實踐活動。

(1)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參觀本地的博物館,從觀賞古物中認知每個歷史時段的文化特點,體驗中國歷史文化的深奧和悠久;

(2)老師亦可組織歷史知識比賽,使學生在比賽答題中學習歷史知識,擴展見識;

(3)老師還可以舉行唱愛國主義歌曲的活動,讓學生經過演唱如《團結就是力量》《保衞黃河》等,使他們領悟新中國成立的艱苦及偉大意義。這些靈活生動的課外實踐活動,體現了學生主人翁的地位,有益於調動學生參與瞭解歷史的積極性,培育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致。課外實踐活動是學生學習的第二課堂,老師需努力開拓此類課堂,注重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熱忱。

四、結語

總而言之,培養國中歷史學習興趣的方式有許多,作為國中歷史老師,需多方面及多渠道去發掘這些興趣的源頭,為學生打造國中歷史教學中的興趣課堂,唯有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致,才可以提升他們的學習成績,進而使學生對歷史課程更加重視。

歷史科教學論文 篇六

淺析歷史學科問題教學設計

一、歷史學科問題教學的概念

歷史學科的問題教學發展到今天,已不僅是一般地把教學內容設計成一系列問題進行教學的方法。它已是綜合借鑑目標教學、結構教學、圖示教學、程序教學等教學方法的模式、理論,運用投影、錄音、錄相、電影、電視和計算機CAI技術等最新的教學技術手段,通過問題的展示和學生的質疑問難,形成教學過程的雙向交流,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歸納、比較、概括等能力,提高學生思維素質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

這一教學方法有兩種基本模式:一是教師通過教學設計,直接提出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自學、思考、討論,然後教師進行指導和釋疑;二是教師運用教學技術設計創設新情景,啟發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兩種模式在一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可以交替使用。當然,具體教學技術的運用則要視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及學校的教學設施而定,不可強求一律,更不可為用而用,不計效果。

二、的理論依據

歷史問題教學的基本目的,就是通過問題的展示,對學生進行深刻思維、靈活思維、創新思維、批判思維的培養,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識、理解、掌握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首先,必須確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觀點。師與生、教與學構成課堂教學矛盾的辯證統一體。問題教學,正是解決這對矛盾,促使其達到辯證統一的良好手段。它通過教師對問題展示的外因,充分調動學生主動、積極、自覺思維的內因,恰當調節教學節奏,活躍教學氣氛,豐富教學內容,生動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在其過程中,關鍵是“恰當”,“恰當”就是符合學生實際。教師的設計不管多麼完美,願望不管多麼善良,但如果不符合學生的實際,就不能體現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的原則。這是問題教學設計的教育學依據。

其次,要明確在問題教學中,教師的責任是要讓學生無疑而生疑,有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解疑而心悦。亞里士多德説過:“思維自驚奇和問題開始。”問題教學是激發學習動機,啟迪求知慾望,點燃智慧火花,追求真知灼識的重要教學手段,是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疑為思之始”,有疑才會有思考,才會有探究,才會有鑽研,才會有對真理追求孜孜不倦的意志和毅力。這是問題教學設計的心理學依據。

再次,要懂得中學歷史教學對能力培養的要求是分層次的。第一個層次是基礎知識的掌握。它要求學生在對基本歷史事實、歷史現象識記的基礎上,形成歷史基本概念,進而理清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設計歷史學科問題教學,就是要使學生注重對歷史基本事實的調查和了解,並能從啟發思維的角度,對教材的史實知識重新歸納,具有再認再現歷史知識和獲取歷史信息、處理歷史材料的能力。

第二個層次是基礎知識的運用。在學生弄清、掌握歷史基本事實和歷史基本現象的基礎上,通過問題設計,引導學生運用目的思維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運用概括思維認識各種事物的共同屬性,揭示其本質的內在規律;運用間接思維去比較、判斷歷史現象的本質;運用創造思維對歷史事物形成新的認識,並對現實具有指導實踐的作用。也就是訓練學生運用分析、綜合、歸納、比較、概括的方法和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立場分析評價歷史現象、歷史人物,闡述歷史發展規律的能力。

第三個層次是歷史思維能力的擴展。它包括歷史問題的辯證思維,學術問題的爭鳴商榷和學生的質疑問難三個方面。就是在設計歷史問題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集中、求同思維的基礎上進行發散和求異思維,啟發鼓勵學生從靜態歷史時空到動態歷史時空的歷史時空結構體系方面;從歷史的哲學思考,如人與自然的關係、意識與物質的關係、人的自身發展、社會歷史發展及其規律等方面深入思考,提出疑難問題和不同見解,使他們視野擴大,思路開闊,學得更積極主動和富有成效。這是歷史問題教學設計的歷史思維能力要求的依據。

三、歷史問題教學設計與信息系統的開放

從信息論的角度説,問題教學過程實質是師生信息交換、交流的過程。歷史問題教學設計就是通過調控、反饋,控制教學結構,促使信息系統的開放,讓學生獲得有序信息。

第一是信息接收系統的開放。教師根據教學內容,以多層次、多角度、多類型的問題設計,啟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眼、耳、手、腦等接收系統都處於積極狀態,形成全方位的交叉感知,充分發揮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有效地接收、加工和貯存信息。如高三歷史的單元複習課,要求在原有章、節教學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系統,重建知識結構,深化知識層次,強化能力訓練。教學中就可以複習線索為依託,採取順藤摸瓜,引線串珠的方法,設計系列問題,形成問題系統,設置新的情景,引發學生通過概括、歸納、比較的思維活動,從宏觀上對歷史理論和歷史發展規律的信息進行加工、貯存;又從微觀上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細微區別的信息進行接收、整理。

第二是信息渠道系統的開放。信息渠道既指課堂信息渠道,也包括課外信息渠道;既有教師傳輸信息渠道,也有學生通過閲讀、觀察、議論後的質疑反饋渠道。雙向的信息渠道有利於學生拓展思維,擴大、加深、鞏固課堂上獲得的信息。如複習《三個世界的形成和演變》這一章時,可結合現實,設計一些有關“波黑戰爭”、“xxx危機”、“巴以關係”的問題,既可向學生傳輸最新的信息,又可引起學生對兩極格局解體後,世界向多極發展的新思考,暢通雙向的信息渠道系統。

歷史科教學論文 篇七

摘要:基於對教師為主,教材為主要知識載體,學生為被動教學對象的傳統教學模式弊端反思的基礎上,在針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的諸種措施中,提倡研究型教學是其中重要的改革維度,此種教學模式在國內外的教學實踐中頗有成效。研究型教學主張教學與科研相結合,以研究和問題解決為主要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研究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在我國高等教育實踐中,研究型教學受到重視並得到推廣,但在具體實踐中仍存有諸多問題,針對存在問題,文章提出了相應的改革完善的措施。

關鍵詞:中國古代文學史;研究型教學;教學模式

目前國內高校的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大多采用以中國古代文學史為基礎主幹課,輔以專題選修課或經典導讀課的格局。專題選修課和經典導讀課受限於師資力量及授課教師的研究專長,各高校開課情況參差不一。中國古代文學史則以專業基礎課的地位,成為各高校必開課程。因此,本文所論主要針對中國古代文學史教學展開的。

一、中國古代文學史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

二、中國古代文學史教學模式改革

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已漸漸為人們所意識到,並由此從多方面嘗試教學改革。首先,轉變教育理念,變教師如何教為學生如何學,如何具備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其次,增加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與鍛鍊;再次,充分信任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其對學習過程的參與度。總之,在新教學模式中,學生成為主體,成為中心,教師“不是單一的知識灌輸者,而是知識方法的指導者;不是單調的結論的宣佈者,而是製造問題引發懷疑的啟示者;不是雄辯於講台的演説者,而是退隱於幕後的設計者;不是佔據教學活動的中心,以權威話語施之於學生的征服者,而是放棄話語霸權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參與者。”[1]在對傳統教學模式改革的過程中,人們嘗試瞭如討論法、案例法、啟發式教學、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等諸多方法、理論,這些方法理論對傳統教學模式改革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而在教學改革大潮中,研究型教學日漸進入人們的'視野,成為創建新教學模式的嶄新窗口。

三、研究型教學溯源及其在中國古代文學史教學實踐中的反思

研究型教學是源自歐美的教育思想。在19世紀,德國著名教育思想家洪堡便提出大學教學應與科學研究相結合的思想。1916年,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杜威創立了“問題教學法”。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結構主義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魯納提倡“發現法”。20世紀70年代,美國面對大學教育質量問題,提出教學與科研相結合予以應對,大力提倡研究型教學。1983年美國高等教育質量委員會發表的調查報告《國家處在危機之中》,明確要求學生採用研究與問題探討的方法進行學習,以提高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1998年,博耶委員會發布的報告《重建本科教育———美國研究型大學藍圖》,指出“研究型大學應對其課程和主流教學形式進行重大反思,建立以研究為基礎的教學模式。”[2]由此,美國大學本科教育正式進入向研究型教學轉變的改革。當今美國高校83%的教師主要採用講授法進行課堂教學,但研究型教學方法卻是大多數美國教師必然滲透在教學中的因素。“研究型課程己成為歐美許多研究型大學課堂教學所採用的主要形式之一。以研究為本的教學,要求每門課程都有需要學生親自去探索的問題領域,每個教學環節都有需要學生去研究和探索的機會。美國的一些研究型大學要求學生提交科研論文或科研計劃的課程非常多,如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本科課程計劃中就有5門特別研究課程,學生需要通過參與科研實踐,才能獲得本科畢業總學分1/6的學分。”[3]斯坦福大學則開設了近200門研討課供本科生選修。伯克利大學有“新生討論課項目”,杜克大學則要求學生大一新生必須參與研討課程。目前,研究型教學已在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實施、推廣。2000年左右,國內開始關注到研究型教學,並將之視為對抗傳統教學模式所帶來的大學教育弊端的有力武器。北大、清華、復旦、浙大等高校率先進行以研究型教學為目標的教學改革。其中清華開設了200多門研究型課程,並改革了學業考核方式,採用了課題論文、口試答辯等新途徑。在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方面,研究型教學也日益受到重視,得到廣泛推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淡化知識傳播的權威者姿態,以平等合作的態度跟學生展開學習探究;教師有意識地在教材基礎知識之外,增加學術前沿信息的介紹;注重加強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髮現學術問題,收集資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並在研究方法上給予學生積極指導;在學業考察上,逐漸改變一卷定終生為注重學習過程、創新能力的考察。種種舉措不一而足,極大改變傳統古代文學教學的刻板、沉悶、無生機的局面。但同時,因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型教學正處在探索階段,不可避免地存在諸多問題與不足。首先,對研究型教學理念的理論認識不足。研究型教學該如何進行界定,是“研究領先的教學”“研究取向的教學”“研究為本的教學”“研究支持的教學”[4],還是四種類型兼具的教學模式。研究型教學的本質特徵、類型等問題需進一步明確。以及研究型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啟發式教學、討論法等有何本質區別等,都需要建立在人們對研究型教學有更深認識的基礎上。其次,研究型教學實踐的體系性尚待完善。目前的研究型教學改革,大多是基於教師對研究型教學教育思想理解的基礎上,個體性的自發的教學行為嘗試,缺乏系統的組織與引導。同時,由於教師個體對研究型教學教育思想理解的差異,研究型教學實踐參差不齊。故而,目前的研究型教學改革實踐呈現為散點式、強弱不一的局面,基本上是在傳統教學模式基礎上的小打小鬧。這一方面未從根本上動搖傳統教學模式的根基,另一方面對研究型教學實踐而言太過零星不成體系,削弱了教學改革的力度。再次,研究型教學的學科適應性需繼續加強。人們對研究型教學教育思想的認識大多停留在教育理論本身,如何將此種教育思想切實應用到具體學科教學中,探討二者結合的最佳形態的努力還需大大加強。中國古代文學在研究型教學模式下該如何進行,是取消現有課程模式,另起爐灶,還是在維持現狀的同時進行改革,都是需要進行認真思考的問題。最後,研究型教學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夠。研究型教學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已在歐美教育界效果卓著,併為國內大學教育領域普遍認可,以致成為國家的教育導向。但反觀國內大學教育領域,相應於研究型教學的政策及配套扶持激勵政策遠遠不夠完善,成為制約研究型教學改革的一大因素。

四、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型教學完善策略

結合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實際和未來指向,研究型教學改革應從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從學校乃至國家層面,對研究型教學展開全面而靈活的政策扶持。具體應涉及教學、職稱、考核評價政策等多方面。研究型教學改革的獲益者是學生,但教學改革的主體卻是教師。研究型教學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根本性改變,對教師的時間、精力、教學科研能力都提出很高的要求。要實現現有高校師資向研究型教學師資隊伍的轉變,必須要有宏觀政策的積極引導方可實現。其次,進行課程結構調整。取消中國古代文學史基礎主幹課的地位,削減其課時量。大量增加中國古代文學專題導讀課和研討課的權重。中國古代文學史的框架式教學僵化學生思維,淺化文學歷史存在,背離文學的人文精神,其弊端久為詬病。如何正確解讀文學現象,培養共情能力,探索文學規律,合理轉化傳統文學資源應作為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的重點。而這些都要建立在對中國古代文學資料細緻、認真感知、理解、探究的基礎上的。中國古代文學的研討課、導讀課可以充分承擔這樣的任務。同時,中國古代文學導讀課和研討課對於活躍學生思維,增強其解決問題以及知識創新的能力同樣具有顯著效果。再次,以探索創新為根本教育理念,針對學生知識狀況及課程性質採取不同形式的研究型教學。大致可分為研究思維、研究方法引導型教學和學術研究實踐類教學兩大類,旨在培養學生從知識消費者成長為知識創造者。前者可以是專門的研究思維與研究方法專題課,也可以將二者以案例形式強力滲透在專業課程教學中,用以配合教師講授法展開。後者可以是課堂教學中進行的研究實踐教學,也可以是課堂之外以興趣小組、項目研究等形式而存在的研究實踐教學。兩者形式的靈活性均迥異於傳統教學模式下固化的教學樣態,這在為教學增加活力的同時,學生也因得到適合其自身條件的靈活而多元的研究型教學而獲得能力與思維品質的極大提高。

參考文獻:

[1]楊清之,範潘,胡小城,等.“古代文學教學筆談”,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

[2]劉寶存.“美國研究型大學本科生教育重建:進展、問題、走向”,外國教育研究,2004(6).

[3]高永軍、施宙、趙洪挺.“略談研究型教學模式的提出與實踐”,科教導刊,2010(9).

[4]汪霞.“大學研究型教學中的研究”,教育發展研究,2007(11).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9o31l6.html
專題